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

The White Lotus Season 3,白莲花度假村3,白莲花大饭店

主演:莱丝莉·比伯,凯莉·库恩,沃尔顿·戈金斯,莎拉·凯瑟琳·胡克 ,詹森·艾萨克,Lisa,米歇尔·莫纳汉,萨姆·尼沃拉,列克·帕特拉瓦迪,帕克·波西,娜塔莎·罗斯韦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泰语年份:2025

《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剧照

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 剧照 NO.1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 剧照 NO.2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 剧照 NO.3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 剧照 NO.4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 剧照 NO.5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 剧照 NO.6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 剧照 NO.13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 剧照 NO.14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 剧照 NO.15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 剧照 NO.16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 剧照 NO.17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 剧照 NO.18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 剧照 NO.19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 剧照 NO.20

《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剧情介绍

《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长篇影评

 1 ) 一直在换场景,也一直走在老路上

“谁最后会死”是白莲花度假村招徕观众的特洛伊木马,这个悬念梗是如此成功,以至连那些对人性无嗜痂之癖的人都被吸引到这部讽刺剧里来,竞相从片头的壁画隐喻、字幕顺序、角色阅读的书籍里去侦察草蛇灰线。

但是,第三季好像只剩下这一种手段,太多枪,太多假死,太多嫌疑凶手,把悬念推到至高的同时,故事却毫无推进,导演兼惟一的编剧麦克白像是卡了带,故事原地打转,主题反复啃咬,只能不断地用怼脸拍,全轨满铺一惊一乍的配乐和动效,每一场都以猴子或僧寺等东方玄学空镜收束,来为悬疑添加悬疑,以惊悚覆盖惊悚。

白莲花世界的通则是——所有美国人都是丑陋的美国人,富有、贪婪、自我中心且没有灵魂,麦克白解释并消解现世阶级分化和贫富差距的作法是反励志,以富豪其实过得很痛苦来安慰观众,用权贵老是遇倒霉事来实行阶级报复。

白莲花表面讽刺、实则犬儒,认定人类不可能进步、开悟或变得哪怕稍微好一点。

观众也不希望他们脱离本性,幸灾乐祸地看着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被打倒,如同游乐场射击摊位上的靶子一样。

本季白莲花为憋最后一集大结局的大招不惜自废武功,褫夺前面各集应有的推进、跃升、小破解和小揭秘,整体节奏像是一个结构重复的真人秀(麦克白曾是位综艺咖,参加过荒岛真人秀节目《幸存者》和环球旅行竞赛节目《极速前进》的制作),人物只有一个基础人设,在一轮又一轮的任务里滚落出各自的前情与因果,但其实过程与结局已定:每个角色都只是在盲目地自毁,循环往复,无人幸免。

剧集无限延长、抻拉成一部慢动作的惊悚片,及至第八集水落石出,已无法慰藉被前七集的无聊憋得尿崩的观众。

麦克白大可不必依赖这些侦探元素,他是刻划动荡的人际关系和我们身上自我中心、傲慢、残忍的大师,贝琳达银行帐户纳入500万刀之后,不动声色地打发掉质朴的蓬猜,一雪自己在第一季中被富婆谭娅丢弃的前耻,剧中所剩无几的善良如此迅速地被金钱锈蚀,这番残酷岂是塑料三姐妹在池边的三吨废话、拉特利夫家族事先张扬的乱伦情节、以及 LOCAL代表——最土小保安和最甜小歌女“苦尽柑来遇见你”式的纯爱所能比拟。

白莲花把自己搞成了一个高端连锁品牌,不同分店,不同配方,各自风情,却都是统一的味道,都遵循了一个共同承诺:任你走遍天涯海角,都会收获相同的体验。

这部剧也落入高端连锁的陷阱,一直在换场景,也一直走在老路上。

(055)

 2 ) 白人老钱的泰国假日:不打卡,很松弛,但奔忙在纵欲与禁欲之间

白莲花度假村第3季回归数月,我终于拥有了整片时间,沐浴焚香,屏息凝神,认真看完了。

久违地,这一季,找回了白莲花最初的灵气。

这部面世之初,就以十项提名横扫艾美奖的“神剧”,到今天依然保存着它神秘癫狂的特质——白莲花是什么?

这里是上流社会的度假胜地,是觥筹交错的享乐天堂。

性感男女如云,欲望如织,美景更如梦似幻。

哪怕只为放松洗眼睛,这部剧也是极好的选择。

这也是个名利场,是消费主义信仰的世界最高峰。

第3季的时尚品味相当在线,每集光是轮番亮相的高奢名表/衣裙/珠宝配饰,含金量就不亚于看一季春夏纽约/巴黎/米兰时装周。

最独特的是,此地,亦是一个扒光体面的“人类本能动物园”。

只消一点摩擦,这些衣冠楚楚皮囊下的七宗罪,便会极度膨胀,直至将彼此吞噬殆尽。

第3季,依然白莲花,同时很Thai。

这一季融入了太多泰国本土元素:泰式饮食,海岛美学,佛教义理,再到泰国作为东南亚枢纽的多元族裔组成——泰裔的服务生/保安/保镖、印度裔的身心灵治疗师、趁着旅游热来泰淘金打工的东欧佬、早年来泰经营发财的白人企业家、乃至从太平洋彼岸慕东方神秘疗愈力量而来的新贵老钱们.......奇妙的社会构成,就这样浓缩在迷你精致的白莲花度假村中。

甚至,韩国K-Pop组合BlackPink成员,Lisa,作为泰裔演员加入,竟也贡献了颇为贴合丝滑的演技(远超我对流行偶像的预期。

总之,光怪陆离,千滋百味,像极了......一碗集齐酸涩、甜蜜、火辣、清香的泰式冬阴功。

不保证第一口就钟意,白莲花从不屑于迎合速食观众。

但,一定够冲击,够混杂,够特别。

【泰国 = 放纵,尽情放纵!

】狂欢天堂的一千零一夜剧中从好莱坞来泰国白莲花度假的明星姐妹们,当晚通宵狂欢前,对了句暗号,仿佛宽恕放纵的开解咒语:What happens in Thailand, stays in Thailand.(在泰国干的事,只有泰国知道)

泰国潮湿闷热的气候,使人潇洒,使人只想当下快活,空气中天然飘舞着“今宵有酒今宵醉,反正明天谁认识谁”的荷尔蒙。

所以,在这片享乐热土,人人能得到欢愉,哪怕只是片刻。

而简简单单的身体欲望,在白莲花也有千百种形态——因为,性从来就不关乎性本身。

它是成年人的合法借口,去放纵任性,遮掩不安全感,更是释放底层恐惧的出口。

于是,你会看到,养尊处优的富二代角色,同时也是刻板印象“金融男”,四处甩着他的大**(膀子)炫耀男子气概。

性对他是证明自身魅力的工具,而除了满足ego,他空洞的精神世界别无任何追求。

你也会看到,兔牙甜妹(本季的身材担当),无数次拒绝帅气富家公子的求欢。

因为她认为所谓“性”,无法脱离情感而独立存在。

缺乏精神联结、单纯身体接触的性,是空洞苍白的。

当她体验过更情感丰盈的性,就无法再回到那种味同嚼蜡的动物行为。

你还会看到,经历过“一千个疯狂夜晚”的老白男,疯到尽,终究压抑不住心底的困惑:为何自己痴迷于肉体欢愉,无法自拔?

终于当这些夜晚变得机械重复后,他一次又一次向心底追问,渐渐开始领悟到自己的怪异癖好,源自何处。

他和朋友Rick在曼谷金色酒吧见面的这场戏(btw,二人都贡献了影帝级的表演),这段关于性的对话,几乎出自上帝之手,佛祖的嘴——

这段对话,是他解密自身的过程,也是通向人类幽深欲望的终极叩问。

我看的时候,和对手戏演员一样,惊到不能自已,大脑宕机三秒钟。

是一种在其他任何影视作品里,从未见过的探索深度。

在白莲花,性并不只是低级欲望,反而充满神性,是通向人哲学反思的路径。

【泰国 = 放下欲念,举头望神明】Karma is a bitch爱看美剧的朋友,常会见到欧美明星说这句:Karma is a bitch(天道好轮回)。

这里的Karma,其实源自佛教中的“业”:一切有意识的行为,都会留下潜藏的“业力”。

宏观上,业力推动生命在六道“轮回”;微观上,业力在每日行为中重复,形成个体的行为模式(pattern)。

白莲花这季发生在泰国,妙处正在于此——这座95%人口是信徒、家家户户有佛龛、佛学思想深入社会文化的“佛教之国”,更深一层揭示了Karma is a bitch的残酷和荒诞。

这里的欲望,不只是身体欲望,也包括对金钱财富的贪欲、对已有身份地位的执念、对美好对象的渴求、甚至是对现状的不满、逃离的迫切。

所有这些欲念,都是“业”,都是Karma,都在持续不断地造成人物新的困境——讽刺的是,他们从不觉察“是自己种的因生出了果”,反而抱怨受困于该死的命运,痛恨上天对自己如此不公。

有些人物足够幸运,佛祖/上帝/whatever神灵把这些人敲出了他们习以为常的pattern,意识到自己过着多么荒谬的生活,看清自己如何造业 -> 形成惯性pattern -> 最终造成了自身无法逃脱的命运。

譬如,作为金融大佬的父亲(据说取材于高盛高管真实事件),一朝地位不保后,突然发现身边的亲人们陌生无比。

所谓妻子儿女,不过是习惯于金光闪闪养尊处优的体面身份。

拿掉财富,亲情还能剩几分?

而他自己,看似光鲜,也不过是个被社会期待压得一刻不敢停歇的可怜虫。

拿掉地位,他又是谁?

譬如,好莱坞姐妹花三人组度假一周,从起初的“OMG 你太美了怎么保养的”塑料夸夸期 ->过渡到“我就知道她过得不咋样”的背后蛐蛐期,三人中较为朴实普通的打工人姐妹终于爆发,意识到这关系中的虚伪和矫饰。

而她也终于看见自己多年鬼打墙式的pattern:用各种外在事物证明自己,学历工作,升职加薪,老公家庭......唯独不接受平凡的自己,这才是无尽痛苦的根源。

放下执念,回头是岸。

但看清pattern,收起欲念,就意味着重启人生吗?

那也太天真了。

业力之所以强大,就是它太容易拖着人回到原来的轨道。

这季不断打醒向往“一次觉醒,一劳永逸”的人们:小心,跌回原点,比你想象得更轻松。

这就是白莲花。

你不会在这里找到模板式的答案,也没有千篇一律的角色。

每每接近你想象的既定轨道,它就跳脱出来打脸。

反类型,反套路,永远出其不意。

【神剧,之所以是神剧】能让演员心甘情愿自降片酬接连拿下艾美奖、金球奖、在欧美娱乐圈成为“现象级”剧集的白莲花,魅力和影响力大到,第3季好多演员宁愿降低片酬也要抢着出演。

这不是没有原因的,白莲花太独一无二。

初见第一季时,我便惊艳于它“锋芒不露”的创作技法。

别的剧都是用“情节“推动故事,开头第一集就把观众牢牢震慑住。

而它却另辟蹊径,根本不急于勾住观众,发力点只放在扎实的人物塑造上。

不着一字,尽是风流。

所谓“情节”,于白莲花,仿佛只是随机触发的意外,漫不经心,浑然天成。

这种写法的影响是:主角行动接下来无论多么刻奇,观众一边惊掉下巴,内心还是会啧啧认同。

只因人物铺垫太深厚立体,你不得不信服人性在极端情形下激发出的无底深渊。

同时,作为一部群像剧,随着各条人物支线逐渐收拢,四面八方的蝴蝶效应汇于一点,越到结局,戏剧张力愈发指数级飙升。

看似云淡风轻,实则功力了得。

第3季很多意味深长的镜头语言,诡谲定格了整个白莲花系列的精神内核,比如:当度假村进入夜色,晚餐时分,流光溢彩悄然,航拍镜头后撤,广角延展——直至,欢呼迭起的富人热闹渐渐掩入周围茂密丛林中昏暗静谧危机在孕育此时你才惊觉:白莲花,这片上流社会的享乐天堂,原来不过是整片原始森林中微弱的一处火光,忽明忽暗。

稍不留意,便可被环伺四周的野蛮一口吞噬。

昏暗夜色下,海面上蒸起潮湿的诡异,挥之不去。

这就是白莲花。

关乎阶级鸿沟的险恶与诱惑,关乎性爱与情感关系中的真假虚实。

当这季发生在泰国,这座狂欢圣地+佛教之国带给世人的肉身欢愉和精神拷问,带我们抵达了一座前所未至的玄妙宇宙。

(原发于公众号:看荐TheShow)

 3 ) 很庆幸你们看不懂第五集,很庆幸你们还在听周杰伦

那天在16岁的表妹家玩,她在房间里刷抖音。

我在客厅自己手机上看这剧的第五集。

看到那段时正好听到了我妹房间传来了那首我大概十几年前也听过的周杰伦的《可爱女人》

我手机在放我突然感受到我们之间的鸿沟。

这无关年龄,虽然我们差了十多岁。

她手机上放的歌,我小时候也听过。

但我在她那个年级,早就已经知道了自己不会是这种“正常人”我不听周杰伦,他的唱腔和歌词会让我感到莫名地难受;我那时也不会看一眼班上爱打篮球的阳光男孩,但我总会偷看坐我斜后方的短发女生……但是在三年前,我谈过一个男生。

他就和剧里老白男一样,谈(上)过很多女生。

但讽刺的是,我和他在一起是因为他看起来和我这辈子见过的大多数男生不一样。

他自称从小就想当女生,很想很想。

但这不妨碍他会在朋友面前炫耀自己交过多少个好看听话的女朋友,也不妨碍他对我实施长达两年的精神虐待。

他就和这个白男一样。

自傲、自卑。

想要征服所有女性,但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

这也许只是他们对自己永远成为不了另一种性别的自暴自弃罢了。

我的前任(一个出身中国山东的z世代男孩)和这个中产阶级之上的中年白男看似没有一丝相似之处,但其实他们的共同之处远大于我和我的妹妹。

那些来自正确世界的期待和约束也让原本正常的他们变成人现在难以被人理解的“怪物”。

我在自己的性别认同和性取向里苦苦挣扎了十几年,伴随着我上大学、毕业、出国,回头一看,这个地方还是那么的直,那么地正确。

妹妹刷着背景音乐是《可爱女人》的抖音美妆短片,而我只能在这边用上一些技术手段在手机上看HBO的剧。

虽然妹妹家的客厅有五十多寸的大电视,但是我不能在电视上看,因为电视的品牌是小米,因为我现在在这里。

我想看到这篇剧评的大多数人都又直又正常。

很庆幸你们不用经历我和我的前任和剧里的白男经历过的那些自我怀疑自我厌恶甚至是自我毁灭的时刻。

你们还在玩王者荣耀,刷着抖音,骂着美剧的“荒诞”剧情。

是我曾经期待的正常模样。

但我希望,还在这里的,和曾经的我一样痛苦,我一样不正常的人们。

也有机会离开这个正确的宇宙。

顺直不是贬义词,只是你们过于正确。

而我们一直是一个mistake. 所以be canceled 也没有关系。

即使不被理解,我们也会以自己的方式活下去。

 4 ) 白莲花回归佛教,在战火中探寻生命的轮回,任凭水花翻腾,最终归于平静的水面

壁画《拉玛坚》(Ramakien)讲述了罗摩与罗波那的较量《白莲花度假村》的主题从第一季的“阶级固化”,到第二季的“革命”,再到第三季的“战争”,层层递进。

第三季开篇以及酒店装饰壁画呈现了印度教史诗《罗摩衍那》中战争的场景。

在泰国,《罗摩衍那》被称作《拉玛坚》(Ramakien),讲述了罗摩与罗波那的较量,象征善恶之争,作为泰国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画面为全剧奠定了战争的基调,大战之中嵌套着无数小战,以下简要梳理几个部分。

闺蜜三人组与俄罗斯技师的关系巧妙地映射了当下欧盟各国与俄罗斯的微妙互动——以欲望和利益维系的联盟,背叛与和解交织,最终趋向某种平衡。

五口之家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美国南北战争中南方蓄奴的前沿地带。

男主人那件醒目的杜克大学T恤暗藏深意——杜克大学由烟草大亨的基金创立,而烟草产业与美国南方奴隶制的黑暗历史密不可分。

如果说男主一家象征南方,那么与他通话的另一方则隐喻北方。

男主的破产象征着南方蓄奴制的崩塌,而抛开当下美国的左右之争,影片通过男主自毁与弑子的行为,批判了美国“大美国主义”对下一代的威胁。

然而,影片也提供了救赎之道:归于水面,通过信仰获得重生。

复仇男与英国女友象征英美联合体,弑父情节则源于对祖上殖民历史的误解,导致误杀——恶的根源实则来自自身。

与原住民的枪战隐喻殖民战争的最终失败。

然而,影片在此也暗示,即便原住民获胜,也可能陷入另一种极端化的命运。

黑人女性与儿子则以历史道德为武器,与掌握土地分配权力的既得利益者抗争,并取得阶段性胜利。

但影片对黑人与泰国技师的疏离化处理,似乎在模糊地探讨黑人文化与亚洲文化的相容性,这一处理留下了开放的解读空间。

当然还有那只静静蹲守树枝的自然守护者--神猴,象征正义的战神似乎在默默评判这些“战事”。

此外,影片中还有诸多大大小小的局部“战争”。

总体而言,它大胆探讨了人类社会从演化到崩溃的周期性规律。

战争与死亡并非终点,人类的水花将在下一块礁石前继续迸发!

 5 ) 讽刺虚伪喜剧宣传富人的真善美--影评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

整体3.5星。

故事整体太平了,在剧情安排上少了前两季度假村员工和顾客、顾客和顾客、顾客和服务方多重冲突,冲突不够,drama不足。

有的是: 在富人家庭一组:破产内心煎熬父亲、看似玩得花却意外纯的大儿子、看似向往佛教却逃避迷茫小公主姐姐、服务型小儿子以及迷糊但看得清楚母亲。

在这一组里,父亲在由靠药物支撑被期望压迫至极致,幻想着枪击家人获得解脱,在到佛教指导下,人归于水滴溶于大海,与光同尘,再到放弃毒杀家人、相信家庭共渡难关,有着人物转变的弧光下,表现出对富人家庭的美好。

富人家庭的大儿子作为情色的功能角色却提供着笑点,女儿留泰和母亲否决、及母亲前期对其他女性自以为是的劝导,这是这一组唯一人物间的决策冲突,较好地讽刺或揭示富人心口不一心性,这组小儿子角色塑造就显得偏平些。

如果我是编剧,我会让大儿子偷偷要到手机意外发现家庭破产的事情,再到家人都知悉,而引发父亲和家人间更大戏剧冲突,而非现在这样富人家庭圆圆满满离场。

而在中产及以上的白人三姐妹这一组,尽管前期两两互相吐槽,最终因男色而互怼的冲突,却保留着体面,最后互到衷肠,特别是相对社会地位更低的女律师告白,难得感到温情和温暖,但这不应该是白莲花度假村这部美剧,在我眼中的定位,三个白人姐妹的友谊显得不那么现实又有点现实,讽刺但不够drama。

而在Rick和兔牙妹和度假村老板夫妇及rick朋友这一组。

反而编剧在无形中表达尽管Rick和兔牙妹偏穷人阶级,是可以获得真爱,但穷人心性会更偏激,最终会害人害己,这组的冲突也仅在最后一集爆发,剧情就过于仓促。

至于保安小哥和Lisa、黑人母子和Gray就更没有冲突而言了,有的反而是在暗示:更低阶级的人,在放弃人性的真善美,才能获得地位和财富,从而跨越阶级。

这一季不够drama,剧情偏于平淡,主题上没有讽刺中产富人行为和心理做作,反而却体现富人的家庭友谊这些真善美,而穷人等底层却抛弃这些,不失一种对比。

 6 ) 《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大结局:混乱是阶梯,总有人趁乱扶摇直上

先写这一季最大的意难平,瑞克和兔牙妹这对的结局。

一、瑞克的悲剧,是有一对“毒”父母,只在乎自己感受,完全不顾儿子瑞克本来已经放下心结,那个早上,他打算吃完早餐,就和兔牙妹一起坐最早的一班船离开小岛,回去过他们向往中的平静生活。

后来的悲剧,是可以完全不必要发生的。

吉姆和瑞克这对父子关系,是大结局中推动剧情走向高潮的核心矛盾,为什么吉姆选择激怒和侮辱瑞克,而不是承认自己就是他的父亲呢?

明明知道瑞克本身目的是要杀了他,可最后却放他一马,他不也应该就此放下吗?

怎么能追着瑞克不放呢?

从瑞克拿枪指着他,说出自己母亲名字时老头的剧烈反应看,事隔这么多年,他居然还记得她。

不管是爱还是恨,爱恨同源,这个女人都是他年轻时不可磨灭的记忆,不然多年过去,他富甲一方,红尘中游走数年,纸醉金迷,历险无数,经历无数,还仍然记得这个名字。

我猜那天过后,他就和妻子复盘并说出了真相,瑞克是他的儿子。

但是夫妻俩商量一致后决定,这个儿子不能认也不会认。

他已经风烛残年,和现在的妻子相伴到老,还有两个女儿,家产丰厚。

酒店女老板怎么可能允许凭空跳出来一个外面的儿子,扰动自己本来岁月静好的局面和巨额的商业利益。

而对于吉姆来说,他长期处于特权阶层,当知道一个女人生下了他的孩子,用仇恨养大了这个孩子,还利用这个孩子来向他复仇,要杀了他这个父亲。

他的心理状态就有点像《甄嬛传》里的胖橘提起当年的宫女李金桂一样,那不是他的勋章,那是他的耻辱。

他不会觉得自己抛弃他们母子多年有任何不对,他也不会有丝毫的愧疚,他只是生气和愤怒,她怎么能?!

她怎么敢?!

而对于瑞克,他也不会感激瑞克不杀之恩,他只会记得被枪指着,被人威胁的那种失败和恐惧感,得意了大半辈子,却差点死在自己私生子枪下,被人推倒却无还手之力的屈辱感,这对暮年的“君王”来说是最不可接受的。

所以,他根本忍不住,也忍不了这口气。

那个女人死了,那就把怒气和恨意发泄在她的儿子身上,虽然那也是他的儿子,但他不打算认,作为上位者来说,他留瑞克一命觉得就是恩赐了。

瑞克身世何其悲惨,母亲用谎言和仇恨毁了他的前半生,父亲只在乎自己作为上位者的感受和颜面,而对儿子一丝一毫的怜惜都没有。

他当着瑞克的面说着他母亲如何不堪,是妓女是骗子还嗑药,连他想象中的父亲形象,也撕得粉碎。

何其残忍,甚至到了这个时候,瑞克仍然想的不是报复,而是找冥想师,希望冥想师让他平静下来,熄灭心中不断升腾的复仇火焰。

只可惜在度假村里的冥想师看来,瑞克已经是马上要离开的客人,已经没有了服务的价值,冥想师也是打工人,心里想的只是服务完黑人小伙赛昂这一单,又能多一单提成。

所以,她只是劝瑞克等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后她一定来找他。

这又是编剧的讽刺,白莲花度假村里从来没有过真正的精神救赎,他们对客人说的那些话,不过经历大数据后精心提炼的话术,毕竟富人们的烦恼和焦虑都差不多。

高位者的傲慢和狠戾最终害了吉姆.霍林格,他死于儿子瑞克枪下。

而真相在瑞克开枪后才揭开,那一刻瑞克脸都白了。

当白莲花里没有救赎,暴力就成了唯一的出口。

只是可惜了天真浪漫的兔牙妹,这一集她真的有美到闪闪发光。

他们差一点就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二、改变自己向世俗靠拢的人,都晋级了!

盖涛内心不愿意杀人,当俄罗斯人请求他,告诉他如果酒店知道了,他和两个伙伴都会被遣送回国,那这样他们三个都会死的。

他赌盖涛会同情他们,因为每当酒店客人得知他是2022年来的泰国时,都会对他产生更多的同情分。

所以纠结的老实人盖涛打算辞职,可珍珠马上就变了脸。

盖涛知道,若想得到美人青睐,他必须要升职加薪,改变自己。

当他听到枪声,顺着枪声找到霍林格夫妇时,女老板大声要他打死瑞克,抱着死去切尔西的瑞克,失魂落魄,背对盖涛,毫无还手之力。

盖涛开出了那一枪,此后升职加薪成为女老板保镖,也抱得美人归。

违备心意改变自己,却意外得到了升职,只是美人抱过之后,盖涛那一瞬间的沉默和黯然,多年以后会不会成为他心中的那根刺。

十万块嫌少,这钱沾血不能拿;儿子能谈到五百万,YES,这钱必须拿!

贝琳达脑子也转得够快,马上和儿子配合演红白脸。

不得不说,贝琳达没白供儿子读商科,这谈判策略一出来,连观众都觉得有道理。

只是拿出1%的钱就能乐享无忧,没了这1%,葛雷格的生活完全不受任何影响。

你有一百块,丢了一块钱,也不会心疼得要死。

正如贝琳达经常教育儿子的,你要做好万全准备,说不定机会哪天突然就来了。

这母子俩抓住了机会。

至于有过一夜情的泰国男同事,贝琳达现在可是五百万富婆了,她挺直了腰杆,拿出了当时谭雅拒绝她的派头,对泰国男同事说出了几乎一模一样的话。

三、人性弱点无法被真正克服,短暂的真诚时刻也足够动人萝瑞经历了惊魂一夜,被纹身男的俄罗斯女友追着拽头发,打耳光,跳窗逃生后回到酒店。

起床后站在窗边看到凯特和杰克琳在泳池里互相拍照,她应该是后怕又庆幸的吧,终于回到了有序安全的“文明”世界。

度假的最后一天,大家都意识到需要修复关系。

杰克琳这天早上亲自道歉。

一起用餐时萝瑞说的这番话,很多人都被感动到了吧。

这番话翻译过来就是:老娘不再内耗了!

你在羡慕别人的同时,有可能别人也在羡慕着你。

杰克琳和凯特更擅于包装和美化自己的生活,这一次旅行,萝瑞也学到了很多。

她终于意识到一些东西,她以前过于直接,过于不加任何粉饰的将生活状态暴露于人前。

靠本能生活和靠脑子生活有时只隔一层纸。

而现在,她学会了将真情包裹于体面的话语之中,略过那些嫉妒和攀比,只提共同记忆的温情。

恭喜萝瑞,她终于也走到了这一步,这一次三人真正坐在了一张桌子上,开启了同步的话语体系。

结局的三人和好是打破”身份牢笼“的尝试,但这种突破也只是昙花一现。

精明的凯特最先发现了萝瑞的变化,她不再是唯一精于表面的“演员“,萝瑞大有后来者居上的演技。

凯特望向远方,她知道,在政治立场和思想上,杰克琳和萝瑞共同点更多。

这一次和好了,下一次呢?

这种处理方式很符合白莲花一向的悲剧现实主义:人性的弱点永远无法被克服,但短暂的真情时刻已足够动人。

附上萝瑞逃生图,这反应速度太惊人了,当其他两人还没反应过来时,萝瑞已经百米冲刺跑出镜头了。

四、平安回家的蒂莫西一家当派珀哭着说发现自己被宠坏了,是个事事有标准的小公主时,妈妈维多利亚的开心都快溢出来了。

当女儿说寺里素食不是有机的,她为自己受不了这样的生活而感到羞愧时,妈妈的目光满是欣赏和满意,这才是她一手带大的”豌豆公主“啊。

只是爸爸的目光就......恩,不愧是我老婆的女儿。

几经挣扎,爸爸没有勇气自杀,更没有勇气带着全家一起死。

好在他知道了,家里还有一个是没钱也可以生活下去的孩子。

弟弟这一趟明白了自己的讨好性人格,派珀也不再有身份焦虑,收获最多的应该是大儿子。

兔牙妹切尔西让他知道了,一段浅薄的关系是多么的无趣和乏味,而他也没有灵魂。

哪怕他更年轻,更健壮,有钱且名校毕业,但切尔西眼里只有瑞克。

这一幕对他的冲击相当大。

富人的容错率总是更高一些,他们回去之后,几代的老钱家族,即使什么也没有了,凭借信托也比普通人的生活要强一些。

而忠于灵魂,忠于自己,相信爱的人却丧命于意外。

瑞克这样的男性,对于一些天性善良又浪漫的年轻女孩来说,会有致命的吸引力,但个体的救赎总是虚幻的,真爱和陪伴无法化解执念。

因为人性总是在本能与理性之间撕裂。

白莲花想要表达:作为底层的普通人,要么妥协(接受封口费)比如贝琳达,或者被收编,成为服务于他们的一员,比如盖涛,要么毁灭(暴力反抗),如瑞克。

 7 ) 《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第六集:狂欢过后,一片狼藉;佛教续命,虚假解脱

上一集中,女明星杰克琳和俄罗斯管家,拉特利夫家的两兄弟和格雷格的模特女友,按摩师贝琳达和泰国男同事,同一天晚上,这三组人都在混乱、放纵和欢愉中突破了界限,睡醒之后迎接他们的自然是一地鸡毛。

一、姐妹互助的“假面”杰克琳的变脸速度很快,当联系不上小丈夫时,她要用纵情享乐和其他男人的关注来缓解衰老焦虑,而当丈夫主动联系上她,并且说自己多想念她,多迷恋她的身体时,她又沉醉其中。

小丈夫也是相当了解她最吃哪一套,只要甜言蜜语哄她高兴,又能享受到她带来的人脉 、圈子和财富红利,何乐而不为。

她此前反复强调“我们萝瑞是单身”,一直在撮合闺蜜和俄罗斯管家,可当天晚上自己却和俄罗斯管家上了床。

分析她的动机,既是为了报复丈夫冷落自己,也为了证明自己仍然极有魅力,远胜过其他女性。

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女明星如果没有这种极强的胜负欲,年轻时也不太可能从娱乐圈中脱颖而出。

可问题是她之前一直在拿萝瑞单身说事,这种明为牵线,实则用萝瑞的婚姻失败来巩固自己优越感和道德感的做法,把萝瑞困境当成自身养料,本质上仍然是通过贬低他人来维系自身价值感。

以萝瑞为借口和噱头,来满足自己的情绪和欲望,其他两人当然会觉得她很虚伪。

第二季中也有类似的情节,卡梅隆和亚裔帅哥伊森是大学同学,从大学起卡梅隆就要处处压伊森一头。

每次伊森刚对哪个女孩子有好感时,卡梅隆一定会暗地里追到手,然后不经意间炫耀。

借此来证明自己的魅力和顺便全方位打压伊森。

美貌的人大都有些自恋,因为很早就被周围人的表白、示好和宠爱围绕。

相信类似的事情杰克琳在她们青少年时期也没少干,所以萝瑞会说,她们早已不是十年级的女生了。

毕竟杰克琳再三拿她单身身份调侃,鼓励她跟俄罗斯管家滚床单时,萝瑞也只是礼貌笑笑。

如果女明星不拿萝瑞当借口而跟俄罗斯人发生关系,凯特和萝瑞都是成年人,最多就是玩笑几句就过去了,谁又会乱说什么呢?

真正让萝瑞愤怒的原因,不仅是闺蜜间的情感伤害,更是对“塑料姐妹情”背后权力结构的觉醒-她们早已不是一个阶层,她们的关系始终建立在贬低与操控上。

凯特作为泳池派对中唯一清醒的人,对俄罗斯人的排斥是精英身份的本能防御,在杰克琳和萝瑞的争执之间,她不想参与。

一是因为她多嘴而起,她没有想到萝瑞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应;二是她的阶层跟女明星更接近,她需要有女明星这个朋友,所以即使知道萝瑞的愤怒和伤心都是合理的,但她仍然想明哲保身,力劝萝瑞不要闹大。

哪怕无论是在政治立场上,还是派对上保持清醒的保守行为,反而让她更感到孤独和被排斥。

可萝瑞的身份是经济独立的女律师,自我意识和边界感都非常清晰明确,她不是需要依附于丈夫的娇妻,她要是忍气吞声的性格就不会是宁肯付前夫赡养费也要离婚的女人。

所以,每个人都受自己身份和处境的限制,自己能接受的,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其他人未必就能接受。

相比贝琳达这对也就只是被儿子撞见,尴尬了。

二、年轻人迷失的身份和存在性焦虑老狐狸葛雷格在明确表示他要回去的情况下,模特女友依然想要出海办满月派对,盯着穿着招摇的漂亮女友,格雷格当然知道船上一定会发生什么,船上工作人员都是他的人,怎么可能不派人盯梢。

这些年轻人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看在眼里。

论情感操控,格雷格可是一把好手,上一季他一边图谋谭雅的财产,一边非常嫌弃谭雅的身材,还故意把谭雅最爱的马卡龙小蛋糕给藏了起来,不停抱怨她吃得多,冷暴力,不耐烦,忽冷忽热,让本来就脆弱的谭雅更加不知所措和难过。

他这边打压,那边老给子们吹捧,两边配合得极好,不然谭雅也不会上那群人的当。

而这一次,葛雷格等着女友犯错,然后以此为要挟,让她必须想办法把那兄弟俩带过来,显然有所图谋。

从富婆谭雅到年轻漂亮的模特,不变的是葛雷格对女人的防备和操控。

有钱后他通过物质供养和情感冷暴力构建控制体系,本质上也是对年龄焦虑和权力流失的补偿机制。

看克洛尔就知道,“糖爹”这碗饭可并不好端。

关于兄弟俩的“骨科”情节,我有一点不同的想法,弟弟刚刚高中毕业,还没有上大学。

严格意义上来讲,他还没有真正走入成年世界,并不懂得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他以为哥哥喜欢的就是那些,因为他哥平时在他面前就是刻意装得自己很老练,是个情场老手的样子,可实际上,并不是。

弟弟是有一些讨好性人格的,总是夹在他哥和他姐之间,总在想办法满足两人的需求,不偏不倚。

上午陪了姐姐去寺庙,下午回来陪哥哥游泳。

他跟哥哥去了满月派对,没有留下来陪姐姐,等从海上回来,马上就陪姐姐去了寺庙,看出姐姐对在寺里住一晚有犹豫,就说自己陪姐姐住一晚。

在度假村这几天,他不是陪哥哥,就是陪姐姐,除了被强制去上了体态矫正课,他不曾说过哪里是自己想要去玩的地方。

他观察入微,能很快觉察到他们的需要,然后迎合他们俩,去做顺应他们心意的事。

就像《性教育》里的那些高中生,有的因为别人一点关爱就恨不得奉上所有,有的人仅仅因为别人都有过性经历而他没有,担心自己被看轻,被认为是怪胎而迫不急待想要破处。

更有的仅仅是不想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露怯,就不懂装懂,急于在性事上讨好。

这个年纪的男生,有时是想象不到他们有多好奇,又有多少旺盛的精力,又会做出多少不经大脑,又不可思议的事。

这并不代表我赞成他们的行为,混乱还是混乱。

年轻人借助酒精和药片,以及时享乐和自由之名进行放纵和狂欢,酒醒之后仍然是一片虚空和沮丧。

这场游轮上的放纵看上去是对父辈规训的反叛,实则是用及时快感来麻痹存在恐惧的焦虑。

哥哥已经在父亲的公司工作,弟弟也即将进入成人社会,他们和上一代一样,背负着家族的期望,他们必须成为完美的精英继承者,保持精英身份,保持地位,追求金钱,寻欢做乐。

无论是兄弟俩,还是想要在泰国一年作为间隔年的派珀,他们都有必须成为”完美精英继承者“的焦虑和困惑,他们都是大师口中将自我当成项目来优化的”西方年轻人。

当金钱能解决所有的物质困境时,人生意义反而成为了无解的哲学命题。

当个体被简化为”经济理性人“,精神世界必然坍缩。

年轻的派珀和Lisa扮演的珍珠是一组对照组,珍珠为生存而工作却保有生命力,派珀拥有财富和自由却陷入存在性迷失。

而兄弟俩的青春放纵和葛雷格的背后操控又形成了年龄轴上的权力对照。

三、父亲的“困境”和“救赎”父亲蒂莫西的状态仍然接近崩溃,他知道海啸即将到来,他们家将失去一切,甚至他还有牢狱之灾,在拿枪自杀时,仍然选择穿着杜克大学的文化衫,即使一心赴死,也要强调自己名校的标签。

在寺庙中和大师的谈话,却让他难得的轻松了下来。

大师将死亡解释为快乐的回归,就像回家,就像一滴水最终又汇入了大海。

不得不说,大师就是大师,将死亡诠释为回归本源之乐,有佛教的“涅槃”和西方“回家”母题的双重共鸣,这解释够绝,不仅是佛教大师,这更是高端的心理治疗师啊。

父亲蒂莫西听完后如释重负,平静了很多。

这会是真正的救赎吗?

精英阶层比普通人更惧怕死亡,所以才会用财富堆积起高端私人医疗、抗衰治疗,器官移植等等高科技手段,而大师的东方佛家哲学也只是为父亲提供了一种“合理化逃避”的通道,父亲的轻松是因为将死亡浪漫化了,并非真正的接纳无常,所以后续才会反复崩溃。

当他试探性的问老婆,如果我们失去一切会怎么样?

老婆维多利亚告诉他:“我这把年纪不该过不舒适的日子,我没那种毅力”。

于是,他在幻想中就把枪对准老婆,想把她也一起带走。

这想法自己都吓了一跳吧。

这更说明,无论是西方宗教还是东方佛学,都无法真正救赎父亲的困境。

蒂莫西两次自杀的梦境和幻觉,一次自杀未遂,更是暴露出他矛盾的生存状态:既渴望用死亡逃避责任,又贪恋精英身份残存的光环。

这种犹豫恰是他对身份和阶层标识的极度追求和分裂,连自我毁灭都充满表演性。

每个人都想逃离痛苦,奔向平静和愉悦,但最终逃离不了痛苦。

 8 ) 坏人的happy ending

最后一集还算挽尊。

回想起来,第二季前面也是觉得很一般,最后一集亮了。

Mike White的故事不是Snow White。

相反,单纯的人结局都很惨。

这一季的亮点,我觉得是Belinda母子。

他俩充分体现了人性的软弱与贪婪。

Belinda没看过第二季,所以她一开始把Greg想象成那种杀人大魔头,怂的要死,而最后却成为谈判中会玩儿hard ball,午夜起来查账户的人。

人性,在穷人的一面,在富人的一面。

No one is innocent。

Belinda答应Greg不说见过他的秘密时那句I would的激动程度,没看过前面的还以为答应求婚呢。

Rick和兔牙妹,都是不适合社会生存规则的人。

与看似单纯但是心机深沉、欲望膨胀的Belinda母子形成对比,Rick看起来凶神恶煞,但是实际上能听进去印度冥想师的话,而兔牙妹看似一个escort,实际上竟然是纯爱+圣母。

Rick无法摆脱杀父仇人毁我一生的哈姆雷特式复仇,而兔牙妹恰恰喜欢并想要拯救他从这种底色中走出来。

晚饭那句thats the plan就是他俩关系的高光了。

Rick的好兄弟就是放下执念后那个空虚的躯壳。

他们不懂得珍惜当下,所以最后惩罚他杀死了父亲,失去了爱人。

如果说Rick是带有悲剧文学色彩、等待戈多到来式的人物,那Normal家可谓是活在当下+自恋狂的典型。

尤其是最后一集,二姐吃不了苦和爸妈哭诉觉得自己太优越了可耻,她妈安慰她说,享受现在才不显得对那些一辈子努力都达不到他们条件的人无理。

劳拉西畔妈Victori看起来颠,说的话都在理。

她享受当下,不去想太遥远的事情,也不为变坏的可能性担心。

她看似单纯,嘴里说不能忍受老了变穷,但其实这种生活在当下的心态应该是最能抗事儿的,比如致命女人里的Simone。

Normal爸才是这次泰国度假最大的受益人。

他生意失败破产,本来想杀了全家,除了说能吃苦的小儿子Locklan。

但是在全家准备喝毒酒的时候,他看着大儿子要喝忽然清醒过来并制止了一切。

我觉得大儿子就是他的legacy,杀了大儿子等于辜负了祖宗的期待。

而小儿子差点死掉更是让他体验了一把真正失去家人的悲痛。

所以最后在船上,Normal爸已经准备好迎接风暴了,因为他的religion就是他的family。

说到religion就不得不提姐妹仨了。

前面都以为是塑料姐妹,没想到最后一集是真友情啊!

谁能理解那种从幼儿园开始就认识的、不曾因为各种间断过的友情啊!

Laurie最后那段话真的令我泪目了。

女明星Jac是活在别人评价中的,她非常在意别人对她的态度,冷淡或者热情都不可以,但是Laurie会不管不顾对她甩脸子,她还会去道歉,这才是真感情。

而德州贵妇Kate有点假面,虽然体面但是不真实,但她也是真心实意的担心Laurie。

只有Laurie可以让她们仨的友谊固若金汤,因为Laurie是唯一一个真实面对自己的人,也是她最后的真诚让Kate和Jac原本有点客套的场面变得如此温馨。

如果没有Laurie,Jac和Kate都是成功人士,找不到优越感,彼此也不够真实。

Lisa和保安的线,真的是没啥意思。

保安最后开枪,是在多种外界因素的推动下开枪的,这也许也是佛祖的意思。

Lisa只是他没有放弃的一个欲望鱼饵。

Greg竟然还是Happy Ending而且有一个Beauty帮他实现xp。

Tanya的期待落空了。

总之就没什么太大的意思。

 9 ) 割裂感

果然评分大幅下跌是有原因的,最后一集各种坑没填上,各种割裂感。

Belinda的情节最是莫名。

首先她居然真的敲诈了Gary就让人很意外,完全不符合她前半段展现出来的形象和人设。

而Gary给了这么多神神秘秘的镜头,可居然真的爽快地给了钱,以及居然真的只是喜欢玩特殊癖好,也真的是无聊的剧情了。

三姐妹的虚假情最后和好的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明明还在互相痛恨,突然就发现时间带来了人生的意义??

这个前后逻辑我完全没理解。

还有本季最悲剧的人物Rick,在杀人未遂后居然还大大方方地继续住着人家酒店,不得不说一句你脑子坏了??

这是有正常思考能力的人干出来的事?

还有纠结了整整一季的破产家庭,到了结局就这??

Our life will be changed. The end...最后还有保安和功利女友,这剧情存在的必要在哪里也不知道。

要说延续了白莲花一贯风格的,最为显著的还是典型的有钱家庭。

浑身上下贴满了有钱二字,不能更典,看不起其他所有,沉迷于物质生活中。

而其中最有趣的还是女儿不意外的转变。

哭着说自己太为穷人伤心了可就是放不下身外之物,自己就是要吃得好穿的好,呜呜呜我好坏呜呜呜世界好不公平。

都千里迢迢来了这里,都决心要在庙里生活一年了,却连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没认真思考过。

神奇的是当她揭开了自我的真面目后,一下子连平日里最鄙夷的大哥都关系变好了起来。

可能终于发现,大家都是一类人,也不必五十笑百了。

最后要说的就是本季的悲剧人物Rick,陷入自我沉沦的一生,把一切归结于自己缺少父爱,归结于一个素未谋面的男人。

我想他内心早就怀疑了,可他只是不得不替自己不如意的人生找个出口。

最终他苦苦追寻了一生的父亲和最唾手可得的爱毁于己手。

不过,他们永远在一起了。

 10 ) 觀後感

這部劇已經有所成長——它變得更加成熟、更加深刻,整體上也更加出色。

最初,這部劇以一種類似波洛(Poirot)風格的方式呈現,讓人聯想到《陽光下的罪惡》(Evil Under the Sun),營造出一種經典推理或「誰是兇手」的氛圍(儘管在這部劇中,唯一的偵探其實是觀眾自己)。

同時,它混合了一種喜劇基調,而在第一季中,這種基調幾乎完全由穆雷·巴特利特(Murray Bartlett)的精彩表演所主導。

他將阿蒙德(Armond)——那位令人難忘的夏威夷白蓮花度假村經理——演繹得極具王者之風,這個角色的力量如此強大,幾乎讓其他一切都圍繞著他展開。

第一季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夏威夷令人嘆為觀止的場景和風景、稱職的導演以及一個功能性的劇本,而這些基本上都依賴於中心謎團——就像在其他季節中一樣,謎團作為序幕,讓我們在八集的時間裡試圖解答「誰死了?

誰殺的?

為什麼?

」這些問題。

那時,客人和其他角色的群體更像是代表社會群體的典型卡通形象,沒有誰真正承載情感重量。

情感上的投入很少,而試圖維持喜劇基調的努力經常與觀眾對角色建立深刻情感聯繫的能力相衝突。

當然,當時我們還不知道,其中一些角色將成為橫跨(至少目前)三個完整季節的更大敘事弧的一部分——而對於其他角色來說,每一季則是一個獨立的故事。

到了第二季,故事背景設在景色迷人的西西里島陶爾米納鎮,我們發現了那條更大的敘事弧,因為在新客人中,我們再次見到了坦尼亞·麥奎德(Tanya McQuoid,由詹妮弗·庫利克Jennifer Coolidge 飾演)。

這一開始有點讓人困惑,但不久後便開始有道理。

在我看來,這一季的一個主要失誤是試圖複製「喜劇經理」的模式——以及整體的喜劇基調。

雖然在第一季中,得益於巴特利特的表演,這種模式非常成功,但不幸的是,在意大利背景下,儘管薩布麗娜·因帕恰托雷(Sabrina Impacciatore)盡力演繹,但她的角色瓦倫蒂娜(Valentina)並未完全勝任這一任務。

至於客人團體,除了庫利克(以及值得一提的是海莉·露·理查森 Haley Lu Richardson)之外,很少有能吸引人的地方——坦白說,有時甚至會讓人感到惱火。

劇情經常滑向肥皂劇的領域,角色也過於單薄。

即使是悉尼·斯威尼(Sydney Sweeney)的轟動性出場或邁克爾·因佩里奧利(Michael Imperioli)一貫的出色表現,也無法拯救這些副線劇情免於快速枯竭和驚人的敘事質量缺失。

另一方面,湯姆·霍蘭德(Tom Hollander)飾演的陰謀家「昆廷」(Quentin)非常出色——但同樣,他的故事仍然圍繞著庫利克的劇情展開。

或許正因如此,這一季最依賴中心謀殺謎團來維持吸引力。

正是在這裡,我開始相信,像大多數當代劇集一樣,《白蓮花度假村》雖然有著強大的第一季,但如今正不可避免地走向平庸。

然而,第三季到來了。

它抹去了之前幾季中所有粗糙的邊角和概念上的缺陷,這些缺陷曾經威脅到我與這部劇的關係。

終於,這部劇擺脫了強行喜劇的束縛——儘管它仍然包含一些喜劇時刻,例如弗蘭克(Frank,由山姆·洛克威爾 Sam Rockwell 飾演)在與老朋友里克(Rick,由沃爾頓·戈金斯 Walton Goggins 飾演)重聚時絕對精彩的獨白——以及那些紙板式的人物形象。

這一次,我看到了一群角色,雖然乍看之下可能不顯得如此,但他們更加立體、更加成熟,擁有複雜而有趣的衝突和背景故事。

與前幾季相比,這些角色引發了更深層次的主題反思——或者更準確地說,這些主題其實相似,但現在以更加成熟和深刻的方式被探討。

當然,並非每個角色都具有相同的深度或敘事重量,也不需要過度的複雜性——即使像切尔西(Chelsea,由艾米·盧·伍德 Aimee Lou Wood 飾演)和里克(Rick,由沃爾頓·戈金斯飾演)這樣相對簡單的故事,也因為他們出色的表演而讓人流下眼淚。

又或者像格雷格(Greg,由喬恩·格雷斯 Jon Gries 飾演),我們現在看到了一個真正的反派:複雜且具有威脅性。

這一季中,帶著最可愛兔牙的切尔西(Chelsea)是我最喜歡的角色。

通常,我可以冷靜地觀看《白蓮花度假村》,而不會情感上過於投入,但當她遭遇不幸時,我的心被深深刺痛。

她的幸福近在咫尺,但當她轉身時,一顆子彈卻朝她射來。

我感到心碎——因為我感覺自己也即將迎來她的幸福結局,但卻與她一同被擊中,與她的希望以及她應得的愛一同消逝。

我不知道這是否是因為這一季的故事背景設在泰國並觸及了佛教的某些方面,還是創作者單純更有靈感,亦或是投資方終於給了他比以往更多的創作自由。

我所知道的是,在《白蓮花度假村》的第三季中,雖然謀殺謎團依然存在,但有更多的內涵供我們品味和專注。

《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短评

整个靠最后一集扳回局面

7分钟前
  • 变体法案大伸腰
  • 推荐

我特么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看这么个玩意儿…

11分钟前
  • 圆呼噜🌈
  • 较差

内容编排上有问题,每集都应该给点东西,同时设置悬疑,而不是一直设置悬疑,却不给东西,看着就很难受。(更新:全剧终,太精彩了,远远超过前两季。这剧还是适合更完再看,每周等太煎熬了。)

12分钟前
  • 50F
  • 力荐

删了rick线勉强可以给三星,现在算了吧。

15分钟前
  • 雁城
  • 较差

躲剧透一周,却在还有九分钟看完大结局的时候被一篇公众号的标题剧透了😇😇此乃宿命,这一季的各种噱头之下,安排给人物的俗套结局也被主创套上佛教式宿命和轮回。看完白莲花,我的两周度假也要准备结束了🥹

17分钟前
  • 妮可Gay得慢
  • 推荐

虽然剧情推进慢,但整体而言还是非常吸引人看下去的。感觉写得最完整的是三姐妹和一家五口的故事线,虽然我很喜欢兔牙妹,但这个结局我竟然不觉得遗憾,可能是因为她的拯救者心态太强烈了,我知道会给她带来灾祸。我最不喜欢这个剧的一点是似乎每个人像是一个没有自我意识NPC一样,一旦输入了什么新的刺激信号就完全没有办法摆脱,就像老爹完全被家人的新的反馈操纵更新自己的杀人清单,rick被新的刺激改变自己放下或是放不下的态度,富家女孩住一晚贫民宿舍就忍受不了…别说兔牙妹讲大哥souless了,感觉几乎所有人都没有灵魂(除了兔牙妹和三姐妹的律师)。

18分钟前
  • Wesley
  • 推荐

美剧一个编不下去的特质就是“开始猛烈瞎搞性关系”……稀烂……

21分钟前
  • PHY
  • 较差

這反轉反轉再反轉的劇情最令我費解的就是為什麼要拉著大板牙小姐姐一起完蛋啊,她真的超無辜,該死未死的一家這種設定我也能理解,畢竟有時候人生就是活著比死了更完蛋。

25分钟前
  • 珠江口德子
  • 推荐

前两季藏得很好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本质就是肥皂剧,只有刺激情节没有人物发展,各种主题再俗套不过,只不过是因为诡异独特的配乐和大尺度的噱头才引人注目,然而好配乐用得却不加节制,尺度戏也浮于表面。保安天天挂在嘴面的“佛祖说”简直西方臆想刻板印象到极点,而Lisa的角色也完全是个衬托保安的花瓶,毫无主体性可言。中间山姆洛克威尔的那段性癖独白既racist又transphobic。

28分钟前
  • 啥姆雷特6号
  • 较差

一直get不到这个系列

29分钟前
  • 冰糖葫芦娃
  • 较差

如果最后一集不能让我惊掉下巴,不然现在这里的流水账简直不能让我满意///就这????不行啊 感觉太啰嗦了

34分钟前
  • 兰仔
  • 还行

为什么这一季水平下降了这么多…剧情无聊人设脑残所有人演技拙劣,好多根本没用的情节, 这系列可以拜拜了

37分钟前
  • 荆棘
  • 较差

第三季又平庸了,看来第二季出彩只是演员演技太好了

38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还行

只能说看白莲花的观众越来越有耐心了,空有个酒店的架子了。

42分钟前
  • 贪新不厌旧
  • 还行

不知道除了兄弟俩大do特do还有什么能支撑我看下去

43分钟前
  • 帕特里克
  • 还行

在这充满“贪嗔痴慢疑”的世上,与欲望周旋是如此困难而无谓的事,人们最多也许只能尝试与“无常”和解~

46分钟前
  • 逍遥兽
  • 推荐

看着白女假模假式商业互吹,简直是lunch room small talk的模版

51分钟前
  • Shadow
  • 力荐

白莲花三部里断崖式爆烂,Mike White根本不具备理解西方文化以外文化的能力。白莲花系列最大的亮点是美国上层/大中产阶级游客入住国际奢华酒店,和本地人进行互动,两个对照组在同一空间下激烈碰撞,短暂撕裂社会阶级矛盾的遮掩,进而呈现出固化的阶级结构并对之进行批判。然而Mike White对泰国乃至亚洲知之甚少,无法切入本地居民的情感动机,所有的本地角色都如纸片一样单薄,连带着与之互动的白人角色也跟着变得空洞和平庸,只有骨架不见血肉。

53分钟前
  • 豆瓣浅度用户
  • 较差

各怀鬼胎的氛围营造得很好,但是枪支放在桌面上不收起来/不认识的男人直接去问是不是哪里见过/公共空间互相背后说坏话,感觉都有点降智,第一季还有一点点对底层劳工的关怀,以及探讨剥削,这一季就只剩中高产的drama奇情,可以看下去不过没有任何回味(设定在泰国也想看他们讨论一些宗教,不出意料地没有任何有深度的讨论……)

57分钟前
  • 循环末日
  • 还行

lisa的角色完全删掉也不影响,这就是传说中的资源咖吗?

58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