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无耻混蛋

Inglourious Basterds,希魔撞正杀人狂(港),恶棍特工(台),无良杂种,无良杂军,戴罪立功,无良杂牌军,混蛋野战队

主演:布拉德·皮特,梅拉尼·罗兰,克里斯托弗·瓦尔兹,伊莱·罗斯,迈克尔·法斯宾德,黛安·克鲁格,丹尼尔·布鲁赫,蒂尔·施威格,哥德昂·布克哈德,雅基·伊多,B·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美国语言:英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年份:2009

《无耻混蛋》剧照

无耻混蛋 剧照 NO.1无耻混蛋 剧照 NO.2无耻混蛋 剧照 NO.3无耻混蛋 剧照 NO.4无耻混蛋 剧照 NO.5无耻混蛋 剧照 NO.6无耻混蛋 剧照 NO.13无耻混蛋 剧照 NO.14无耻混蛋 剧照 NO.15无耻混蛋 剧照 NO.16无耻混蛋 剧照 NO.17无耻混蛋 剧照 NO.18无耻混蛋 剧照 NO.19无耻混蛋 剧照 NO.20

《无耻混蛋》剧情介绍

无耻混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分五章进行。二战中德占法国,德军上校汉斯(克里斯托弗·瓦尔兹 Christoph Waltz 饰)号称“犹太猎人”,在一次屠犹行动中,少女苏珊娜(梅勒尼·劳伦特 Mélanie Laurent 饰)侥幸逃脱。与此同时,八名美国犹太士兵在中尉奥尔多(布拉德·皮特 饰) 的带领下潜入德占法国刺杀德国军人,其行动神出鬼没,手法残忍,对德军造成相当威胁,被称为“杂种”。三年后苏珊娜来到巴黎继承了姑母的电影院,结识了德国战斗英雄,电影《国家荣耀》的主演弗里德里克(丹尼尔·布鲁赫 Daniel Brühl 饰)。对苏珊娜一见钟情的弗里德里克说服德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西尔维斯特·格洛斯 Sylvester Groth 饰)在苏珊娜的影院首映《国家荣耀》,希特勒(马丁·乌特克 Martin Wuttke 饰)本人也将出席。苏珊娜决定借放映之机烧毁影院;而在...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我的爷爷叫建国莓之破片虎之剑旅行吧!井底之蛙爱的学校。尊严殖民地宫锁珠帘偶然互换的一天医生的假日超能警探重启地球鬼府神工吸血女伯爵诸魔之战真实的谎言奇幻贵公子大熊密使2之江都谍影江湖儿女凶火缉盗怪物辍学生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古宅魅影托尔金恋爱大逃杀机动战士高达UC仙境绑架案沧桑花楼街

《无耻混蛋》长篇影评

 1 ) 一句话。

这部电影用一句就可以概括:犹太导演电影里复仇纳粹的淫想YY。

电影的每个细节无不反应如此。

高潮更是在电影院里将用机关枪狂扫纳粹。

更是篡改历史也在所不惜,可见导演愤怒的YY。

 2 ) 犹太版抗日奇侠

我觉得这片子和我朝的脑残抗日片没啥大区别(肯定是爱YY的犹太人投资的),各种无敌主角和脑残敌军混合在一起。

要是希特勒真这么弱智(你看那只有两个卫兵站岗的剧院,以及希特勒在剧院里的表现),犹太人还能被他屠杀那么多,岂不是更弱智?

其实历史证明他们都不弱智,只是导演编剧投资方弱智而已。

其实要不是因为昆汀,会有人打这么高分么?

假装自己有文化,贬低天朝YY剧,却去捧国外名导YY剧臭脚,这样的天朝人真是太多了。

PS1:2星是给大导演的暴力画面的,这方面确实做得比天朝的零星星抗日剧要强无数倍。

PS2:别跟我说什么不要跟大导演昆汀考究历史和现实,某些人对抗日奇侠等等脑残YY剧毫不留情,对国外大导演却如此宽容,双重标准这个天朝常喊得口号果然名副其实PS3:不是要给抗日神剧正名,只是看不惯双重标准

 3 ) 谁制造的混蛋?

昨天看了一遍,有点不敢相信这是昆汀的作品,生怕自己没有看懂辜负的导演,今晨急忙在英文和中文的网站上翻看大家的评论 一片赞扬之声,然而细读之,莫非是溢美之词,却也说不上诸君对片子的理解比我强到哪里(当然,也可能是我只看到了些和我一样水平的,高水平都被忽略了),豆瓣中的一位女士(至少她的头像是个女孩子的模样)居然还为其中的某些桥段发出喜悦的笑声,更加让我惊讶。

思前想后,没有完全想清楚昆汀大人到底要说些什么?

恕我愚钝,是要表达战争的严酷?

德国人的凶残?

人性的阴暗面?

不可完成的任务?

还是有什么隐喻,什么需要推敲的含义?

我读不出。

也罢,也许我们只是应该把这个电影作为一个故事来读,无须深究什么个中大意,但是我也看不出这个故事到底精彩在哪里,也许有些人对血腥,对痛快的杀戮和子弹横飞的场面赞叹不已(此话绝无贬损之意,喜好因人而异),但是似乎这些场面也非此片独有,水平也非此片独高。

也许有人对紧张的情节,曲折的故事兴趣昂让,我得说,无论多么曲折的故事,多么紧张的情节都要靠谱,这个片子里,开始的一章和中间的那个啤酒馆一章不错,舒缓中透出的紧张颇让人窒息,逻辑清晰到位,不错,但是那个最后章节,那个所谓的高潮却是逻辑混乱,斧凿的痕迹到处都是,完全不靠谱。

仅说一点,如果在一个敌人无备而我方有备的啤酒馆里都难以全歼敌人,且损失惨重,何以在一个理应戒备森严的剧院里(别忘了这可是德军领袖悉数在场的地方,不全城戒严就不错了),靠几个连语言都不通的莽汉就能结束战争?

德国人是混蛋,但不是笨蛋。

补充一点,前几章里,最最聪明的就是那个犹太猎手,看他打破法国农夫心理防线的方法,掌握多种语言的能力,在啤酒馆侦查的缜密就可以想象此人的不俗,何以在最后的关键一段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就算他想解决纳粹的头领,结束战争,也不用凭几个傻乎乎的美国人之手啊。

不可思议。

也许昆汀同学就是想玩个轻松的片子,类似杀死比尔(没有看过,如有理解错误,诸君见谅)一样,玩酷,不过是换个时空而异。

那么我也无话可说,小孩子看的片子不需要逻辑,大人看得片子也有许多只是为了放松心情,不管前因后果之作,那可能就不是我等闲人的评论对象了。

充满崇拜的看了这个无耻混蛋(Inglourious Basterds),电影出来时是我姐姐推荐的,说这部片子不错,其实不用她推荐我也迟早会看得,因为一直对昆汀的电影抱有极大的兴趣,说来说去还是因为若干年前的那个低俗小说(Pulp Fiction),至今那个黑人杀手端着枪满嘴圣贤的教训那个小贼的样子仍然历历在目。

但是,可惜的是,真的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看过后,发现昆汀大叔也许真的是老了。

 4 ) 黃曉明同學該來看看Christoph Waltz

 Christoph Waltz飾演“猶太獵殺者”,他因此而拿了今年戛納影帝。

只能說,實至名歸。

 在這部戲裏,他實在是太亮了。

亮得Pitt都找不著了。

 甫一出場,便技驚四座。

要牛奶、換英語、灌墨水、滔滔不絕地講話。。。

如貓捉老鼠般享受著遊戲,完全掌控著節奏和結局。

在這場戲里,Christoph Waltz的表演順暢充分得近乎瘋狂。

個人認為這幕戲完全可以影史留名。

 想起《風聲》里黃曉明飾演的那個武田,這兩個角色在某些地方其實應該是有些相像的,都應該是有點變態的那種。

Christoph Waltz把“猶太獵殺者”的神經質詮釋的淋漓盡致,但黃曉明同學“一直沒忘了他那點帥”,武田就這麼被糟踐了......可惜。

ps:順便提一下,戲裏的希特勒也很驚豔。

 5 ) 昆丁这次有点正

1、昆丁真的不适合板起脸来说故事,《杰基·布朗》就是过硬证据,而《无耻混蛋》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一次他玩得很疯,但这部电影除了少数灵光一现的地方之外,基本是按着史诗正剧的路线走的——所以给我的观感还没去年一堆女人聚在一起瞎唠唠的小品《金刚不坏》好玩。

不是说正就不好,非要你剑出偏锋另辟蹊径,关键是什么样的人你就办什么样的事,周星驰放着无厘头宗师这样一份很有前途的职业不做非要去党校兼职当行政管理讲师这就不对了。

观影过程里我一直念叨着“太正了”“太正了”,当然我不是在夸片子里的正妹——虽然她们其实都比外表看起来有料一点。

2、叙事结构可以打乱,但剧情必须讲点基本的逻辑。

希特勒身上被射穿几十个洞也好被硫酸毁容也好被社会主义大哥鸡奸都好,这都可以接受,但你不能够在电影院外不安排一个守卫,让手无寸铁的黑哥们直接锁门一锅端。

这样的剧情没办法说服俺。

希哥的安保措施不会比毛哥差,如果哪个亲卫队一造反就能顺利成事那林家也不用在蒙古折戟沉沙了。

3、电影一开始相当沉闷,虽然是个人就知道这位纳粹大哥长得这么畸形绝对是位不一般的牛逼人物,一开始的彬彬有礼只是为了后来的爆发铺垫就好像大家都爱拍盖世太保弹钢琴一样,但昆丁还是很耐心地拍下去,到农民出卖了犹太人的时候,我开始激动了,这个意外的情节让我觉得在部电影肯定是五星级的吧,可惜——这第一章偏偏就是最精彩的一章。

4、小酒馆好像是大家都比较喜欢的一场戏,但这种狭路相逢死光光的场景在其他人的电影里太多太多了,这一段根本没拍出多少昆丁的独门味道,我说是杜琪峰拍的也有人信吧?

那个手势的设计尤其的明显,也许这只是昆丁纯粹想唰影评人一把,不过还没沙马兰在《水中女妖》中玩的过瘾。

5、看完了才知道,原来“无耻混蛋”部队就是个噱头,根本没多少戏份,皮特帅哥被坑了。

除了棒球棒控和痛宰同事的纳粹杀人狂之外,还有几个混蛋队员能被人记住的?

《低俗小说》里搭载布鲁斯威利斯的出租车司机都让人印象深刻,但这些混蛋队员却连路人都比不上,纯粹就是符号。

而且这些人还死得莫名其妙,这种莫名其妙,不是《低俗小说》里特拉沃尔塔忽然被宰那样绝妙的无厘头冲击,而是毫无铺垫毫无转折的随意浪费。

6、昆丁其实更擅长拍女人,或者说调教女人。

这种人应该是很受女孩子欢迎的闺蜜型男人。

这个片子里女人一般,倒是犹太猎人演得太好,其实他和那个小酒馆里毙命的少校都不用咋演,坐在那边就出戏了。

除了女人,昆丁拍得最好的就数讲话声抑扬顿挫的沧桑性感型老男人啦。

7、昆丁给人的印象,和片名差不多——一个从草根爬起来的满嘴污言秽语的不按牌理出牌的非学院派文艺青年无耻混蛋,为人和作品一样随意。

昆丁本人也有意无意加强别人的这种印象,有时候让我怀疑他到底是不是有点儿装?

我这么说是因为他此前的作品,散漫随意的表象之下,其实是惊人的严谨、精确,无一不是经过精心的编撰和设计。

录像店的无名店员一出手就是怪鸡电影《落水狗》,天,如果去掉那场应制作人要求加上的抢银行戏,《落水狗》居然是一部遵循古希腊戏剧“三一律”的电影啊。

那些台词,哎,最最出彩的台词,利用问答形式制造对话的悬疑感和紧张感,出乎意料又自圆其说(《无耻混蛋》里就缺少了这种怪腔怪掉的张力)——我觉得昆丁私底下很可能是个很爱读书很爱学习的好青年来着。

当然,他不会让别人看到这一面。

狂傲的古龙就是比严谨的金庸更像个天才,谁又会知道前者吃喝嫖赌之外每天还雷打不动拿出两个小时看书呢?

8、如果说《低俗小说》的几条叙事线索巧妙地连结成了一个整体并在结局形成爆点,那么《无耻混蛋》里的几条线就是散乱不堪各行其是,而且每条线都有逻辑上的漏洞存在,无法让人信服。

这种悖谬在结局达到顶峰——在首映式这种冠盖云集的地方,德国女影星居然相信带着几个几百米外就看得出不对劲的大老粗能够混进影院?

红白小情人对射的场景也是生硬、造作、不合情理,至少我作为观众无法投入情感。

编剧编剧,昆丁这次就败在“编”的痕迹太重。

以往那种随手拈来了无痕迹的才华上哪去了呢?

9、很奇怪,这个周末看的两部电影,杜琪峰的《复仇》和昆丁的《无耻混蛋》,都出现了大量的对导演自己以往作品的拙劣模仿和重复,希望这种创造力的衰退只是暂时的。

人生太短,有趣的导演又不多,你们得顶住啊。

 6 ) 《无耻混蛋》:代表人民爆你的头

假如一位电影界的小混混发达了,他会拍一部怎样的电影?

答案是:《无耻混蛋》。

没错,这是一部标准的流氓盛宴,从头到尾每一帧胶片都洋溢着血和粗俗的东西——这才是不折不扣的昆汀作品,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战争算什么?

历史算什么?

游戏规则是:只要你是“政治正确”的,那么,这将成为一记抵御所有道德批评的化骨绵掌。

MPAA循规蹈矩的给了《无耻混蛋》R级,可这次影评人们无法再指责昆汀“秽淫秽盗”——闪回的性爱镜头是为了丑化戈培尔,最后的血浆大迸发是为了刺杀希特勒和戈林,就连伊莱•罗斯挥舞着棒球棒擂人头颅的暴力场景都被赋予了正义的复仇色彩——我代表人民爆你丫的头,你还有什么可以狡辩的?

于是乎,在“政治正确”的护身符下,昆汀恣意展现着他在《刑房》里小试牛刀的B级趣味——当然,这一次还加上了大帅哥布拉德•皮特,而按照好莱坞的标准,由布帅哥担纲的影片自然是主流大制作而非B级Cult(票房业已证明了此言不虚)。

影片的艺术手法其实还是按套路打,只是这种怪招频出的套路目前几乎只有昆汀才能娴熟运用。

故事煞有介事的分成了五段,不过这并没有结构性的作用,情节还是按照时间顺序一关关的流动。

当然,布帅哥还是衣着光鲜,他先操一口流利的巴顿式美语给一群无赖恶棍训话,然后便大咧咧地在纳粹地盘里自由游走,即使落入虎口也还是虚惊一场,连那件剪裁得体的白色礼服都颇得007精髓的一尘不染;而装模做样割纳粹头皮的情节,则明显是在向布帅哥的成名作《秋日传奇》致敬。

伊莱•罗斯显然很受昆汀提携,以他的身材,出演什么“犹太熊”其实说服力不强,不过以他跟昆汀在“哗啦帮”(专拍小成本血腥恐怖片的导演团体)和“好莱坞恐怖大师联谊会”上结下的友谊,昆汀还是让他再一次展示出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不过,打爆纳粹大兵的头算什么,伊莱在自己执导的《人皮客栈》里还直接用酒精喷灯吹化了一个日本女孩的眼球。

克里斯托弗•沃兹是个惊喜,果然戛纳影帝不是盖的,他饰演的党卫军军官汉斯骨子里其实是一个资产阶级投机商,追捕犹太人对他而言也无非是一项利润丰厚的业务,这哥们毫无意识形态立场可言,为求自保可以立马叛变(基于“政治正确”的原则,也许称之为“弃暗投明”更为合适),无奈他遇上的是位美国小混混,全世界小混混的极品——于是,汉斯额头上也被布帅哥工工整整的划拉出了卐字图案。

沃兹的演技还体现在他深厚的台词功底里,一来他把昆汀那种喋喋不休又暗藏玄机的独白表演得畅快淋漓,二来他还可以在英语、法语、德语乃至意大利语间自由的切换声道——其实《无耻混蛋》完全可以同时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外语片。

《加里森敢死队》那会,带队的军官好歹还是个体制内的;玩《盟军敢死队》的电子游戏也还得讲究点战略战术——而“无耻混蛋”们呢?

带头的是个最大的混蛋(入伍前是个私酒贩子),不懂德语也不讲道理;哥几个杀纳粹也是操起冲锋枪就突突,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

从表现形式上看,“无耻混蛋”小分队更是与恐怖分子无异——他们最后用的是在国际新闻里饱受谴责的“人体炸弹”战术。

看来,昆汀熟谙的“政治正确”原则又一次发挥了底牌的作用。

恶搞戏仿又何妨?

本来就是电子游戏般的电影,研究一下嘛,不要当真。

电影只是电影,谁会相信希特勒、戈培尔和戈林都在一家巴黎的电影院里被炸死,然后二次大战在1944年结束?

同理,也没有人会把《无耻混蛋》里的情感甚至生命当真:犹太姑娘、法国黑人和纳粹战斗英雄间那段似是而非的三角恋(犹太女的姓氏“德雷福斯”疑似在讽喻法国历史上的排犹丑闻),德国电影女明星为了刺杀希特勒不惜赴汤蹈火(八成是被潜规则后记恨于心),还有那个只当了五个小时父亲就死于非命的德国士官(顺便搭上了开小酒馆的父女俩)。

牛叉闪闪的《无耻混蛋》,唯一让我感到不快的是,为什么那个影评人一出现,就搞砸了任务并立刻一命呜呼?

(刊载于《东方早报》2010年2月3日)

 7 ) 无耻混蛋 Inglourious Basterds, 2009

一周之内看了同一个导演的三部电影,说起来也算是打破我个人的纪录了。

《被解放的姜戈》、《低俗小说》和《无耻混蛋》,看完之后难免做些比较。

《被解放的姜戈》是第一部,看完之后连骂数日,心想这种污了眼的感觉似乎一辈子也洗不清了;再看《低俗小说》,槽点倒是少了许多,但对于人们普遍提到的什么“环形结构”啊,什么“暴力美学”啊也并不是很感兴趣。

归根结底,《低俗小说》能够在奥斯卡和戛纳电影节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备受青睐,原因就是它太特殊了,谁也没见过。

没人见过密集致敬,评委们肯定眼花缭乱;没人见过环形结构,影评人一定倍加赞赏;没人见过絮絮叨叨,影迷们一定津津乐道。

所有没见过凑在一起,当然让所有人都大饱眼福。

不过仔细想想,《低俗小说》真的好到无以复加了吗?

真的已经参透世间真谛了吗?

恐怕未必。

完全没有经历过美国流行文化的世界各国人民,到底能有多少对嗑药、摇摆舞、拳击、黑社会、鸡奸、武士刀感同身受啊?

恐怕少之又少。

翻遍豆瓣影评也没见过几个能把“环形结构”和“暴力美学”搞明白的,那豆瓣上8.8、IMDb上8.9的高分,又都是从何而来的?

不知道。

总觉得永远也不会知道了,这可能是社会学范畴,与我无关了。

然,我还是觉得,如果不明觉厉的人乌泱乌泱,这样的电影就像天朝从前的股市,水分太大,泡沫太多。

总想看看昆汀•塔伦蒂诺还能耍出什么新花样来,那些混搭的所谓昆汀招牌式元素能不能再圆融一点儿,本以为要再等个三四年了,却没想到这样一个东西其实已然出现过了,如此反类型,如此暴力,如此碎嘴,如此符合常理,如此厉害的男配——终于找到了最喜欢的男演员——《无耻混蛋》,横空出世。

天啊,我已经叨逼了很多跟这部电影没关系的东西了吗!

那说点儿实在的。

整个故事分为五个章节,分别讲述了林达屠犹、混蛋出击、影院奇情、基诺行动和帝国覆灭五个相对独立的故事。

前四个故事出现了四位主人公:熟练掌握德语、英语、法语和意大利语的党卫军上校、犹太猎人、负责安全保卫工作的汉斯•林达;混蛋部队领导阿尔多•雷恩;犹太幸存者苏珊娜;还有同盟军的盟友、打入德军内部的德国影星汉斯马克。

四个人在最后一个故事当中的电影院相会,林达先下一城,干掉了汉斯马克;苏珊娜干掉了电影院里所有德国人,又被爱慕她的德国小兵送入地狱;阿尔多在最后时刻扳回一城,逮捕了自作聪明的林达。

混蛋阿尔多在最后获得了胜利,可以说是越混蛋活得越长,最混蛋的人留到了最后。

惊奇伴随始终:原来林达早就知道犹太人在地板下;米奴(苏珊娜)竟然逃过了林达的法眼;酒馆里除了最弱的汉斯马克竟然无一生还;原以为用意大利语可以躲过一劫的阿尔多一众碰到了精通德法英三门语言的林达,却不知道他还是个意大利语高手;希特勒竟然就那么被打成筛子了;以及故事就这么结束了。

每一个爆点都在意料之外,却又存乎情理之中,所以惊奇带来的就是黑色幽默和让人笑掉大牙的快感。

比如林达让三个美国大兵不断重复自己姓名,换了任何一个其他场景都会变得奇奇怪怪,好像故意搞得累赘絮叨,可偏偏负责安全保卫的语言奇才林达在已经知道大兵身份的情况下拿他们当猴儿耍就毫不别扭。

某种程度上说,本片的台词水平甚至是高于《低俗小说》的。

《低俗小说》走的是美国流行文化路线,《被解放的姜戈》走的是美国黑奴解放和南北战争路线,两个字总结,就是讨喜。

怪不得备受推崇(批评《逃离德黑兰》的人,首先更要看到这一点,才能搞明白奥斯卡,也就是说,其实不管选哪个,最终都是美国的,讨美国的喜,得美国的奖,归根结底,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

当然讨喜的不只有题材。

昆汀善于编故事,结局隐然注定,而看点就是一群毫不相干的人如何搅在一起,尔后如何到达结局。

《无耻混蛋》则全然不同于以上,既不美国,也不宿命。

你道它是个严肃的二战历史片?

不是。

它调戏各色人等,篡改历史真相,为一本正经的影评人喷得一塌糊涂。

你以为故事的结尾一定是希特勒冲出重围?

错了。

结局恰恰是希特勒惨死,被打个稀烂,还挨了一炮,最终化成灰了。

你以为犹太猎人忠心耿耿?

不对。

他猎杀无数,最后却在根本问题上掉链子,心里想的是如何向美军投降,如何给自己找个好的归宿。

同盟必胜?

没戏。

两场最激烈的枪战里一个人也没活,管你是德国人还是美国人还是犹太人。

人物设定颠覆、剧情冲突颠覆、结局走向颠覆,颠覆一切,这才叫真正意义上的反类型,它超出了所有人意料的极限,但又合乎逻辑。

这就是一个凭一己之力写了十年的电影剧本应有的质量。

单有故事还是不够,一众影星的精彩表演加成太多。

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笔者最爱克里斯托弗•沃尔兹大放异彩,展现出惊人的语言天赋和情感把控力,表演方面力压布拉德•皮特,无疑是整部影片当中最出彩的角色。

影片最后一部分当中,沃尔兹先是装傻,然后凶狠,接着谄媚(一句That’s a bingo真是萌翻了),最后落魄,整个过程自然而然,毫无做作伪饰的痕迹,让人大呼过瘾。

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除了克里斯托弗之外,任何人都不可能成功饰演这个角色,这一方面说明导演选人精到,更说明沃尔兹个人水平不凡。

昆汀可以算是电影界的掉书袋了,万部观影量对他来说并不是负担,反倒成为他的财富。

然而君不见,掉书并不难,难的是掉得让人舒服,既不会让人视而不见,也不会让人觉得突兀。

用纸牌游戏历数古典好莱坞,用插入式解说致敬胶片,还有种种诡异又合理的方式,昆汀营造出的故事与其说是个万花筒,倒不如说是个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大梦。

不敢用大脑想的,昆汀敢往电影里鼓捣;不敢用镜头拍的,昆汀敢往电影里招呼。

要说大师,昆汀还算不上;要说头脑,恐怕无出其右。

无耻混蛋,也许是一个昵称?

也许是对胜利者开的小小玩笑?

我不这么认为。

无耻混蛋,其实是你无耻、我混蛋,没一个好东西。

整部片子里,谁也没有按套路出牌,这讲的不是偶然,而是非常规、无底限,让人在惊叹之余又觉得十分合理,因为这是深入虎穴,是战争核心,每个人都处于非常状态。

当然,影片导演必须要考虑的是片子唯一的底线,也就是同盟军获胜,一个不得触及的底线。

尽管如此,昆汀也会直截了当地告诉你,不仅德国纳粹可恨,同盟军也无耻,同盟军也是混蛋。

不为真诚的爱情所动,不遵守已经许下的承诺,以暴制暴,无所不用其极,残忍程度绝不低于任何集中营。

这就是战争,战争之中,只有灾难,没什么正义可言。

每个人都是无耻混蛋,战争和人性的荒谬就在这里显露无疑。

可能德国人还是一如既往地失败了,同盟国还是毫无悬念地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昆汀戏谑地透露出这样一层意思,同盟国的成功并不是因为正义、实力抑或聪明,只不过是仰仗着德国人的自掘坟墓,还有作为胜利者的一丝丝自作多情。

也许我又过度阐释了?

那么你肯定喜欢我给出的另一个结尾:昆汀在他那一如既往的醉态里,口喷了一幅荒诞的伪二战图景。

 8 ) 《无耻混蛋》:谁无耻,谁混蛋?

SDMS评分:94分平安夜一个人待在家里,在《玛丽与马克思》和《无耻混蛋》之间犹豫了半小时之后,我选择了后者。

把《无耻混蛋》看完已经2点多钟,发现不写点什么,实在是难以入睡。

昆丁·塔伦蒂诺以前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很邪的导演,从录像带出租店里摸爬滚打出来,没完没了的话痨和淋漓尽致的伤残镜头是他忽悠全世界的两大绝活。

在《低俗小说》之后,看了《杀死比尔》再看了《死亡证据》,我想,这个导演也就这样了,掐着自己的肾上腺拍东西,跑进疯人院要一些剧本创作的灵感。

所以,我真的以为《无耻混蛋》会是一部讲一群流氓是怎么虐待纳粹的泄愤电影。

尤其是当史提格割头皮,唐尼提着棒球棍敲碎了一个纳粹长官的脑袋的时候,我心里还说呢,果然开始肆虐了。

然而在两个半小时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昆丁已经放下屠刀,立地成大师了。

这部电影完全是用一种极为强劲的表演张力在吸引着观众,这种气势从开篇的第一场戏就弥漫在每个演员的一颦一笑中。

《无耻混蛋》在宣传的时候,一直是把布莱德彼特作为主角,实际上,在这部电影中,彼特除了歪着嘴说几句带有浓重田纳西口音的英语之外,并没有太多亮点。

而那支招摇过市的恶棍部队其实也没怎么发挥作用,什么棒球棍唐尼,纳粹杀手史提格,都跟走秀一样出来一下子就歇菜了。

所有的重墨都描在了那些一丝不苟到变态的纳粹身上。

饰演汉斯·兰道的克里斯托弗·沃茨绝对是一个天才,他那种张弛有度的念白节奏,把一个心思慎密、老奸巨猾的犹太猎手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以前大部分的时候,我总是认为昆丁的对白是一种为了追求风格而有意为之的东拉西扯,说一个段子,念一段圣经,就像好多人写文章喜欢学钱钟书老人家掉书袋一样,学得不三不四、人模狗样的。

而在《无耻混蛋》中,昆丁的话痨功夫已经炉火纯青,他用汉斯·兰道和盖世太保两个角色不断地说明着一个问题——话痨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话痨在气氛营造中遁于无形。

整部电影最出彩的几次个人表演,在我看来,一次是汉斯·兰道在奶农家里讲人们为什么讨厌老鼠的段子,一次是汉斯·兰道说吃酥必须要等奶油,一次是盖世太保猜金刚……当然其他还有好多精彩的对手戏,像戈培尔受到希魔赞赏之后感动而泣等等,我也难以一一赘述,更难以用我浅薄的文字来还原那些演员们堪称伟大的表演。

其实,仔细回想不难发现,这些精彩桥段的背后都是有一个套路:那就是对话双方一个努力掩饰,一个捕风捉影。

正因为话不能挑明了讲,所以昆丁的拐弯抹角的对白才格外显得对路,而那种过关或败露的基本悬念也足够把观众的心吊到嗓子眼。

昆丁对于血腥的把握,一直是比较让人放心的。

这次也果然是高手下厨,咸淡适中,那场酒吧里的群射戏,激烈的火花,绽开的血肉,再加上几道刀光,让人看得无比销魂;再到苏珊娜和德国英雄互射的时候,美女胸前的枪口就像蝴蝶展翅一样美妙;而最后唐尼把希特勒射成马蜂窝的镜头,也让人在电影尾声重温了一次昆丁式的变态。

如果要说《无耻混蛋》还有什么不足之处,那就是这个故事本身缺乏一气呵成的连贯性,不过昆丁自己已经像章回体小说一样把它分成五段了。

这个做法有效地掩饰了段落与段落之间在承接上的僵硬和死板。

而如果把每一段戏都单拎出来赏析的话,那再挑剔的观众我觉得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了。

结尾处,当彼特再一次把纳粹符号刻在敌人额头上后,在彼特身边的战友赞赏他刀功精进,而彼特自己也大言不惭地说,“这是我的旷世之作”。

这句对白放在最后,显然是昆丁·塔伦蒂诺等不及外界的赞誉,先自封“旷世之作”陶醉起来。

看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那些纳粹的奸诈,那些恶棍部队的残暴,那些双重间谍连缴械的孩子他爸都要射杀的冷血,其实都是为了完成他们各自的使命,都是一本正经和天经地义的,而真正要说谁无耻,谁混蛋,其实就是昆丁他自己。

 9 ) 杰作·未完成

《无耻混蛋》预告片曾以“混蛋的杰作永远做不完”为题,大吊影迷胃口。

那刚好对应了电影最后一句台词,皮特饰演的混蛋头子面带微笑,跟身旁手下同时冲着银幕前面的观众说,我觉得这会是我的旷世杰作(当然前面还有希特勒力赞戈培尔的一席话)。

几乎所有人都把它理解成昆汀的自白了,那么这是他的骄横狂妄还是自信体现?

看下北美票房和舆论口碑,答案显然会是后者。

这电影还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昆汀作品,游戏版的拼贴戏耍、露骨的血腥暴力、时而激昂有力时而煽情到死的配乐,昆汀没有任何转型的苗头,他不需要脱胎换骨,因为他的灵感就是源自无形的海量老片。

中间他还不忘提醒别人,自己依然是个恋足癖的事实。

《无耻混蛋》的对白如此尽兴,笑料频出,昆汀尽情地炫耀渊博的电影知识,架空二战颠覆历史。

他化解了历史的严肃刻板,又把一堆爆米花电影通通踩在了脚下,谁跟你说表现二战一定要拍诺曼底还有硝烟战场。

如果你吃不消这一套,那么昆汀就是一副你奈我何的讨厌姿态。

可多数人又爱死了《无耻混蛋》的那股疯狂劲,面对冠冕堂皇的正义,他化腐朽为神奇。

虚构出希特勒和戈培尔等人物的夸张言行,移除邪恶光环,只是古怪常人。

历史结局看似一样,但过程大大不同。

昆汀有意模糊了自己的道德立场,纳粹屠杀犹太人是错,于是片中塑造了一个犹太幸存者,用英文来控诉,宛如复仇女神般在银幕上殉难。

另一队人马好比天生暴力杀人狂,不需要渲染他们跟纳粹有何等深仇大恨,反正就是杀杀杀,统统干掉,哪管对待手段还人道不人道。

如果把这种加害看做人类蒙蔽理性后的情绪宣泄,史实事件跟电影画面就有了共通之处。

相比较于道义上的考虑,《无耻混蛋》在电影层面上的优点无疑更值书写。

片中几个段落都有精彩的对峙戏,紧张的、悬疑的、恶搞的、嬉笑的,应有尽有。

滔滔不绝的对话中,往往话锋一转,接下来要么大开杀戒要么是虚惊一场,玩味十足。

影片里没有传统英雄,风风光光出场的更有可能落得一个狗熊下场。

不再有好人不死、精神长留之类的闷雷哑炮,大家都是戏的一部分,演完就撤。

很多人都想象不到《无耻混蛋》的大主角居然是个纳粹,其他人倒成了零星点缀。

人人都以为两股刺杀人马将会汇合,结果混蛋团瞎猫撞到死老鼠,别人暗中帮了大忙。

到影院那里,大家都觉得可以满意收场,结果昆汀还用一个小小标记让你哭笑不得。

对这家伙来说,给予影迷惊喜是他的永恒使命,最好的作品永远是在未完成。

就说《无耻混蛋》吧,将来的加长版绝对不是招摇撞骗的幌子。

被剪掉任何一寸胶片,昆汀都是恋恋不舍,结果呢,《无耻混蛋》还是长达两个半小时。

他大概有这想法,看我作品,仅仅过上一遍是不够的,乖乖再买张DVD去。

【http://www.licaiyizhou.com/Upload/Paper/64967.pdf】

 10 ) 昆汀,你丫就是那个无良杂种

我想这个应该是算赞扬他的话。

不是吗?

开场chapter 1的戏,做得多好啊,从节奏的松紧,到光线的把握,到悬念的铺垫与释放,堪称完美,让我开始对这部电影有所憧憬了:昆汀真的要做一部大电影了。

什么叫大电影?

不是说场面,以战争片为例,看过桂河大桥吗?

看过野战排吗?

扎扎实实说故事,硬桥硬马不玩虚的。

从段落戏来说,看这一段,还有他的长片处女作落水狗,昆汀并不欠缺那种能力。

但他丫偏不好好说话。

就像正德放着皇上不做非得自封将军一样,从chapter 2开始林奇式的玩闪回,我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果不其然……得,纵然看一部大电影式的情绪落了空,索性放下包袱,以惯常看昆汀、罗德里格斯片的心态去看吧,昆汀就是昆汀,他不会像科林法莱尔自虐式地去演亚历山大,做个无良杂种挺好的,不是吗?

不是谁都能做得了西德尼卢梅、约翰休斯顿的。

既然玩心占了上风,那就杂耍到底吧。

昆汀的几套把戏在这部戏里是玩到底了。

前两套上面都略有提及了。

一是B级片趣味的恶搞。

呵呵,我就不剧透了,看完片都知道我在说什么,但人家野心比一般B级片大多了,要玩就玩颠覆性的,诸如突然加个字幕、闪回、伪纪录、分屏这些个间离的小手段就不说了。

配乐上,昆汀继续发扬贼鸥精神,怎么不搭调怎么配的原则让几段配乐显得吊诡而莫名的合适,就像林黛玉配圣普乐、田伯光配立花里子,虽然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去,倒也像那么回事。

从内容到形式,都会让你爽歪歪。

另一特质是在室内场景的悬念把握上,这一点,昆汀已经可以算是大师水准了。

落水狗这处女作就已经展现出来的超强掌控力,在现在得到更充分资源的情况下,已经有炫技嫌疑了,除了开头,后面的酒吧会面桥段,玩得那叫一个顺溜。

那个什么风声还好意思夸自己悬疑?

人家半小时左右的段落就够你找地羞臊去了!

对这种几个人室内戏张力的把握,中国也就杜大炮能与之一拼了。

说到这,昆汀不做舞台剧真是可惜了。

此外,昆汀式的废话在表现极为杰出的Christoph Waltz(那个犹太猎手,长着一张结合了丹尼尔戴刘易斯和詹姆斯伍兹的脸,还有一点点像年轻时的德帕蒂约,表现不亚于老无所依里的哈维尔巴登)演绎之下,显出了难得的优雅。

这次的分段终于也没像以前那样装13故意乱序(你们真的认为昆汀打乱顺序有意义吗?

他tm就是装13),只是在几条线上各抽掉些情节铺垫,对于职业观众来说,更好,更简洁。

对于这样一部恶搞影片来说,唯一值得尊敬的,就是昆汀的迷影精神。

他对于电影的迷恋继过去无聊对话中的反映、杀死比尔开头的SB和金刚不坏的实地操作后再次高调显现。

那家小电影院为德国人专场上映的正是莱妮瑞芬斯塔尔主演的Weiße Hölle vom Piz Palü, Die,讲的是雪山历险,据说当年拍摄时差点引起真的雪崩。

女主角攀上去摘字幕,或可能暗指其处境亦如片中主角,危险但意志坚决(类似暗喻片中颇多)。

那部是1929年的电影,但却在40年代重映,显然是为了迎合德国人。

后来女主角被德国人带走时影院上映的是法国被占时期最知名的一部影片——乌鸦,克鲁索导演的,是一部关于告密的黑色电影。

至于那位与大家亲切握手的埃米尔强宁斯同志(就是那个胖子),确实是个牛人,20年代就已经开始红了,简单来说,人家是奥斯卡首届影帝。

诸如此类小段子、小彩蛋,昆汀在片中设置无数,光为这个,这片看两遍也值得了。

不过,说到最后,还是有点遗憾。

看完这片,反而让我怀念早年那些硬派的二战电影,像遥远的桥,像伦敦上空的鹰,像纳粹十六死士,陪着昆汀“有理有节”地yy固然很爽,但什么时候,才能再看到曾经的硬桥硬马呢?

昆汀,你这个无良杂种……

《无耻混蛋》短评

Waltz屌,虽然片子一堆问题

3分钟前
  • sasasasa
  • 推荐

和好的娱乐大片 很糟的战争电影

5分钟前
  • = =
  • 还行

拍的倒真是越来越娴熟了。可惜我老了 再也喜欢不起来昆汀

6分钟前
  • 龙标姑息者
  • 较差

昆丁里面最不喜欢的就是这部了,除了番茄酱就是番茄酱,昆丁在这种架空电影中到底想说明什么?

11分钟前
  • Roland_L
  • 较差

对昆丁的大杂烩片子从来没有感冒过……

13分钟前
  • wgoenitz
  • 较差

堪比恐怖片的血腥镜头,所有人物都喋喋不休。很紧张,很暴力,很变态,很B级。战争中敌对双方只有混蛋没有英雄。这样的调侃战争和历史,还是让人接受不了!

18分钟前
  • IRA
  • 还行

果然昆丁的,看不懂

23分钟前
  • 较差

很诡异的一部电影 不按套路走

25分钟前
  • 豆沙包
  • 还行

之前总有sb说中国人整天沉浸在过去五千年的辉煌里不思进取只拍古装剧,而美国人则很爱科幻展望未来。那是因为美国没有历史可供怀念,他们对于中国的历史简直羡慕的发狂,就这么一个破二战,正反里外是非黑白翻来覆去的拍了多少遍,看的我都要吐了,我再也不要看了!

27分钟前
  • 小白免
  • 较差

很多德国演员。这片多少有些高估,也就随便看看的程度。想塑造痞子?先把《暗夜骑士》看10遍。

31分钟前
  • 时间
  • 还行

因为昆汀的名字而看了这部电影,看片过程中很容易让人想起杀死比尔,但是这片子和杀死比尔根本没法比,完全没有感觉,给两颗星足矣。

36分钟前
  • 不羁の雲
  • 较差

昆汀的电影我还是最喜欢《杀死比尔》,无他,简洁精炼。

39分钟前
  • 沸海鲸歌
  • 还行

我豆是都觉得,通俗又好看的电影就是Quentin这样的。

44分钟前
  • shu
  • 推荐

毫无年代感的抗德神剧,汉斯这个角色的前后智商统一吗?当然优点也不少就是了。

45分钟前
  • JeffLivorno
  • 还行

brad pitt这张脸就快让我贴上2B的标签了

50分钟前
  • 七叶明
  • 较差

剧情完全是屎怎么会评分这么高

52分钟前
  • /
  • 很差

我甚至看不懂电影在讲什么。101015

53分钟前
  • 苏城
  • 较差

我得重看遍有中文的。。。

58分钟前
  • 汽水|不core不得嗨
  • 力荐

用辣脆的方式来反纳粹,昆汀迷影迷得太魔怔。

59分钟前
  • 给艾德林的诗
  • 较差

奥斯卡对不起你,未来的历史将证明这一点。

60分钟前
  • 袁牧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