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最后给男主打电话估计也只是偶尔念起旧情,哪天男主再次搞砸,姐姐一样还是会干脆的和这个麻烦制造者一刀两断。
最后在男主的帮助下,姐姐顺利解决官司,可是她只是叫男主"leave",希望他像以前一样消失。
分歧自从我们长大后便一直存在,被需要也只是偶尔的利用,活着也只是暂时,尽管我们之间仍有情亲的存在,也许吧,我单方面的?
但是和我们各自的生活比起来,不,是和你的生活比起来,那又算的了什么呢,更多时候只是你完美主义之后极力擦去的一个污点。
我在意的东西对你来说永远摆在第二个位置。
我们为什么要长大而不是在某些珍贵的东西消失前就死掉。
头脑变得昏沉,就像它本应该的那样,冷水没过我的鼻腔,我睁开眼睛,看着染红的池水,今晚,我就要和我的Vista重聚,亲口告诉她我还未曾说出口的誓言。
此时有人打来电话,冥冥中,我觉得那就是你,是你感觉到了我的离开吗?
都不重要了。
这五年你早已从我的生命消失,或许于你而言五年前我早就死了,我还没有认真思考过你发现我死后的情形,但是我还是鬼使神差的接起了电话,你说你需要我,我惜命鬼似的从浴缸中坐起,疯狂洗去手腕上的血污。
就像你需要我一样,这只是暂时的,对吧。
这是一部在大量的阴暗色调中去诠释爱的故事。
导演编剧兼主演肖恩·克莉丝汀森给我们讲述了一个非常深沉而富有哲理性的故事。
他在电影中饰演的一个loser十分传神,每一个眼神都充满了愤懑、绝望和厌世。
他在影片开头就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想去见他死去的爱人。
因为他觉得他厌倦这个世界了,这个世界上也不会有爱他的人了。
可是因为他的姐姐突然出事让他照顾他的侄女,他被迫卷进一系列的事件当中。
在电影的后半部,他为了爱去重新认识自己,敢于去直面生活,勇敢承认爱,说出爱。
“亲爱的维斯塔,我偶然发现另一部的我想看到明天升起的太阳,这部分的我埋藏在我身体里许久。
我在想,去经历生活,去想消失的爱人也可能活在某个角落,我猜想的答案是否定的。
”这段对白让我非常感动。
他开始意识到他心中还是存有希望,他希望能看到明天的太阳,他意识到他可以为了逝去的爱人而活在世上。
后面还有一段,他去还债,把真相告诉给迪恩。
不仅因为迪恩帮助他救他姐姐,更是因为他多次重复强调的:他不会说谎。
他心底的声音是这样的:即使我一无所有,即使我真的是个loser,但起码我不会说谎,我真的不会欺骗别人。
这就是我。
索菲亚让他意识到他被“需要”了,他也“需要”去保护他的侄女,去爱她。
这也唤醒了他一直试图去否认去遗忘的对他姐姐的爱。
不得不说的是,电影的视角非常独特,多次从背后和侧面显示主角的视角和眼神动作,这让我总被他的每个细节所吸引。
配乐超棒,而且也采用了超现实的手法去处理一些灯红酒绿的慢镜头和“死神”,这让这部电影色彩更浓厚。
总之,这是很好的一部电影。
它的原型短片《宵禁》,我有机会还是会看的。
“亲爱的维斯塔,我很久前就想写这封信了,但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心声,所以我只能说这些。
我想念你的微笑,我希望你读到信时一切安好,然而这些事发生的时候,你不会是这样的反应。
几个小时以前,我在德沃酒吧发现一个女孩安详地躺在最后的一间厕所里。
她去世了,这件可怕的事情让我想起了你,像你一样,她也抛弃身边人而去。
维斯塔,没有你的世界冰冷孤独,我很想你。
你走了之后,我被指责成局外的观察者、使用者、孤独者、清洁工、失败者和傻瓜,却从来不是参与者。
不,从没有人指责我变成这样。
”“亲爱的维斯塔,连死神也不要我。
他要那只死去的鸟。
那只鸟却再次萦绕在我的头脑里。
我真希望是在去见你的路上,但是夜晚却在远离我,视野范围内没有终点。
”“亲爱的维斯塔,我偶然发现另一部分的我想看到明天升起的太阳,这部分的我埋藏在我的身体里许久。
我在想,去经历生活,去想消失的爱人也可能活在某个角落。
”
继“萝莉+大叔”之后的又一牛逼组合---萝莉+娘家舅舅。
很喜欢这种自编自导自演的片儿。
小女孩:我跳级了,我跳过了六年级。
男主:我很喜欢六年级。
因为我太喜欢六年级了,所以我上了两遍。
男主:你从来不找乐子吗?
小女孩:体操就是乐子。
男主:可你作三周后空翻时你的脸就像刺客一般。
我是说,微笑在哪里?
你不笑的吗?
小女孩在保龄球球道起舞。
看得我萝莉控之魂燃了起来。
手翻书。
我很喜欢这个!
感觉这也是制作动画的一种方式。
娘家舅舅义愤填膺,打了姐夫。
看完后有了点奇怪的想法:对于那些一心想离开这世界的人来说这片儿可能没什么帮助,但对那些觉得生活很没劲却还不想死的人来说会很温暖吧。
被人需要真的是一件很治愈的事情
希望每个抑郁症患者都有争取被需要的勇气 也希望每个求死的人在最痛苦的那一刻都有被需要的运气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往往是亲情 而把那个快压死的骆驼唤醒最可能的人也会是亲人是我会喜欢的电影类型啦 男主在求死的路上 被自己的外甥女治愈 慢慢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有了表达爱意的勇气 也是这份勇气 让他重新收获了亲情 也是这份亲情 在最后一刻再次拯救了他 电影里总是充满着巧合 而现实生活中往往都是后知后觉的遗憾 抑郁症患者真的很难被拯救 但还是希望这世上会有些幸运发生在他们身上吧 晚安💤美好的世界[心]
Before I disappear 顶着奥斯卡最佳短片宵禁的改编长片,色调虽比宵禁明亮,也失去了宵禁的抓人。
对于宵禁中拓展了对于死亡的讨论,相比艾米莉狄金森的诗《因为我不能坐等死神》神叨叨的,也是因为我没那个深度参悟吧(就是没看懂[捂脸]),更喜欢胡子大叔说的。
“死亡,不是结束,而是你身体的一部分,不仅组成了你的身体,甚至组成了你灵魂的碎片,你无须刻意去面对他,只需接受他的存在,把每一天当做你存在的最后一天即可。
”不喜欢字幕组的翻译,自己强行阅读理解的(不知道是否有添油加醋哈哈)。
丰富剧情所增加的桥段诠释了对在乎的人没来得及说出i love you的遗憾感觉有点画蛇添足,妹妹家事的赘述也影响了最后兄妹对话的催泪成份(宵禁看到那段真的很戳人)。
不过总体来说,before I disappear还是值得一看的,死神来了那段还蛮有意思。
只是建议看完长片,再去看短片宵禁吧,这样可能还会有惊喜。
片尾种草的这首歌,找了才发现红于恋恋笔记本,先存着吧,感觉也值得看看。
小女孩的演技爆棚,喜欢里边突然触动小心脏的细节,最喜欢的电影,也许相比短片剧情显得拖沓了一些,但丝毫不减少我对电影的喜爱。
歌曲衔接配乐更是让我脑洞大开,每一处希望有的动人音乐均能够触动心弦,之前完全不知道肖恩这个人,但不得不承认肖恩真的是个天才,诠释人性,诠释亲情,诠释了the life!
之前的一个短评给了五颗星,完全是因为由于刚刚得知CURFEW被改编成FEATURE狂喜之下给的五星。
今日看完这片子后觉得该给一星,但是看在CURFEW的面子上给两星吧。
下面我简要说说这电影的缺点。
长片电影(以下简称FEATURE)的时长和短片有着巨大差别,这也意味着故事的构造和情节的安排需要有不同。
在CURFEW里,导演对节奏的把握十分精准,情节推进用镜头语言表达的十分利落,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通过简单的几个细节表现的非常充分。
因为是短片的缘故,有些推动情感变化发展的细节虽然很短,但是观众十分容易理解。
整个短片给出的一个非常大的悬念就是:RICHIE最后会不会自杀成功?
当最后的电话铃声响起,当RICHIE最终说出了"OK“,影片戛然而止,着实精彩。
而且我相信这也是打动奥斯卡评委的缘故吧,因为CURFEW在短短20分钟内的旅程中表现了一个中年LOSER和小萝莉之间的那种情感,对亲情的那种别样的渴望,同时制造了极大的悬念。
对于一个20分钟的短片来说足够了。
回过头来讨论现在的这部BEFORE I DISAPPEAR,看过的朋友就会发现这部电影的故事构造是多么的凌乱不堪。
RICHIE夜晚的历程简直就像是一个大杂烩。
如果导演想表达的主题仍旧与”亲情“有关,那么他的故事构造简直是和主线半毛钱关系没有。
厕所里死掉的那个女的,保罗韦斯利的出现什么的,对于人物情感变化的推动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这个情节的设计就是,就是一点意义都没有吗。。。。。
整个FEATURE中只不过就是复制了一些CURFEW出现的桥段。
值得一提的是小女孩的情感变化在FEATURE中显得十分的突兀。
女孩的情感节点仍旧是在CURFEW中出现的那三处还有一个新加入的情节点(RICHIE为女孩打架),即开始讨厌RICHIE,看到小人书后对RICHIE产生好感,RICHIE为她打架而感动,最后在家中彻底依赖了这个叔叔。
但是处理的手段仍旧和短片中的一样。
要知道长片中的人物情感变化推动需要更加多的元素,需要前期的情感酝酿和铺垫。
女孩在得到小人书之后就开始更加想要了解RICHIE,短片可以,但是FEATURE就不行,因为这一个小桥段引发的情感变化不足以让人信服。
前面至少还要再铺垫一些。
短片可以这么搞的原因是观众在看短片的基础上把自己调整到看短片应有的认知程度,而看FEATURE的认知就会发生改变。
也就是说,SOPHIA开始的情感变化显得太单薄。
从RICHIE的情感变化角度来说,当RICHIE看到有个哥们从保龄球中拿出毒品的时候,为什么会想要去拿小人书给SOPHIA看?
这个桥段和CURFEW中是一样的,但是CURFEW中可以这么做因为很短,观众可以理解它的短所以可能会对这个部分进行猜测或是脑补。
但是FEATURE中就不行。
你有这么长的时间来写这个故事难道没有考虑这段RICHIE所经历的情感变化么?
至少前面给个提示也可以呀。
总之,情感变化的突兀和故事构造的奇葩是影片最大的失败。
真的是对这个电影非常失望,期待了很久就搞出来个这。。。
本人的第二篇影评就先给它了。
引用烂番茄上的一个人的说法:本片就是讲了一个中年LOSER带着他的侄女在一个星期三的夜晚的奇葩之旅,而且他们忘记带了GPS,呵呵。
对了,再补充一句,音乐逼格一如既往的不错。
导演对音乐的造诣还是很高的,人家貌似是只要是艺术都特长。
这部电影主题依然是救赎,和《中央车站》不同的是,这是一份亲情的救赎。
也许表面看来,是索菲亚救了想要自杀的舅舅,实则舅舅救赎了脆弱不堪的姐姐和她的女儿索菲亚。
索菲亚在拉丁语系里的意思是:智慧。
看的出来,姐姐用强悍的外表保护起她的脆弱,索菲亚也一样,聪明,美丽,多才多艺,却被父亲那句“你不该来到这个世上”深深伤害。
coolest的姐姐却觉得弟弟是一个坏榜样,她不知,这个坏弟弟确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他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而让自己陷入窘境,他觉得好累,想要自杀,但是姐姐的请求让他可以放弃生死,去照看他的外甥女。
电影不震撼,也不沉闷,但是里奇的身上闪烁着光辉。
迪恩的女友是谁害死,我们都知道是drug的过量摄入。
那么是谁让她染上的,不是酒吧的硬汉老板,酒吧老板确实卖drug,而且称它为Flora。
而酒保负责的夜店也在卖同款drug,但却在第一次男主见到迪恩时撒了谎,说根本不知道flora代表什么。
所以酒保应该是私下在自己的负责的夜店做drug生意。
而最后迪恩开车子弹上膛,没杀男主而让男主下车,那其实迪恩也明白了,让女友染上drug并背着他用场子做drug生意的就是酒保。
还有两个小巧思,第一个是姐姐邀请他吃晚饭约的是7点晚餐,而一开始男主逃债也是强调自己的晚饭时间是7点而不是纽约的5点。
应该是他们姐弟的异乡人习惯,中部小山村人士的作息。
第二个是女儿和妈妈的暗号都是chestnut,最后的歌词也有chestnut,这是他们家族的暗号。
看下来感觉是狂野又很温情的家庭片。
自杀时一定要把电话(线)放在身边。
還行
喜欢前20分钟 后面快进 小女孩太讨厌了
开头蛮吸引人的,只是这种救赎的片子看得太多了。。。
人物关系;情绪;四星
整部电影一股提不上气的感觉
2星给歌吧,简直就是一部学生作品
如果先看了《宵禁》可能对这个长片不会这么喜欢。长片里的里奇形象更加完整,你也可以理解他的一些行为动机,整个故事一直在崩溃的边缘,让人提心吊胆也更加好玩-“我要杀了你”“那你先排队吧”,就是这样一种黑色幽默的状态,虽然是loser但底色依然闪光这才是魅力,认命同时也厌恶命运,分明拳头不硬却随时准备把别人胖揍一顿。配乐亮点,前主唱+吉他手导演不是盖的,很多地方得意极了,很像小时候看的《猜火车》《罗拉快跑》一类脏脏的青春片那种很难言说的质感。人物都拍得很美,表演流畅自然,整体很有质感,看出有钱来了,一直在想这种破故事怎么能有钱拍出这些质感的。当然也有一些情节上的生硬之处,但幻想的部分用得都很恰当,既参与叙事又表现了一种迷幻的状态。
短片原来有出彩的几处,延成长片反而平平无奇了
飛機上看的 這一趟門出的太糟心了 本想看看能否找點寬慰 但看完整個人更不好了 主角還能選擇是否去天堂 可我現在連死的權利都被剝奪了 我可不能狗帶 我要是在接下來的一年半內狗帶可就真的前功盡棄了 難受!他們的挫折被治癒怎就如此簡單及碰巧 我怎麼就從未遇到過⋯⋯
也许对于一个喋喋不休的厌世男最好的解药就是有一个冷面惹人怜的萝莉吧。不过影片更注重于对里奇内心世界的刻画,不存在的女友,没有父母和亲人【姐姐多年回避】,背负着债务穿梭与小酒吧和保龄球馆。一个电话开启的自我救赎之旅能走多远,是的,除了手翻书之外,还需要一点小小的契机
感受不到看宵禁时的感觉了,觉得他们俩都崩坏了,狂躁的很。其实本想看部电影减缓焦虑感,但更焦虑了,心脏很难受,潮湿。我承认我无法控制双相障碍和焦虑症,但我只是想试着活下去。
无聊
爱会治愈一起。
被需要还有被爱着就是活下去的理由。
奥斯卡最佳短片《霄禁》的长片版本,主角和故事不变,增加毫无意义的支线削弱了主线的力道,缺乏原版的魔力,所谓画蛇添足一点没错!
感觉到了猜火车的气息~~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是中国人常说的,最坏的情况都无所谓了才会看见美好光芒吧
朋友瞎推荐,师妹乱助攻,然后我就看了,差点没睡着。。。
片子不错 尤其是跳舞那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