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
Langue étrangère,以你的语言呼唤我(港/台),Foreign Tongue,Tandem - In welcher Sprache träumst du?(德),Foreign Language
导演:克莱尔·伯格
主演:莉莉丝·格拉斯穆格,约瑟法·海因修斯,尼娜·霍斯,齐雅拉·马斯楚安尼,贾拉尔·阿尔塔维尔,尤里·沃尔施,雅各布·迪尔,赫尔曼·拜尔,克里斯塔·罗克斯特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德国,比利时语言:法语,德语,英语年份:2024
简介:害羞文静的法国少女芳妮参加学校的交换学生计划,来到德国住在同龄笔友蕾娜家。蕾娜冷酷又充满防备,语言是她们之间的一道墙,芳妮为卸下蕾娜心防,将烦恼与秘密告诉对方,两人因此拉近了距离。时间一天天过去,爱情不用翻译,反倒在语言的落差中滋长。这次,轮到蕾娜前往法国交换,暂住芳妮家的她,逐渐发现芳妮的秘密似乎另有蹊跷,但更..详细 >
明明可以是轻盈、灵动的,最后却像是拖着沉重的身躯,亦步亦趋。
清新舒畅的观影体验,Lena是德版蕾雅赛杜啊啊!不知道调色是不是使劲拉了蓝色饱和度,所有德国人的蓝眼睛都蓝得格外锋利。coming-of-age的主线和社会运动的结合很新奇,尤其是对于我等外国观众而言,上街游行可以是这么日常的事情。以小见大的很好范本,值得学习。
坚果过敏,有个同父异母的姐姐和怀孕必须堕胎的朋友,我好像爱上你了,到底哪句不是撒谎?害怕普京,害怕极端右翼掌权,害怕没有被男孩喜欢,到底哪个是真的害怕?男孩亲吻她的肚子,她却吻上她的嘴唇。火车上的人都是我编的,柏林墙倒塌,愿意陪她去找不存在的姐姐,不愿在游行照片里去放大找祖父母。
其实拍得挺寡淡的,说它好不是因为影片质量遥遥领先,而是现下的欧洲正需要这样一部电影留作记录。这也不是为电影节获奖而做的取巧的手段,这些议题就是欧洲如今必须面对的。大人不敢讲讲不清,青少年来讲。社会矛盾和家庭矛盾的交叉叙事不会让人感觉无聊。正在自我同一性塑造中的青少年们就是能把这些议题拿出来闹拿出来说的完美对象。所以电影进行得非常流畅合理。另外两人的一段对话中对恐惧对象不同非常有趣。一位恐惧未来恐惧气候变化,一位恐惧自己遇到渣男咋办,但谁又能只有私人或者公众生活中的那些恐惧呢?
看完直呼一句这简直就是直女的拉片大启蒙(港译《以你的语言呼唤我》
Lena像Mira/寄宿他人家/我的他和他/德法姊妹花/塑料姐妹花/游资爱德华/小资Molly花/街头没有民主只有民粹/暴力令人恐惧令人心碎/小心不要被秘密警察跪/不小心躺枪成了替死鬼/不连累父母也不被父母拖累/多学几门外语不吃亏/少跟中国女孩父母顶嘴/欢迎去全球南方壮游消费/女孩终究是女孩/温和女权努力赚钱/好好养家好好养花/生活家也能闭月羞花/女孩终究是女孩/摘下墨镜/摘下有色眼镜/跳出泳池/跳出鱼缸碧池/只身一人/身轻如燕/不化妆也能沉鱼落雁/女孩终究是女孩/多学几项技能没亏吃/寻个温和派男生搭伙过日子/找个坚定型宝妈学习当导师/避免被妈宝确诊为障碍偏执/避免成为失踪女孩/女孩终究是女孩/拒绝成为反面教材/拒绝成为食材耗材/没有工作创造工作/以史为鉴继往开来
睡醒一觉,姐俩还没亲上呢。像是两个没啥感情的议题buff讲师,大家都以为她们是来谈恋爱的,其实不是,人家是纯来讲课的
年纪大了对青春疼痛文学无感了。
直面世界混沌的一切,一如我们无所适从和害怕失去的青春。左翼未曾实现的理想让陌生的彼此贴近,可我们又必须学着在漫长的恐惧未知中苦苦挣扎,政治激情的挫败混杂了生活迷惘的苦涩,让人再也不能辨析其中原因伊始。即便已经拥有了民主却依然无法容纳历史差异的鸿沟,即便跨越了语言的距离却还要感受爱欲存在的隔阂,即便知晓了谎言与痛苦却依然义无反顾袒露脆弱存在,为什么国家和家庭间世代的罪恶必须得到延续永远不得终结?太多的疑问和无奈被强迫灌入一知半解的年轻一代。在日渐分裂的当下,在陌生语言中,个人与政治的联系最为密切,莱娜和范妮之间的联系也代表了欧盟亦这个充满分歧和差异的世界团结的梦想,尽管那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美好愿景,但这个幻想或许能够让我们意识到彼此相似的可能性,意识到我们一直都生活在同一片波澜荡漾的天空海洋下。
笔友线下会面,从朋友到恋人。时代背景不了解,觉得剧情很无聊,角色也无人格魅力可言。摄影倒是好看。
只觉得和中国青少年相比,简直就像两个世界…
很真实啊 这就是如今的欧洲年轻人呐 满口权利 避谈责任 全是理念 没有实干 抗议罢课磕药恋爱全都积极 说起学业 未必精通 让进工厂干活儿 更是不乐意 这就是欧洲 这就是欧洲的下一代 看着这一代人 二十年后欧洲完蛋是可以想见的 剧情本身也是 受够了同性题材了 其实这也不是爱情 这就是青春期的无助迷茫和缺少安全感的抱团取暖 也就是没有朋友找个伴儿 欧洲人还是过得太好了 活得太闲了 让我们看看二十年后会发生什么吧 尽管现在已经可以看见苗头了 喜欢欧洲艺术家的作者电影 这类米国民主党的欧洲版电影 恕我欣赏不来 三颗星 不能再多了
欧洲年轻人都这么热血政治运动拯救人类的吗……好好谈恋爱不好吗?奔着爱情片来看的结果给上了堂政治历史课,最后一幕了还在搞运动……跟隔壁老美学学,一切主题都只是为谈恋爱做背景铺垫……
题材相当好啊,以爱情拍政治
平实细腻,7分以上吧
74Berlinale-主竞赛|悸动的爱情生于浮光掠影的波纹中,家庭中复杂却真挚的爱,都成为影片即使叠加再多或精明、或取巧、或真实、或时兴的话题(buff)也不显得僵硬和流于表面的重要原因。
Berlinale 74. 太多自以为酷的小心思和意见表达阻隔了最纯粹的情感交流,但放在青少年身上却也贴切。你说太多宏大的政治议题杂糅得流于表面,但成年人都弄不清楚的问题你又指望未成年如何应对。
没太拍出什么新东西
我,一个中国焦虑中年人,看德法青少年笔友见面又互生情愫,用最纯真的模样谈论最宏大的命题,这不是我遗失的资本主义青春吗
我承认是我不懂欧洲,所以也不懂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