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八尺门的辩护人

八尺門的辯護人,Port of lies

主演:李铭顺,范逸臣,潘仪君,初孟轩,雷嘉汭,陆夏,洪毓璟,马国贤,苏达,黄健玮,杨烈,吴翰林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闽南语,阿美族語,爪哇語年份:2023

《八尺门的辩护人》剧照

八尺门的辩护人 剧照 NO.1八尺门的辩护人 剧照 NO.2八尺门的辩护人 剧照 NO.3八尺门的辩护人 剧照 NO.4八尺门的辩护人 剧照 NO.5八尺门的辩护人 剧照 NO.6八尺门的辩护人 剧照 NO.13八尺门的辩护人 剧照 NO.14八尺门的辩护人 剧照 NO.15八尺门的辩护人 剧照 NO.16八尺门的辩护人 剧照 NO.17八尺门的辩护人 剧照 NO.18八尺门的辩护人 剧照 NO.19八尺门的辩护人 剧照 NO.20

《八尺门的辩护人》剧情介绍

八尺门的辩护人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镜文学首部自制影集,改编自导演同名长篇小说《八尺门的辩护人》,唐福睿原为执业律师。 以一桩外籍移工凶案为背景,为凶手死刑辩护的公设辩护人佟宝驹(李铭顺 饰),带领法院替代役连晋平(初孟轩 饰)、印尼籍看护Leena(雷嘉汭 饰)组成三人小组,面对民意、政治、司法、财团、多元族群等各方压力,于复杂人性和善恶矛盾中追寻凶案真相与司法正义。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暗宅之谜玉子市场特典OVA公主迷案铃魔传X档案第十季擦枪走火月亮与蛋糕2诺斯费拉图影后一路向南盛夏光年黄沙武士激情炎岭镖行天下前传之漠上风云男生男生配9发子弹克苏鲁广场童心命运之矛管道俘虏国度断舍离天堂超能萌妹战江湖西部慢调救命解药超人:解放爸爸回家致命急件沼泽地危险古迹

《八尺门的辩护人》长篇影评

 1 ) 陈令秋VS莉娜(Leena)

其实我最喜欢的角色是佟宝驹和莉娜,但是这两人相似度比较高,无法成为对照组,而陈令秋这个角色的人物魅力也非常高,且她和莉娜恰恰代表了两种非常有力量的女性形象,非常适合对照分析,所以标题用了她们两个人的名字。

[陈令秋]看剧之前,就留意到短评对陈令秋这个角色讨论度很高,看剧的过程中,我也一次次被陈令秋稳准狠的内在力量所震撼,尤其是最后一集,确实是将她的狡猾、老辣、狠决体现的淋漓尽致,陈令秋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人物形象。

但是,我必须要说,这个人物形象是完整的,但作为一个人,陈令秋的人格则是残缺的,并且可以预判的将来,她也会将这种残缺一直延续下去。

究竟是怎么样的残缺呢?她是一个虚伪到连自己都骗过的人,她的心里其实没有正义、善良、爱,也没有任何人,只有自己的欲望。

同时,我想到了一位历史上有名的哲学家,卢梭,他把自己的孩子们统统送进孤儿院,然后天天忙着写自己的哲学著作,书中满满的都是对全人类的爱。

我又想到了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里的男主,天天想着外星人的事,置自己的妻女不顾,直到女儿自杀死了,男主以女儿为借口踏上了一段满是愚蠢和荒诞的寻找外星人之路,最后还真让他找到了外星人,这个故事的内核真的令我极为不适。

我想说的是,陈令秋、卢梭、唐志军他们在内心最深处其实是一样的人,那就是对身边存在的,活生生的人不具备任何的感情(陈令秋)或者表达情感的能力(唐志军),但是他们心中又有自己要实现的目标和理想,为了这些目标,他们会以对人类的关怀和爱为借口,利用民众的善良、同情心、愚昧等等,去实现或者掩盖自己真实的目的。

这类人,能力大的就是卢梭、陈令秋,他们的著作或者政治主张一定也能使一些人受益,能力弱的就如唐志军,让同情关心他的人,鸡飞狗跳、苦不堪言。

[莉娜]看完全剧,我才意识到莉娜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女主角,女生里她的戏份最多,演技赞爆,人物内心的成长线刻画的非常细腻真实动人有力量,充满了人性的魅力和光辉,我非常非常喜欢。

如果从世俗标准判断,一个是印尼移工,一个是政府高官, 莉娜怎么可能和陈令秋放在一起讨论, 但是,戏剧最大的魅力正是在于此,如果没有文学作品,没有影视作品,我们永远也不会把这两个人放在心中做比较,但,现在我们不仅可以做比较,并且比较的结果还是--莉娜完胜!!!

我想到,刘瑜老师说过,一个人能够做到怎样的成绩,除了ta的才华能力以外,最重要的是ta出生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

如果比尔盖茨不是出生在美国,他就不可能成为比尔盖茨。

同理,我在莉娜身上也真的看到了这种无奈和哀伤....她聪明、善良、正义、有责任心,她一步步的克服了现实给她的所有困境,成为了更自信更勇敢的自己。

莉娜的可爱和勇敢是一步步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步步提升的。

她从一开始的怯怯诺诺,到和宝驹讨价还价争取翻译的收入,再到卸掉头巾露出秀发,再到为了找证人深入虎穴,再到明明知道继续参与这件事自身会有危险,她都没有丝毫的退缩,就像她给晋平的短信里说“我有能力帮他,我要帮他”,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不知道为什么,从莉娜一出场,我就被她深深打动,她有一种纯真(不是男人夸奖女人的那种涉世未深好操纵的纯真),眼神里有着执拗和坚定,也有着温柔与羞涩, 那是一种非常原始的魅力,虽然涉世未深但是不易被操纵,事实证明,她很有自己的想法和原则。

莉娜最最最最可爱的一幕是在最后一集,宝驹送了她一条丝巾,她把装丝巾的粉红色袋子还给了宝驹,说“这个袋子给你,你好像很喜欢它,总是带着它”。

哈哈哈哈哈,我和宝驹的心情一样一样的啊,这孩子真的好纯真啊,她都不知道宝驹一直拿着这个袋子,里面装的始终都是这条丝巾啊,只是宝驹不好意思送给她......我真的好喜欢莉娜啊,她才是最值得被赞颂和被看见的女性力量!!!

最后夸一下宝驹,50岁亦正亦邪赛道里最迷人的存在。

他和莉娜一样,内心的原则总是关注到活生生的人,他那句“判决是为了被告而存在”和莉娜的“我有能力帮他,我要帮他”一样,他们没有把人当做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而是把自己的原则落实在每一个真实的、具体的人身上。

这样的人,大概率没办法名利双收,但是那又怎样呢,我们为什么要活在别人制定的赛道上奋力奔跑,我们也可以绕道!!!

 2 ) 以一例外籍劳工的刑事案件带出的连锁反应

可是通过一个外籍劳工的刑事案件切入深层带出了死刑废除、台湾原住民的生存困境、远洋捕捞业、洗鱼走私、司法独立性、政治腐败等话题 各个位置上的人的考量竟然这么多,并且人心种种区别如此之特别是女部长的事业路径以及做出的决定,真是不一般“不杀,就不能阻止继续杀;如果要杀,就必须杀在最好的时刻"已经提前知道外籍劳工未成年的事实,完全可以不杀但是为了民意沸腾支持她原来的主张,以及渔业老板的隔层施压提前执行了死刑,然后再道歉解释法务部工作失误。

一箭双雕 她其实并不关心死囚的命也不在乎被杀的船长一家,对自己的偷情对象漠不关心,明确表示那只是互相的交换她坚信自己的信仰用一例死亡来换取她废除死刑的理想这种人出生优渥,自视高尚要干的是大事”信仰“坚定, 从学生时代一直就坚持废死 还信佛教。。

但她取的只是支持她理想的部分的信念为了实现理想手段,各种手段颇多,自己也以”身“入局勾搭总召并且位居如此高层要实现目的,尚需如此普通人的生存路径、空间及天花板就可见一斑了如主角公辩、通译等人

 3 ) 牺牲一人性命达到以死废死的政治目的

可以说前七集全是铺垫,阿美族,外劳,渔业老板等全是为了介绍这一案子,而本剧的高潮和精华在最后一集,最经典语录“不杀,就不能阻止继续杀;如果必须要杀,就要杀在最好的时刻”。

也即,哪怕未成年杀人犯可以免于死刑,也丝毫改变不了台湾省民众反对“废死”的民意,他虽“不杀”,但“杀”仍在继续;而既然陈令秋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必须以未成年杀人犯的生命为代价,那就杀了他,并且要将他的“错杀”所带来的利益最大化,这也就是所谓的“杀在最好的时刻”。

一条人命在政治斗争中就这样交易了。

果不其然,在匆匆且偷摸地将杀人犯处死之后,杀人犯是未成年人的消息才第一次宣之于众,台湾省法务事务部门还假惺惺地表态要查出信息泄露来源,而陈令秋煞有介事地在记者会上致歉,脸上闪过不为人所留意的笑意,因为她达到了她的目的——“以死废死”,她以“错杀”论证了“废死”的必要性,也直接影响了之后关于“废死”的“公投”。

虽然民意对死刑的态度并非发生根本扭转,但赞成“废死”和废票的比例也达到最高,成为台湾省“废死”运动的最大突破。

信用语录,不为商业,只为纪念。

 4 ) 觸動人心的故事

令秋 您選擇了以錯殺換取的公投結果 就要背負背叛信仰使其沾上血跡了 寶哥 您努力逃離族群 並不是真的厭惡 而是憤怒 為了父親的遭遇而憤怒 最後被救贖於族群之中莉娜 這一司法之旅想必日後會讓您成為較公正的司法工作者 祝願您順利連霧 您已經可以脫離父親的期望 去找回屬於您的人生權利 死刑 無絕對 誤判無彌補之機會 不判違背人類文明 推動死刑執行的您各位 均是殺人兇手 無人可倖免 以命換命 多麼公平的制度 但 祂真的沒有需要被檢視的地方嗎 民眾殺人只靠民粹就好了 但那些不被看見的事實和脈絡 在民意面前顯得格外渺小 「審判是為了被告而存在」那些穿著乾淨的法袍 舒舒服服坐在審判席上的人 那些從來不用為生活擔憂的人 他們是真的可以根據事實或證據來判決嗎 他們真的可以嗎 如果有一天坐在被告席上的 是您 是他 是我呢 我可以相信司法公正嗎

 5 ) 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細節之芻議

台劇已經走出早年青春偶像劇的窠臼,逐漸凸顯搞怪(如《不良執念清除師》)和裝逼(如《浪漫輸給你》)的格調;或是開發暗黑題材。

《八尺門的辯護人》即是暗黑題材的出彩作品。

李銘順范逸臣潘儀君主演,本劇涉及中國台灣的原住民歸屬,外籍勞工權益和廢除死刑等社會議題。

和以前光鮮亮麗的偶像劇不同,畫質朦朧晦暗色調。

劇中的細節處理十分與主旨契合。

李銘順飾演公設辯護人佟寶駒

王傳一飾演檢察官

法務部長謁見層峰前,在會客室,注意身後的骨董陳設。

八尺門位於基隆港,也是本劇的背景。

 6 ) 雪落八尺门——台湾原住民与外劳所面临的国籍、民族与政治暴力

同样是海岛,同样是渔民,同样是表现本地居民对外来人口的偏见、歧视和暴力,看完本片,我想起了《雪落香杉树》的故事。

相比较两个故事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或许可以理清本片的一些思考。

一、台湾人对印尼劳工的暴力本片最核心、最突出表达的一组矛盾,就是台湾人和印尼劳工的矛盾。

又因为台湾捕鱼业发达,海上作业艰苦,雇佣的印尼渔民人数最多,因此渔船暴力显得格外突出。

渔船就是个小政治团体,台湾老板打压台湾渔民,台湾渔民再联手排外压榨印尼劳工。

印尼劳工就是那条引诱鲨鱼的鲭鱼,被人为放置在了整条食物链的最底层。

他们的命甚至不如打捞上来的海货值钱。

没有人听得懂他们说的话,也没人愿意听他们说话。

他们长期忍受着从信仰、外貌到语言、国籍等各方面的歧视,甚至到了法庭上,每天都有无数的居民在催他们去死,因为他们在不属于他们的土地上谋生,因为他们在当地人都不愿意从事的苦差里讨生活,因此他们就该无法享有和台湾居民同等的人权,就该心怀感恩,承受一切。

二、新台民对原住民的暴力本片的另外一组对照组,是男主的爸爸和印尼劳工阿布都拉。

因为他们的经历是如此的相似,相似到我们都要差点忘记了,男主的爸爸可不是印尼劳工,而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

不过也正因太过于土生土长,最名正言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原住民,竟然也遭受到了来自后来者的歧视。

偶然看过一个台湾少数民族诗人莫那能的诗歌,才了解到原来台湾还有这么多的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就在几十年前都还保持着原始的生活习惯。

在他们的心中,政权,国别,都是很虚无的东西,他们只认定一样,那就是脚下生长着作物、供给他们能量的土地。

“政权,请你退去土地才是我的母亲。

政权,请你闭口母亲不是压迫的理由。

”——莫那能长诗《燃烧》然而现如今,在自己的土地上,他们却被新台民以歧视的口吻称呼为“乡胞”。

甚至于和新台民交流的时候,还要去请翻译。

他们缩在美丽岛的一角,像一群海蟑螂一样靠着渔船操持艰苦的生计,最靠近大海,也最靠近在渔船上被折磨致死的命运。

他们和印尼人的命运,到底又有什么区别。

可能区别只在于,男主的爸爸在自己的土地上杀了人,最终失去了十多年的自由。

而阿布都拉在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杀了人,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三、所有的杀戮都是一样的,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力废死投票,死刑投票,政治选举等等,运作的基本原理只有一个,少数服从多数。

若8.5成的人赞成死刑,那么依照大多数人的意愿,予以此人死刑。

若5成以上的人赞同此选民当选,那么依照大多数人的意愿,予以此人职位。

少数服从多数,实际上也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力。

人类从茹毛饮血的社会开始,就喜欢报团取暖,喜欢党同伐异。

对于新台民来说,原住民是少数;对于本地人来说,印尼劳工是少数。

少数的生存空间,就这样逐渐被压榨紧缩,直到逼得人喘不过气来。

用刀杀人,和用民意杀人,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在海上杀人,和在死刑场上杀人,本质上也是一样的。

都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力。

相比之下,雪落香杉树讨论的面则要窄一些。

可能也是因为台湾的问题真的更错综复杂一些。

而创作组把这些内容都表达出来了,而且很清晰很有层次。

很喜欢最后一集男主得知印尼劳工死讯后愤怒的嘶吼。

困兽之斗。

匹夫之怒。

淋漓尽致。

 7 ) 《八尺门的辩护人》全集观后无雷心得,力荐此剧!

超高水准的综合制作能力、完美的节奏,加上一群演技在线的演员,这部剧即便拿到国际间与 HBO、wowowo 等相似社会类型影集做比较,也是华人之光。

首先是关于演技部分,表情与台词、画面之间的搭配,完全满分通过,气氛代入感相当强烈,这类型的影集往往带著谎言交织、斗智与谋略,但本片却没有卖弄这些常见的伎俩,剧中演员大部分都是属于心照不宣的演法,不会有太多「心理想著 A,表情也是 A,而嘴上说著 B」、「明明这么明显但还是骗到其他角色」这种情况发生。

再来是对于关键信息不用障眼法、不模糊焦点、不会刻意交代不周,也就是不会矫情的制造反转,而是很科学的,大家没有想到的部份透过抽丝剥茧与时间的推进而有了新的线索,不会让观众有种看了几集所累积的信息都没用这样的感受。

剧中的法律知识,不会太过刻意的去咬文嚼字,加上里面没有那种「超级神探」,所以所有的信息,都来自于每个不同身分的人所具备的独特角度,也没有刻意出错拖累团队的戏码。

理解一件事情、理解一个真相、理解政治、理解利益并不是那么的复杂,难的都是取舍,里面的角色几乎都贯彻了自己从一而终的理念,实际上每个人物的想法都能够理解。

剧中场景是从渔港发生,是所谓的讨海人,在创造文明的背后有著这么一群人卑微的过生活,这种态度与内心的感受,是我看过所有国内外影集里面最真实的!

比纪录片还要真实!

题材部分,牵扯到了「废死」这件事情,这议题也很冲击,我始终认为判断杀人犯没有什么好想的,重罚甚至毙了就好,可是明知死不足惜但又带著矛盾的感受、确实应该如此但又不完美的感觉,每分钟挑战著多数人的价值观。

总之,这部剧真的是神剧,从第一集到最后一集都是,再说一次剧本、质量、演技真的到位,非常推荐各位观赏。

 8 ) 人权和民意、法律和人情的天平——评八尺门的辩护人

近几年看的最好的悬疑剧集之一。

必须承认的是,台剧现在的发展已远超内地,完全不在一个赛道上。

八尺门的辩护人的切入点并不特别。

外籍印尼劳工阿布杀害了雇主一家,由于被害者中包括一个两岁的小女孩,引发强烈的社会讨论。

围绕着案件是否该执行死刑,叙述了与之相关的民族、政治、司法独立、民主、自由、人权和舆论正义等多个问题。

第一在影片结构上,从案件入手嵌套了几层,节奏紧凑、逐步深入。

从印尼劳工和阿美族原住民雇主之间的矛盾,到原住民本身和台湾移民的冲突,到人权和民意的关系,司法和立法独立与政治的妥协,夹杂着父子间的对抗与和解以及几代人的成长和蜕变。

从故事结构上几条线索非常鲜明,节奏把控非常好,在合适的契机冲突升级或给出新的惊喜,一直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又不至于用力过猛。

第二在角色塑造上,一贯保持了台剧细节至上的风格,人物塑造非常立体且保持人性的复杂性,没有纯粹的正面和反面角色,而是在各自的定位中保持着一定的合理性。

辩护人佟宝驹是法院公诉的老手,处事自如、深谙法庭规则,即将退休专任律师,但内心深处一直缺乏自我认同,明明是阿美族却拒绝回到部落、拒绝说阿美族语言,多年来与族人甚至父亲的关系也非常紧张;年轻实习员连晋平,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带着初心和热忱来到法院,认识到政局的黑暗后毅然与父亲决裂;郑令秋,身居高位的人权卫士,表面上不顾民意和立场要捍卫权利,但实际却只是一个权衡利弊的政治家,所有的一切都是她晋升的工具;而犯下滔天血案的阿布,你以为会是一个冷酷血腥的刽子手,却只是一个有应激创伤的少年。

这些角色刻画和台词设计都非常细腻,演员功力十足,加分不少。

第三是立意上,回到了台剧最擅长的人权选题,又夹杂宗教、原住民、家庭、政治等多个热门领域,此剧立意非常深刻。

杀人犯有没有人权?

法律的程序正义是否必要?

法律是否该考虑民意和舆论?

法律到底是绝对的公义还是人性和利益的妥协?

外来务工人员是否收当地法律的保护?

宗教信仰等个人因素是否会影响法官的量刑?

很多敏感话题都得到了充分的讨论和体现。

难能可贵的是,导演在其中并没有明确的立场和倾向,整体上非常克制,没有设置一些绝对化理想化的情节,只是像一个旁观者一样,让所有人说自己的话,让观众自己来体会和判断。

这样反而能够引发更多的反思。

第四在情节设定上,现在的很多作品,是很难有敢于挑战悲剧的。

即使是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为了迎合大部分观众,都会设置一个美好的结局。

本剧的结局可以说是全员BE。

虽然两个男主角都得到了自我的认同和内心的和解,但并没有大众所期待的爽剧结尾。

既没有出现成功的英雄,也没有被纠正的美好。

所有一切在你以为99.99%确定的情况下突然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我认为这是导演最为成功的地方。

悲剧虽然令人难过,但只有悲剧才能令人记忆深刻和引发思考。

最后说几个让我自己最触动的地方,尽量避免剧透。

第一是一句台词:人权本身是与民意相反的。

这也是美国一直非常重视的一个话题,就是民主与自由的关系。

大部分人的民主就是否决了少数人的自由,那我们到底该重视什么?

美国很多司法案件都是围绕这一命题来讨论的,比如最著名的黑人杰克逊案和焚烧旗案。

台湾无论是法官公投还是开庭审议,最终依据常理的法律和大法官群体的意见剥夺一个人的生命权,是否是应该的?

正如剧中佟宝驹所说,死刑这么严肃的事情,实际由法官个人和当时政局的主流思潮或舆论民意所决定,最终变成了犯人的运气好坏。

第二是台词:你给了他们想要的,他们就忘记了自己应该得到什么。

这个就不展开了。

第三是两个家庭父子间的对决。

佟宝驹最终选择了与父亲和解,接受了自己身份也接受了父亲的不易,在个人立场上,最终他从公诉辞职选择了出世;而连晋平却选择了与父亲决裂,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处事方式,但他选择的确是入世,要深入到这个体系中去改变现有的状况。

两个主角的线索设定非常巧妙。

即使改为了八集的短剧,但不可避免仍会有电视剧的通病,部分情节有繁琐冗长之处,也有为了推动剧情设置不合情理之处。

但这不失为一部好剧。

 9 ) 大法官的儿子很难长成这样

崇尚效率和追求精英的教育之下,很难有莲雾这样的年轻人出现了。

他们自小就深谙人际关系里的等级,即便父母努力教育要重视平等,还是会在生活中处处看到等级带来的红利。

他们懂礼貌知分寸,不会把对等级阶层的看法写在脸上,甚至也真的明白要尊重不同阶层和文化的人。

但他们人生的触角、很难伸到任何可能引发不适的领域、更绝不可能冒着失去既得利益的风险,去追求空空的理想。

他们深信精英才有资格去追逐更伟大的理想、但理想不至于让人头破血流,就算是自我实现至少也要有基本的体面。

我无意责备这群人,因为他们的选择都太过人之常情,放到任何一个普通人身上,都会这样选。

因为何必呢?

放在坚固甚至残忍的现实面前,我们所谓的那些理想,经得起多少撞击?

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能站到更高的地方,是不是才能实现更多的改变?

那么多复杂的构成里、理性多数时候都压着感性在前进,有些人认为民族种族是最重要的理、有些人秉持着正义之理、还有理性的极致代表——可以进行等价交换的各种名利场。

感性是什么?

是不被认可的身份、是不被看见的歧视、是无需掩饰的优越感、是无法割舍的爱恋纠缠,这些不论放到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和时代里,都不曾消失。

它们常常被归类为不重要、没关系、或者无需计较。

它们真的不重要吗?

那为什么世世代代的教育训教下,还是不曾衰减或者消失?

当我们感慨日子无聊时,我们感叹的是那个数字增长不够快?

还是当它增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好像带来的快乐和满足反而越来越稀薄?

越是什么都算的清清楚楚的人,反而得到最少,因为他们不明白,能够被计价的人生体验毕竟是有数的。

排除所有风险、去计算最极致的性价比、走最安全有效的路径,是多么无趣的人生啊。

不是不想、是不敢冒险;是眼前仅有的这些也岌岌可危、好像小心翼翼才不会失去,即便这样还要被指责无趣,又是多么残忍的事情?

这就是我们的感性和理性,这就是影视作品和现实生活,这就是怀着谬误或者幻想,依然冷静度日的我们。

 10 ) 一部“难”看却值得一看的剧

才了四集,但是忍不住想要推荐一下!

具体推荐的点,也是我认为此剧让我观剧“难”的点在短评中大概扯了一些。

“这部电视真是一部很难看的剧。

就是字面意义上的难!它看似有关司法律政案件的故事,但事实却是在讲文化身份认同,原住民、新移民、新旧体制转换的冲突,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导致的惨案。

然而在我对台湾的知识储备里要捋清这其中的背景和台湾“国族”(岛内自诩)身份构建那可能比理解美国白人、黑人与亚裔及20世纪新移民之间关系还难。

我们一般人对对岸的认识和理解还在大陆台湾、还在对岸的蓝绿正营,对其原住民的族群认知都还在懵懂更妄论理解后来的南亚东南亚为主的新移民构成的更为复杂的岛内族群作为落地生根“台湾人”的共同体的构建与割裂。

然而,这恰恰是我们应该去面对及了解的部分,台湾大陆今天是如何走到此,其岛民个人身份认知是怎样建立随之引导台湾将走向怎样的制度,这部剧我认为可见一斑(且妄猜后续走向,剧终再来评)。

”坐等对此有相关研究的观众出评去学习学习。

除此多说几句,从做工的人开始我在短评中就指出,明显感受到台剧有意识的在完成自己的语言、文化的建构,包括大量使用方言、着重对角色标注文化身份等。

而这部戏以此为基础与创作核心,更是突出。

当然大概可以理解主创的意图,所以看得时候虽然理解,但也不免感觉到内容太过于满,原本这个故事从案件或者从外来务工者或者台湾原住民归属或台湾司政变迁任何一个切片,都可以把故事写得精彩且翔实。

现在这样全面抓,反而每个点都欠口气,对于对台湾不了解的观众如我来说显得过于艰涩与难以触及核心。

但是,同时也能理解主创的野心,原本案件只是所有问题爆发的结果呈现,而根源正是在文化与身份认同的冲突以及历史变化中不断流变的界定(前四集比较是在这个问题上下功夫,后续看剧情走向会立足到个人而非继续群体视角下,咱按自己揣测谈一下),所以主创把个体放置在群体及宏大立意之下来展开故事,这样的拍法不知将如何收尾或者是我担心可能高高举起却没有讲清楚任何观点甚至是事件本身就草草落下帷幕。

但不论如何这部剧都是值得期待和一看的。

终于把全剧看完了。

后半段的侧重和我原先期待的走向不太一样,并且如我一开始所担心的:感觉整体来说,作者想要讨论的话题太多且互相纠缠,导致后半段所有的问题都没有能更深入展开(也许是篇幅也许是这个故事能承载的容量限制)。

很可惜的部分是我以为会回归个体(族群)视角单最终绕来绕去还是把一个个独立个体(角色)放置到了宏大的叙事主题中,把几方角色都脸谱化,让具体的人和事都消解了。

最后的博弈非常精彩,利用(操控)“民意”这个切入点和《zlz-人xz人》可以对比着看仿佛一个硬币的一体两面。

这个处理让整个故事收尾和故事都立住了,但不免有讨巧与回避更深讨论之嫌。

虽然这和现状的焦灼与困境一样,但还是让人很难过和遗憾。

真正让我感觉点睛之笔是第7集的这段台词:被抓的是阿美族,死刑的是外劳……大局,谁的大局,有大就有小,为什么总是你的(司法)比较大呢”“难道你一点也不在乎真相?

“在我们部落有比真相更为重要的东西!

《八尺门的辩护人》短评

浪费了八集时间,理念不同无法强融。

2分钟前
  • 较差

没看完 节奏太慢

6分钟前
  • Solar summer
  • 较差

听说很好看。

11分钟前
  • 白学家
  • 还行

围绕一个案情清晰的案子,讨论的是案件背后的东西,司法并不是简单的找到真凶,按章处罚。简单来说,司法是社会的一部分,绕不开的就是政治。现在一看,绝对的mz就不一定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社会问题终究是在找平衡,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

16分钟前
  • 陆不游
  • 还行

看到法务部长开新闻发布会所说的话,我顿时冒出一句话,这真的是太他妈无耻了。

19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推荐

结尾我是没想到的,故意制造一个反例来促进废死。这样的确很有话题,制造了很大的冲突话题。但是,大卫戈尔是用自己的死来废死,而陈令秋部长却借用别人的死来废死,更何况,事情还有其它转机,兵行险招,还会给自己引火烧身,恰得其反。总体来说是个好片子,很喜欢李铭顺的表演,holy妈祖😂

24分钟前
  • 壹佰伍拾號🥈
  • 力荐

比内地的司法剧也就好六七八九十颗星吧

27分钟前
  • 唐清流
  • 还行

李铭顺的演技是那种每每回忆起他曾经的大侠形象都要震惊三连的程度,而范逸臣是那种每每回忆起他曾经那些好听的歌也要震惊三连的程度,最后一个震惊三连是丽娜竟然不是印尼人……这个剧基本进不来了,每说到台湾,他都说这是个国家。想都别想,给我统一!!!

31分钟前
  • 爽子大油饼
  • 还行

杀人不用偿命,欠债不仅要还钱,还要还利息,笑死,先把要求废死的全宰了,宰之前问问他同不同意废死,废死这种问题没有讨论的意义,不如讨论无罪化,杀人无罪才合理,总有人辩经的时候说什么人让渡部分权力来组成国家,这些权利不包括生命权,笑死,如果有人杀了人不用死刑,有没有发现有人被迫在用死亡捍卫这种法条,死了的那个人算不算“让渡了自己的生命权”去捍卫“不用让渡生命权的法条”,要废死不如无罪;陈令秋的操作完全没有问题吗,没人搞她吗,这都不能干掉她?早年间看的外国电影还是通过法律杀掉无罪的自己,让民众意识到要废死,这倒好,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杀别人;法律这个东西就不该沾染钱,把所有律师之类的改成公务员好了,有钱也没律师请,这才公平;阿杜是因为小孩哭想起了船上的事所以杀人?那也不无辜啊,未成年也不无辜啊

34分钟前
  • 雪霁一壶酒
  • 很差

看得我一整个大震惊!台剧进步了我知道,但已然进化到这个深度了吗???以一个印尼外劳杀人案件为杠杆,撬开司法系统乃至整个政坛和社会民生现状,编剧真是相当敢为且十分用心,将推理过程巧妙自然地与废死热点议题结合+公辩人阿美族的身份(夹绕带出原住民的生存境况)+通译印尼女孩所受遭遇(折射外劳身处的恶劣环境)+党派内以废死为政治博弈筹码而调动、操控司法进程和民意走向,每个议点皆可做足文章,能面面兼顾实在不易,佩服主创能深挖至此,真是让此地望尘莫及啊!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宏大主题之下小人物的情感幽深之处也描摹得很动人,非二元对立的人性刻画真实残酷,各种算计充斥之余,仍有人性的高光,仍有坚持追求真相的理想者。

3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holy妈祖,本以为会很枯燥,没想到挺有可看性的本身我以为就只是在讨论废死,结果其实在讨论废死和原住民境况的同时,也在查案,这样就好看多了而且题材上真的好牛啊,尺度可以这么大。上次看到废死的还是一本推理小说第39阶台阶。真的好羡慕台湾这么开放尺度可以这么大,真的甩内地剧几百条街了!内地可能再过五十年都不一定有这样的题材陈令秋太牛了,本来以为她很有人性呢,结果……怪不得能当政客,同样不把人命当回事,也不存在什么正义与公平,一切都只是她利用的工具。而且她婚内出轨玩小三毫无愧疚,小三利用她,没想到她一切都门清,反而摆了小三一道,小三反而动了真感情,哈哈。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说,她和那个船公司老大一样,何尝不是也在杀人!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她真的是为了大义忍痛杀,毕竟杀是为了不杀,但她那么得意不像是

40分钟前
  • 青鱼
  • 力荐

一般,男主的诡辩能力确实很强。但是台剧有个很恶心的地方就是没事就喜欢交叉换语种说话,听的极度难受。

45分钟前
  • 南方
  • 还行

比想象中的一般 所谓湾湾zz阴谋 舆论漩涡 看起来就像小孩在沙滩上玩立棍会尿炕一样儿戏 废死人权等等这些 首先 难道不是已经杀掉两个人吗?还有一个过失杀掉的2岁女孩 杀人偿命 不是天经地义?

48分钟前
  • 乱.
  • 较差

“站在陆地上,才知道摇晃的是自己。”Holy妈祖!原住民、廉价正义、废死、外劳、非法渔猎………要探讨的很多,脑子不够用。剧里的外劳就算未成年、有心理问题,可是确实sha3人了啊,结果已造成,就该伏法。

50分钟前
  • 。。。
  • 还行

就绕着一个故事说啊说 好无聊

51分钟前
  • Oops💫
  • 较差

题材不错但拍得一般,剧本这么处理废死问题太便宜行事了。

52分钟前
  • 食菠萝
  • 还行

看了一半?有点看不下去,不过还是感叹一下台剧真的题材多。不过政治剧我确实是看不来。色调灰暗,看得人好累。

55分钟前
  • 豆子_____xj
  • 还行

第一次碰到短评被删的情况,6

60分钟前
  • 罗无因
  • 很差

故事叙述完整,但本片想要输出的内容,看片人还是要谨慎思考斟酌

1小时前
  • Ayumi 兔
  • 较差

在中文语境下能看到这样的业内人士自创自导的作品是一种幸运。

1小时前
  • 生锈发条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