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片的开始,我很失望。
时间一下子到了2046年,在一个屋顶,年老的阿金遇到了恋爱失败的卢力士。
后者正想吞下失忆丸。
阿金在劝阻他的过程中,影片切换到了2003年。
在这一节里,无论是场景,服装还是对白,都没 什么精彩之处。
所有的人回想起2003年,恐怕第一反映就是SARS,但影片是从新年开始的。
阿金去求签的时候,不小心拿走了道士为官员们准备的一筒上上签。
她抽到了姻缘签,而倒霉的港府官员只拿到了下下签。
阿金在影片中很无辜的说,因为我的错,香港在2003年,风水大变。
阿金迎来了新年的客人周老板,他带着酒菜要和阿金过元宵节。
他给阿金套上了自制的防毒面具。
当阿金掀开面具闻到煤气味道的时候才知道他要自杀。
原来周老板的茶餐厅倒闭,失意的他想在尽情的享受中结束人生,因为不想连累阿金,给她预备了防毒面具。
在这一集里,阿金仍然是那个好心的,简单的,乐观的女人。
她答应资助周老板重新开始,周老板感动的无以复加,然而在他们重新纵情的时候,周却猝死在阿金的床上。
阿金接手了他的茶餐厅。
周老板是黄秋生饰演的。
如果不是提前看了演员介绍,我甚至有些认不出黄的样子来了。
这一次,化妆师和导演的工作很到家。
黄的头发蓬松,带着大方厚框的眼镜。
外形委琐,眼光游离。
回想起他在无间道中凛冽的眼神,真是佩服他的演技。
阿金接手餐厅后,迎来的第一个客人竟然是SARS。
随即,影片转入了这一段疯狂的时光。
我想,SARS对于我们来说,或许只是一个话题,或者说是一种体验。
我宁愿相信那段日子是个很恍惚的梦,我们挣扎着不肯面对现实。
我们能触及到的,仿佛是媒体无休止的唠叨和周围人的津津乐道,还有突然变得空旷了的北京。
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或许只是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危机,或许是不适应繁华散尽的那种凄凉。
甚至,SARS成了都市里文艺者煽情的噱头。
无论如何,能够真切感受到那细小的病菌带来的伤害,恐怕只是非常少的一部分人,比如医护者,比如病人及其他们的家属。
然而在金鸡里,我们看到了对SARS时光另一种近似荒诞的描绘,在冷静的电视新闻旁白声中,阿金和茶餐厅的伙计们夸张的表演着他们对SARS的恐惧。
刮体毛,接客时候让他全身裹上保鲜膜…小人物在应对大事件中无奈和悲哀的心境却在这荒诞中一览无遗。
而阿金,因为她的好心,又有两个男人在她生命里悄然的来,悄然的去了。
当SARS风暴过去,在接连的贝克汉姆来港,大陆游客旅港热潮的喧闹中,阿金在电视上看到了那位常来买汤的口罩医生的讣告。
她在拥挤的茶餐厅里沸腾的人声中默默的流泪了。
而我,突然理解了当时官方对那些医护人员不停的赞扬和嘉奖。
影片的后半段,讲述了阿金和她表哥的故事。
从表哥来香港借住她家,到第一次接吻,到后来阿金为他怀了孩子,似乎演尽了一个女人的人生。
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叙述这一段故事,讲出来,你会说这是个悲情,老套的爱情段落,可张学友和吴君如精湛的演技通过荒诞的细节和滑稽的对白,却让我在微笑中感到无限的辛酸。
谁能去责怪他们呢,一个妓女,一个皮条商,生存的艰难让他们选择了不希望去走的路,在受尽欺凌和羞辱的生活浮沉中他们却在不停的笑!
这笑背后,却是那么无可奈何的凄楚。
好在阿金终于在影片即将结束的时候,得到了一个女人可以记忆一生的满足,那个唯利是图,甚至连阿金送他的定情手表都要卖的表哥,在被公安抓走的时候发自内心的喊出了“我爱你”。
我不能不佩服张学友,他的眉头和他的眼神,甚至让你忘记了他是个明星,他是张学友,你只会为那个表情而感动。
影片在给2046那部电影做完广告以后,阿金发现了她试图劝解的年轻人就是她的孙子,在悲喜交集中,香港回归50周年的时刻到了,焰火铺满了天空,公共电视上,已经荣升为香港特首的刘德华在描绘着2046香港的美好,同时提了一句,他刚和美国总统汤姆克鲁斯通过电话,港元比美圆已经是1:7的比例了。
当时,我确实汗了一下,我想起了网上的一百年以后新闻联播的那个FLASH。
在和阿金一样的悲喜交集中,影片结束了,我不知道,我究竟喜欢这样的影片什么,说不清。
总之,在这个夜,一个妓女的故事,让我深深的惆怅着。
张学友、刘德华、黎明。
吴君如、李心洁、田蕊妮。
黄秋生、郑中基、杜文泽。
多么强大的阵容。
黄秋生的半咸不淡真的很搞笑!
郑中基的保鲜膜造型实在非常像兵马俑,而且他的指甲不知道为什么怎么会捆满黑边.......好久没见过有头发的张卫建了,感觉他还是有头发帅点呢~没想到黎明竟然也在里面,比较无语.....不过,郑中基配吴君如会不会差得远了点呢?
竟然还有李心洁,这部片子真混乱地说.....张学友的菜渣造型也十分雷人。
结局有那么一点yy的意思,当1港元对7.8美元......“珍惜今日,因为它就是明天的美好回忆。
”
一、谁令我能情深一片 令我轻柔如水清澈令我心灵回复恬静 令我拋弃內心牵挂重拾往年纯洁美梦 让我心灵重得安慰让我安躺于她 他一直在找她,他只认得她的头发,他满世界找她的头发,但每次她出现,他又不认得她。
她抚摸着他油腻的头发,一根一根的。
他醒来痴痴的望着她,迎来这样的眼神叫人措手不及。
他像个孩子一样恳求她继续这样抚摸自己,这一句话,最后的一点希望破灭了。
她面无表情,内心湿透。
“我就在你身边,你要偷跑出去找谁呢?
”二、表哥:“就让我骗你最后一次吧,好吗?
我十九岁出来,住在你家,在这天台找到我第一桶金,我做过几十行,走过水货,卖过私烟,我发过财,也闯过祸,为了生意,我结婚离婚,曾经跟上面的高官吃喝玩乐、称兄道弟,邓伯伯去世,还沾光进去人民大会堂鞠躬,最低落的时候,在秦城监狱囚禁六十六天,做人这回事,不过是场梦,用不著清醒。
嫁给我吧,我保证,你以后无忧无虑,就这样,好吗,一言为定。
”你知道你撒任何一个谎的时候,表情有多无耻吗?
一点都没有悔改,这么多年。
唯独这一次,唯独这一段话,亦真亦假,那么轻易的让人陷入。
女人有多少分辨的能力,尤其是面对眼前这个曾为他付出那么多的男人,再深陷一次又何妨,吞下糖衣毒药,签下结婚协议。
就当,是一场梦。
就算,梦会醒来。
明知一切不会这么简单,明知美好背后还有无法预知的真相,但就是这么的心甘情愿。
愿意跟随你。
“另一方面呢?
”“我只有你一个亲人。
”“你不止我一个亲人,你还有一个儿子。
”“你老说我骗你,但你骗我骗得更厉害。
”他被人拉扯着,用狰狞的表情做出“我爱你”的口型,他挣扎着想停留在画面里。
她一个人在车站哭的妆都花了,他做事总是这样叫人始料未及。
那个曾说过“不搞,光睡,就一晚”的无耻男人在瞬间光辉一片。
“你的钱放在脑子里”,你的感情也放在了脑子里。
从来没有一部电影能我哭这么久,像某年失恋时一样,此刻我不知道该想着谁,我的眼泪停不下来。
我们也曾互相寻找,我们也曾互相欺骗,庆幸无论你对我做过什么,我都没有恨过你。
一切都这么直白明了,不用刻意去揣测演员想表达什么,每一句话每一个神态都清晰的很。
她是妓女,但她一点也不低贱。
她是妓女,但她一点也不物质。
她是妓女,但她一点也不势利。
她是妓女,但她优秀过其他的良家妇女。
如果我像她这般乐观这般坚强,也许我会快乐一点。
多少次我答应了你,多少次我不该答应你,多少次我想没收你伤害我的权利,多少次你看着我说对不起。
谁令我能情深一片 令我轻柔如水清澈令我心灵回复恬静 令我拋弃內心牵挂重拾往年纯洁美梦 让我心灵重得安慰让我安躺于她
破天荒的看一部港产片哭了三次,破天荒的看完后花110元买了港版原声大碟毫不手软。
女主角阿金是一只“鸡”,即性工作者,在她身上几乎集中了港人的特质:迷信、想发达、实干、豪爽、乐于助人、勤奋、屡败屡战、有人情味。
看着身边的姐妹都有好归宿,她也想嫁作人妻,于是就真的有个男人送上门来,要她当老板娘,却在当晚翻云覆雨之时一命呜呼。
人生,原来可以这么戏剧化。
而这,只是其中一幕而已。
看这部电影,时间跨度从1980到2046,你有时会觉得自己在看一部闹剧,一群疯子在瞎折腾;有时又觉得莫名其妙的感动。
它居然用了一半的时间来讲述2003年——有没有那么一年,在你回顾的时候只感到发自内心的恐慌?
如果有,我只想到2003年,那种恐慌还能看到颜色,是白色的。
阿金说,“那一年,人都疯了”,疯了的表现,不仅是嫖客进门时先量体温,洗净全身,再用包装纸把自己除了五官之外卷得严严实实;而是更多的来自人性深处的拷问:有人从疫区逃出来求租,你接受吗?
非典医务人员来买饭,你接待吗?
我这样说可能会让人觉得主题太沉重,但是在看电影的时候,你只记得笑,笑完了或者会哭。
影片的后半部分,从1980年开始回忆。
于是,那些几乎跟我同龄的老式的收音机、复古的黑白电视机,统统都回来了。
说实话我很想掐死阿金的表哥,贪慕虚荣,假情假义,不学无术到处招摇撞骗,但是,看到后来,又着实觉得,他其实也不是那么坏。
直至到影片末尾,当田蕊妮、黄秋生、郑中基、张伟健、黎明、张学友、刘德华……当他们的脸用定格的方式一张一张放出来的时候,才是感慨最深的时候。
我知道阿金其实想表达什么:你们现在受的苦算什么,想当年,那么辛苦,我都熬过来了啊。
然后就看到了2046年的烟花,看到最美丽的香港夜色,再回忆过往的时候,脸上应该是带着欣然的微笑的。
电影里有句字幕说得特别好:珍惜今天,因为,那可能成为明日的美好回忆。
昨晚看了电影《金鸡2》,吴君如——用台湾综艺节目主持人的话来说就是——很会演。
很好看。
看电影才想起我几乎把发生没多久(经仔细推算应该是2003年开春)的一场重大经历完全忘却:非典。
借着电影里香港非典时期的片段才想起来那段全民戴口罩、人手一个体温计、洗手成了所有人的癖好、听到咳嗽就如雷贯耳、板蓝根脱销、医生护士最崇高。。。。。。
的恐怖时期。
还有那场金融风暴。
股市崩盘,楼价跳水。
三天两头有人在家烧炭自杀,全香港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
那时刚来深圳不久,印象不深。
不象非典。
电影还很美好地憧憬了2047年的香港:刘德华已连任八届特首,他和美国总统糖糕鲁斯通完电话后确定的汇率为一港元兑七点几美元,以后二十年全民免税,免费接受终身教育医疗住房退休金。。。。。。
真的很美好。
原文来自http://jiazhang.5d6d.com
我一直在想,《金鸡》与《金鸡2》,谁来的更好看?
根据孤鸿“原创永远是最好”的原则,当然第一部好。
两部都是应景之作,第一部反映80年代香港大经济,第二部则反映Y2K时代以及香港人对未来美好的企盼,完全秉承了第一部的风格,结尾处比较幽默,虽然为了符合第一部的剧情所以新增了一些情节,但逻辑上还算贴切,而且假如了一些大陆的元素,所以你会觉得真实、无奈,但是导演本身有好的愿望,所以永远存在好的结尾,对于香港人,我觉得完全可以当立志电影看了。
挺好的。
值得看的一部电影。
我在看之前,也在犹豫是否要看了,但是看了之后,有一种,对生活一种新的体会。
写于2010-12-312010年最后一天,看完[金鸡2],记住里面阿坤对阿金说的一句话:做人这回事,不过是场梦,用不着清醒。
话不一定全对,但确实有的时候糊涂一点也是必要的。
阿金就这么傻兮兮的过了这么多年,经历了香港的每一段高潮和低谷,自己也起起伏伏。
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苦难,重要的是看自己怎么面对,又联想起差不多听了一天的Eason的《苦瓜》,Wyman的词太有理,只能感叹。
和[金鸡]比较起来,这部续集有亮点但偏平庸,尤其郑中基的表现太过火。
你很难说张学友的阿坤是个好人或者坏人,这是个怀着大梦想的小香港市民,有些歪门邪道,但本质不坏。
最后机场分别时当学友的《爱是永恒》响起时,我和阿金一样泪奔了……很让人称道的是续集中掺杂上一集的内容,将整体故事讲的更加完整。
影片最后还不忘小损一下王墨镜的[2046],还有出现华仔连任八届香港特首、汤姆·克鲁斯任职美国总统等笑点,当然如果现在的社会真有刘德华最后描述的那样就好了。
(铁定是要做春秋大梦了)作为一部有笑有泪的作品,它合格了。
一直都觉得吴君如演没心没肺的傻大姐演的很到位,看之前也是抱着看一个喜剧放松的心情来看的。
开头一看到她就觉得有那种自带的喜感,小眼睛、略大的嘴唇、一本正经演老太太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她在给一个收到感情创伤想要忘记过去的男孩讲述自己的过去,希望以此来激励男孩振作下去,跟着她回到过去2003,也许这一年对香港来说是苦难和难忘的一年,疾病让整个城市陷入恐慌,生意失败想要风流死去的周生生、精神有疾病想要屏一根毛找寻失散的妻子然而见面却不相识的男子、坚守岗位与家人隔离被大众远离的医生……金都用她的热心和善良帮助他们温暖他们,香港人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精神在金身上闪耀。
表哥也许是她成年以来第一个亲吻和喜欢的男人,虽然多次被他欺骗和不在乎,甚至为他生下他并不知道的儿子,内心却仍然给对方留有余温。
牙齿卡菜的表哥来找她结婚,她一口答应。
结婚第二天就被离婚,依然会倾尽所有为他去请律师。
她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傻、最乐观、最豁达的人,她的心就是金子……我看到有人问,她的表哥爱不爱她,我觉得爱不爱已经不甚重要了,但表哥心里一定是对金有愧疚的。
金每次见到他,给他的都是喜出望外的笑脸和关怀,而他给金的却是一次又一次从她的钱袋拿钱和离开。
最后的结局很好,男孩憋着尿听完了她的讲述并重新振作起来,笑着要去找回女友。
她也惊讶的发现,男孩竟是自己的孙子,还告诉男孩自己姓奶单名一个奶^_^挺过2003年的香港由刘德华当了特首,一片祥和繁荣。
1、别说你是他的……(九十几岁的人啦)董建华亭。
卖美金买港元,总没错。
2、删除。
Love Lucy. 35岁套餐。
再难过的事,多少年后想起,都是甜的。
3、2003,香港人最难熬的一年。
胸脯好大。
何志平(求签:凡事不吉)。
4、自摸奶罩。
我婆婆可不知道我以前干这行的。
结与劫。
5、应众要求,还是要做老本行。
餐厅生意一落千丈,一身债务没钱还。
面具。
嫖客烧炭死。
6、剃毛。
滑不留手,猪油般幼滑。
胖女的鸡脱了毛。
下面也包了—Hygiene. 7、沙士屎。
Performative: 天各一方,相见已不相知。
Veterinarian. Trauma.8、一毛一例汤。
壮观(Why so many?)找到我却又不认得我。
9、周文光(罩嘴)。
香港人最擅长的就是善忘,何必失忆丸。
十一个西班牙帅哥走了,十一亿中文同胞来了。
10、表哥,长沙师范大学,亲戚一场,血浓于水。
爱-钱(攒钱做小生意)。
新移民。
11、醉拳。
带电器去祖国,赚八万——我一个月就赚到了。
不管黑鸡白鸡,赚到钱就是好鸡。
成功人士怎么会不开心,做人要进步。
做大事的人,不拘小节。
老婆不卖,孩子可以考虑。
12、表哥又成表哥,赔钱损货。
军方关系,有背景就有生意做。
不搞,光睡,一晚。
13、邓伯伯去世时去人民大会堂鞠过躬。
蹲过秦城监狱66天。
14、另一方面,我只有你一个亲人。
我爱你呀。
15、香港也是先苦后甜。
香港回归五十周年。
16、见过儿子,却未相认——毛(表还是要送的)。
奶奶。
17、人善天不欺。
美国总统汤告鲁斯打电话给我,一港元兑7.8,旺角油田世界产量第三,五年0失业。
二十年都不用交税。
各种福利,一世无忧。
求卸任。
珍惜今日,就是明日最好回忆。
讽刺的力度,冒犯的勇气显然不如第一部,这几乎是一部披着喜剧外衣的主旋律影片了。
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因为阿金独特的乐观和积极态度,所有磨难挫折都像是被万花筒过滤一样,别有美态~~
狗尾续貂,教育片的味道要不要这么浓。。
一帮港星嘻嘻哈哈,借片子见证历史,挺好的,就是主要剧情不好看。
张学友和吴君如的后半段还行,其他时间都是各种疯疯癫癫的表演和做作的怀旧,不如第一部。。
讨厌吴君如,不解释
虽然二没有一好看,可还是有的看。也是只有在电影里,人善天不欺罢。
君如演技的肯定之作
不知道为什么会看这部电影,片尾“一生何求”起却莫名感动了。
就说所有的2都很二!因为1的成功而刻意的去挠观众的G点。
伪科幻片。
倒叙的形式记录了阿金的往事``教导失恋年轻人懂得珍惜
上传了找到的海报之后……决定重看下这部《金鸡2》:1.在2046年回顾发生在2003年的往事;2.在香港回归20周年的2017年重看《金鸡》,而《金鸡2》的片中刚好出现了“香港回归50周年”的情节;3.个人比较喜欢黎明饰演的口罩医生(周文光醫生 1966-2003)段落;4.张学友凭借本片提名第23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但败给《大块头有大智慧》的刘德华,提名第41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又输给《无间道3:终极无间》的刘德华;……★★★☆ -2022.06.10
好看,建议先看1 ,再看2。深夜,一个人静静的看,想笑就笑,改慨叹就慨叹
远不及1好看阿,华仔这段好扯。。。不过香港那时经历这挫折,也是需要鼓舞,咱门就只会歌颂来歌颂去,然后掩盖事实。
我很喜欢黎明的那个故事,最后他什么也没说,大哭一场,我也哭了。阿金很善良,善良的人值得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美好。
命运是对手,永不低头,谁不是先苦后甜的呢?还是那首《一生何求》
非常喜欢两部金鸡,都很好。众多大明星的出演都可圈可点,尤其是学友最后的那个表情简直演得太赞了,几种感情交织在一起,在同一张脸上一起表现出来了。故事也依然有爱,处处透着香港电影人的良心,笑点很跟我契合,同时哭得稀里哗啦。主要还是故事编排张弛有度,结尾点明主题,工整细腻又有趣。
这一部作为对第一部的扫尾工作,做的戏份不够足。故事已经拖沓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有点儿可以在渲染香港精神的感觉。在整个片子中噱头里,似乎都极为像小学生写的作文,他们希望香港的美好有些不着边际了......
瞎了~民族感情又被伤害。最近喜欢这种类型的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