•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昨日欢愉

Old Joy,旧梦,往日欢愉

主演:丹尼尔·伦敦,威尔·奥德哈姆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6

《昨日欢愉》剧照

昨日欢愉 剧照 NO.1昨日欢愉 剧照 NO.2昨日欢愉 剧照 NO.3昨日欢愉 剧照 NO.4昨日欢愉 剧照 NO.5昨日欢愉 剧照 NO.6昨日欢愉 剧照 NO.13昨日欢愉 剧照 NO.14昨日欢愉 剧照 NO.15昨日欢愉 剧照 NO.16昨日欢愉 剧照 NO.17昨日欢愉 剧照 NO.18昨日欢愉 剧照 NO.19昨日欢愉 剧照 NO.20

《昨日欢愉》剧情介绍

昨日欢愉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个讲述了布什时代的友谊,失落和疏离的极简主义故事。两位老朋友Kurt(Will Oldham饰)和Mark(Daniel London饰)的故事,他们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以东的Cascade山脉团结一次周末露营之旅。对于Mark来说,周末郊游可以缓解他即将成为父亲的压力; 对于Kurt来说,这是一次无忧无虑的冒险。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哈斯木广东十虎铁桥三我是检察官萨米之血天鹅挽歌芝加哥烈焰第九季熊嗨了最爱飞翔的梧桐子失落的梦匿名使者欢迎回家,罗斯科·杰金斯钻石王牌第二季旧时光里的小欢喜第二季我的兄弟姐妹人生路不熟诅咒之刃贫乏姐妹物语克拉拉·索拉九幽寻宝录帝一之国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终结者:创世纪不正经的魔术讲师与禁忌教典新九品芝麻官前女友们的幽灵破碎地狱少女这让我想到了你高纬度战栗

《昨日欢愉》长篇影评

 1 ) 再见一次吧也许是最后一次见面

故事讲述了两位老友共同外出的时光,可以说这次出游是他们重新认识彼此以及自己,也可以说这是他们最后一次相见。

故事塑造了两个完全不同形象的人物,一个颓废孤独,不知所向的,一个游离与自我和外界,看上去更体面的人,从中感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一个饱含着精力为了时刻燃尽自己以及放下一切使自我承重的行囊但始终沉浸并且停留更准确的是背负往日情感当中,无论那份情感是欢愉还是痛苦,他都想回到或是重拾那份情感,但理智以及他和另一个人的情感告诉他有些情感是永远都回不去了,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这段旅程对他来说亦是对自己的精神和解。

另一个人看上去那么不动声色,体面生活的他在权利范围之下同样可以享受着天然温泉和树林带来的宁静,但是他往往更痛苦,他做不到那样的和解,因为他出自理性和更多的外界因素早已选择了背离自我,承担责任带来的压力,自我一部分的丧失,所以更多的他变成了顺从。

怎样接受一个人?

这永恒的命题,不是在于自己做出怎样的行为或者改变去接受一个人,而我相信那些接受始终会以不同的形式自然而然的呈现在你眼前,只要我们再见一面,哪怕是最后一次。

 2 ) Will Oldham: "Kelly Reichardt 与我共享着相同的审美"

原文见蓬皮杜中心对Will Oldham的采访:https://www.centrepompidou.fr/en/magazine/article/will-oldham-kelly-reichardt-et-moi-partageons-la-meme-esthetique英法翻译由DeepL完成,中文翻译部分由人工校对

Will Oldham,一位在美国民谣界化名为 Boonie “王子” Billy的小众音乐家,在他的业余时间出演了由Kelly Reichardt导演的电影——2007年的《昨日欢愉》,以及2008年的《温蒂与露西》,他同时也为后者创作了原声配乐。

在蓬皮杜中心为这位电影人举办的特别回顾展上,他回顾了这几次硕果累累的艺术合作。

作为1990年代美国另类民谣界标志性的一员,Will Oldham在一个相对迟的时间点开始了和Kelly Reichardt的合作。

他在1999年为Kelly Reichardt的中短片《赞歌》创作了原声音乐(与另一只标志性独立摇滚乐队Yo La Tengo合作).Oldham是极简主义管弦乐专家,在以笔名“Palace”开始创作的初期有不少低保真作品(对立于高保真作品),他创作和演奏的作品同时深扎于美国传统并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

由于这些原因,Reichardt的影像可以说是非常理想的视觉对应部件。

仿佛是对他在1980年代大银幕雄心的回响(在投身于音乐之前他曾在John Sayles的《怒火战线》里有着相当引人注目的表演),通过饰演《昨日欢愉》双男主之一Kurt,Oldham又一次为Reichardt担任了主演的角色。

一部发生在俄勒冈的不入流乡土电影,恰如这位音乐家在自己的家乡肯塔基用另一个笔名Bonnie“王子”Billy写的歌一样。

两年后,这两位艺术家又开展了他们的最后一次合作,这回是《温蒂与露西》,Reichardt的导演历程中非常关键的一部,Oldham为其谱写了让人心动的配乐并同时出演了一个小角色——犀利而且同样令人心动。

Will Olddham通常不愿意接受采访,不过当我们解释这场采访是为了回顾他和Kelly Reichardt合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后,他非常情愿地做出妥协,所以我们才有缘在这场有关Reichardt的公开会议上见到他。

Will Oldham在《昨日欢愉》(2007)中饰演Kurt 你是如何认识Kelly Reichardt的?

Will Oldham - 我们是由音乐家Alan Licht介绍的,我想是在唐人街一家餐馆的晚餐聚会上。

托德-海恩斯也在那里,我记不太清了。

Kelly在1999年邀请我为《颂歌》作曲。

那时候我住在肯塔基州乡下。

所以我们的第一次合作可以说是远程开始的,我不记得我们的第一次现实中会面是在之前还是之后... 你觉得自己和Kelly Reichardt的世界很亲近吗?

我们有相同的影视逻辑和相同的美学价值。

我们的共同点可能是我们都尽我们力所能及工作,同时保持着属于我们自己的制作方式,我们的灵活性...... 还有我们的局限。

请多谈一些你们在《昨日欢愉》中的合作…最初,我帮助Kelly在北卡罗来纳州寻找拍摄地点。

她也有点想在纽约拍摄,因为她在那里有很多电影界人脉。

她知道我喜欢在野外游泳,而她需要为电影寻找温泉...... 她最后意识到,这部电影除了在俄勒冈州外不可能在其他任何地方拍摄。

在我们的交谈中,她最后问我是否可以扮演Mark的角色,并帮助她找人扮演Kurt的角色。

几个月过去了,没有Kurt扮演人选出现...... 然后她问我是否愿意扮演Kurt,因为她已经找到了她的Mark! Kurt的角色喜欢认为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他实际不知道。

他像一个典型的年轻人那样去相信,他可以基于一个非常私人的是非观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他显然是错的,但因为他经常在自己的信念中得到慰藉,所以他从来没有明白,生活只有在与他人共同经历的过程中才称得上生活。

我知道很多人都像他一样。

特别是艺术家,他们往往像孩子一样生活。

《昨日欢愉》是否是一部完美契合你的电影呢?

忧郁,存在性,还有乡土气息……有点像Bonnie“王子”Billie的歌,对吧?

这个角色对我来说是完美的。

不仅仅因为Kurt这个角色完全在我的掌握之中,而且参与像这样一个小规模、时间紧凑的拍摄,其中的规则还是你为自己制定,真的非常理想。

我喜欢表演的原因是,我可以放下所有的责任,放开电影制作人的任何念头,让我高负荷运转的大脑放空,以一个完全的资源身份去工作。

在《温迪和露西》中,你的角色很小但非常引人注目,这次合作如何呢?

我们在《昨日欢愉》中合作得非常愉快,所以Kelly邀请我加入《温迪和露西》的制作。

我对这个角色不确定,所以我最后拒绝了...... 然后米歇尔-威廉姆斯(电影中的女主角)写信给我,说她想和我合作...... 我对这种新的工作动态感到兴奋,所以我接受了。

而即便这部电影仍然属于小制作,在规模上他和《昨日欢愉》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最后,我发现这种经历不那么充实。

剧组规模大得多,沟通也不那么直接。

Will Oldham在《温蒂与露西》中的表演 在成为音乐家之前,你的第一份工作是做演员。

我们可以说是Kelly Reichardt让你与你最初的职业和解了吗?

我确实非常感谢她允许我在事业上有这个小小的复兴...... 我很少出现在电影中,但通过《昨日欢愉》,一些导演能够看到我的能力,甚至看到我的存在!

总的来说,我对电影不是很感兴趣......有几个非同寻常的例外,比如《怒火战线》(John Sayles,1987年版)、《昨日欢愉》或《鬼故事》(David Lowery,2017年版)。

这些都是我有机会参与的伟大电影。

对你来说,Kelly Reichardt在独立电影界的地位如何?

我们知道你和哈莫尼-科林关系密切......在这个年代,我们需要意识到电影和独立的概念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我不确定公众是否像以前那样对电影的概念买账--无论它是否是独立电影。

电影仍然是小众爱好,必须与电视、电子游戏和一大堆内容竞争。

我们又一次处在 "电影之死"的时间线中,我们仍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想清楚是什么能让更多观众真正感兴趣,而不是仅服务一小部分人。

从某种角度来看,Harmony Korine或Kelly Reichardt的作品看起来就像是电影研究这块拼图中缺失的那一块。

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已经几乎达到了穷尽的程度,而这些正是这个世界所需要的温和而微妙的点子与行动。

你创作了《颂歌》和《温迪和露西》的原声带... 对一个音乐家而言,Reichardt的极简主义和沉思风格的影像是否有趣呢?

绝对的。

Kelly完全信任我的音乐,这是一个理想的合作。

她告诉我她对剧本的想法,然后就由我来实现她的期望。

我喜欢为只有一个人的观众进行创作这想法...... 当我工作时,我总是为一个模糊和遥远的观众创作,想象谁会听我的音乐。

在这里,我有幸只需要牢记一个电影制片人的需求,我必须根据我理解的她想塑造的世界来设计我的作品。

 3 ) 凯莉·雷查德:我们关系亲密的制作手法来自影片本身

当凯莉·雷查德(Kelly Reichardt)阅读到乔纳森·雷蒙德(Jonathan Raymond)的短篇小说《旧梦》(Old Joy)时,她立刻想要把它改成电影,而且觉得自己可以做到。

这是一个讲两个老友重逢,周末到俄勒冈州森林去露营的故事。

小说中的很多地方都十分吸引她。

这部电影演员阵容小、摄制组小、拍摄时间紧凑、场地特殊而偏僻(俄勒冈州的一处古老森林)。

结果她制作了一部预算虽小却感染力十足的影片《旧梦》(Old Joy,2006)。

《旧梦》导演凯莉•雷查德用最小的摄制组,在偏僻的俄勒冈州的卡斯凯德(Cascade)山区拍摄,营造出的气氛非常契合这个故事中亲密的特质。

这部影片的全部需求都在雷查德的掌握之中:两个主要演员、一辆汽车、一只狗以及美国西北部太平洋岸边的荒野。

她的六人摄制组只比罗德里格斯的多一人,因为她采用同期声音,要有一个人布置场景中的话筒和录音。

她还请来了在拍摄纪录片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摄影师彼得·西伦(Peter Sillen)。

这是专家运用自然光的“精练”之作。

忠实于原作精神,她带领着她的小型剧组和演员来到俄勒冈州,居住在森林中的朋友家,其位于俄勒冈州中一个教会的园地里。

拍摄只用了 10 天。

她只有两盏灯,只在两场戏用了灯光,其余场景都是在云遮之下曼妙的俄勒冈古老森林。

拍摄场地与自然光的质感,使她的小成本作品看上去像是百万美元的制作。

禽鸟、河流、雨水、树叶都好像变成了影片中的其他角色。

小制作使得演员和制作队伍容易随机应变,能够在崎岖或平坦的地区,伴随着当地的骤雨正常工作,这种天气状况在俄勒冈州很常见。

不过,在有限制的工作条件下要化不利为有利,就需要小组成员间彼此密切配合。

正如雷查德所说,“摄制组的每个人,包括演员都在小路上来来回回地搬运设备。

一旦下雨,大家就都挤在车里,念台词、排演、讨论影片,直到雨停”。

这种紧张密切的工作关系,在演员和摄制组之间创造出合作的强烈动力,鼓舞每个人都为影片做贡献。

“我们同心协力,在一个特殊的地方,一起感受一段了不起的经历,我知道结果一定会很好。

这些讨论加深了大家对剧本的理解,激起我们之间强有力的即兴交流,最后体现在了影片中。

”另外,影片的故事本身就像其中两个男人的关系一样,微妙而纤弱。

有很多潜在的东西,影片并未直白地表达。

雷查德的细密、小规模制作手法创造出的完美气氛,使得这样的情调益发迷人。

“我认为我们关系亲密的制作手法来自影片本身。

所有限制条件也最终化作有利的结果,虽然我也会时常有些怀疑它们最终能否实现。

”影片《旧梦》所体现的美学特征和构思手法,是对现实情况里制作资源有限问题的一种必要的应对方法。

然而它的风格完美地融合在故事中,并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刻意节俭或影片质量上的牺牲。

这部片子的故事与资源配合得恰到好处,我们竟无法设想有其他可替代的制作方式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

《旧梦》的演员与制作组之间形成的密切关系创造了银幕上亲密的气氛。

图为凯莉•雷查德正在与她的主角丹尼尔•伦敦(Daniel London)交谈。

本篇内容摘自后浪电影学院出版的《故事片创作完全手册》一书 版权所有 转载联系

故事片创作完全手册8.2[美] 米克·胡尔比什-切里耶尔 Mick Hurbis-Cherrier / 2020 / 后浪丨文化发展出版社有限公司

 4 ) 只在昨日

雷查德喜欢用电台广播的方式来进行时代和状态的渲染,《某种女人》里如此,本片里也如此。

有关于社会和政治的媒体话语在电台里播放,而两个男人的状态也与种种信息轰炸下的焦虑时代相契合,从城镇前往山区森林,从现代前往原始,从喧嚣前往静谧。

可以将这场二人旅行看作一场寻回,寻回昨日欢愉,寻找习惯了模式化生活之前的状态,但他们的相处却时刻展现着疏离与隔阂的状态,尤其是mark。

拥有家庭的他有着这个阶段必然拥有的压力与困扰,他毅然决然的奔赴这场与旧友的旅程,但似乎又无法真正的全情投入。

他是沉默的一个,是忧郁的一个,而kurt则显得目的性更加明确,也更主动,他们看起来是两个状态的物种。

这场缓慢安静的旅行满满的进入大自然,慢慢被绿色的植被环绕,两个人一条狗,直到温泉时刻,kurt为mark按摩时,一直以来隐藏在平静表面下的焦虑与隔阂才得到了暂时的缓解。

他们的情绪在这样的肢体接触中得到了抚慰,这是一个暧昧的时刻,电影对于两人过往关系的交代几乎为零,一切信息都存在于此刻,因此每一个脸上的表情与神态,肢体的接触所带来的状态的变化都具有了多重的解读性,这也是雷查德极具个人特色的叙事节奏与方式。

结束旅程后的分道扬镳,mark回到了家庭,而kurt独自一人在霓虹闪烁的街头游荡,在一场关于交谈和触摸的生命交叉点后,两人回到了交点之前的生活,似乎没什么不同,也没什么改变,这样的旅程变为记忆,就像片名一样,昨日欢愉,是一次触摸,也是过往的情谊,但只在昨日。

 5 ) 欢愉只存于保持未知状态的时间段

我们从来想要去探索和确定的就是与另外一个人的沟通是否还能够存在,是否还能够延续。

因为人心变化的速度超过你的想象,我们对与他人的沟通,尤其是曾经的朋友,饱含一种恐惧,深怕失去往日的亲密情谊,深怕变得需要过多的不必要解释,解释的越多这里面交叉中产生的错误越多。

完全理解另外一个人的可能几乎为零,尤其是在电影发生的那个可以说思潮变动频繁剧烈的后911时期。

是从奥巴马还是从布什开始,真正分化了美国人,以至于让他们完全无法坐在一起进行观点交流了呢?

他们两位主角代表了不同时代的美国生活方式和危机。

一位是传统美国家庭价值观的回归,一位未能脱离七十年代的伍德斯托克,但由于他们是老友也可以默默相伴,不必争吵那些复杂的问题,也不需多出的言语,在一个短暂的安静时光中,排解各自的生活困扰。

这里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二人的生活不同,都被现实环境紧锁在心灵的囚笼里,选择了家庭,也即被家庭的责任和当前政治气候的不可捉摸蒙上心中一层阴影。

对于另一位来说,世界已经改变,他抽着大麻,像是闯入都市生活的嬉皮士,只不过是变得年迈了一些,也因为其立场不可避免的变得撂倒落魄,因为无力所以漫无目的,在大城市和流浪者的零钱索问长焦摄影中,画面关系镜头变得模糊起来,让人们可以预料到那也是他的归宿。

对二者来说,其实也如同恋爱关系,都从各自的生活困顿中短暂走出,然后享受安静,也特殊的亲密方式,寻找过去老友,就是寻找过去的平静,那是一个前911的时代,可能二者都还曾经是一个嬉皮士的姿态。

但这一切都过去了,人与人之间的纯粹联系已经变得不再可能,友谊和其他类型的情感一样,都不再可靠,这并非是一种悲观视角或个人角度的不幸。

欢愉是昨日的,因为欢愉只存于保持未知状态的时间段。

 6 ) 欢愉短暂、昨日永恒

Kurt与Mark是俄勒冈州波特兰一起长大的伙伴儿,喀斯喀特山区原始的自然气息赋予他们对自由、平静生活的向往。

然而随着不同的人生境遇与选择,曾经惺惺相惜、形影相伴的两个人走上了不同的生活道路。

Kurk不愿被责任束缚,孑然一身,靠厨技傍身自由漂泊。

他将对自由的向往极尽外化,遇见不同的人、发现不同的风景、体验不同的生活成为Kurk引以为傲的财富。

Mark结婚生子、肩负家庭责任之余,服务社区公益项目。

他把对自由的向往转化为生活间隙处对内心的修行。

接受生命的挑战与馈赠、随遇而安成为Mark生活态度。

Kurt约Mark周末到森林里的温泉野营,Mark欣然而往。

汽车广播里低迷、沮丧的政治时局随着远离城市而销声匿迹,Mark妻子抱怨不安的电话随之深入山野而信号不良。

一程程远离尘世繁杂、一步步超脱世俗压力,仿佛宇宙间只剩下Kurt与Mark两个人。

一起经历迷途露宿、促膝夜谈,彼此真诚、相互关心,却有着无法重叠的生活轨迹和感悟;一起抵达目的地、坦诚相对,彼此理解、相互欣赏,却有着无法共勉的未来和梦想。

“我想和你再度成为真正的朋友,我们之间有了些隔阂,我不想这样”,多少遗憾与伤心,“难过是因为高兴累了,所以没事”,多少无奈与忧伤。

越静僻越听得见内心的分歧,越晴朗越看得到彼此的距离,越靠近越想念,越亲密越孤独……当汽车载着一颗回归的心和一个继续出发的灵魂驶回都市的灯火之中,两个人都已经平和地接纳了现实:昨日依旧欢愉,之所以依旧,是因为昨日永远是昨日。

摆脱当下的俗世、温故友谊,情怀依旧,却终究像一场于昨日似曾相识、于今天却不真实的梦。

当梦醒了,只留下山间温泉般淡淡的、湿漉漉的忧伤……影片风格极简利落,对白惜字如金,剧情平实却在涌动着引发共鸣的情感,看完竟久久沉浸在怅然若失的情绪中。

 7 ) 公路片

男主侧脸有点像甜茶。

也许人生路漫漫,就像一个爱斯基摩人独自赴死一样,谁知道呢。

国外的街边总会莫名其妙的邂逅教堂,神圣却又平常。

影片的节奏大多时候都在路上,闲聊与阳光,去发现,去寻找。

兄弟,我见过的破事多了,大多数人选择视而不见。

兄弟,去适应放松。

有时候让成年人放松的,就是发呆与放空。

 8 ) 凯利雷查德的时光琥珀

表达情感的方式有很多种,尤其在影像的世界里,每一位个性迥异的导演都有着自己的方式去阐述人物的感情。

可能是王家卫电影里的都市暧昧和疏离,也可能是维姆文德斯泊式的寻找,抑或是卡拉克斯的疯癫极致。

第一次看凯利.雷查德的电影,我想这一定是一个温柔的人,因为从未看过如此温和的影像。

雷查德的电影有一种“慢”,人物的互动很慢,故事很慢,甚至让人觉得时间都慢了下来。

对此雷查德在阐述自己电影拍摄时有说道:“我想使用精心雕琢的时间片段,再加上日常琐碎细节、生活单调重复、开放的空间……看看在基本不借助戏剧高潮的情况下,能不能得到戏剧张力。

”纵观雷查德的电影,虽然涉及很多不同类型,但即使是西部片类型雷查德依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讲述故事,她会很固执的用胶片,却又大胆的改变传统的画幅让人和主角的视角同步,她痴迷荒野的凄凉风景,却又用一个个暖心且伤感的故事感动每一个人。

凯利.雷查德就是这样一个导演,她有着老派手法的追求却在自我艺术的创作上不惜反叛,她温柔且充满耐心的浇筑着属于自己的时光琥珀。

因为雷查德的老派灵魂,她的电影不仅好看也很简单,充满着极简主义的作风。

虽然雷查德的电影主角大多身处荒野且在寻求某种精神慰藉,她总能精准的表达人物之间的情感。

在《某种女人》中,导演用这部冷清色调的电影精确的表达每一个人的情绪和隐忍,尤其最后一个故事中仅仅通过肢体和一些欲言又止的表达展现一个孤独的人渴求情感的回应。

看雷查德的《昨日欢愉》,也是一部典型的雷查德电影,美丽的野外之景,老友的重聚,以及那些往事的回忆,人物和人物之间的情感联系,雷查德的温柔是有着穿越影像的魅力,时间是倏忽而过的,但那些驻留的瞬间往往却是最动人的。

凯利.雷查德作为一名女导演虽然和凯瑟琳.毕格罗一样喜欢拍摄男性主角却更多展示了情感层面的波动,她有着女性的细腻也有着更为广袤的包容情怀。

在《昨日欢愉》中导演虽然描述了两个男人的情感却有着明确的友谊区分,在拍摄的过程中,导演把一切自然景色都当成演员之一,使野外的场景更具有封闭性,更贴切英文名《old joy》将整个场景包含在时光之外,更像一个温润的琥珀。

电影中设置的倾听者和倾述者角色都是各自困在生活困境之中的,为何温泉的戏份格外好,因为有一种真正的放松,从内心到情感的放松,结合自然的静谧,电影也使观众得以放松。

旅途结束各自回归生活,这样一个电影小品虽然简单却给人更多的感悟和思索,在情感方面更有一种舒缓的惬意式的忧郁。

印记时间的电影,总能给人这些美好之外的延伸。

 9 ) 昨日,如果我们约见?

看了这么多电影,第一次看人泡澡这么 惬意 心旷神怡大自然的治愈效果我一点也不怀疑。

这部电影开始部分,夫妻之间可谓剑拔虏张的对话太真实了。

加入老友这一元素,赞爆。

电影名字也不知道是咋翻译的,总让人有诱惑性质的联想,所谓的old joy 绝不仅仅是昨日欢愉。

可能在一系列自然友谊的治愈后,平和的继续面对生活吧。

old就是一种过去了但是却又深藏影响的注脚。

另外,这里的老友也是呼应这个old 。

有的欢乐,说真的,还真得老友之间“破冰”闲聊。

歇下武装不易,破除防备不易,丢下高傲不易,远离俗世不易……所谓的没有交集 不再联系现实生活就是如此真实。

最近启动了一个计划 #约见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与我约见,也不知道我的预算(时间 经济)能够支撑我约见多大范围多少人。

不见见,可能,就不见了。

仔细想想,可能,连告别都不存在。

 10 ) 欢愉总在昨日,但我们可以让昨日永恒

看完合上电脑便赶去健身,情感的回味戛然而止,但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路途中,Kurt和Mark在山中泡温泉的一幕迟迟无法消散,它总会闪现进念头里,在那些沉默的留白间,你忍不住不断地去猜测、去填补。

两个男人的前史故事并未被讲述,只能通过对话中的碎片拼凑,那股浓烈的情感却一直在延续,它被时间和生活压抑着,直到某个瞬间才轻轻浮现,电影不会给这种复杂的、黏稠的、矛盾的情感以明确的出口,它只会让你在沉默里感受。

Kurt那个瞬间的触摸意味着什么呢?

是对过去的怀念,对友谊的渴望,对失去的感叹,抑或是对自己的某种认知,他可能自己也说不清楚。

但这种无法言说的情感,被电影记录下来了。

这一幕背后蕴含着无法忽视也无法直视的失落,像两条直线曾在某个点交汇过,又被各自不同的轨迹拉开距离,它无法被恢复,但“昨日”会以另一种方式永恒地留在我们身上。

这种无法直接言说的情绪被精准捕捉到的瞬间,像是电影里的「魔法时刻」,电影正是有其「翻译不可译之物」的能力,用某个情境、某个身体的微妙动作、某种空气中弥漫的氛围,甚至是停滞的时间,沉默的空间,来呈现那些真实且难以规避的情感。

我常常愿意为了这种「魔法时刻」,原谅电影其余时间里的漏洞、冗长与失真。

《昨日欢愉》的温泉里,触碰的那一刻,两个人的距离或许比触碰本身更有分量。

《阿诺拉》的结局,Anora面对Igor的吻时下意识的抗拒,和随之而来崩塌的情绪,那些动作里的情感矛盾、复杂,一时间无法厘清。

《过往人生》结尾的一场告别,两人伫立街边等待车来,时间几乎静止,但沉默像无声的洪水在他们之间流动,直至她转身,从过往走向现实。

人无法完全理解自己情感,抑或是觉得说出口就变轻,电影的魔法替我们向自己走近了一步。

人们常以为情感是明确的,但真正深刻的感情往往混杂,带着一点不适、一点矛盾、一点迟疑,就像人生中许多重要的瞬间,它们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游离在暧昧地带,似乎这样可以,那样也行,最终却只能随着情绪自然地流向无法回头的方向,一些遗憾、失落与无奈便就此生发。

当语言失效,摄影机便显影为沉默的容器,所有难以言说的情感被完整存放,供我们随时提取、观看、回味,它比我的记忆更可靠。

就像欢愉总停留在昨日,但我们可以让昨日永恒。

《昨日欢愉》短评

看一部烂片浪费两小时,都被这一部救回来了。特别留意到executive producer有托德·海因斯(一个信号?)左耳耳环,粉色里衣,并腿斜坐在副驾驶座。“I miss you Mark. I miss you really really bad.” 而选择回归heteronormativity的Mark只能在谈泪滴宇宙时从旁偷瞄几眼。怀孕的女人知道一切

7分钟前
  • Virgil
  • 推荐

这感觉我完全懂,很像当时和李明昊去加州自驾游。

9分钟前
  • 多餘的人
  • 力荐

"Sorrow is nothing but worn-out joy." 不经意唤醒了很多相似的情绪。再烈的篝火也无法重燃旧日的友情,森林深处寻觅已久的温泉最终也没能流向各自的内心,而是无声坠入那一片忧郁的绿当中,逐渐随时间风干。

11分钟前
  • LeungChanXXX
  • 力荐

找个周末,远离尘世,到野外去。美妙之旅

13分钟前
  • Tony
  • 还行

成长必然意味着失去 但这部片子依然无趣 我只喜欢Kurt讲述乞丐故事那段

16分钟前
  • Not my choice
  • 较差

7。前一个小时总觉得差口气,出去了一趟,回来看完最后几分钟,难以置信得伤感。温泉一定会干涸,我们都知道,只是盼望那一天不要来得太早,佯装无知或是不在意,一如我们面对面,熟悉而残忍的面孔彼此打量,却又不知是什么,造就了你我今日的模样。对生活的全部信念,回声一样消散,没有可供剖白的间隙。

20分钟前
  • 四海无人对夕阳
  • 还行

挺无聊的,以为会是《小森林》类型,结果完全不是

21分钟前
  • 小熊果汁糖果
  • 较差

很贴切的名字,一起看了两遍都没办法看完,第三遍…喜欢缓慢流淌的一切

24分钟前
  • 我試過了
  • 推荐

风景很美

28分钟前
  • 凌寒独自开
  • 还行

周末,约上你最好的兄弟(曾经的?),带上狗,一起,去山里泡个温泉……看上去平白无奇的一天一夜+大半天的时间,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然而,在老友絮絮叨叨的闲聊中,彼此间的隔阂是冲淡了还是更加深了呢?布什时代日渐衰败的西部小镇,百无聊赖的日常生活,磨灭了人的激情,乃至将人的整个身心都吞噬了,无法回到过去,可未来又在哪里?

33分钟前
  • 川川长流
  • 还行

想要在昨日欢愉中抓住昔日情谊的最后星点,就像那篝火一样,最后会成为灰烬的。

34分钟前
  • Summer V
  • 还行

【三星半】是不是可以凑个流派出来呢?譬如,一部电影用这些元素点缀起来——艺术家、艺术系统、音乐家、乐队,聊聊艺术(创作)和音乐(唱片或者唱片店),大谈美国政治,冥想,家庭或者童年trauma,开车上路……看上去都很文艺工作者/知识分子,似乎就坚定地有了底蕴。但是这些似乎也是这些电影最大而累赘的樱桃。其实这部的故事主线挺棒的,这个旅行很明净、交心,去掉这些奶油和樱桃,也许感官就更美好。另一个困惑是美国人的口语幽默,难以抓到其点。另外,导演原来就是去年《开展在即》的那位,你看很坚决地贯彻了这派的风格,浸淫越多反倒亮点更匮乏。更成了狭隘的圈里人自娱的电影。

39分钟前
  • momo
  • 还行

俗世里的广播、车流、人言、关系,荒野之境里的鸟叫、虫鸣、水声、绿林形成强烈的反差。先不论电影主角的暧昧关系。仅是这份逃离世俗的心境,就能获得许多人的共鸣。伴随着人们对自然的尊敬,城市也开始重新利用山野,那些以安全为要的人可以走水泥步道,环山公路。而更喜欢荒野感的人,现在也有了手作步道,郊野径。有些路段和电影中的场景十分类似。

44分钟前
  • solo
  • 还行

女性视角下的男性友谊,有点间离了

46分钟前
  • Tristan
  • 较差

可能以我目前的状态,更愿意亲身体验去户外露营,而不是坐在这里看这样一步露营电影了🥲

47分钟前
  • NortonHill
  • 还行

装逼装得都有些苍白了!台词不精彩,情节不吸引,最后还整个朦胧基佬温泉马杀鸡,配上片名,真是恶心!

48分钟前
  • heima624
  • 较差

太细腻了

53分钟前
  • #寒带针叶林#
  • 推荐

The bonfire scene somehow reminds me of Jack Nicholson’s speech about freedom and society in Easy Rider, the kind of sorrow, frustration and reminiscence of old days, only Kurt’s feelings are more personal. Love how the forest looks in 16mm.

57分钟前
  • 一個問號
  • 还行

分明可以视作《断背山》的另一面,传奇的死别不再,举目全是最平淡最简单的生离,无名指着戒指的左手滑落水中,像宇宙暂时轻轻地滑落了它那一滴泪。

60分钟前
  • Alain
  • 力荐

A / 一刷腾讯删减版/ 昨日欢愉与今日频繁闪现的镜面与倒影。简洁有效地描述只剩下荒漠的生活。开头结尾的广播对时政的映射稍刻意。之前迂回往复得如梦似幻,反而是结尾力道无穷。/ 二刷:不仅是昨日与今日的照影,更是记忆由于当下的流逝而走向耗竭。因而广播中嘈杂的“世界”必须存在,结尾街头的游荡也必须存在——前者是预置的情境,后者则是回溯的情境。这种线性叙事中的多层反射才让生活切片成为鲜活的时间晶体,人物的特写才得以承载如此幽深的情绪空间,是谓“水滴宇宙”。中途那一次车窗玻璃的倒转实在太美了,时空翻覆一般却又只是徒劳。

1小时前
  • 寒枝雀静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