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的犯罪片太多了,印象深刻的当属金福南杀人事件了,两个不同的女性,两个不同的人生。
女二海媛可以算金福南自认的唯一的一味朋友了,作为一个在首尔大城市工作和生活的人她让福南羡慕,因为在福南的认知里,首尔的空气都是香的,这也是福南一心向往的地方。
所以当海媛来这个远离陆地的小岛休假时福南是很开心的,她很开心的欢迎她的到来,她甚至期盼着海媛可以带她和她的女儿一起去首尔生活,可是她不知道,海媛是很自私自利的一个人,看到有人被流氓调戏会视而不见的加速离开,看到老奶奶急需一笔贷款而自己只需要稍微灵活一点就可以解决别人的困难时依旧会冷漠的照章办事,这样的海媛又怎么会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福南呢,因为她的不作为也最终导致了福南最后的不归之路。
金福南,片中的绝对女主,一个可怜可悲的女人,年纪轻轻就是一个孩子的妈妈,丈夫不疼,公婆不喜,整日里当牛做马,吃的却是冷饭残渣,即便这样福南也都在忍受着,为了她唯一的女儿,而一切事件的爆发就是她女儿的死亡,她的女儿没了,那些所谓的亲戚却还要她承认是意外死亡,这让福南彻底的崩溃了,所以她举起了手动的镰刀,收割了一条一条的生命,解放了压抑的自己,同时也埋葬了自己。
一直很喜欢看韩国的犯罪片,很写实,很接地气,很有社会性。
金福南这部电影注重的是女权问题,也是呼吁大众能更多的关注女性吧,让大众多关心下女性问题,给人以警醒,杜绝类似于金福南的事件再度发生,这也算是此片最大的成就了吧。
《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后简称《金福南》)曾经和现在让无数人叹息落泪的犯罪电影。
我们的动容绝非是徐英姬这种美貌“戏精”的卡司,也不是曾作为金基德助理的张哲秀展现出来的那股“金式”特色,而是故事本身折射的生活。
城市与荒岛《金福南》是一部对女性生活刻画的电影,重点并非是复仇,而是雕刻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女性地位巨大化差异、畸形和备受歧视的生活。
作为张哲洙的长篇处女作,多多少少继承了金基德的风格:女性在电影中作为焦点,以冷酷极端的暴力方式揭露出社会问题。
影片展现的冷酷暴力,只不过是人内心的一种潜在本能意识,更主要的《金福南》是选择在讲述故事的同时,释放压抑女性对生命的呼唤和尊重。
女性问题深刻而敏感,似乎这类电影可以击碎那些饱受摧残女人的内心。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女性歧视从未消失。
《金福南》中展现的不仅仅是女主金福南被任意践踏的生活,更着重对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女性地位差异进行了刻画。
同样在无岛出生,长大后女二号郑海媛进入了首尔金融行业,金福南则在幽闭的无岛过着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压迫生活。
一个商业化气息弥漫的大都市,一个荒凉冷漠的孤岛;天壤之别的差距,却同样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女性在社会中的生存地位。
郑海媛在首尔高压的生活环境下,被生活压榨成了一个冷漠、伪善的女人。
她可以尖酸刻薄地对待客户,也可以在警察面前撒谎作伪证,但是她改变不了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少女欺凌事件,她也无法对街头痞子的威胁而反抗。
说到底,郑海媛也不过只是一个忍气吞声生活在大城市中的“金福南”。
另一边,从出生就从未离开无岛半步的金福南。
她在岛上被流传下来的封建思想笼罩,女人生而低贱,被老公当猪狗,被老姑姑各种算计谩骂;除了忍气吞声地刨土豆、做饭、洗衣服,她似乎没有任何办法改变现状。
首尔这种大都市生活一直都是金福南梦寐以求的,而停休的郑海媛则选择回到老家度假。
两个不同命运的女人碰撞在了一起,嘲讽而戏谑。
男尊女卑在韩国,男尊女卑的现象十分严重。
电影反映的仅仅只是生活的一个画面,那些我们看不到的家暴、虐待、侮辱,发生在每一座黑房子里,在每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
2018年5月19日,发生在韩国首尔的大型女性示威游行活动,就标志着女性在现今不公平待遇中的觉醒和反抗。
韩国首尔女性示威游行这起游行事件的导火索是“弘益大学人体模特遭偷拍”事件,一名女模特偷拍了正在工作的男模特并上传到了一个叫“极端女权主义网站”上,事件曝光后韩国警方在12天内抓获了嫌疑人。
1.2万名女性游行者拉开横幅“韩国公民不只有男性,还有女性”来反抗韩国对受害者是男性的案件加速调查,对受害者是女性的案件敷衍塞责的歧视现象。
女性在韩国地位一直以来都很低,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女权运动、抗争,韩国境内的女性地位稍有提高,但是依然被男性压迫。
韩国女性运动在现实生活中,韩国女性除了像《金福南》中女主那般打扫、做饭、做家务做农活,吃饭不能上饭桌外,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因为歧视而出现就业率极低的现象。
2018年,根据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36个成员国中调查,韩国女性就业率排第30位;其它资料表明,韩国25至34岁女性虽然占据全国高等教育水平最大的比例,但是她们的就业率和工资收入远远不如男性。
这种歧视和《金福南》中郑海媛生活的首尔有过之无不及。
回到影片,故事中女主金福南生活的无岛,同样是一个异化了的男尊女卑封建地。
在岛上,仅有的几个男人被称为顶梁柱,在岛上,他们被老太太们当成至宝。
金福南在这里不仅仅要承受下贱的生活,同时她还任被男人们蹂躏、殴打。
电影中,除了体现了出来的男尊女卑现象,还有十分严重的封建家庭主权现象。
金福南的姑姑,总是对她牛马使唤,并且帮助万宗做伪证,作为大姐的姑姑,下面的几个妹妹也对她唯命是从,看她脸色。
这颇有一种中国古代封建集权制度下的慈禧范。
物极必反在韩国,有很多影视剧中体现了女性地位。
《人鱼小姐》、《妻子的诱惑》中都出现了在一个家庭中,女性对男性的卑躬屈膝;婆婆对公公低声下气地讲话,媳妇则日常打扫家务、做饭、洗衣;婆婆作为长辈,则对媳妇呼来喝去。
并且,吃饭时,媳妇要站在一边恭候。
这种情节和《金福南》中万宗那大酱给金福南涂抹蜂伤一样,完全充满了取笑和玩弄的意味。
不开心是就是一脚,开心时就把金福南当成发泄的工具。
故事中,郑海媛是目睹全过程的一个人,但是当警察来询问,她又假装不知。
这个人物的设定,和金福南的性格恰好相反,一个坦诚相待、纯洁真诚;一个自私自利、满心算计。
有人会觉得,金福南隐忍了这么久她确实应该早些离开这个无岛。
电影中也描述了她给郑海媛写的求助信,她有一本关于首尔的书。
但是,信被郑海媛扔到了垃圾桶,金福南的丈夫万宗从未给过她一分钱。
在无岛,她可以麻木地苟活,这样的日子只是为了女儿燕儿的成长。
走出去,无异于在另一个充满了男尊女卑的地方,断了生路。
但是,令我们无法设想的一幕接踵而至,丈夫不但找小姐,还猥亵女儿。
这一刻金福南第一次举起镰刀,因为看到女儿在丈夫怀里睡着了,她再次怜悯地松手了。
作为女性反抗主题的一部电影,高潮是在金福南的女儿被万宗甩到石头上死亡后。
埋在金福南内心的最后一根稻草压弯了她的隐忍,一切绝望、愤怒、仇恨让她疯狂的哭叫。
我们总以为身边充满了朋友,金福南也这样想。
但是她看到的只不过是郑海媛的出卖,姑姑长辈的谎言伪证,丈夫的责骂,小叔子的色相。
烈日下,她想用忙碌去麻醉自己。
怎知旁边的嘲笑愈演愈烈,当金福南双眼直视太阳,太阳告诉她什么?
“忍太多了就会生病”,反抗从这一刻开始,镰刀划过彩虹,血色晕染残阳。
内心所有的委屈和仇恨,借着红色的弧线释放。
这一刻,想必对很多观众也是一种释放,故事前面讲述了金福南太多的苦难和歧视,如果她能被公平对待,或许杀戮的这一幕就不会上演;但是在那个环境下,没有公平。
用马雅可夫斯基的话来说“当这个社会逼到你走投无路时,不要忘记你身后还有一条路,那就是犯罪,这并不可耻。
”在韩国,这类的影视类作品也越来越多,思想也越来越深刻,女人们的地位和尊严也不断得到肯定;当然,那些为了自由和尊严的反抗从未停步。
这是一部拍给“首尔人”的电影 在时代的前进中 城乡差异越来越大 本片用“无岛”诉说着首尔越发达 其他地方就越原始 想要逃亡首尔 但首尔人的根又在他们那里的现实 最后一个镜头的意味就在于此 整个杀人过程与之前的铺垫都很到位 导演选择的竖笛这个道具很成功 既能成为最后的杀人工具 两半又象征两个女人无法修复的关系 更是性隐喻 不过结局段感觉太仓促 印象最深的还是表现首尔人的冷漠 这也是此类韩国电影的优秀 希望起到社会呼吁
福南杀了所有伤害她的人,最终还是不忍心杀海媛,但是海媛却毫不犹豫地用笛子杀死了福男,最后福南满身是血躺在海媛怀里吹着自己记忆中的笛子……福南一生的悲剧起源,和海媛有着斩不断的关系,我尽量说服自己别去太多把罪恶的源头归咎于还是孩子的海媛,但我实在是无法理解长大后的海媛有能力救助福南,但是依然选择了袖手旁观。
看影片的时候我觉得海媛是一个过度艺术化的角色。
我想,一个正常人在面对代替自己承受了苦难的朋友时,应该心怀感激,时时想着报答,一生相惜;我想,即便小时候海媛最终没能拯救福南,也应会在长大后常常帮照关怀;我想,即便长大后没能想起孩童时救了自己的伙伴,再见时看到身处苦海的福男也断不会袖手旁观罢……我想,海媛一定是把人性的“懦弱”“冷漠”放大在一个人身上所创造出来的角色。
后来,我发现,也许,真的有这样的人。
后来,我觉得,我们或许不该苛求另外一个个体对自己多么掏心掏肺,但只要她对自己有福南对海媛十分之一的重情和信任,便值得我们好好地放在心里珍惜。
而我们,也须得报以同样的情义,才不会失去我们生命中的“福南”啊……最后,电影略血腥,略微恐怖。
“当你和一群畜生住在一起,除了拿起屠刀,别无他法。
”最近看韩国的片子看得特别多,好像韩国伦理片都拍得不错。
这一部讲述了一个备受折磨的女人终于奋起反抗的故事。
于我而言,金福南呆滞又倔强地看着太阳,而后爆发式地用镰刀讲岛上欺压侮辱她的人通通杀死的画面实在太震撼,我想看这部片子的人应该会有跟我一样的感受:终于等到这一刻。
福南朴实又善良,即使在岛上从没过过好日子,也还是勤劳地度过每一天。
直到小时玩伴海媛回到了岛上,她向往自由和对压迫的抵抗情绪终于被逐渐激发。
在岛上的这些年,她变得麻木,就连丈夫招妓她也只是木然地坐在门口吃饭,直到她得知自己的女儿竟然被丈夫染指,她的底线被触碰,仇恨在心中不断积累。
终于在海媛也不帮她的时候,她的仇恨到了临界点,于是酿成了这一出惨案。
海媛是首尔的白领,我想她代表了所有冷漠又自私的人。
不管是来贷款的老婆婆、被欺负的女人,甚至是自己儿时最好的玩伴福南,她都吝啬于伸出援助之手。
福南几次三番救了她,她却不愿意帮助福南,甚至连信任都不给。
这也是造成福南最终爆发的主要原因。
我想,当海媛抱着浑身是血的福南,像儿时一样教她吹笛子时,她冷漠的内心才终于感到了悔悟和愧疚,可一切都晚了。
导演想指责的,并不只是岛上代表封建守旧男尊女卑思想的一群人,也是海媛那样冷漠自私的“都市人”,人性的碰撞和冲突,在这部电影里得到了完全的体现。
再加上音效音响的渲染和烘托,配合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和道德拷问。
“今年最有力的韓國電影!
“《金福南殺人事件的前末》(下稱《金福南》)在韓國舉行媒體試映會之後,幾乎所有到場媒體都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作為一部獨立電影,《金福南》正式上映初期在韓國全國範圍內只有三十塊螢幕上映,但一周以後便因為驕人的票房成績迅速在韓國全國範圍內擴大到一百多塊螢幕。
這也可以看得出《金福南》在韓國國內不僅贏了專業影評人的讚譽,更是獲得了普通觀眾的認可。
其實今年早些時候在參與戛納電影節國際影評人雙周單元時,《金福南》就已經得到了許多歐洲媒體的高度評價。
法國知名影評人Romain Le Vern甚至給出了五顆星的滿分評價,“這是一部極其有力的處女作,融合了奇幻,血腥,恐怖,滑稽,犯罪,色情等眾多元素”。
僅一部處女作便可以驚起如此波瀾,不由得讓人對這位新人導演張哲洙產生了濃厚興趣。
仔細觀察預告海報上的英文手寫字體,會吃驚地發現這與近幾年韓國另兩部新人處女作《美麗》《電影就是電影》海報上所使用的字體猶如出於一人之手。
而這兩部處女作的導演田在洪與張勳正是韓國名導金吉德一手扶植出來的,那張哲洙呢?
沒錯,張哲洙也正是被韓國媒體稱為“金吉德使團”的第四員捍將。
“復仇女”是韓國電影一直延續的主題之一。
從六十年代開始的韓國影史名作《下女》《魔的階段》到近十年來被世界影迷所熟悉的《親切的金子》,特殊的“大男子主義“社會結構讓韓國電影人總是對於“復仇女”這個題材情有獨鍾。
今年恰逢《下女》上映五十周年,林常樹導演的翻拍致敬版憑藉著全度妍再次突破出演等種種噱頭,順利進入戛納主競賽單元,但口碑卻不是那麼盡如人意。
要說今年最具有金綺泳版《下女》氣質的作品,還是當屬這部《金福南》。
善於把捏韓國男女感情的洪尚秀導演,對於韓國社會的男女關係,有這樣的點評,“女人是男人的未來”。
但這遠遠不如老前輩金綺泳的總結來得精闢,“男人是廢物,女人是怪物,怪物幹掉廢物”。
《金福南》便又是這樣一部完美詮釋怪物如何幹掉廢物的作品。
金福南苟且偷生于尚處於極度崇拜男根的農耕社會,從普通平凡農村婦女變成嗜血殺人怪物只是早晚之事,但張哲洙導演卻通過一種更為女性主義的視角解構了這場孤島殺人案件。
金福南在孤島之上受盡淩辱,僅存的依靠便是自己的女兒和幼時的玩伴海苑。
這兩位女性與金福南的關係在金福南突變之時起了致命作用。
女兒的慘死和玩伴的漠視,讓金福南處於極度絕望之中,只有殺戮才能為自己做主。
雖是新人導演,但張哲洙在觀眾的情緒低度上卻是高手。
螢幕上到處噴射的血漿,充滿獵奇的殺人方式,讓觀眾直到影片末尾,都不敢放輕鬆。
對於影片過度的暴力血腥,《好萊塢報導者》的點評文章提到,“無盡的屠殺,估計連導演自己都不知道要將暴力引向何方”。
這樣的疑問像極了影片中海苑的一句臺詞,“金福南,你為什麼不獨自逃亡首爾這樣的大城市呢?
”假設金福南是一個受過所謂文明社會的高級教育的婦女,她是不是應該去拿起諸如法律這樣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呢?
顯然目不識丁的金福南不是這樣的精英女性。
金福南的扮演者徐英姬,也許會覺得有些眼熟。
徐英姬正是這幾年掀起韓國極度暴力電影大幕的電影《追擊者》中被割首的妓生扮演者。
這一次她仿佛被《追擊者》附身,手持屠刀,十步一人。
雖然與金福南的精湛演技相比,另一位女主角海苑不是太顯眼。
但由她引出的開頭與結尾,著實另人可以回味許久。
《金福南》的開篇部分,可能讓不太清醒的觀眾驚訝道,“這難道是在翻拍山姆•雷米(Sam Raimi)去年的B級片回歸之作《拽我下地獄(Drag Me to Hell)》嗎?
”別太心急,看下去,你會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之中進入一個充滿野性的孤島之上。
孤島與女性,是韓國異色導演金琦泳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既然說《金福南》比今年正式翻拍版《下女》更具有金綺泳的精髓,不妨注意一下影片的最後一幕。
當海苑緩慢躺倒在地上化身為一座女人島時,這是本片最大點睛之筆。
這座血淋淋的孤島不正是金綺泳導演另外一部名作《異魚島》嗎?
也正如《異魚島》中的詛咒那般,見到此島的人必定逃不過死亡的命運。
影片中不斷地重複著眾人對於金福南的一句評價,“你太不親切了。
”真的是像金子,金福南這些韓國電影中的復仇女形象不夠親切,甚至過於殘暴嗎?
還是不親切的只是這些復仇女所生存於的世界。
全片充斥着现实懦弱无耻的讽刺,一个小岛一户人家一场灾难,女性是弱势群体,影片放大了这个群体的横切面,男性在其中就是一种侵蚀,它构成的不单是是一种身体上的侵犯,精神上的蹂躏是最可怕的,当金福南已经习惯了这种变态的生活时,惠媛的出现就像是一个导火索一样,点燃了这场蓄势已久的大火,我们能在影片中看到很多自己的影子,俨然生活中的我们不比岛上的人有多少良知,看的深点是生活造成的,没有万中就失去了唯一的劳动力,失去了生活上的依靠,所以她们选择包庇万中,挽救她们自私的依赖,人性的丑恶步步紧逼,导演用一个个发人深省的台词来讽刺着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原本是福南辛苦努力弄来的蜂蜜却被说的那么轻松易得。
其实从每个人身上的都能看的出心酸的往事,但命运周而复始的又一次的轮到福南的身上,原本选择接受的一切的她却因为亲生女儿的安危决定杀出一条血路.......这不是惊悚片也不是恐怖片,但导演给人带来的效果却和之相差不多,其实现实就是最恐怖的写照,只有能你正视它的存在才能救赎自己的灵魂。
很动人的一部片子,说实话很久没有这么地对容过了。
女二海媛,自私,懦弱,冷漠,生活在首尔这座现代的城市,感受着一切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也以同样的态度回报着。
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没有爱,有的只是利用,欺骗。
在受到挫折之后,回到小时候生活的一个闭塞的,只通渡船的小岛休养。
女主金福南像一道阳光出现了,黝黑的皮肤,不修边幅,热情,憨厚,淳朴,善良。
她热情的接待了尚有防备之心的海媛,因为在她心里,一切都和小时候一样,一点儿都没有改变,年少时的情怀,两人窝心的感情依然温暖。
海媛慢慢放下了戒备,展现在她面前的却是福南的生活--她想都不曾想过的生活,她见到了岛上的这族人:姑姑:几近心里变态的,百年的熬出来的婆,决对的男权顺从主义的牺牲品,像祖辈们一样活着。
尖酸刻薄的村里女人:复印出来般的相似的生活方式造就的一群可恶又可怜的妇人。
福南丈夫:禽兽不如,殴打福南如家常变饭。
福南小叔子:一生中似乎只有做爱发泄这一件事。
小燕:福南女儿。
过份成熟的孩子。
影片前半段像是黎明之前的黑暗,压的人透不过气人。
福南的脸上永远脏的看不清五官,干不完的农活,挨不完的打,听不完的奚落,她依然笑着,因为海媛的到来她的心里暖暖的。
小叔子可以在半夜进来强奸她,以发泄的方式,之后她可以继续做自己的事情,显然已不是一次。
她的丈夫可以带妓女回来,在门里面发出淫荡的声音,她可以像只猪一样在门外抱着盆吃饭,顺便听着姑姑的教训。
她的丈夫可以在她养蜂的时候用砖头扔蜂窝,让她在田地里疯跑来躲闪蜜蜂蜇到来取乐。
她也可以让丈夫用砖头打的头破血流。
因为她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
但是,她不可以让女儿走和她一样的路。
因为她知道,这世上还有一种女人的人生是可以在首尔生活的,像她的海媛一样,海媛是她全部的希望,但她的“希望”却是那样的冷漠,像小时候一样冷漠。
当她看见女儿的小兔子内裤的时候,她知道一切都完了,女儿也被她的丈夫占有了,女儿觉得只要这样才能得到爸爸的爱,她甚至希望快点儿发育,也许她萌萌的觉得爸爸喜欢大胸的女人。
小燕会变成福金而不是海媛,这是福南决定逃跑的原因。
被抓后,女儿被丈夫至死让她疯狂,但还没有失去理智。
警察到来调查,她唯一的“希望”海媛却是那么的冷漠,就像小时候一样,她崩溃了,她杀了所有的人,后半段是赤裸裸的杀戮,却没有想像中和痛快,有一种纠结的伤感,为了福南。
我想说,福南是爱海媛的。
福南给海媛写的信都被丢进垃圾筒,那里全是想念。
福南照顾海媛的生活,那全是爱。
福南和海媛洗澡的时候会忍不住抓她的胸部,那是欲望。
福南在杀戮前还守着她的海媛,并驱走了想迷奸海媛的小叔子,那是牵挂。
事实上,小时候,福南为了保护海媛,被一群坏小子轮奸了,冷漠的海媛只是自保的跑开了。
这只是个开始。
小燕的父亲是谁没有人知道,因为福南自己的话说,“这个村子的男人,哪个没沾过我?
”但她没有后悔过因为她的海媛是完美的。
影片最后,福南穿逃走的海媛的白衣裙离开坐船来到首尔。
白雪的衣服,黝黑的皮肤,也许这刻她们真的结合了。
福南的浓妆掩饰不了眼底的绝望。
她人生只有两个人,爱人海媛,女儿小燕,现在都没有了。
肮脏的血挥洒在洁白的裙子上,福南内心撕裂的声音仿佛可以听到。
一生的屈辱在绝望中爆发。
海媛最后用她们两最初的信物长笛结束了福南的生命,在最后的一刻我从福南眼中看到了平静与幸福,她残破的一生在自己的爱人手中结束了,把自己送上天堂的是两人的信物。
在这一刻我觉得,她没有想过伤害海媛,从来没有。
海媛从垃圾筒里捡出信,每封信都是同样笨拙的字迹写着:海媛,我想念你!
本片名字取的很好“金福南杀人事件的始末”,凡事有因有果,120分钟以浓缩的形式展示了一个女人悲剧的一生,到最后,生是折磨,唯死解脱。
这部影片出现阳光的次数很少,基准色调暗淡,只有福南在田里的时候才会出现,仿佛是福南勤劳善良的光芒,就像她本身给人的感觉一样。
徐英姬的表演也让人印象深刻,赤脚奔跑着,在土地上,野地里,海边,无不表现的自然,真实,仿佛真的是一个鄉野村妇。
我个人很喜欢这种有才气的讲述方法,张驰有度,前面的铺垫不会让你觉得冗长,而是恰到好处,将到情绪迸发之处一切突然爆发,鲜血不会让你觉得恶心而是长吁一口气,随着福南的命运而感情起伏。
最后的画面深刻而引人深思。
五年前,《无极》那会,陈凯歌做过一次挺有名的访谈。
他说对韩流判断要特别谨慎,韩国电影基本上两件事,色情加暴力,基本价值就在这儿。
那会有人觉得,他真是嫉恶如仇的导演。
也难怪彭浩翔拍完《AV》会补充说明,这可说是由陈凯歌导演引发的电影,但它应该不是陈凯歌风格的电影,更加肯定的就是,这必定不是陈凯歌会喜欢看的电影。
如果从这席话谈起,那《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好像真的落入了色情加暴力的俗套,除了时不时遭暴打,金福南还要忍受日复一日的性虐待,充当泄欲工具。
韩国电影演员十分敬业,依然还是毫不遮拦的作风。
但事物都有两面,关键是你从哪个角度看。
从杀人事件这样的字眼来看,片子就是来者不善,卖点明确,不爱看的自然敬而远之。
看到后半程,我想到一个讽刺结局。
那就是女二号自己逃出岛了,除了傻老头,岛上的人全死光了,她就成了头号嫌疑人。
想来是很荒谬,无动于衷的旁观者成了有冤无处申的犯罪者。
不过这样做的话,影片倒是呼应不了开头,也没有办法出现绝佳的岛屿意象。
那个从女人身躯曲线过渡到岛屿远景的相似物匹配剪辑,简简单单又独具匠心,堪称个人年度最爱的结尾之一,它把隐喻蒙太奇利用到了极致,可以收到电影类的教科书里头。
除了有些章节略显冗长,影片大概每二十分钟安排一个冲突点,全程交代了事件的“始”与“末”。
二十分钟左右是性虐,金福南习以为常。
四十分钟发现女儿秘密,金福南感到恐慌和绝望,想到的也只有逃。
六十分钟左右,也就是全片的中间点,电影迎来了大转折,女儿惨死,金福南陷入精神崩溃。
再过二十分钟,金福南拿起镰刀杀人,血色降至。
她杀出了无人岛,迎来了结局大高潮,接受必然到来的死亡命运。
与此同时,电影始终笼罩一股怪异气氛,山雨欲来。
开头是女二号目睹恶性命案,电影营造了普通人害怕被报复的恐怖心理。
由于戒备心很强,女二号处处提防,异常冷漠。
随着剧情不断深入,观众方才知道女二号的冷漠是大有源头可循。
一般恐怖片总会突出凝视和窥视等视觉体验,看到不该看的或者知情太多,这些都带来了无妄之灾。
女二号充当了类似角色,她佯装置身事外,岂不料令事情变得更糟,同时也害了一干弱者,包括她的可怜朋友。
电影把受害者和女英雄的形象合二为一,因为早于金福南动手,许多观众已经恨得牙痒痒,恨不得直接跳进银幕里头,行使正义。
导演让金福南去泄愤,也替观众泄愤,这是一个情感上的认同,而不是绑架情感或者偷换概念的洒血浆。
当女人柔软的舌头不停舔舐过刀锋,男人只有颤抖的份。
正如早先分析过的金基德作品,本片人物也活在玻璃容器当中,与现实脱节。
女二号似乎人缘欠佳,无亲无故,独自一人在首尔生活。
金福南生活的岛屿更是与世隔绝,没有法律,缺乏现代文明的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讲,由于场所被约束,人物的情绪更容易爆发,因为他们无处可逃,无人可以依靠。
当然,光有这些并无法让张哲洙成功,顶多让人想到金基德的《漂流欲室》,有水、岛屿和女人的身体。
导演的过人之处是汲取了老一辈导演金绮泳的坏女人和女人岛灵感,以传统复仇女形象,顺利继承了韩国电影史的优良传统。
处理放手杀人的一段戏,影片用了一连串快速剪辑,金福南刨土豆提着大袋,在田地上挥汗如雨,边上几个老婆子在唱歌。
单纯从这一段来看,除了顶上烈日,促成她杀人的动机似乎不存在。
这时候,烈日当空已经成了符号象征,就好比炙烤金福南的男权压迫。
她忍无可忍,而在迈出第一步之后,天降大雨,一改之前天气。
片中的拉拉情节虽有新意,但值得商榷,后半段的竖笛爆发更是有点莫名,不过这段感情却让金福南多出了难得的天真。
与这段几乎不涉及欲望的感情相比,岛上痴呆老头的秘密方才劲爆,这是一个伦理混乱的变态之岛,堪称一处极具参考价值的微观社会,可以说是寓言式表述。
有批判、有宣泄,这才是《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的成功所在。
【北京青年报】
金福南的悲剧的由头由影片来看似乎由头是海媛的冷漠胆怯,但其根本在于无岛上的病态的统治秩序。
无岛作为一个封闭的小社会,他的社会结构极端简单,作为统治者的万宗铁宗兄弟(实际来说,铁宗基本不具备统治能力,他只是万宗的附庸,岛上的社会其实是万宗的一人统治),和被统治阶层的五个成年女性和一个小女孩。
(岛上居民还有一个老头,但这个老头的社会性已经消无,只是作为生物体存在,正因为它对任何一方都不具备威胁性,所以他是岛上腥风血雨后唯一存活下来的)。
这个统治模式的基础就是万总铁宗兄弟是岛上唯有的两位成年男性(再次排除了老头),也就是说在被统治者这方来看大多数人认同了这二者具备了岛上最强的力量,出于对力量的膜拜和迷信,被统治阶层的四位老年妇女完全认同了这种统治模式,他们无数次的说:“这种事还是需要男人来做啊。
”“这种时候还是需要男人啊。
”在这些话里表明他们完全承认了自己是弱者,而万宗兄弟具备他们所无法匹及的能力,并且由此肯定男人统治的合法性。
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铁宗基本属于智力障碍人士,万宗也并没有多么突出的能力,就拿给房子换屋顶这件事来说,所有的老年妇女都认为没有万宗无法完成,可贡献最大的其实是他们都看不起认为最无力的被统治者福南。
可是一旦对统治者力量的迷信形成,那被统治者就会忽略真相,而甘心接受弱者的地位。
四位老年妇女与福南的关系是这个统治模式里最有意思的,按说作为被统治者,双方应该具有某种同病相怜的情感,可实际上四位老年妇女因对男人统治的迷信以及在统治秩序中地位稍高于福南,所以他们非但没有帮助福南,反而成为了体制的帮凶,做了福南的加害者。
这是一种最残忍却是在我们周遭也不断发生的现实,明明自己处于被统治的地位,过着没有尊严没有希望的生活,可只要还有比自己更弱势的人出现,那这些人就一定要再去欺辱这弱者,一是为了获取自己受压抑的补偿,二是一定要将这弱者死死钉在弱势的位置上,要不然自己就会坠入最底层。
这也是鲁迅经常描写的“弱者对更弱者的欺凌。
”所以同是被统治者,四位老妇女比统治者更尽心尽力的去维持这种统治秩序,而因为她们的努力,她们又从统治者处获得或是实利或是一点温情的回报,于是她们又更加起劲去做维持这病态秩序的狗。
因为有了这些狗,作为统治者维持统治也非常简单,一是恐怖,二是愚昧。
如果遇上秩序的反抗者,如想要逃出岛的福南,那就用恐怖的统治手段处理,或是言语威胁或是暴力(在影片中一般是后者),所以被统治者里最不听话的福南就成为了拳打脚踢的对象,终日活在一种恐惧中。
而对于被统治者中相对听话的那就使他们愚昧,被统治者越无知,统治秩序就越好维护,所以燕儿十岁也没能去读书,而燕儿越愚昧就越好控制,万宗以一瓶指甲油和一丁点的父亲的温情就可以收买燕儿,使其成为他的玩物,并且还产生一种虚假的幸福感,燕儿屡次说:“要得到爸爸的爱。
”在福南拉着她逃出岛的时候,她还喊道:“我不要走,我喜欢岛上的生活。
”这都说明愚昧统治的威力,有时候还超过了暴力的恐怖统治。
影片最具有象征意义的就是那所谓的“笨笨草”了,笨笨草越吃人就越笨(铁宗可能就是吃这草吃傻的),而无岛就是被这笨笨草所覆盖了,岛上的大多数居民甘于吃下有形或是无形的笨笨草,作为一个人他们甘愿不断退化变的愚蠢迟缓,失去自由的生活在这个病态压抑的岛上,可悲的是,在这岛上,也只有吃笨笨草吃到已经丢失了人性,像一块石头一样的老头能活下来。
一个人如果甘于放弃人格,做一块石头,那就肆无忌惮的去吞食笨笨草吧,在这病态的社会里可以活下去,可如果你并不安于做奴隶,受压抑,那就请你赶快摆脱笨笨草的侵蚀,不要学海媛的冷漠和冷眼旁观的心态,而是去积极的挑战病态的统治,烧尽这小岛上的笨笨草。
断笛 女体岛 变直P 尊男旧论
狗急跳墙,兔急蹬鹰。人逼急了,抄起镰刀拿起锤。
杀死女人的是无知和性别歧视,前半部分的暴力铺垫让后面的杀戮拥有了正义和美感!正应了那句古话,狗急跳墙,人急了,便开杀戒!★★★☆
着实难受着了...真心不喜欢!
当她举起镰刀,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理所当然。
当女人柔软的舌头不停舔舐过刀锋,男人只有颤抖的份。结尾隐喻蒙太奇太落后。拉拉情节哎
典型的韩国电影,性暴力变态血腥这些元素一个也不少,但比起狗镇,缺少对人物心理和动机的挖掘,使得整部电影流于表面,只是讨巧地拍得看似“深刻”,除了冲击三观和感官之外留给观众思考的余地并不多。
一点都不惊悚啊 明明是顺其自然的都该被杀掉嘛
看了一个多小时依然在卖惨。看不下去关了
“原来这世上也有好人”,这是福南逃离小岛说出的第一句话。其实岛上一直有一个好人,那就是福南自己。
恶心,导演的用心不良。
我喜欢女二这个冷漠人的设计,因为她是女主的童年、是女主的首尔、是女主一封封恳切所求的唯一的希望,没有她在女主女儿死亡现场淡漠地走开,或许女主还不会杀遍全世界,只能在绝望中逆来顺受地成为真正的疯女人。但如果结局是她杀掉在岛上的她、成为生活在首尔的她,就好了。
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这离我们很远;可是丰县女子又告诉我们,这就在我们身边
叙事拖沓、场景除了血腥一无所有。为了表达而表达,人物离情感十万八千里,就像奶头剧,看起来受压迫的人反抗了很“爽”,但实际上却没把握好真实的“度”。
剪掉三分之二片子会好看点
镰刀收割皮脂,血肉溅落滋润万物。我直视着太阳,它对我说话了。
贫穷是痛苦的根源
R级模式
正日当空的时候觉悟,用镰刀和锤子杀人,还有比这更左的吗
有人说郑海媛也是受害者,但是有人知道金福南在看到女儿死时候望向郑海媛和听到她说自己睡觉时候的绝望吗,她是胆小,她是善良的,但是这种平庸之恶毁灭金福南唯一一点对于光的向往。首尔没意义了,即使在首尔的人,也是旁观着的垃圾。对于任何一个曾经如金福南一样绝望,又被唯一希望的人背叛的人来说,这部电影就像一把刀说,杀死金福南,也杀死那些绝望的人,然后正义地说着,海媛是最善良的,也是唯一活下来的人。打一星因为,我不能原谅让这部电影走到我面前的任何一个。置绝望于不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