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12勇士

12 Strong,12猛汉(台),12壮士(港),骑兵团,马背上的战士,Horse Soldiers

主演:克里斯·海姆斯沃斯,迈克尔·珊农,迈克尔·佩纳,纳维德·内加班,崔凡特·罗兹,杰夫·斯塔尔茨,萨德·拉金比尔,奥斯汀·赫伯特,奥斯汀·斯托维尔,本·奥图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俄语,西班牙语,乌兹别克语年份:2018

《12勇士》剧照

12勇士 剧照 NO.112勇士 剧照 NO.212勇士 剧照 NO.312勇士 剧照 NO.412勇士 剧照 NO.512勇士 剧照 NO.612勇士 剧照 NO.1312勇士 剧照 NO.1412勇士 剧照 NO.1512勇士 剧照 NO.1612勇士 剧照 NO.1712勇士 剧照 NO.1812勇士 剧照 NO.1912勇士 剧照 NO.20

《12勇士》剧情介绍

12勇士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2001年911事件后一支美国特种兵小分队被派往阿富汗山区执行任务。锤哥扮演“绿色贝雷帽小队”队长,他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妻子Elsa去执 行任务,带着12人的小分队踏上了阿富汗征程,并说服了北方联盟将军来共同对付塔利班及基地组织。为配合阿富汗地形和攻敌战略,特种部队们驾着马匹化身骑兵队,在险恶的山区追击敌军,一连串生死交锋的激烈战争一触即发。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遗忘诗行糖果人#居酒屋新干线2白蛇:浮生再见,妈妈诺比特桥之彼端无间风暴翠兰的爱情二胎时代我死掉的朋友佐伊连环扣2号球衣霹雳女警金枪手徐宁丘比特2老去千年女优都市侠盗:救赎第一季焚心约塞米蒂碧海娇娃爱在囧途新生化危机金装律师第五季解忧理发店极品桃花运租个男友过新年苍穹浩瀚第一季仙游记

《12勇士》长篇影评

 1 ) 牛叉勇士

12勇士不愧于这个称号。

美军利用空中的制霸权,充分的告诉我们战争原来可以这么搞。

不过场面方面,做的还不过好,人数怎么那么少人。

作为战争片来说,是不够激烈的。

最后的战斗场面,大家都像有神功附体一样,怎么都打不死。

是不是真的那么幸运?

十二勇士,个个牛叉。

看最后的字幕,好像是真实的故事也是十二勇士各各平安回家了。

看开头的时候,说是用真实故事改编的,如果是这样的话,不得不说,也有勇气、幸运在里面。

 2 ) 面面俱到,不如讲好一点

12勇士算是典型的战争片的负面教材了,特效,剧本什么的搞得都像一部要干大事的片子,但面面俱到的讲述方法却让电影传达的价值观浮于表面。。

整部电影看下来感觉就是什么都想讲到,却什么都没讲到位。

从美国大兵们的爱国热情,士兵家眷的儿女情长,到乱世将军的个人魅力,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到主角的成长,到正义邪恶的两派势力,导演想表达的方面相当丰富丰富,但一大堆不错的想法杂糅在一起却难免看起来不够到位。

其实看看每一部优秀的战争片,想要着重体现的东西总是就那么一点点精髓。

战争的复杂哪有那么容易概括。

从黑鹰坠落.阿甘正传.拯救大兵瑞恩.地雷区.血战钢锯岭.都是从惊鸿的一瞥来描述出战争的侧影。

而每一瞥的内容里都是值得深思的人性光辉。

有点可惜导演浪费这么优秀的选角和特效。

不过骑着马扫射和拿枪都不够利索的将军还是有点想吐槽吐槽😢

 3 ) 反恐的故事是讲不完的!

《12勇士》。

7分。

尼科莱·弗格西格导演,克里斯·海姆斯沃斯、迈克尔·佩纳主演作品。

这些年,好莱坞反恐战争佳片频出,它们大多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有一些确实深省人性,有一些也确实令人深省。

陆陆续续,我差不多也看了不少。

《12勇士》不能说非常经典,但是部好片无疑,而且这个真实的事件在当时的美国因为安全考虑并没有在官方进行表彰和宣传,反而是民间自发地为这12位深入险地击毙恐怖分子的勇士离了骑士雕塑。

遗憾的是因为篇幅的关系,或者说创作上的不足,导演并没有花必要的时间去给观众酝酿情绪,为何这支在当时声名显赫的即将被解散的特种兵小分队会在看完911事件的报道后立刻自发组织起来请求出战。

诚然,每一个人每一个队伍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作为反恐精英,他们原本就经常面对这些恐怖分子,经验丰富,驾轻就熟。

当时有专家预测,要深入腹地彻底清楚塔利班组织,至少需要大量的兵力物力投入两年以上的时间,但这支12人的小分队仅仅用了三周就完成了任务,并且锤哥饰演的队长米奇还和阿富汗新政府副总统当时的正面军杜斯塔姆将军结下了深刻的情谊,成了私交甚好的兄弟。

追击过程非常凶险,12人只得到了6匹马的资源,在无人之境的荒漠,他们成了完成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勇士!!!

 4 ) 《12勇士》影评

当士兵开始为信仰战斗时,他就变成了勇士。

电影以911事件为背景,主旨却不是如何惋惜那些遭遇不幸的人们,而是描写美国在第一时间是如何对恐怖组织还以颜色。

之所以名为《12勇士》,这是因为作为911事件之后先遣部队的绿色贝雷帽常规每队人员为12名。

绿色贝雷帽是世界最出名的特种部队之一,一方面是美国部队常年参与战争,曝光率很高,另一方面这支特种部队作战能力也确实出色。

(由于这次行动秘密进行,队伍的编号ODA 595在近年才公布。

)首先这支部队成员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武器、工程、通讯、医疗等等。

同时也要对组内其他成员的特长进行交叉训练,也就是每个人的本事自己都学一点。

作为美国第一支正规化的特种部队,每一个成员至少要掌握一门外语。

这支部队最特别的是组织能力,每一个特遣队都要具备在短时间内训练和指挥一个步兵连的能力。

简言之,短时间内可以组织一个近千人的常规作战部队。

电影的一开始是一段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录音,大体意思就是,我跟美国说了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打算搞他,这些恐怖分子计划着什么。

看到有网友说这是因为美国现在不愿意搞事情了,故意放出这段录音来向俄罗斯示好。

怎么可能啊?

真就是那样,人家也不能说的这么明显好不好。

电影更多的是在表达可能每个国家因为信仰不同存在隔阂与对抗,但是在恐怖主义面前,各国的态度是一样的。

纳尔逊是特遣队的队长,带着11名特种兵赶赴阿富汗战场。

在出征之前,电影描写了每一个人队员的生活状态与家庭情况。

可以看得出来,战场上的精英在生活中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区别可能就是在战争面前,他们最先想到的是怎么参与到战斗中去,保家卫国自然是第一位的。

纳尔逊的任务需要两年完成,他却坚持只用3个礼拜。

特遣队会与北方联盟协同作战,说是北方联盟,其实就是百十号具备作战能力的部队。

他们的对手塔利班组织在作战区域至少5万人。

换算下来每个特遣队员要对付5000个恐怖分子。

看着人数悬殊特别大,别忘了世界已经进入了现代战争时期。

纳尔逊手中的资源也不只是这百十号人,位置找准了,轰炸机、导弹支援随后就到。

尴尬的是面对天上的袭击塔利班可能没有办法,但是陆上作战特遣队一方没有优势可言。

在北方联盟这边,马匹就是最先进的交通工具,还不是每个人都有得骑,基本上就是十几个骑马的,后面跟着几十个跑步的。

拉赞作为塔利班的头目十分残忍,传统思想中毒那种。

因为几个小女孩不到8岁就开始学习知识,就把教她们的母亲枪杀了。

伊斯兰文明不是很了解,也不赞成干预他国内政,但是这种顶着传统的帽子搞性别歧视实在不敢苟同。

拉赞说话特别憋人,杀完人之后告诉围观的人,“你们不是想要一个老师吗,现在我已经给你们上了一课了。

”国家分裂对人民伤害太大了,不仅塔利班一方的部队有童子军,站在正义一边的北方联盟中有不少孩子的身影。

这些孩子手中的枪比自己都高,看到坐在马上纳尔逊,他们会敬礼表示尊敬,纳尔逊的回礼似乎就是对他们贡献的肯定。

可是密集的小规模战斗告诉纳尔逊,每一次对这些孩子的微笑都可能是最后一次,几分钟前站在旁边的孩子,转眼就变成战争的牺牲品。

有北方联盟做自己的向导,纳尔逊粉碎拉赞的任务完成地更加高效也更加安全。

在一次战役之前,纳尔逊打算深入确定塔利班组织的驻扎地点,被盟友的将军阻止。

理由很简单,美国人不能死,因为只要死一个美国人,美国政府就可能退出战场,盟军就看到不到希望了。

将军的形容把对美军的保护发挥到了极致,“在一个美军受伤之前,我愿意牺牲500个自己的战士。

”纳尔逊坚持深入,轰炸机要在将近10000米的高空投弹,如果搞不清楚准确的位置,很难精确的打击目标。

将军无奈的看了纳尔逊一眼,拿过对讲机,调到了塔利班能够接收的频道说,“拉赞,我和美军在一起呢,现在打算揍你,不过美军不知道你是不是塔利班,你能回个话吗,好让美军揍你的屁股。

”接着对讲机的另一方就开喷了,纳尔逊有些无奈但还是安排了轰炸。

拉赞的人一边被轰炸,将军一边拿着对讲机调侃他。

电影中同时刻画的阿富汗居民在战争状态下的生活。

一次美军空投物资,被一些贫民哄抢,美军只能花钱把自己的东西从贫民手中买回来。

看到这里不但没有感觉这些人是刁民,反而觉得他们挺可怜的。

食不裹腹的日子过久了,那些所谓的尊严就显得越来越不重要了。

虽然把捡来的东西卖给失主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总比像塔利班一样拿起枪去残杀自己的同胞要强。

纳尔逊与将军几次战斗之后,交流开始变得深入,相互也建立许多信任。

将军告诉纳尔逊,“历史上最厉害的武器是人的内心,我手下没有任何士兵,有的只是勇士。

当你开始用内心去参与战争的时候,你才能成为一个勇士。

我的人不会去白白送死,我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同胞死在战场上。

如果说每死一个勇士都是在我心上扎个洞,那么我的心上全是洞。

”我相信每一个没有被奴役的民族都拥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它给予我们信仰,指引我们的方向,成为我们将侵略者赶出国土的动力。

一决胜负的战役中,纳尔逊没有按照通常的战斗策略行动,而是骑上了马,成为了一个冲锋陷阵的勇士。

作为一个特种队员,纳尔逊比谁都清楚骑着马在枪林弹雨向前冲与活靶子无异,此时纳尔逊的战斗的目的已经超越了执行命令的范围。

这次行动是美军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一次,12名特遣队员完成一个预估两年的任务,仅仅用了3个礼拜,无一牺牲。

美国将一个骑兵的铜像摆放在世界贸易中的旧址上,给予12名勇士无上的光荣。

这并不是说美国在战争中的形象都是正义的,不说别的,塔利班装备的坦克有很多也是美国制造,怎么落入恐怖组织之手不得而知。

如同北方联盟将军所说,“在阿富汗的内战中,美国人如果离开了,证明他们是懦夫;但如果他们留下来,终将也会变成敌人。

”美国人的生命比其他民族的人的生命重要?

这种直接干预他国的手段是否符合道德与法律?

这部电影的自傲性还是太多太多了。

当士兵开始为信仰战斗时,他就变成了勇士。

电影以911事件为背景,主旨却不是如何惋惜那些遭遇不幸的人们,而是描写美国在第一时间是如何对恐怖组织还以颜色。

之所以名为《12勇士》,这是因为作为911事件之后先遣部队的绿色贝雷帽常规每队人员为12名。

绿色贝雷帽是世界最出名的特种部队之一,一方面是美国部队常年参与战争,曝光率很高,另一方面这支特种部队作战能力也确实出色。

(由于这次行动秘密进行,队伍的编号ODA 595在近年才公布。

)首先这支部队成员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武器、工程、通讯、医疗等等。

同时也要对组内其他成员的特长进行交叉训练,也就是每个人的本事自己都学一点。

作为美国第一支正规化的特种部队,每一个成员至少要掌握一门外语。

这支部队最特别的是组织能力,每一个特遣队都要具备在短时间内训练和指挥一个步兵连的能力。

简言之,短时间内可以组织一个近千人的常规作战部队。

电影的一开始是一段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录音,大体意思就是,我跟美国说了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打算搞他,这些恐怖分子计划着什么。

看到有网友说这是因为美国现在不愿意搞事情了,故意放出这段录音来向俄罗斯示好。

怎么可能啊?

真就是那样,人家也不能说的这么明显好不好。

电影更多的是在表达可能每个国家因为信仰不同存在隔阂与对抗,但是在恐怖主义面前,各国的态度是一样的。

纳尔逊是特遣队的队长,带着11名特种兵赶赴阿富汗战场。

在出征之前,电影描写了每一个人队员的生活状态与家庭情况。

可以看得出来,战场上的精英在生活中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区别可能就是在战争面前,他们最先想到的是怎么参与到战斗中去,保家卫国自然是第一位的。

纳尔逊的任务需要两年完成,他却坚持只用3个礼拜。

特遣队会与北方联盟协同作战,说是北方联盟,其实就是百十号具备作战能力的部队。

他们的对手塔利班组织在作战区域至少5万人。

换算下来每个特遣队员要对付5000个恐怖分子。

看着人数悬殊特别大,别忘了世界已经进入了现代战争时期。

纳尔逊手中的资源也不只是这百十号人,位置找准了,轰炸机、导弹支援随后就到。

尴尬的是面对天上的袭击塔利班可能没有办法,但是陆上作战特遣队一方没有优势可言。

在北方联盟这边,马匹就是最先进的交通工具,还不是每个人都有得骑,基本上就是十几个骑马的,后面跟着几十个跑步的。

拉赞作为塔利班的头目十分残忍,传统思想中毒那种。

因为几个小女孩不到8岁就开始学习知识,就把教她们的母亲枪杀了。

伊斯兰文明不是很了解,也不赞成干预他国内政,但是这种顶着传统的帽子搞性别歧视实在不敢苟同。

拉赞说话特别憋人,杀完人之后告诉围观的人,“你们不是想要一个老师吗,现在我已经给你们上了一课了。

”国家分裂对人民伤害太大了,不仅塔利班一方的部队有童子军,站在正义一边的北方联盟中有不少孩子的身影。

这些孩子手中的枪比自己都高,看到坐在马上纳尔逊,他们会敬礼表示尊敬,纳尔逊的回礼似乎就是对他们贡献的肯定。

可是密集的小规模战斗告诉纳尔逊,每一次对这些孩子的微笑都可能是最后一次,几分钟前站在旁边的孩子,转眼就变成战争的牺牲品。

有北方联盟做自己的向导,纳尔逊粉碎拉赞的任务完成地更加高效也更加安全。

在一次战役之前,纳尔逊打算深入确定塔利班组织的驻扎地点,被盟友的将军阻止。

理由很简单,美国人不能死,因为只要死一个美国人,美国政府就可能退出战场,盟军就看到不到希望了。

将军的形容把对美军的保护发挥到了极致,“在一个美军受伤之前,我愿意牺牲500个自己的战士。

”纳尔逊坚持深入,轰炸机要在将近10000米的高空投弹,如果搞不清楚准确的位置,很难精确的打击目标。

将军无奈的看了纳尔逊一眼,拿过对讲机,调到了塔利班能够接收的频道说,“拉赞,我和美军在一起呢,现在打算揍你,不过美军不知道你是不是塔利班,你能回个话吗,好让美军揍你的屁股。

”接着对讲机的另一方就开喷了,纳尔逊有些无奈但还是安排了轰炸。

拉赞的人一边被轰炸,将军一边拿着对讲机调侃他。

电影中同时刻画的阿富汗居民在战争状态下的生活。

一次美军空投物资,被一些贫民哄抢,美军只能花钱把自己的东西从贫民手中买回来。

看到这里不但没有感觉这些人是刁民,反而觉得他们挺可怜的。

食不裹腹的日子过久了,那些所谓的尊严就显得越来越不重要了。

虽然把捡来的东西卖给失主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总比像塔利班一样拿起枪去残杀自己的同胞要强。

纳尔逊与将军几次战斗之后,交流开始变得深入,相互也建立许多信任。

将军告诉纳尔逊,“历史上最厉害的武器是人的内心,我手下没有任何士兵,有的只是勇士。

当你开始用内心去参与战争的时候,你才能成为一个勇士。

我的人不会去白白送死,我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同胞死在战场上。

如果说每死一个勇士都是在我心上扎个洞,那么我的心上全是洞。

”我相信每一个没有被奴役的民族都拥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它给予我们信仰,指引我们的方向,成为我们将侵略者赶出国土的动力。

一决胜负的战役中,纳尔逊没有按照通常的战斗策略行动,而是骑上了马,成为了一个冲锋陷阵的勇士。

作为一个特种队员,纳尔逊比谁都清楚骑着马在枪林弹雨向前冲与活靶子无异,此时纳尔逊的战斗的目的已经超越了执行命令的范围。

这次行动是美军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一次,12名特遣队员完成一个预估两年的任务,仅仅用了3个礼拜,无一牺牲。

美国将一个骑兵的铜像摆放在世界贸易中的旧址上,给予12名勇士无上的光荣。

这并不是说美国在战争中的形象都是正义的,不说别的,塔利班装备的坦克有很多也是美国制造,怎么落入恐怖组织之手不得而知。

如同北方联盟将军所说,“在阿富汗的内战中,美国人如果离开了,证明他们是懦夫;但如果他们留下来,终将也会变成敌人。

”美国人的生命比其他民族的人的生命重要?

这种直接干预他国的手段是否符合道德与法律?

这部电影的自傲性还是太多太多了。

 5 ) 真实事件

9·11恐怖袭击后,为了捉捕本·拉登,推翻庇护这位“基地”组织领导人的塔利班政权,美国在2001年10月7日开始轰炸阿富汗塔利班基地组织基地,“持久自由行动”空袭同时已有部分ClA特工化妆潜入阿富汗为陆特前期侦察活动做准备空袭两周后塔利班防空体系遭到毁灭性破坏陆特乘坐160团支奴干直升机进入接应CIA迅速与北方联盟首领取得联系…

 6 ) 呵呵

除了改编自真实的历史这一事实让人震撼,电影本身拍的平平。

抛开它是否正义抑或洗白的嫌疑不论,就电影本身来说,12勇士你能记住几个?

勇在哪里?

典型的文不对题。

如果战争都如电影这般简单,那还有什么好畏惧。

空战投弹就好了!

主角光环太强,对手就是百弹不中。

因为你不是主角,纵然有迫击炮、坦克、流弹,又有何用!

 7 ) 套马的汉子你威武雄壮!

近几年, 像12勇士这样类似的电影开始变多,而且不外乎一点,就是电影的开始或结尾都会套上一层,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来吸引眼球。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依然坚持孤独的幸存者是近几年来最棒的同类型题材电影。

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了几款玩过的电脑游戏,骑马与砍杀与使命召唤(貌似是9)。

电影所展现出来的骑马打坦克,看着很带感,就像是这两款游戏一样。

但是仔细回味感觉怪怪的,有些不切实际的感觉。

只是为了反映美国式的主旋律,和美国士兵的综合作战素质。

几个从没骑过马的美国士兵,上了马之后还能几枪一个敌人,实在有些BUG。

这里大可深入发展士兵与反抗军的友谊。

个人感觉,锤哥还是有些甩不开雷神这个角色的影子。

许多眼神,动作都让人很出戏。

一锤子就可以解决的事,干嘛还非要端个枪?

不说别的,几场轰炸,动作场面算是上乘,但仅此而已,没有什么别的内容。

而且,当你二刷这些动作场景,其实也会有些索然无味。。

 8 ) 为谁而战

2022.04.06

911发生后,美国政府和军方忙做一团,长官鲍尔斯和属下尼尔森队长说话都气急败坏的带着火气,冲的要命,也难怪,非常时期,千头万绪,焦头烂额的,谁还顾得上文雅礼仪这些闲扯淡的东西。

911让很多美国人的生活也就此改变,首当其冲的是特战队员家庭,“等你回来了,我才会爱你”,这句话代表了特战队员家属们的纠结心里。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特战队员的家庭也是一样的,大多数特战队员老婆都哭哭啼啼的,也有例外,不哭不闹忙着刷洗烤箱,老公要临走前快速温存一下,被严辞拒绝“先都别想,只有让你憋着,才能确保你回来”,这都什么逻辑。

美国人也谙熟师出有名的道理,一场战争让士兵知道为何而战很重要,将军送给尼尔森队长一块世贸双子塔的残骸,表明是为国家和正义而战,美国军队也非常重视战前鼓动和动员。

深入敌后,联合北方联盟军阀阿布都·杜斯塔姆将军,协助他对付塔利班,夺回马扎里沙里夫城。

12名特战队员加上北方联盟的2百多职业军人,对付拥有导弹、火箭弹、迫击炮、机关枪等重武器的5万多塔利班,美军和塔利班力量对比是1比5千。

这部电影把美军吹的有点大,即使美军有得力的空中支援,也有点悬,加拿大人拍的电影可没有这么邪乎,同样是和塔利班作战,4名加拿大士兵组成的狙击小组让30名塔利班武装分子包围,弹尽粮绝后硬是被灭了,感觉加拿大人拍的比较真实。

为了躲避沙尘暴和导弹的袭击,美军的支奴干直升机要飞到2万5千米高空,不知道这是不是又是吹牛。

阿布都·杜斯塔姆将军喜欢“以貌取人”一开始他并没有看上尼尔森队长,嫌他没有一双杀人的眼睛而不信任他,他的副手斯宾塞倒是长了一双杀人的眼睛,尼尔森主动请战,于是尼尔森和杜萨塔姆在互相不信任的猜疑中开始第一次合作打击塔利班。

很快尼尔森就让将军见识了一把“笑面虎”大开杀戒的厉害。

美军的到来早已家喻户晓,塔利班自然也知道了,塔利班领袖穆拉·拉赞悬赏美军特战队员的项上人头,一具尸体10万美元,一件染血的制服也赏5万美元。

尼尔森用望远镜目测引导美军轰炸机在3万米高空投弹,结果全投到目标区以外去了,尼尔森不顾杜斯塔姆将军的阻拦抵近测绘目标距离,遭到塔利班的围杀,又差点让美军自己炸弹炸死,尼尔森的英勇让杜斯塔姆将军刮目相看。

阿富汗少年真可怜,连年的内战和外患让他们家破人亡,失去了幸福快乐的童年,饥寒交迫的苦日子让他们无缘美味佳肴,美军士兵给他一只棒棒糖,居然不知道剥糖纸就往嘴里塞,看的让人心酸。

那么小的年纪就扛枪上战场,随时可能丢了命,想想让人嘘唏不已。

杜斯塔姆的战法颇有些古代人打仗的范,美军一顿狂轰滥炸后,杜斯塔姆的骑兵发起冲锋,美军的飞机炸弹辅以杜斯塔姆骑兵强大地面火力攻击,杀的塔利班鬼哭狼嚎。

关键时刻,塔利班的坦克不知从哪冒了出来,偏偏这个时候美军的飞机没油了,战斗态势瞬间反转。

杜斯塔姆的人被打的人仰马翻,刚刚还吃棒棒糖的少年也战死。

尼尔森急忙带领特战队员杀入敌阵,才掩护杜斯塔姆撤出,这时杜斯塔姆才由衷佩服尼尔森“现在你有杀手的眼睛了”。

这一仗打得窝囊,双方都死伤惨重,尼尔森和杜斯塔姆发生激烈争执,杜斯塔姆直指美军作战的软肋“你们怕死,恐惧打仗,想不流血就取得胜利”。

杜斯塔姆教会尼尔森不要像军人一样思考,要用心思考“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器不是飞机大炮,而是人的内心,我的军队里没有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只有视死如归的战士”。

不过两人最终达成共识,美军要穿越沙漠无人区,从背后出击,直插塔利班扼守的交通要道天吉峡谷,切断塔利班的补给线。

杜斯塔姆的进攻遭遇伏击,他不退反进,受到鼓舞,尼尔森带领美军特种兵积极配合,共同击退塔利班。

收复失地,解放拜申村,让杜斯塔姆将军感慨万千,在这里塔利班拉赞杀死他的家人,制造了一起起令人发指的血案。

穿插到天吉峡谷的美军进展顺利,引导美军飞机炸毁塔利班的坦克等重武器和弹药运输队,切断了他们的补给线。

就在杜斯塔姆和尼尔森一路高歌猛进,准备和拉赞的塔利班决一死战的时候,美军上层为了双保险,竟然走了一步臭棋,派出另一种特种小分队协助北方联盟由阿塔·穆罕默德将军带领的部队进攻,直取最终目标马扎里沙里夫城,杜斯塔姆将军听说后当场不干了,让他啃骨头,他的死对头吃肉的事是万万使不得的。

现在该轮到尼尔森来教育杜斯塔姆将军,给他上政治课了“你不是为了报仇雪恨来和塔利班战斗的,你也没有战士之心,只不过是一个抢地盘的军阀而已”,尽管尼尔森苦口婆心的劝说,杜斯塔姆将军还是领着他的人撤了。

眼看功亏一篑,尼尔森和队友们都不甘心,决定同心协力以一己之力挑战人多势众的塔利班。

尽管美军飞机的炸弹给了塔利班沉重的打击,但是地面的战斗依然惨烈无比,塔利班用人体炸弹来诈降,哈尔受了重伤。

塔利班的多管火箭炮更是给刚刚返回参加战斗的杜斯塔姆将军的部队巨大的杀伤。

尼尔森冒着塔利班的强大火力向火箭炮基地发起决死冲锋,目睹这一切的杜斯塔姆将军开始由衷的佩服尼尔森,紧随其后,拼死一搏。

趁着塔利班的火箭炮装填弹之际,尼尔森和杜斯塔姆联手冲入敌阵,在火箭炮重新发射的前一刻占领了火箭炮阵地,杜斯塔姆将军亲手击毙了拉赞,残余的塔利班开始溃败,四处逃散。

想不到杜斯塔姆将军竟然主动和阿塔将军握手言和,把马扎里沙里夫城让给了他,看来最后这场残酷的决战让杜斯塔姆将军也明白了许多。

尼尔森称赞他做出来正确的选择,杜斯塔姆将军却意味深长的说“正确的选择?

没有那回事,这里是阿富汗,许许多多的帝国坟场,今天是朋友,明天就是敌人,就算是你们也一样,美国将成为在这里的一个族群,如果你们离开就是懦夫,留下了我们就是敌人,但是你永远都是我兄弟,等我走进那座城市,就升起你的旗”。

临别,杜斯塔姆将军把自己用了一辈子的短鞭送给了尼尔森。

尼尔森把将军送给他鼓劲的那块纽约双子塔的残骸,深深的埋在了他们浴血奋战的阿富汗土地里。

王者归来,“你说到做到了”,将军这句话是对他完成任务的充分肯定,不过让尼尔森最欣慰的是做到了所有人都安全回来和亲人团聚。

现实打脸这部电影,仅仅三年后,塔利班不仅没有灭亡,反而在全国掌了权,而美军却跑路了,用杜斯塔姆将军的话说最终美军成了懦夫。

塔利班和部落首领究竟谁来执政更好,应该由阿富汗人民自己来决定,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美国人强加于阿富汗人民的意志终归不得人心,美军撤离最终为20年的侵入画上句号,尽管这个句号对美国人来说并不圆满,甚至是不情愿画上的,画的不那么体面,但终归是结束了。

现在乌克兰正打的热火朝天,美军是再也不想踏入战争的泥沼里了,不知是吃一堑长一智了还是钱袋子没有过去那么鼓了。

 9 ) 战争的残酷

《12勇士》该片由Doug Stanton的非虚构小说改编,讲述了一支由CIA准军事战士和美国特种部队成员组成的精英部队“绿扁帽”在911事件后被派往阿富汗,对抗恐怖组织“塔利班”。

这些美国士兵最终与阿富汗反抗军北方联盟结盟,共同在马背上与他们共同的敌人战斗。

真心推荐好片 虽然剧情老套 但紧凑 场景都极度还原阿富汗战争的残酷 推荐指数 5星

 10 ) 【12勇士】

当代美式个人小集体英雄主义,911事件后激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之一,进驻阿富汗打击塔利班,美国人的视角无可厚非,以保卫国家安全为名出战,以圣诞节前家人相聚的人本主义小目标结尾,595分队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场面激烈过瘾,愿世界和平,再无纷争。

女子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现世安好,祈佑。

《12勇士》短评

人物塑造不够深刻,无论正派反派都是如此。战争场面也是糊里糊涂,一顿轰炸完毕,锤哥左冲右突收人头,然后就赢了,缺少起伏和层次感。总之这是一部相当平庸的片子。

3分钟前
  • 布拉德痞特儿
  • 还行

真实的12人小组里木有黑人~

6分钟前
  • 非魚
  • 还行

优化特效的美版战狼

8分钟前
  • Colt
  • 较差

动作场面的设计和调度其实还行,就是美帝自我洗白的价值观看着令人作呕。

11分钟前
  • 老泰瑞
  • 还行

看名字以为会展现多个人,主要就突出了三个吧,或者说一个主角。12个人和当地一个将军接头,一起打塔利班的事情。联想使命召唤,这个算主旋律,另一部其他主题的,也在阿富汗 叫做前哨,比较推荐。

14分钟前
  • 他人之言
  • 推荐

主旋律得好雷= =又臭又长

19分钟前
  • megaclubdiolis
  • 很差

阿富汗副总统有句台词让人印象深刻,你胆怯是因为你的今生比来世幸福。

23分钟前
  • 贝果在唱歌
  • 推荐

太主旋律了……

26分钟前
  • 记忆碎片
  • 较差

挺好的,前面节奏有点慢,真实残酷的一面点到为止,锤哥加一星!

31分钟前
  • Likekids
  • 推荐

这里是阿富汗,帝国的坟场。

33分钟前
  • 盔酱兮
  • 推荐

没有任何特点的拍法,把这么应该赞扬的一次行动拍得这么看不下去也是种本事。前戏太长,打戏更是一点刺激感都没有,调度看不见。锤哥的演技啊,给他这样一个和自身特质这么符合的角色,也能豪不出彩,也是种本事。

38分钟前
  • 格兰德河的火车
  • 较差

佐德将军和雷神索尔一块儿骑马打仗。片尾曲还不错。

39分钟前
  • 爱猪蹄的土木狗
  • 还行

低配版《孤独的幸存者》要不是真实事件真的要跪了 没有任何战术可言就是遇到困难咬咬牙挺过去就过去了

43分钟前
  • 湖边の许愿树
  • 还行

战争如此的残酷,深陷其中的人民痛苦不堪,被卷入的国家也难逃其责,没有某国那种战争片的假煽情,当父亲或丈夫赶赴战场,家人的表现是冷漠和逃避,不像某国假惺惺并且刻意追求的拥抱和鼓励,美国影片更加真实和贴近生活

44分钟前
  • 屋大维SAMRUAI
  • 推荐

骑砍系列最新mod:骑马与射击之阿富汗反恐…美版蘸郎类型爱国主义主旋律片子,不用带脑子看个热闹就得了,千万别走心……(不过端着M4对着T72骑马冲锋也是挺燃的……)

45分钟前
  • dunefox
  • 较差

如果你死了,被杀、被俘虏、被审讯折磨,甚至都没人知道你曾经存在这世上,除了那些在暮光里在堪萨斯的某处围栏观看牛仔竞技的人们,他们不经意的念叨,”还记得那个Nelson家的男孩吗?”“嗯,他咋了?”“死了吧,我想。”如此这般,直到没有人再记得你曾经在此时此刻的异国他乡。

46分钟前
  • 诸葛福媛
  • 还行

我就炸炸我不说话。。。以后两大国真打仗了,估计也是双方互换炸弹来bomb,运起来这么麻烦,要不干脆自炸自个一死一个准

49分钟前
  • 捉҉依҉茵
  • 还行

本以为会像危机十三小时那样,然后感觉像看了另一部电影

54分钟前
  • 红药
  • 还行

20240711重温,911,阿富汗

57分钟前
  • 悟空是江湖骗子
  • 推荐

因为是真人真事更加令人觉得不可思议和好奇。有着与之前很多后911电影不同的地方。虽然都强调了战争的残酷,但没有浪费很多时间在亲友及战争对战士的影响,单纯地就是如实呈现了这个小分队经历的一切艰险与磨难,以及当地民众如何支持及协助。角度较新,风格类似西部片。锤哥骑马打仗非常帅

1小时前
  • 洛杉矶的小麦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