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声效都很震撼。
揭穿了体育比赛潜规则,体现了fair play的奥林匹克精神!
可是就想看真人演出的动画片:(
1,该电影适合在电影院观赏,沈阳电影院定于10号上映,这纯粹是个幻象,因为各大小BT网站都见了种了,想看的基本都已经看完了,例如我。
2,当然作为文艺青年,你不可能只单纯的停留在RMVB版本那粗壮的色彩块之中,马赫5号跑起来,你要是显卡太差、内存太小、或者CPU白痴点,基本上就是把马赛克长在屏幕上一样,你绝对不能容忍。
这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嗯,对,蓝光dvd,抱歉文艺青年们,暂时还没有……估计等有了,你仍然还是配置不够。
3,你一定对沃卓斯基兄弟还是兄妹很感兴趣,你完全可以在电影院候场的时候,和自己带的妹子吹嘘一下,其实是姐弟,后来有一位做了变性手术,他们是美国地下淫秽表演业的翘楚哦,曾经还是顶级SM演员,八卦吧,你的妹子肯定不相信,这时候你意味深长的说,“艹,当时我看rolling stone杂志时候也不相信,但事实就是如此”,你无可奈何的耸耸肩,换来的是软妹子崇敬的目光。
4,电影开始时候你会觉得是不是走错场了,几个小P孩么……和你想象中吕克贝松式的追逐或者速度激情式的改装差了好远吧,不好意思,为了门票那50块钱,你必须还得忍受这部儿童电影将近2小时。
少数BT的文艺青年喜欢spy kid的另当别论。
5,既然你被沃卓斯基也好龌龊司机也好骗到了电影院,心甘情愿花钱给妹子买爆米花以及奥运指定的可口可乐喝,你就要接受花钱买票再看一遍查理的巧克力工厂这类片子。
本片的色彩是很……嗯……光是想想,都是一种历练,这也是不适合在电脑屏幕前看的原因,因为太过于花哨。
这时候,你应该很镇定的跟身边的软妹子讲蒂姆伯顿讲强尼德普,很镇定的接受花花绿绿的屏幕。
6,当然如果和我一样属于80后稍微靠前那一代的话,大可以勾引起我们关于马赫5号的回忆,那迷人的小白车哦,我只记得你能上天入地,有各种奇怪的功能,但是具体情节还有人物都已经忘得一干而尽鸟,没关系,看了本文你会提前将其忘得一干而尽,沃卓斯基的确是好莱坞里面的独行侠,为了向这种老掉牙动漫致敬,整个电影完全办照原动漫情节,连淡薄也淡薄的那么逼真。
7,赛车开始了,我艹,好炫目,作为文艺青年你要是盯着屏幕流哈喇子,就完全逊毙了,你这时候应该很可观的说,荧幕构成完全是一个没有质感与景深的时空,剪辑的过渡完全是电视手法的照搬,当年电视动画是因为水平无法企及所以才这么处理,但是这部基本上完全在蓝屏前出演的电影居然还这样做,当然啊,可以解释为对过去的致敬,类似于昆丁或者罗德里格斯之流,作为一个文艺青年,你不得不喜欢这种B级片风格,唉,你自找的。
8,剧情的设置还有人物塑造,你都不会有所反感,还有你身旁软妹子的最爱,韩国小伙子——Rain,不行,你一定要指出,这部电影节奏拖沓,人物也统统动漫化了,谁让你是文艺青年,谁让你瘦,摇滚,还抽烟。
9,这时候,电影你已经看了差不多个大概了,你的心开始蠢蠢欲动,手开始毛毛草草,在上下其手你身边妹子的时候一定要看准时机,因为这部电影同样是一个不解风情的电影,中间有一段,孤男寡女在车上互相挑逗,你一看机会来了,正要行动,结果出来个大猩猩和小胖煞风景,你心里别骂娘,这完全是出于适合全家观看角度考虑的,看这的确是一部儿童电影,还是大变态沃卓斯基拍摄的儿童电影。
10,最后,影片结束了,你决心带身边苦心经营的妹子去ons,但是你会发现自己最后的邪恶完全泯灭,甚至有点头晕目眩,而妹子也没有来得及以你丫连车都没有还泡妞呢的借口拒绝你,她希望看的是大陆不能上映的黑暗骑士,快跑,你约出来的是个文艺女青年,小心丫强奸了你还把细节故事添油加醋的写成小文章发到豆瓣上去,哈哈。
真田广之、余男、Rain,中日韩都凑齐了。
这部影片很长的,故事结构前面比较复杂,人物众多,加上色彩过于鲜明的特技眼花缭乱,前半段有点令人难以接受,据说本片是完全照搬漫画的。
如果耐心看下去,后半部还是挺好看的。
我个人认为还是很精彩的一部影片。
只是豆瓣的分手实在不高。
今天去看了极速赛车,其实之前受影评和低票房的影响,已经对这部片子产生了一些偏见,要不是实在没有可看的上档新片,也不会选择它.这种情绪一直持续到电影开场,说实话这颜色确实是缤纷了点,加上类似<查理和他的巧克力工厂>的特效,我开始疑惑这是否是一部动画片.并且龟毛的觉得饰演小炫速的男孩不符合我期望中的可爱.还有不得不提的,坐在后排扯着嗓子鸡笑"哇劳也"不停的三个傻女,实在让人抓狂,真恨不得把手里的爆米花全泼过去以解心头之恨.但之后随着剧情的展开我开始逐渐被调动--吸引--渲染--配合,直到电影结束.突然有一种意犹未尽又如释重负的感觉,我想我必须为这部电影说点什么.整部片子的主线很清晰,没有因为让人眼花的特效而忽略了文戏,导演平衡了激情与温暖(如果你认为那是幼稚的说教则另当别论),至少它的幽默没有像<功夫之王>里李连杰生硬的大笑让人觉得尴尬.输给iron man,我只能说它生不逢时,大家都在为英雄的再一次崛起高呼庆祝,自然而然地忽略了这部同样是漫画改编的合家欢剧场.说是万花筒并不为过,但至少是制作精良的万花筒.至于有些人非要将这部片子同沃卓斯基姐弟的<黑客帝国>作比较,你们脑子是被驴踢了?非得把其乐融融改成浮想联翩才尽兴?难道他们就不能童真一把,为家庭电影做点贡献?抱着lover comboo和女朋友温情一下不好么,非得赛赛谁的智商高,花钱看电影还得死脑细胞是吃饱了撑得啊,要比就和psp上的赛车游戏比比,我保证这视觉效果比你挣死八活跑出飞机轧速度的时候爽百倍.关于rain,看得出他很努力,但无奈这个角色也太窝囊了点,不是被打就是装女人,帅也没帅两秒.最后的纯真微笑愣是让我有点怀疑他的角色定位,怎么也跟坏蛋扯不上边啊.关于余男,这个女人我真是喜欢,怎么演什么像什么,明明可以是一个花瓶角色,硬是被演的呢么自然..最后我只能说 看完这部片子会比看完<功夫之王>令人愉悦的多.至少不会云里雾里的走出戏院,满腔抑郁之情...
极速前进,转弯,直冲,越过终点线……斯比德·瑞瑟(Speed Racer)仿佛就是为赛车而生的:他有着好斗的性格、高超的技巧,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从来无所畏惧。
斯比德自认唯一的对手就是他的哥哥,虽然哥哥已经在一场比赛中不幸丧生,但仍被斯比德视作一个传奇。
斯比德对于家族赛车事业非常忠诚,该车队由其父亲创立,后者同时也是车队招牌赛车Mach 5的设计人。
当一家叫做美伦的车队提出更优厚的条件想要挖角时,斯比德毫不犹豫的将其拒绝了。
然而这一决定不仅惹怒了美伦车队的主管,同时也让斯比德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秘密:原来很多赛事背后都是有权势的人在操控,他们不断借操纵赛车比赛来谋取非法利益。
如果斯比德不为美伦车队卖力,那么Mach 5就将永远不会出现在赛车比赛中。
唯一拯救家族赛车事业的方法就是在比赛中打败美伦车队。
为此斯比德在家人以及女友的支持下,决定参加一场以残酷闻名的汽车大赛。
当初他的哥哥就是在该比赛中丧生的。
斯比德现在已经毫无选择,只能沿着哥哥曾经走过的路,继续前行……
刚开场小speed上课乱涂乱画,抹着抹着开上了动画小车,响起了动画配乐,打这一刻起我就喜欢上了这电影全CG的背景,天异常地蓝,花异常地红,你可以说司机兄弟self-indulgent,但这种类型的campy就是原汁原味的动画感觉的确这片子叙事拖沓,角色平面,无谓戏如小孩和猴子的插科打诨太多,但这些就是电视动画的通常元素,何况几场华丽绚烂车戏足以补偿司机兄弟把很多纯日本卡通的手法一式一样搬上了银幕,让我这个看着动漫长大的青中年非常地受用比如贯穿始终的动画式特写场景切换,比如拉力赛第二天三车手轮番对白特写再拉中景的设计,再比如拉力赛那场很坎普的火并PK戏如果TF也是让司机兄弟这样的FANBOY拍,那会有多爽,最最最少也会把more than meets the eye的主题音乐放进去吧
导演是举世闻名的,画面是五彩斑斓的,情节是超级狗血的,观众是基本睡着的,演员是无比强大的。
在我左边和右边的人都睡着的时候,我发现这部电影居然出现了Rain和真田广之。
Rain的表情太夸张了,他的脸。。。
我只能说超级不适合上大屏幕,那个眼睛小得可以,鼻孔又大得出奇,表情张牙舞爪无比夸张,愣是把轻松的儿童剧演成个几年没吃排骨的苦大仇深。
真田广之。。。。
你和苏珊格兰登的出现同样让我下巴脱臼。
还好,你没有什么出格的表现,不过导演也没给几个镜头你,希望你的经纪人多帮你接一些好戏。
Christina Ricci。。。。
还是一副Goth的感觉。。
看到你总让我想起Johnny Depp和他的巧克力工厂....X的长相很熟很彪悍。。。
看过演员表才知道原来是lost里的Jack......还有几个演员都很面熟,就是叫不上名字...大概大家都是冲着导演兄弟来的吧....总体而言,这部电影很迪斯尼,剧情老套,基本上看个10分钟就能猜到结局。
拍摄手法有点儿意思,很电视游戏+漫画,感觉全世界都在走动漫风,而且有意思的是貌似主角们都会两下功夫。。
第二段赛车还是很精彩的,个人认为比最后一段决赛还激烈...BTW,内个小胖子,你还能再假点儿吗??
我觉得内猩猩都比你演得好..
也许你会觉得很假很虚很夸张,但是场面真的太快太酷太刺激了刚开头看时觉得很假,似乎连一些动画片都不如,但慢慢看进去就觉得那种比赛虽然很夸张很虚假,但真的是太有速度的激情了,炫得一塌糊涂。
情节就不说了。
好多演员都觉得很面熟,但说不出名字来。
只有男主角和Rain是确定看过的。
至少看完觉得心情是刺激愉快的。
Q:你喜欢《黑客帝国》,为什么现在才看《急速赛车手》?
L:记不得当时是看了剧照还是预告片,这种卡通风格的真人电影,我一向不是很感冒,关键是一直都没看到很喜欢,从《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到《罪恶都市》,许多年吧,没有很喜欢的,所以这片子刚出来,虽然是龌龊司机姐弟的片子,也就放过去了。
这一放,就几年,刚刚才看。
Q:这部喜欢吗?
L:起承部分很喜欢,从rain一出来就觉得有点儿无趣了,掺和进这条线,没有跟主线,斯比德的成长,很好地“粘合”在一起,有些跳脱,最后rain整个这一方面的人物都没有立起来。
开局很不错,通过剪辑、画面特效等手段,言简意赅地交代了影片的背景,很不错,值得一格格地分析。
Q:还有什么亮点呢?
L:印象深刻的就没有了,通过剪辑、画面特效推进叙事,最好的例子就在开局,后边也有很好的段落,但也没有超越开局。
Q:如果仅此而已,你不会给它写观后感的待遇吧?
L:还是你了解我。
我是对一种现象感兴趣,就是扛着黑旗反黑旗。
最先引起我注意的是香港电影,熟悉情况的同志们了解香港电影圈,许多电影公司背后都有黑社会背景,但没有哪部香港电影是匪战胜了警的。
抛开现实的真实情况不说,抛开电检制度不提,推想一下,就是让这些电影公司想拍什么就拍什么随便拍,也不会有这样的片子出来,因为,人民群众不答应!
谁敢拍这样的片子,想收回成本那是痴心妄想。
拍电影不是搞慈善,就算是洗钱,也得洗得回来。
于是,金主们在自己生产的片子里一次次锒铛入狱,一次次横尸街头,晦气不晦气无所谓,有票子点才要紧。
《急速赛车手》也是如此,它所批驳的暗箱交易、内定人选、阴谋诡计,试问,哪家电影大公司没干过?
可以想见,为了票子,在各种大片里继续厚颜无耻的批驳这些阴暗面是必要的。
看,影响力最大的宣扬真善美的艺术,往往出自假恶丑的人或组织手中,讽刺吧。
Q:你说的这种情况,最有名的当属《教父》里的“马头事件”吧。
L:不是,不是!
《教父》之所以牛逼,是扛着黑旗赞黑旗,表里如一,绝对真实,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于是,罪行成了传奇,传奇成了史诗!
刘强爱电影第117集之《急速赛车手》:扛着黑旗反黑旗
在电影院看电影是一件很神奇的事儿。
几个月以来,我完全的养成了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
于是乎也就愈加的觉得,电影还是得看大银幕,不然就不是一个感觉一个味儿。
我觉得银幕的那种层次感和颗粒感加上杜比5.1的环绕立体声,是有一种不可取代的魅力的。
看新电影在大银幕上一闪一闪的流动就是到异次元空间的奇幻神游,听老胶片在放映机里一卡一卡的律动就是与过往时光的美妙相遇。
电影人用他们独特的方式穿越银幕抚摸着我们的灵魂,我微笑着看你,你沉默不语。
就说这《极速赛车手》,虽然就是一烧钱的商业片儿,看完我却足足兴奋了一整天,那种心理的满足感简直是一定的!
单从视听层面,这绝对是我在电影院看到的最爽的一部电影,《变形金刚》都没得比。
其实电影的本义不就是光电影音声色么?
回归原本亦是王道呀。
想当年,《黑客帝国》里那个CG特效做出来的动作定格加360度移动机位,真是看得我目瞪口呆,太颠覆了!
虽然表面上看豆瓣和IMDb的得分相近。
但看看IMDb的原始分就知道了,要是把IMDb的原始分放到豆瓣上,那它可成了一部五星比四星还多的佳片哦!
事实上,本片之所以在IMDb的加权得分不高,只是因为给一分的观众太多了。
《教父》被拉下老大席也有类似原因。
为什么走极端呢?
据说喜欢本片原著漫画和动画的观众认为本片是非常忠实于原著的风格的,从我儿时看漫画和动画的经验来看,此言不假,片子里挪用了很多漫画和动画里的“视效”。
龌龊司机兄弟就是忠实粉丝,他们就是要还原自己儿时心目中的马赫5号!
不买账的观众甚至严重失望的观众,要么是怀着《黑客帝国》的心态去看的,要么就是没看过原著,要么就是视觉冲击受不了,要么就是觉得这种反智的剧情太无趣。
很抱歉,你可能失去了童心。
龌龊司机兄弟很了不起,抱着一种玩的心态,忽悠了华纳上亿的美金,玩出了风格,玩出了档次。
我们中国导演拍大片就没有玩的心态,不洒脱,放不开,结果往往死得很惨。
《极速赛车手》和《无极》一样都是大制作大亏本,但我觉得龌龊司机兄弟一直在镜头后面冲着观众一脸坏笑,而陈凯歌叔叔只能故作严肃的说一句:做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
请注意,我观看的是在中国电影博物馆IMAX厅放映的英文原版,对于在其他任何地点通过其他任何媒介观看其他任何版本而产生的其他任何评价,本人概不负责。
不知道下一部能让我在电影院的灯光开启后还不愿起身离场的电影是哪一部?
没看完,赛车和动画爱好者应该会喜欢..
我觉得就算是色盲看完这部戏说不定也能治愈,太太太鲜艳了
昊哥来北京一起看的。无聊死
烂俗的剧情,但是拍得很有实验性,天马行空!值得一看看
太白痴了,而且还要把观众都当白痴
图个音效
在电影院里睡着两回,难得的经历。
呃。哥哥已经做了变性手术
What a lovely one
全部给色彩,剧本太薄弱
真色真欢乐~
很莫明其妙的真人动画赛车片。
罪过啊,又看了一部白痴电影,上帝证明我是看Christina Ricci的
很久没看过脑残电影了,太脑残了,美国版的头文字D就是炫啊...
这部满是糖果风格味的电影还是让那些离不开糖果的孩子去看吧,虽然飙车还挺紧凑,但我就是诧异一亿多美金的预算都花哪里去了。
2011年初我看的最佳影片!简直是视觉革命,色彩太炫了,冲击力也很强,过场行云流水!沃绰斯基兄弟真牛逼!
看得我眼都花了,晕车
影院观摩
不管怎样只能说,难以想象这是安迪·沃卓斯基和拉娜·沃卓斯基的作品。
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机油。炫目的色彩冲击,背景设置很后现代的风格,疯狂刺激的飙车,感人的亲情,还有令人心潮澎湃的配乐快速剪辑...好看好看,这时候再去强调一部改编自漫画的电影剧情是否过于简单,已经失去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