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轻轻摇晃

Lilting

主演:本·卫肖,郑佩佩,莫文·克里斯蒂,彼得·鲍勒斯,安德鲁·梁,肖恩·索尔特,娜奥米·杨,彼得·E··霍普金斯,约翰·马修斯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汉语普通话,粤语年份:2014

《轻轻摇晃》剧照

轻轻摇晃 剧照 NO.1轻轻摇晃 剧照 NO.2轻轻摇晃 剧照 NO.3轻轻摇晃 剧照 NO.4轻轻摇晃 剧照 NO.5轻轻摇晃 剧照 NO.6轻轻摇晃 剧照 NO.13轻轻摇晃 剧照 NO.14轻轻摇晃 剧照 NO.15轻轻摇晃 剧照 NO.16轻轻摇晃 剧照 NO.17轻轻摇晃 剧照 NO.18轻轻摇晃 剧照 NO.19轻轻摇晃 剧照 NO.20

《轻轻摇晃》剧情介绍

轻轻摇晃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华裔女性珍(郑佩佩 饰)与儿子凯(Andrew Leung 饰)相依为命,从柬埔寨金边移民到英国伦敦。不谙英文的她一直依靠儿子充当眼睛和耳朵,儿子就是她的全部。然而她并不知道凯的性取向,甚至长期以为凯和同居的英国人理查德(本·卫肖 Ben Whishaw 饰)只是“室友 ”。当凯因为一场车祸意外去世后,无助的珍惟有开始接触理查德,从而开始翻阅儿子生前不为人知的画面。一老一少将共同面对失去挚爱的生活——哪怕他们无法以言语沟通。 《轻轻摇晃》由英国微波电影基金和BBC联合投资拍摄,是亚裔导演许泰丰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它成功的结合了同志情感与移民故事,演员间细腻微妙的互动,让轻缓流动的画面与剧情有了饱满的张力与生动的趣味。《轻轻摇晃》获2014年圣丹斯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男气管制夜孔雀永夜长明孤独摇滚(上)退伍也是兵再一次闪耀爱有些沉重的黑暗精灵从异世界追过来了狂犬病地狱来的女人无上婚宴奥拉星:进击圣殿青蛙老师毕业后的日子消消气第十二季关东棋王传奇战士藏獒多吉唯一真爱巴拉科阿仲夏幻想曲鬼眨眼沙漠未婚妻特种突袭之逆战斯大林之死大名破产我的佐伊狮口惊魂穷兄富弟市长自白盛装

《轻轻摇晃》长篇影评

 1 ) 轻轻摇晃

影片前一半看得很不解,尴尬的母子对话,尴尬的老年对象相处。

后面却也慢慢能够理解这份尴尬,并且感到这份尴尬最是真实。

来自于文化差异,不同年代人的思想差异,一代移民的难以融入,等等这些就是会造成各种各样的尴尬。

一开始我还惊讶于珍生活在英国29年竟然对这个国家的语言只有会打招呼的程度,但一细想代入我身边这样年纪的长辈却也能明白,尤其是本身社会阶级不高,受教育程度不高,对于很多新信息的接受和处理能力都不是时间能解决的。

这从珍对英国大叔date方式的不接受也能看出,这里虽然很大还是个体差异和文化背景差异有所影响,珍的固执和不愿意接受改变或者别人的喜好跟自己不同,我的理解是她很难接受改变,不论是改变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还是自身的言行等。

而这正是我从我身边这样年纪的长辈相处感受到的,他们很难接受别人改变自己思想或言行。

这种特性也让人更加难融入和理解一个完全不同于自己原生环境的地方。

另外,Ben的角色诠释的真实太棒了!

不过为啥片名是这样的呢?

 2 ) 轻轻摇晃,但无法触及心底

三星半吧,叙事非常一般,大段的对白写得非常的尴尬和书面化,不知道是不是刻意为之,如果是因为二代移民母语为英语,把汉语当作外语来学所以台词才故意写得极其不生活化的话我完全能理解。

一个半小时的故事基本上什么都沾了一点,移民在异乡的孤寂与格格不入、一代移民父母与二代移民子女对于亲情的不同理解与表达、思想上西化的性少数群体如何向传统的东方父母出柜、异国情侣间的文化碰撞、老年人对黄昏恋的向往与犹豫……这些看似并不宏大的主题其实每个展开来讲都能写成一部电影甚至一部剧,而导演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它们全都讲一遍只能是什么都讲得急匆匆,每个主题都轻轻摇晃了一下观众的心,但却无法让观众引起共鸣。

当然整体氛围还是非常好的,萧瑟中又带有一丝暖意,只是这暖意也不过是下沉夕阳里的其中一抹余晖,终究是没有生气、没有希望的,几个空镜也充满了如此的惆怅与衰败,令人印象深刻。

话又说回来,关于移民的身份认同,这本就是个难写的主题,下面又有太多细碎的分支,那种模糊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又会再次因为导演切入的视角和演员的表达而被稀释,尤其是考虑到本片不可能在国内上映,受众群体应该就是海外的一二代移民,也许他们本来的感受就如本片想要传达的一样,破碎中带着不易察觉的连贯,但整体仍是难以名状。

如果说《乡愁》道尽了异乡人对于家乡五味杂陈的情感,那移民的身份认同毫无疑问必须要在《乡愁》的基础上再叠加无数道深浅不一的阴影才能具有如《乡愁》般直击人心的力量,而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轻轻摇晃,若有似无地撩拨,因为身份认同太主观和碎片化,难以产出能引起群体共鸣的作品,所以在众多的共鸣点中能触碰到其中一点即为(我认为的)合格。

梨花带雨猫猫头😭本老师的演技还是一如既往的出色,那种始终身为局外人,经过无数次妥协与尝试但仍是难以触及对方的真心,被完完全全接纳的无奈、懊恼和释然都被他收进了晶莹剔透的泪珠里,世界上再不可能有比Richard更好的男友了,香香软软、白白净净、听话可人,是个人都会产生想把他狠狠攥紧并揉碎在怀里的冲动 TAT,相比之下郑佩佩老师反而有些接不住本老师的戏,尤其是在结尾,当然这和导演眼看主旨暧昧不明强行让角色在最后说出全片立意也脱不了干系。

 3 ) 看完有种闷住的感觉

第一遍看完有种闷住的感觉,感觉说到很多点但都没说透,为了弄清楚到底哪些点没说透于是二刷,二刷时基本上一直在心里默默弹幕。

因为小本+导演的东方背景所以期待有点过高。

中文台词不够顺,翻译的语调也有些小学生念课文的僵硬感,所以感觉略怪。

再加上翻译身上没什么戏剧点,就显得这个角色的设置有些尴尬。

人物的性格稍微有点弱,尤其是儿子和翻译,不过也可能跟小哥表现力比较弱有关,好几次错觉他就是来衬小本和郑佩佩的。

有些地方,用视觉语言可以表现得更好的,但导演选择了用对白说出来的方式。

少数戏剧冲突的位置可以略作调整。

有一些线索放在了不易察觉的细节上,如果能提出来就更好了。

有些地方好像对白和旁白区分不明确,二刷的时候发现其实是导演要的镜头剪辑方式。

到最后也没理顺三个主要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每个人的态度都有些模糊,故事线也感觉缺了点什么不够完整。

最后总得来说觉得导演想表达的点很多也很散,以至于难以用单一的故事线串起来,这也影响到故事发展的逻辑有时不太看得懂。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写过的一篇命题作文,第一遍写的时候想把心里话都说出来,结果篇幅严重超长而且自己也觉得越写越写不清楚。

第二遍再写的时候把所有的个人感情全部关掉只留下一条伟光正的思路,顺利地完成了一篇符合考试要求的东西。

先这么多吧。

有空再做修改。

 4 ) 轻轻摇晃

开头一曲淡淡的《夜来香》,让人的思绪飘渺出一个朦胧的剪影。

轻轻摇晃的身躯,和着旋律,踩着节拍,摇曳在昏黄的烛光旁。

之前还在说国产电影里从来听不到自己民族的音乐,而《爱在暹罗》却放着中国的歌谣,莫大的讽刺,如今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回。

这部电影没有单纯的描写同性恋,而是将这个爱情推到了一个亲情的高度。

Leung作为Jane的儿子,Richard的男友,好似三明治中的鸡蛋,剥离了空气的供养,在极度缺氧的环境下艰难的生存。

两边都是自己挚爱的人,呕心沥血把自己拉扯大的母亲,跟自己生活了四年之久的男友,不想伤害任何一方,只能默默选择安于现状,殊不知这种煎熬令他身心俱疲。

镜头轻轻一晃,切换到了一个没有Leung的场景,他不幸在一次车祸中丧生。

Richard一边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一边迫不及待想为他做些什么。

于是找来了一个翻译,作为与Jane沟通的桥梁。

这里有几段很煽情,印象最深的是两人争抢Leung骨灰的所有权,最终理智战胜情感的Richard含泪妥协。

虽然很想自私地把你留在身边, 可只要你母亲开心你也会含笑九泉吧,我不想让你为难。

还有Richard用筷子煎培根那段,Jane问他是什么时候学会用筷子的,他只是淡淡的回答我也忘记了。

是啊,正如爱你这件事,已经成了像呼吸一样的习惯,每天温习着,却怎么也戒不掉。

这是小本第四次本色出演,之前的《云图》、《故园风雨后》早已撸完,貌似就剩最后一部英剧《查理二世》没有看过。

没有演过同性恋的英国男星屈指可数,看来这是腐国人成名的必经之路啊。

小本还是一如既往的瘦弱纤细,作为已出柜同志,人家可是专业的。

不忍吐槽渣像素,其实想等出了高清资源再看,怕那时候我早已经移情别恋,花心射手的悲哀。

郑佩佩的加盟为这部电影增添了浓郁的东方气息,除了时而会跳戏,闪现她矫健的武打身手,其他都可以接受。

其实这算一部略显文艺的电影,节奏舒缓,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珍惜现世的美好,才不至于对突如其来的一切追悔莫及。

现在的我,很幸福,能和室友嬉戏打闹,能静心写作心无旁骛,能坚持跑步为减肥事业不懈奋斗,有时候,这样就够了……

 5 ) 靠,早点说不就没事了吗

男主是GAY,男朋友车祸挂了,男朋友的妈妈在老人院,不知道男主与儿子的关系,男主去照顾妈妈,但因为妈妈是中国人语言不通,找了个翻译,帮妈妈找了个老头当男朋友,妈妈是难以捉摸的老人,反正妈妈和男主都经常幻想看到死去的儿子(男朋友),最后男主向妈妈坦白自己是gay和他儿子是好基友,妈妈貌似也没什么特别的反映,靠,早点说不就没事了吗?

 6 ) 記二刷Lilting

第一次看Lilting時,焦點都放在了Ben Whishaw 身上,放在了Richard與Kai的基情故事上。

有一種悲悲淒淒的情緒帶動著。

Ben的每個鏡頭幾乎都是在催淚。

而鄭佩佩飾演的則是一個失去了兒子的堅強老人Junn。

堅強得有點頑固。

同性戀,文化衝突,異國生存,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相處。

最後在結尾,母親一段與Lilting(律動/輕輕搖晃)這個電影Title相呼應的獨白。

看得我有點莫名其妙,就像話題急轉移。

當時在我看來,多少有點突兀,不明所以。

出於對Ben Whishaw的喜愛,我決定再看一遍(慶幸有加場)。

看過第一遍后對整體故事內容有點失望,但演員,配樂,畫面等方面確實各樣的好。

當然,我心裡也是知道自己太集中注意力在Ben Whishaw身上,肯定忽略了很多東西。

選擇孤獨,還是交流,選擇與誰交流。

是Junn要面對其隨之而來的結果,而她與兒子也承受著因母親的選擇而帶來的後果。

母親並不柔弱,她是堅強的,就如鄭佩佩小姐自己所說的,一個懂六種語言的女人,唯獨不懂英文,卻在英國生活了20多年,裡面有的是堅強,也是頑固與堅持。

她不肯妥協,不肯融入。

只願活在過失的丈夫和兒子的世界。

偏偏兒子是同性戀,又是一個她不願接受與妥協的事實。

Junn與Alan在沒有翻譯姐姐協助前,相處融洽。

大概也只是倆人只活在自己對對方的幻想之中。

一廂情願地把對方塑造成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伴侶。

因為語言不通,幻想一直沒有破滅。

不論對Alan還是兒子Kai,還有英國生活的一切,她的孤獨就是她的堅持。

最後那段獨白好像就順理成章多了:她想動,但周圍的事物都靜止了,連風吹樹葉也不動。

她害怕,她只能自己使勁地動。

雖然有時不要只動向何方。

她要回憶保持鮮活。

她還想要活在那個有她兒子的世界里,就如以往她活在那個沒有英語的世界裡。

Richard對她came out,反而令他如釋重負,像是跟失散的親人相認。

找回了與Kai的一種真切的聯繫。

Kai是他們共同愛的人,他們是Kai同時愛著的兩個人。

或許她也在後悔沒有早一點接受兒子最真實的一面,因為她的回憶里沒有現實的支撐。

Richard came out to her就像是他的救贖。

由兒子所愛的人親手戳破了那層大概早被她看穿的隔膜。

那是她和Kai都沒有勇氣完成的事。

 7 ) 生硬却傲慢

生硬....是本喵都无法救回来的生硬 导演大概是做到了及格水平:memory flashback、节奏处理。

凯的演员选择大失败,是那种,中国人一眼就可以看出,非常缺乏中国文化背景的老外。

按理说片子意在表达中英文化碰撞和试图交流,可是不知是不是英方出资的原因,呈现出来的中式文化太过于想当然了。

不过这也许就是导演安排凯跟佩佩是柬埔寨华人的原因—借助一些“柬埔寨华人”这种非典型中国人来掩饰自己对于文化差异完成度很低的问题。

佩为什么不愿意学英语这个问题很值得讨论。

事实上她似乎并不怎么排斥英国文化,而且她到英时间已长,她不会英语这个设定似乎只是编剧为了凸显“爱可以跨越语言的鸿沟”这个主题的生设。

越到后面整部片子的说教色彩就越浓。

全片最令人无语的一段就是佩那段独白里,说圣诞节是最孤独的时候。。。

拜托,对中国人来说最热闹的是过年啊。

既然要拍文化差异,也麻烦对中国文化有一丝最基本的尊重和了解。

就算不需要蹲下身来细致观察,也不能抱着如此不尊重的轻蔑态度。

好像是用这份东方色彩制造噱头捞钱一样。

整部片子看下来也就觉得是BBC拍给西方人拍的一部暗含不少对东方文化意淫的影片。

豆瓣分感觉稍微偏高了些。

很遗憾,此类主题有李安《喜宴》高三在前,还只拍成这样,确实还是导演水准有限了。

 8 ) 爱才是最后的答案

很久没有看过节奏这样舒缓的电影了。

就像影片名字一样“轻轻摇晃”。

Kai与Richard。

Kai与Junn。

Junn与Alan。

、故事充斥着太多矛盾,却缓缓述说。

移民、母子、出柜、黄昏恋……被伴随着英伦萧瑟的冬天缓缓道来,每一段交集都像一场曼舞。

第一代移民的核心词是“排斥”。

看着Junn,我突然想起曾经在旧金山路过的唐人街,那里完全看不到一点国外的样子。

而第一代移民,终究完全无法融入异乡,最终在异乡建立起来一个故乡。

他们最初来到这个国家,是为了让孩子们过好一点的生活。

他们的无法融入,与其说是不能,倒不如说是不愿意。

Junn失去了丈夫之后,儿子是她生活里唯一的依靠,她不会看病,不会处理账户,她也嫉妒儿子对男友的爱。

或许也许在她心里,当她学会这些生活技能的时候,就是Kai离开她的时候。

二代移民的核心词是“冲突”,原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本我追求与父辈期望的冲突。

因为牵挂Junn所以希望能照顾她,又无法想她坦白自己是同性恋而不得不让她暂住在养老院。

想起奇葩说的一期节目,要不要向父母出柜,后来终因种种缘由而被和谐掉了。

要如何面对东方文化对这个话题的敏感,要如何面对至亲对这个事实可能产生的失望和绝望,压得他喘不过气。

最终要坦白的那天,Kai却意外离世,所有的坚强一瞬间化为灰烬。

咳,本喵才是主角(敲黑板,划重点)。

Richard,不温不火,不急不慢,一个完美情人呈现在眼前。

和Kai相处的时光穿插在他的生活里,在咖啡店,在家中,在他的幻觉里。

在你无法再拥有的时候,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让自己不要忘记。

Richard的核心词是融合。

他本可以收拾他和Kai的东西,继续他的生活。

却传承了东方的孝道,照顾起Kai的母亲。

他请了华裔的Vann为Junn和Alan做翻译,希望Junn能够开始新的生活。

他烧的一手好菜,用筷子煎腌肉,已经忘记在认识Kai之前的自己是什么样子。

他面对Junn难忍情绪,却小心措辞,不断请Vann不要翻译他激动时说的话,他一个人回忆着与Kai生活的点滴,却忍痛骗Junn说“Kai是我最好的朋友”,将Kai的骨灰送回给了Junn。

故事的最后,或许大家才发现人与人交流的关键并不在于语言。

Alan与Junn在鸡同鸭讲的时候如胶似漆,在Vann开始为其翻译之后分道扬镳。

而当Richard与Junn坐在桌前,Vann停下了翻译,就完全变为了心与心的交流。

Junn并非不知道Kai是同性恋,而Richard也并非相与Junn争夺儿子的爱。

两人各自低述着对Kai的感情,听不懂彼此的语言,却了解这种情感。

如同一场精神的曼舞。

语言永远不是最重要的障碍,爱,才是最后的答案。

 9 ) 沟通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电影里翻译的情节蛮有趣的。

记得本科学翻译的时候似乎强调过invisibility,片中的翻译妹子自己也说她不是专业的,总是依自己的理解和立场强行刷存在感。

人与人本来就不可能无障碍交流,加上语言和文化的隔阂,加上翻译的主观视角,实在是太难太难。

我是越来越不会说话了。

不擅表达加重了孤独感,孤独感又导致更加不擅表达。

每天刷着各种电影,有时候哭有时候笑,走出去看着人群不明白为什么大家看起来永远那么开心,永远有那么多话聊,而我疑惑又窘迫地拼命摩挲着头发。

本喵是全片演技和颜值担当,忧郁的气质和电影氛围浑然一体。

而郑佩佩的角色更立体些:一个顽固而缺乏安全感的老太太,依恋儿子,依恋回忆,拒绝改变,拒绝现实。

她一次又一次伤透了本喵想让她快乐起来的心,本喵想带她走出泥潭,可其实他自己也是泥潭中的伤心人,他只是假装忘记了这一点,泪湿眼眶之际也要耐心愉快地给她做好吃的。

但对郑佩佩这样一位母亲,你又能说什么呢?

老来丧子,茫然地住在异乡一群说着她听不懂的话的人当中,对她好的人不懂她,跨不过文化差异的鸿沟。

你明白他们的立场,各种行为动机,也明白他们之间沟通的症结所在,但你只能眼睁睁看着,因为你自己也不擅沟通,更因为你改变不了他们。

这种深深的无力感能拿它怎么办呢?

她说,不是她让儿子内疚的。

这种内疚一直在那,因为父母老了,儿女就会感到内疚。

听着真难受啊,但这就是真实,是东方人亲子关系的真实。

就算你看了那么多欧美电影,心里认同所有个体彼此独立的西方价值观,但放到自己身上,终究不可能真的置身事外。

爸爸落寞无奈的背影,妈妈让你“问问他春节回不回家”的字字句句,永远黑压压地摁在你的心口。

你看本喵和郑佩佩到最后都不用翻译了,一个抽泣着说“I miss him tremendously”,一个空洞地说“我只剩回忆了,我不能让回忆消失,我必须不断流泪”,他们互相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又怎么样呢?

就算两个人说的是同一种语言,大家也是在各说各的吧,谁会在乎别人说什么呢?

说实话,这个世界上存在真正的沟通和理解这回事吗?

 10 ) 我们都缩在自己的壳中

之前在别人的评论里回复了以下一段话,先贴在这儿:“看之前期望很高,但是观影过程中,却总觉得导演想表达的内涵有些苍白了,尽管情感的表达细腻温婉,但是当镜头语言过于强调情绪时,故事的架构不免显得有几分零散空洞。

”所以这篇影评,也不打算对叙事作什么点评了。

既然故事的重心都放在情绪的表达上,而且郑佩佩和Ben的演出也确实精湛到位,我觉得我还是来絮叨下感性的理解吧。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壳中,活在让自己感到安全的疏离感中。

不管是探出这层保护壳,或是让他人踏入自己的领域,都会带来深深的恐惧。

可是我们又总是对他人的世界感到好奇,总是像Junn一样,忍不住问儿子,你在想什么呢。

Junn无疑是一个过度自我保护的形象。

丈夫离世,身在他乡,语言不通,无依无靠,画地为牢。

她像要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希望彻底融入儿子的生活,可是儿子却一直不敢告诉她自己的隐私。

她不去学英语,看别人的眼神也充满戒备,独居的房间里固执地飘荡着东方色彩的《夜来香》,儿子意外身亡后,她在自己的回忆里一遍遍问儿子,为什么你要把我囚禁在这个地方,为什么不带我离开这里。

但是到底是谁囚禁了谁呢。

无论儿子在与否,她身上的寂寞总是如影随形。

她不喜欢孤独、不喜欢不被理解,可是也许是孤独惯了,只有在与人保持距离的时候才能让她安然自如,就像她深信,在不懂中文的Alan眼中,自己是独具魅力的东方女郎一样。

Kai也是纠结于沟通与理解中,烦恼无比。

东西方的价值观、个人与社会的价值观、伦理与情爱的矛盾在他身上碰撞着,令他进退两难。

爱人和母亲都对自己很好,可是自己却无法同时满足两个人的情感需求。

他把母亲安置在养老院,暂时做起了鸵鸟,但是伴侣却Richard尖锐地指出,这不是长久之道。

Richard说,you have my absolute support,Richard说,you have to tell her。

Kai终于下定决心要走出长期以来的保护壳,好好跟母亲解释一番,不料却遭飞来横祸。

像是个冰冷的讽刺一样,刚要迈出的关键一步,就这样戛然而止。

不去沟通自然没有共识,但是就算沟通了,就一定换来理解吗。

Alan这个形象就很有意思。

在Junn和Alan两人鸡同鸭讲的阶段,他们的关系亲昵温馨。

他送花,她跳舞,他们散步,看似甜蜜情侣。

但是他们其实一点也不知道对方所思所想。

Alan有家庭却没有亲情,他说自己住在养老院,就是令大家都快乐的最好决定;Junn没有了亲人,却妄想着在Alan的身上找回儿子的体温。

谁知道当他们每次笑意盈盈地看向彼此时,到底在对方身上投射了怎样的感情呢。

Alan与Junn之间存在的,不仅是语言的隔阂,更是价值观的分歧。

一心想帮Junn的Richard找来Van,以为让他们二人通过翻译了解彼此是最好的办法。

谁知语言的隔阂打破后,深层的价值冲突也接踵而来,更何况,有些时候,那些情绪、那些隐私,根本就不敢跨过语言的藩篱——就像Alan不肯让Van说出自己的酒癖一样。

Junn和Richard都察觉到了和翻译共处时场面的尴尬和拘谨,这一方面,是由于“第三方”的在场,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对未知的真实的隐隐恐惧。

而当Junn难得地想主动了解Alan的缺点时,我们不妨将其看作Junn尝试向外踏出的标志一步。

然而在这具有进步意义的一刻,美好的动机却没有结出香甜的果实。

两个老人从最开始的彬彬有礼,到渐渐挂不住面子,发展至互相指责、撕破老脸。

一番唇枪舌战后,终究不欢而散——那就是各自面具被揭开后丑陋的真实。

在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之前,亲手拆穿精心编制的温柔假象,总会有人受伤。

Richard原以为这样能让Junn老怀安慰,却没想到Junn会因为了解到Alan的真实后而加倍失落。

Junn不去见Alan,可能是因为被真相打击而失望,也可能是以为被真相刺伤而醒悟。

原以为结识Alan是走出过往,实则自己不过是沉浸在幻觉里逃避现实、原地踏步。

Alan是Junn丧子后给自己打的麻醉药,虽能暂别疼痛,清醒后却痛彻心扉。

并非建基于真正的理解之上的温情,不过是虚幻的空中楼阁罢了。

Kai与Junn的沟通,还未开始便匆匆结束;Alan与Junn的沟通,令虚假的美好彻底破灭。

然而影片的意图自然不是要观众从此封锁自我,因此在Kai和Alan两段令人沮丧的互动之后,片中的Richard便成为了灰暗的人际之壁中仍存的那一丝光亮。

片中最勇敢的角色当属Ben扮演的Richard。

不管对象是谁,不管对方态度如何,每一次都是他在鼓励和牵引着别人走出自我圈禁。

爱人逝世后,Richard的脆弱和内疚让人动容,而与此同时体现出的那份坚强,则更让人钦佩。

他也会沉浸在对Kai的追思中,他也会默默地红透了双眼,但是他没有放任自己沉沦,更没有放弃孤僻自闭的Junn。

痛失所爱,却仍敞开自我,接纳一个痛苦不堪的老人,对话这个充满敌意的老人。

我只能说,Richard身上大概背负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理想人格,在生活黯淡之际,仍能救人与自救。

每一次Ben的无声落泪,都让人喉头哽咽;每一次Ben的温柔凝视,都让人心中一颤。

他坚拒归还骨灰、他温柔地偎在爱人肩头、他默默地在自己的幻想里潸然泪下、他被Alan和Junn赶离餐桌只能看着他们共进晚餐而无奈又俏皮地猜测他们的对话、他在听到Junn拒绝Alan的消息时敏感地认为是Junn在针对自己——每一个镜头都描绘出他的诚恳和真挚。

但他也不是毫无保留。

至少有几次,他也要求Van不能完全实话实翻,在听到Van说出了自己是Gay的玩笑时,甚至有几分恼怒。

但在最后的最后,他还是主动地开口告诉Junn, 我是你儿子的男朋友,我们在一起过了四年了。

这就是Richard的勇气和担当。

他无法从内心的责任感和交流欲中逃离。

Junn跟他相当疏离,没有血缘,没有法律关联,甚至没有情感联系。

Kai死后按理说两人更应当互不干扰,但是他却主动照顾起了老人的起居。

明知对方抗拒自己,却不懈地强势地尝试着读懂这个老人的心。

当每个人都缩进自己的壳中,他却努力地朝着外界挥舞着自己的触角。

我猜测,某种程度上,这近乎“尽孝道”的行为,是东方价值观在他身上潜移默化的体现,如同他对筷子的使用、他做中餐的好手艺一样,Kai带来的点点滴滴在四年里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无法抽离,就像呼吸一般自然。

而被人问起再之前的生活习惯时,他也只是稍微想了想,淡淡地说,I can't remember. 对Kai的爱已经向更辽远、更广阔的方向延伸着,仿佛一张巨网,令他和世界的联系倍加紧密。

爱人的离世并不能令爱消褪,反而令他爱屋及乌地关心起Junn的生活状况。

真心终于换来真心,所有的敌意和矛盾都在最后冰消雪融。

一切话都说开了。

Junn坦承自己是嫉妒Richard,嫉妒他来夺走儿子的爱,也告诉他儿女对于父母的老去,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愧疚之情,所以各人身上的紧缚感,如同原罪一般无解。

但是慢慢地就会明白,压抑和痛苦的日子在人生里总是更多些,看开了,也就明白日子还将继续,明日的阳光还将照进窗台。

两个缅怀着同一个男人的人,跌跌撞撞地探寻着彼此的心灵,终究分享着对这个男人同样的爱而达至和解。

长久以来的僵局,终究不过是因为众人都活在自己的立场上,固步自封,拒绝倾诉和聆听。

然而最缺乏的也是最渴望的,人人又恐惧又向往的,不过是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直面尖锐真相的底气。

我们都希望脱去重壳,彼此接近,如影片结尾时那般,借着音乐,彼此相依,放松身心,轻轻摇摆。

***Kai进入母亲房间并低头闻绣球花(hydrangea)的镜头出现了两次。

一次在影片开头,Kai穿着蓝色衣服,一次在影片中段,穿着黄衣。

而最后Junn登门拜访Richard时,Richard匆匆起床穿上了黄色T恤。

我猜想蓝衣的Kai是Junn幻想里的影子,实际上黄衣的Kai才是真实的回忆。

这里是暗示在Kai去世后,Richard穿上了爱人的故衣。

在某种程度上,Richard变成了Kai...爱一个人到深处便变成了他...***第一篇长篇影评就献给小本了。

写完才知道自己文笔的稚嫩生涩,以后绝不班门弄斧....

《轻轻摇晃》短评

我喜欢本卫肖,我也喜欢郑佩佩,可这部片子要不是有这俩位演员可看,基本可以不用看画面。轻轻摇晃,什么也没晃到。

7分钟前
  • kakakarl
  • 还行

镜头真美

12分钟前
  • 反射弧1米7
  • 推荐

看了20分钟看不下去了,对白蹩脚,节奏又慢又乱,完全不像一部电影的质感。开头知道导演要营造一个母亲幻想儿子还在的画面,但是太干巴巴了,简直不知道他们的对白有什么意义。还有,还迷恋听夜来香的老太太早都没了吧,能出国的老太太真没这么落后啊。 冲小本和佩佩奶奶加一星

15分钟前
  • 说什么图灵
  • 还行

普普通通,当母亲又怎么会什么都不知道呢,到了一定年纪

18分钟前
  • xylene
  • 较差

关于同性爱人的死亡,联想到了纪录片《再见,我的新郎》;关于Gay与母亲的问题,前不久刚看了《面子》(母亲都是不会讲英语的华人);只不过,相比我想到的片子,《轻轻摇晃》就拍得有点小家子气了:全片几乎是室内对话戏,有蛮多都觉得拍得不够高级,一句中文一句翻译一句英文一句翻译…听得有点烦…

22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小本最帅的一次出镜,演技也很适合他,而且电影的画风特别美型,郑佩佩和本的组合让人眼前一亮。小本闺蜜的翻译,和东西观念的冲突,可以拿来跨文化交际好好学习。这部片子质量尚佳,很容易让人想起喜宴,但它最大的问题是落脚点,居然成了婆媳关系,和一段力度不足的独白。

25分钟前
  • 陈dler
  • 还行

台词生硬剧情为零 还真是轻轻摇晃呢 都快睡着了 颜值靠本卫肖一个人也撑不起来 全程都在玩手机

30分钟前
  • 蟹黄酥
  • 较差

剧本节奏奇差,台词莫名其妙,情感单薄没共鸣,英国电影人得了一种小清新癌。同是养老问题,《Rosie》论思想深度不止高过多少,虽然也很文雅很内敛,却没有过多纠结在小情绪上而迷失现实。

31分钟前
  • 兮称
  • 较差

虽是横跨东西方的同志题材,可架构不小,有点跑题,小本很虐,郑佩佩不用多说,摄影也不错,导演是败笔~PS:结尾老歌《摇摇摆摆》

32分钟前
  • 西决
  • 还行

8/10,郑佩佩演的很好。

37分钟前
  • 童年末日
  • 推荐

真的很一般啊大段对话都生硬。不仅仅是口音问题。文化冲突这个题材导演完全没把握好。

40分钟前
  • 猫猫
  • 还行

对于向亲人出柜这个问题,永远没有一个解决方法。kai死后大家用各自的方式怀念,用各自的方式弥补。其实语言永远不是一个问题,反而在足够了解后不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阿姨最后一段话非常让人反思,我们永远都会把对上一代的罪恶感和弥补延续下去。整体画面清新美

43分钟前
  • UglY_MoNey
  • 推荐

小本好帅小本好受!

46分钟前
  • b^lavpzp
  • 还行

Ben式哭戏的杀伤力太强。。。。。。扛不住啊!

49分钟前
  • A L E X
  • 力荐

有点不知所云啊

54分钟前
  • 沉山泥🐇
  • 较差

沉闷

56分钟前
  • ANDY
  • 较差

还是有很浓的违和感,明明郑佩佩和本威士肖都是很优秀的演员。属于风格比较温馨的电影,但也是浪费卡司了。

1小时前
  • 白贼
  • 较差

设定其实挺好,导演也试图表现出中西文化的差距。但是不知是郑佩佩没表现好,还是留给她的空间实在有限。她表现了一个中国老太太的固执自闭和以儿子为中心,却丝毫看不到多年他乡生活留下的痕迹。从头到尾没有表现出任何层次感,真遗憾。英国小伙子演的真好。层次很分明,每段戏都交代的很清楚。可惜了

1小时前
  • IRA
  • 还行

我是看到了郑佩佩才下的-.-

1小时前
  • Diva Tequila
  • 还行

3.5。中西文化差异下碰撞的情感题材,拍得还不错。

1小时前
  • 枫林挽秋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