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01年的作品,上初中或者高中的时候曾经看过。
最近重温了一遍,除了人物有些“脸谱化”过于严重之外,其实还是可以的。
正派与邪派究竟有多大的差别?
正派过于森严的等级制度,相比于处于下风的邪派,似乎总是人们过于诟病的地方。
但是,如果反过来想,一旦邪派当政,还不是那一套?
在电影里面古天乐入魔之后,必然要为邪派“献身”;而郑伊健作为正派的代表,当然要匡扶正义、铲除邪恶。
如果抛开二者,仅仅以A战胜B或者B战胜A的观点来看待这部电影,其实反映的故事远远超出了一部蜀山传的概念,或许这才是徐克想要超越前作的地方。
徐老怪的想法,总是要出新,总是要创造一种新的思维和观点,这一点体现在了演员的塑造上,同样也体现在对于剧本、电影的制造上。
想拍出既叫好又叫作的电影本来就很难,而要在自己的风格和商业的大众口味之间去一个平衡点,对于每一个不想只是“小众”的导演而言,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很一般,演员很玩偶,只是靠着CG过日子;从点影响反映出的思想来看,这部电影已经算是可以了。
当年看电影不关注票房的。
所以不知道这部片子被人骂。
以前也看过,只是实在对这部片子印象不是很深刻的。
今天重回来看,觉得没有理由不推荐给别人再看一次。
有的时候,电影就如同一首歌,一幅画,似懂非懂,那就跟着感觉走吧。
看了这个片子,感到很空寂。
200年,又200年,一千年,又一千年,波涛汹涌,战乱起伏。
所有物事都在浩瀚无际的宇宙里湮灭、创生。
亘古不变的也许唯有你我的寂寞。
阴阳(那两把剑)相合只一瞬间。
此后阴阳相隔,互相扶持,只为下一次的合璧。
而日经轮和月经轮也总是纠缠不止,只为那一瞬间。
首先,不得不说,这是国产电影难得的佳作。
连续两天看徐克导演的电影,真感觉徐克导演的功力不一般,在国内的导演中绝对是翘楚。
《蜀山传》从头到尾通过两条线索贯穿而成。
第一条就是战胜自我,从玄天宗和丹辰子与幽泉造出来的玄天宗和丹辰子的对抗中,一直到最后李英奇在与廉刑的双剑合璧中战胜孤月在心中的影子,可以说,从头到尾,影片对于战胜自我的表现可谓非常到位和深刻。
第二条线索就是影片中反复提到的台词:浩然天地,正气长存。
邪不胜正,正必压邪,这是武侠片千古不变的主题。
对于影片中的人物,几乎每一个人物导演都让他实现了一次战胜自我的超越。
第一个是孤月大师,她摆脱两百年前的情缘,将月金轮交给玄天宗,而自己却在幽泉的进攻中遭到毁灭。
第二个场景当然就是玄天宗和丹辰子与幽泉造出来的玄天宗和丹辰子的对抗中,非常直观的表现了影片要讲战胜自我这样一个不算新颖却十分深刻的主题。
第三个场景是玄天宗与丹辰子一起第一次进入血穴的时候丹辰子说,我们二人只要有一人成魔,另一人就要将其杀死。
这也为后来丹辰子被赤尸所控制而玄天宗杀死了他埋下了伏笔,也可以看做是玄天宗和丹辰子二人对自我的一次战胜。
第四场是由玄天宗希望能操控雷剑而与雷剑一同进入三元池,宁可选择忘记孤月以及曾经的种种,这是其试图对自己的一次超越。
第五场是有长空无忌的继承人廉刑在同门的逼迫下终于开窍,重掌雷剑。
第六场是天剑继承人李英奇即使想起了作为孤月的前身依然战胜自我的欲念而与雷剑成功完成双剑合璧。
第七场是玄天宗为了杀死幽泉血魔连续不得不杀死了丹辰子和李英奇,这需要多么强大的心里和对自身多大的超越。
可以说,这就是讲述一群人不断超越自身的电影,电影的主旨也在这一次一次的超越中得到升华。
“浩然天地,正气长存”,这是多么有力的一句话。
以前的许多电影虽然表现的也都是正义最终战胜邪恶,但是通过这样铿锵有力的话语让电影中的主角反复说出,也许能让观众感到更加的有力量。
还记得看《魔戒》的时候,也常常被电影中一些充满正义的台词所打动。
有些话可以不说,有些话也许是说出来更好。
看电影的时候我也有了一个发现,一般导演拍电影或者电视剧的时候,对于佛道两家通常都有侧重,为了表现一家的强大通常会用另一家的弱小来反衬。
比如《西游记》中道家的神仙总是被打的灰头土脸,而佛家的神仙各个法力无边。
这部《蜀山传》则是感到道家的修行者拥有足以抗衡一切的力量,而佛僧们在与幽泉血魔对抗的时候连抵挡一阵,保护肉身的工作都无法完成。
炫耀一方而贬低另一方在与中国文化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最后,关注电影中提到的一个细节。
所谓每一个峨眉弟子都应该找到一把属于自己的剑。
乍一看这像一句仅仅为了剧情发展而交代的无关紧要的台词,而就是这看似无关紧要的台词却也被徐克导演拿来做了一把文章。
章子怡饰演的小将军并没有真正拜入峨眉门下,她自然也只有一把普通的剑而没有获得峨眉的剑,但是影片中,在她终于觉悟,心中回荡起一股浩然正气的时候,她的剑再也不是一把普通的剑,一把普通的剑也成了一把仙剑。
导演用这样一个场景告诉观众,其实蜀山的强大并不在于兵器,而在于心中的那股正气。
一旦正气升起,每个人手中就都会握有一把拥有无穷力量的仙剑。
这样一个小小的场景就足以提升整部影片的境界,足以体现导演的功力。
几年前这电影票房很惨,评价很烂。
看了无数所谓大片后,回头发现,原来我是看错了徐克。
演员不谈,当然大部分演得垃圾,我不好点名,我们只说导演想表达的东西。
儿女的豪情,缥缈神幻的奇遇,其实这片子里都有。
而且徐克对原著的把握是绝对一流的。
我们当时不习惯太多的特技,视觉的感官冲击欺骗了我们。
而我们受不起刺激和冲击,淡忘了平和欣赏的心情。
现在特技无法震撼我们了,我才发现了本片的精神内涵。
可惜错过的太久。
还珠表达的更多是奇,情被冲淡在漫长的剧情里。
而徐克拍了一部电影,表达的更多是情。
友情,爱情,亲情,迷惘,软弱,浓缩在90分钟里。
长空万里,剑气纵横。
奇的也只是情而已。
外在的包装,只是商业化的妥协。
从这点来看,我个人是认为徐克的超越其实很成功,只是演员的表演太失败。
所以,值得一看,为了徐克,无关他人。
孤月的月金轮。
当孤月伫立在昆仑之巅,月精轮环在她身边,背影中群山默然,那份孤傲,那份执着,那份似水柔情,不得不让人感叹,好一枚倾国倾城的女子。
在三元宫前,玄天宗想要洗净自己的前身再造元神时,他缓缓走过,身后扬起长长的尘土,千言万语,欲言又止,都让他们随风而去吧。
大敌当前,或许将儿女情长留在三元宫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太过执着,只会使自己不断地心伤。
玄天宗和丹辰子对立在山之巅准备携手共进退时。
皓月当空,百年的兄弟情谊,却只是淡淡几句,轻轻的表露出来,这份厚重,却让人无法释怀。
孤月和英奇在最后魂飞魄散的时候,娇嫩的面容却一片片碎去,如花瓣一般飘起来,她安然离去了,却留下天宗无奈而深情的凝望。
御剑飞行的世界里的仙人们,可以剑气长空,纵横万里,却仍然纠结于自己的内心。
经历过了一切之后,李英奇又被元神再造,自然不用再纠结于前世的情思。
但是失去了师父和朋友,经历了这浩荡天劫却又生还的天宗,在孤独的昆仑上对望月空回想这一切时,不知又该如何?
他是否也会选择飞升进入天界?
抑或如孤月一样,再等两百年,然后对着自己的徒弟说,“又一个两百年,我还是无法忘记孤月师父......”? 呵呵,浩然天地,正气长存,可我看,除了正气,这荡气回肠的情谊也是永恒的。
ps:嘿嘿,看完这部电影觉得最重要的是两点。
一是不要搞师生恋,二是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嘿嘿嘿。
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遭受挫折,很容易怀旧,当然有的人可能很容易幻想未来。
我是很容易怀旧,而且会把过去的事都蒙上一层美好光环的人。
但就电影来说,怀旧可能真的是因为:旧时的电影更有观赏的价值,比如《蜀山传》2001,这几乎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玄幻电影。
再看这部老电影,我专门百度了魔幻、奇幻与玄幻三个词的区别,最终把《蜀山传》定为玄幻电影,一部有深厚中国古老价值观与自我观的玄幻电影。
我毫不怀疑四川的传奇性,就如同从不怀疑苗疆的神秘性,这世界上有许多事,并不是科学才能解释的,科学只是打开浩瀚宇宙的一种方法而已。
张柏芝的孤月扮像,惊为天人,让我想起她“百年难遇的美女”的说法,极仙极清冷。
当她的身体一片片碎掉,也有一种悲剧的美感。
而且人果然就是一副皮囊,再美也不过是一副皮囊,一切皆是幻象。
用意念攻破敌人,意念越强大,则攻击力越强。
幽泉老怪的形象,实在是很容易引起密集恐惧症。
正如果是祥和,魔就是贪婪和嫉惧;要么过不了情关,要么过不了自己这关——假作真时,无为有时。
既要用意念,又要不动情,实在是太难。
还是必须先有情,才知道如何把意念集中到一点。
白眉要对付血魔,也必须飞升到另一个世界,可见世间纷扰有多少。
林熙蕾扮演的小妖精,不着一眼,邪魅尽显。
勿以恶不而不为,所以古天乐着了魔道,也许他只是太寂寞。
但她附身在古天乐身上,太恶心了。
被别人控制住自己的思想,真是太恶心了。
英奇几千年都在师徒情上看不开,也许这就是每个人惯走的模式,如果不打破,生生世世都要走同样的路。
最后连碎掉都一模一样,除非再次造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皮囊的她。
章子怡跪在台阶上,想进蜀山,她不断鼓励自己,我们凡人也许就需要不断鼓励自己,才能进入另一个境界。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神仙也要保存实力。
再次看《蜀山传》,依然喜欢“将来的事,将来再说”这句台词,有危险,也有希望,但是惟一在当下能做的。
第一次看就很惊艳,现在依然惊艳。
每次刷到短视频平台的介绍都不想刷走。
特效,世界观太宏大了。
以为以后的电影都会这么拍,结果后面越拍越烂,钱全部放在了请明星上。
最明显的就是《诛仙》,都是修仙的人为啥要走路啊。
修仙为啥要走路啊?
我想问当前玄幻片,难道修仙之后觉得走路更舒服了吗。
01年的修仙,几乎没有走路的场景。
这就很符合仙侠的幻想。
另外所有的演员颜值、演技在线。
为啥以前可以拍的这么好看
今天突然想起来这电影,回评一下,仍记得初看时的惊艳,因为平常爱看小说,看到电影的那一刻,就觉得,这就是修真,当时就因为这电影里的月经轮武器造型,去玩了这么多年来唯一一款收费游戏——真封神,就只因为里面有一个职业的武器造型跟月经轮特别像,想当初那会儿还在读高中,节衣缩食,半夜翻墙出去玩游戏,也就只是因为那武器的造型像而已。
转眼都过去十多年了,印象深刻的魔幻电影也就这一部而已,或者说,满足我对武侠修真这一概念看法的,只有这一部而已。
听说是第一部使用特效的武侠片,慕名而来,果然,徐克老怪几十年前做的梦,就已经如此光怪陆离了。
无论是只有几分钟的孤月,还是后来的李英奇,不得不说,张柏芝每一寸肌肤都是浪漫的美。
对美人,毫无抵抗力。
但故事的天马行空,也怎一个怪字可言。
故事走向和逻辑都有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就这样吧,比心中期待,略逊一筹。
好象看过此片的人都对它评价不高,呵呵,也有人说这部片值得看的地方也就是CG针对这种说法本人是持强烈否定态度地!!!
《蜀山传》绝对是一部好电影,对于那些曾经执迷于金庸梁羽生,曾经沉迷于徐克电影,曾经沉溺于光怪陆离武侠世界的人来说,这部电影无疑会使你更加接近心目中武侠的伊甸园。
那儿是个超乎于物质的江湖,是武侠至尊境界的最高层次。
——浩然天地,正气长存
2001年的特效巅峰。缺陷就是,特效并没有服务于剧情。故事弱鸡得很,甚至有点过于无聊。
虽然很喜欢徐克,虽然有很多大牌,但这部片子都没怎么看懂
为了炫耀特效,牺牲了太多。莫名其妙的剧情走向,片段似的故事讲述,乱七八糟的复活与法宝。果然,所谓的徐克美学一直没变过。
徐克的魔幻作品,特效进步了好多,但是相比他的武侠开山作还是差了不少,当年奇快的节奏和凌厉的剪接完全是徐老怪风格化之作,可惜这部并不能与之并论,人物造型设计也差了很多,完全没了林青霞的惊艳,元彪孟海的鬼才喜剧设计只剩下面伊和古仔的耍酷了,何必拍续集。。。
徐老怪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绝对是走在时代前沿的,斥资一亿请来星战特效小组打造新型中国传统仙侠巨制,试问当年也没几个大导有这份胆识和气魄。可也正因太重技术,反而削弱了人物、叙事、逻辑等一系列层面的问题,导致整部影片头重脚轻、语焉不详、节奏混乱。厚重仙侠文本编排浓缩为一部本就相当考验编剧的功力,新蜀山在剧作层面的捉襟见肘和叙事上的操之过急未能详尽而完整地构造出仙侠世界观。PS. 颜值巅峰期的张柏芝真•清丽无双,真美女是无惧鸡腿头的!
十年后重看,会被它波谲云诡美轮美奂的画面特技震撼到,但某些角色形象设计还是让我恶心到了。
蜀山奇侠需要更好的编剧 更好的导演 更强大的后期 唯一不缺的就是明星
想法很不错,但是徐克的这次尝试失败了……
拉高分!复习完才发现,老爷真是从来不怕用奇型怪状的演员,大概调教才是兴趣所在。感觉看片眼观也被微妙地调教了,从此漫威粉转路。【丹辰子→玄天宗这箭头粗的
嗯,这片子还行,虽然故事记的不清了,但是感觉还是不错的~ 徐克的经典。
其实也不差,关键是跟之前林青霞版的一比就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啦,我都快看睡着了,同一个角色张柏芝没有林青霞美
看后不禁感慨,人总有江郎才尽的时候。那个才华横溢,汪洋恣肆的徐导哪儿去了??
浩然天地,正气长存么~~想说十几年过去了,可是还是再没有什么奇幻武侠片超过那个时候了。还有,张柏芝实在太美!!!!小时候看的时候记得她一身白衣仙仙,印象深刻的童年回忆
叙事不流畅,比较差。但也不至于那么差的口碑吧?比现在大多的所谓大片要好!画面美轮美奂,01年就出现了哈雷路亚山。还有绝色佳人张柏芝。徐克镜头下的女子非常脱俗啊!
国际章的部分完全可以删掉。郑伊健演过血魔又演玄天宗,就很出戏。
剪辑太差,满眼都是特技晃眼,很失败的一次自我复制
虽然演员已经选得不错,但在我心中旧版的阵容已是绝尘脱俗,本片即使无特技也在延续徐克独创的奇情写意武侠风,真心不错,只是剧情还是欠了点
尼玛。。。如此烂的特效,,,,
重看一遍,觉得好很多,可能是因为现在的古装片都太烂了,对比一下,这部简直堪称经典了了!
花巨资搞出来的特技就跟动画片一样,难道这还不够失败的吗?至于影片内容,我觉得还有值得挖掘的地方,留待以后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