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疯狂的赛车

疯狂的赛车,银牌车手,Crazy Racer,Silver Medalist

主演:黄渤,戎祥,九孔,徐峥,王双宝,巴多,董立范,高捷,马少骅,王迅,刘刚,Worapoj Thuantanon,赵奔,李麒麟,姜志刚,王鹭,宁浩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青岛话,闽南语,陕西话,武汉话,四川话年份:2009

《疯狂的赛车》剧照

疯狂的赛车 剧照 NO.1疯狂的赛车 剧照 NO.2疯狂的赛车 剧照 NO.3疯狂的赛车 剧照 NO.4疯狂的赛车 剧照 NO.5疯狂的赛车 剧照 NO.6疯狂的赛车 剧照 NO.13疯狂的赛车 剧照 NO.14疯狂的赛车 剧照 NO.15疯狂的赛车 剧照 NO.16疯狂的赛车 剧照 NO.17疯狂的赛车 剧照 NO.18疯狂的赛车 剧照 NO.19疯狂的赛车 剧照 NO.20

《疯狂的赛车》剧情介绍

疯狂的赛车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一次全国自行车锦标赛上,倒霉的职业车手耿浩(黄渤 饰)以0.01秒的微弱差距败给撞到狗屎运的对手,屈居亚军,随后他又遭奸商李法拉(九孔 饰)算计,因药检呈阳性而被终身禁赛,他的教练(马少骅 饰)因此气倒。 多年后,耿浩靠开车运送水产为生,养活中风的教练,而当年的骗子李法拉则依靠其推销的补品“肾白银”大发其财。李嫌弃彪悍魁梧的老婆,因此雇用两个业余杀手(王双宝 & 巴多 饰)杀妻,结果杀手反被老婆买通;耿浩的教练急火攻心,一命呜呼,耿浩遵照师傅遗愿前去找李法拉讨说法,谁知反中了李的奸计;东海(戎祥 饰)所率领的台湾黑帮来到内地和泰国毒贩(Worapoj Thuantanon 饰)做生意,但耿浩和李法拉的争执引来了警车,也搅了他们的好事。原本不相干的几组人马,由于偶然的机缘而上演了连串好戏……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不同星球的奇怪恋人珍宝安娜起起落落黑骸施陶芬贝格超级小郎中之降龙戒恋之风景上载新生第一季猪猪侠之英雄猪少年大唐荣耀平凡的世界绝对会变成BL的世界VS绝不想变成BL的男人波吉亚家族第二季念念相忘功夫奇葩闯北京八卦风云之河图特警力量巨兽防卫企业我们这十年水星领航员暮色青春期星之子圆环行动疯狂粉丝王魔法刑者致命女人陆小凤传奇之大金鹏王一千零一夜第2部:凄凉之人S-line

《疯狂的赛车》长篇影评

 1 ) 别问,就看吧!

本来我只在豆瓣潜水,而现在我终于心甘情愿就这样献出我的处女帖。

这一刻,老娘我眼含崇敬的热泪正式开始为宁爷拉票。

如果这两年中,只给我一次进电影院去看电影的机会,我就会选择这个春节的这一部。

如果这时再有同学叫我一起去电影院还叫我来选片,我会选择将这部电影再看一遍,两遍,三遍。

作为一个热爱迅雷优酷pps的忠实宅女,电影院只在两种情况下才有意义:一是需要看特效的时候,比如《变形金刚》;二是看搞笑片的时候,比如《赤壁》。

事实上《赤壁》并没那么雷人,有点让我失望。

而这一次当我走出电影院,我很满足。

如果说《变形金刚》的飞机大炮满屏轰炸从音响和视觉上使我很满足的话,这一次,我非常满足。

这似乎只是一部在网上下载了就可以看的电影,它无关高级特效,无关大场景,似乎完全可以独自在在电脑上自娱自乐来看。

但是除了和家里人一起在电视上看周星驰的盛期作品外,已经有多久没有过这样与民同乐的感觉?

从头到尾,笑点不断,从十来岁的小屁孩到各种真假淑女真假绅士,个个以黑暗为掩护笑得形象俱毁歇斯底里,这样膨胀快乐的机会不多了啊。

你就忍心只把它浪费在小屋里聊以自娱?

当然,这不是一部完美的电影。

它很商业,它很复杂,它很龟毛,它毫不掩饰导演编剧拼了命讨好你的各种媚态——但我十分欣赏它颇有实效的诚意。

正在起步的中国商业片一路摸爬滚打,我也一直尊重各路导演放下身段巴结观众的各种努力。

只是现实是,艺术作品感人从不会是因为作者的努力,而只能是因为作者的努力加上才华。

而这一次,I'm really flattered。

以前听人说过,上一部《石头》能火起来其实是靠运气的,真正决定这样一个年轻导演命运的,并不是他辉煌的开端,而是那之后的第二部大戏。

如果第二部能够继续辉煌,这个导演也就从此可以在圈里站稳脚跟;而如果第二部戏惨败,之前的辉煌就成了彻底的偶然现象,宁浩这个人也就基本消失掉了。

所以我们看到了一部拼了老命编排的力作,却也是一部并没有被那么严格监管的幸运儿;这部电影依然有着青年导演特有的生涩而新奇的爆发力,而感谢上帝,万恶的广电总局还没想到要花心思大力阻止这个CULT青年的黑色幽默。

看访谈说冯小刚这样地位的,想拍个无贼都已经困难重重,每个动作都备受瞩目饱受压迫,空有一身调侃功夫只能歌盛世显太平;而宁浩,至少现在,还是我们的人。

一遍遍的回想他的这部电影还有上一部,我感到那么的亲切,能感到这背后的就是一个和中国千千万万电影青年一样一起成长起来的兄弟,由各种盗版电影喂大,看到大师杰作像是打了鸡血浑身颤抖,常常做梦都想也拍部来一试,从来不屌国片里政治宣讲那一套,只想要电影有趣,荒诞,而真实。

他做到了,当所有人为他站立鼓掌为他看完最后一刻时,宁浩他做到了。

伟大的新一代大陆电影青年!

彭浩翔、昆汀、彼得杰克逊在这一刻灵魂附体!

他一个人代表了千千万电影青年的光荣奋斗,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

但是宁浩的未来又会怎样呢?

疯狂系列未必可以一直拍下去,这一点并不是我担心的问题。

我担心的是,很明显,宁浩在黑色幽默上太有才华。

黑帮,血浆,枪战,却可以制造出荒诞的喜感,这样的天赋可以让影迷激动不已,也足以让大肆进行白色恐怖的广电总局开始围剿。

即使是昆汀,凭他的才华,可以在大陆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吗?

而如果阉掉所有这些所谓不和谐因素,电影的生命力又如何延续?

夕爷写过,你的精神生活没有问题,你的精神生活又在哪里?

扯远了扯远了。

另外那泰国小伙子真不错。

黄渤铁定是腕儿。

注意最后字幕里藏了三段戏。

黑帮死胖子有点萌。

他手下那个好帅好帅好帅啊。

其实,我只是想对貓在家里熬过年的同志们说一句:出来看吧,兄弟们,这是自己人!

 2 ) popcorn&coke

上午翻译一篇论文,走走停停,到了中午,只得了半页。

百无聊赖,决定去看场电影,星期二,说是情侣套票,送爆米花和可乐,我孤身一人,说是也可以送,走了一下程序,票面分为两份,但我仍一人,领了赠送的爆米花和可乐。

觉得好笑,我是可乐,可是谁是爆米花呢,电影没开场的时候想起姑姑了,她仍发短息很慢,说是抱歉表妹惹我和弟弟反目的事,哦,我温柔的姑姑,我怎么会在意这些呢,只是忽然觉得和弟弟四年没吵架,这个缘由,真是荒唐至极,原以为从此之后再也不打架了呢,无奈我四年内锻炼少,我当时觉得肯定会被打趴下的,可是我就是硬骨头,不依不饶。

长大了,有些能力就消失了,我很怀念小孩子嚎啕大哭的本事,我想我要是能大哭一场真是酷死了,可是大人总是要讲原因的,我找不出哭的理由。

看电影的时候也没觉得好笑,《疯狂的赛车》觉得里面导演宁浩演的那个出租车司机有点意思,电影散场的时候,刚要起身走,字幕后又有些后续的情节,让我小小的惊喜了一下,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个谜团,以一个凡人的视角很难看清世界的全貌,导演在电影里是上帝视角,观众是诸神,一起看这些凡人折腾。

勿笑世人痴傻疯癫,毕竟世界对他们来说是个大象,他们摸到的都不是全貌。

此为《逍遥游》中小知大知之辩。

忽然想起无数滥俗的爱情片,里总有相爱的人擦肩而过的桥段,而且大肆渲染,让人扼腕惋惜。

其实这都是一个路数。

世界是由无数个偶然性构成的。

导演显然明白这个道理,并且比那些拍爱情剧的高明,拍的虎虎生风。

我小时候不明白为什么麻花要拧着来,现在明白了,拆开就是面条了,那太直了。

看电影的时候世界上的其他人也在活动,比如我在电影开始的时候,姑姑在很慢的发短信给我,我在想怎样大哭一场,学姐正在去实验室的路上,这时她想起我,随后给我发了条短信,我充满愧疚的回到学校,给细胞拍照,以至于我看着那些黑白的照片,觉得自己是卓别林或者登陆月球的阿姆斯壮,出来的时候十点多了,我猜妈妈已经睡了,因此今天她没有接到她儿子的电话,当然已在睡梦的她,并不知道。

路上遇到一个我曾经很讨厌的女生,她竟然谈恋爱了,说着所有情人都说着我听不懂的情话,我在路灯笼罩的夜色中匆忙走过,只言片语,流入耳畔,竟觉得很甜蜜,但毕竟不属于我。

可乐冒泡泡,爆米花不会枯萎。

 3 ) 宁浩是2.0版本的SABU

《疯狂的赛车》在上海上映的最后一天,没有出乎意料,8点40场次满座。

如果说《疯石》时期的宁浩刚初出茅庐,这一次他的确是可以驾御百万大军了,这个大概跟他疯狂的编剧团队有关。

不注重编剧和情节性的大导演们可以不深刻反省,他们宁愿将大片拍成内容空洞的山水风光MTV,以为这样就是商业了,能卖钱。

拍MTV出身的宁浩应该是一个会说故事的人,所以他不再拍MTV而是去说故事。

其实《疯车》的故事本身是一条很冷的线索,一个被不法商人李法拉陷害的自行车手耿浩的线索,但同时,为了增加更加强烈的戏剧效果,又另外设计了第二,第三,第四条线。

这样一来,整个剧情就充满了许多令人费解的巧合。

这个早在欣赏SABU的时候,就已经领略过此种巧合的冷幽默效果。

《倒霉的猴子》是SABU1998年的作品,《疯狂的赛车》显然情节上面更加紧凑和合情合理,但是模仿的痕迹略微明显。

大段的追逐戏,倒霉的黑社会分子,无辜的男主角,无意中被误杀的女人,这些都是这一部98年已经被拍出来的电影的ICON。

若是萨导有幸观摩《疯车》的话,大概会发出感慨:10年后又一条好汉。

《倒霉的猴子》里面错乱的逻辑和概念性的情节表达也许注定了它在10年前会被当作一部跟主流搭不上关系的小成本电影。

而在他的风格和故事的基础上,宁浩很机智将所有的逻辑和衔接处理得完整而到位,不能说他一味地模仿,只是来料加工。

只是这一次过于注意情节性,台词显得有一点过多,如果电影可以在剪辑上精简20分钟的话,或许会更加一气呵成。

对于当时坐在电影院里的我来说,虽然在电影的后半段还是伴随着那些惊人的巧合和经过严谨修饰的台词疯狂地大笑,但是竟然怀疑起导演有“超时”的嫌疑。

真的,要是将多余的笑料和过场精简,那么它就是一部完美的且相当完整的喜剧电影。

拿堤真一和黄渤来比较,也就是日本电影和中国电影的审美趋向问题。

堤真一的形象青涩,并且具有日本人身上普遍的神经质,而黄渤的外型和夸张的表演,给《疯》剧增加的是喜剧效果,他身上的“热”中和了冷幽默的“冷”感。

比起2.14在上海大剧院的那一场《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疯狂的赛车》更让我疯狂,难怪宁导会放出票房1亿的话来。

 4 ) 疯狂来得正是时候

虎狼争食的新春贺岁档,继承《疯狂的石头》的余勇,宁浩的《疯狂的赛车》像一匹黑马,没有太多轰炸式的宣传攻势,仅凭口耳相传的民间口碑效应,第二次创造了观影疯狂奇观。

七个编剧合力接龙的剧本,脑力激荡节奏明快,好人物,好故事,好钢用在刀刃上,刀刀见血,前因后果弹无虚发,几条线索交叉合拢,一气呵成。

第二次进影院再看此片,依然吃惊地看到了座无虚席的观众在豁口缺牙一般爆笑的情景。

这个档期内,著名的港式喜剧导演谷德昭和黄百鸣带领吴君如、龅牙珍、冯勉恒、田启文、林子聪、郑文辉等周星驰电影配角余孽的《家有喜事2009》,故事老套情节生涩,没有任何长处可言;刘伟强的《游龙戏凤》浮光掠影,拿着舒淇和刘德华当花瓶随便插了一下,却连几年前杜琪峰的《龙凤斗》都不如;而“越贱越勇”的国产惊悚、喜剧导演阿甘的《高兴》则白白浪费了一个优秀题材。

《疯狂的赛车》像久旱的甘霖,来得正是时候,诚意十足润物细无声。

这一回,有张国立、林建岳等几位老板舍得花大钱,从分镜头对接,影片配乐,特效运用,角色搭配,“赛车”都更加具有化学反应,视觉、听觉效果上宁浩都玩出了新花样。

既继承了石头的癫狂、狠辣、糙汉品质,又在剧情上花心思地去抖包袱,揭包袱,玩的更加疯狂过瘾。

西北方言、山东方言、重庆方言、闽南方言、台湾腔国语,在奇怪的语境里奇妙交融,再一次带来了喜出望外的笑果。

即便有植入式广告出现,也没有像冯小刚导演的《非诚勿扰》里那样刻意得让人反感。

石头出现至今,很多人还在说,宁浩学习了英国电影痞子盖.里奇的叙事模式,且不论这种质疑成立与否,同样是“师夷长技”,姜文老师学习库斯图里卡巴尔干式癫狂气质的《太阳照常升起》就毁誉参半,为什么宁浩学习盖.里奇就成功了?

显然,宁浩是个聪明家伙,懂裁剪嫁接洋为中用,不但要本人玩的爽,更要照顾观众看得爽,姜文就停留在了前一个层次上。

何况,盖大爷也今非昔比,新片《摇滚帮》依然被批得口水淋漓,有个中国优秀的弟子也算长脸了。

宁浩的两部疯狂里,配角常常盖过主角引领笑料,“石头”里面配角“黑皮”黄渤的演出,在很多地方抢了主角的戏,这次在“赛车”里大翻身成了主角,却被台湾的戎祥、九孔,以及内地王双宝和巴多饰演的两个土鳖杀手等几个配角,抢了很多笑果,照此看来,下一次疯狂里,黄渤未必是主角。

一点瑕疵是,顶着“石头”的美誉继续制造疯狂的宁浩,这次显得有些紧张,赛车的进度稍稍缺少了石头那样不急不躁的自然气象。

粗糙的石头和精致的赛车虽然出自同一个模子,后者却是顶着压力超水平发挥,实属不易。

多说无益,看片才是王道。

爱钱也爱才的投资人是断然不会放弃要宁浩继续制造“疯狂”的想法,疯狂冷却后黄渤应该和导演宁浩一样在发愁,为下一个未知的疯狂怎么去鼓捣而紧张焦虑,而外面的观众和投资人的呼声和期待却愈发急切,也越来越挑剔。

宁浩还是卸下担子,舒一口气,放松绷紧的神经去休息休息,千万不能紧张抓狂,不然疯狂压迫症下面产生的东西一定会坏事。

希望下一次的疯狂,还将来得正是时候。

 5 ) 请盖里奇滚蛋。

昨天晚上终于观看了久闻大名的疯狂的赛车。

虽然同样是久闻大名,但是却有和“非诚勿扰”、“梅兰芳”等等大片不一样的感觉,因为我对这部电影的几乎所有初期了解,全部来自于电影本身的口碑,而不是媒体的宣传。

很多朋友在给我介绍这片子的时候都用了这样的句式:“你一定要去看!

”于是这部电影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几乎人人都说好看。

这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国产电影的口碑。

当时 “疯狂的石头”风头正劲,我却觉得它只是个意外,本能地认为导演宁浩就好像我印象里的大部分新歌手:第一张专辑总是比较好听也受欢迎,但是第二张就完蛋了,就算有运气出第三张,很多人也已经忘了他。

但是我错了,“疯狂的石头”之后,“疯狂的赛车”又借着我朋友和同事的嘴,以最有力度的“口碑攻势”迎面而来,我几乎是被督促着看了这部影片,非常喜欢。

正是因为喜欢,即使晚了八秋,我还是忍不住想嘚吧几句。

首先,有一批人说宁浩是在模仿盖里奇,有一批人推崇这种模仿,也有一批人看不上,什么网状结构、什么台词口音全都拿出来嗷嗷分析,有板有眼,似模似样,累不累啊,咱们就是一看电影的,理论手法特点啥的都是讲故事的手段,单纯一点,你就说这电影好不好看吧。

我觉得好看,很多人都觉得好看,那不就得了么,多简单。

既然看得是宁浩的“疯狂的赛车”,既然好看,那能不能请“盖里奇”露一面就出去啊?

有完没完啊?

这谁的场子啊?

真惹烦了就不是请“盖里奇”出去了,而是请他滚蛋!

(此处盖里奇不代表他本人,特指频繁出现在赛车里的关乎盖里奇的冗杂言论)然后,我心有余悸的想起了关于“《英雄》是中国现代电影产业的里程碑”的论题。

在此我还是斗胆鄙视一下“英雄”,你看由它引领的“无极”“夜宴”“十面埋伏”等等,简直是关乎“中国大片”的一场灾难。

我承认它赚钱了,我承认它画面很炫,我也承认它的“带头大哥”的地位,但是我始终觉得一个产业的里程碑还是要“口碑”与“钱”兼得,才称得起这名号,就像一个时代的英雄总需德才兼备。

反正我始终觉得“中国电影”很像当年的“中国足球”,钱不少赚,也很会忽悠,老百姓也愿意支持,但是从赛场和影院出来的很多人在骂……这难道真的是好事?

也有人说:要搞清楚这是产业,赚钱是首位的。

抱歉我不懂太多,我个人的浅见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这些年中国电影靠宣传靠明星,赚了很多钱,但远没有满足众多观影人的期望,消耗了预支的观影热情,因此观众必然很快就不会再买账了。

相比之下,一个“又赚口碑又赚钱”的模式才是一个产业良性发展的基础吧。

于是我很希望“疯狂的赛车”能在电影市场中杀出一条可以长期走下去的健康之路,那样的话,当有人称它为“里程碑”时,我将举双手赞成。

最后我想说句大俗话,疯狂的赛车,你一定要看,哪怕是看盗版盘也要看,因为有机会把你带进宁浩的下一部电影的放映厅。

 6 ) 就來聊聊這些綜藝咖

第一次有臺灣的綜藝咖進入院線的大銀幕,也算第一次央視6套的電影話題開始帶到這些綜藝掛的藝人。

九孔,戎祥,在內地宣傳電影時,也不忘用上臺灣節目里常見的笑點,只是回應者寥寥。

六套乃至全部的內地話語提供者們稱他們:臺灣綜藝主持人。

在臺灣他們是通告藝人,是諧星掛綜藝咖,領每周幾個電視臺 不同類型的綜藝節目的通告費,業余客串各種偶像劇和舞臺表演或商業活動。

這些是每天在臺灣電視節目上出現的熟面孔,從每天的9點檔開始,完全有可能在一個時段的6個不同的節目中見到同一張臉。

他們是目前最夯的綜藝談話節目里的救火隊,每天提供無數符合當期話題的故事,再負責搞笑,和主持人一搭一CUE,保持節目里的幾個高潮,提供幾個保證有效收視率的梗。

他們,是保證臺灣電視業的最大根基,在宣傳期才有大明星露露面的娛樂節目,他們是常客,熟客,永遠敬業地保證節目不會開天窗。

他們最輝煌的時刻,可以像NONO,小鐘一樣,成為演藝圈的B咖。

他們不會是A咖或超A咖。

常常能看見一把年紀的藝人還要攜家帶口趕通告。

然而他們的出現,保證了一整個娛樂事業的每天旺盛的蓬勃生機,每天不停的新陳代謝,和電視業傳播娛樂的強力戲碼。

九孔出身全民最大黨,節目里有邰智源,郭子乾,洪都拉斯,許傑輝,白雲還有新進很紅的納豆和陳漢典。

依靠對臺灣名人的卓越模仿和創意環節,呈現的不知搞笑那么簡單,像節目最初的名稱“全民亂講”,坐在電視前的那一刻,全民成為了最大的主角,有人替你歡笑著出氣,該是對電視觀眾最有誠意的愉悅對待。

戎祥就是和眾多本土味的綜藝咖一樣,時常帶來腥膻色的擦邊球節目。

模仿和爆料,搞笑或特殊才藝,我越來越不懷疑,這些在節目上看到厭倦的綜藝咖,身上的才華絕不止表面的輕佻或淺薄。

在綜藝節目里你來我往的斗嘴或全武行的表演中,不能不說機智的幽默,靈巧的反應,恰到好處的綜藝效果,均來自智慧的洗練。

有時可能必須承認,在一次次RE通告的過程中,電視節目的策劃或創意過程,往往反映了人類的腦力激蕩。

無論是搏版面的心機,還是講笑話的功力,口才和頭腦,乃至臨場反應,成為一個合格的綜藝咖,一個不斷有制作人邀請,有收視保證,有比別人高級的便當,可以不必為綜藝效果犧牲個人臉面,坎坷的通告路一點都不好走。

所以我開始在不同的地方欣賞這些綜藝咖的表演,一如在電影中,九孔和戎祥都那么恰到好處得發揮了角色的最大戲劇效果。

或許很吵鬧,沒什么所謂文化積淀的支撐,反倒無比合適在你需要幽默,歡樂的時刻里,像做菜的香料,絕對也是重口味的那種。

我喜歡電影里出現的那些閩南語臟話和歌曲。

有時抱著臺灣的青春舞曲小眾獨立不撒手,卻絕對不能失去活躍的綜藝咖。

電視節目制作人王偉忠很執著,簽演員的眼光永遠釘在長相古怪的搞笑藝人身上,吳宗憲帶紅了一批已經轉型為主持人的綜藝咖。

瓜哥,憲哥,菲哥,一眾拼搏的演藝咖的眼前,還有需要登頂和完成最后華麗轉身的目標人物。

沈玉麟,景行廳男孩,紅不起來的年輕偶像,還在擠著胳膊踢著腿,給自己拍一個CDEF咖的排位。

有時候會說時勢造英雄,赤壁里面英雄排座位一定讓吳宇森傷懷了腦袋,幾個綜藝咖便宜又好用,效果保證給你爆棚小喬周瑜的練劍洗茶房。

 7 ) 宁浩的时代到了

看《疯狂的赛车》的下午场,影片结束后出现了一个感人场景——我是指如果我是片中客串出租车司机的宁浩导演,我一定会被眼前情景给感动到。

跟绝大多数中国影院一样,灯一亮,观众都要起身离席,但演职员字幕里还夹有画面内容,几乎所有人都站着看完了,有的在银幕前、有的在走道阶梯上。

等电影交代完人物命运(其实已经无关大局),直到出现那个大大的“终”字。

拖了近两个月的传统贺岁档即将过去,莫名地想到去年最早一部贺岁片《梅兰芳》里的台词:你的时代到了。

这个你,是指宁浩。

第二次疯狂中影公司有意把《银牌车手》改成了《疯狂的赛车》,其用意不外乎跟《疯狂的石头》串一起,打造“疯狂系列”品牌(如同台湾人把有施瓦辛格出演的电影都翻译成《魔鬼XXX》)。

赛车所占的影片篇幅还不到三分之一,宁浩本人肯定不想这么取名“疯狂 ”。

无奈上头发话,还是从了吧。

比起冯氏喜剧、张氏大片,他的身份定位依然是个名气不大的“青年导演”。

《疯狂的赛车》不具备呼风唤雨的宣传攻势,未来票房只能依靠观众看完后的口口相传。

首尾两处的自行车赛外,影片大部分内容是关于买凶杀人和毒品交易。

多数人物都疯狂癫癫,异常搞笑。

失意倒霉的车手耿浩想送师傅最后一程,黑帮团伙打算办完事好回台湾,一个计划杀妻夺财的奸商,两个想着干一票的笨贼,一对希望破大案的人民警察…… 众多支线构成的故事包含了十几个人物,加上飙车、爆炸,疯狂程度确实要远超“石头”。

宁浩的班底黑皮的角色让黄渤一战成名,此番《疯狂的赛车》里没有道哥几人来抢戏,他是绝对的一号主角。

不过电影依然留有《疯狂的石头》里的演员,比如三宝和四眼,这回他们改行当警察。

至于“冯总”徐峥,更是梳着“汪涵发型”,满嘴CBD、不忘潜规则,大行搞笑之能事。

新成员里,两个笨贼跟黑帮头目应该会人气胜出。

“不烧不专业啊”、“本地帮会太没有礼貌了 ”,看完影片你肯定会记住此类喷饭台词。

其他演员方面,九孔更多是发挥了他的猥琐天分,不如他在娱乐节目上搞笑;演多了文艺片的高捷等人只是过过场;那位喜感十足的泰国佬,后半程只能以速冻假人出现,没能制造更多表现机会真有点遗憾。

跟石头一样,《疯狂的赛车》里还有不少小把戏,仅凭电影院里看一遍是挖掘不尽的。

比如法拉利雇用的几个身着超人服的极品男,可要留心观察他们一把。

等它出了DVD后,大概有人会写篇“终极解密”,把细节逐一点提。

观众与电影《疯狂的赛车》的故事依然可以用黑色喜剧和盲打误撞来形容,私以为那么多笑场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处段落,当属耿浩跟黑帮在寺庙门口完成交易的一段。

对方的正经专业乃至后来出租车上验毒,直教人笑破肚皮。

看多了香港警匪片的类似桥段,那种颠覆恶搞就来得更为强烈。

相比其他贺岁档主流影片,《疯狂的赛车》可不是一台易操作的傻瓜相机。

先前有朋友不看好普通观众能接受它,线索太多、人物太杂,一般人不带脑子进电影院,要看懂《疯狂的赛车》似乎会比较累。

不过经过一波波打倒国产大片的浪潮,观众水平的逐年进步倒是显而易见。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认识萨布跟盖·里奇,但手法相仿等问题,可以用“闻道有先后”来回答。

毕竟《疯狂的赛车》达到了双赢目的,既可以让观众笑笑而过,又适合影迷的回味分析。

赛车的进步我甚至乐观地认为,《疯狂的赛车》的货真价实,让国产类型片达到了一个高度。

看到片中偷渡过来的黑社会断指弄枪,简直有些难以置信。

至少在日益钳紧的大环境下,以往本土电影鲜见有正面触及。

另外暴力的出现也耐人寻味,这些都是商业类型片所不能缺少的卖点素材。

那《疯狂的赛车》是什么类型片?

警匪?

动作?

好像都不是,它更像兼具不同功能的混合体,更多是满足观众的娱乐需要。

比起《疯狂的石头》的300万投资预算,宁浩在《疯狂的赛车》里尝试的是真正的商业制作。

至于渐成流行趋势的植入式广告,在片中也是为数不少。

然而比起拍成商业广告片的《非诚勿扰》,《疯狂的赛车》的编剧、剪辑、摄影都值得玩味。

但宁浩认为多线叙事、人物交叉冲突的探索到头了,所以疯狂三部曲估计是玩不成了,往下尝试拍科幻片或西部片等新颖类型。

厦门说情缘《疯狂的石头》拍摄于重庆,轻轨索道、罗汉寺、朝天门跟解放碑的高楼大厦都有出现,令人印象深刻,至今还记得一个叫“棒棒”的词汇和职业。

很早就听说宁浩东南飞,《疯狂的赛车》的外景拍摄地选择在了厦门,片中带有区域特色的中山路大同路骑楼、环岛路的临海风光和体育场,加上台湾黑帮的交流用语和闽南歌曲,特色十足。

此外像闽D、杏林等关键字眼也提醒观众这是厦门。

当我看到有飞机起降的场景,也会想到那是在岛上的高崎机场附近。

影片对厦门市区容貌的表现几乎锁定在了那片骑楼建筑,却避开了广为人知的轮渡和鼓浪屿。

从巴蜀从闽南,宁浩完成一次时空转变。

或许是方言对白不宜过多,《疯狂的赛车》里的主要人物都带着原来各地口音,除了几个台湾艺人和次要小配角,令人爆笑的“闽南普通话”和热门方言词汇几乎没有。

在一个闽南人看来,电影放弃了可以利用的优势所长,毕竟闽南语不仅仅适用于台湾片,它完全能够融入本片。

大概《疯狂的赛车》背后有些难言之隐,又或者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都可以,无非宁浩恰好相中了鹭岛。

显然,《疯狂的赛车》是部紧抓人心又不失娱乐的闹戏,没有拖泥带水,不会乱煽情。

它与这个时代共同呼吸,瞎闯荡的小人物,在观众生活体验的接受范围之内。

跟随故事发展,他们的情绪反应是如此有趣,有些忍不住交头讨论剧情,一边又禁不住大笑。

大部分在场观众可能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见证一场中国电影新老力量的交替。

正如多年以前,中年以上一辈的观众看着陈凯歌、张艺谋和冯小刚一路走来。

距离我们时间最近的冯小刚,也摸爬滚打、一支独大了十年。

十年,多么可怕的字眼。

当国人为看不到好的本土商业电影、没有太多选择信赖而愤慨时,《疯狂的赛车》无疑是应该出现的那一种,更值得褒奖鼓励。

我不能说它是完美无瑕的好片,却可以抛出一个关于未来的预言。

【网易 http://ent.163.com/09/0121/09/5062149A00031NJO.html】 正面为王的评价,善意的意见毛病可看这里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193263/

 8 ) 不是特意搞笑但确实真的很搞笑

里面的不同的方言夹杂着说出来,真的感觉很真实,特别是那两个来发财的人说着一口陕北腔,"俄真鄙视你",真的是特别的有味道。

其实主人公很点背,每次都碰上不好的事情,可是最后还是以一种灰色幽默的方式结束了片子,让人意味深长。

 9 ) 请给《疯狂的赛车》一个挨骂的机会

2009年1月9日晚上8点半,提前公映期11天看了《疯狂的赛车》。

2009年1月11日晚上7点到9点,陪同专访了导演宁浩。

第一次可以在广大人民前头看到公映影片并与导演亲切接触,这种待遇让我很是兴奋。

如果有点阴暗龌龊小鬼脑筋,我该回来立即整出一个剧透版才是。

这样在后面一片骂娘的声音中,可能会收获点先知先觉的优越感。

可是……可是,即使抓破了头,我也想不出来我可以从哪里入手进行剧透。

6组人物,4条线索,这是一部异常复杂的电影。

我想不出我透露了哪个情节能造成剧透的效果:根本没有关键的情节,因为每一处基本都是关键的情节。

整部电影就像一条一环咬着一环的链条一样,每一个情节都与下一个镜头紧密衔接。

所以,这部电影严重不推荐给老年朋友们看,因为很有可能会有跟不上节奏的感觉。

这部电影严重不推荐给想放松的朋友看,因为从头到尾节奏都太紧凑,太累了。

但是,frankly这是2008年下半年至今看过的最好看的一部国产片,远比六角恋爱的《梅兰芳》好看,也远比剽窃各种创意的《非诚勿扰》强。

虽然还很算喜欢《女人不坏》,但我不得不承认,与《疯狂的赛车》相比,它还是差远了。

我如此高调地推荐这部电影,不是因为负责企宣的二爷是我的朋友。

不是,绝对不是。

而是因为他全程陪同我们看完电影,这是他第七遍看这部片子。

但是他仍然笑得很开心。

我如此盛赞这部电影,不是因为我采访了宁浩。

绝对不是,因为那个有点闷的导演实在与我的预想差得太多。

说实话他根本不是我喜欢的受访者类型,更何况接受我们采访时他刚下飞机,整个人看起来非常疲惫、非常没有精神。

我如此喜爱这部电影,并不是因为我是Guy Ritchie的铁杆。

我喜欢看日剧,喜欢中岛哲也,喜欢库司徒里卡,喜欢伍迪艾伦,也喜欢欧容。

老天证明我是一个口味多么庞杂的人啊!

没有过多的怜悯,没有多余的镜头废话,没有煽情的铺陈,这部快到爆的电影也让人看完只有一个感觉:爽。

它带来的快感与Snatch几乎没有差别。

而Snatch有万人迷大叔Brad Pitt压阵,在《疯狂的赛车》中,根本挑不出一个帅哥。

如果你硬要说黄渤帅我也真就没办法了。

写这些字的时候我特地去google了一下2年多前虞晓毅的那篇文章。

2006年《疯狂的石头》上映,当时会去看这部小制作完全是因为这篇文章。

一千余字,我当时只是草草扫了一眼,读后的第一感觉是太上纲上线了。

虽然也看了《疯狂的石头》,但说句实话我并不喜欢。

媒体都说这部片子是盖里奇的衣钵传人,然而300万小制作的出品让它显得很是粗糙,根本没法让我与《两杆大烟枪》进行联想。

山城风情+各地方言的把戏宁浩的山西老乡贾樟柯也早就玩过了。

除了没心没肝笑了几次,让我记住了那个傻傻的黄渤,这部片子没有哪个地方让我觉得值得大书特书。

但是2年之后,重读虞晓毅的《请给中国电影一次机会 ——致全国电影观众和影院经理的一封信》,我不得不承认的是,他实在是具有先知先觉的洞察力,文章中写的完全是我观毕《赛车》的感触。

一篇文章,竟然穿越了2年的时空,穿透了2部作品,在09年年初有了心有戚戚焉的回音。

“我相信,那些中国城市底层的人情风貌,是在好莱坞电影里看不到的。

我相信,还是有很多人喜欢看好看的中国电影的。

而如果《疯狂的石头》能够卖座,中国电影大概会在健康的方向——重视编剧、好好讲故事——上多一点希望,而不是绝望。

”Keyword1:中国风情看完《疯狂的赛车》,让我最怨念的是夏天未能成行的厦门之行。

厦门,厦门!

在片中没有鼓浪屿,没有奶茶店,没有绿棕榈蔚蓝海岸的临海美景。

电影中呈现的厦门反而有点破败有点落后,但是一切都很亲切。

邻家的早餐铺,被撞翻的水果摊,它说的就是最日常的生活场景。

采访时,宁浩说日常的生活中往往暗藏着最大的荒谬。

他还爆料说《疯狂的石头》里只穿着内裤被锁在阳台上就是本人亲身经历的映射。

所以,将一个荒唐的、荒谬的甚至荒诞的故事放在一个市井的环境中,倒有一种mix的风味。

我热爱伦敦腔,我偏爱在电影上捕捉查理斯大桥的轮廓。

但是这种异域的雄伟壮丽无法代替本土的城市风光。

没有乡土哀愁,也不涉及风俗人情。

但是人物偶尔蹦出的闽南字眼,大街小巷的海鲜排挡,还有环鹭岛自行车赛,让人不由的对这个南端的小城产生一种向往,对这部本土的电影产生一种源于心底的亲切。

其实今年徐克也玩了一样的小伎俩。

《女人不坏》里的西内广场“三口棺材”、SOHO现代城还有我们最最熟悉的五道口13club都为这部片子打上了北京的地标。

与这种logo化的处理不同的是宁浩的取景很低调,在每一个小城可能都会有似曾相识的风貌。

这也是他的聪明之处——让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本土的印记。

Keyword2:编剧我很佩服《疯狂的赛车》的编剧们,算上宁浩是8个。

套用Tizzy bac一首歌的歌名可以说是“编剧的辛劳谁人知”。

这么多编剧,总共写了10个月才把剧本做出来——因为故事太复杂了。

这是一部很认真在讲故事的电影。

每一个环节都没有纰漏,没有什么bug可以抓。

爆点料吧,采访的时候宁浩笑说自己是处女座,最龟毛的那种人。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很是同情那些个编剧。

这种龟毛+事事较真求完美的人要求自然是极高,那些编剧不拼命写是不可能达到要求的。

可能也因为他的吹毛求疵才使电影的故事非常完整,可以说滴水不漏。

其实不止是编剧,我想演员的日子可能也不好过。

黄渤在片中基本上就没有一个舒服的镜头。

据说各种受罪场面已经被咔嚓了很多了,所以可以想象那一个月的拍摄他过的都是怎样的生活。

他在片中演一个很傻很倒霉的小人物,处处受暗算老天爷特别不照顾他。

虽然最后没有什么大的结果,但他的结局算是不错的了。

又想起了宁浩的话:“要让观众看到善恶有报,要做好人。

”整部片子没有任何的宏大教育,也没有大的抱负,到最后如果硬要纳个中心思想,也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了。

Keyword3:喜感如果喜欢看《全民大闷锅》的话,那们看《赛车》会很惊喜——因为九孔出现在电影里。

个人认为,台湾的几个演员片中的表现都很出彩。

九孔的表现很好,高捷的冷很酷,胖子戎祥简直太赞了。

而且台湾黑帮甫一出场,有三拍子的闽南老歌调作为背景音乐衬托。

开始以为是台湾老歌,后来被告知是原创音乐,而且就是戎祥自己写出来。

后面的一首类似老上海歌曲的音乐竟然也是原创,这也是让我没有想到的。

除了这些,快速剪切时的摇滚乐和赛车开始时急促的吉他拨弦,都非常到位。

话题扯回来。

几个台湾演员的表现都非常好。

几个内地演员也不输。

徐峥很吸引人眼球,但他其实只是一个大龙套。

和他搭戏的小姑娘演得特别好。

两个土鳖杀手不用说是专门安排的笑料人物。

幸好黄渤没有演其中一个,要不就又重蹈了老路子。

首次被扶正担当男主,虽然累点但是面对成果应该也是值得的。

谷德昭说拍喜剧是掌握一种喜感,喜感是像呼吸一样自然的。

说实话我和宁浩面对面,一丁点的喜感都没有嗅出来,但是他居然能把整部电影拍得这么有喜感,真令人肃然起敬。

最高的境界不是拍出了《无极》这样的大片然后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的,而是存心拍一部喜剧片让人笑出来。

对不起,我拿陈大导演说事儿了。。

有些东西,可能杂志的报道上永远不可能写,那我就都po出来吧,虽然是些很不足道的小八卦:最初的电影是3个小时,然后剪成了现在2个小时不到。

节奏也越剪越快。

(这是好事)叫《疯狂的赛车》是发片方的意思,觉得会借《疯狂的石头》的名头。

(但是个人认为赛车比石头好太多了,各种层面上的。

)宁浩就是处心积虑要拍观众喜欢的商业电影,他的处女作《香火》是为了获得国际电影节肯定,第二步《绿草地》是为了体验电影运作流程,获得投资《疯狂的石头》成名。

他没有任何悲天悯人的情怀,也不存在对电影的高尚的热爱和理想主义。

可以说他很现实,也可以说他很功利(虽然他自己也批驳当下的功利主义),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他清楚他每一部该做什么,这也许是他每一步都不失算的原因。

采访的时候我问他介不介意别人说他学习了盖里奇。

他说不介意,但是顿时又很不耐烦。

他说:“我就是学了盖里奇怎么着,我就是学了昆汀怎么着,我还学了莫里哀怎么着!

”他认为模仿不是问题,电影都是在不停模仿前者,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再慢慢树立自己的风格。

他说最看不惯那些人自己不行还老指责别人,拿模仿说事儿。

下一步电影是西部片,叫《无人区》。

宁浩觉得他已经搞清楚了多线索电影。

他争取每一部电影都弄清楚一个问题:这一部是讲故事,下一部是人物刻画。

于是下一部西部片,他要单线索老老实实讲故事,刻画人物的心理。

08年初,《疯狂的赛车》就制作完毕,然后送审。

如果宁浩认定自己龟毛,那审电影的地方肯定会让他自叹弗如。

前后一年的审查时间终于才尘埃落定。

宣传中很多内容还需要避讳不能提及。

所以在宣传片里,我们看到的胖子戎祥旁边打出的字幕是“乌龙帮派”。

其实一出场大家就都明白他们就是一个“黑帮”。

因为有台湾阵容,有毒品,有黑帮,所以这又成了敏感题材。

所以拖拖拉拉一年时间才上映。

到确定上映日期的时候,宣传时间已经非常紧张了。

《女人不坏》投资三千万,最后的票房才两千三百万。

而它的宣传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了。

徐克的名字,周迅、桂纶镁都没能阻止它亏本。

现在问题是,谁会愿意掏钱去看《疯狂的赛车》?

可能有些人看到名字,觉得这是《疯狂的石头》的续篇,于是就不去看了;可能有些人看到cast,没有找到星光耀眼的明星,于是就不去看了;可能有些人会冲着陈凯歌看《梅兰芳》,出来把这部片子骂一通,但是都不会给《疯狂的赛车》一个挨骂的机会。

两年后,没有另外一个影评人在媒体上撰写文章说“请再给中国电影一次机会”。

那么我得说:请给《疯狂的赛车》一个挨骂的机会。

如果两个小时后,看过、笑过、哭过、感动过,还能找到一个骂的理由。

那么我向您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10 ) 宁浩,再给国产片一个希望

在冯氏相声电影的废墟中,在靠嵌入式广告的镜头中,在山寨国家的模仿抄袭中,在意识形态的废墟中,在绝望中,在一张丑脸的汗水中,俺们看见靠谱男,宁浩才华横溢的迎面杀了出来。

洋洋洒洒,生猛鲜活的年底送上爆笑猛片:《疯狂的赛车》。

除去彻底的,一点不装逼的笑料享受,在这个时候,在奥运08之年,有这样的一个片就像那国产电影沙漠的一棵奇葩。

所有人都像打了激素,尿检成阳性的过去了08奥运之年。

激素之后的追名逐利的一年。

我们,中国,这片神奇而又疯狂的土地上多少牛逼多少亢奋之后的虚脱啊。

好人给硬逼成杀人犯,知识分子逼成2球,运动健将运动完之后就成了长着胡子一无所长的女人。

除了宁浩,现在还有谁将这一切剪切成笑料娱乐大家一下?

谁不是冒着意识形态四处滋尿的风险辛苦的将心酸深埋进下一个包袱?

谁不是冒着电影票房亏本忍受着嵌入广告生生的插的菊花残?国产电影不易,国产电影依然可以拍的很有脑子很值钱!

说回来,还是因为宁浩,因为我们也会干一行爱一行,我们也会有专业也会有原则,我们的对话也会很讲究,我们也会有一天会让奥斯卡和戛纳那些老外把在窗口说:“牛逼”!

让facebook和myspace上传播着中国电影的bt种子。

但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滴电影离开人民的城市太遥远,我们的电影抢钱方式还是很山寨,我们滴观众还是喜欢看gcd士兵打败gmd将军,我们滴观众还是就认冯大叔和本山爷喜欢看日本鬼子被人活活捏死。

终有那么一天,一周有个国产电影,让我们花钱花的心甘情愿。

要有爱!

无数个宁浩牛逼起来。

《疯狂的赛车》短评

又做了些镜头的花活

7分钟前
  • 铁皮骑士
  • 还行

无聊

11分钟前
  • Jasper
  • 较差

太重技巧。那个武汉人...

16分钟前
  • xx@百年孤独
  • 还行

后半段比前半段好看

19分钟前
  • Kaito
  • 力荐

导演说自己创作失败了……但是它在市场上成功了。

21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没POINT。都死光了。真恶心。

25分钟前
  • Tine
  • 较差

抱歉我只看了10分钟。怎能与我心目中的大枪媲美。我讨厌赤裸裸的抄袭,即使可以抄袭的很成功。

26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较差

BUG:煤气爆炸竟然没有邻居报警;台湾和泰国毒贩竟然跑到贩毒会判死刑的大陆来交易

29分钟前
  • 四不象
  • 推荐

三星半,宁浩下部应该去拍正剧了

31分钟前
  • 默语生
  • 还行

广告可真多呀

34分钟前
  • D.Joy闭着眼
  • 还行

没创意 还算能笑

39分钟前
  • 甲乙丙丁
  • 还行

真没想到中国也能拍出这样的电影!

42分钟前
  • 斯童
  • 力荐

没有石头好玩。

47分钟前
  • 虎。
  • 还行

没有预期的精彩

49分钟前
  • Dark
  • 还行

反正看得我好累整部片子都好象硬套的

54分钟前
  • Etsu
  • 较差

Sorry Sir, 我已经说过了他真的不在loom. 抱歉, 我们的酒店非常international, 我们要保护客人的xicret.

57分钟前
  • 账号已注销
  • 力荐

原来是徐峥,我一直以为是汪涵......

60分钟前
  • 米亚嘟嘟
  • 推荐

不是你笑点不够,而是我的水平太搞了~~

1小时前
  • Hcaep
  • 还行

【B+】漂亮,用外国的料,加本地的酱,做我们的菜。能把盖里奇学到这个份上,宁浩已经不仅仅是个好学生,更是个好导演啊!

1小时前
  • 思路乐
  • 力荐

算我看不懂= =

1小时前
  • 郭_KWOK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