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终于看完此片了,看了不少人总是对部分情节纠结与坏,还有说本片挺差的,我觉得是没看懂的人才这样说的,对于本片,重要的是在你脑海中留下了什么,而不是纠结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总之留在我脑海中的是她与灯塔守护者在一起的美好回忆,很美很美,但是现实总 是能抹杀一切,现实里的金钱跟残酷竞争,其实女人的孩子死后丈夫的离婚就觉得丈夫肯定不爱她,本片能把一个阴谋排成这样唯美的电影实属男的,看的我痛哭流涕,本片很美,孤寂的灯塔,有艺术才华的女作家,死去的孩子,貌似很平静祥和的小岛,还有本片里的音乐,生日聚会的音乐很美,苏格兰风格的音乐,只是本片的女主太悲惨了,貌似有着幸福的家庭,工作,孩子,这一切,都只是表面,在一瞬间崩塌,所以本片的英文名是光的另一半,表面是光,其实隐藏着邪恶跟黑暗,我感受挺深刻的,因为曾经我也有貌似幸福的一切,一瞬间崩塌后才知道现实里的残酷,我对本片感同身受。
片中救了女主的是死去的孩子的灵魂,本片不是鬼片,但是想说明孩子跟母亲是多么的心有灵犀,母亲又是多么的想念死去的孩子,一直在自责自己,多么纯洁的女作家,又是多么险恶的社会。
为了金钱不惜一切手段,我想灯塔守护者在跟她一起的日子里是真的,虽然是演戏,但是那人总是有感情的,多少都会有一些动真情。
本片拍的相当真实动人,唯美艺术,神秘。
还有一点就是我觉得本片揭露了现实里的残酷,比如女主求救她的医生去帮助她的时候,医生只是敷衍推脱,总之,在你突然失忆的时候,你又会遇见突然的奇遇,这总是令人疑惑的,现实里可以说不应该这两样都同时存在的,要是发生了,我们就要注意了。
绝望的女主,在孤岛上遇见令人感动的灯塔,互相亮灯来表示默契,又遇见很好很好的灯塔守护者,这一切相当唯美,也只有艺术家才会相信,呵呵,自己入戏太深,不过还好,最后的结局不算太差也不算好,毕竟她还是一个人。
最后,我真的喜欢那里,灯塔,海洋,孤岛和两个人的默契,可惜太虚幻了吧艺术家跟作家才会信有那种地方存在吧突然想起一个笑话,一个小偷在鸡窝偷了只鸡,逃跑的时候不小心打翻了鸡舍里的油灯,鸡舍着火了,这时候鸡明白了,小偷是在救它,小偷把鸡养起来,喂它时它以为小偷疼它,逃跑的时候把鸡揣怀里,鸡以为爱它,当小偷举起菜刀杀鸡时,鸡以为小偷要自杀,自愿迎上去为主人献身,幸福的死在了小偷刀下。
本片差不多这意思。
还原故事其实很简单。
剧透有一个很有才华又爱做梦浪漫幻想的女作家,发表了一本书获得巨额稿费,但是在一次写作中儿子不小心被淹死了,丈夫貌似对她感情已淡漠,儿子一死就想离婚换新,其实另有隐情。
就是本片的故事。
首先这个女主的同事是个整天上班的现实派,比较喜欢女主的老公,嫉妒女主,主要原因是因为女主的老公其实是为了想出名才跟女主结婚的,以为他是知名女作家的丈夫别人就会优待,结果他发现人们并没有因为他是知名女作家的丈夫而收他的稿子就起了歹心。
但是他表面上跟人家说他是为了支持她。
所以引起不知原因的女同事喜欢上了女主丈夫,以为是她丈夫的支持她才获得了成就。
所以他们有了共同的心愿,就是搞死女主,于是狼狈为奸,然后此女同事便找到了这个孤岛,孤岛上曾经发生过一起命案死了3个人,原因是灯塔员安格斯的老婆与对岸房子里的渔民通过亮灯来私会偷情最后被安格斯杀死的悲剧,对于这些岛上的人比较忌讳,都远离事发的灯塔跟渔民住的屋子。
并且岛上的人基本不愿意提起此事。
此女找到曾经的案发现场之一的渔夫居住的屋子推荐给了女主住,说是为了女主方便写作,女主不知中计就住进去了,结果后面遇见村里人问起她住的地方感觉大家对她都很奇怪,关于她儿子的灵魂确实一直在保护她,但是她不知道,所以她也比较害怕,毕竟她是一个人 。
她住的屋子对面有一个灯塔,就是另一个案发杀人现场,她为了写作去了解的时候遇见个陌生帅哥,帅哥说是灯塔守护者安格斯, 于是就与他来往好久,并产生了感情。
但是有一次她去镇子里参加生日聚会的时候打听到原来那个灯塔帅哥早死了,大家都知道的,她迷糊了,又去找,结果怎么也不见了那帅哥,还有灯塔也是空的,然后女主询问打听,别人都觉得她疯了,正好达到他丈夫的目的,这时候丈夫把她搞晕想弄死,结果没死,是他儿子的灵魂救了她,关于那个伪装安格斯的人,本来也是坏蛋,看到女主是个富婆,准备在敲诈勒索一笔,为了得到证据,他就回去又找回来胶卷跟贝壳,准备事发以后敲诈丈夫跟女同事一笔,谁知道这时候灯塔亮了,他以为是女主,就进去了,谁知道他看到了安格斯的灵魂,并且被附身了,(其实真安格斯在他们表演杀人的时候就出现过一次,因为那时候的安格斯也是浑身湿淋淋的。
)这时候刚刚害死沉水女主的两傻逼也看到灯塔亮了,以为是伪装者也过来了,这时候被附身的假安格斯重演了当年的一幕,最后跳落灯塔而死。
女主被儿子跟真安格斯的灵魂获救了。
把惊悚片的结局告诉没看过的观众是万恶的,至少我明白这个道理。
因此我在此不会透露半点。
黄昏在一瞬间能把人欺骗,以为那刻是黎明,如果这样就危险了,因为下一轮就是堕入黑暗。
这是部被形容为希区柯克式的惊栗片,但真正的死亡,才是所有惊悚的源头,女作家因儿子溺毙,而去到一个人迹稀小的清静海邊边避世,企图忘记伤痛重新写作,但伤痛从来就喜欢跟期望遗忘它的人作对,她越发觉得儿子的灵魂没有离开反而时刻出现在她的身边……虽然结局的“最终恐惧”稍逊一筹,远不及《鬼眼》和《不速之吓》般惊心动魄,但是否会走向超自然的结局不再是重点,电影前大半铺垫得非常精致,女作家与男主角浪漫的交往,在独立遗世的海天风景和古老的英伦音乐下进行得令人忘记恐怖而平添文艺气息,颇有意境。
当我们离结局越来越近,迷题也越来越明晰,我们会发觉,黄昏过后也不神秘,因为,我们开灯了,灯光令我们看清楚了一切神秘。
惊魂过后的我们总笑着曾经的恐惧不过尔尔,但我们总要记得那个过程。
导演:克雷格•罗森伯格主演:戴米•摩尔
给三颗星就是因为风景不错,该片作为旅游观光向导可以,身为一部悬疑片还不够格,再说黛咪摩尔也老了,在这么美丽的地方发生艳遇显然已经不适合她这个年龄了,片中只有当丈夫把她从船上推下水,摩尔露出小腰的瞬间稍稍显示其当年的风韵
今天和朋友一起去看的。
这片子风景很美,海和灯塔都很漂亮,却是一部不吓人的恐怖片。
甚至美丽的景色,会让人有爱情片的感觉。
但很多情节都没有交代清楚,看到最后就觉得索然无味了。
我去看这部电影很大因素是因为DEMI,明显她已经够老了。
故事的寓意,前后两起凶杀,前后“三起的葬礼”,背叛总是没有好结局的。
也有几处看不大懂的地方。
觉得有2个地方:1、写字板的和水中提起的“别忘了看看你的背后”,不知道是不是有更深刻的含义。
2、“死去的人也许更想念活着的人?
”,ANGUS去拿胶卷是为了毁灭证据还是为了怀念?
晚上跟著女友們又去影院噌了部免費電影看,Demi Moore的新片"神秘群島".一開始以為是恐怖片,到影院的時候看到海報大大地寫著"希區柯克式的驚慄愛情片",心裏便想,沒戲了.加了愛情兩字,估計衹是一般電影.看完之後,跟朋友說,什麼都被我預計到了,惟一沒想到的,是片中真的出現了鬼魂.四十來歲的Demi Moore真的顯老了,但還是很喜歡她,像初初看"GHOST"一樣地喜歡她.她把一個女作家的自由/散漫/神經質很好地表現了出來.也演出了一個母親痛失兒子之後的自責/懊悔.海邊的小木屋,對岸的燈塔,燈塔內的迴旋樓梯,凱爾特音樂,小酒館,一切極美.美得全不現實.衹是為什麼又是背叛.這個故事已經被演繹得這麼多這麼濫,為什麼還要選這個故事,丈夫嫉妒妻子的文學成就,女友也嫉妒她的成就,嫉妒會令人發狂,於是她的丈夫勾結了她的女友,步步為營小心翼翼地想要置她於死地並繼承她的四百萬遺產.關於丈夫勾結女友迫害妻子的故事,不是已經夠多了嗎.都是背叛.她的女友第二次出場,我已經知道了故事的發展.衹是沒想到,真的會出現鬼魂.真的是她的兒子,真的是死去的燈塔守護者,出現/救了她/處罰了那對男女,重現了燈塔內七年前的背叛血案.這也是惟一,與其它同類故事稍微不同的地方.但這個不同,並不能成為影片的亮點.鬼不可怕.最可怕的,永遠是人心.P.S. 大量的管弦樂,原意是為了加深那種驚慄氛圍吧,卻更讓人有"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感覺.又P.S.爲什麼譯成這樣的中文名,莫明其妙.
觉得这部片子还不错哦。
在电影院看的。
有些话说得很经典。
总觉得像在暗示我们什么。
虽然不免有些落于俗套。
但是还好哦。
很浪漫。
风景很漂亮。
喜欢戴米,喜欢那些中性的衣服。
有时候死去的人,更怀念活着的。
本来以为她死去的儿子,也许会怪罪他一时疏忽的妈妈,而有些什么报复什么的。
但是这部电影从头到尾让我感动的是无论是这个小镇的人们和孩子都很善良,很贴心。
很有人情味儿.有时候我们看电影不是要追求怎样的出位,怎样的另类。
只是一点儿小小的感动就够了。
但是偷情者和他们的结局,让人觉得人的贪婪和欲望。
总是会被掩埋在阴暗之处.时刻可能迸发出来。
不那么够震撼。
但是我还是溶入了情节,某种程度的被打动了。
所以觉得这电影不错。
今天,去看了《神秘群岛》,其实,只是一个偶然,本来是想去看《迈阿密风云》的,可惜,时间不太凑巧。
在影院门口粗看了一排名字,最终选择了《神秘群岛》,只以为是儒尔·凡尔纳的作品《神秘岛》电影版,只是名字翻译的不一样,其实,听说那个影片不怎么样,没有原著吸引人。
原来,不是的呀。
看来,我真的很久没有关注电影了,自我检讨看完以后,暗赞自己的选择,真的是正确了。
一部不错的电影。
虽然,很多很多吓人的镜头,我都没有看,而是选择了“逃避”,不过精髓都领略了哦想想,自己懒了多久了?
很久没有看完电影以后写点什么了,为此,曾被豆瓣上的某些朋友强烈鄙视过。
其实,是不知道该写些什么《神》片里最吸引我的,就是里面的风景。
宁静的小渔村,漂亮的灯塔,在沙滩上浪漫的骑马,渔村里快乐而又和谐的人群,埋在沙堆中的贝壳,还有那个优美的苏格兰音乐《Girl in storm》。
如果是一个浪漫的爱情影片,那真的是太美了。
可惜的是影片只有到了最后,才有爱情的存在有人说,这是《人鬼情未了》第二部,因为都是黛米.摩尔扮演的嘛?
我个人不太认同,《人鬼》里的感情很真挚,很感人,而《神》,却没有感受到太多的爱情,Rachel开始以为的爱情,只是一个欺骗。
只是在影片的最后,那个男人等待城际列车时,翻看那一篇篇报纸上的照片,一种强烈的感觉从内心升起,他,爱上了她;而之前,他对自己的这种情愫一无所知。
看这部影片,一直给我很冷的感觉,完全融入了黛米扮演的Rachel Carlson心中,孤独,寂寞,无助,油然而生。
不知道,该信任谁,不知道,谁是可以信任的。
以为很相信的朋友,最终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是她和Rachel的丈夫所作的。
丈夫,一个看似很亲密的名词,却在此刻扮演着如此卑劣的角色,不,不是卑劣,而是凶残。
密友,一个看似很贴心的名词,却是这个巨大的阴谋的所有者之一。
而爱人,伤害着她的爱人。
只是在最后,才发觉到内心的爱在不断的背叛,背叛中,我们,该去相信谁?
在电影里有很多不错的台词,比较经典的是在片尾的那句:“忘掉死亡,记住生命”。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还有一句,一直在脑海中回荡:“寂寞是一种习惯” 爱是习惯,爱上习惯,而寂寞,也是一种习惯。
《Girl in storm》很好听,可惜,我找了不少地方,都没有看到下载的。
看来要多等几天了
Half Light 的市场企划找出了两个卖点,一个是“希区科克风格的惊悚片”,另一个则是“黛米.摩尔再一次人鬼情未了”。
看完影片你就会觉得,这两个卖点都很不靠谱。
后一个暂且不表,而前一个,不是谁都可以做希区科克。
好的惊悚片,最重要的是剧本。
一定要出人意表又值得仔细推敲,否则不是失于沉闷就是一个糟糕的结尾把整部片子都变成了无聊的故弄玄虚。
Half Light把这两个缺点都占全了,也可算难得。
有了上次看Flight Plan的经验,对这种所谓的“三人成虎”的一类惊悚片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Half Light做得更加彻底,连半部好片都算不上。
看了开头就能看出谁不是好人,看到一半,大概的情节就能猜出来。
想得到结尾,再去看潜在罪犯的表演,在没有其他人的地方也用那么诚挚的表情和女主通着电话,俺只想大喊:俺都知道你不是好人了,别装的那么累了。
最后的结尾有够烂,如果那个是人,为何幡然转变如此之快?
如果是鬼,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有的鬼能被看见有的不能,而且,鬼还能死了又死?
也许导演的目的是想更深入细腻地揭示人性,宣扬爱终究能战胜背叛,但总体感觉是顾此失彼,两头不靠。
整部片子可给最高分的就是音乐了,其次是苏格兰的风景。
其他的,乏善可陈。
本来以为是个温情的爱情片。。
结果从托马斯被溺死就注定一切不是温情牌作家怀着内疚的心来到无人的小岛上疗伤到最后从神秘女口中忘记他的死,所带来的疼痛,保留美好回忆中释怀。
安格斯的出现消失再出现一切显得无比风暴欣赏黛米在里面的装术每套衣服都好喜欢一切杀戮者无例外的由最好的朋友和丈夫扮演借鬼神灵魂的方式演绎让人感觉到心痛不过我还是坚信因果报应不会对周遭的一切失望不相信鬼神论一切是由人缔造出来的寂寞会让人疯狂。。。
记忆犹新。。
呵呵。
研二那年室友们租碟在活动室看的,没被影片吓到,倒是被涵木不时的惊叫吓到了~~
原声那首小曲着实不错,找不到完全版啊...
很耐看的悬疑剧,剧情发展单一、节奏真的太缓慢减少一星
此片完全可以称得上《禁闭岛》的前身,原来后者盗版了如此之多的元素,呵呵不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后的解密部分看得有点不太舒服。四星吧
抽丝剥茧只是背叛
故事很废柴,一点都不恐怖
给音乐一星,给画面一星,虽然早就猜到真相,不过如此抒情的惊悚片很难得
剧情太不抓人了,配乐和剧情也搭配混乱。。。看得我很哽咽。。。
这是讲一个大妈倒霉到连鬼都看不过眼的故事
对不住了摩尔阿姨、真的太难看了、最后男主那个贝壳递给你的时候我都喷饭了
我当年才打了三星,我就是个逗逼,认知的变化啊
心路历程:是鬼片?哦,不是鬼片。哦,是鬼片!
丈夫和情妇精心策划的骗局
前几天看的,是老公和女主圈的闺蜜。联合起来想害死他,骗他的财产的故事嗯,节奏太慢了,也没什么意思。
有些许悬疑,但没有恐怖,剧情俗套,还是为财设计杀人,最后穿插鬼魂的存在。
2007.02.03硬盘
05-06年间的烂片居然还有我没看过的
美丽的场景,参杂了悲凉和悬疑。整部片子像是做了一次比较深入的心灵探寻..
1、蕾切尔和莎朗第一次讨论蕾切尔要去的海湾时,那镜头也太怪了吧,分别在两人说话的时候镜头给到对方而不是说话的人2、电影分别有托马斯和安格斯两个已逝之人的鬼魂,他们分别在不同方面帮助了蕾切尔,不同于一些恐怖片中鬼魂作为伤害源
这不是电影的失败之处在于我从来没有哪怕一丝恐怖,而成功之处在于前半部悠扬平静的音乐和英伦三岛阴暗炫丽的风景,让我找回了只属于我心底的那一份舒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