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槑計劃》這個片名相當有意思,「槑」字發音等同「沒」,是運用諧音雙關,象徵「沒計劃」,但導演又想讓觀眾覺得本片高深莫測,有天衣無縫的計劃,這片名取得有點矛盾。
本片在網路上也稱之為《呆呆計劃》,究竟是導演呆?
編劇呆?
劇中角色呆?
還是觀眾呆?
看我評完這部片,答案便不言而喻。
本片的劇情簡介是這樣寫的:「在賭場從事洗碼仔的梅大志,因為妻子和蜜月夫妻欠下賭債,捲入價值連城的寶物之爭。
同時,香港黑道富商、韓國黑幫、業餘殺手也參一咖,一場荒誕的奪寶大戰即將展開,『出乎意料』也不足以形容最終結局。
」顯然是想玩翻轉結局的電影,而且網路上甚至出現了這樣的形容:「網友評論神似『港版兩桿大煙槍』」,竟然能與蓋瑞奇的《兩根槍管》相提並論,徹底激起我的興趣,但看完後驚覺根本不是在同一個檔次,簡直連《兩根槍管》的車尾燈都看不到。
(這張海報已經破哏) 坦白說,導演完全無法駕馭這種多組人馬同時進行的劇情,整部片的結構支離破碎,忽略細節,更慘的是試圖營造黑色幽默的風格,所以讓演員拚命的插科打諢,難以讓人發笑就算了,甚至還因此犧牲了邏輯性,例如:劇中的十三哥,明明一副仗義的模樣,口口聲聲要幫陳小春,陳小春找上門要求協助,十三哥卻又百般推託,於是雙方上演一場荒誕無趣的追逐戲,先前兩位不是很要好嗎?
還有汪東城和張小覺飾演夫妻檔,莫名其妙就跟初次見面的鄧佳家搭上線,一起賭身家,然後生死與共,這麼荒謬的設定,在本片層出不窮,不知道是否演員也覺得本片劇本太瞎,以至於所有人在對戲時的表情,都呈現出一種謎之尷尬的神情,我看到第六分鐘的時候,就知道踩到雷了。
(我最想對導演說的一句話) 在一群演員胡鬧一小時左右後,導演天真的以為他翻出結局的底牌就能逆轉一切,可惜並沒有,因為他忘了製造出懸疑性,才有辦法引領觀眾看下去,期待結局的到來,也忘記鋪下一些巧妙的哏,讓結局的翻轉更有威力,整部片從頭到尾一直想製造笑果取悅觀眾,無奈安排的橋段過於幼稚,無形中消磨了觀眾的耐性,使得《槑計劃》淪為一部荒腔走板的鬧劇。
恕我直言,劇情燒腦跟劇情無腦,雖然只差一個字,但等級差滿大的!
想看劇情燒腦的電影,近期的《佈局》是不錯的選擇。
最後用一首十四行詩點評: 號稱港版兩根槍管的槑計劃, 跟蓋瑞奇拍的正版落差太大, 劇情講述龍鳳鏡可賣出高價, 可想而知各方人馬都要搶它, 正邪雙方鬥智鬥力爾虞我詐, 無奈節奏拖沓轉折生硬又瞎, 導演功力不足安插多組人馬, 以至於整齣戲結構太亂太雜, 許多橋段幼稚明顯智力缺乏, 迫使演員對戲有種謎之尷尬, 搞笑橋段表情生硬動作浮誇, 細節推理漏洞百出亂無章法, 關於爛片沒有最差只有更差, 香港金話梅獎本片有機會拿。
延伸閱讀:《佈局》影評 九品中正制度評分:九品,下下之作。
(一品最高,九品最低)
这个12月有点冷,不过大银幕上却是一片火热,接连的燃片裹挟着满满的荷尔蒙杀奔而来。
先是8号《血战钢锯岭》首开战局,演绎一场硬碰硬的血肉搏杀,紧接着9号接连上映《呆呆行动》《萨利机长》《反黑行动组》三部男性题材影片。
扎堆出现的男性题材,虽然题材和类型各有不同,但都带有着男性气质,轮番挑动着观众的肾上腺素。
在电影中,不管是战场上的男性英雄主义,还是平常中各样性格稀奇的魅力男性,对观众而言说到底不外乎几种呈现方式,要么是各种场面的枪火轰炸、拳脚搏击,扑面而来视觉冲击;要么视觉为辅,着重于对人物细致的刻画,带你剥开男性主角的性格魅力。
当然,也有二者可以兼得的题材,比较讨巧的可能是动作/犯罪类影片。
上面提到的几部影片中,《呆呆行动》和《反黑行动组》恰好属于比较相似的题材,都属于上面提到的犯罪类型影片,都有动作戏和文戏相配合。
前者构置了一个荒诞且乱象丛生的黑道世界,里面免不了有机关算尽和拳脚相向;后者是警匪的对抗,子弹横飞。
不过比较起来,《反黑行动组》这类犯罪题材对于华语观众而言似乎有些大而无当,对于经年浸淫港片警匪片的中国观众而言,外来的警匪在情节和人物的生动上多少还是有些生涩。
另外有意思的是两部影片的主演,他们都在令人难忘的警匪题材中挑任大梁。
陈小春担纲《呆呆行动》,和汪东城合作蠢萌搭档,《反黑行动组》里则是永远的杀手让·雷诺。
山鸡陈小春为人说熟知的当然是古惑仔系列,不过去年的《树大招风》又让他多了另一个响当当的名号,即一带贼王卓子强。
让陈小春塑造卓子强似乎合理正当,他把这个嚣张跋扈中还带有些理想主义色彩的人物演活了。
他在影片中皆是癫狂夸张的风格化演绎,而这样的选择也恰恰符合一个招摇的人物。
让·雷诺则是经典影片《这个杀手不太冷》的莱昂,这个酷萌的大叔至今为影迷津津乐道。
其实两人在形象和气质上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有令人一眼望去的呆萌点,说白了两人都是有观众缘的好演员。
照这样聊开来,其实两人还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喜剧方面,他们都有过经典的喜剧演出。
陈小春其实不必说,他是一个自带喜感的人物,以致于很多观众都会自然而然地把他当做一个喜剧演员。
单说电影方面,其实《古惑仔》系列里的山鸡就是一个带有喜剧元素的经典形象,而他又主演过纯粹的喜剧影片比如《好命先生》《神勇铁金刚》,尤其后者,一想起影片中那个智力已降至三岁小孩水平的铁男就让人忍俊不禁。
而让·雷诺也有《绿芥刑警》,他在影片中饰演一个嫉恶如仇但是诸事缠身的强悍警察,有点类似搞笑版的《这个杀手不太冷》,吕克·贝松曾用wasabi(芥末)来形容这部影片的呛辣风格。
不过,如果把《呆呆行动》和《反黑行动组》对比来看,虽然后者的面子工程很不错,但是影片对于极致风格的过分关注实在拉低了整体的精彩程度,那些令人尴尬的慢镜头,缺乏逻辑感的对轰和爆破,让影片横生断裂感,也严重影像了文戏的发挥。
反倒是《呆呆行动》更胜一筹,动作、搞笑配合着荒诞和讽刺,既有一定的风格化,也有一定的现实维度。
作为陈小春重返港片打戏的一记重磅,他自然全新投入,动作场面设置安插有序。
而喜剧方面也能看出整体的布局,笑料的节奏和剧情的推进稳扎稳打。
《呆呆行动》在蠢萌和搞笑中多加点荷尔蒙,相较起来,它倒是更加贴地气。
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港式黑色幽默喜剧《呆呆计划》中如是说。
确实,全片的故事,围绕一面龙凤宝镜展开,一群不小心被命运掌控的人,如同俄罗斯轮盘游戏中的赌徒,身不由己,任由安排,但他们又总是在不屈服于命运的挣扎中奔跑,阴差阳错中,喜感十足,生死莫测中,啼笑皆非。
看《呆呆计划》,本以为去看的只是部喜剧,结果各种悬疑情节足够惊心动魄;本以为这是一场疯狂的夺宝故事,却不料超时空的多线叙事太过烧脑,不仅将陈小春饰演的赌场洗码仔梅大志引入了一场扑朔迷离的杀人局,而且也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始终在奔跑,却似乎永远找不到出口的疑案迷宫,虽然《呆呆计划》不是一部大制作,但足够精致,毕竟只要用心,就能做出精彩的电影,小成本依然可以出品烧脑佳片,从这点说,《呆呆计划》很惊艳。
其实,小成品出烧脑佳片,向来有之,君不见盖里奇的《两杆大烟枪》,完全是黑色犯罪片的扛把子经典,充满了浓浓的英伦幽默风格和放纵的打砸抢,而宁浩的《疯狂的石头》,则是扛起了内地的黑色喜剧大旗,由此引发了一股“疯狂”的黑色喜剧潮,尽管其中或有山寨,或有跟风,但宁浩至少一路又出品了《疯狂的赛车》、《无人区》、《心花路放》等等,坚守着这个充满魔力的领域。
其实《呆呆计划》也可以被称为是“疯狂的宝镜”,毕竟全片同样是寻宝夺宝路线,围绕着一面古时流传下来的宝镜,一群“亡命之徒”和“保命之徒”展开了拼了命的狂奔,无论是福建的北漂,还是香港的黑涩会老大,以及韩国的高能化妆师,无不深陷其中,欲夺之而后快。
因此,全片的故事,有着典型的黑色犯罪风格,黑帮、买凶杀人、夺宝、抢劫、赌场、高利贷、枪战、阴谋……等等等等,简直是一部犯罪大观。
在《呆呆计划》中,有几件道具,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一面龙凤宝镜,不仅串联了古今中外,也使得众人的命运在纷乱中纠缠不清;一场赌局,让两组“烂赌仔”同命相连,被抵押为人质,备受摧残;一张十亿元的支票,带出了有关友情和金钱的抉择,也引发一场疯狂的追逃,最后两败俱伤;一次绝命的救赎,让“山鸡”大叔陈小春和汪东城“冤家聚头”,打开了整个阴谋的潘多拉魔盒……在观影的过程中,大脑稍微懈怠,便跟不上剧情,更无法通过那根时间轴,来串联出每个事件发生时的递进关系,这种结构,犹如传统的“中国结”,虽然创作的时候必定竭尽心力,想当年《疯狂的赛车》也是走这种多线叙事结构,结果写残了若干的编剧的轶事,还历历在目。
但这样的努力,转化为影视作品的工整、繁杂与精巧,对观众而言,却是全程无尿点的酣畅淋漓。
在三局五线的烧脑结构之上,《呆呆计划》无处不在的冷幽默,似乎刻意给这个太残酷的故事,蒙上了一层荒诞的面纱,这里虽然有着看似穷凶极恶的追杀,却并没有血肉横飞的惨烈,和触目惊心的残酷,即便是片中的反派,一个个凶神恶煞般穷凶极恶,但在整个故事中,又各自扮演着被愚弄戏耍的“笨贼蠢贼”的角色,终于让一部血腥暴力的“大逃杀”,变成了充满奇巧机关的“猫鼠游戏”,脑力体力不佳者,勿入。
周末看了一部超级港片味儿的电影《呆呆计划》。
作为跨年贺岁档的首发炮,就连上映日期也充满了港式新年的喜欢。
熟悉港片的童鞋们都知道的,贺岁档是香港电影的习俗,这期间上映的电影很多都是圆圆满满的喜剧,既是图个好彩头,也满足了观众开开心心辞旧迎新的心态。
影片开场,便充满了港片的老味道。
虽然地点从香港的弥敦道、澳门的拉斯维加斯赌场改到了韩国的济州岛,但却集合了港产电影中那些独有的小特点和怀旧元素。
主人公梅大志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在济州岛赌场做洗码仔。
汪东城饰演的郝东东是个纯正接地气的北漂一族,虽然套着古董鉴定师的名头,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初出牛犊。
这种一个成熟的大哥遇到一个初出茅庐的帅气小弟,是很多港片中的经典再现!
不仅《千王之王》、《英雄本色》这些老牌经典影片,《澳门风云》等现代港片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套路。
这似乎已经成为了香港电影的一个标志。
意外碰到《呆呆计划》肯定是个惊喜。
陈小春、吴启华这些香港老牌的电影明星,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港产片的味道。
很多经典的港式台词,从陈小春嘴里讲出来,就很容易让人回到那个遍地帮派纷争的香港黄金时代。
梅大志和郝东东组成兄弟二人组,却被黑老大十三幺意外跟踪,郝东东十分懊恼,却看梅大志一脸淡定的讲,干我们这行,很容易被人跟踪啊!
这个时候,你一定想,身为香港人的梅大志,虽然只是个小小的洗码仔,但他一定经历了什么,才会如此淡定!
谁让他出生在卧虎藏龙、风起云涌的香港呢!
说到演员陈小春,最爱他的永远都超越不了《鹿鼎记》和《古惑仔》。
当陈小春在影片中黑色正装的出境的时候,相信很多观众会想起当年意气风发的岁月。
而“友情岁月”的手机铃声,无疑是一剂心灵鸡汤,勾起了人们对于《古惑仔》时代的情怀。
由森岛执导,陈小春、吴启华、邓家佳、汪东城、李凡秀等主演《呆呆计划》,传承了港产电影的喜剧元素,也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之上,加入了新鲜的元素。
整部电影,围绕着中国元朝元顺帝和奇皇后的故事展开想象,一对儿龙凤镜,牵扯出一段家族的恩怨,被命运卷进去的小人物们却意外收获了很多珍贵的友情、爱情。
影片中,有关龙凤镜的奇巧机关,很有《夺宝奇兵》、《鬼吹灯》等这些探墓故事的神秘感当然了,作为引领港片回归的一股清流,《呆呆计划》的结局,怎么能少得了精彩绝伦的港产喜剧元素。
让大BOSS白楚雄日思夜想的龙凤镜,最后竟然是一块儿饼干,而主角们用近似整蛊的骗局,战胜并戏耍了这个背信弃义的大恶人。
一票朋友们在济州岛开起了“奇皇后饼干屋”,生活充满了乐趣,而朋友们也在一起……完美的港式结局,开心吗?
反正,我看得很开心!
这是一张神奇的海报,在没看电影之前,我只觉得这是一张设计感炫酷的海报,内容很丰富,既实现了人物关系谱的功能,也像元素周期表一样,列举了一些重要道具和场景,不过当时并未特别在意,当时不禁想这无非也就是一种设计风格吧,就像有的海报喜欢码人头,有些喜欢秀蓝天白云,都是根椐影片的特点来的,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然后在看完电影之后,回头就想到这张海报,觉得自己似乎忽略了点什么,于是就回头再来看看,越看越厉害,电影中所有的关键元素,特殊的线索,重要阴谋和局,都被这一张图一网打尽了,看了一整年的电影,海报就服这张!
看一眼这张海报 先应入眼帘的就是中间的无价宝物,一看就能联想到片中金光灿烂又带有历史沧桑质感的龙凤镜,从宝物往上边看,是重出江湖的“山鸡”,陈小春饰演的济州岛赌博场洗码仔梅大志和邓家佳作饰演的老婆安静,这一对赌场夫妇,还有汪东城与张小觉饰演的蜜月夫妇连接在一起,还有赌桌,不确的输赢决定命运的走向,告知我们从天价宝物到赌桌,这一群底层人物要把自己人的生放在轮盘上赌一下了,赢就逃出生天,输就成为别个玩家的牺牲品。
把电影中的人物命运如此形象的通过海报一角就展现得漂流尽致,想想也是没谁了,而如果这一小块区域充分说明了是宝物改写了两对夫妇的命运,那再往右看,则是一片片血雨腥风和神秘的迷局了,吴启华饰演的黑道富城白楚雄,诡异中流露着凶光的眼神,把这场迷局的背后,利益集团与罪恶势力的勾结,显现得入木三分。
这些亦只是表面,再仔细看一眼海报,则会发现更多细思极恐的细节,像求急用的十亿韩币支票,荷枪实弹的警队在街头严阵以待,白楚雄在游艇上设下的毒计,堪称全片动作华彩的船厂大战, 还有手枪、匕首、绳子、笔记本、阀门、追尾等大批细节,将整部电影的重要元素一一浮现,纵横之间,虚虚实实,串连起一个围绕国宝展开了惊天迷案。
影片中还出现了故事的背景,紧促的都市景观,喻示了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夺宝大战,众多人物分多条线索展开明争暗斗,每一秒的气氛都令人窒息,更厉害的是,就在通过海量细节把影片都贯穿下来的时候,竟然一眼扫见了元顺帝的王妃,这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确确实实是元顺帝的王妃,这海报设计得真是有想象力,连背景人物也难逃罗网。
厉害了,WORD设计师,通过海量的细节,来跟观众们玩了一把海报版的大家找茬,如果你也看过电影,请一起进来看看吧,还有多少精妙的细节。
这两天多部大片接连在影院上演,战争代表作《血战钢锯岭》、空难题材《萨利机长》,爱情轻喜剧《28岁未成年》,以及超高口碑的日漫代表作《你的名字。
》,在一众大片的狂轰滥炸下,观众也面临着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境地。
其实选择起来,远没有这么复杂,抛开大片不说,一部同期上映的《呆呆计划》就很值得关注。
片中没有高能的特效、震颤人心的战争场面、如诗如画的风景,但凭借演员们精湛的演技、烧脑的情节设计、复杂的人物关系,多线索的紧密交织,犹如一股清流,给观众带来非比寻常的观影体验。
影片《呆呆计划》是由森岛执导,汇集了陈小春、邓家佳、汪东城、李凡秀、吴启华等人的演出阵容。
故事围绕着一龙一凤两面传世宝镜而展开,夺宝者阵营、护宝者阵营各色人等轮番登场,一场又一场围绕宝物的大战由此而展开。
全片的登场人物众多,夺宝者阵营:白楚雄(黑道富商)、十三幺(黑老大)、明哲(济州岛黑帮老大)、车基范(化妆师兼杀手)等;护宝者阵营:梅大志(独唱洗码仔)、安静(梅大志爱人)、郝东东(古董鉴定师)、车基范(良心发现弃暗投明)等。
由此可见,护宝者是一群临时组织的“朝阳群众”,而他们要面对的绝不是吸毒、卖淫等个案,而是几大黑帮的重重考验,不禁让人为他们捏把汗。
片中,起拍价四千万美元的龙凤镜成为两拨人争夺的对象,飙车、肉搏、枪战、追逐,在追寻宝镜的同时,双方也在不断的斗智斗勇,开出各种筹码和条件,一时间难分难解、胜负难料。
就在此时,一张面值十亿元韩币支票的出现,意外改变了战局。
原本不属于护宝者阵营的梅大志和郝东东,迫于赌债压力,组团追寻这张十亿元支票,一门心思想着还债救人,未曾想到支票的背后意外牵扯出龙凤镜事件,于是乎二人顺理成章加入护宝阵营,胜负的天平就此倾斜。
另外,片中出现的济州岛机场、教堂和六号船厂,这三个地点观影时千万要注意,不光是多线索的交叉点,烧脑环节的起点和终点,还是重头戏的上演之地,可以说片中的压轴戏都集中在这三个地方。
影片结尾,在六号船厂上演了一场大战,各方人等一起登场,为争夺龙凤镜大打出手,直杀得天昏地暗、你死我亡。
而这场重头戏的背后,其实是融入了几十个心思极密的布局,从黑道富商的机场接机、到职业杀手的引荐、交易过程动手脚、突如其来的匿名电话、船厂的枪战与两败俱伤、传递给黑帮的假消息、司机的胜负手、以及还原现场的各种方案……几十个环环相扣、紧密相连、脑洞大开的布局接连上演,如同一张纷繁复杂的网,令你插翅也难逃。
而这只是其中的一场戏,全片类似的高能桥段不胜枚举。
在这部以烧脑著称的影片中,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和段落都能改变全片的走势,奉劝大家观影时千万不要走开,稍有瞌睡离场将会面临断片的危险。
以上是笔者的观影攻略,细心的朋友观影时不妨对照下,看看笔者说的正确与否。
时隔多年,仍清晰记得中学时代录像厅里第一次看周星驰喜剧《整蛊专家》里的爆笑一幕:大傻成奎安气汹汹而来,反被整蛊专家搞得先是差点命丧高楼,接着被如厕时抛出卫生间至大庭广众之下,无奈中只好真的“变傻”……还有星爷的喜剧片经典《唐伯虎点秋香》里,人胖人可爱的对穿肠谷德昭,被华安接连对对入流,翻身在地、喷血不止……足见,纯正的港产喜剧片中给人印象深刻的除了主演们的无厘头之外,黄金配角甚至是反派们的那怕是蜻蜓点水的出场和对白,都能给观众留下至深的好念想儿。
尤其是那些周身散发着蠢、笨、奸、滑、傻的气质和表象,再带着浓重的自信,不对,应该是自大的特性的反派们,更是从本就搞笑幽默的情节和故事里喷涌出浓浓的喜剧风来。
用现在流行的词儿来形容,就是优质逗比。
这些反派们之于全片的重要性,除了风险一幕又一幕的经典搞笑桥段外,更成全了一个又一个喜剧大咖的诞生和喜剧经典的流传。
因此,同样值得我们尊敬和纪念。
终于,在这个寒气逼人的冬天,观众们有幸迎来了一股逗气逼人的港产喜剧片《呆呆计划》。
片中几位明星主演的表现相当不错,将一个缺钱、缺爱、缺德……等各方势力奔着无价之宝龙凤镜,拼命抢夺的夺宝悬疑加动作冒险的故事演绎得堪称精彩无极限!
期间笑料足量,情节也足够曲折。
陈小春和汪东城一边领衔一边搞笑,邓家佳等几位女星则肩负养眼,而以港产片中资深的大反派吴启华为首的一众恶人反派们则从一开始便展开了无头苍蝇式的疯狂逗比模式。
包括来自韩国的喜剧演员朴文旭和国内谐星何军这一对“明哲和钢蛋”组合领导的“极端流氓组织”,一路追寻着价值几千万的宝贝,一会儿疯狂绑票儿,一会满街打闹,浓郁的无厘头风格,让观众爆笑不断,捧腹难禁。
“他这是借么?
他这分明就是劫!!!
”,“呆呆我妹,你个蛋!
”一句句引得全场哄笑的搞笑台词也是不断地从片中一个个逗比反派的嘴里冒出来。
事实上,港产喜剧片的优秀精髓,除了主演们精湛的大银幕表现和对角色的完美诠释外,反派配角们的蠢笨以及自负自大的特质,更是助力主角刷声望的最大动力。
而且港产片中也相当盛产蠢笨且精彩留名的反派们。
成龙、洪金宝和元彪师兄弟主演的《快餐车》里,那个广场得瑟的飞车党,在被K之后,嘴里嘟囔着“妈妈不让打架”的唯一一句台词,让观众记住了小黑柯受良的精湛车技的同时还有他的搞笑本事。
周星驰尚是星仔时主演的《破坏之王》里,一本正经严肃威猛的林国斌版“断水流”大师兄,在被“无敌风火轮”PK之后的喜剧效果相当精彩。
还有《醉拳3》里的娘炮杀手任达华;从《赌神》到《赌侠》中接连被耍的大口九成奎安;《水浒传之英雄本色》里最恶多端最后被劈成两半扔说这“你能把我怎么样?
”的高衙内(单立文饰演);还有同样是胖子编剧谷德昭塑造的《食神》中的腹黑唐牛,等等等等。
而再看眼前《呆呆计划》里的诸位逗比反派,他们的又蠢又笨又自大,以及他们最后的各种被戏耍,简直和他们的前辈一脉相承。
值得推荐!
不是太挑剔,的确差。
用演戏的方式去欺骗,这样太假了。
不是太挑剔,的确差。
用演戏的方式去欺骗,这样太假了。
不是太挑剔,的确差。
用演戏的方式去欺骗,这样太假了。
不是太挑剔,的确差。
用演戏的方式去欺骗,这样太假了。
不是太挑剔,的确差。
用演戏的方式去欺骗,这样太假了。
不是太挑剔,的确差。
用演戏的方式去欺骗,这样太假了。
不是太挑剔,的确差。
用演戏的方式去欺骗,这样太假了。
不是太挑剔,的确差。
用演戏的方式去欺骗,这样太假了。
初看这部电影的片名,《呆呆计划》,感觉倒不如《槑计划》更好,结果一看人家曾经的片名还真叫《槑计划》,估计是这个“槑(mei)”好多人读不出来,才换成如今这个片名,这下打脸了。
《呆呆计划》算是一部比较典型的疯狂喜剧,小人物卷入了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物龙凤镜的生死争夺中,与《疯狂的石头》这类作品类似,堪称典型。
同时,这类疯狂喜剧都有一个特点,即“步步紧逼式”的结构,主人公阴差阳错的被动参与到某些事件中,从而无法回头,戏剧性矛盾累逐步加,格局逐渐增大,被牵扯的人物以及势力越来越多,导致事件步步升级,最终迎来爆发或者逆袭的一刻。
这样的作品。
题材各异,给宁浩拍就是《疯狂的石头》、给林岭东拍就是《学校风云》,但无论哪种形式,共同点就是在这个特殊的模式化体系下极快的故事节奏,从而造成了该类作品“疯狂”的特色。
这部《呆呆计划》属于体系之内,与如上作品类似,但也有不同之处,这里的“不同”来源于这部作品内部固有的风格传承以及地狱属性。
简单而言,《呆呆计划》在类型片划分上,属于香港黑帮片的范畴。
提前香港黑帮片,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古惑仔》系列,已成当年永远的经典记忆,而且这个经典是无法重现的。
或许《古惑仔》系列还能拍出来,即使演员没有换,但这个时代变了,香港北上了,整个环境变了,审查制度来了,随之而来的,观众也变了。
2012年在宣传电影《血滴子》的时候,《古惑仔》系列的导演刘伟强曾表示,时隔十五年,他其实还是没拍够《古惑仔》,他们怎么从混混晋升到黑道食物链的顶端,但也拍不动了。
或许美好的事物就是用来缅怀的,在如今内地的市场之下,香港电影风骨不在,诸如《踏雪寻梅》这样的纯正港片也是凤毛麟角,还有多少人在坚守?
以《树大招风》为代表的港片,以另一种姿态示人,兄弟情义不再,热血江湖,还会有人敢去触碰?
其实呢?
欣赏这部《呆呆计划》,偶然发现了一个很不寻常的地方。
之前提到过,《呆呆计划》是疯狂喜剧的范畴,这类作品曾经在香港也风靡一时,就是许冠文创立的“许氏喜剧”,以市井小人物为核心,如《鬼马双星》《摩登神探》等都是如今被称作“疯狂喜剧”的模式。
而《呆呆计划》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本片将市井喜剧(疯狂喜剧)的模式运用到了黑帮片的题材之上,是本片最大的亮点。
陈小春饰演梅大志,几乎就是当年山鸡的翻版都是古惑仔,山鸡曾经混到了台湾,而梅大志则混到了韩国、老婆邓家佳赌输了向大佬借钱,要还10亿韩元,最后确阴差阳错的从借钱变成了劫钱。
这是本片故事的起因。
而汪东城饰演郝东东,几乎就是当年许冠文作品中男主角的形象,只不过从港式市井,变成了内地市井,一个来自福建的打工族。
两位原本毫不相关的角色,因一块龙凤镜被“绑”在了一起。
一个成熟的大哥遇到一个初出茅庐的帅气小弟,代表着香港黑帮片与市井喜剧这样两种类型片的融合,或者可以说,本片是黑帮片的格式下,以喜剧片的模式进行演绎,骨子里面还是江湖义气的写照,只不过有增添了诙谐的元素。
片中陈小春一袭黑衣,造型劲酷,就连手机铃声也是《友情岁月》,给人提供了美好的回忆,情怀满满。
而汪东城外形俊朗,实际上也是鬼马甘草角色一枚。
在这样的设定之下,兄弟情义成为电影主题的立足点,阴差阳错的市井鬼马喜剧是故事推动力。
两套组合就像那一分为二的龙凤镜一样,在经历了被人追杀,亡命天涯、兄弟反目再到绝地反击的层层推进之后,故事一环套一环,最后合二为一,也带出来我们许久未见的江湖。
电影的结尾完成了一次类型片之下的经典逆袭,情义大哥与鬼马小弟的联合,整蛊大反派,在“兄弟回归”的基调下达成,再度勾起我们当年古惑仔狂情的同时,也让观众看到了本片与众不同之处。
这样的故事,有情怀,有噱头,与时俱进,《古惑仔》始终是一个好的故事,想要拍出更好的感觉,并不止是怀旧那么一条路。
如果在怀旧的同时,注入新的元素,或许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这部《呆呆计划》采用这样的方式将昔日火爆的两种香港类型题材进行了一次融合,为港式喜剧探索了一个新的模式。
在我心目中,不是说随便请几个香港演员演演就是香港警匪片,黑帮片。
呆呆计划,这名字起的还有点搞笑咯。
来看主要还是由于陈小春,但是发现“被骗了”,陈所饰角色并没有理想中的好。
第一,号称本片男一,出场没有感觉很多啊;第二,感觉陈不太适合饰演这种平凡小角色形象。
可能由于山鸡哥的形象根深蒂固,而且其在《树大招风》中的大哥形象也是塑造的很不错。
额,至于“唐悠悠”还是建议去演你的喜剧比较好。
影片定位悬疑,就故事来说,算不上什么悬疑故事,是借助拍摄剪辑手法来完成的。
这种手法好坏参半。
所谓无巧不成书,好的方面确实是塑造了悬疑,前后有呼应,小的设计精巧,但是这种方法有时却会看起来很乱,这就要考察剪辑的功力。
就本片来说,由于故事本身的简洁,这种画简为繁硬悬疑感觉很生硬。
故事远非传统的港片,没有真正的悬疑,这也是最大的失败之处。
影片说实话还行,故事性结构层层相叠,线索也相连接,可以打7分。
尴尬
有时间看这电影,干点别的多好。
挺欢乐的
香港电影其实就这水平,这些年也没太多长进,不管是徐克还是陈小春,只是观众长大了,以前那套已经没什么人看了。
难怪之前说是“两杆大烟枪”,终于是知道了,果然是几条路线相互结合,通有趣的。喜欢影片中间是不是加入的爱情元素,虽然有点违和。。。影片一直在强调不赌博的观念,挺戳。又是一部到最后才知道“啊~原来是这样”的电影。是很好的放松的电影,推荐
尴尬
给陈小春6分
《呆呆计划》各方争夺明星拍品龙凤镜。(2)
作为一部悬疑类的喜剧电影 影片除了惊天大阴谋引人入胜 片中的反派如何实施那些不成功的犯罪计划也是一大看点 这颇有昆丁系列电影那种黑色幽默的味道 总体来讲 看犯罪分子如何聪明反被聪明误也是这部片子的众多笑点来源 作为一部有智商有笑点的喜剧片 接下来将带你们一同看下那些不成功的犯罪手段 还好
!陈小春撑起了整部影片,各种巧合生搬硬套有些严重
我只想知道那十亿韩元最后啊有人发现
我是有多抑郁才会觉得这片子有趣…………
前半部分一般,后半部分不错,把前面的都交代了一下。。
巧合也太多了,这世界该有多小啊。邓家佳和汪东城还是那么夸张。
森岛和邓家佳都是电影质量的保证,从来就没错。
还不错,就搞笑情节来看,很好玩。喜欢搞笑口味的,推荐看一下。
我爱看喜剧
能想出这个片名就够呆了
春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