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中宝青坊主排的那一出戏,我觉得似乎就是她的过去,我知道是参考了西厢记,但那最后冒出的巨大佛陀像这无疑不是故事中该有的,说是暗喻白蛇故事也有些不合适。
所以应该是坊主也恋上了一个人,这个人来头巨大,甚至引得了佛祖阻挠,所以她看小白和许仙二人相恋就像看到了过去的自己,故多次相助;而坊主也应该有些来头,看其掏出的那个炉子能直接到昆仑山就知道了,那可是昆仑山!
西王母的地盘,就这么水灵灵的去了。
这里再斗胆猜一下,彩蛋是仙鹤童子迷路了,那等这二位童子回山跟那西王母这么一说,这西王母能不知道是这狐狸搞鬼?
然后再引出前尘往事。。。
然后回过来说说这一部:其实如果想更好的接第二部青蛇,故事又要维持原版大纲,却又想加些新花样,那么,安排小青从未来穿越回来是最好的,可惜院线电影好像不能搞穿越的?
文:杉姐01《白蛇:浮生》是我今夏最期待的一部电影!
五年前,《白蛇:缘起》上映,白蛇懵懂初恋,青蛇不谙世事,旧瓶与新酒搭上美轮美奂的中国元素,直接撞出了豆瓣7.8的高分和4.7亿的高票房,成为当年最惊喜国漫。
“白蛇”超级IP,也由此诞生。
三年前,《白蛇2:青蛇劫起》上映,相比第一部的动人爱情,小青和小白的成长与姐妹情,给女性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力量,也由此吸引了一波新粉。
如今,第三部《白蛇:浮生》归来,口碑依然精彩。
在我看来,《白蛇:浮生》是“白蛇”系列,最具中国元素、最有原著经典韵味的一部。
一段家喻户晓的老故事,出人意料的动人,身边一起看电影的观众,都几次拿起纸巾,我也是。
其中的人情、景情,比儿时看过的《新白娘子传奇》绚烂更多。
也由此感叹,经典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为经典的,它的力量,是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能再次令人热泪盈眶。
02《白蛇:浮生》的故事,在《白蛇:缘起》和《青蛇:劫起》之间。
《白蛇:缘起》中,国师痴迷邪功,在全国补蛇为自己练功所用。
蛇族派小白去刺杀国师,行动失败后失去记忆,捕蛇村少年许宣搭救,自此生出一段可歌可泣的人妖之恋。
《青蛇:劫起》中,白蛇被法海压在雷峰塔下后,小青陷入与法海的无尽争斗,最终因为执念太深,被打入光怪陆离的修罗场困境。
到了第三部,故事回到《白蛇:缘起》的彩蛋,一下将人拉回五年前。
南宋临安城(今杭州),西湖断桥之上,许仙捡到了小白的珠钗。
一个回眸,她等了五百年,这一世,小白是来报恩的,更是与许仙再续前缘。
而此时的许仙,早已不是那个清俊洒脱、果敢担当的阿宣,他是柔弱善良、悬壶济世的郎中。
许仙无父无母,姐姐去世,只有一个在衙门当捕快的姐夫。
行医多年,虽然口碑好,客户多,但因为经常免费为穷苦百姓治病,有时还自己搭药钱进去,日子过得,十分清苦。
小白当了首饰,为许仙还债,还助他开起药馆,决心和许仙过寻常百姓,小夫小妻的日子。
两个人的日常,不仅有四目相对、深情凝望,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也少不了rua脸、贴贴这种小情侣的腻腻歪歪。
而伶牙俐齿的小青和憨厚木讷的姐夫,化学反应也相当神奇,贡献了许多笑料。
两夫妻和小青、姐夫,过上了一段逍遥快活的日子,但正如宝青坊主所言:“人,妖,如何长相厮守啊?
”而且,临安城怪事不断,鼠妖作乱,法海从金山寺来到临安城。
许仙这才发现,他日夜陪伴他的娘子,居然是一只白色巨蟒。
许仙对白娘子的爱,经得起世俗伦理、种族的考验吗?
面对法力高强、除妖心切的法海,白娘子和小青又能安然无恙吗?
03《白蛇》系列,在前传、后传之后,终于来到了“正传”部分。
故事的大框架,确实遵循了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白蛇传”,但与儿时看过的《新白娘子传奇》又完全不同。
以人间烟火,描绘时代背景。
镜头跟随小白、小青的脚步,穿行于阡陌街巷,酒楼茶肆。
近看,是滋滋冒油的颠勺“碎金饭”,胸口碎大石、戴面具喷火的卖艺人......
远看,绿柳扶风,升腾在半空中的雾气和徜徉在西湖之上的小船,水墨画一般,晕染于银幕之上。
细看,法海的袈裟、手串,歇脚喝茶的小摊贩、横穿南北的养猪人,都有讲究有来头。
加了茉莉和三钱茴香的拍花糕,碧绿的青团、肥美的螃蟹......当场看饿了。
千年风雅宋韵,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犹如一副流动的《清明上河图》。
官方介绍说,电影多处还原了《清明上河图》,但在我看来,不是还原,而是将观众真正带进了宋代真实的市井风貌、人间烟火。
以传统节气习俗,点睛浮生百味。
电影以节气为时间线,元宵为始,经历寒食、端午,中秋、重阳,结束于于下一年的元宵,中间的一起一落,既是点睛一年起一年落的“浮生”之题,又是中国人特有的习俗展示。
赛龙舟、喝雄黄烧酒、钱塘江赶潮、吃青团等江浙地区特有的人文风俗,也都有体现。
深度挖掘每一个节日背后,中国人特有的庆祝方式,氛围感十足。
以奇观技能,解锁中国韵味。
比如,宝青坊坊主在这一世的身份,是戏班班主,多了几分俏丽。
中国戏曲博大精深,但她的演绎,不止曲艺,字字句句都是隐喻。
演出台上的神奇机关装置,目不暇接,亭台楼阁、山峦叠嶂,大佛拔地而起,全在一个小小的戏台之上,神秘又诡异。
两个小配角,犹如装了滑翔轨道,在台上自由平移、飞翔,仿佛木偶。
但这并不是编剧的随意想象,而是参照了古人的“鲁班木鹊”。
《墨子·鲁问》当中曾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原来,我们从千年前,就有“AI”的雏形了。
比如,我们也有自己的“任意门”“时光机”。
一尊小小的博山香炉,用一炷香的时间翻过它弯弯曲曲的小道,居然就是翻越了万壑千岩。
增加了故事的合理性,又带来最奇特的想象空间。
更好玩的是,守着救命仙草的仙鹤童子,不是什么凶神恶煞的牛鬼蛇神,而是高明的段子手,相声演员。
连与“偷草者”对峙的台词,都要讲究声音高低和气息长短,就为了一个排面。
这股子“贫”劲儿,也真是中国人特有了。
《白蛇:浮生》是完完全全的中国传统、东方美学,我骨子里的DNA都被唤醒,也因此更怀念那个时代,再次对中国文化充满了信心和自豪感。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电影结束后,直接种草了周边,我也把珠钗,默默放进了购物车。
03《白蛇:浮生》,故事压在后半段“浮生”二字,“浮生”出自《庄子·齐物论》,意为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浮生未歇”“偷得浮生半日闲”等诗句,又给了“浮生”更多意指,人生起起伏伏,短暂而无常,我们来世一遭,究竟要求什么?
电影给出了一个答案,情。
小青因为小白出事后,性情大变,再次见到姐夫时,把他一顿好打,但姐夫在这个时刻,没有因为知道姐妹俩是妖,就害怕,就排斥,更没有因为小青打他,就对他心生怨恨。
他一把眼泪,一把鼻涕,一句“就算你变成这样,我也还是想叫你一声弟妹妹”,话里话外,全是担心和心疼。
这段没有血缘的亲情,更多的是人情,是天地苍茫,相遇过、温暖过就不能冷却的牵挂。
宝青坊坊主,身世神秘,看似只重利益,但能活得无情又通透,想必也有过深爱和死心的执念。
她在这一部中,有段重要台词:我也年少过,轻狂过,放纵过,到如今也留下诸多遗憾,你要知道,有一天,你可能会后悔,世间最苦最怨之事,莫过于求而不得。
观众也因此,更加期待一部宝青坊坊主的专属故事。
当然,故事的重中之重,还是白娘子和许仙。
白娘子来人世一遭,爱上凡人许仙,这一世情缘,注定短暂,从最开始就带有一些宿命的意味。
但明白结果,还要义无反顾,就更显这段感情的珍贵。
白蛇认定许仙就是许宣,无论变成什么模样,性格,身份,家徒四壁也在所不惜。
而许仙一介凡人,在白娘子危难之际,却也能淡定的说出那句“一命抵一命,合适得很”,也证明了白娘子没有错付。
两人新婚之夜,用红绳结发立下爱情誓言:赤绳早系,白首永结,花好月圆,新燕尔之,纵然浮生如梦,百年如露,此情也当海枯石烂,无情无已,谨订此约。
那种久违的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感动,直接暴击了我。
白娘子和许仙成亲的第二天,把珠钗埋进土里,千年修行她不要了,只想和许仙平安度此生。
为了成全这段情,她一直在隐藏自己。
但许仙被关在金山寺后,她又重出深山,要掀翻金山寺。
一藏一露,都是为了许仙。
有人觉得白娘子太过于重情重义,太恋爱脑,但她早在电影里给出最好的答案。
白娘子和小青去金山寺的路上,小青忽然问了一句:姐姐,这人间走了一回,可值得?
她的回答是:管什么值不值得,记得,就可以,小青,我们且去那金山寺走一走。
不恋爱,不走心,未必就是大女主,我想要的,我可以争取,我可以负责,才是真大女主。
我看到的,分明是一个敢爱敢恨,自由随心、独立自主的现代女性。
《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初步定型于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中,成熟盛行于清代,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
在分分合合越来越普遍的当下,爱情如露亦如电,讲这样一段老故事,仿佛是穿越了一般,但不得不说,追光用自己的方式,让《白蛇传》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新的生机。
每一代人都应该有每一代人的白蛇故事,而追光的《白蛇》系列,刷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父母这一代,对这段经典故事的记忆,更会成为我们孩子这一代,最好的白蛇故事。
真心希望这个七夕,不光情侣能去看这部电影,也带着家人一起去吧,享受一段百分百纯粹的国风时刻,真的太美了。
大家好,我是在豆瓣认真写文10年的杉姐。
你的关注+点赞,是我最大的动力!
七夕上映的《白蛇:浮生》很应景,这部经典的爱情故事,也算是民间传说中最为大众熟知的。
五年前,追光开启白蛇IP,以动画的形式,带来全新的国风体验,也让白蛇系列焕发新生,《白蛇:缘起》和《白蛇2:青蛇劫起》进行了很多新的尝试,缘起可以称之为前作,电影塑造了有情有义的许宣,不同于传说中胆小懦弱的许仙,许宣勇敢且忠贞,算是套着白蛇的外衣刻画了一段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青蛇劫起可以称之为外传,借由小青的副线完成了一段架构在传统传说之上的颇具先锋味道的作品。
缘起+浮生对比虽然前两作都主打一个创新,但是新的地方还是有所区别,以致于按照惯性,这部浮生也会让人对新有所期待,但是没想到追光反其道而行之,一键回归初始值,遵循与尊重经典的脉络,从断桥相遇开始重走许仙与白娘子的情爱之路。
其实如果大家还记得的话,在缘起结尾的时候就留下了断桥相遇的镜头,这部也算是续上了前作,开启了两世的情缘。
这一世的故事,对于很多观众来说是非常熟悉的,电影也把断桥相会,雄黄现身,法海收妖等等所有经典桥段演绎了一边,很多内容确实因为熟悉可能失去了新鲜感,但是不得不说追光的技术真的是一流,特别是对于古风的呈现,极为唯美,随便一截都是可以当作壁纸的程度。
而且电影在细节上真的很考究,选择用二十四节气的分镜做转场,不但展现了时间的流动性,也更加烘托出江南水乡的氛围感。
另外,为了还原场景,电影还复刻了清明上河图,确实在视觉呈现上,保持了追光一贯的东方审美。
当然,故事的主线,特别是前半部分,复刻了白蛇传许多场景,基本遵循了传统白蛇传故事的脉络,但同时追光依然延续了对新元素的追求,只不过是这次的新得不明显。
比如追光的高人气原创角色宝青坊主,在电影的后半程里再次闪亮登场,并带来了一场令人非常惊艳的戏中戏。
在浮生中,宝青坊主以戏班班主的身份首次亮相,带着戏班来了一出戏,优美的唱腔,加上机巧的设计,总觉得有点墨家的味道,老实说,只看一遍电影,实属没有过瘾,诸多细节都值得反复推敲。
当然,随着剧情的展开,宝青坊主也再次承担起缘起的重任,为小白与许仙的爱情之路助力。
而电影的另一处新意就是让许仙脱胎换骨,虽然也有初见白蛇真身吓到昏迷的桥段,不过,被小白救活的许仙,不再像大多数传统故事的版本那样忘恩负义,而是变得有情有义,甚至矢志不渝。
这样的改编确实让人气顺了不少,那些担心许仙终归不是许宣的观众可以放心了,这次许仙的种种行径,是很容易让人潸然泪下的。
电影的前半程有点细水长流的味道,不急不缓地打磨经典的骨架,偶尔穿插一些诙谐的桥段,比如许宣的狗转世成为许仙的姐夫;小白刻意制造的相遇屡屡被求医的人打断等等;后半程却开始波涛汹涌,从小青相亲暴露身份,到法海找上门,虽然还是经典的讲述,但是融入了很多精彩的对抗,再一次体现出国漫的精良之处,从技术导面上来讲,追光称之为国漫之光确实并不为过,一些非常震撼的画面让人过目不忘,像那段白蛇的巨蟒真身与许仙的肉体凡胎对比的视觉呈现,在真情流露的加持下尤其感人;而在法海的佛珠变身神兽金毛犼,与白蛇青蛇对战之时,也是无比震撼;最后许仙为救小白拼劲全力破除法海阵法时,更是很难不让人潸然泪下,恍惚间也是对缘起的一种映照。
白蛇系列一路看下来,追光的爱情观总是有点双向奔赴的味道,无论是男欢女爱,还是姐妹情深,总觉得小白才是人生最大的赢家。
如果说过往的白蛇传多少带点警示的意味,而追光的白蛇系列,可能还是想要给到一些治愈。
现实中的爱情总是多有遗憾,因为人心最难把控,所以才有了人妖之间的传说,但是这样的故事里最初也不过了为了照见人世的背叛。
而今,当我们看到了世界的破破烂烂,又想在缝缝补补之间留下一丝温情,我想这也是白蛇系列选择双向奔赴的根本所在。
经典的爱情故事,动画片拍的也是这么优美,真的是挺不错的,国产动画片是值得一看的。
真的看得我很感动,不是每个人都能轰轰烈烈爱一场的,你得有那个级别,得有这个能力。
也不想要一种无所谓的活着,人生的光亮,真的需要璀璨的一个瞬间,人生才有意义。
看完电影之后,我更多的想到了回归家庭的,跟孩子在一块这么快乐,狐朋狗友吃喝玩乐都搞不定这种感觉的,搞不来的。
本片作为《白蛇:缘起》的直接的续集以及《白蛇》系列的正传,虽然在美术风格上从《白蛇2:青蛇劫起》的赛博朋克+废土科幻的风格回归了原本的《白蛇:缘起》的风格,但是本片所讲述的故事实在是中规中矩,甚至毫无新意,无法像当年的《白蛇:缘起》那样令人眼前一亮,而且开头部分过于喜剧化,令人颇感尴尬。
本片对许仙的角色设定也堪称一大败笔,本片中的许仙在失去了前世的记忆的同时,还失去了前世的人格魅力,他不再是前世的那个勇敢的阿宣,而是变得十分胆小懦弱,还有点愚钝(不过,李公甫的性格倒是跟前世的中华田园犬肚兜差不多),其导致的结果就是,许仙这个角色并不讨人喜欢,建立在小白倒贴许仙之上的许仙与小白的爱情也并不感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与铁石心肠的法海相比,小青和鼠妖其实才是本片中的最大的“反派”角色。
小青行事高调,经常招惹是非,引祸上身,还屡次偷东西,先是偷鼠妖的钱,然后又偷官府的钱。
而鼠妖则是品行卑劣,一边在水井里下毒,一边高价贩卖解药。
如果鼠妖没有制造奇怪的瘟疫,法海就不会来到杭州城,许仙也不会想要开一家药铺。
如果许仙不想开药铺,小青就不会去偷衙门的库银。
如果小青在偷库银的时候没有故意陷害鼠妖,鼠妖就不会被法海捉拿。
如果鼠妖没有被法海捉拿,法海就不会知道小青的存在。
如果法海不知道小青的存在,许仙和小白就不会被法海盯上。
回过头来看,许仙和小白遭遇的一系列灾祸完全是由小青和鼠妖引发的。
最后,我们不得不针对本片自问自答两个问题。
小白值得来人间走一趟吗?
不值得!
许仙值得小白如此报恩吗?
不值得!
这一部开头,小白说:无论他在世间何处,是何模样,我都要找到他,因为——我记得。
你记得个der啊😆,你记得。
白蛇缘起开头在第一部《白蛇缘起》开头就有这么一段,小白丧失记忆,修炼不能突破,小青把簪子给到小白才让她恢复记忆,然后应该是接这一部开头小白飞到山上说“我记得”的台词。
我请问呢,可笑不,你记得啥啊大姐😆
20年看《白蛇·缘起》评价是五星鼓励。
爱情啊,比哪吒好看哈哈;21年看《白蛇·青蛇劫起》 惊讶于想象的丰富给了四星。
没想到这部《白蛇·浮生》太普通了,我很少给电影三星,给这动画三星吧,觉得它态度不端正,有点圈钱意思。
这电影除了给我白蛇传的故事,还给了我什么?
赵文卓《青蛇》甚至李连杰《白蛇传说》已经让我们对白蛇传的故事熟稔了,还用得着你来给我复述一遍吗?
编剧无力吐槽,其中白蛇青蛇已经深深误会了许仙,我还以为会有看头了,没想到很快就和解,那么你为何又制造那误会?
我觉得电影名既然是“浮生”,而电影中也显示各节令名,元宵,寒食,端午,重阳,应该是想要诉说时光飞逝,浮生若梦,而电影反而没有在这方面讲述,大为可惜。
我觉得可以再多点旁白,人生如梦,如露如电,和白蛇的交缘在这浮生中,匆匆一过,而又梦幻美好。
其中引用了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花影好似情人,让我想起前几天看完的《巴黎圣母院》 “这些被火光和喧哗声惊醒的怪兽,其中有一个在来回走动,他不时在火堆旁晃来晃去,仿佛是烛光前飞来飞去的蝙蝠。
”更有“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
自歌自舞自开怀。
且喜无拘无碍。
不须计较与安排。
领取而今现在。
”可以算是浮生中的人生态度。
最后动画画面还不错,有苏州园林留白的美感。
该怎么评价我对这部动画电影的感受?
它所得票房是三部之中最低完全是合理的结果。
第一部人设创新,画面精美,尺度突破,第二部虽然感觉一般但的确引入了不同的赛博朋克画风,剧情算是另有新意,卖百合擦边可能也是某种业界巧思。
到了第三部,剧情不止无新意还贼多狗血误会,第一部里记忆点鲜明的男主在第三部里建模特别普通,完全没有特色。
看了半个小时后才勉强进入状态,剧情狗血过头只值两星不能更多。
之所以还是给这部电影四颗星,是因为白蛇浮生的画面和人物造型的确好看,除了许仙被造成路人甲的形象之外,其他人景物倒是各有各的特色。
目前国内动画特效也就追光能稍微和光线合作的动画工作室掰一下手腕了,只可惜追光动画的剧情除了白蛇缘起之外真的都不太行。
然而编剧的坑不能让美工建模特效扛,所以该给的星还是会给。
我一直都是百合爱好者,但第二部的青白实难下咽。
不是因为青白塑造得差,凭心而论,即便第二部的青白背刺了第一部的许白,终归也是马马虎虎过得去。
但我是彻头彻尾的许白党,从幼时受新白熏陶直到现在,我只能接受许白,无论他俩是男女男男女女还是性别对换。
青白于我只是义结金兰,姐妹情深。
第一部白蛇缘起是另类的许白关系,我还蛮钟意这样的创新,结果第二部卖上了青白百合,仿佛许仙只是小白生命中的路人甲。
第三部,更是看得我这个许白党七窍生烟。
看到他最后为了小白心神消散的画面,眼泪就忍不住哗哗流。
许仙为小白三番四次都愿意把命豁出去,最后甚至变成行尸走肉一样的存在。
这么好的人,编剧却忍心让剧里的人一直误会他。
如今还让第二部内容承接第三部,这不是允许小白和小青对许仙的误会一直存在下去吗?
尽管许仙已经忘却上辈子作为许宣的记忆,胆子也变小了,五百年前敢飞檐走壁,五百年后却被白蛇吓得魂飞魄散,但是他对白蛇的爱从未更改。
自他明白小白是蛇妖后,虽有震惊胆怯但也能第一时间醒悟并马上恳请法海放过他的娘子小白,甚至还多次凭凡人之躯阻断法海施咒。
他只是一介凡人,为何编剧和某些观众要站在上帝视角上要求他必须做好做全,否则就是配不起小白,辜负了小白呢?
编剧不止让他被诸多误会,还要安排青蛇对许仙的责难,不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仿佛错就应该全算在他一个人身上。
(许仙第一次知道小白是蛇妖后求法海放过自己娘子)
(许仙向宝青坊主寻求法宝控制会伤害娘子的金毛犼)
(许仙上金山寺归还金钵和金毛犼以求法海对小白小青高抬贵手)
然而上面的桩桩件件,编剧全数略过,只让小青对着许仙发泄一通“你不值得姐姐的爱”,一句也不让他解释,看得人横生闷气。
白蛇浮生的编剧们,你们看过评论区了吗?
在你们描写的这段感情里,许仙被批成了懦弱配不上小白的软饭男,小白被打成了倒贴凡人的恋爱脑。
明明在电影里也算是双向奔赴的一段感情,却让人看得莫名其妙,无名火起。
如果白蛇缘起的剧情可以给75分,白蛇浮生的剧情恐怕连60分都够不到。
电影的画面,特效,音乐,打斗等各方面都做得不错,但这些外在的地方制作得越加精美就越让人看得心里生恨。
浪费了,真的浪费了。
哪怕你们照搬新白娘子传奇的内容都不会让人那么恨。
看得出来你们是把电视剧新白和电影青蛇融在一起了,可是你们就没发现两部作品的许仙人设包括作品立意都不一样吗?
既想把许仙打造成新白里的好丈夫,又想给他安上青蛇里凡人弱性不堪托付的印象,最后出来的结果只能是不伦不类。
剧情老套,观众勉强还能接受,若观感凌乱让人憋屈,那便是再顶级的特效也弥补不了的缺陷。
不求你们给许仙多一部电影的机会,也不求你们能让许仙和小白延续前缘,但求给个小彩蛋的时长,解开小白小青对许仙的误会,从此后一别两宽。
也别说什么记不记得、值不值得,既然打算为小白换伴侣,那倒不如统统忘记。
往后想把小青小白写成姐妹情深还是双宿双栖都随你们的意。
若干年前,《青城山下白素贞》一想起,我就知道暑假又到了。
作为看了N遍《白娘子》的人,终于在如今这个年龄,想通了为啥法海一定要收拾白素贞。
因为白娘子和小青是妖,可以化形,可以使用法术,拥有远超于人类的战斗力,只要他们愿意,让杭州城生灵涂炭都可以。
这就像有两人拿着AK47和火箭筒在城市里生活,他们心情好的时候,可以除暴安良行侠仗义,那心情不好的时候呢?
水漫金山。
酒后驾驶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有人喝一斤白酒脸不红心不跳,有人一杯啤酒就趟桌下了。
法海作为人间的执法者,相当于城市里的JC叔叔,要去区分妖怪是不是好妖怪,就像区分一个人喝没喝醉能不能开车一样,在实操层面不可行。
所以干脆一刀切,“人妖殊途”“酒后不开车”,这样效率更高更符合逻辑。
本片剧情上基本复刻了赵雅芝版的《白娘子》,强行加了一些乏善可陈的搞笑桥段,没啥创新,观影时甚至想打瞌睡。
我是很失望的,想起第一部我打五星的时候,下一部还能重回巅峰吗?
我从不掩饰自己对于《白蛇》的喜爱,19年看完之后颇为上头,重刷了好几次。
最后的结局台词印象深刻,至今琅琅成诵。
我还一度把社交软件的头像换成了小白,不仅因为她的顾盼生姿,更有一种自家孩子出息了的骄傲——国漫能出如此优质作品,实属不易。
时光转换到5年后,这部《白蛇:浮生》是系列作品的第三部,但是在剧情上紧承第一部的结尾。
加上原本第二部的青蛇在剧情与风格上都有极大的跳脱,虽然我个人很喜欢依旧给出了5星评价,但它的票房和口碑印证了我显然是一个少数派。
如此种种,让这部“第三集”更像是传统意义上的续作。
在开始讨论这次的白蛇之前,让我们不妨在记忆的小路上在多走几步。
2019年是国漫大年,不仅有《白蛇:缘起》还有《哪吒:魔童降世》。
那时我们夸赞国漫崛起的时候,说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在叙事模式上的创新。
自15年的《大圣归来》起,长期不愠不火的中国动画电影寻找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之后的《白蛇》,《哪吒》都是对于这条道路的验证:在传统故事的基础上,保留其精神内核,同时对人物命运以及事件进行改编或是再创造。
这种内容生产方式,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我当时还专门写过这个话题)不过一招鲜也难吃遍天,后续的《青蛇》和《新神榜:哪吒重生》似乎又飞的有点过于张扬了。
相比之下,《白蛇:浮生》似乎又重新拿捏到了那个恰到好处的尺度。
它的整个故事就是国人再熟悉不过的白蛇传,对于故事框架几乎没有做调整。
虽是新瓶装旧酒,但是在细节的处理上又能见打磨的功力。
看完点映场,有几处印象颇深:首先是对于前作的呼应,《白蛇:缘起》作为前世系列,本就预留了白蛇传的伏笔。
本片的处理方式就是在开头将上部整个故事的结尾重映了一遍。
熟悉的台词和旋律一下子就把我带回来5年前,几度泫然欲泣。
虽说许仙确实是丑了点。。。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人物关系上,李捕头作为大黄狗“肚兜”的现世也是给了足够多的callback,小青甚至直接吐槽了他的名字加上朱钗,宝青坊这些元素的贯穿,让整个续作的沉浸感非常强。
暗线上,小青反复追问“这个人是阿宣吗?
”“姐姐这样做值得吗?
”也加强了整个故事的连贯性。
站在小白的视角,一个贯穿几百年的记忆回廊,让白蛇传的故事本身又增添了些许亮色。
前世
今生片中另一个做了较大改动的角色就是许仙。
用最后许仙“舍身救发妻”的桥段替换了传统故事中的“白娘子水漫金山”,我是比较认可这个改动的。
许仙从惧怕,到犹豫,到接受,再到舍命相救,有了很好的人物弧光,比起传统版本里的形象更加立体。
也算是给了小白一个相对好一些的结局吧。
与第一部作品不同,《白蛇:浮生》并未对这个故事进行大的重构,它并不是在已有的人物关系之上盖新楼。
而是通过加梗缝缝的形式,在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上舔砖加瓦。
李捕头,仙鹤童子,甚至池塘边那只惨遭拆家的鸟,戏份都非常足,消解了由熟悉感带来的无聊。
更重要的是,这条路其实早就被反复验证过。
往远看,我们有反复传颂的《倩女幽魂》《西游记》;看眼前,喜剧人们改编的《八十一难》《万松书院》同样是指的反复把玩的佳作。
这些共同的认知为观众提供了“一看便知”的共识基础,让传统的土壤上得以开出新的花朵。
改编自传统故事梁祝真正的经典,就是经得起反复演绎。
改编了一千遍的故事与一个一成不变的故事比起来,更有资格称得上经典。
这些经典在不同时期投射下不同的样貌,对于上一代人来说,白蛇传对应的影像或许是赵雅芝,对于下一代人来说,白蛇传对应的影像或许就是小白。
他们不是同一个风格,甚至不是同一种形式。
但是由他们搭建的桥梁,让一代代人能够共同传颂和分享白蛇传的故事。
这是何等神奇的事情,这是何等幸运的事情!
《白蛇:浮生》 在美术、表演和制作上又进步了,神形兼备、纤毫毕现,审美很强,很多时候都晃神忘了是在看动画,养眼。故事没有闹哄哄,静水细流挺感人的。但遗憾的是无论情节还是人物性格都没有在传统文本上拓展更多,小白和许仙的相爱也为了爱而爱,并没有更深的对于爱的不同解读。法海这个角色延续了徐克版和《青蛇劫起》的样子,有些刻板,基本就是一个威仪孔时的道德裁决者模样,可以更好。
白蛇传应当是人物之间冲突十分激烈的故事,这部里没有“人物”,没看到各个角色背后的动机,机械一般在从原版复制粘帖的叙事里
【2.5】怎么到了第三部又照着第一部的剧情梅开二度,美术作画自然在线,剧本编排却毫无长进,从五百年前的许宣到五百年后的许仙,跨过百年的前缘再续又是一场违背伦理海枯石烂的人妖禁恋,无限闭合循环的生死纠葛永远在书写着回荡世间的爱情神话,神佛也斩不断的情缘势要冲破这道法的藩篱,为何妖就要和乱世灾祸绑在一起,为何这世间就不能有妖的立足之地,起伏转折到了这一部都变得索然无味了,丢失了原本动人的意蕴只剩下了寡淡的重复,宝青坊的那一套也成为了无趣的一环,建议白蛇许仙的故事不要再拍下去了,不然真要狗尾续貂了……
无聊透顶
或许是因为白蛇这个故事太经典了,所以在忠实原作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了一些新的角色,人设也有细微的变化,但即便在已经非常熟稔故事的前提下,我对于这次的动画演绎依旧看得津津有味。追光在细节上把控依旧出彩,画面细节更是几乎无可挑剔,对于传统文化的表达也与故事十分服帖,24节气的使用,还有宝青坊的情节都挺让人记忆深刻的。昆仑山俩小胖子也挺招乐,听声音是老北京啊?咋跑那去上班了?笑死。除了感觉高潮部分结束的略微有点仓促以外,整体观感都挺舒适的。最后想给法海点一首《法海你不懂爱》,我们见不得别人秀恩爱的单身狗确实是这样的。
除了被许仙丑到 其他都很不错西湖相遇 偷库银斗鼠妖 狐妖唱戏(最佳)偷仙草(这段也不错) 小青/法海两次见面(想磕🤫) 许仙狐妖交易(最无聊的片段) 双蛇/许仙大战法海我是没想到水漫金山是要留到下一部?谁懂啊我一直在期待这段的特效😅要不是因为画面做的很美 故事很饱满连贯不然这个伏笔我可能就要翻🙄了
很难想象 能在一个白素贞-动画角色的脸上 读出属于中年男人的油腻 大战达摩-法海 法海因为人妖结合的孩子是文曲星就被震傻了 你人妖不伦之恋的孩子 比我官都大? 实在是不得不吐槽 电影里对于受众的左右为难 想做子供向吧 整那么多腿 狱卒 那么多搔首弄姿的pose 那么多带有展示女性身材意味的镜头 做成成人动画吧 又台词啰嗦 生怕观众看不懂 有一个比较好玩的点 就是爆竹除疫 提了好几次 再一回想之前 赶紧放开禁止烟花爆竹吧 不然又该……
为啥要再做一遍。。。
嗯…?人物造型确实有点普通…
回归原有传说,创新性不如前两部,许仙两入金山寺的前因后果处理得也不怎么顺畅。
6.1/10怎么会这么无聊啊!新瓶装旧酒,拍的还是那套我们再熟不过的故事,甚至还拍的索然无味。白素贞人设上是个恋爱脑,没有自我,给相公还债,给相公开药店,冒险为相公采药,给相公生孩子,脑袋里只有她那相公许仙。
不行,俗气没新意,造型也是国产动画标准的网红脸。动漫装古片
5.5/10,改编一点新意没有
几部下来唯一灵性的地方只剩宝青坊了。小青纯纯成为异性恋工具人,负责脏活儿累活儿。法海弄这么帅以为有什么大文章结果就这?质感确实好,但主线故事内核太弱了,一个见色起意一个报恩肉偿的古老故事,真的很陈旧。
@萬達CBD avec ZF 確實太平庸,至於沒有性格。博山爐部分是最有想象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白蛇传》,本片之于现在的孩子,恰如当年《新白娘子传奇》之于我,只是《新白娘子传奇》高度太高难以超越~
想得到会以最传统的剧情方式来讲,但没想到娓娓兴起的故事讲得古韵风华,从杭州城件件小事道来的许仙与小白一家的日常往事,精巧精细不刻意不扭捏。而电影中一场戏曲的表演,让我终于能体会到宝青坊主的魅力,而大佛彩灯的一轮升起对作画的那种精美雕刻也是妙哉。
烂片,比第二部还难看,导演想改编又不敢脱离原著,最终乱飞的剧情还得靠原著拉回正轨,两个小时的篇幅,你都浪费在了什么地方,前期日常拖沓又混乱,后期剧情推进的飞起,就这样还抽空安排青蛇和法海相亲??就剩20分钟了,还整误会戏码,到结局都没解释清楚。整个剧情走向充斥着咎由自取,无法调动观众同情心,也根本感觉不出苦情。(除了男主,明明是五好男人,却被安排摸着女主肚子说渣男话术,明明啥都没做,却弄得像做实了背叛,牺牲两次终于变成植物人了,连个后续镜头都不给。法海也挺惨,因为你们都不说人话,也不解释,他也弄不清楚事情原委)。打戏也不愿意认真做了,第一部斗法有多好看,这部斗法就有多无聊。剧情节奏奇差,改编的都是无效剧情,人物动作浮夸,恨不得走路360度转体。除了画面技术力,毫无可取之处。失败!!
回到了家喻户晓的故事本身,白蛇缘起的成功在于旧瓶装新酒,而浮生又倒回去了,男女主的人设也在2024年狠狠过时了
《白蛇2:青蛇劫起》的聰明之處,是跳過了講過太多次的許白故事,並且跳出窠臼,註入了令人拍案叫絕的朋克美學與搖滾精神。誰知道這一次還是又老調重彈了,並且也沒講出新意來,許仙真的就是許宣,為什麼不能是小白愛錯了人呢?從係列的第一部至今五年,技術進步還是顯而易見的,但是無論是金毛吼的幼態,還是過多的喜劇元素,都時不時讓人眉頭一皺。《長安三萬裡》或許只是一場意外,王微只要編劇署名本名,好像就寫不出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