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 库萨克,喜剧?
算了,也许拍这个电影的时候你还没有想到自己会演2012吧?
讽刺中东或者非洲的国家政治?
其实拍一部纪录片更好,无需浪费这么多胶片一个看了简介就能猜出结果的电影一个看了五分钟就没有惊喜的电影一个你是在无聊透顶想要打发2小时才看的电影ok,说点好的吧:想了20秒,没想出来。。。
ca
又冷又黑的幽默,与战争之王走的通俗易懂路线不一样,全片充满讽刺的味道,不是一般的多,是二般的。
马桶上的官员、超智能的Guidestar、夸张的干衣快递、“精准”的战斧导弹。。。
权当一笑也好,深层地去考虑战争的意义也好,还是值得一看的。
P.S.结尾的那个导弹,估计还是不能命中的,飞机后面的罐子,或许是主角早已想到了
看本片时,不由得想到昆汀的《无耻混蛋》,虽说两者一个恶搞历史,另一个是拿未来开玩笑,但终究都属于扯淡型电影,看点就是在天马行空+与现实人性的联系。
而两片也形象地向人们展示了扯淡水平的天差地别,不得不说,约翰库萨克这个玩笑开得实在是太没水平了。
影片从一开始就定下了黑色幽默的调子,但实际上二者表现得都不到位。
“黑色”在于对商业掌控战争的忧虑与批判,“幽默”在于对男主角神经质形象的描绘以及对那个伊斯兰国家的夸张展示。
总体来说影片的立意还是比较大胆的,但缺乏深度,从头到尾都是在讲一个浅显的道理——经济利益下的战争;至于搞笑部分,完全是不停地咯吱观众,还总是咯吱不到位,像库萨克跟着几个卫兵在楼道里小步跑,那个女歌手种种扭捏姿态,不但不好笑,甚至有些令人生厌。
至于整个剧情走向,也是俗气得很,不管是男女主角间的爱情,还是那个女孩儿看似神秘实际上很容易猜到的身世,都不能赢得观者对故事的好奇心。
有些奇怪Marisa Tomei和Ben Kingsley两位实力演员是如何被这剧本吸引的呢?
还是仅靠John Cusack的个人关系?
不管怎样,再次看到Cusack姐弟出现在同一部影片里还是很好玩儿的,想来二人关系一定很不错,从未见过好莱坞演艺家族成员之间如此频繁而亲密的合作。
开始的背景音乐很好啊,有加州旅馆的feel,要是够长一点,就可以出单曲了。
这段音乐也是整部电影引用得最多的了。
其他的背景音乐也过得去。
不过在别墅里面那一段,配蓝色多瑙河有欠考虑吧?
要反映平和的家庭生活和血腥的搏杀之间的反差,舒缓的蓝色多瑙河肯定不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我本人也不知道有那首曲的风格会在中途发生这么大变化的……或者前半段放多瑙河后半段放命运?
没有人觉得主角和女记者对话的台词很好吗?
对话可以很性格和性感。
我不知道如果背下来主角说的话,对提高自己的口才会不会有所帮助。
看电影某句字幕括号内提示讽刺布什一家,我不由想起克林顿政府前后正好是老小布什,他们任内都搞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
克林顿对于他们父子俩可就温和多了,虽然绯闻不断,可是人家经济搞的好;布什一家在经济上没什么作为,就知道战争,也许唯有通过战争才能够保证公司赢利。
美国政府为了少部分人的利益置多数国民不顾而对某些国家开战,把美国利益建立在其他国家的痛苦之上。
这绝对是一部具有讽刺意味、比较现实的一部电影。
电影似乎有些乱,所以某些人没看明白;场景一般,小制作。
类似的电影还有《战争之王》,不过《战争公司》似乎比不上前者。
这是一部讽刺质疑伊战的黑色幽默影片。
整体上说是一部非常一般的作品。
这部电影之所以没有沦为烂片,是因为它的台词和很多场景都对伊战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包括片名、地名等等许多细节。
我认为这部电影之所以沦为平庸是因为它的情节设计很庸烂,如果换一个好的情节或者表达方式配上经典的台词效果会更好——比如让这部电影戏谑得彻底,弄成完全的无厘头。
另外我觉得台词说起来都和rap似的,很有特点。
《战争企业》是类型片中的类型片,所有美制中东问题电影,大抵无出其右者。
这里收集了所有同类电影的细节元素,走在图拉吉斯坦的街头,你会想起新闻里的巴格达和喀布尔。
这里有表面歌舞升平,偶尔爆炸一下给你制造新闻资源的首都绿区,那里满墙都是赞美海报,人人都在消费美国工业品。
绿区以外则是废墟瓦砾、一地焦黑,临战状态的美国大兵在毫无理由地倾泻火力,坦克横冲直撞,缺乏教养的当地小孩在无精打采地踢球。
这是美国眼中的中东,也是他们想要的中东。
无事也添三分乱,主角以展销会总管的身份出现不是没有来由——那些打入北方联盟和库尔德营地的商人不也摇身一变现出CIA特派员的原形?
至于有人说将战争推卸给公司是不负责任我觉得很负责任,美国的事业本身就是桩生意,杀人越货是他稳赚不赔的买卖,狭义的讲如今撑起阵亡人数舆论压力的也都是那些雇佣兵,黑水公司死了人不计在白宫的新闻简报里。
广义地讲无视安理会的虚弱抵抗,为自家利益出兵而推广民主者,这无非是个以国家名目现身的东印度公司。
美国模式照抄日不落,日不落是在印度起义后才扯去面具,而中东战争一开打就陷入我朝半殖民地时期的悲惨遭遇。
大炮萝卜,叩关市场,你敢不喝可口可乐?
你这脑残孩子一定不知道普世价值。
普世价值是人人都爱喝可口可乐,普世价值是人人都爱吃垃圾快餐,普世价值是每个小孩都喜欢锅盖头兜里的巧克力,每个面纱美女都曾对肤色苍白的大下巴帅哥澎湃。
普世价值是人人都有一个美国梦,再无分号,仿冒必究。
需要例子吗?
普世价值就是斯普鲁恩斯发射的这颗战斧飞弹——这一课且让我给你补上——他炸毁的不是你的家园,他炸毁的是你那落后的经济,我们是要带你进步带你腾飞呢。
你怎么哭了?
我这是为你好啊。
不炸毁你的经济我凭什么重建你的经济,我堆积产品和就业压力何处释放?
不炸毁你的经济我凭什么推广民主,你们萨达姆不爱我我就换塔拉巴尼(你要是民主出了哈马斯我会很生气)不炸毁你经济我怎么出售高科技,你两腿好好的,我这仿生学假腿哪安去?
至于美女侧畔献媚,英雄以辣椒油做麻醉,垃圾堆里的正邪决斗,无厘头的恐怖分子斩首,都是过场,为这个凌乱故事强安上一个脱离现实的背景。
他告诉人民那里不是美利坚,他告诉人民那里的战争很有爱,她告诉人民那里不是这里也不是现在。
就为这个我要赞美导演,因为如果他收回搞笑选择认真点拍,我会为那些刻骨的悲惨而太过伤心。
开始很暴力中间很搞笑结尾很温馨但是就在我以为一切结束了的时候一枚导弹飞向载着三口之家的飞机就像剧中奥马尔说的:“用爱去停止战争注定是会失败的”除了永恒的利益,什么也没有改变......我觉得这是一部好片子,推荐
靠辣酱来冷静自己为公司效力,公司,这个大的代名词,伪装了多少当人们面对现实压力,会表现出怎样的自我?
电影中对所谓战争环境的镜头很让我耳目一新,虽然不怎么真实,但是很滑稽。
家庭,事业,心理,地位...当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周围,你会怎样看?
拍的很搞笑,很有讽刺意味,约翰.库萨克演的很棒
其实这是一部政治讽刺电影。不愧是民主至上的美国人拍出的电影,敢这样明目张胆大张旗鼓的讽刺自己国家的霸权主义,看得我是酣畅淋漓啊~~ Hilary Duff在里面的中东口音很可爱~~PEACE & LOVE!
不知所云……
看了之后没啥印象
略搞,没想深层次的东东。
之诡异和荒诞令人着迷
美国,以战争为生的巨大企业
蛮有意思的
很辛辣
战争的背后
库萨克很酷 剧情很整蛊
无聊
看不懂
很傻的一个故事,尤其后半段莫名的喜剧色彩毁了其定位。在垃圾车里打斗的那一段也许有些隐喻,战争如同垃圾。
很烂的科幻片
唉。
我给5星,好久没有看到这么喜感的战争动作片了。属于和战争之王一个类型的片子,主角和Cage一样都是我最喜欢的演员。
挺好玩的
时光飞逝,John Cusack都已经演中年人了。
那是相当的无聊。白瞎了我们家Hilary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