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之躯》。
7分。
雷德利·斯科特导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罗素·克劳主演作品。
故事算精彩,剪辑和色彩都很棒,但全片最赞的是这个片名,神来点睛——《谎言之躯》(body of lies) ,非常好。
小李子饰演的罗格从记者转身为特工,追踪臭名昭著的恐怖分子。
但你懂的,所有的特工都是被利用的棋子,罗格也一样,用后即弃。
不同的是,他没有机会复仇,也不需要展开复仇,然后他就被恐怖分子抓了。
小李子演出相当努力,演技也在线,与格什非·法拉饰演的女配情感戏也互动得不错。
雷德利·斯科特导演是个天才,比如我最爱的《火星救援》就出自他手。
2020-2-2曼彻斯特 特种部队进入一间房子 穆斯林恐怖分子几人自爆 伊拉克 莱昂纳多饰演的罗格与穆斯林助手找到一个想投降去美国的线人 在见面地点卫星监控 线人给了罗格一张磁盘 内容是恐怖分子说要在曼彻斯特制造爆炸 罗格上司是ed ed拒绝线人去美国的要求 线人不愿意当人体炸弹因为他是博士还会五国外语 三人在街上线人被恐怖分子发现打伤抓走 罗格趁乱开枪打死线人罗格与助手要去安全屋 山里发现一营地 罗格换上穆斯林服装假装去求助 与恐怖分子交火 罗格冲进去恐怖分子按动炸弹 助手请求直升机 两架直升机前来炸了追杀二人的两辆车 罗格车也被RPG炸了 助手被炸死 罗格被救出ed让罗格回去找老婆度假 罗格说正闹离婚 罗格自愿去约旦安曼接受另一项任务 罗格来到办公室让负责人离开由自己接管 负责人说他早晚有凤凰不如鸡的时候 罗格因为在伊拉克找到的资料显示安曼有恐怖分子的窝点 但是人员不够不能完全监控 罗格去找安曼安全部头儿hani 罗格表现的很尊重他 hani告诉他合作可以但是绝对不能骗自己 罗格与新助手来到基地窝点观察 ed派了一个线人也在监视 罗格觉得要坏事去追 线人逃跑罗格去追翻墙玻璃渣扎破又被疯狗咬 罗格杀死线人 罗格到小诊所打疫苗结识伊朗女护士 罗格把ed骂了一顿去找hani解释 hani让他看一个人被皮鞭打阿姆斯特丹发生炸弹袭击死了很多平民 hani把罗格带到一地 线人是基地组织成员 hani让他接电话是他母亲的 他母亲告诉他自己住在大房子里有电视等等 这一切都是hani给的 hani让他继续在基地组织 ed前来罗格家里 罗格吓一跳 ed去找hani谈合作 hani拒绝 罗格新助手带人去抓线人 线人逃跑 指令是ed下的 罗格去找护士打针约护士 二人来到巴勒斯坦难民营 女人们笑说这个犹太人干嘛来了 没有护士罗格在难民营是不安全的 不知道为什么 hani保镖带走罗格到被炸的窝点 hani问罗格是怎么回事罗格说不知道 新助手被绑起来 hani表示不在信任罗格让他12小时内离开罗格在华盛顿与ed对话 罗格出主意制造恐怖袭击这样恐怖分子的头儿会觉得地位不保会联系自己 罗格找到一黑客让他找一个穆斯林 罗格开始做局 阿联酋迪拜 罗格找到一建筑师一基地组织会计 设计二人握手有人偷拍 ed告诉罗格让他回约旦hani找他 罗格又去医院 护士说她姐姐要见他 罗格买了点心去护士家吃饭 护士姐姐问他干嘛的他说政治顾问 席间因为战争问题护士姐姐不太高兴最后解决了 护士送他下楼他要握手护士没敢 护士姐姐和邻居都在窗户看他俩罗格见hani hani拿出建筑师与会计的照片询问罗格怎么回事 罗格表示不知情土耳其美军基地 罗格把仓库腾空放了死尸 罗格曾经潜入建筑师房间偷取电脑资料 罗格让黑客把资料输入 美军基地军官宿舍爆炸 恐怖分子头目以及hani都从电视得知 罗格把一切都指向建筑师 建筑师被头目抓走 建筑师说一切起因都是个美国人 建筑师被杀 护士被抓走 罗格找hani帮忙他拒绝ed前来 罗格接到电话 罗格被装在车里带出约旦和叙利亚边境来到叙利亚罗格被放在沙漠 卫星监控 来了车队扬尘 车辆各自散去 罗格不知道在哪辆车上 罗格被头目抓并打断两根手指 头目离开罗格要被杀 士兵冲进来救了他 医院里 hani来看他说一切都是他安排的 护士是他抓的 hani的线人就是那个基地组织成员提供的罗格被抓地点 ed要带罗格走 罗格拒绝 ed说不走就是背叛了美国 罗格坚持走 罗格来到医院被监视 罗格去买水果 ed放弃卫星监视
对内心的冲击多余感官吧,纵使在多年后第二次观看,也丝毫未减弱那种影响力与呼唤感。
对战争的拷问。
爱莎带小李子去见姐姐那段,可以明显看出姐姐克制下的愤怒,对伊拉克战争的愤怒,对一个强权国家的愤怒。
对人性的拷问。
人与人之间信任真的完全存在么,上级下级之间,同盟者?
最后一次小李子去交换人质,在被圣战份子拖上车时,上司只是弱弱地sorry一句。
最后是倒是这个上司一直不信任的约旦地方情报局把他救了出来,的确一切都只是设计,连交换人质也是设计,设计中至少还是设计了救的这个步骤。
这或许不光是对某一些形式,制度,方式的讽刺,更有一些思考吧。
对宗教的拷问。
此起彼伏的自杀式爆炸袭击,对无辜贫民的伤害,对生命的肆意践踏,对所有异教徒的不能容忍,却还要冠之以名为“圣战”,名字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宗教本该是让灵魂有处安放,教人向善。
当指向排除异己的屠杀和沦为私欲和政治控制的武器时,已只有宗教的外壳了。
有人说影片中爱情浪漫片段有些破坏反恐片的氛围,我并不赞同,反而是一丝暖色,在乱哄哄的爆炸和复杂的情报战争中显得平静而简单。
人是复杂的,复杂如CIA的情报探员却也有向往美好,渴望爱情的心。
谁又不能理解呢。
当然对影片的感受远不止这一点点,不过择一些来分享。
看电影的感受还是很主观的事,或许你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无论如何,值得一看。
为一个萍水相逢的异国女子以命相博最大硬伤也是剧本最强诠释片子刚开始的时候Leo问那个阿拉伯语言博士小青年为什么加入基地组织,阿拉伯博士操着五种语言之一说,你们根本不了解我们美国的最佳父亲和好好丈夫Russell先生最强的就是谁的生死他都不在乎,他不需要尊重任何人,也不需要任何解释,因为他面对的不过是一群骑着自行车的蛮人,而他,就是美国你别自大了,Leo转过头正告RussellRussell仍是一脸倨傲,这个地方有什么值得多待一分钟。
这就是为什么他注定要失败,高高在上的救赎者,和缺乏起码怜悯和恩慈的救赎他是战地保卫者,也是战争的缔造者
看海报就觉得好象是血钻的翻版,只是把黑人兄弟换成了拉塞尔克劳,地点从非洲到了中东,故事一个是血钻交易,一个是捣毁恐怖组织,也都大同小异。
谎言之躯,又一部动作特务片。
莱昂纳多还是一样的精明,老道,出手不凡。
特工出身,周旋于C.I.A头,合作人,恐怖组织之间完成任务。
动作依然很精彩,但片子并不是一般的动作片,有鲜明的政治指向,中东同美洲人的宗教信仰区别,当然少不了人道主义的谈论。
电影很精彩,2个多小时完全酣畅淋漓,里面卫星跟踪系统先进的让人觉得完全没隐私可言。
只是还是莱昂纳多,不管他怎么拼命怎么发狠,我也总跳不出他的以前。
不能否认的是,即使他蓄了胡子拼了命的装老成,我还是喜欢成长的烦恼里那个有些油头滑脑的卢克,喜欢那个不一样的天空里的弱智兰尼,喜欢全蚀狂爱里那个牙签腿兰波。
自从看了那部莫名其妙的猫鼠游戏之后,以前的边缘少年就再也没有出现。
即使年龄不在允许莱昂纳多选过于青涩的角色,他的娃娃脸也会暴露他的气质。
不管他在怎么努力再怎么样的拯救世界。
我还不习惯他极其鲜明的挑明自己的政治观点,也不习惯他最近片子里都会有救世主式的英雄主义,只是他不会再改变什么。
就像再怎么惋惜现在的五月天,也只是徒劳,不能改变就只有接受,接受了就会接受他的一切。
也包括当初的犹豫少年。
不说政治不说战争,但是真的希望不再会有血债血偿那样的报复,希望不会再有伤害,虽然这样说很苍白了但还是希望。
原本伊拉克伊朗约旦叙利亚以色列这些国家作为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她们应该很美的决不逊色于任何一个西方大国,希望有一天可以去旅行不用为安全担忧。
每个人都是谎言和真性情的交织体,利益和政治的牺牲品的无奈和彷徨,揭露了西方的政治弊端和丑陋。
小李子出品必属精品,真正的无冕之王。
一个在中东耕耘多年,知道无数中情局内幕情报的中情局探员,以为自己的女朋友被恐怖分子绑架了,然后就一门心思把自己送上门交换人质,就算一切顺利,把女朋友救出来了,然后他自己呢?
有没有后面的计划呢?
小李子自己也说了,美国政府不会和恐怖分子谈判交换人质的,那么小李子就是单纯的想自己死来换女朋友活命?
(一个总共没见过几面的所谓女朋友,这不是圣母病了,这简直就是上帝本人了)另一方面,花了很长时间来铺垫和表现其冷血自私,绝对功利,唯结果论的中情局上司,得知自己手下有如此莫名其妙脑残计划之后,居然也不阻止,而是祝他一路顺风,毫无所谓的用无人机看着手下去送死,就算你冷血自私,对手下毫无感情可言,难道就一点不担心恐怖分子严刑拷打,手下泄露情报?
对美国造成沉重打击?
还是说他自信满满想用无人机放长线钓大鱼,直接找到恐怖分子老窝?
你别告诉我说连恐怖分子随随便便就想出来破解无人机监视的土办法(真字面意思上的),中情局事先完全想不到,完全束手无策?
作为理论上世界上最严密最高科技的情报组织,居然连一丁点保密纪律和追踪手段都没有,手下间谍随心所欲,放飞自我,完全是小朋友过家家的水平。
整部电影一直在营造和表现的紧张刺激悬疑专业的情节和氛围都是在扯淡吗?
我是真的想不通看不懂啊。
这样局中局的剧本太多了,没啥新意。
一早就看出Hani不是善货。
不过比起开场的冗长邋遢,到后来就好歹有些情节。
但是引入女护士的感情线,编剧的脑子进水了吗??????
无聊,随手点开了这部电影,时隔多年,第二遍看,仍是一地鸡毛。
各部门间的权利政治内斗都不能为一级反恐让一让步、消停消停的一群人,更别说同盟国与国、组织与组织之间,能打赢这场看似兵力悬殊实则生死肉搏的战争吗?!
或者,他们根本无所谓输赢,打下去就是了。
看到Ed和Ferris一战失利鲁蛇般互相挑刺,最后开玩笑似的扯出引蛇出同的“大招”时,不由得想起曼哈顿西南那两栋曾经巍峨耸立的大楼。
Body of lies,呵呵,片名嚼一嚼,滋味还挺多。
没完没了,Ferris继续一线卖命生死有命,Ed照旧心口不一、遥控棋子,八方势力永远勾心斗角、各怀鬼胎,相似的戏码又一次上演。
看Ferris种种言行也许为人的信念尚存,而Ed活得只剩一幕幕角色扮演,爸爸、丈夫、上司、幕僚……只有“千万别要孩子”和“这场战争中没有人是无辜的”才是他的肺腑之言吧。
最后,Ed心急吃不了热豆腐,Hani放长线钓着了大鱼,大佬沦为阶下囚,Ferris终成弃子。
可是,恐怖主义的山头何止一个大佬!
蚂蚁般密布的特工眼线命如微尘能值几文?!
反正谎言吹起的泡泡,破了再吹就是了。
这片善恶胶着的土地上,血仍未冷,仇仍未报,杀戮几时休……It's always about war, war never changes.
不错的电影,故事很细致,最好有几个地方需要梳理一下迪卡伪装了一个恐怖袭击,这事已经被安曼的特务知道了,所以请他到办公室,给迪卡看一些关于这一起伪装恐怖袭击的材料,目的是铺垫迪卡在说谎,这样安曼的特务头子可以把他当说谎者处理,也就是以后的绑架情节。
迪卡恐怖袭击的替罪羊被处死,真正恐怖分子也就知道了是一个美国特工做了这件事,但是这些人无法找到迪卡。
安曼的特务找到绑架了迪卡的女友,伪装成恐怖分子绑架的现场,留下联系电话,迪卡回拨了电话,被送到了安曼的特务送到了叙利亚。
同时,让安曼特务的内线发出消息给恐怖分子,说一个伪造恐怖袭击的美国人在叙利亚的被抓,恐怖分子想要制造一个CIA特工断头的场面,于是花钱把迪卡从叙利亚买了回来,在维也纳的恐怖分子头子也就回到安曼处理这个算是不小的胜利。
这个恐怖分子头子正是安曼特务头子最想要的,也是设计让绑架迪卡女友,让迪卡作饵的计划的最终目的。
这个就是故事的大概!
故事每个人都是充满谎言,正如CIA头目所说,没有认识无辜的,都是罪有应得!
只有一个人除外,就是迪卡的女友,也就是迪卡为之几乎丧命的理由,纯洁,美丽,善良,和平!
最后迪卡放弃了CIA的工作,回到女友的身边,也是电影的目的吧!
作为一个反恐影片,没有正确的宣扬美国的正义,恐怖分子的邪恶,这部电影在政治上是不正确的。
主题比较淡漠,对反恐美国人似乎疲劳了。
或者美国人不想打下去了,算是撤军的先兆。
20180529 02:51 GTL 怎么没把吖宰了?最后关头又尼玛被救了,还有内罗素装逼货,一直尼玛口香糖耳机
我应该给雷德利斯科特加个新的标签“质疑者”
不错的剧本和片子。莱昂纳多的气质很适合演这样的角色ps:豆瓣上的人难道真对好莱坞动作片不感冒,还是非要装得喜欢看那些让人看不明白的所谓艺术电影?
老一般哦老
居然重新看了一遍,没觉得之前看感觉那么糟糕,不知道是不是高清版本给了好感觉
三星半。小李手被砸看着好疼。。
我怎么对那个约旦的帅哥印象这么好,他救了leo
天下的上司果然都一个操行,自己一无是处,只会发号施令,手下犯了错误就置身事外,手下立了功就赶紧把功勋算到自己头上。
美国在中东的战争~除了谎言和贪婪~看不到任何人性和民主~
总算看了,是冲着LeoD和Russell去的。太长了,我就有点儿没看明白......
我是不爱看这样战争为背景的片儿
好吧,我真的不喜欢看战争片,特别是西人特晃的拍摄手法
宗教是样可怕的东西,它可以带给你信仰,也可以让你下定决心做任何事……我想起威尔史密斯的《i,robot》里VIGI由于过于偏激地理解三大定律导致的悲剧……片子的话,过程还挺紧张,不过我还是看得有点云里雾里。另外就是:政客没一个好东西。
美国高空监控图像很清晰,约旦情报主管很帅气,除此之外没啥意思
美国反恐的故事 剪辑和小莱演的不错 剧情着实弱 开始的小莱是经验丰富强悍的特工 可演到后来就成了没脑子感情用事的二流角色 差点为伊拉克妹妹送命 结局也不了了之
雷老爷执导,小李、罗素和马强联合出演,永远不过时的现代军事题材,异域风情,有多大搞多大的大场面,让人没有理由拒绝这样一部商业大片。但恐怕巨大的信息量和不清楚的人物背景会让人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好在一开场接连不断的爆炸吸引人的注意力。剧情紧张,局中局的设计和反转也不错。此次发挥欠佳。
2009.2.20在寝室看的,莱昂纳多的演出不可谓不卖力!
第二幕尾声:镜头左摇音轨配合中东色彩浓郁的吟唱,一位被谎言毁掉的建筑师入画,切入主题:反恐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践踏生命;菲利斯与爱莎的爱情戏没写好,最后男主没回美国颇为讽刺,老雷擅长之处就是如此,在情绪,氛围上营造异域的归属感
导演喜欢这个类型的戏??? 迪卡普里奥的台词演技简直烂得独一档 念个台词念二十年都那么烂得出奇 毫无悟性的演员 在好莱坞也是绝了 导演 剪辑 编剧 后期谁都帮不了 还是能拿最佳男主角 资本无处不在 但谁也看不见
我不喜欢leonardo的演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