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
Ága,雪茫寻亲(港)
导演:米尔科·拉扎罗夫
主演:Mikhail Aprosimov,Feodosia Ivanova,Sergei Egorov,Galina Tikhonova,Afanasiy Kylaev
类型:电影地区:保加利亚,德国,法国语言:雅库特语年份:2018
简介:驯鹿猎人Nanook和他的妻子Sedna住在北部的一片冰封世界。他们的日常生活窘迫,但从不抱怨。相反,他们常常向彼此讲述古老神话和他们的梦境。无论他们讲述的是与动物、人类的相遇场景,还是与活着的、死去的邂逅,所有都是富有意义的。事实上,Sedna的身体状况不好,重病在身。虽然她在小腹上涂抹、按摩着自制的软膏,但她..详细 >
摄影很美,神话和梦境,两人简单的对话与默契,冰雪与阳光,安静而美好!
很难不被极地瑰丽/质朴布景/原始日常摄走全部注意 神话故事似乎也没那么吸引 实则更想是满足自我的好奇吧
又一部自然主义作品,冲突最终还是要和解。[B]
也太好看了
Purely beautiful. 构图和对白一样简洁,几笔就勾勒出导演的意图。剧情推进虽慢但不无聊,该表达的点通通都表达出来了。
(用“阈值”标签死亡或爱)我不太喜欢剧情,喜欢Sedna死前的梦。狗狗出现在片尾的演员表中,它叫Hector!还有训狗师的名字。
每一帧都美
镜头语言挺好的,特别最后一个拉升仰拍好美啊~
最后的矿坑震撼
类似于新藤兼人的《裸岛》,死亡的定格镜像,因纽特人的苍茫诗歌。
寻亲对比猎鹿人身份,始终不见的女儿Aga/鹿都只不过是“自认的隐形”,最原始的极地生活中仍逃不过现代社会家庭关系亲疏的痛点;为了追求这样的疏离感,影片的弧形画框、大量运动静止镜头的画面带来的是探索自然下内心的镜头语言,也是和Arctic (2018)中侧重北极环境塑造的不同之处;
诗意美术馆摄影…马勒第五交响曲很扰人心,听到总是开小差脑子转到从前别处。有一处jump cut,仅有一个运动镜头。最后部分稍有点偏铺陈啊…一开始我还在泪崩,演员开始放声大哭的时候我就出戏了。梦境故事好,还超现实,可惜重复叙述两次为什么;钻石矿的全景和周围真荒凉的震撼。剪辑easily可以大力点… @ LA Laemmle Royal
HDTV
#Berlin2018# 29年来首部进入柏林主竞赛的保国片(虽说是主竞赛展映),故事并没有神马新意,但胜在造型和摄影,尤其是对风景捕捉细腻、构图十分讲究的画意摄影十分出彩(可以剪得再干净点)。保国导演去拍因纽特人也是很国际范儿。感觉是个奥斯卡外语九强级别的片子,看看保国今年送不送,
所谓的,也是第四电影常见的原住民的怜悯又神圣化的角度,或许所谓的参与式视觉民族志,但问题也更加明显:前现代-现代,孤岛主义-城市化,刀耕火种-工业化,恋地的保守-恐地的离开。。。。种种对立主义的视角。这无部体现了深入骨髓的知识分子的对凝视目标的对象化,怜悯和傲慢的界限有时候不是那么清晰。
前面都是很原生态的因纽特人,还以为看了个保加利亚版碧罗雪山...结尾航拍天坑很震撼,其他无感。麋鹿对猎人说你不要杀我,我给你全世界的财富,猎人说我是打猎的啊,我要财富有什么用?于是麋鹿变出了地球上的无数动物...(好吧,寓言也都很无趣
驯鹿之死,帽子之旅。
7分。有主题,有情感,有表达,也有奇观。
世界尽头的结痂处,低吟出一首白色的交响挽歌,埋在那儿,做个梦,就能看到一千年以后吧
兼顾了寓言性跟非常克制的情绪,跟咱们藏地的电影真的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