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纯粹是一部噱头十足的电影。
如果是对时事新闻不感兴趣的观众来看,完全会是一种折磨。
片中没有任何实质性揭露,东一段西一段,充斥着无关痛痒的鸡毛蒜皮。
看不出来阿桑奇究竟是在从事何种工作,也感受不到他处在何种险境当中。
尽管维基解密公开斥责此片是“不负责任、观点相反和有害的。
”但我们依然看不出来导演究竟想要表达何种立场。
Brave souls. 无论根据哪个版本,我都理解到了世界还是需要brave souls的,无论在哪个年代,对抗暴君的只要方式还是需要激起人民的愤慨,让人们理解到无知的可怕性! 这一点又何其难呢,总觉得自己只要做好应该做的就好,但是你所知道的如果是别人让你知道的,那么也就等于你什么也不知道去。
具有这样勇气的人还是少数,所是值得尊敬的。
没有国界,也就没有战争。
看完这个电影,我不得不脱离电影的说一下自己的感受。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的私人空间急剧缩小,个人秘密在高科技的手段下无从隐匿,人类将面临一种尴尬的生存方式。
先说一件事,前阵子,用QQ空间手机客户端登陆时,它总是问我要不要把新拍的图片拼图,然后下面就是我最近新拍的照片,说实话,这个发现比手机接到诈骗信息更可怕,至少诈骗信息我们还可以主动防范,这自动查看我所拍摄的照片让人根本无从防备啊。
受此惊吓,我第一时间就删除了客户端。
另一件事是美国“监控门”事件,揭秘者斯诺登爆料称,美国国家安全局在全球进行超过61000个入侵电脑行动,美国情报机构通过“棱镜”计划对目标实施大范围监控,包括邮件、聊天记录、视频、照片、存储数据、文件传输、视频会议及登录信息。
《危机解密》讲的是一个大型文档泄露及分析网站创始人的故事,主要是一个揭穿所有谎言的平台怎么被创立,怎样运行的,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都可以爆料自己知道的秘密,秘密可以涉及国家,也可以涉及私人,平台创始人初衷是尽全力保护泄密者,最后为了名利也放弃了保护措施。
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都在用着高端技术窥探别人的一切。
在这个信息化世界里,我们和《黑客帝国》里所有生活在虚拟世界里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对于我们平头百姓来说,并没有什么能惊天动地的秘密需要隐藏,但却有着自己的小隐私。
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收到大量欺诈短信是经常会面临的困扰。
而这些个人信息又是怎么漏洞的呢。
在这里又要提到一个让我想起的名词“伪基站”。
“伪基站”设备是当前一种实施电信诈骗手段的高科技仪器,主要由主机和笔记本电脑组成,能够搜取以其为中心、一定半径范围内的手机卡信息,并任意冒用他人手机号码强行向用户手机发送诈骗、广告推销等短信息。
此类设备运行时,用户手机信号被强制连接到该设备上,无法连接到公用电信网络,以致影响手机用户的正常使用。
科技的进步已让隐私十分脆弱,这个世界是由人组成的,人性本身就是自私和窥视欲。
无论是从私欲还是利益,探秘欲促使人们不断去挖掘这个世界,科技的进步正在不断缩减这一行为的成本,手机、GPRS技术、电子地图、互联网应用等发展让世界竟变得如此之小,除非我们退回到原始社会,不再用高科技的设备,远离手机、电脑,否则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是无处遁形的。
所谓的“隐私权”恰恰成为了制约我们自由的导火索,一切的秘密都成为了窥探的理由,为了窥探隐私,所以研发了一代又一代的高科技。
到最后,我们都将赤身裸体的行走在电子眼下。
从丹尼尔和朱利安第一次见面起,我就在等他俩反目为仇,因此虽然这片子剪的那叫一个西吧碎,我还是坚持看了下去。
主要我没想到他俩那么晚才翻脸,中间快进了几次感情都还挺好,让我不由得叹服:人妻就得是丹尼尔这样的,彻底放下身段,像TSN花朵,总发娇气,怎么能成为成功男人背后的男人呢——以上全是腐女瞎说,大家别放在心上。
事实上这应该是一个关于梦想的片子,略令人失望的是,不是关于阿桑奇的梦想,而是丹尼尔的梦想。
他女朋友说他想成为朱利安,其实不是,他一直想成为的,是英雄。
朱利安曾短暂的成为他英雄的模板,但当丹尼尔走到他脚边的时候发现,朱利安从来不想成为一个英雄,他也不用成为一个英雄,他是一个神,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神。
在成为神的跟班(俗称天屎)和成为英雄之间,丹尼尔选择了走成为英雄的路,当然,最后他能成啥,谁也不知道。
谁不想当英雄啊,整个欧美文化圈都有根深蒂固的英雄情结,古来明君与名将,都以某某英雄自比。
而丹尼尔,这个当代的唐吉可德,手持笔记本,挎着背包,就好像拿起骑枪,穿着铁甲。
这种情结其实也是自毁情结。
看看那些威名赫赫的英雄吧,赫拉克勒斯、阿喀琉斯之流,哪个不是傲情满天、悲情满怀?
丹尼尔就想当这样的英雄,默默的看他缪斯最后一眼,带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冲垮那腐朽的、肮脏的世界——虽然可能在其他人眼里,他就是发了疯。
咦,怎么把朱利安说成他缪斯了呢……整个更基情了啊。
缪斯更应该是丹尼尔的女友,他何其有幸,得到这样一位伴侣,如果你要挑战世界,我在你身后。
或许,说朱利安是他的莉莉丝更恰当。
莉莉丝,引诱亚当夏娃吃下了智慧果,人们由此得到了智慧,但也失去了伊甸园。
当然,我不是很清楚现实世界的朱利安阿桑奇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但电影里,我看到的,就是这样。
再一次感慨丹尼尔真会挑戏啊,我就看过他两部片子,rush和这个,全都反客为主的把配角演成主角,一来他演技好,二来这俩片子真正的主角都太神(秘)了,人怎么能塑造神呢?
神,是生而为神的。
如果你生而为人,那只有两种选择:英雄,还是其他随便什么玩意。
以上说的基本是这片子的好话,下面是吐槽时间:一个比TSN更危机、更迷情、更宏大、更动人的故事,是怎么拍成这个玩意的?
为什么TSN能横扫颁奖季,而危机解密口碑票房双败?
我猜,是导演能力问题。
我原来真不知道,导演是这么重要的工种,我一直以为他就是片场官僚呢。
看卢平教授,我觉得他应该是仅次于朱利安和丹尼尔的角色,类似于TSN里的Sean,但是他到底干嘛的,看完整个片子我还是很模糊,好像他的整个存在,就为了说最后那一段话似的。
还有女外交官及跟班,猎鹰,都过来撸一把羊毛就走,整个没头没尾的,如果一开始就想把解救叙利亚(还是利比亚?
)那间谍当成后半段的主要冲突,女外交官的戏就应该好好铺一铺。
而想在呢,我说她是外交官都是猜的,她到底干嘛的我也不是很清楚。
以及减肥了的大表哥……他这角色就更没意义了好么,没准是为了反衬卢平教授,可卢平教授这个人都没讲明白,弄个反衬他的有毛用啊。
那个老子天下第二的黑客,也没干啥;女新闻发言人(?
)就出场时候有点气势;还有那个最后和丹尼尔选择了不同道路的程序员小哥,不应该多点镜头么?
天使没人权啊!
还有缺爷……他是新一代男神没错,但是让他演这种片子里的阿桑奇,就跟让锤哥演亨特一样,从一开始就摆明了这人物太神、资料太少,没啥可挖的,你就来当花瓶吧。
那还不如让他和吱吱的角色互换一下呢,好歹吱吱和阿桑奇本人的脸的长度相一致啊!
学校有一个免费的《危机解密》(The Fifth Estate)的超前观影,结束后和创作人员有个简单的交流。
7点开始我5点半就排队了,结果仍然一大坨人.....果然是想看免费的东西总是要付出点代价的。
在这里写一下我的观后感和访谈记录---剧情观后感分界线,不想剧透的同学飘过到下一条线---先是大体介绍是个闪回结构。
开头是英国卫报公布wikileaks泄露出的大量军事情报,一个只穿着内裤的男人做在电脑面前看到这个新闻后崩溃的抓头发然后字幕出现:两年以前。
我们就穿越到一切最开始的地方首先影片的前半部分主要讲了讲在维基解密公布机密军事情报之前做的一些事。
他们公布了一家银行贪污的内部信息,把“坏人”绳之于法。
我觉得这段的目的是突出他们的理想。
他们想利用这个新世纪的新方式(网络),获得justice, 惩治贪污。
有点像蜘蛛侠那种惩恶扬善的那种先是Daniel的线。
他在一个公司工作,是个电脑天才,似乎做了点小恶作剧就让全公司的打印机都在打出一个讽刺漫画册子。
然后他每次都会躲在储物间里秘密的处理核实关于那家贪污的瑞士银行的资料,上传data到维基解密。
然后他女朋友觉得他躲在这里是在打魔兽(囧......)后来的线就是说卷福是个牛叉的人,创建了wikileaks,他们两个人为了这种惩恶扬善的目标都很兴奋,所以一拍即合。
瑞士银行机密信息被他们公布后网站被shutdown,但是他们利用mirror网络和推特仍然是把信息传播出去,后来那家瑞士银行被惩治了,他们的网络就又恢复了。
他们的工作原理就是保护他们的source,不让人知道是谁泄的密,矛头都会指向维基解密,不会指向那个具体告密者,这样就会有人愿意提供情报后面真的是乱的不行,镜头四处乱跑,又是埃及,又是英国,又是卡扎菲的...总之Daniel和卷福最大的争执是卷福想把大量的原始军事情报直接上传公布。
Daniel认为这太reckless(鲁莽),因为如果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公布什么信息的话,很可能会害掉很多人的性命,这不是他们的初衷,他们想要justice。
卷福就觉得直接公布秘密,管他是什么,如果维基解密内部人自己筛选信息以后再上传那他们就变成记者了,他们应该客观的呈现信息,让别人决定。
这个是他们俩人最大的分歧。
所以最后卷福和英国卫报合作,公布秘密。
影片一开始的内裤崩溃男人就是Daniel,因为他们分歧太大了。
最后Daniel从内部瓦解了维基解密的大量情报。
总之呢,这是一部非常乱的电影。
我觉得编剧想说的太多了,节奏混乱,想看基情的同志们不满足(俩主演面对面互动不多且没有太多化学反应),想看大表哥的人不满足(基本就比范冰冰在钢铁侠3的戏份多一点),想看爱情的不满足(Daniel和他爱人的戏份也是蜻蜓点水,让人不知道他俩为什么在一起,不知道俩人在这段感情中各自是什么地位和主张),想看阴谋论的人不满足...顺便说一句,卢平教授的出现让我好穿越,一个哈利波特里的演员和大表哥站到一起就是各种违和.....当然卷福的粉丝们估计可以花痴且一会儿,但是鉴于他在本剧中的音调太低太低太低太低(完全没有夸张)在加上他英国口音,让人很崩溃。
英国口音可以很性感,但是要是音调这么低那就完全是折磨人。
全剧中只有美国政府的人说的话我听到明明白白,其他人的口音都是各种奇怪,没有字幕帮助下精神高度集中辨别口音2小时是非常悲催的一件事,哥好歹托福114听力满分呢但仍然听起来有困难(当然考试代表不了实际能力),所以最后到访谈的时候我都要不行了...顺便说一句,应该有一部和wikileaks相关的纪录片,非常棒。
想在没中文字幕前提下看懂本片估计要提前做点功课--剧情部分结束,下面是访谈记录-本片的制片人和编剧和我们有一个简单的交流。
稍微总结一下1.这个故事这怎么写出来的?
编剧Josh解释说主要是基于两本书,一本是Daniel(本剧眼镜男主的原型)本人写的自传,有大量关于wikileaks的最初级阶段的故事,对创作剧本帮助很大。
另外一本不记得了,是另外一个人写的,就有点像乔布斯的那本传记不是他自己写的一样。
编剧和Daniel有4天的面对面沟通,这样编剧可以更真实的接近他,而不是从纸上推断。
他说丹尼尔很年轻,有点害羞,甚至很天真,但是非常的genuine(真实)。
因为我们不知道在他的自传里他是否说的是实话,所以一些面对面的沟通会有帮助。
编剧也和Julian(卷福人物原型)有过交流,但是感觉他虽然嘴上说是为greater good,但是可以感觉到有一些为了他自己的成分。
编剧也和英国卫报的记者谈过。
Josh是法律背景,从法学院毕业的,也在美剧《白宫风云》(West Wing)做过编剧,因此他在写剧本的时候和律师有很多沟通,看这么改编,戏剧化人物会不会被Julian本人告。
所以也挺烦人的,好多程序要走。
编剧想要尽量保持客观,因此创作出美国政府那条线,因为主线是两位维基解密创始人的发迹史,很多都是他们的出发角度,多一个政府角度可以反思他们的行径到底是不是完全没有危害,加上编剧的白宫风云创作背景,写写政府也是轻车熟路。
同时由于电影最中心的是讲故事,所以为了方便他合并了一些人物和事件。
向媒体泄密的本来是Birgitta,为了增加戏剧张力把告密的人改成了Daniel。
这是他为了创作这个故事而对事实做的一些妥协2.这个电影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编剧Josh是因为之前的一部剧本被梦工厂看中,保证提前为他的下一步剧本付钱。
结果他就决定把第二个给梦工厂写的剧本的内容定在维基解密上。
在创作出剧本后带到高层,高层很认可,所以项目就建起来了。
他们先是去看场地,然后定演员。
由于故事的原因演员基本都是国际背景。
Daniel的角色本来不是现在的这个演员,但是最后就凑活了。
最后定了导演,然后就一步步进行了3. 这个电影和《社交网络》有点像,都是两个朋友从一开始为同一个目标努力而后来分裂的故事。
是不是和你老师抄袭来的?
(P.S社交网络编剧Aaron Sorkin也是白宫风云的编剧,算是本片编剧Josh的老师)他说我不觉得这两部片子有什么可比的。
社交网络很entertaining(富有娱乐性),我们的片子探讨的话题更深刻,比如秘密是否该被公开,个人隐私和公布于众的界限,谁有权利去公开这些秘密,所谓的事实到底是不是事实......这些都是这部影片探讨的话题,不限于友谊和背叛那么简单4.你一开始是电视编剧,后来为什么去写电影剧本了?
我只是加入一个crew,毕竟Aaron Sorkin才是创作者。
在电视里编剧的地位很高,基本上你是创作者你就说了算,电影是导演说了算。
我在给白宫风云做编剧的时候基本上不是创作,只是模仿。
我不能创作新的人物,只能在那些已有的人物的基础上模仿Aaron的口吻去写他们的对话,所以做久了我觉得很没有意思,因为都是机械的模仿。
我喜欢写电影剧本的那种obsessed with一个我自己创造出的世界的感觉,所以后来我去写电影了。
但我觉得有朝一日我一定还是会回电视的。
我一开始是学法律的,什么写作背景也没有,是Aaron带我入行的,所以算是我欠他的吧5.在座的都是年轻的filmmaker,我知道本片的导演是拍广告出身的,你能和他们讲讲拍广告对他们导演生涯有影响吗?
这个,很多导演,比方说大卫芬奇,都是拍广告甚至是MV起家的,我觉得这没有什么,因为最中心的品质是能组织好一个团队,做一个出色的storyteller,这些本质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你做的足够好,是不会被媒介所困的结束分界线-最后说一句,我教授推荐每次看电影坐第三排第十个座位,我试验了一下,真的是超级理想的观影位置!
真心在最中间!!
推荐给大家。
电影最后一段加分个人理解导演就是想表现出两个主角的理念冲突,assange本人只想做到纯粹的不针对人而是就信息本身而言的公正,而daniel在对处理信息这个分歧上显然是把自己放在一个hero的立场上,不是说herolism这个东西不好,事实上任何牵扯到人性的东西都不该随便的去定义他的好坏。
影片中一直在争议的是否该对原始信息进行redact后再公开,而进过加工后的信息还能称之为truth么?
打个比方我们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案件报道,里面的人物都用了化名,每次你看到这样的报道文章你觉得有多大信服度?
你是觉得你在看一个真实的新闻,还是最后其实只是把它当一个故事看待了。
另外,每个对信息redatcting的人能保证自己不受个人主观意识影响么?
深入一步的问,你又怎么知道自己没有受到潜意识的影响。
非常待见这段话,原文没背下来不好意思说个中文的大概意思就是:没有人会告诉你真相是什么,他们只会告诉你他们的版本的故事,如果你想要真相,就自己去搜寻。
关于这句我后面很想再给他加上一句,不过人们只愿听他们想听的真相。
我在浏览神夏3的短评时看到一条评论说给神夏3高分都委屈了小时代(大概意思是这样,具体我也记不全,暂且当我对那条评论的理解版本吧),作为四娘一生黑和神夏脑残粉的本人第一反应当然是呵呵,但是转念想想,这也只是别人表达自己的观念而已,我干嘛差点急得跳脚骂娘,所以我心里多少也是🈶些控制欲在作祟,看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时就算是很平和的表达都觉得刺眼恨不得喊出逆我者亡不是么。
片中说assange是一个有很强控制欲的人,他前基友又何尝不是,否则哪来后面的冲突,不然就是抖S和抖M的你情我愿完美结合好么。。。
所以大家也别装公正别装和谐了,有啥你就说出来,表去搞什么人参公鸡弄的最后好好的辩论成了掐架,片里美帝gm就干了这事,人家泄了你的郭嘉机密你就开始攻击人家的个人卫生问题,有意思么。。。
还有好多想轮番吐槽出来。。。
不好意思这篇过于意识流的影评已经不能算影评了。。。
但是还是真心推荐下大家去看,影片拍摄手法我是外行拎不清,但是看完后会让你去思考很多问题而不是纯吐槽的电影,与我而言就算一种成功了。
最后,维基泄密真滴是个八卦的好网站~
阿桑奇,一个颠沛流离的少年黑客如何成长为“网络世界的罗宾汉”?
维基解密,一个核心成员只有5人的网站,怎样扼住了世界政治的咽喉,一次次搅乱世人的神经?
东鸟编著的《维基解密(阿桑奇和他的解密王国)》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983952/带你直击阿桑奇和他的解密王国。
当初听说这部电影是因为卷福,下载了看也是因为卷福,其中还有一点是因为维基解密,这个网站名声也很大,爆料了几十万份秘密资料。
看完整部电影,有几句话印象深刻,一是,给他一张面具,他就会告诉你真相。
这句话就是真理,在生活中不能随心所欲,于是在网络上宣泄。
你可以看到到处都是脏话,到处不停的谩骂,但是他说的不是真相。
而是自己痛苦的喷发。
人需要一个面具,面具会给人安全感。
梁朝伟说自己喜欢演戏,那是因为他演的时候,不会把角色当做自己,可以在角色下面肆意的发泄压抑的情绪。
很多好角色也是戴着面具,一个是希斯莱杰演的小丑,惨败的妆,血红的伤疤,乌黑的眼,绿色的西装,看似混乱的举止下,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过去。
这个角色被他演的登峰造极,无人能出其右。
说说这部电影,我觉得看过的人很少,它不像一般电影那么吸引人。
如果你不看人物,单看电影里或者说真正披露的真相,by the way,里面爆料的内容都是真实的,单看这些机密文件的公之于众,也足够让人震撼的。
这部电影是根据丹尼尔的书改编的,在现实生活中,他也是维基解密的创始人之一,不过与朱利安阿桑奇不知为什么闹僵了,所以在书中把朱利安写的有点不堪,把它写成了自私的,名利心很重的,不在乎其他人的人。
在电影开拍前,阿桑奇就给卷福写了信,劝他不要接演这部不真实的书,所以在电影最后,卷福对着观众说了一段话,说你看到的不是真相,如果你想要知道真相,必须自己去追寻。
这段话也是导演为了显示自己没有用偏颇的观点来看电影,而做的一个解释。
这个世界有很多龌龊的秘密,维基解密披露了一部分。
你会发现,几乎不是政治就是财富。
最神秘的,也是最残酷的。
结论是,值得一看。
《维基解密---不神秘》这应该算是一部成功地将维基解密创立者,朱利安·保罗·阿桑奇,描绘地不那么像好人的影片。
当然,本片是根据维基解密网前任德国代表Daniel Domscheit-Berg的书籍改编,二人存在公开的分歧, 后者被阿桑奇解职。
Domscheit-Berg在2010年宣布因为在管理方面的内部冲突他将离开该组织。
阿桑奇以“不忠、抗命、破坏团结”为由解职后,Daniel Domscheit-Berg,这个德国发言人,告诉镜报他将辞职,并称“维基解密存在一种结构上的问题。
我不再想为他效劳,那也是为什么我将放弃这个计划”。
个人之间的分歧,没有必要做什么断定式的结论,毕竟,他们都做了同样的事情!
阿桑奇(左)与Daniel Domscheit-Ber,Daniel Domscheit-Berg被解职后创建了一个与维基解密竞争的网站,名为OpenLeaks。
维基解密(又称维基泄密;英语:WikiLeaks),是通过协助知情人让组织、企业、政府在阳光下运作的、无国界非盈利的互联网媒体。
有部纪录片可以更方便了解其历史!
(其实,类似的似乎有好多部!
)关于组织:关于网络:关于钱:关于批评:我个人觉得影片最后对于维基解密这种形式出现的评价,还是中肯的!
作为附着于网络世界的现实存在的这类秘密文档公开化,毫无疑问已经是具有现实性了;它作为一种形式或者手段,促使资讯可被阅读的范围深入、扩大到了很多应该被打上加密印章的内容区域;既然是一种模式创立,并被赋予一定的积极意义,所以就不可能仅此一家,于是我们看见:斯诺登称揭密是个人行为,未与任何机构签协议 。
以及美军从阿富汗撤军;俄新社1月27日消息,经过三年谈判,俄罗斯代表团日前首次探视了被关押在美国关塔那摩监狱的俄罗斯囚犯。
俄罗斯外交部人权、民主与法治问题全权代表康斯坦丁•多尔戈夫参与了这次探视,他表示,俄罗斯外交部坚持要求美方关闭关塔那摩监狱,同时也获得美国政府准备好这么做的承诺。
诸如此类,随着时间流逝而坦然阳光化的事物。
若电报、电话等通讯技术使得人类生活、生存和发展的节奏加快了;那网络就是让大多数人类参与世界变化、人类进步的节奏也加快了!
因此,维基解密---不神秘,人类进步大趋势下的必然产物,阿桑奇确实成为代名词!
一些截图,请看:http://bbs.bianzhirensheng.com/thread-1291871-1-1.html
首先我必须承认这个电影我就是冲着二表哥去看的。
但为了解背景以及这么长时间关注这个电影,多少知道维基解密和阿桑奇本人对这个电影好感不大,于是昨天花了一点时间专门到维基解密的网站上把他们对于这个电影的评价和声明翻出来看了一下。
我现在算是完全的懂了。
而且从心里感到编剧和Production team洒逼得令人捉急。
====================剧透慎入=====================从这部电影里我只看到两个不同价值观的冲突。
我从头到尾都觉得Daniel并不能算是什么“战友” “同事”。
Daniel从来都没认真想过他为WikiLeak做这么多事是为了什么,他甚至没搞明白自由的背后是无尽的孤独和残忍的现实。
说成大白话,他一开始就只是凭一腔热血,一拍胸脯就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
他从未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恶意。
Julian是懂的,真实世界的Julian Assange想必也是懂的。
最让我觉得可笑的是,电影里Daniel摇身一变变成了拯救世界拯救无辜百姓的大英雄。
就因为他害怕,就因为他自以为是地“觉得”这样做是对的而忘记了维基解密最核心的价值观,就因为他觉得他自己都看明白了都懂了。
他觉得Julian简直是疯了。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那你为什么一开始加入维基解密啊。
那你为什么还在第一个银行被扳倒的时候欢呼喝彩啊。
那你为什么在发现了信息的力量以后不卷铺盖走人啊。
你怎么还想改变其他人啊。
你还想毁了维基解密啊。
你特么以为自己是谁啊!
这如果不叫背叛,你告诉我这叫什么。
Julian不同。
他明白这个世界的丑陋不堪,更明白他这样的做法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威胁。
但即使是这样,他也愿意承担这个世界给他的种种困难,就是为了自己的信仰和言论自由的信念。
他愿意坚持。
他不惧怕任何人。
任何事情如果违背他的信仰,他都有勇气说不。
对我来说,这才是英雄。
=====================剧透结束=====================因为编剧之一是电影中Daniel的原型,所以,我觉得这个电影应该是虚构成分大于关键事实的。
毕竟现实中的Daniel, 根据维基解密的说法,只是一个当了一年左右的志愿者。
电影中大部分情节发生的时候,Daniel已经不在维基解密了。
最后说一下本尼。
本尼其实演的非常好,几个地方可以说是相当传神,连那种带着距离的微笑都演的恰到好处。
说实话,本尼大概是这个电影里唯一的亮点。
另外就是我对本尼的尊敬之情在看完电影之后上升了好几个档次,特别是因为知道维基解密和阿桑奇本尊就此事还“礼貌地回绝并请求本尼重新考虑出演的决定”。
顶着这样的压力,本尼的演出还是非常出色,不得不说他真的非常专业也非常敬业。
本尼在最近的Q&A中说他想要立体地诠释一个改变全世界人民对社交网络和信息看法的人,并且给人们一个讨论的突破口,我觉得这部电影和他的精彩演出已经做到了这一点,这是很令人敬佩的。
所以也就别管二逼的编剧和导演说什么了。
这么大制作的电影,这么高的曝光率,又是维基解密的故事,居然事先没有联系维基解密(本尼是第一个联系维基解密的人,当时已经要拍了),过后也没有一分钱给维基解密,实在是让人觉得有点恶心。
制片商真心一群真.黑粉们不解释。
另,目测天朝是不会引进这个电影了,就算引进也是要切得很厉害的。
英国帮真的气质好脱俗〜(⁎⁍̴̆Ɛ⁍̴̆⁎)
不管怎么说,就冲维基这个主题也得支持一下。似乎天才都有偏执
又是一个从携手并肩到反目成仇的故事。不得不说阿桑奇是神经病
阿桑奇自己看了会不会吐血,把他变成了PR大师。BC,DB,DS,都抵不上那个惊鸿一瞥的Malcolm Tucker...
闷
缺爷并不出彩啊,反倒是丹尼尔很抢眼,这是要跟华生抢么?
人物塑造不够,太多注意力分散在事实中,配合TPB AFK会有很有趣的感受。另外,四毛的白发造型忽长忽短是几个意思。。。
不是大表哥长的太好,我是坚决差评的。。。
片尾还不错,之前很多情节不知所云。
感觉剧情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剧本采用他人所写传记的角度必有偏颇,但在阿桑奇强大的个人意志之下,剧本言外之意似乎隐藏着一颗缺失父爱的心,那是他可能永远无法知晓的秘密。银白长发,压低的声调,这一个BC在这样一部片里竟演出了一种性感,冷的,却挥之不去,比起虽瘦成锥子脸,却仍吐着一口古典英伦腔的大表哥,他演得好太多。
侦探先生 你染白发超好看的!!! mua~
故事讲的很奇怪,要是换大卫芬奇来导就好了。另外 阿桑奇 这个角色很难演,每次看到康巴感觉都怪怪的。
方方面面的不忍直视(一分给《卫报》和美帝官方打酱油的熟面孔们)。看在想进入英语影坛的原因上就不吐槽DB了,不过这都不如《为时不远》有思辨性,真想演这种,留在德国能演个够啊!
要不是为了Vikander我才不会看这种烂片呢,阿桑奇做解密绝不是为了传染勇气创造更好的社会。
真难看,特别主角造型丑的一比,演技什么的也不咋地
不太喜欢康博巴奇,感觉他的每个角色都是同一副嘴脸:略天才,但更多的是偏执与自负。片子前半段中立,后半段将阿桑奇黑成渣了,信息量相当大,对不了解背景的人看绝对吃力。布鲁赫的大胡子胖脸好萌,大表哥美哭。★☆
了解一下维基解密
内容有点深有点多,信息量爆棚
和一个benedict脑残粉一起去看的。连她都觉得这个片好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