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的小人球
Äideistä parhain,我的妈妈,我的母亲,想你,妈妈,Mother of Mine
导演:克劳斯·哈洛
主演:Topi Majaniemi,玛丽亚·朗德奎斯特,玛拉雅娜·迈雅拉,迈克尔·恩奎斯特,艾斯可·萨尔米宁
类型:电影地区:芬兰,瑞典语言:芬兰语,瑞典语年份:2005
简介:电影《我的母亲》改编自芬兰作家赫基•希耶塔梅斯的同名小说。 本片背景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芬兰与俄国对战,约有70000儿童被送往中立国瑞典,等待和平后回国。故事中的小男童,因为被送到另一国家,演变出自己有两个妈妈、两个家,但又不知那个才是自己真正的家。然而自己拒绝接受新家庭,每天等待亲母的信。及后亲生母的另一段..详细 >
不喜欢这样的电影一晃六十载每个人都解不开心结压抑
当失去第二个孩子时,森娜很悲伤
战争带给男孩成长的烦恼。欲乘木筏回芬兰,有点太夸张了。
二次大战期间,曾有7万多名芬兰儿童被送往中立的邻国瑞典,以躲避战祸。故事中的小男孩就是其中一个。。。。。。
喜欢整体的感觉
战争
如果让冯导拍,又是一部催泪弹。其实压抑着的激情澎湃,远比让眼泪成河难的多。
哪里都好,就是get不到导演想表达的东西…
在第29届开罗国际电影节上,该片赢得最佳影片奖,哈罗获得最佳导演奖,女主角玛丽娅•伦德奎斯特获最佳女演员奖。上映14年,豆瓣评分不足1200人,女主角连照片都没有。但是她演得真好,她的女儿6岁,两年前溺亡,缘于自己的一次疏忽。由于想要个女孩,看到寄养小男孩的一瞬间,失望之情溢于言表,她立刻表示“我不喜欢他”,转身就走。就小男孩那个长相,我也不喜欢。之后的朝夕相处,女主逐渐赶走心魔,接受了这个男孩。她终于把女儿的房间拿给男孩住,衣柜里的女孩衣服不见了,说“你可以放自己的衣服”。这时起,注视男孩的眼睛被爱填满,那是所有观众都能看到的爱,感动极了。这么好的演技居然没有多少后续作品,居然没有照片!瑞典电影在中国市场太有限。《战场上的小人球》译名简直不如《我的妈妈》,他有两个妈妈,他参加了辛格妈妈的葬礼。
Signe妈妈最终释怀,把死去女儿的房间空出来给Eero的时候 ,她笑得是那么的欣慰。人只有正视自己的内心以及去面对内心的痛苦,才能最终获得救赎 。之后,不仅Eero获得了更多家的温暖,而且这对她自己也是一次救赎,从此以后她变得温存许多了。
两次分离 对孩子真残忍
剪接舒缓,情绪沉稳,很缓慢的摇镜头,北欧片的风景和音乐总是无可挑剔。很细腻,可是没想象中那么感人。看的时候在想另一部电影,《美丽人生》。另外,小人球是个什么?
为什么我从头哭到尾?
一场跨越六十年的爱与误会,离开了一位母亲,也伤透了另一位母亲。
北方人真是洗脑狂魔,呜呜呜呜。
战争笼罩下的熊孩子
影片很细腻的传达出亲情要表达的羁绊之情。用另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讲述二战之殇,战争初期,芬兰的儿童以难民身份被送往瑞典避难后的寄养经历及其后遗症。亲身母亲将他送走,与寄养家庭的母亲几经磨合才建立了感情,而战争结束,又要再次面临与【母亲】分离,哪个才是他的妈妈?连他自己都分不清了。
战争必然带来难民问题 而且是个大难题。乌克兰最近的难民通道慢慢也会有这种问题出现。
毕竟还是感动了。画面很美,自然,光线,定格下来看着都非常舒服,舒缓的音乐,让人沉浸其间。妈妈和孩子第一次坐在床边,数秒无言,内心是温暖和喜悦。豆瓣片名什么鬼,直译《我的妈妈》就可以了。
最喜欢的电影,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