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太郎VS和莎莫的500天进影院看此片点映的前一天恰好看了《500 days of summer》,结果在影院看到片子中后部分的时候就侧身跟推荐我看500天的朋友说“这片子在向500天致敬呢吧!
”俩片共享同一种极品女主:她们听80s英伦摇滚、去三里屯小酒吧听面无表情的的女主唱哼出“爱情它是个屁”这样的民谣小调、她们穿着复古连衣裙或者拗着类波西米亚造型、她们行事癫狂,没有章法,不按牌理出牌,可以跟你坐在洒满阳光的草坪玩大喊Penis的游戏,也可以驱车开到邻市指使你去偷一只游乐园的旋转木马,你甚至可以因为她一句话当街跪下乞讨,就为证明你有养她的决心。
她们的任性、骄傲、难搞……会被你解读成有想法、独立、卓尔不群……理由很简单:你爱上她了。
爱合理了一切不合理。
你付出所有,以一种外人看来跪舔的姿态尽力供奉着你的文艺范儿女神,唯马首是瞻。
就算我们冲进荧幕给你一耳光,你大概也不会醒悟;说不定听到我们吐槽女主还会从屏幕冲出来教训一下我们呢。
爱情就是如此不公平,悉心打理,全情投入,爱到把自尊都压箱底的一方往往兵败人亡。
两个可怜可爱的男主都一致地战死沙场。
Tom的爱情因为和女主不同步而酿成悲剧,这事儿告诉我们,跟419对象谈情总是不靠谱;金太郎的悲剧在不看到结尾实在有点摸不着头脑,招惹了,配合了,又不继续了,逗你玩?
如同大部分惊悚片导演交待嗜血主角的杀戮原因时倾向拿凄惨身世来说明一切那样,本片女主的一切怪诞行为也都可以解释为是童年时父亲的离世带去走她的安全感使然。
因为缺乏安全感,需要被爱,因为缺乏安全感,也怕爱,怕失去,又因为“从未得到就无所谓失去”,她退还了金太郎的爱。
我总觉得在爱情里,分手的理由有且仅有一个:不爱了。
其他的各种均为借口,目的是为让自己好过,让战亡一方到临死也无法真正看到真相,这实在是种终极自私的表现。
从这个层面上说,Summer没有真的爱过Tom,颜子纯爱金太郎爱得不够,又或者两人都被当备胎而后双双炮灰,总之跟爱什么的关系不大。
放了个屁,立刻逃离案发现场。
对于这样的“爱情”这也是最佳解决办法。
2.金太郎VS北京遇上西雅图满眼爱马仕、别墅豪宅、帝国大厦、小三事业爱情双丰收这样的事儿……What are the odds?妇科医生摊上了个麻烦的病人,在一来二去之中,情愫暗生,暧昧涌动,害的好哥们儿都发出了“当年应该选你这个专业”的感慨。
听起来就像是你同学会上大家分享的友人趣事。
西雅图里的Frank就好比一个移动花瓶,对一切都显得无比淡定,也许是阅历丰富处变不惊也许是满脸胡渣掩盖了细微的面部表现。
这样一个人物,除了胡子,乏善可陈,也难怪有人揶揄这个角色就是一个长满胡子的人形娃娃。
金太郎面对表妹的兄长之爱,面对上级的尊重之爱,面对女神的绅士纯爱,每一种爱,各成一派,人物形象分分钟丰满起来,让人觉得演员即为角色,在见面会上,男主演王雷也表示“被认为是本色出演是对演员最高的评价,因为说明演戏已经完全不着痕迹”。
从角色表现来看,Frank就是那种看似正派,但其实极易陷入暧昧不明关系,意志不坚又逆来顺受的小三绝佳候选人;而金亮是看似是一只掉进女人堆的野狼,但其实撩起衬衫,才发现是左肋上刺着“坐怀不乱专一不二”的真汉子,傻帽女主角错过了其实最能给她安全感的一个人。
我相信,如果这两个人物真的出现在你面前,你的选择一定会是金亮,原因只有一个,他给的爱是真实的。
除过剧情,其实两个片子都不算是纯喜剧,都披着点文艺的强调,透着些对爱的深层探究,泪点飘零在笑点空隙处。
西雅图大量美图秀秀的滤镜光影效果镜头如若打包压缩,至少可以缩水个三四十分钟,金太郎基本没有让人想点鼠标快进的场面。
很明显,西雅图的成本甩出金太郎出几条街,但是金太郎的诚意比西雅图又要高几层楼。
全片看下来,前半部分喜剧,后半部分哲理。
有《独自等待》那味儿了,女主也像极了《独自等待》中李冰冰的角色。
可以说是20多岁男人必看的片子,看完真的要琢磨老半天。
不想对子淳这样的女孩有什么评价,但是也许人真是复杂的。
如果只有2020年的“渣女”来定义未必太过简单。
她或许是心里真得有童年的创收,或许喜欢老教授的依靠亦或是激情?
或许画室和那辆车就是靠老教授而来。
她喜欢违背道德的激情却又有小女生的感动,被金亮的套路就给感动了。
那句“十年后认识你就好了”真的让荧幕前的我苦笑了,多熟悉的一句话,当年也有女孩在我耳边说起。
玩够了就嫁了,还是嫌现在的我不够成熟。
很多人说金亮是直男,不懂女人,不够成熟。
看不懂子淳这样的女孩。
可是,谁又能看懂一个人呢?
看不懂的,不是一个子淳一样的女孩,而是人性。
ps:谁又本片和独自等待类似的好片大家推荐推荐
看完电影,两三天都很闹心。
“男人对女人的爱始于怜惜”,潘之琳演绎的颜子淳,如同折翼的天使,能充分激起男人呵护的欲望,完全是恋爱的梦幻对象。
情场初哥金亮对这样的女人毫无抵抗力,在不了解颜子淳的情况下,很快就深陷情网。
他愿意为她付出一切,也希望拥有她的一切。
在女上级、青梅竹马以及护士的围攻下,他没有摇摆不定,见面不过数次就向颜子淳承诺“我赚钱养你”。
颜子淳感动得哭了,但是没有接受金亮乞讨来的那枚硬币。
她没有勇气接受金亮炽热的爱,部分因为她幼年父母离异的阴影,借用王菲的一句歌词“害怕悲剧重演,越美的东西我越不敢碰”;还有她复杂的过往,她害怕金亮爱的只是他理想中的自己,而她早已不是那朵白莲花。
探讨下颜子淳的过往。
剧中俩人偷木马回来,颜子淳就试图借醉酒与金亮来次一夜情,说明她对于性的观念比较开放,看的顺眼、有好感、眼神对上,都可以来一炮,反正可以推给酒后乱性,不必负责任。
剧中颜子淳说她“之前”和黄大年好了很多年,应该是分开一段时间了。
但剧尾黄大年说:“她要去美国,但计划中没有我”,如果早已分开,黄大年为何又觉得对方可能会带他一起去?
看似矛盾,实则不然。
我有个大胆猜想:黄大年和颜子淳的相处是开放式的,颜子淳在外面“开飞机”累了、受伤了就会回到黄大年这里。
黄大年知道并容忍她多处留情,这是他们相处多年的默契。
剧尾颜子淳向黄大年介绍金亮时加了一句“在医院工作的”,或许是担心黄大年混淆她的N任男友,强调是医院那个,避免聊错天大家尴尬。
而颜子淳第一次出场时,带着墨镜来看妇科病,也难免让人浮想联翩。
再说说黄大年其人。
颜子淳缺乏安全感、害怕受伤的性格是因为小时候父母离异和幼年丧父,而她浅尝辄止,性早于爱的爱情观,很大部分源于她与黄大年畸形的感情。
黄大年是一个猥琐、干瘪的小老头,颜子淳说她第一节课就“喜欢上了他”,这种喜欢大概率不是男女之间的爱,而是父爱的缺失和专业上的钦佩混合而成的一种依赖。
黄大年但凡有点师德,他们之间不会发生什么。
但是黄大年利用了这种依赖,将俩人的关系从师生转化为情人。
剧中颜子淳借醉酒勾引金亮、欲以肉体和金亮“两清”,这些经验或许都来自黄大年。
我们可以这样揣测:黄大年借醉酒占有了颜子淳,然后以专业上的指导、虚假的“父爱”软硬兼施,嘘寒问暖,维持了俩人多年若即若离的畸形关系。
以上这些,颜子淳是难以向热恋中的金亮启齿的。
金亮的爱是那么的热烈、真挚,只有同样的爱才配得上。
在颜子淳看来,她复杂的过往,那怕只掀开一角,金亮或许就会转身离开;即便不离开,也难以再爱她像从前那样了。
所以当金亮天桥乞讨,说“我赚钱养你”时,她避无可避,退无可退,唯有暂时离开。
剧尾,她说“要是我们十年后再相遇,那该有多好”,那时的自己,也许有勇气向真爱的人倾诉这一切;那时的金亮,应该有足够的阅历,能接受自己所爱的人的一切。
剧中,在金亮家时,颜子淳也曾试图向金亮讲述自己的不幸的童年,但那时金亮已精虫上脑,没有搭茬。
如果金亮当时细心一点,或许颜子淳就会慢慢敞开心扉,不至于最后远走美国。
颜子淳想冷静一下,离开了几天,去外地写生。
但野外的寒冷、孤独让她无比想念金亮(注意,此处情节不是金亮的臆想:一是手机一直不通;二是从黄大年拥别颜子淳时说“别太累了,回家好好休息”来分析,颜子淳确实出了远门工作)。
回来后,她应该是先去见了黄大年,或许是寻求专业上的指导,但感情上的矛盾心情也难免被黄大年察觉。
黄大年此时应该是以过来人身份说了一堆人生大道理,无外乎“一时的激情难以长久”“审美、心灵的契合更加重要”,动摇了颜子淳。
黄大年以师长的身份和颜子淳礼节性的拥别,猥琐的附加了一个轻抚秀发的动作,颜子淳习惯性的接受了,好死不死让金亮看到了。
金亮误会颜子淳欺骗他,怒不可遏。
这是颜子淳一直担心的场景,她试图解释这次误会,但以往的不堪如果金亮不能包容,哪又该怎么解释,难道一直这样吵架,一直解释下去吗?
她不想要这样的爱情,误会就误会吧,就这样分手也好。
于是她不再解释,说出了那句最伤人的话:你知道你和他最大的差别在哪里吗?
感情的世界是排他的,没有一个男人希望自己爱的女人说自己不如前男友;同时,这句话还可以理解为对前男友还有留恋,那么这几天真是和前男友在一起?
伤人伤己的话一句接一句,两人都失控了。
金亮还爱着颜子淳,但他已不认为颜子淳同样爱着他;颜子淳爱着金亮,但她不相信金亮还能像从前那样毫无保留的爱她。
终于有一天,颜子淳想最后努力一次,主动找到金亮,说:我就想见见你,你还好吗?
也许她希望金亮的回答是:我也想你。
那样,他们或许就可以相拥而泣,重新开始了。
但金亮的回答,愤懑之意仍然未平。
颜子淳只能发出“要是我们十年后再相遇,那该有多好”,类似“此生无缘”的感慨。
临走时,说出了她也许是刚刚做出的一个决定:去美国。
这期间,金亮有三次机会,也许是不懂女人心没有意识到,或者是爱情的幻灭让他暂时失去了爱的能力,他没有试图挽回。
剧尾在酒吧时,金亮仍然想着颜子淳,希望好友能骂醒自己。
颜子淳偶遇金亮,眼睛放出光芒;看到颜子淳没走,还说“舍不得这个地方”,金亮也喜出望外。
就在或将出现转折的时候,猥琐老头黄大年被金亮骂了,隐忍之后,以前男友的身份给颜子淳下了恶毒的定论:她不属于我,也不属于你。
黄大年将自己畸形的占有欲与金亮真挚的爱并列,剥夺了颜子淳与金亮最后的可能。
在金亮看来,爱情只是两个人的事情,不能夹杂第三者,如果在你心中,我并不是唯一,我又何必存在?
但是,或许以前的颜子淳是滥情的,不属于谁,但是人是会变的,一旦动了真情,遇到真爱的人,为什么还会和从前一样呢?
金亮最后陪颜子淳骑木马,应该仅仅是从朋友、医生的角度出发,试图帮助颜子淳走出阴影。
他开始寻找自己的幸福,也希望颜子淳以后能幸福。
也许他不如黄大年细心,但是他的真诚、善良,以及可遇不可求的单纯爱情,或许是颜子淳以后笑中带泪的回忆。
看过,非常不错,真的是用心的作品,里面的段子很新颖,最关键的是男主角演的好,每个小表情都那么萌,那么可爱,还闷骚的厉害。
真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这个电影名字觉得是电视剧名字,就不看他,真的是好作品。
里面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两个人做表情,真的是,我从来没看过电影上可以这样表达,我的心当时候揪着疼,真是边笑边流泪啊。
好作品。
杨晓梅在金亮的一句“问主任”下以一种强势的方式出场,就像她的外在给别人的第一印象,短发,高挑,一个干练、严厉、不苟言笑的女领导。
而在她看到金亮以后的笑容和眼睛里的温柔在出场几分钟内就暴露了她内心柔软的一面。
在相亲活动中意外撞上金亮,两个人都一样地诧异和尴尬,但她掩饰得很好,只是不动声色地躲开金亮的眼神,说些不痛不痒的话。
当被问到在相亲活动的游戏中饰演什么人物时,杨晓梅低着头吐出“铁扇公主”四个字时,让观者笑起来,是笑她那一刻羞涩的可爱。
在金亮面前,她似乎是一个“女魔头”,提出要“原材料”的要求并且不给金亮拒绝的余地。
就连约金亮吃饭,看电影,都是直截了当,不等金亮回绝,留下一句“在停车场等我”就走。
她不是真的要做一个女王,只是如果她不转身,也许就演不下去。
用强势来伪装自己的女人,通常在防御即将被别人卸下的时候急速转身离开以掩饰自己的脆弱。
而在这部影片里,杨晓梅的每一次转身都是一次成长。
随着情节步步推进,杨晓梅的“不幸”逐渐展现。
她告诉了金亮自己的病情,恳求他帮她完成她为人母的心愿。
原本只有她自己知道,在给别人做孕检的时候自己的黯然神伤,但现在她给了金亮任何人都没有的信任。
可是,哪怕金亮看到了育婴室外杨晓梅的失落,还是婉拒了。
在金亮拒绝的过程中,她沉默,只听,不答。
眼睛里的失望一点点加深,最终爆发。
她还是习惯性地在内心希望崩塌的那一刻逃离。
杨晓梅是要强的,她恳求过,但绝不哀求,绝不会拉着谁不放。
怀旧派对上,金亮要追随颜子淳而去,她只是像平常那样,毫不在乎地说“最好别回来了”,然后便坦然接受庄伟的招待。
相信很多观众,包括我,都没想到,这个怀旧派对竟然成了杨晓梅命运的一个转折点。
脱下白大褂的杨晓梅,举手投足都有一种熟女独特的魅力,像夜茉莉一般散发着神秘的气息。
夜茉莉的香不浓郁,但有沉淀的味道,久闻让人沉醉。
这样的杨晓梅深深吸引了庄伟,而杨晓梅也在想在手术前要一个孩子的强烈需求中半推半就地和庄伟在一起了。
如果那天晚上在酒店,庄伟同意了杨晓梅的要求,那么他们的关系更像一次交易,而不是感情。
为了证明自己对杨晓梅的感情,庄伟拒绝了。
两个人的酒店,杨晓梅第一次说起了她的过去。
一个女人的神秘,往往来源于她的故事。
学生时代,多年的初恋男友弃她而去。
多年旧伤未愈,她不敢再爱。
她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很强大,但心里仍在寻求一份不言弃的爱。
“不是第一,就是唯一”,杨晓梅的内心独白让人心疼,懂得以后,只会更爱。
这一次倾诉似乎让杨晓梅直面了自己不愿想起的伤痕,对过去做了一个告别。
这一次从酒店的离开,她正在远离“不幸”向“幸福”走去。
在停车场,她推开了告白的庄伟,告诉他,“我认为能陪我一块儿走下去的男人,不会每天以吹嘘自己的经历为生。
在我需要他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在我身边,就算我们俩待在一个房间里不说一句话,我也能感受到他对我的关心,让我觉得有安全感”。
她再次转身,却是一种暗暗的接受。
她想走出那种“神秘”,因为“神秘”总是跟过去的伤挂钩。
她告诉庄伟自己想要的,也许是想赌一把,庄伟能不能做到,然后给自己一个接受他的理由。
庄伟没有让人失望,在市场一把抢过杨晓梅买的水果一幕以及后面的对话,俨然有种打情骂俏的意味。
杨晓梅指指另一个方向说“我家在这边”,她这一次的转身,坚定地走向了她想要的幸福,而身后是能够给予她幸福的人。
影片仁慈地给了一开始看似最不幸的杨晓梅最大的幸福,不仅仅是孩子,还有,爱。
身着红色家居服穿梭在商场中挑选婴儿服装的杨晓梅,褪去了冰冷的伪装,带着真心的温暖笑容。
她给了我们一种勇敢的希望,无论遇到过什么样的伤害,都不要失去爱的勇气,总有一份属于你的幸福,在等着你。
夜茉莉的香,在时光的洗礼中,愈沉,愈浓,愈入心。
仔细复盘了一下颜子淳从始至终的行为模式,让我想起乔欣在综艺里说过的一句话,『人生是胆大的人的游乐场』。
金亮就像所有的情场初哥一样,无论年纪多大,第一次动心永远把爱情想的太简单太纯粹。
在恋爱这个过程和在一起这个结果之间,他永远倾向于结果。
甚至可能会以秉持那句『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为豪。
而颜子淳这种人,更多的是在追求过程。
片子里刻画的她是有童年阴影,因为害怕失去,所以害怕结果而拒绝结果。
人生对于颜子淳,其实就是新鲜的人,新鲜的事,新鲜的游戏。
在她得知真的是误诊,短暂的释然后又作势要继续跳楼之时,她的新游戏就开始了。
捉弄让金亮跳楼,捉弄他满足自己的三个愿望,也许只是觉得对方好玩,还没有赵敏让张无忌答应三件事的那种意味。
游戏是一步一步让她觉得更有意思的。
驱车去河北偷木马,一路上金亮絮絮叨叨了n次为什么来这里啊、秋裤啊之类的,她都不接话。
只有到最后金亮说那我走了,她才接茬一句,快到了。
像极了钓鱼的手法,先不停的卸力,等到鱼快脱钩了、鱼线要拔河的时候,才提一提杆子,把鱼控回来。
后面的『我想要』之类的,都是类似的调戏,逗金亮玩的。
后来她聚会穿上金亮妈妈复古的裙子,这招真的挺斩男的。
十个纯情男生,八个得沦陷在这里。
不过此时我觉得颜子淳还没动心,或者说还没动摇。
她动摇的地方是在天桥要饭那里,那枚硬币她知道自己接不住。
真要爱玩,她完全可以做出更随性的事情,更疯癫的行动,来回应金亮的行为。
但是她逃了,甚至要逃到外地缓两天,游戏玩的太深,脱离了她的掌控。
电影最后俩人没走到一起还是蛮写实的。
颜子淳还需要再玩几次才会玩累,再等十年才会从惧怕结果转变为尝试接受结果。
金亮也需要多几次情感经历才能认识到,不同性格的女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生活总是那么的没有道理,明明一部诉说情感经历的电影,不纠结在男主女本身故事,而演绎的是人物内心的无限情感世界,影片取巧,拍的精妙,构图和节奏上乘,我喜欢。
电影没有原来电视剧的情节和故事构造,只有主演还是那个主演,李小璐突然成了片尾的客串,不知道这样一个可谓是有点趣味的电影,为什么要还用原来的名字,不是降低票房吗?
很久之前看的了 今天无意中在其它视频中看见了女主 当时看完就深有感触 女主颜子淳 可以说是一个悲催的角色 从小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 导致对于婚姻的恐惧 看的时候十分揪心 男主他俩在一起就完美了 无奈 女主需要一个真心懂她的人 可是男主不是 他不懂她 他给不了女主所需要的安全感 一切的一切都是父母失败的婚姻所致 所以我们在选择自己的婚姻时 也应该慎重 这不是儿戏 离婚所导致的后果 远比想象中的要大 且行且珍惜 愿有情人 共度余生
首先呢,这是一部好的片子,关于4点多的评分,不以雷同。
这是第二次看这部影片了,上一次应该是2年前吧不太记得了,这两年没什么深刻的变化,但对这部影片,见解却是大不同了,这后文再提。
对于本片,搞笑不尴尬,悲伤不做作,台词精练,画面切换流畅,情节严谨不拖沓,爱情的故事不缺乏作者要表达的内涵,可欣慰的是并没有突兀的沉重,演员虽然不是一线的,但女主角非常非常非常的漂亮(服)。
要说缺点的话,比较明显的应该就是音乐出现的太贫乏和故事本身了吧—观影当中你可能不觉得,因为基本上每个场景的音乐是必要的,故事情节是连贯的,但如果你再看一次的话,不难发现很多的表现力度都依靠着音乐烘托,如果出现次数过多,片子本身到没什么,但就表现出了导演的乏力,而情节的切换,主人公的线索太过被动,对于故事而言,就是不作为。
总而言之,《金太郎的幸福生活》…推荐。
电影之间总有比较,在豆瓣上看到有评论说这就一个电视剧的画风,那请把电影才该有的故事大小,情节线,叙事方式,人物设定,画面风格,分镜,角度,后期…要不把成本也列个出来吧!
电视剧?
呵呵了。
没错!
不要奇怪,我就是抨击那个写评论的!
我是新手啊!
其实这部戏定位为喜剧却也不为过的,从开头的闹钟,到扮思想者,牵(偷)木马,还有男主人公多次误会女主颜子淳的意思(其实子淳就是那个意思,后文会说)出现的尴尬,都非常的风趣搞笑,幽默的叙事风格,低沉舒适的画面,这是青年,特别是北漂青年的电影,是的,他的观影人群,非常小。
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爱情小电影。
下面是长长的个人观后感。
影片讲的是妇科医生金亮,与文艺青年颜子淳,领导杨晓梅,青梅竹马小青的“爱情故事”。
但因为他对向他求子的女上司本没有爱慕之意,与他在看病时认识并恋爱的颜子淳的飘摇不定,把小青当作妹妹来关心,都因为他的不懂女人,最终这三个女人都擦身而过。
其实这么理解却是不对的,不要因为出现过好几次“女人啊!
他们不懂你”这段插曲,还有三个女角色都表式过“你不懂女人”而下结论,这个故事其实主要讲的却只是金亮与颜子淳的爱情,因为无论怎么去看,颜子淳是女主人公无疑,所以,我觉得并不是“金亮的幸福生活”。
关于金亮与颜子淳的感情,当初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我是把责任都归于颜子淳的,因为男人的角度“你不喜欢我,当初为何来招惹我”这句话正中内心,然而现在却是另一种感受了,其实这段感情没有谁对谁错。
在后面我们了解到,颜子淳有心理疾病,是个没有规划,飘摇不定,非常唯心的女孩子:误以为得了绝症要跳楼,知道真相后耍了金亮一把(有兴趣的可以再看一下,中间她脸色缓了一下才改变让金亮跳楼的主意,当时我还真以为她真是想要人家跳下去才作罢),完了还要求满足她三个没想好的愿望,之后要金亮去偷木马,作裸模,神秘兮兮的“晚上去你家”,后面说去美国等种种,都表现出了颜子淳的随性(不是那种公主病的任性。
)其实细心的人会发现,多次被误以为是挑逗的行为其实是真的挑逗。
颜子淳非常的渴望爱情却又因为父母离异的阴影同样的惧怕爱情,所以表现的比较积极,且她最终都不属于谁(虽然后面克服了某些恐惧),她要的是偏向内心的爱情,然而金亮几次的行为都令她不悦,从她说的“原来你想要的是这个”一句中可以看出。
那次她隐瞒金亮不告而别,其实也是因为她漂流不定和对爱情的矛盾心理。
而金亮,对于突然出现在他生活中又惊喜不断的颜子淳不可能不动心,然而一个幽默,冷静,说话自带磁性的男人周围免不了出现更多的妹子(这是出轨的先决条件啊!
),这也是颜子淳离开的原因之一。
在分手戏那段,初次恋爱的雏子面对颜子淳的欺骗,上来便是三连句“那个男的谁啊!
你们什么关系,现在是什么关系”,其实这么问无可厚非,换做任何人可能都会这么说,但这就是事实,不然为什么这么多情侣分分合合呢?
虽然颜子淳不愿意报告她生活的全部,她还是内疚而做出了解释:“他是大学认识的老师,从第一次见到就喜欢上他了”,但面对金亮滔滔不绝的问题和不理解,免不了会说出一些违心的话,相对的,最后两人恶语相加不可收拾则成了必然。
长长的一段啰嗦的分析,其实是想说爱情并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只是谁先错,有意或者无意而已。
不同的人从相遇、相知、相爱,中间少不了矛盾和分歧,就算是同一个环境下成长的兄弟,习惯、性格或者观念等等的差异都或大或小的存在。
金亮的不懂女人心理,和颜子淳本身的复杂,是他们爱情失败的重要因素。
影片最后杨晓梅花和一个她并不非常感冒的人走到了一起,主人公与女主人公则没了结果。
爱情,就是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上对的人,结果,就看相互之间怎么去真心的经营和付出了,这就是影片告诉我们的。
剧中颜子淳有一句很突兀的话“金亮,如果是十年之后才遇到你,那该有多好呀!
”而这导演最明显的话。
金亮感动了颜子淳很多次,最终两人仍然未能走到一起,说明:爱情,仅仅只有感动还是不够的。
他们的生活圈子相差太大。
靠感动,责任,走到一起的,也不是真正的爱情,只是现实的妥协。
长的有点像福原爱的东北小姑娘,跟金亮也没有走到一起。
青木竹马也不是爱情的充分条件。
爱情不是妥协。
妥协不是爱情。
希望以后拍爱情剧的导演能明白这一点。
男主真的很有一本正经的贱贱的那种感觉
我还挺待见王雷的。
还不错,有笑点,有思考,比今年很多大陆片合拍片好,我会说我也是闷骚的人么
情节未免太简单了。碰撞都没有电视剧感觉明显和好笑。过于平淡无奇。
看了十分钟弃
王雷形象真让人讨喜,什么是所谓“屌丝”,这才是——普通但不卑微。有几个分镜不错。
明显高于电视剧的一部番外篇,金太郎的闷骚招人喜欢,话说每个男人遇见真爱前都得真心遭罪么?
我们总是在寻找
没想象中好看呢
闷骚片
莫名其妙的剧情…
几个段子还行
飞机上看的~女主真美
电视剧拍好了 以为电影就好看?
电影拍的挺真诚的
这片子就俩字“闷骚”!
电影前半部真的很好看,笑死我了,就是那个女主角演技太烂,看见她就没劲
一星给王雷的表演和搞笑的段子,一星给新发现的女神——长大了的小海燕潘之琳,一星给花粥的重口味小清新插曲。
这生活幸福吗?没看出来。剧情里穿插的都是冷笑话。不过王雷演戏没话说。
可能每个人心里都有伤口,想起来就会痛。想治好就得手术,得开刀,开刀就会造成新的伤口。有时候我们只能用伤痛来治愈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