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知道梁朝伟为什么不回来演了...没有剧情..演员的演出就像玩票...(EASON同志还是值得表扬的..)难怪都没怎么宣传...
这部片子真是没让我失望啊。
苗乔伟真的是很有气势啊,头一次觉得男人到了中年,发福一点也是很有型啊(后来在豆瓣评论里得知,不是发福,是结实,亚洲什么高尔夫记录保持者之类)。
岁月风云里面见他,觉得壮了好可惜,那样的身躯要演年轻的弟弟实在是有点勉强。
但是放在这里正好啊,成功的黑社会集团的老大。
相比之下,华仔身形好单薄啊……小时候看《射雕》,当然喜欢郭靖这个正面角色,虽然有点傻乎乎的。
长大后,每次看《射雕》,都是越来越喜欢杨康,呵呵。
在片头给股东分红的时候,汤镇业老爸不是说了句对尧妈不敬的话么?
苗乔伟拿着酒瓶过去那段戏,真的好有张力啊,镇住了……弟弟舜撞死汤镇业老爸,苗乔伟的眼神啊,我看了几遍都看不透,是在看弟弟呢还是在看仇人?
是在笑呢还是轻哼?
真是太牛啦,华仔相对“清澈”的眼神是演不出来的,也许真的跟苗在商场中摸爬滚打多年有关吧。
苗的苦心布局一开始真的让我误解他想除掉弟弟。
比如弟弟不明就里地坐上老爸的椅子,苗看到后那个眼神,让我担心啊。
不过,还好eason聪明啊,知道记车牌,总算听到老哥的心里话,才不至于反目。
刘德说eason从泰国回来就不相信任何人,苗说就是想让弟弟变成这个样子,唉,用心良苦啊。
黄日华好像瘦身很多啊,跟O记根本不能比啊。
为了演个精干的贴身保镖,真是有锻炼啊,而且一贯忠义形象,很喜欢。
他说“我也把eason看成弟弟”那句,真的蛮打动我的。
我一开始一直担心,他知道了父亲的死,会不会报复谭家,还好没有。
开着小三轮跟汽车飚车,真的好有型,让我也为他捏把汗啊。
非常喜欢eason的戏份,比如看到华仔上出租后使劲看使劲看,搞了半天在记车牌号……反正好多地方觉得,这个弟弟好聪明,以后接手兴隆一定不错,呵呵。
eason在里面很出彩的啦,尤其是灵堂那段和从泰国回来以后的戏,都很出彩啊,做足了功课呢。
林家栋也蛮出彩的,比如很不请愿地跟刘汇报查到的黄和于的旧事,边拉百叶窗边嘟囔着“堂堂男人”,说这个干嘛之类的话,转过头来就鲜格格地跟刘头挨头嘀嘀咕咕地八卦,真不是一般的搞笑哈。
还有好几场戏,林都很抢风头啊,好像刘是故意站在一边,让林发挥演技嘛。
刘在eason报案的那段戏拍桌子,让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不太好的警察,不爽。
另外,他已经很避免露出天王pose等痕迹了,不容易了。
汤镇业真的是很作孽啊,跟他爸在一起,还可以说自己是年轻人。
跟苗在室内对峙的那场戏,真的让人看出对比来,汤的身上几乎已经找不到当年段誉的风采了,悲哀啊。
王志文演得非常好啊,比如在海滩被刺后脸部涨红的表情,还有在医院跟两个儿子说话的戏,反正他现在演什么都好,呵呵。
于荣光就让人晕倒了,北大里面还油头粉面的,现在当警察了就壮了好多。
庄晴有很多人可以演啦,就觉得黄奕跟eason讲苗乔伟是好人坏人那段戏,好像还行。
今天在“精品回放”里又看了一遍兄弟,这部片子的星评不高我总觉的是和它混乱的剧情有些关系的,也许演员演技不行?
也许情节平庸有漏洞百出。
对于一个好的电影的标准我也不是很清楚也并不去在意它,喜欢这部片子更重要的还是冲着Eason。
放下Eason不说,放下这部片子到底拍的好坏不说,我觉的它还是有它的亮点的。
这个亮点就是这部片子的主体和选材。
不说别的了,就光看见《兄弟》这两个字眼,就可以引出一大串发人深省的思虑了。
而且片中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
我看电影不太喜欢去追求细节,也许是我观察力不够,只是为了追星看个热闹。
不管怎么说,个人觉的这部片子还是不错的,也许是我品位不高?
也许吧,是独生的缘故,一看到和兄弟姐妹有关题材的电影,就会觉得特别好看。
还有主题曲很好听的说。
其实我是最没什么娱乐八卦精神的人。
年少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偶像,翁美玲死的时候,我就觉得,是哦了一声,这哦,是大过于路人死的感叹了。
苗侨伟据说是帅哥的,据说是我周围的人都说,我虽然亲眼目睹了,但也就是哦了一声,这哦,其实是不大分辨得出来郭靖和杨庸哪个更帅的。。。
刘德华重组公司,想找齐五虎将一起出演,梁朝伟不来演。
其实是这个爆料去吸引了我去看这部电影。
如果梁朝伟去演了,就是一派其乐融融,五虎将重聚一堂,那有什么意思?
看电影,不过就是看人性,这台上的精彩不过二三个小时,又怎么能和二十年来人生浓缩后的风云变幻比呀,睁着眼睛在豆瓣上写着不好看几个字的人,脑子里大概就和年少时我哦出一声地样子差不多,他们懂什么看电影的精华呀。
一切的文艺作品,从来不是看人家拍什么写什么给你,这不过就是有个平台让你在大脑里重新搜索组合,自己给自己想出一段好戏来的呀,那些年轻人呀,从来不知道写感想写评论是最精彩的一次再创造,哎,再叹,年轻人呀,懂什么人生。
记得宁远有一篇文章,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忍不住存了那篇八卦,她只是写在她的博客上,用了很yy的精神去写狄龙。
香江第一小生被邵氏一脚踢开,从1984到1986,他的演艺事业几乎一片空白。
宁远是这样写的:狄龙憋闷在家里的这两年,正是为他日后的宋子豪打下了坚实基础,那种壮志未酬,那种亲人离散,那种小人背叛,世态炎凉,他也尝到不少。
1986年,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值得记录的日期之一,这一年,中国的香港,诞生了辉煌巨著《英雄本色》,几个失意人集中到一起,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呐喊,所有的人名说出来都是铮铮响亮:吴宇森,徐克,狄龙,周润发,张国荣。
再来看五虎将吧,刘德华长得很帅,但是个子不高,但他从我十几岁时一直红了二十多年,红到我三十多岁。
黄日华演过多少金庸大侠,从正直演到了奸恶。
梁朝伟当年演过多少小混混,现在已经是一方影帝。
我们那个时候,汤镇业又有多少戏在演,侠女十三妹里面,左右摇摆不停的安公子。
苗侨伟的外型又是多么让人注目。
可是,人生起起落落,让人去想一下想吧,苗侨伟转眼也卖了二十年的眼镜了。。。
从委曲卖到愤恨,从愤恨卖到平静,从平静卖到波澜,从波澜卖到无欲。。。
我说过我从来没有喜欢过这些人当中的谁。
不过他们又站在了舞台上而已。
除了刘德华,都胖了。
就连刘德华,也老了。
还少了一个梁朝伟,就算没演又怎么样,这戏里全都是他的影子,每一个林奕迅演的地方,你都会去想,梁朝伟来怎么演,他怎么用他现在的沧桑去演一个曾经天真的一张白纸,他梁朝伟还有信心去演一张白纸吗?
他为什么不来淌这淌混水,为什么不去看所有老的容颜,为什么不把所有老的容颜拼在一起?
他又为什么要来淌这淌混水,现在他的地位,有必要要演一个非名导演,非名编,非主角的角色吗?
谁知道他在怎么样想。
就是不知道,这戏才精彩呀!
刘德华当了老板了,当了配角了。
有一个不认识的人在网络上说,光看他当着配角,衬托着自己过去的兄弟就觉得感动了。
看,这位才是真正懂戏之人呀。
黄日华几乎没有风采,给他的风衣很碍眼,风衣,是属于上个世纪的,不是这个世纪的,你披着,是因为你还恋着旧吗?
汤镇业在演凶残,在演孝顺,那是温温的,他知道自己的定位是在哪里,他被打死前的,子弹穿透身体的眼神真的让我觉得,他也有日行千里过呀。
谁也不知道刘德华是怎么样想的,把苗侨伟拉回来,还是当主角。
可是苗侨伟演得真的很不错,他演得越好,越让人心酸。
狄龙在1986年后,豪哥那么风行一时,也仍然那么快被小马哥取而代之,贾樟柯的三峡里,也只有小马哥,而无豪哥。。。
象这样非名导非名演,只不过挂了一个退休了也想有地方养老的刘德华的名字的电影,我觉得是很难有机会拿奖的,那么今日的苗侨伟,比之当日的狄龙更不如。
因为,就算有的角色是为了他们量身定做,但是,有谁是能够为他们量身定做一辈子呢?
明天的苗侨伟不知道会怎么样,总之,他仍然是可以去卖眼镜的。
但我总觉得,明明一弯春水,是谁投了一颗石子,让死水也起了波澜呀!
(好了,感想发完了,再闲说电影二句,我觉得设计得还不错,很典型的香港商业片,基本的故事的高潮起伏铺垫都有。
黄奕是我目前见过合拍片中演得最好的女演员,比什么高园园、董洁,李小娜(不知道是不是叫这个)统统要好,后面的戏演得差了些,总的来说,还蛮替大陆的女演员长脸的。
)我在参加博客大赛,看了这篇文章觉得好的,请点击: http://www.feedsky.com/challenge/user.html?u=9d351ac2 帮我投投票好吗?
还有欢迎通过http://feed.feedsky.com/zz4211 订阅我的博客,谢谢要连续比三十天,我会在这期间分享我看的电影和书,敬请支持鼓励!!
一对爷们去看了《兄弟》,偌大的放映厅,竟只有这两个人,名这回符了实。
电影中的兄弟,分为两种:手足的兄弟(情)和江湖的兄弟(义)。
影片没有去比较、分析这两种关系,选择是清楚而明确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故事没有什么复杂的地方,没什么伏笔、转折之类的东西,基本上一根筋讲下来。
但是片子还不至于难看,反而我看的还有点兴趣,因为这帮演员。
刘德华出境太多,这里也没什么突破,反正他也只是客串(但又看到他标志性的扭屁股走路的姿势,还是感觉有点乏味)。
黄日华真的成鬼了,戴着墨镜,话极少,只是酷一点(想象一下中年人扮酷的场景——把墨镜摘下来!
)。
汤镇业又是坏人,但是坏的不够彻底,所以也没多少出彩的地方(要是让他比他老爸更坏就好了)。
只有苗侨伟,领衔中的领衔,虽然剧本所限,没法把人物演的更加丰满,但小宇宙已经足够强大,凭着这一点,大家也不用管什么陕西农民的照片了,都去电影院吧:华南虎显然没有灭绝!
王志文演的坏人没孙红雷那么恶心,但总觉得斧凿的痕迹太明显了;他的声音真的很赞。
新生代里面,陈奕迅的角色本来是转折最大的,但没有很好的演出来,相比之下,eason还是差了很多(再现鸡毛头)。
黄奕的确很漂亮。
片头的两段电子乐音乐比较喜欢。
在校园网上看的,枪版,还是国语配音。
看到一刻钟的时候就后悔了,然而想想我也没有动力去找更好的版本,于是还是看完了。
这部片子刚出来的时候甚至想过去电影院看。
究其原因也无非是为了无线那几个老帅哥,特别是在《赌场风云》里把本人迷晕了的苗三哥。
于是在片子的开头看到那张写着“玄武门之变”的算命字条时,我几乎要叹出声来。
脑海里模糊但忘不掉的《决战玄武门》,白衣胜雪的秦王殿下李世民,黄昏斜阳里翩然倒下的惜惜和那柄飞到半空中的红油纸伞,是在我关于幼年电视剧画面记忆里最美的一幕。
尽管当年的我并不明白世民为何要杀了惜惜,也无法预料到不久之后,那个容颜美丽的女子便会弃世而去。
关于这部片子的剧情发展,动作设计,导演水准,真不想多言。
一直对于港产黑帮片有种莫名的喜爱,就算桥段再老制作再糙,都还是愿意看看的。
就像爱看TVB一样,看着那些熟悉的面孔来来回回去似曾相识的场景,心里会觉得安定的。
所以尽管我并不觉得这部片子有什么优点在,却还是欣欣然的。
怎样都好,就当看看熟人熟路也好。
当年的无线五虎,除了梁朝伟不在。
伟仔在早些上映的《色|戒》里,已博得满堂喝彩,俨然已是叫好又叫座文艺大片的不二男主角代言人;即使江湖地位高如刘德华,在大屏幕上大概也要永远甘拜下风的吧。
华仔在片中仍然扮警察,这把年纪仍是一副眉目朗朗英气逼人的大好青年形象,就算演技没什么长进也足以叫人心下告慰。
就请你永远青春闪耀、神采飞扬下去吧。
汤镇业和黄日华,都让年岁残得叫人不忍看。
谁还能想起当年那个文采风流、儒雅翩翩的段誉小王爷?
谁又能忘记当年那个淳朴善良、身姿矫健的傻哥哥郭靖?
如今在屏幕上看到的,一个挺着发福的肚腩,一个眼角满是皱纹。
最是人间留不住。
岁月无情,一样见了白头。
而三哥,三哥是足堪告慰的。
一样添了皱纹沧桑,但却还是帅气而魅力的。
有一类男人会越来越帅,希望三哥就是这样的男人。
有了年月的痕迹,也有了年月的味道。
于是他,永不会老。
整部戏可以说都是靠三哥撑起来的。
这多年之后,江湖已非当日之江湖,三哥已非当日之三哥,而庆幸这江湖之中终究还有三哥的一席之地在。
看着当年清涩英俊的后生小子们,走过人生不同的风雨,而今再在荧幕上聚首,是无法不叫人感慨的。
倏忽年华,弹指而逝。
这是南柯一梦,还是红尘万丈。
在戏里面,他们每个人都演过百样人生。
而他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交织着悲欢起落的一出戏。
也因此最终还能相聚再见,也许就是最大的安慰与满足了吧。
很纯粹的一部男人戏,却感觉比《铁三角》好了太多了。
怎么会这么大差距.很感慨苗乔伟的演技,刘德华都只能在其中当一个陪衬,当年的杨康还记忆犹新,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经商归来的苗乔伟演技还这么好。
作为一名演员,达到这个境界,也该知足了。
起初觉得导演在演员的选择上欠缺妥当,陈奕迅演弟弟年龄感是不是有点欠缺,不过看完整部戏感觉还好,只是,刘德华的花瓶感太强了,有种耍的感觉了。
不过总的来说真的很不错哦
看了《兄弟之生死同盟》,很是失望。
一场令我嫉妒的帅哥秀而已。
我一直很羡慕老刘的身材,《无间道》里的那套西装穿在他身上真是有型。
我也有过一套这样的西装,站在镜子之前摆弄了几个造型之后就被我压在箱子底下,现在更是不知所综了。
刘德华、苗乔伟、黄日华、汤镇业,除了后面那位身材走形外,前三位,一直都是帅哥的典范。
这之中,尤其要说到小王爷“杨康”。
当年在83版初次见到小王爷,我那早熟又纯洁的心灵便被震撼了,暗暗下了决心:以后一定要和小王爷一样,英俊的面容带着一丝不羁的笑容,几句话便勾搭上一个美女,决不和傻了吧唧的“黄日华”一个德行,要不是黄蓉有个不知传统美德是何物的老爸从小扭曲心灵,一辈子就只能干看着那对大雕深生儿育女了!
可眨眼间,我已经过了小王爷风华正茂的年龄,眼看就要奔他儿子“刘德华”久别重逢小龙女的那个年龄了,身材却已宛若如今的汤镇业了。
伤心!
人一老,就会絮絮叨叨,说叉题。
唉,还是说回电影本身吧。
开头林雪的短暂出场让我乐了半天,果然是金牌跑龙套的啊。
之后他儿子被王志文收养,我本以为是个伏笔,毕竟父亲的死虽然是九叔亲自动的手,但也是王志文间接所迫。
如果这小子有点死脑筋——考虑到黄日华德曾经某个角色,这个可能性很大——日后内斗一定精彩。
即使不指望着黄日华反了谭家,起码,一心报仇的心态也可能会使得苗侨伟的布局增添变数。
可惜,林雪的死似乎只是改变了黄日华的成长环境,让他从小吃谭家饭长大并甘心为之死去而已,对于影片大局毫无深刻影响。
他本人也只是戴着墨镜,穿着很帅的风衣走来走去,跑来跑去,仅此而已。
汤镇业的戏份实在少得可怜,而且毫不出彩,完全被他老爸九叔掩盖住了。
看着他走样的身材和有些变形的脸,你不得不感慨岁月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真是可惜了这位当年的无线小生。
老刘的西装真是不得不让我再赞一声。
表演却一般,戏份也不多。
作为影片拍摄的召集人,他能这么让戏还真是令人佩服。
苗侨伟和陈奕迅站在一起,不理会前者眼角的皱纹,打死我也不相信这两人是兄弟:前者继承的基因明显优于后者嘛,起码在长相上如此。
但两人的表演都还不错。
尤其是苗侨伟,当了这么多年的店老板,戏还没丢下,真是佩服当年的无线培训班啊。
两兄弟之间的感情戏处理得有些仓促,特别是童年时期的事情,交待太少,后来陈奕迅远走美国之后,他们之间的联系又没有交代清楚,使得看到后来,苗侨伟对陈奕迅的爱护真有些让人摸不着缘由。
黄奕,一个在北大接受过法律专业知识教育的新时期新女性大律师,帮着黑帮打官司还算是本分,可帮着嫌疑人逃跑那可就是大不对了,更别说那把打算交给陈奕迅的手枪了。
要是她和苗侨伟之间的感情交代的更加清楚一些,那还能理解,否则,真是,不可思议。
说完这些,再说说几个演员之间的复杂关系:黄日华和苗侨伟曾经分别饰演过郭靖和杨康,在射雕中,郭靖可被杨康欺负过不少次,在本片中,黄日华则是苗侨伟的手下,被苗侨伟用重话挤兑过好几次。
而刘德华则饰演过杨康的儿子杨过,深深以这样一个大义不分的父亲为耻。
而本片中,刘德华始终针对着曾经演过他老子的苗侨伟,逼得他在灵堂失态发作。
而在无间道中,老刘几枪崩了想跟他的黑帮卧底同事林家栋,两人曾经多次在一间独立的办公室中交谈,而本片中也是如此,一间独立的办公室中,两人却是兄弟般的玩笑打闹。
电影,真是有意思!
如果你是女士,这部戏可以彻彻底底地饱你的眼福:包括扮警察扮得上瘾的刘德华,快五年了还保持着《无间道》里一样的形象,一套可身的小西装,掩盖着这位小巧玲珑型男人的年龄(香港导演比较会用光吧,这里的刘德华看起来比《十面埋伏》里要年轻太多,扮嫩嫩的香港皇家小警察一点都不显老);一身休闲装的年轻男人陈奕迅,表现就像戏里别人评价他的一句台词:“真是一只小白猪”,傻的优点让人怜,小卷毛,永远嘟着的嘴唇,实在很像在美国被时尚风潮熏陶了20年的小弟弟;一身黑衣的黄日华(还好他是黄日华,不然肯定会被人说是抄袭基努李维斯)身材依然保持得不错,只是那眼角暴露了其实他已经是一个50岁的男人,恨苗侨伟为什么要对他说那句话:“摘掉墨镜”,墨镜之下,我原本以为会看到一对被揍得五眼青的双眼,谁知,那里的颜色正常,只是多了些深深的鱼尾纹;最令人惊艳的是苗侨伟,我想我已经超过15年没见过这个男人了,包括之前的《岁月风云》也没瞟过一眼(那个为吉利汽车做广告的片子我想我是不会看的),想起小时候看过的《决战玄武门》,那里面风度翩翩的李世民,轻易地就让黄日华身边的翁美玲变了心,《射雕》里的杨康,也只有这个杨康才符合原著中那让人恨又让人爱的样子,还好,还好,50岁的苗大帅哥依然那么有型,有棱有角,与黄奕谈恋爱、做王志文的儿子一点也不显老,甚至还敢露出手臂上的肌肉;王志文还是一贯的风格,瘦削、寡言、深藏不露,只是这次退位演了个父亲,影片刚刚开始便容颜苍老,与她配戏的也只是个面容酷似蔡琴的女人,还好,也算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汤镇业便不必说了,早已找不到当年段誉的一点影子,所以他一直也只能演个反角、配角,被仇人射杀、被属下补枪致命,横死在泰姬陵;《疯狂的石头》中的“顶你个肺”竟然也出现了,只是在众星的辉映下已经惨淡无光,不光在台球厅无缘无故地挨了几巴掌,最终还充当了一个犹大的角色,白瞎了那搁在凡人堆儿里也能鹤立鸡群的好身材……可见这是部群星闪耀的戏,没提到的还有于荣光等几个总在港剧中出现的熟面孔。
而通篇仅有的一个女人——黄奕,却有点画蛇添足的味道。
整部戏里,她都在被苗侨伟当属下使唤,全然看不出两人的亲密关系。
本人比较俗,甚至在猜想,黄与陈奕迅之间是否会发生点感情纠葛,以引发兄弟间的自相残杀,可导演对这种TVB剧中演到滥的三角关系已经没有兴趣了。
《无间道》之后,香港的枪战片似乎都已经脱离了庸俗单一的打打杀杀和情情爱爱,开始挖掘深层的人性——这样也好,《兄弟》虽说是黑帮戏,倒也拍出了些以往黑帮戏没有的内涵:一种旧势力的倒掉,总是伴随着伤痛、流血,甚至死亡,一方的牺牲,换来另一方的新生。
不破,则不立。
注意到一个细节,法庭在对苗侨伟进行宣判时,庭外飘扬的是英国国旗。
那么,这种不破不立,难道还有更深的寓意?
总之,《兄弟》值得一看,不管你是不是女同胞。
大牌演员云集的《天堂口》和大导演云集的《铁三角》先声夺人来势汹汹赚尽眼球,但前者拍的一塌糊涂后者拍的乱七八糟,虽骂声一片但票房飘红,大牌演员和大牌导演不幸沦为商业宣传的噱头。
如今又是一部大牌演员云集的电影上映了,而且还打出了怀旧牌,当年无线五虎如今四虎聚首连久不拍戏已步入富豪阶层的苗乔伟也重出江湖,其票房号召力可谓难出其右,只是由于前两部大制作的前车之鉴让人不敢再报以很高的期待。
那么这部片到底有没有诚意呢。
黑帮片的主题大部分都会选择悲情或宿命,悲情就像那些好人比如无间道的梁朝伟最后总会遇难,而宿名就是无间道倪永孝他老爸那句名言“出来混,迟早要还”,混黑社会的最后通常都不会有好结果。
这样的主题或结局往往会产生一种震撼人心并值得回味思索的力量。
其实也有人曾尝试去打破这种宿命,比如无间道中的刘健明,他以前没的选择当了黑社会后来千方百计地想成为一个好人,但最终的结果还是机关算尽计划失败。
如今这部《兄弟之生死同盟》也是要去打破这种宿命,不同于无间道刘健明的为了自己这部片以兄弟情为依托并在一开始就摆明了宿命的结局,而剧情推进的看点则在于能否打破,从电影的这个立意来说是有新意的,而故事的编排也是有诚意的,它无疑是一部好片。
故事一开始就提出一种宿命,算命的告诉王志文他会有20年的好运但两个儿子却会像玄武门之变那样手足相残。
20年过去了王志文果真遇害,在临终前他把这个宿命告诉了大儿子苗乔伟,苗告诉父亲说人定胜天,而小儿子陈奕讯则对此一无所知。
到底这对兄弟能否逃脱这个可怕的已知宿命,成为让观众摒心静气地一直观看到故事结局的牵引。
接下来剧情的铺陈很有张力,苗乔伟黄日华陈奕讯兄弟,嚣张跋扈的仇敌汤镇业父子,以及刘德华林家栋的警方三方势力的矛盾冲突交错穿插高潮迭起。
而主线索则是苗乔伟为使仇怨了结并让家族洗底让兄弟接手而苦心设计的一个充满凶险的布局。
这个布局是全剧的一个亮点,不在于布局多么复杂精妙,而在于苗乔伟的果敢和魄力,他设计让弟弟开车误撞死仇人,又以弟弟为诱饵引仇人到泰国以便报仇,还要保持弟弟对此的一无所知,还要承担为此而让弟弟产生的信任危机,够狠够风险,这样的桥段怎不让人赞叹。
让人大呼过瘾的是这帮演员不是都白给的,尤其是苗乔伟是撑起这部戏的绝对主角,他内敛隐忍苦心孤诣但言语之间又尽显霸气凛然生威,其气场让刘德等其他明星黯然失色,凭此一点也足够值得一看了。
另外电影节奏不一味求紧凑而是控制得恰到好处,没有过多的让人审美疲劳的枪战和动作场面,只有一段闹市追车戏,如谍影重重3里用出租车彪车一样这里用的竟然是三轮车,多少有点假但还是有求新的意思。
也许从细节上来看,电影离经典还有差距,但从目前浮躁的华语电影市场来看,电影拍称这样已是难得了。
最后还是要说说结局。
陈奕讯最后还是明白了大哥的苦心设计,苗乔伟自己承担了一切并略显老套地不久于人世,这样的洗底成功并逃脱宿命的结局多少显得有些主旋律和不够震撼,也许结局可以拍的宿命一些,让苗的计划失败增添一些悲情色彩或许会更能打动人心,但目前的结局并不草率也不妨碍整部片过程的精彩,同时也完整了立意的求新,是可以接受的。
结尾用那把象征黑帮权力的椅子被仍在二手市场上折价处理来隐喻,弃恶从善彻底洗底干正经事业,不挺好的吗。
2007-10-18
男猪请抱着寄居蟹去屎吧,顺便捎上女猪,谢谢合作。。。PS:为了喜欢的萌妹子多给了一星,坐等游戏汉化
弃
秋番
其实是纯搞笑番么...
额···就属于因为春假所以不想看费脑筋的东西所以看了!
现在我笑点这么低,这不科学啊!!!
我还是去看小说吧
声优阵容很强大。。
我弃番了...要不是神谷娘娘前面几话我都不会看...
完全意义不明
如果没有乱斗,就是彻底的烂片了吧。
这部声优阵容不能这么强大!!虽然是后宫,但比预想中好多了。还有,这是午夜档么?hiroc,不要动不动就拉裤链啊喂! orz
还可以的
观望中...
我还是看一集给好评吧,毕竟3U也粗线过了~
4
又黄又爽!
后宫、福利、战斗、沙雕、超能力、有露点
……我只是去check中村角色的我会说吗……顺便中村那角色真是蠢如闪闪
没有脑袋的人应该是看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