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国际市场

국제시장,半世纪的诺言(港),国际市场:半世纪的诺言(台),给父亲的承诺,Ode to My Father,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主演:黄政民,金允珍,吴达洙,张荣男,郑镇荣,罗美兰,金瑟祺,郑允浩,Stella Choe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英语,德语年份:2014

《国际市场》剧照

国际市场 剧照 NO.1国际市场 剧照 NO.2国际市场 剧照 NO.3国际市场 剧照 NO.4国际市场 剧照 NO.5国际市场 剧照 NO.6国际市场 剧照 NO.13国际市场 剧照 NO.14国际市场 剧照 NO.15国际市场 剧照 NO.16国际市场 剧照 NO.17国际市场 剧照 NO.18国际市场 剧照 NO.19国际市场 剧照 NO.20

《国际市场》剧情介绍

国际市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朝鲜战争期间,少年尹德秀随同父母登上美军的救援船,却遭遇了毕生难忘的生离死别。战火虽然停息,南北半岛则一分为二,饱受炮火荼毒的北方故乡遥不可及。长大之后,代替父亲成为顶梁柱的德秀(黄政民 饰)努力赚钱,为了筹备弟弟妹妹的学费,他和童年好友千达九(吴达洙 饰)前往西德当起了矿工。万里家国,乡愁如缕,孤独的德秀偶然邂逅在德国念护士专业的韩国女孩英子(金允珍 饰),从此黑若煤炭的生活照进了灿烂光芒。快乐的时光与死亡的磨难如影随形,好在在经历了生死考验之后,德秀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中,并赢得了英子的芳心。 漫长而坎坷的人生路,德秀在妻子、亲朋的陪伴下艰难前行……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谍战深海之惊蛰俏红娘聪明小空空母女姐妹淘爱情银行灰与幻想的格林姆迦尔雪怪异形:夺命舰跟我走吧烈火男儿之超级英雄所罗门的伪证前篇:事件爱你直到世界尽头身在内陆萨米之血迷雾中的她(下)一念无明意外杀手刘伯承元帅灵魂脱离者海棠依旧卡佩拉你的城市亲爱坏蛋霍家拳之铁臂娇娃2家有九凤不大可能完成的任务当家小娘子台湾·一八九五逆风拳手我的甜蜜奥地利假期爱很难

《国际市场》长篇影评

 1 ) 德秀啊 如果我一去不回,那就在国际市场做买卖的你姑姑的铺子里见吧

爸爸,爸爸德秀啊如果我一去不回,那就在国际市场做买卖的你姑姑的铺子里见吧上那里打听花粉之家都会知道是花粉之家 知道了吧是===========================================然后 德秀 创建了 华为,搞了个俱乐部:花粉之家!

 2 ) 黄政民的演技也太好了

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可能会对黄政民这样男主角会很不理解,你会很奇怪相貌实在不咋地,个人风格也没什么吸引人,他怎么会在那么多韩国大片里担当主角。

看过这部电影我明白了,绝对的实力派啊!

我只想表扬男主角的演技,非要凑够字数才能表达我对男主角的钦佩。。。。。。。。。。。。。。。。。。。。。。。。。。。。。

 3 )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情理之中韩国类型电影,总能直击内心深处最柔弱的地方,总能找到合适的镜头表现人物最真实的映像。

很少在电影中看到关于历史事件的反映与呈现。

但《国际市场》却大量还原历史事件,并且对于那个时期人们的生活窘境,人物在事件中人物得以成长蜕变,一丝一缕的牵引到众人面前。

德秀变成父亲心中的家长,变成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把握每个对的机遇对于人们来说或许太过苛刻,但是好的机遇总能让你成为不一样的,更优秀的。

把握每一次机会,做正确的事情,或许可以弥补过去的遗失。

主人公德秀一次又一次找到了自我正确的救赎家庭的方法,一次又一次承担起所有,这一切都好像在设定好的情节中进行,但却是德秀心里不得已的选择,同时对他来说也是一种最正确的机遇。

作为所有人的担当,一切都得独自承担,电影最后的镜头,成为内心最真实的呈现。

所有事情到最后也没有向任何人坦诚。

默自承担成为德秀在影片中的常态。

最近看了《美国往事》,其中导演在影片中的转场过渡运用十分新奇,回忆与现实的交叉让观众的心灵得以受到最大冲击。

在本部影片中,一个优秀导演的功力得到了最大的呈现。

转场十分了得,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都有出现。

 4 ) 国际市场

好的电影是全程无尿点,死死把你钉在座位上不动弹的,这部电影正有这样的魔力。

主人公尹是一个家族的长子,在一场避难中痛失了自己的父亲和妹妹,因此自己不得不扮演父亲的角色,挑起家庭的重担,照顾柔弱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妹。

他幼年在街边给人擦鞋,为了巧克力被人痛打,回家却说是自己摔跤了。

长大之后他喜欢读书,他也曾考上过海洋大学,但几次因为家中弟妹学业和嫁妆问题牺牲了自己。

爸爸走后,他努力扮演好一家之长的角色,为了生存为了承诺为了责任,做了太多太多。

他也曾有过梦想,成为一名船长,开着大船在海上航行。

几十年一晃而过,他也只是偶尔和妻子闲聊这些不起眼的小事。

孩子长大后像飞鸟一样离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没人问过他是怎么想的。

尹,是韩国千千万万个小人物的缩影,平凡不起眼,但是对于家族中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

我也想起了我的父辈祖辈们,他们也曾经生活在战乱时代,为了能够生活下去,吃尽苦头。

每一个艰苦奋斗的老人都值得我们尊敬,他们也曾对这个世界怀有梦想,然而现实如此骨感。

回家的时候,我要回去问问我的爸爸,他年少时的梦想是什么。

无论什么,我都会好好听着的。

感谢爸爸为这个家付出的一切。

 5 ) 《国际市场》:德秀背后艰难时势下的人们

看到标题和海报我以为是一部类似《中国合伙人》《社交网络》之类的创业片,没想到是一部见微知著的片子。

韩国电影擅长从小人物去说一件大事,如《绿洲》从身心残疾的“社会弃子”去诉说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冷漠与歧视,甚至不相信这些弃子之间会有正常的情爱。

又如《海雾》,从一群步入歧途的船员去剖露人性的阴暗,那是隐藏至深的兽性,面目可憎。

并且,韩国电影将小人物的感情塑造得非常细腻,通过一点一滴的变化来尽量圆满地说透这件事。

此片最深刻也最打动人心的,便是,痛。

失去之痛,忍耐之痛,想念之痛,就连高兴,也是痛的。

而本片就用男主角德秀(黄政民 饰)一个人去演绎这些痛。

当德秀还是小男孩的时候,便在朝鲜战争中亲尝了失去的痛苦,失去父亲和妹妹;成长期一直伴随着贫穷,因为贫穷,他失学,失去选择,失去一家团聚的快乐,最终只能远走他乡去西德挖矿;中年时,他又一次重复去了越南战场;老年时,面对国际化大都市,他没有选择,一番挣扎也只能卖掉店铺。

126分钟的片子,德秀用所有神态举止一点一滴地将这些痛表达出来,并一点一点加深。

从小男孩和青年时去西德挖矿的哭喊,到中年在越南战场和老年时的沉默,哭喊便撕心裂肺,沉默便低垂隐忍,命运将他翻来覆去折磨,在这无止尽的折磨中,他已明白了逆来顺受,并始终不放弃努力。

每当那些生活的不易,命运的坎坷通过德秀的眼泪流露出来时,我们总是能产生深深的共鸣,尽管我们的遭遇并未如他那般惨,但那种艰难中挣扎的感觉是相同的。

谁能明白谁的眼泪?

战乱、贫穷、生离死别,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与和平时代长大的孩子,有着明显的不同。

本片跨越了半个多世纪,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国际化全球化依次展开。

经历了这些的德秀,感情强烈,与他的弟妹、子女温吞的性格截然不同。

最终,他为他们挣来了和平富足,但最后,却抱着父亲的衣服哭了。

他没能获得与他的付出相称的回报,没有人能理解他。

他的妹妹一直是不够懂事的;他的母亲,也默认地牺牲了他;他的妻子,并没有在他的孩子面前站出来维护他;而他的孩子,跟他是不同时代的人,他与他们之间,横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谁也没看到他们那代人在矿难中获救时的嚎啕大哭,谁也不知道他在写给妻子那封“我们这一代经历这些,是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不会再经历”的信之前,在越南战场的爆炸中捡回了一条命,刚到手的钱款却转眼成灰。

他不会说,也不想让人知道,更不期望有除父亲之外的人能理解,他不在乎能得到足够回报,对他来说,一家人平平安安欢聚一堂,吃穿不愁,就是这辈子梦寐以求的了。

但他的内心深处,是那么的寂寞啊,他认定只有父亲能理解他,也许事实上确实如此。

是父亲让他这样做的,他用了自己的一生去完成父亲交给他的任务,那些号啕痛哭,那些巨大的灰心与痛苦,只能从父亲那儿得到安慰,因为他是男人,和父亲一样,是艰难岁月中的男人。

如果这部电影想说那些艰难岁月中,人,特别是男人的承受与坚韧,那么它做得近乎圆满,即使有点煽情。

如果它想说的是那些历史事件的残酷,那么这部电影也能让人有很深的感觉,不仅仅是德秀,后半段万众寻亲的场面,有重回现场之感,电视里那些疑是资料的寻亲场面,真实自然的感情,足够催人泪下。

看完这部电影,有醍醐灌顶之感,回想起来也没有多么深刻的论调,但令人难以忘怀。

 6 ) 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和小人物走过的大时代

8分。

色彩明快靓丽。

缺点把中美德国人都突显的无情。

韩式幽默和催泪。

演德秀母亲的张英南在这片里演技好赞。

大时代下小人物的一生。

少年时的经历和父亲生离死别时的叮嘱指示了德秀一生要走的路。

他坎坷的一生最幸运的是有个好朋友达九还有美丽善良贤淑的英子。

讽刺的是向德输出劳工这段戏,因近几年他国对韩处理输入劳工问题的谴责。

德秀一直不愿关闭“花粉之家”的原因是一直在等待离散的父亲和妹妹。

结尾寻找亲人的部分很催泪。

德秀找到了妹妹,完成了两个心愿中的一个、遵守和父亲的约定,但也付出了太多太多。。。

环顾我们身边,这样的亲人不就是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们吗?

可是另一个心愿恐怕是难以实现了,即使父亲在世,年事已高已无法再相见了,人生总是或多或少存在着难以复加的遗憾。。。

万家灯火之时,希望所有的家庭都能和睦团圆、幸福美满!

 7 ) 愿你安康顺遂

电影将三个历史事件串联,韩国的625事变,德国矿工,越战。

期间过去与现在不断穿插,连接(相似性转场的镜头处理运用得炉火纯青)。

而德秀小时候的经历影响了他一生,带着妹妹登船,妹妹丢失,爸爸下船去找妹妹,也从此失散。

他从此要作为长子和家长照顾这个家,他也一直信守承诺。

去了约定的地方,姑姑的“花粉之家”店铺,从小扛起重担,和妈妈一起养活弟弟妹妹,因此自己丧失学习机会。

长大后,弟弟考上了首尔大学,为了弟弟的学费和家里的生活条件,毅然决然前往德国做矿工,赚外汇。

为救达九(小时候的事,让他再不愿失去亲近的人),矿井坍塌,差点死掉,英子小姐是他的光,坚持着活了下来,最后也有情人终成眷属。

自己考上了海洋大学,可妹妹要嫁妆,姑父要卖铺子,又扛起一切,去越南死里讨生活。

爆炸事件,小男孩让他想起自己小时候,讨巧克力被打,他发了善心,小男孩也以善待他(又是一个前后呼应)。

再后来的撤离事件,登船,男孩带着妹妹,妹妹落水,这熟悉的一幕怎能不让他动容,他跃入水中,救起女孩,腿中弹,南珍就了他(前面还救了一次,所以他最喜欢的歌手是南珍,不容他人反驳)。

他一生都忘不了小时候的事,所以守着铺子(爸爸说会来这里汇合),所以参加电视节目找亲人(找回来妹妹莫顺)。

最后一段穿越时空,如梦似幻的安排,他与自己和解,与父亲和解,说可以卖掉铺子了。

他一生都忘不了小时候的事,所以只提过三次当船长的梦想(小时候和达九,考上海洋大学,最后和妻子说)。

所以放弃了读书,放弃了已经考上的海洋大学。

坚持着一些别人无法理解的事情,承受着别人难以承受的苦难。

这其实不是他一个人的经历,也是英子、达九的经历,是625事变的韩国人共同的经历,也是那个时代人们的经历。

其实哪个国家都经历过苦难,联想到我们,父母或者更大一点的爷爷奶奶,经历了不知多少苦难,才有了我们的今天,所以片中德秀在越南,爆炸事件时,写给英子的信,可能很好的说明了一代人的心理吧(顺便一一提,爆炸这里先倒放后正放的镜头处理很有新意)。

这个电影的主题还是挺容易看懂的,战争的伤痛,家庭的责任。

所以我们闲聊点别的。

看的过程中,德秀放弃自己,一心为家,却被家人嘲讽、不理解,让我很难受。

但其实放到更一般的情况,自己这一生的经历,构成了自己一些独有的东西(德秀的一些坚持),也许在别人眼中无法理解,但自己心中明白就好。

也许我们老的那一天,一些行为落在小辈的眼里也是老土、奇奇怪怪。

再反过来想,父母年轻时的经历,一些坚持与舍弃,其实我们也并不清楚,有时他们要愿意讲,哪怕是吹牛,听一听也挺好。

至于其他的,小时候的经历让我想到弗洛伊德的理论,和英子的感情让我想到珍惜眼前人,战争也是一大话题,自己的梦想与家庭的责任这些就更是沉重,也不便再多聊了。

愿大家安康顺遂。

 8 ) 一部抹黑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电影你们还能给高分?脑子还有吗?

就这种电影无脑抹黑志愿军先烈们,我真不理解打四分五分的人咋想的,脑子是个好东西。

多了话不愿多说了,豆瓣要求140字才能发表,下面忽略吧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9 ) 背后的历史——兴南大撤退

国际市场这部电影开头前15分钟介绍了朝鲜战争中德顺一家因战火迫临而被迫举家外逃。

而这背后的兴南大撤退却鲜为人知。

本文想向读者介绍在朝鲜战争中这次被人遗忘的撤退。

整个撤退的起因要追溯至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

1950年11月初,志愿军第9兵团入朝作战, 采取“迂回切断、包围歼击”的战法。

同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中美两支王牌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展开了一场激战,史称“长津湖战役”。

美军包括陆战一师和第3、第7步兵师,以及韩国第1军团,约10万人;攻击这支部队的是志愿军第9兵团 ,此战志愿军9兵团获胜。

11月30日美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下令美军撤退至兴南地区,随着志愿军层层包围、步步逼近,12月8日,阿尔蒙德下令撤离兴南。

由此兴南大撤退开始。

影片情节12月15日,由陆战一师开始,美军进入撤退环节,目的地为釜山。

为抵抗志愿军进攻,以兴南码头为中心,设立了A 区到F 区六道防线并要求附近美海军提供舰炮支援。

因为撤离部队人数众多,船只数量紧张,附近兴南地区居民恐惧美军撤退后自己会被“镇压”,纷纷要求美军带走他们。

一开始阿尔蒙德将军拒绝相关建议。

但时任韩军第一军团长金白一少将说“ 与其抛弃难民,还不如我们徒步撤退!

”阿尔蒙德将军的翻译玄奉学在最后关头说服,让将军批准带着难民离开兴南(玄奉学因此举在2000年被韩国政府授予“护国英雄”的称号,阿尔蒙德将军于2020年被授予“625英雄”)

左为玄奉学时任韩国陆军参谋总长的丁一权曾指示金白一将军,这关系到数十万人的生命 ,必须和美军交涉,如果美军还不答应,就让他们强行登船,再不行, 还不如被我们的枪杀掉。

因为他们迟早会被北傀欺凌的 , 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亲自带难民撤离。

经过交涉协商,12月19日第一批难民登船。

撤离工作一直持续到24日。

根据影片分析,德秀一家就是24日最后一批撤离的难民。

当年撤离真实照片,此船为梅雷迪斯·维克托里号,是本次撤退中载运难民数量最多船,船长拉鲁2020年被授予“625战争英雄”称号 梅雷迪斯·维克托里号是美军运送航空燃料的运输船,在21日海面只剩维克托里号一艘船,船长拉鲁下令扔掉船上所有物品,最大可能搭载难民,最终到22日共有一万四千人左右登船((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单次撤退人数最多船只)

韩网漫画,讲述维克托里号撤离根据韩国报勋处编写的625战争史统计,最后撤离难民人数约有10万人,而留在码头没登上船的人也约有10万。

据韩军战史记载,志愿军9兵团第27军在12月25日上午占领了兴南。

而24日14时36分,在最后一艘船驶离兴南的那一刻,为了不将留在港口的物资交给志愿军部队, 韩美军队对兴南码头进行爆破,彻底炸毁兴南码头。

至于最后德秀的父亲,无非两种结局,在爆破码头时不幸死亡,在人民军进驻兴南后被以“反革命“处决( 韩语维基介绍根据后来成功脱北的难民证词,在当时留在兴南的难民中,许多难民在返回家乡时被贴上反动分子的标签,受到镇压,下落不明。

)最后的一个彩蛋就是在这次兴南大撤退行动,登上维克托里号的还有一位朝鲜女人,她叫姜韩玉。

在三年后的韩国巨济,她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文在寅

 10 ) 记录一些有关国际市场的事儿

记录一些有关国际市场的事儿,收集于各个地方……1. 擦鞋场景出现 是现代集团创始人,郑周永,做成韩国最伟大的制造业。

出身农民的他,从经营小米店,到汽修,再到建筑,制造,竟一步步建成了如此的商业帝国。

大家不要以为现代就是做汽车,那只是一小部分,现代建设韩国建筑业最大企业,现代重工是世界最大的造船企业,btw,排第二第三的是三星和大宇…… 现代集团目前是上市最少,股份里外资最少的大集团,很韩。。

2. 选布料的场景出现的是安德烈金,韩国知名服装设计师,是韩国人第一次在法国巴黎办时装秀,是获法国政府的艺术文学勋章的韩国第一名男性时装设计师。

韩国艺人以能上他的秀为荣,能穿上他做的衣服都开心的不得了。

他最重要的走出了一条充分融合了西方和东方文化风情的服装设计路线,是大师级的人物。

2010年去世了。

3. 摔跤的小胖子是叫李民基,取得韩国10次天下壮士称号,他的实力比现知名主持人姜虎东厉害的多,是他的前辈,俩人最近也娱乐性质的玩过,姜貌似比不过。

现在李是大学的体育专业的教授。

身材保持相当不错。

4. 越南战争里出现的歌手南镇,是东方神起的允浩出演,貌似和当年南镇真的挺像的。

其他:1.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韩军驱至釜山一隅,攻占了韩国90%的土地,这就接上了电影开始的兴南大撤退。

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开始大规模反攻。

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并肩作战,经过历次战役最终将战线稳定在38线一带,我们称作抗美援朝战争。

12月13日,德秀一家在码头登上美军战舰。

2.1950年12月开往巨济的美国运输舰Meredith Victory号上,美军抛弃了所有物资,搭载了了1万4千名难民离开兴南码头。

在这个船上,没有一人死亡,但有5名孩子诞生,美军给我们起名叫‘泡菜15号’。

3. 1963-1977,韩国兴起矿工护士赴德潮,缓解韩国的失业难题和赚取大量外汇,为韩国经济的崛起付出了大量的血与泪。

当时大学生占了一半以上。

付出的代价也很惨重,27名矿工遇难,4名自杀,19名护士因为抑郁症自杀。

当时外派劳工每人每年收入1200美元,而国内所得仅为70美元/年4. 在6.25战争33周年的时候,韩国KBS电视台,为了让仅仅在南部的离散家属们见上一面,推出了一档寻亲节目。

通过各地的中转信号车进行现场连线。

节目播出后,7月1日,KBS电视台大楼前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寻找亲人的离散家属,KBS不得不延长节目时间。

最终,进行了长达138天的时时放送。

10多万离散家属参加,1万多家属团圆。

5. 韩国的经济水平在战后沦落为当时120个国家中的119位,比朝鲜一直低了很久。

6. 该片成为男配角吴达洙个人第四部突破千万观影人次的电影总结:韩国这虽然地儿不大,但故事不少,加上他们民族里自古以来带有的“恨文化”的情怀,导致他们的影视作品都充溢着满满的感情。

同时,很神奇,如此的小国度竟能诞生如此之多的神话,现代,三星,韩流,等等。

没有在韩国生活过的观众对这个电影的感触其实不会很深,但我在韩国生活了8年,对这个电影所要表达的,深有感触。

《国际市场》短评

一星繼續給黃政民,啥都不說了,腦殘粉,看完此片初戀再一次般的又愛上了他;一星給片子中長男的價值觀,這是一種放之大東亞圈都皆可成立的取向,無法評論好壞,只有敬重;電影其他地方就沒什麼值得說道的地兒了。

8分钟前
  • Coo
  • 较差

目前韩国史上票房暂排第二的电影,顺着这个去查了下,第一竟然是「鸣梁」,说什么好呢?个人对一切历史的宏大叙事持反感态度,本质上就是一部爆米花电影,只不过其中参杂了一些泪水

12分钟前
  • Anondot
  • 还行

年度催泪大片,从一开始登船那一刻泪都停不下来,到找到末顺的时候简直是一片泪海了。代表了那一个时代的韩国人,令人肃然起敬。真不明白为毛后来的韩流都变成了肥猪流那样的。

15分钟前
  • 仁慈的父
  • 力荐

複製的橋段太多了

17分钟前
  • Die Katze
  • 推荐

我煽...我再煽...我还煽...我接着煽...我再接着煽...我煽煽煽

21分钟前
  • 星空未漫游
  • 较差

老人妆真的好假hhhh还是请点老年演员吧。寻亲真的是好容易催泪啊。

24分钟前
  • scenel
  • 还行

卧槽!棒子搞煽情真是一把好手!这片子的完成度相当好!逃难,生存,认亲,男主固执的守店,不肯改店名都在情理之中。最后繁华都市能尽收眼里,不禁让人感慨万千我真想替北朝鲜的人问一下,我们才是战胜国,我们也在努力活着。。。凭什么到头来我们反而过不上他们的日子?

26分钟前
  • 眯着眼的偎灶猫
  • 推荐

奇怪的题目,而且演员的妆太差了吧

27分钟前
  • hi-h
  • 较差

以小人物的命运是辐射一个国家的种种变革,特意加入了很多关键点,所以也有了更多社会意义。其实片子并没有预想的那么精彩,但是结尾认亲那段实在是太催泪的了,眼泪根本止不住。韩片在煽情上实在是太可怕了。另外,老人妆其实都不是太好

3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跨越几十年一个责任的重担让他不敢懈怠,但重担只应该他一个人挑吗,那些坐在担上无所作为,他为什么不敢教导哪?他没想过如果只有他一个人挑担子一旦他倒下了他们家就玩完了吗,因为家中再无栋梁。

32分钟前
  • 幸哉乐活
  • 还行

★★,“合乎情理,意料之中”这句放在 #国际市场#上挺合适的。有点韩版“阿甘正传”,但也只是形式上相似。认亲片段很有当年台湾和大陆认亲时的既视感,用这种场面来催泪真是屡试不爽。用匹配剪辑把各个片段重新排列组合是亮点之一,郑允浩打了个酱油,不过演技还不错。

34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还行

开头我在想,这样的片子究竟是在贩卖民族苦难,还是在正视国家历史呢?直到看到最后认亲的段落,煽情效果太强了。能通过小人物一生的命运来折射出一个国家时代的兴衰和变迁,这样的手法还是很真诚的,毕竟回望历史的长河,我们所有人都是国家的符号。所以在这点上可以给好评。但故事还是流水账了些。

38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推荐

不是潸然泪下,而是哭出声来。这不仅是一个男人的一生,也是一个国家的现代史。正是因为一个个像男主角一样的人的牺牲和奉献,成就今天的大韩民国,成就了今天大韩国民的国家精神。这样的电影,太具凝聚力和煽动性,比任何意识形态宣传都高明!!

41分钟前
  • 曾于里
  • 力荐

朝鲜半岛特性:哭!你们都给我哭!

46分钟前
  • 超脱
  • 还行

在时代巨轮下,历遍时代的每一个苦难。北边的邪恶党让这个民族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寻亲段落,真实而动容,看过韩国的纪录片“人们在大喜之余为什么总是泪流满面”。经历一切又归于平静,心头放不下的,总是对父亲对亲人的依恋。最后一句“爸爸 我过得很辛苦…”道尽一个民族七十年的心酸

49分钟前
  • 1号游客
  • 力荐

没想到是这种电视剧式的大煽情片…就为老黄看了

50分钟前
  • jj73浅之
  • 较差

这片子都能是佳作?

53分钟前
  • 我杯茶
  • 较差

我打了一星。虽然我理解商业电影迎合市场需求的压力,但在一个民族最痛的记忆上进行幽默化,轻浮化,琐碎化有点太过了。

55分钟前
  • 安静
  • 很差

黄政民是我见过嘴唇最干的演员

56分钟前
  • 大島
  • 还行

韩国电影真的好,这些年的电影,韩国可能是我最喜欢的。相似的模样,相似的文化,还有看得懂的汉字、历史。拍的好,演得好,故事好,真好。

60分钟前
  • 兰彻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