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集小女主确定了自己的主角身份之后,这集就飞到巴厘岛向天行者拜师学艺!
天行者心说:擦,我还年轻,导演你这什么意思?
导演:根据大数据分析,你有点过气了….天行者:擦,我还是可以演一演的,现在年轻人喜欢什么,我cosplay一下!
于是天行者就在小女主前边摆出了佛系丧文化…..小女主:WTF,导演你管不管?
导演:让子弹飞一会吧这边,莱亚公主继续展示着她酷炫吊炸天的技能---逃跑…..上一集里Finn大哥搭上了小公主,一下子从N线群众演员变成了男配!
眼看天行者气数将近,哥们想,要不我搞点政绩,冲冲男主角?
Finn:导演,我准备搞点大动作,吃苦我是不怕的,但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能不能快点拍个姑娘来我身边?
反叛军方面也选择战斗队员方面也是先把好看的送上去,所以开始几场战斗,反叛军好看的姑娘都死光光了!
剩下一个贾玲海外版!
导演:贾玲上!
于是有了他们第一次相遇!
双方都被对方给震惊了!
Finn:WTF….导演,这个怪兽是不是化妆失败了?
贾玲:WTF….和配角演对手戏很容易挂掉啊!
两个人过于激动,都忘了台词,陷入尬聊….反叛军这边,陷入尬聊,一般说一句:原力与你同在!
就可以结束对话,类似第三帝国的:哈衣,希特勒!
Finn:原力与你同在!
贾玲想:擦,你Y要甩了我么,同在你妹啊!
来让电击枪爽你一下!
导演:天行者,差不多行了啊!
按台词演!
天行者:导演,其实,不是我不想演,原力这个东西我们已经吹了一个系列的牛逼….我们怎么展示啊!
导演:古老的东方有个八卦,你就随便cosplay一下!
天行者对小女主说:原力这东西,有阴就有阳,我们有多牛逼,银河帝国的那个大哥就也会有多牛逼,所以刚刚我是想通过佛系丧文化,削弱他的武动,你懂了吗?
小女主:那感情简单,我不练攻了,等你挂了,我不就变得和他一样牛逼了吗?
哈哈哈哈哈哈天行者: NMB…..知道了这个秘密的小女主,没事儿就和前头盔大哥微信视频.小女主:大哥,你快点把天行者弄死。。。
这样我们俩就一样牛逼了,将来一阴一阳,保持这宇宙的平衡,谁也别把谁弄死,演个20集星球大战再说,你说咋样?
头盔大哥:你知道,其实我本质是个好人,但是小时候是在天行者开的颜色幼儿园毕业的,童年有阴影,为了宇宙的平衡,我被迫当了坏人,你懂我吗?
小女主:我懂,我懂!
头盔大哥:嘻嘻嘻嘻,欢迎你来我这玩!
结果,他们俩聊天被天行者看到了!
天行者说:姑娘你还年轻啊,我们这个宇宙自古正邪势不两立,没法融合的,你不会是金庸的小说看多了吧…小女主:呵呵….Finn和贾玲为了拯救飞船,去了银河系的拉斯维加斯….在哪里,贾玲向finn唠叨了一下自己悲惨的童年…Finn心说:你能有我惨吗?
在惨你还有童年,我就是一个人造人….最后当他们一步步走到终点的时候,才发现…..中计了!
Finn:导演你玩我?
导演:别忘了你们的身份,您们是配角,你们有什么资格拯救世界!
话分两头说:莱亚也在培养接班人….大帅哥奥斯卡凭着超高的武力值眼看无限接近接班人的位置,结果莱亚指定了一个家庭妇女做接班人…家庭妇女上台后进行了一场苍白无力的演讲,意思告诉大家,别怕死, 我们的精神永存!
奥斯卡:你TMD的在逗我?
眼看家庭妇女就要把大家带到绝境,奥斯卡急了,联合小配角搞政变……关键时刻,睡了半集的莱亚公主起床了,向大家解释了来龙去脉原来家庭妇女党性很纯,早就做好了为革命事业牺牲的准备,看到这里,奥斯卡羞愧的低下了头!
家庭妇女:小伙子,你很有前途,撸起袖子加油干,革命事业就靠你了!
小公主总算见到头盔哥,头盔哥待她见了山大王!
山大王:卧槽,这是个好机会啊,把他们都灭了,老子就能接着演了,哈哈哈哈导演:呵呵最后头盔哥把反叛军都堵在山洞里Finn又开始幻想拯救世界了!
贾玲阻止了他!
Finn:Why?贾玲:导演说,留着你,下集我们还有小女主和奥斯卡可以演一集星球大战外传:爱情的幻影之类的言情剧!
莱亚说:大家别怕,我说我在这,会有革命同志来救我的!
勤务兵:报告莱亚,发出的whatapp显示已读,但是他们都不来…莱亚:天行者,来吧…别忍着了,你以为你躲着就躲到下集吗?
天行者:导演,你的意思是我过不了这集了?
导演:恩…..头盔哥:哈哈哈,太棒了,这集天行者准备谢幕了,这个死人和我打,我也能名垂青史啦,哈哈哈哈哈,天行者,要按台词演哦,嘻嘻嘻于是开打….打了一会之后,头盔哥觉得不太对劲…就拿激光棒桶了一下天行者头盔哥:我CNMB,他原来是个VR啊!
天行者:你以为我这么多集的牛逼是白吹的?
小女主:卧槽,天行者要挂了,我果然牛逼了!
可以把石头抬起来了!
Finn望望贾玲,望望小女主,想想下一集可能要和贾玲海外版演激情戏:导演,你TMD的太狠了!
奥斯卡看了一眼小女主:导演,下集能有激情戏吗?
导演:能,但是不一定和谁哦?
嘻嘻嘻最后,天行者望望巴里岛著名的日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禅了!
最后的最后,遥远的天边,一个被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压迫的少年,带着红印章,眼神坚定的望着远方,心中默念: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我想:你到是快点骑上扫把飞啊!
这样就能和哈利波特结合起来了!
迪斯尼收了漫威,星球大战系列也要融合啊!
)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对迪士尼的扩张和市场成功保持着戒心,担心经典IP们总有一天会毁于迪士尼坚持不放的PG-13泛娱乐政策——而随着《星球大战8》的上映,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了。
因为米老鼠对经典IP毁灭性的打击已然到来。
什么是《星球大战》?
是什么让《星球大战》和其他太空歌剧区别开来?
《星球大战》最大的魅力又是什么?
这些问题的答案有很多,但几乎没有一个会在《星球大战8》中出现。
和《星球大战7》相比,我们也更容易找到《星球大战8》究竟在哪些方面出现了问题。
J·J·艾布拉姆斯的《星球大战7》,虽然面临着一大堆的自我重复,但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星战精神”的原汁原味。
作为新三部曲的奠基作,J·J·艾布拉姆斯在熟悉的叙事框架里挖了不少深坑等着后人接力挖掘,而其极具极客精神的,行云流水的导演风格,也成为了电影质量的重要保证。
然而,莱恩·约翰逊以一人之力自编自导的《星球大战8》,不仅唾弃了乔治·卢卡斯的丰碑,还粗暴蛮横地把J·J·艾布拉姆斯的伏笔直接砍掉,深坑就地掩埋,活生生地把《星球大战》这样的家族史和革命斗争史,变成了不知节制的简陋笑料,永无止境的追逐,斗剑和光枪piupiupiu。
换句话说,迪士尼把漫威电影的那一套“成功学”模板,照葫芦画瓢地扣在了《星球大战》的身上。
而所谓的“成功学”,从来都不是真正的“成功学”;商业上的成功,也从来都不能等同于艺术和社会价值层面上的成功。
在莱恩·约翰逊的“迪士尼齿轮”式编排之下,《星球大战8》为整个《星球大战》系列做出的唯一一点微小的贡献,大概就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让这个系列变得极其陌生和空虚——而在其他任何水平上,都是自以为是和自欺欺人的大开倒车:逻辑松散,角色敷衍,剧情乏力——与《星球大战》渐行渐远,与普适的迪士尼式烧钱大片亦步亦趋,这样的《星球大战8》,唯有特效和摄影值得褒奖。
观众友好的《星球大战8》,显然依旧会受到市场的追捧,但是这样存在感稀薄和自毁前程的《星球大战8》,还不如回炉重造来得痛快。
与《环形使者》展现出的力有未逮之感类似,莱恩·约翰逊的《星球大战8》对于自身的短板也依旧无能为力。
而依靠迪士尼厂牌的力量,《星球大战8》有那么短暂的几个时刻令人满足,但在绝大多数时候,电影抛弃了《星球大战》的根基,却又想以自己的形式变得更加复杂——结果当然是显而易见的自作聪明。
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整部电影就像是最糟糕的漫威电影,史诗感和战争戏被见缝插针的插科打诨和萌宠卖萌搅成浆糊,生怕别人不知道迪士尼要卖周边卖玩具,更不用说拍脑袋一样的情节设计(给太空奶牛挤奶?
峭壁上插鱼?
Really?
真的需要这种玩意儿才能体现卢克的绝地大师形象吗?
)。
故事细节上的严重缺乏,让《星球大战7》打下的底子变成了没什么卵用的纸老虎,尤其是在关键人物命运的草率处理上(没错就是“英雄不问出处”的蕾伊和“愤怒管理”的卢克),让人倍感失望。
《星球大战》的故事中,重要着眼点就是传承和宿命论,以原力为依托,这种角色之间命运纠缠的剧力设置,才让一代又一代的粉丝为其欲罢不能。
而《星球大战8》在剧情关键点上的敷衍了事,让原力本身几乎成为了人人唾手可得的玩物,这种自爆式改编,也足以载入史册了。
缺乏深层动力,全凭意气用事,这就是《星球大战8》中大多数主要角色的行事动机,从蕾伊到卢克到芬恩,每个人几乎除了耍逗逼就是怒气冲天,角色在设计和推进上有着严重问题(法斯玛上尉再一次,也最后一次被浪费了),说好的挖掘人物关系呢?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丰富的背景故事,但是那些对推动情节有着重要作用的人物,确实需要比“撸起袖子就是干”更充分的理由。
这些角色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除了正邪标签之外,又有怎样的个人动机?
这些被大幅忽略的问题,远比迪士尼的想象中要更重要。
另一方面,唯有亚当·德赖弗的凯洛·伦的身上体现出一些成熟的迹象,脱离和超越了简单的善恶分明,甚至比6、7个主要角色构成的反抗军队伍都更有看点,甚至可以算是影片的第一主角。
这也令他成为了最复杂的星球大战角色之一,也是让叙事多样化的尝试。
但莱恩·约翰逊的其他尝试,只能说是大失败了。
整部电影就像是俗套的电子游戏一样,电影对动作戏有着严重的依赖,你甚至能轻松看出哪些是NPC,哪些是支线任务,哪些又是QTE和checkpoint。
太多的光剑对战和太空激战,让电影在2.5小时的市场里显得格外滥竽充数,几乎足矣匹敌乔治·卢卡斯在前传三部曲中对特效互殴的痴迷。
同时,芬恩和新角色萝丝在富丽堂皇的赌场支线对主线情节几乎没有任何用途,完完全全独立于抵抗军落跑的事件以外,完全的意义不明。
凭借一系列蹩脚的喜剧和非喜剧设计,莱恩·约翰逊成功地毁掉了《星球大战8》,同时在废墟里注入了海量的迪士尼电影元素,最终弄成了这样一幅四不像的模样。
除了美学上的成就(自《帝国反击战》以来,《星球大战》电影头一次对色彩和构图有这般重视),整部电影都像是顶着《星球大战》头衔的,俗套、松散和缺乏思想的普通太空电影。
好看吗?
的确好看。
镜头美吗?
也的确美。
但这样空洞和人畜无害的绣花枕头,不是《星球大战》所值得的正传续集。
毫无疑问地,自信心和钱包爆棚的迪士尼还会接着这条漫威摸索出来的黄金大道继续走下去,更多资质平平但能完成任务的导演和编剧,将加入这些用钱充起来的硕大商业电影系列里,让所有的迪士尼商业大片都像是漫威宇宙的番外篇一样滑稽和空虚,直到你再也认不出来它本来的模样为止。
而作为这些IP的粉丝,作为一名观众,你无能为力。
所谓养鼠为患,“农夫与蛇”的经典故事,终于以“观众与米老鼠”的形态现身了。
感谢《新京报》给了偶整个不带广告的版面去表达我对《星战8》的意见。
不过报纸版面还是有限,本身就已经为了字数问题没有放开写,见报时还有删节,所以最后刊登的稿子可能还是有些观点表达得未算清楚。
这里发的是投稿原文,权当记录。
后面也不会再花时间启动完整版的“喷子模式”了。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简称《星战8》)引发星战电影史无前例的口碑分化,影评人一致好评,星战迷全面声讨。
绝大部分争论的关键,落在了“离经叛道”这四个字之上。
老英雄告别舞台在经典的星球大战“正传三部曲”中,卢克·天行者击败了西斯(注释1),把达斯·维达(注释2)拯救回原力的光明面,俨然重振绝地声威的新一代传奇人物。
莱娅公主带领义军推翻了帝国暴政,并与态度日益端正的流氓英雄汉·索罗结成眷属,银河系看来终于揭开和平的新一页。
但在正传大结局《星球大战6:绝地归来》上映的32年后,讲述后银河内战(注释3)时代的第一部星战电影《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把以上希冀全部推翻。
汉·索罗与莱娅处于分居状态,带着老朋友丘巴卡回到银河中下层的走私圈子。
天行者大师不知所踪,原力与绝地变成了大闹天宫、出埃及记之类的神话。
到了最新的《星战8》,卢克终于现身,然而堕落为一个隐居等死的颓废老头子。
莱娅仓仓皇皇,带着一群抵抗组织成员逃避全新势力第一军团的追杀。
她的亲生儿子本·索罗更名为凯洛·伦,是这场追杀的最终执行人。
至于汉·索罗?
看过《星战7》的都知道,他早就被儿子手刃了。
可见,《星战8》否定了正传的传奇、英雄的事迹。
当年见证卢克从贫苦农民成长为绝地大师、见证莱娅从高贵公主变成起义先锋、见证汉·索罗从黑帮爪牙变成情义汉子的星战迷,难免很难接受这样的结局。
有人这样为如此激进的设定辩护:时代在前进,星战的故事不能再局限在老英雄的框架中。
虽然卢克、莱娅和汉·索罗这“三巨头”离开(注释4)了,但是蕾伊、芬恩、波·达默龙等新英雄觉醒了。
这批新一代人物没有老英雄们的显赫背景,各自从默默无闻中走到银河的大舞台,代表了一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新时代精神。
这意味着星战电影跳出了英雄史诗的趣味,真正开始谱写和歌颂群众的力量。
卢克崩盘欠缺铺垫为《星战8》叫好的人,喜欢用这个词——不破不立。
不打破老英雄的神话,就不能立下新英雄的丰碑。
然而,“破”也有破的技巧。
在笔者看来,星战粉并非单纯为三巨头的传奇被抹杀了而感到痛心,而是对这个抹杀过程的粗暴怀有巨大的不满。
纵观星战故事的前世今生,突破和颠覆是其一贯追求。
最经典的颠覆是《星球大战5:帝国反击战》达斯·维达那句震撼人心的真相:“我是你的父亲。
”从此,星球大战从一个老套的正邪对抗故事,升华为一场用爱、信任和真诚来拯救堕落的意志历练。
而除了电影之外,还有各种周边小说、漫画、电子游戏、设定书讲述星战故事,令遥远的银河系更加鲜活生动。
这些被称为“衍生宇宙”的文艺作品,对旧格局的突破更加猛烈,然而它们依然为星战死忠所津津乐道。
小说“索龙三部曲”系列塑造了帝国军事奇才索龙元帅,改写了电影两大阵营角色脸谱化的毛病。
漫画《旧共和国武士》的主角,竟然是一个对原力不甚精通的菜鸟学徒,星战不再是“超人们”的故事。
漫画《传承》的主角是天行者家族的后人,他的自暴自弃比《星战8》的卢克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样是目睹了绝地圣殿被毁,万念俱灰的他选择走进灰色地带,与三教九流厮混,并拒绝接受绝地的教义。
只要突破的角度正确,星战迷也会喜欢新设定、新故事。
但《星战8》破得不正确。
卢克的颓废最具争议。
看完《星战7》,影迷对天行者的失踪各有猜想:是卢克与最高领袖斯努克交手失利了吗?
是卢克看着本·索罗走上黑暗面的不归路无力挽救吗?
《星战8》揭晓的答案却让人大跌眼镜:原来是因为卢克“感受”到了自己外甥“即将”堕落,结果一时鬼迷心窍,想趁对方在睡梦中时把他杀掉。
碰巧本·索罗及时惊醒,以为师父真的要下杀手,最终真的触发了黑暗面,从此变成凯洛·伦。
该情节难令影迷信服。
当年杀人无数的达斯·维达都被卢克挽救回光明面,现在本·索罗分分钟一条人命都没伤害过,卢克就这么害怕?
另外《星战7》中蕾伊看到一段幻象,一群伦武士屠杀绝地学院的学徒,似是暗示是本·索罗先堕落,再带领伦武士摧毁绝地学院。
现在《星战8》却告诉你幻象不作数,绝地学院的覆灭纯粹是由于卢克首先作死。
当影迷按照已有信息推理事情始末时,《星战8》却为了这个出人意料的“破”,把之前留下的线索作废。
没有线索意味着没有铺垫,没有铺垫意味着理由不充分,理由不充分意味着影迷不认可这样的故事处理。
此前曾经陷入口碑风波的《蝙蝠侠大战超人》就遇到过类似尴尬。
剧院公映版压缩了片长,很多来龙去脉没有交代,以致蝙蝠侠与超人的对抗显得不明不白。
导演剪辑版加入了更多的细节片段,完善了开战理由,才让电影的口碑回升。
所以不怕你《星战8》如何颠覆,怕就怕你不说清楚颠覆背后的诱因和脉络,令影迷们只能呆若木鸡:堂堂绝地大师卢克·天行者这么丢人?
卢克的扮演者马克·哈米尔在访谈中已指出过这个问题。
他表示不满意《星战8》对卢克的塑造,只能在表演时自己给卢克编一个故事,来合理化老年卢克的形象。
我们知道,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常常会自己主动为角色编一段自己想象的故事,以便揣摩角色的个性和心态,更好地融入角色。
但对于观众来说,他们不知道哈米尔脑补了什么故事。
哈米尔也许说服了自己,影迷却只发现《星战8》中的卢克几乎没有继承《星战6》塑造的卢克形象。
这种形象落差的原因在哪里,并没有人给他们一个可信服的理由。
这是为什么有粉丝觉得,“这不是我想象中的卢克”。
打脸观众其实并不过瘾《星战8》破坏了《星战7》的伏笔,不仅仅出现在卢克隐居、本·索罗堕落这一节。
至少还有两个大悬念被强行终止。
拥有强大原力潜能的蕾伊是什么背景?
对不起,蕾伊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身世,只是一个被穷父母卖给奴隶主换酒喝的可怜姑娘。
最高领袖斯努克又是何方神圣?
对不起,他一点都不神圣,凯洛·伦出手偷袭,他马上就丢了性命。
《星战7》的背景设定在《星战6》的30年后。
《星战7》导演J·J·艾布拉姆斯为全新星战三部曲定下的基调,叫做“似曾相识”。
银河系依然有两派势力对抗,而且该势力的形象,几乎分别直接承继于正传中的帝国与义军。
一批新老人物登场后,几个重大悬念浮出水面。
按照惯例,这些问题会在续集以及其他周边文艺作品中慢慢解答。
但《星战8》的思路仿佛是,与其解决悬念,不如毁灭悬念。
对于星战迷来说,揭开悬念不仅是得到一个答案,还要求答案符合星战固有的传奇色彩和想象奔放。
但卢克颓唐的原因解释得不充分,蕾伊的身世一点都不传奇。
斯努克被铺垫为一个“最终BOSS”式的人物,但说死就死,似乎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
《星战8》对《星战7》最大的打脸,来自那个似乎富有希望的结尾。
几个奴隶孩子讲述卢克独力大战第一军团的故事,暗示了卢克牺牲自己后,却真正保留了抵抗组织和绝地的“星星之火”。
但从《星战7》汉·索罗向蕾伊强调绝地是真实存在的情节来看,正传三部曲中卢克的事迹在《星战6》的三十年后已经俱往矣。
他摧毁死星、击败西斯、帮助建立新共和国,哪一项成就不比单挑第一军团震撼?
艾布拉姆斯认为这么精彩的事迹也会变成传说,约翰逊却觉得卢克吓唬一下第一军团就能传颂银河。
这表明,《星战8》不但推翻了正传人物的英雄形象,也掐灭了《星战7》铺排的重要线索,甚至否定了《星战7》的时代定位。
似乎《星战8》乃至后面的星战电影都不愿意再受《星战7》偏于传统的开局的束缚,所以干脆赶快清理《星战7》留下的比较重要的疑问。
这造成《星战8》与《星战7》从故事上来说看似延续,但创作精神彼此相悖。
《星战7》的故事元素像《星战8》中的抵抗组织一样,被赶尽杀绝,留下一点能重新组织故事的核心元素,便叫做有“新的希望”。
也许从不破不立的层面来说,后续的星战电影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但是《星球大战》系列最吸引人的地方,恰恰是一回接一回的太空史诗篇章。
连贯性在此扮演核心的角色。
所以艾布拉姆斯的《星战7》也许可以被批评为没有放开手脚,但始终被视为传奇的新开端。
现在它却因《星战8》而被定义为失败的黑历史,从此在星战电影体系中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
这是为什么有粉丝认为,“《星战8》单就故事而言是好故事,但不是一个好的星战故事”。
两位导演为何神仙打架?
从英雄角色崩坏到故事线索切断,最终暴露的是目前新星战电影创作方面的致命问题:没有统筹。
“星球大战”本身是乔治·卢卡斯个人的成人童话。
从七八十年代的正传三部曲,到本世纪初的前传三部曲,故事都由卢卡斯个人亲自规划。
而2012年迪士尼收购了卢卡斯影业,之后的新电影就是“米老鼠”掌握话语权。
艾布拉姆斯认为《星战7》走复古路线是不错的开局,这无疑得到迪士尼首肯。
而约翰逊要“玩突破”,又一定有迪士尼开绿灯。
其实“复古”和“突破”并非非此即彼的矛盾,但需要有人从统筹的高度来保证前后两个故事不要“神仙打架”。
卢卡斯影业内部有一个叫做“故事组”的部门,其职责为确保各种星战作品的内容互不冲突。
但他们的话语权,恐怕只足以控制那些小说、漫画、动画的主创,而无法凌驾于电影导演之上。
迪士尼没有另外找人承担统筹职责,自己是否有亲自上阵则不得而知,反正最终结果就是“壮士断臂”:《星战8》的“突破”做足了,《星战7》却被牺牲了——《星战7》为星战迷一度带来的新畅想方向,几乎全失去意义。
在各大科幻IP中,星战对连续性的贯彻无出其右,如今却爆发出失控般的创作精神撕裂。
这就是为什么有粉丝批评,“达斯·米奇会毁掉星战”。
注释1 西斯,与绝地对立的组织,可以简单理解为一群会原力的坏人。
2 达斯·维达,民间外号“黑武士”,星战史上最著名的反派,没有之一。
3 银河内战,即正传三部曲中义军与帝国的战争。
4 《星战8》中,莱娅公主并未牺牲。
但考虑到其演员凯丽·费雪已经与世长辞,官方则表示不会用CG复原角色,所以可以肯定《星战9》莱娅公主将几乎没有戏份。
以下一段是编辑让我补充的《星战8》为何票房差的原因。
我还真想不到我有一天会批评星战“想象力差”……门槛高。
星战电影对普通观众的“友好度”不高。
新星战电影完全承接过去六部电影的故事和设定,一些星战特有的重要概念不会再花时间介绍。
然而对老电影不熟悉的观众会因此无法理解新电影展开故事的背景和基础。
而最早一部星球大战电影在1977年上映,为了能理解新电影而主动“补习”四十年前的电影的观众并不多。
想象力差。
星战是电影特效史上的丰碑,但是随着技术进步,今天视觉场面宏大的重量级制作比比皆是。
新星战电影却未能表现出像当年那样领先于时代的想象力,特效场面没有突破。
已经在密集的好莱坞大片轰炸、甚至国产片技术的突破中开了眼界的中国观众,并没有专门青睐星战的需要。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堪称年度评价最为两极分化的电影,虽然称不上资深的星战迷,但也非常喜欢星战系列,对本片早有关注,影院排片一出就抢下IMAX版的黄金座席拉上朋友们组团一睹为快。
当激动人心的主题音乐响起,荧幕上字幕开始向远处延伸,很久以前在遥远的银河系…这种兴奋感确实难以名状,富有情怀也好,充满期待也罢,能够目睹经典系列电影的延续,体验电影艺术历久弥新的魅力,与喜爱星战系列的伙伴们一起分享,已经是值回票价。
—————————剧透分割线———————
影片一开场就直入主题,第一秩序对于抵抗组织的清剿行动,立场鲜明的空战大场面对新观众的快速入戏还是比较友好的,之后围绕敌我的太空追逐以及承接《原力觉醒》中蕾伊寻找到卢克的剧情,双线进入铺陈阶段,到此无论新老观众应当还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而随着追逐战的疑似敌我智商整体下线、赌场支线最终的“无用功”、卢克的消极形象以及这样或那样反传统的设定出现,观众的观感开始分裂。
一、首先是关于本片被诟病的剧情设置问题。
1、为什么第一秩序声势那么浩大却总是畏首畏尾地不能一举消灭抵抗组织?
影片里给出的理由概括起来说就是:抵抗组织的舰艇又小又快啊,反正抵抗组织舰艇燃料即将耗尽没必要让轻型战机超出掩护范围冒险追击啊,反正对方无处可逃啊我们在后面远程火力慢慢消耗手到擒来啊。
其实不论是第一秩序还是银河帝国,对于新旧共和国总是那么杀罚果断(绵延百年的绝地武士团可以被一昔屠尽,新共和国可以被一炮覆灭),而对于抵抗组织或者说天行者家族又向来都是这么不紧不慢的“温柔”(军队是列阵好看的,枪是永远打不中的,人是永远逃得走的)。
星战系列敌我阵营的特点就是,正义力量总会被邪恶力量毁灭殆尽,然后残留的星星之火又永不熄灭,贯彻故事基调所需的传奇色彩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合理严密性的瑕疵。
正是以卢克为代表的绝地武士以及莱娅为代表的抵抗组织谱写着星球大战这出越深重的绝望与黑暗中迸发出越耀眼的希望与光芒的英雄史诗。
2、为什么Holdor面对Poe的发问不直接告知她的计划?
影片里没有正面给出原因。
有人认为这种“故意隐瞒”或者说“拒绝沟通”的行为引出了赌场线进一步造成了剧情的不可理喻。
笔者认为,一种可能性是,抵抗组织跃迁到这里目的本身就是向遗弃的秘密基地转移,但却意想不到地被第一秩序舰队超空间追踪,结合罗斯提到的叛逃问题,那么转移计划就没有必要全面公开传达,只需要届时由指挥官按计划发布指令执行即可。
其次,在Holdor眼里血气方刚且桀骜不驯的Poe 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作为威信不如莱娅的紧急新任临时指挥官,在本就大局未稳的情况下直接告知或许会使计划提前暴露、外传、招致反对、甚至叛变(认为抵抗组织的所有成员都是绝对忠诚可靠,凡事就应该无话不说的设想,本身就过于童话了)。
再者,由于事先不知道会被追击,救生艇偷渡的想法应当也是随机应变的后话,如果是这样那么就更不存在故意隐瞒一说了,只能说在Poe 向Holdor发问时,Holdor也正在思考。
因此在Holdor确认下一步计划前,Poe认为芬恩和罗斯的计划也是一种可能性,决定积极予以促成。
最后,抵达秘密基地所在星球附近后,Holdor即宣布了计划,然而Poe 认为弃船是不明智的决定,不希望辜负芬恩和罗斯的行动,出于个人英雄主义坚持协助行动继续(而他一系列冒进的行事作风早已在开场的执意轰炸中有所明示)。
总体看来剧组对此作出了很大努力,尽管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这样的剧情发展也绝非拍脑袋之举。
3、为什么花费如此大的篇幅展开赌场线?
赌场线因为破坏行动以失败告终而广受质疑,但是一段剧情的存在是否有意义又如何评判呢?
如果说要以破坏行动的成败来论剧情的成败是有失偏颇的,否则败局式的、悲剧式的故事是否都因此失去了意义?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当然会有观众并非单纯因为结果的徒劳而认为情节多余,令人心生反感的或许是有设计或愚弄之感的反套路。
笔者认为,反套路的设计在本片中比比皆是(个人英雄主义也会失败,主角的判断也会失误,半路遇上的帮手就真的不靠谱,弃暗投明的桥段不会出现等等),划归为技术性地耍小聪明或许并不公平,因为本片想要传达的主旨就是颠覆与反传统。
赌场线的意义在于首先是以个人英雄主义的失败宣告星战世界展开的更加现实的一面,主角光环的失效与配角光环的开启,以后的故事将会存在更多的可能性而不再拘泥于主角的选择是故事的最优解这一固定套路。
其次不同星球的风土人情延续了星战宇宙的奇观展示与背景丰富,也从第一秩序与抵抗组织以外的中立视角增加故事的层次感与可信度,看似存有良知却最终仍以利益为重的DJ揭示星战宇宙中的灰色地带。
再者就是对本作主旨的引申与呼应,不是抵抗所恨,而是拯救所爱,播撒下希望的种子,从仰望星空感受原力的新一代开始。
上文也提到以往星战系列的故事本质是英雄史诗,而从本片的片名“最后的绝地武士”也可以感受到直指英雄落幕,而卢克就代表了最后的绝地武士(在绝地归来中尤达大师临终前言明卢克就是最后的绝地武士),从此原力不再是血脉相承,也不光是绝地武士的标志,而真正地走下神坛走向与你同在的一切可能。
在星战已经走过四十个年头八部系列电影未有突破的格局下(重启的星战7与侠盗一号仍然延续了传统),这未尝不是呼应星战第一部“新希望”焕发系列新生的破局之作。
以天行者家族为核心的宿命终将告一段落,星战宇宙拥有更广袤的空间与未来。
当然这就引起钟情原系列极富角色魅力的家族故事的观众对于迪士尼一贯的这种平民造梦风格的反感,对于米老鼠电影同质化的恐惧与排斥也令本作的颠覆之举蒙上了浓重的商业功利色彩。
在笔者看来,将对电影作品以外的元素、以电影背后的猜想去评价电影本身,未免有些喧宾夺主,因为迪士尼的“野望”,所以心底里排斥“不再纯正”的星战作品,或多或少也带有了一些现实中的“精英血统”在作祟吧。
星战系列作为软科幻太空歌剧,剧情及逻辑的严谨向来不是强项,这点不光是在星战8中才出现的,可以说为了凸显戏剧张力,故事走向的大开大合正是自星战诞生以来就已经奠定的风格,因此这个锅至少不应该由本作独自承受。
不过影片整体呈现低开高走的节奏容易使得许多观众在高潮到来之前将兴致与精神消磨殆尽。
二、关于本片具有争议的角色塑造。
本片角色争议最大的非卢克莫属,有些观众认为卢克这一角色受到了严重的歪曲与诋毁,光凭这一点就足以认定本作的不堪,也有观众则认为塑造的很成功。
在笔者看来,卢克的形象正是因为本作才得以完整,不仅是形象的展示,也是成长的补完。
我们先来看一看卢克在前作中的历程:最初是叔叔阿姨照料长大的农家小伙,因为偶然购买到R2D2与C-3PO,从中获悉莱娅公主的求救影像而寻找到了隐居的欧比旺,此时的卢克并不想卷入这场纷争,但叔叔一家被帝国军所杀后踏上了欧比旺为他指引的宿命之路,目睹欧比旺被杀后谨记教导最终摧毁死星。
随后在欧比旺英灵指引下寻找隐居的尤达大师教导,起初难以掌握原力,尤达大师为他展示牵引起X翼战机后,他感叹到:“不敢相信”,而尤达大师回答:“所以你才会失败”,而在训练尚未结束前,卢克执意要去支援汉索罗与莱娅,尤达大师再次表示了他鲁莽的天性。
而事实证明如果不是达斯维达的手软、兰多的变节与莱娅的感应(当时卢克还不知道莱娅是自己的亲妹妹,能够通过原力感应到当属意料之外),卢克差点就葬送了自己。
当然卢克最终抵制住了皇帝的诱惑,救赎了父亲达斯维达,成为了绝地大师,成为了英雄传奇。
卢克是代表善良、勇敢、正义、天赋异禀的新希望,但他也不乏彷惶、冲动、鲁莽的一面,他没有安纳金苦大仇深的执念,也没有尤达大师与欧比旺深信不疑的寄望,他一路走来始终是受到外力指引与推进的,欧比旺引领他离开塔图因踏上征途,尤达大师临终遗言要求他直面黑武士以完成绝地武士的修行,卢克却仍然怀疑自己一个人做不到,欧比旺英灵现身再次强调他必须面对,是他们的唯一希望,卢克才进一步接受并达成这一种宿命。
达斯维达携皇帝逝去、帝国瓦解后,卢克已经完成了驱动他前进的目标,接下来的路都要靠他自己走下去。
他儿时平和的成长经历与成人后既定的道路使得他没有与生俱来自我萌生的野心与执念,因为他是绝地大师就应当开设绝地学院,也被认为完全胜任教导下一代的能力,因为他是传奇是英雄就不会逃避不会犯错,他总是在做别人期望他做的事,接受莱娅的托付教导凯洛伦却最终招致卢克有生以来最沉重的打击与最惨痛的失败。
卢克这样的绝地大师为什么会对凯洛伦起杀意?
为什么隐居而不是挽回凯洛伦?
卢克作为后绝地武士时代集万千期待于一身的天行者,不同于只经历原力光明面洗礼的前绝地武士鼎盛时期,他在接触原力伊始就直面了原力黑暗面的强大,尤达大师与欧比旺在基业毁于一旦后也时刻提醒他警惕原力黑暗面,而自己的父亲又正是血的教训。
当年满腔热血的少年既为了使命也为了至亲,坚定地拯救了父亲,父亲也带着他所完成的最大愿望离开了这个世界。
岁月可以改变一个人,少年已成为老人,不再有人为他指明方向,他要肩负起为后人留下希望与目标的责任,他作为领路人开始了新的摸索与探寻,然而优秀的执行者蜕变为优秀的领导者也是需要成长的。
当发现自己的侄子竟然在自己的亲自调教下将重蹈覆辙之时,惊诧之际他真的恐惧了,他回忆起了可怕的过往与不敢想象的未来,他怀疑自己还有没有同样的勇气与信念去再次抗衡或许更为强大的黑暗面,而深陷负面情绪的他被黑暗面诱导燃起了光剑,但正因为他是卢克天行者,所以这种念头稍纵即逝,然而好巧不巧被凯洛伦惊恐地看到这一幕,酿成大祸。
从废墟中走出的卢克面对熊熊燃烧的绝地学院,他的恐惧、彷惶、挫败与动摇终于爆发,此刻起他重新开始怀疑自我,失去了指引的他仿佛又回到了不敢相信自己的那个少年,这样的他是无力挽回凯洛伦的,因此他仿效前辈们,隐居起来。
但客观上避世的行为并没有阻碍他主观上的思考,一直以来忙于赶路的他终于可以做回自己,他需要时间让自己沉淀,在绝地秘典所在的阿克托,作出属于自己的终极思考与最后抉择。
卢克为什么对前来受训的蕾伊态度冷淡?
之后又为什么决定出手相助?
尤达大师尚且在初见作为天行者家族成员的卢克时认为时机未到,卢克对初见不明来历的蕾伊纵有培养之心也需要时间观察与考验,何况他亲眼见证了自己教导的凯洛伦的堕落及此带来的后果。
过去尤达大师教导他绝地武士的力量来自于原力,同时要克制自己的恐惧、愤怒等防止坠入黑暗面。
而原力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原力是世间的平衡,光明越强大黑暗也势必越强大,他开始思考绝地武士存在的必要性,如果没有绝地武士的极度繁荣,那么也不会从中滋生出西斯的温床,或许不再刻意培养从原力中汲取力量的绝地武士,原力黑暗面就自然无从肆意滋长,因此他让绝地武士的原罪在自己手上终结。
在看到R2播放起当年莱娅公主的求救影像时,他回想起了自己的初心,当尤达大师的英灵召唤闪电点燃绝地之树时,也再次点燃了他的希望,卢克一直是天赋异禀的学生,但却未必是一个成功的导师,尤达大师再次与他并肩而坐:“失败是最好的老师,让后人超越是为人师长最大的安慰”,此刻同样望着熊熊燃烧烈火(卢克三次面对烈火的场景也预示着三次转变,火化达斯维达、绝地学院被毁、点燃绝地之树)的他终于完成了从学生成长为导师的最后一课,他要以最后的绝地武士之态为后人开启新世界的大门。
本片角色塑造方面普遍认为比较成功的是凯洛伦,根据这一趋势,凯洛伦角色的复杂性也有望超过祖父达斯维达,而本作对蕾伊的刻画则相对薄弱。
随着汉索罗与卢克的相继离去,以及莱娅可以预见的退场,未来星战系列将脱离天行者家族,转而以Poe、芬恩与罗斯这类普通人接棒故事担当,不过目前看来这几位角色的魅力与深度相对还是不足的,这也是对续作令人担忧的地方。
本可以作为终极反派的斯努克也是便当的有些随意,而造型爆表实力战五渣的法斯马队长(要知道这可是权力的游戏中战力爆表的“美人”布兰妮啊!
)再一次华丽登场草草收场,包括指挥官Hux各种无力的表现,总体来说对反派配角的塑造真的令人非常遗憾。
三、关于本片的最佳场景与最费解场景本片的美学造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绝美的镜头与诗意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动作戏也尽显华丽流畅,在此之前《星际特工:千星之城》的奇观展示已经是非常高的水准,而星战8却在传统系列元素上玩出了一朵接一朵瑰丽到极致的花,为了表达在影院看画面看到张嘴的心情,不得不由衷地为本作打出五星好评。
下面是笔者心中本片最佳场景前五名。
Top1:Holdor驾驶巡洋舰自杀式的跃迁攻击。
极速冲击的一瞬后留下被撕裂的庞大舰身,一切静止的画面无声无息长达近十秒,爆裂过后是璀璨繁星划破天际的凝滞,美到窒息大抵如此吧。
Top2:克瑞特基地门前的战斗。
本片对于色调的把握在这一场景中尤为突出,雪白的茫茫大地上整齐的抵抗组织战斗机以雁形展开划出曼妙的鲜红轨迹,宛如精灵交错飞舞,无畏地向一字排开气势磅礴的AT-AT挺进,悲壮的末世史诗感几乎要将观众湮没。
Top3:凯洛伦与蕾伊对战近卫军。
斯努克诱导蕾伊效仿了绝地归来中皇帝诱导卢克的戏码,自信心爆棚的他们同样都遭遇了徒弟的临时倒戈葬送性命,王座室的动作大战一触即发,手持四种不同兵械的八位近卫军极具东方气质,在红黑分明的背景下,极富创意的动作设计与流畅的镜头调度完美融合,令人目不暇接大为过瘾。
Top4:卢克与凯洛伦的最终对决。
夕阳逆光中的卢克走出大门,兑现了自己不敢相信的“一人之力面对整个第一秩序”,他重拾信念接纳了自己,像当年面对不可战胜的帝国一样,面对属于自己也只有自己能够完成的使命,这场对决饱含着武学的诗意,也最终令卢克天行者得以圆满落幕,始于原力,归于原力,再见吧,双子太阳。
Top5:蕾伊在黑暗洞穴中的镜像。
如同年轻的卢克在黑暗洞穴中的试炼,蕾伊试图寻找双亲也就是寻找自我,延时镜像非常惊艳,寂静空阔,就如同走进了蕾伊的心门。
凯洛伦向蕾伊的发问与邀请也致敬了达斯维达向卢克的发问与邀请,懂你不是万能的,不同的立场已经将两人放在了历史的对立面。
本作中有一幕也颇具争议,确实令人比较费解,那就是莱娅用原力飞回舰艇的场景,或许是考虑到一部死两位天行者不太合适,或许是在星战9中莱娅还有重要的剧情,或许是为了展现莱娅的原力以及原力除了被用作武力的又一新功能(原力在本片中已经展现出了许多新功能,但这是比较不合适的一个),所以莱娅以这种方式活了下来。
对于是为了致敬已逝世的演员凯丽·费雪的说法,虽然这种人文关怀的想法很动容,但费雪在离开前已完成本片的全部拍摄,故而这一设定只有在续作中去寻找答案了,无论如何莱娅公主最终都将与汉索罗重逢,在我们的记忆中传唱着他们的爱情与冒险之旅。
In Loving Memory of Our Princess.
编者按:今天,《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正式在国内上映。
如果说去年《侠盗一号》的导演加里斯·爱德华兹是个骨灰级“玩梗狂人”,那本片的导演莱恩·约翰逊或许是“触类旁通”型——不遗余力地往电影里塞进了各种与系列中其他作品相关联的内容。
我们邀请到星球大战中文网现任站长、资深粉丝南方战士,给各位细细梳理彩蛋和花絮,解读设定。
本文含轻微剧透,图多预警,可以先收藏,二刷之前食用风味更佳。
《最后的绝地武士》从时间上来说,是星战系列电影的第八集,接着《原力觉醒》末尾,蕾伊寻找到了神秘的“绝地大师”卢克·天行者。
为了给这位跨越40年的传奇人物的一生画上个完美的句号,导演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从电影的背景与设定、正史与传说、花絮和彩蛋等多个方面,都设置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竟然在这个片场(又)见到你在《最后的绝地武士》中国首映礼上,导演莱恩·约翰逊透露,不少名人都想在星战电影中扮演白兵打酱油,但穿上硬挺挺的盔甲就后悔了——他们简直不知道自己错过了多少!
虽说好莱坞演员多到数不清,但总有那么些人,变着花样也要挤进剧组。
最积极的大概要属哈米尔一家子。
“卢克”的三个子女,内森、格里芬和切尔茜全部参演了这次的电影。
他们同时出现在影片最后,当卢克的投影相继告别莱娅与C-3PO时,这仨抵抗组织士兵也站起来目送他。
而马克本人不仅仅满足于扮演卢克,他还给一个叫Dobbu Scay的异族人配了音(这是要报《原力觉醒》一句台词也没有的仇么?
)。
这个家伙就是在坎托赌场误把BB-8误当作吃角子老虎机的人,他的名字来自电影的剪辑师Bob Ducsay。
“莱娅公主”凯丽·费雪的女儿比莉·卢尔也扮演了一个角色——负责领导撤离行动的抵抗组织初级控制员凯德尔·科·康尼克斯中尉。
她在《原力觉醒》中也出现过,但是和莱娅公主似乎没有血缘关系。
不过,这也就意味着,“天行者”一家子全上阵了。
你说安走天?
达斯·维达可是无处不在的!
老朋友沃里克·戴维斯也不甘被落下,这位著名演员几乎贯穿了整个星战系列。
他是坎托赌场里头上的角最不明显的深绿色小矮人沃迪宾(Wodibin),《侠盗一号》中的游击队员威蒂夫(Weeteef),《原力觉醒》中的酒客沃利文(Wollivan),前传《幽灵的威胁》中安纳金的罗迪亚人小伙伴沃尔德(Wald)、飞梭车赛观众威泽尔(Weazel),当然,还有让他踏上这场冒险的伊沃克“小熊”威基特(Wicket)。
注意到了吗?
他的每个角色名字首字母都是W。
尤达大师的(木偶)英灵也回来了。
不仅使用了与80年代相同的木偶,还找来了当年的木偶师弗兰克·奥兹操纵并配音。
当然,最任性的客串还是导演们。
在去年由加里斯·爱德华兹执导的《侠盗一号》中,这一部的导演莱恩·约翰逊就扮演了一名死星炮手。
今年,本着礼尚往来的原则,加里斯也不露声色地加盟了《最后的绝地武士》:战壕里夏普中士尝了一口地上的盐,说“Salt”,趴在他旁边的就是导演。
剧情又都是套路作为已有40年历史的“老作品”,星战系列中的套路也是永远玩不腻,比如一提到达斯·维达就出现专属bgm《帝国进行曲》。
粉丝们常常忽略这种“偷懒”的做法,反倒津津有味地找起了彩蛋。
电影中开罗人提出与蕾伊共治银河系,这似乎是黑暗面原力使用者的共同野望。
杜库伯爵向欧比-旺·克诺比,刚黑化的安纳金向妻子帕德梅·阿米达拉,达斯·维达向自己的儿子卢克,都发出过类似的邀请。
然而没有一次成功过,扎心。
蕾伊登上“至尊号”的经历也与《绝地归来》中卢克在第二颗死星上的惊人相似。
先主动投降,然后被迫亲眼目睹帝国或第一秩序屠杀同伴,然后达斯·维达和开罗人又出人意料地干掉了自己的“上司”。
这帮家伙确实玩不腻。
在《帝国反击战》中,还不知道自己和卢克是亲人的莱娅公主,就能凭借兄妹之间的“心灵感应”,感受到倒挂在云城排气口的卢克在轻声呼唤自己。
类似的一幕又一次重演,只不过这次是昏迷中的莱娅在呼唤卢克。
迷惘时,主角们会看到自己,这似乎也是一种“传承”。
蕾伊在阿克托镜洞里询问自己的父母是谁,结果看到了自己的脸。
当年卢克在达戈巴的邪恶之洞里遭遇“达斯·维达”,却在面具之下看到了自己的脸。
在此前的《帝国反击战》和动画《克隆人战争》中我们已经知道,西斯皇帝和达斯·维达能隔着全息通讯器用“原力锁喉”掐人。
这一招斯努克用得也挺溜,在电影中,他用同样的招式惩罚了自己的下属,还像帕尔帕廷一样用原力闪电电飞了开罗人。
《最后的绝地武士》还呼应了一些传说宇宙的设定。
比如本·索洛的设定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小说《原力传承》九部曲里的杰森·索洛:他是汉和莱娅的儿子,一度师从于卢克,成为绝地学徒,最后堕入黑暗面。
电影里,本·索洛(也就是开罗人)杀死斯努克成为第一秩序的最高领袖,小说中的杰森·索洛最终成为银河同盟的国家元首,而他们俩都被自己的舅舅用投影或幻象给骗了。
电影里,卢克告诉蕾伊,他带着本和12名绝地学生开创了一座新的训练圣殿。
传说宇宙小说《绝地学院三部曲》中,卢克创建新绝地武士团及其绝地学院时,最初也是招收了12名学生,不包括莱娅的孩子。
这是不是借用了《圣经》中耶稣12门徒和犹大的典故,就是另一个论题了。
借用台词也是常事。
卢克在千年隼里看到R2后说的那句“Watch the language”,最早出自《新的希望》中C-3PO之口。
波·达默龙、凯德尔·科·康尼克斯,以及《侠盗一号》中卡西安说的那句“Punch it!”,其实是“老船长”汉·索洛的经典台词。
在之前的剧情中我们说到……系列电影总少不了一些“前情提要”。
卢克作为贯穿多部电影的角色,简直就是个剧情概括大师,两句话就向蕾伊介绍了整个前传三部曲的剧情:“在鼎盛时期,他们让达斯·西迪厄斯(也就是当时的议长帕尔帕廷)崛起并建立了帝国,把共和国消灭殆尽。
而达斯·维达的试炼和崛起,则是一位绝地大师的责任。
”
在故事中,也有不少与其他作品的关联。
电影开场时,波·达默龙和阿米蒂奇·赫克斯的简短对话很有深意。
既然是敌对关系,互怼非常正常。
达默龙称赫克斯为“Hugs”(抱抱),显然是一种嘲讽,而赫克斯称达默龙为“Rebel scum”(叛军渣滓),也是沿用了正传三部曲中帝国官兵对起义军的最常用蔑称。
达默龙随后说莱娅有一条关于赫克斯母亲的紧急消息,赫克斯为什么一下就跳了脚?
因为根据正史小说《余波三部曲》的记载,阿米蒂奇其实是私生子,他的母亲是一个不知名的厨房妇女。
《原力觉醒》中被扔进弑星者基地垃圾压缩机的法斯马队长为什么又回来了?
这不是一个剧情bug,在电影先导漫画《法斯马队长》中,描述了法斯马如何从垃圾压缩机里逃出来,把自己的责任嫁祸给别人,并且恢复了第一秩序的军官职务。
卢克的X翼也可以说是命途多舛。
当第一次在达戈巴星球遇到尤达前,他的X翼就沉到了水里,之后被尤达用原力举了起来。
这一次,这架倒霉的X翼又沉入了阿克托的海中,当蕾伊拿起被卢克扔掉的光剑,低头俯视海岸时就可以看到。
另外,如果仔细观察卢克的小屋,罗盘左边的是一个S翼作动器离合器片,这个零件和小屋的门都曾是那架沉入水底的X翼的一部分。
第一秩序的超空间跟踪技术在《侠盗一号》里曾提到过,当琴·厄索潜入斯卡里夫基地寻找死星设计图时,无意中发现过这套系统,只不过当时还没有完成研发。
另外,电影还使用了一些出自相关作品的设定。
比如卢克在阿克托上用长杆捕鱼的惊人技巧,根据刘宇昆撰写的正史小说《卢克·天行者传奇》,最初是在卢埃尔行星学会的。
抵抗组织两大轰炸机中队之一就是著名的钴蓝中队,这个番号在正史中被数次提到。
A翼飞行员的呼号“蓝色领队”也在《侠盗一号》《原力觉醒》和《克隆人战争》中出现过。
斯努克的私人警卫,看上去非常像前传里的共和国红衣卫队和正传里的帝国禁卫军。
偏远荒凉的星球克瑞特是最早的义军基地之一,由莱娅公主的养父贝尔·奥加纳亲自领导,十六岁的莱娅第一次知道父亲在从事武装反抗帝国的活动也正是在这里。
而沙漠行星坎托尼卡在两部先导小说《卢克·天行者的传说》和《坎托湾》中都有相关描写,它所在的企业星区也伴随着小说《塔金》被引入了正史宇宙。
又是这台载具,又是这个机器人星战系列中出现过各式各样的载具,伴随着星战宇宙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改良和变化,官方甚至还专门出版了《星球大战:完全载具图解》等书,满足粉丝们考据和研究的兴趣。
比如经典的AT-AT和AT-ST,在第一秩序时期,虽然外形上与之前的帝国同型号步行机大同小异,但作了很多改良,比如装甲更坚固、稳定性更好。
开罗人的座驾,俗称TIE“灭口者”(TIE silencer),看起来就像是《新的希望》中TIE高级x1和《绝地归来》中TIE截击机的混合体。
观众熟悉的机器人也不会少。
除了R2、BB8这样的人气角色,“机器人里的吉祥物”老鼠机器人MSE-6在第一秩序的飞船上也遍地都是。
负责照顾莱娅的女性礼仪机器人PZ-4CO,先前在《原力觉醒》里也出现过。
但这些生物是什么玩意儿?
随着星战宇宙越来越大,电影中也出现了不少奇怪生物,有些曾在之前的作品中出现过或提到过,有些则完全是《最后的绝地武士》电影原创。
首先就是这部电影的卖萌担当波格鸟(porg),这种阿克托岛的本土生物栖息在悬崖上,会飞,会筑巢。
由于很少有人拜访它们生活的岛屿,因此它们对外来生物充满好奇。
在中国首映礼上,导演解释说波格鸟的设计灵感来自海鹦鹉,可是鸟喙呢?
另一种原创动物是在阿克托岛上晒太阳的海洋哺乳动物撒拉塞壬(Thala-siren),性格温顺,能产绿色的奶。
考虑到《新的希望》和《侠盗一号》里提到的班萨(bantha)的蓝奶,看来星战宇宙里的动物奶都是五颜六色的。
阿克托岛的原住民是两栖类的拉奈人(Lanai)。
女性拉被称为“看护者”(Caretakers),已经在岛上生活了数千年,维护着岛上的建筑物。
男性拉奈人被称为“访问者”(Visitors),负责出海打鱼。
预告片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晶狐(vulptex)也是电影原创,它们是克瑞特的本土生物,生活在地表下的地洞和地道里,以行星表面为食,变得通体晶莹剔透,在黑暗中会发光,可以当指路灯。
你或许还记得《侠盗一号》中奇鲁·英威挥舞的木杖,它取材自一种叫乌内蒂(uneti)的树。
在这部电影中,卢克用来存放绝地古籍的树就是一棵乌内蒂树,已经在岛上矗立了好几百年。
有时候,剧组还喜欢玩一些小梗。
比如当罗丝与芬恩在坎托赌场里交谈时,他们旁边有个像狗一样的异族生物。
在拍摄时,它被称为“太空加里”(Space Gary),形象就源于凯丽·费雪的爱犬“加里”(Gary)。
《最后的绝地》是第一部直接表现卢克死亡的作品,此前即使在传说宇宙中也没有过这样的直接描绘。
导演费尽心思想要寻求呼应,或许也是想给卢克波澜壮阔的一生画一个完满的圆。
千年隼中,老朋友R2给卢克播放了莱娅公主的全息求助录像,正是这段录像让生长于沙漠中的穷小子踏上传奇之路。
在与原力融为一体之前,卢克看着阿克托的两个太阳,这让人想起他的故乡塔图因。
在双星下崛起,又在双星下陨落,大概可以说是最完美的结局了。
🔍 | 关键词 | #星球大战#🎶 | BGM | The Force Theme, Epic Cover📃 | 责编 | Raeka🖋 | 作者 | 南方战士,星球大战中文网站长,业余生活全献给星战了。
Raeka,转码员,《不存在日报》记者,冷僻故事爱好者。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 6.4/10作为一个星球大战电影的粉丝,这个系列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在我大学很长一段时间的低谷期中,它是我的精神支柱。
所以可想而知当得知这个系列要重启的时候我是多么激动,也能猜到对于星战7是多么失望。
而看完这部最后的绝地武士,我坚信重启星战可能是电影史上最大的错误之一。
我个人不是一个星球大战迷,而是星战电影迷,小说动画游戏我都没太涉足,只有一些粗浅的了解。
对于很多星战迷来说,能分出里面每一个暴风兵,TIE战机,以及机器人的种类。
而我根本不在乎这些,我被星战打动是绝地武士精神和漂亮光剑,但星战7和8两部加起来给我的快感,不如《侠盗一号》里最后一分钟的戏份。
先夸一下这部电影的优点吧,怕等下没有心情再说了。
视效方面没得说,行业顶尖水准。
影片最开始的空战拍的不错,最后决战的视效也很棒,白色和红色将整个战场气氛烘托的很足却不血腥。
空间跳跃炸船那段静音视效也非常震撼。
凯洛伦的表演比上一部好了不少。
影片最后十分钟还不错,卢克背对一排AT-AT大军的时候,最后那个夕阳下的仰望,镜头美到窒息。
以及那个小男孩的原力觉醒。
OK,这就是我对星战8所有的褒奖,没有其他了。
接下来就是吐槽了。
卢克的部分我放在最后,这简直是影史灾难式的人物践踏。
整个影片看下来让我感觉我看的不是星战,这句话在星战7的时候我已经说过了,这就是一迪士尼拍的,追求和漫威电影一样有笑点的相声同人作品。
剧情到底是要干嘛啊,先不说其他,按照你自己的说法走,上一部说卢克留下了坐标在R2D2里,Rey去找他,希望他指导拥有强大原力的自己,带着希望来拯救义军,打倒第一秩序军团,没错吧?
这部里卢克明明就是想在岛上等死,那他留坐标干嘛。
而且Rey来到这里并没有接受到卢克多大的指引,和凯洛伦远程聊天几句之后就智商掉线去千里送,就为了能让凯洛伦迷途知返就冒那么大风险。
而且他迷途知返真的不重要,他第一部里都打不过你啊大姐,他也不是第一秩序里的老大。
说到这里编剧估计也意识到了,那就马上把老大斯奴克写死吧,这个终极大佬,能远程使用原力,在义军已经打倒帝国之后迅速崛起统治宇宙的大佬就像一个傻逼一样的被腰斩了。
电影里说过这位大佬的由来吗,说过他为什么那么厉害吗,说过义军为什么打败帝国之后就迅速又被第一秩序碾压吗?
都没有,然后这个传说级的人物就这样死掉了,也许是星战里最憋屈的反派,就为了让这个打禁卫军都吃力的新一代黑武士上位。
影片分了三条线走,其中黑人戏份可以说是废戏,全部删掉也无所谓,我实在是看够了为了政治正确让一个黑人和亚裔在星战里的篇幅大于主角的。
整个片子没有绝地武士精神,没有畅快的光剑对决和史诗级的故事线,却塞进来那么多无用的东西。
义军和第一秩序的战略也是看不懂,第一秩序明明可以马上击毁义军,义军既然有空间跳跃杀伤力那么大的招数,早就该弃船用了。
不过当我看到莱亚公主在太空里不死之身用原力导航回舱后我就释怀了,已经懒得解释了,我到底在看什么东西啊。
我个人喜欢前传里花哨的光剑战斗,我觉得很酷。
但前传被正传粉丝们看不起,所以7和8两部都用的正传里写实的光剑劈砍,让我非常不爽,甚至嫌弃前传到连Yoda都是用木偶形象。
但我一直觉得正传当时是因为技术原因才没那么花哨,不然不卢卡斯自己也不会再前传里这样用光剑。
好了,最后来说一下我可怜的卢克。
卢克的扮演者在影片上映之前就说过,他对卢克的形象改变保留意见,我觉得他心里一定是骂娘了很多次。
卢克-天行者,一个时代的符号,正义善良勇敢的代言人,行走的高大全形象,没有他整个星战故事不复存在。
相比卢克的正面形象,我更喜欢欧比旺和安纳金,但正是卢克对于正义的执念,始终不被黑暗面吸引,对于朋友和亲人的坚定不放弃,才让他完成了寓言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成为了传奇。
再看看这部里卢克都干了什么,因为看到侄儿子有投入黑暗面的倾向,想乘他睡觉杀了他,结果侄儿子因为这个反水,投靠黑暗面。
后来侄儿子毁了自己的绝地圣殿加入第一秩序,卢克没有想过挽救,把自己的战友妹妹和朋友扔在一边,自己躲到岛上等死。
当Rey找上门,把祖传的光剑丢了,对无数人用命换来的宇宙置之不理。
这难道是我们认识的绝地大师吗,他当年可是用希望把堕入黑暗面最深的达斯维德拯救出来的人,现在却因为侄儿有倾向就想杀他?
我不承认这样的卢克。
他可是绝地的唯一传人,是绝地武士里最崇高的一个,没有之一。
JJ艾布拉姆斯只是把韩索洛搞死,莱恩约翰逊把整个绝地精神都借卢克毁掉了。
当Rey走之后,卢克要干嘛,去毁绝地圣书,他说原力是每个人的不是Jedi独有的,这是为了给影片最后一幕埋伏笔,但Jedi的存在不就是为了引导这些原力敏感者吗,如果没有欧比旺发现安纳金,原力最终也不会归于平衡。
卢克的形象不像是一位大师,更像一个懦夫。
卢克天行者是懦夫,这句话放在哪儿都是病句。
Yoda这时出现了,敢情这么多年你的英灵都没有出来帮助过卢克,就看着他这样毁灭吗。
卢克终于醒悟了,但是他没有去拯救危难中的Rey,最后的绝地火苗,如果不是凯洛伦,Rey已经死了。
他干嘛了,用幻想分身去了最终战场,没有使用真身去帮助义军,只是为了让义军逃离,而且没有给义军说,义军自己猜出来的。
我承认最后十分钟拍的不错,但只是因为卢克出山了,面对一整支ATAT军队。
没有想象中的光剑对决,卢克用影分身装逼之后,也没看到等了那么多年的光剑对决。
《侠盗一号》为什么口碑好,因为黑武士的出现和那短短几十秒的光剑屠杀。
如果最后驾驶千年隼击毁飞船的不是Rey,是身为宇宙数一数二飞行员的卢克,前来解救义军,最后下来和凯洛伦光剑对决我想影迷的评分会高很多。
我们需要这样的情怀,不是一个一个的毁人物。
我以为至少得打一下,然后像老年欧比旺那样羽化为英灵,结果卢克他妈到死都没有出那个岛,用完幻术后直接就死了....他为什么死了我至今也搞不清楚,他之前可没有表现出来,一个幻术也不至于消耗他的生命,既然要死,为什么不直接出山帮助义军呢。
当然影片给出的答复是,他这样能激励更多的人,让原力的火苗蔓延到宇宙,如果是真身那个抵挡炮火的传说就不存在了。
如果要这样达到目的,你这个卢克跟太极大师闫芳有什么区别.....说了那么多,也不想再吐槽了,真没想到有生之年看到卢克的故事这样结束,当然他作为英灵后面肯定还有戏份。
能看到他和莱亚公主(R.I.P)最后一次出现在星战里也算是身为影迷的幸运吧,只是真的不想以这种方式看到。
最后卢克仰望落日的镜头我很有感触,经历了这么传奇的一生,他看到那颗酷似家乡塔图因星球上的落日,满眼都是几十年前欧比旺递给他光剑的那个下午,天行者的传说和名号永远终结在了此刻。
最后,Fuck Disney,Fcuk J. J. Abrams,Fcuk Rian Johnson....
其实我也不知道星战新三部的最终到底会走向哪里,但是原力觉醒粉碎了铁三角建立的和平和秩序,把终于团聚在一起的宇宙drama第一家族走天家拆成狗,我内心是狂躁的、难过的,认为是完全没必要的。
1.最后的绝地武士之不完全填坑七留下的坑实在太多,无法一一填完,但总体来说星战八补上了非常重要的Rey的身世,Kylo的跌落,比较合理,属于同系列的佳作,太空肥皂剧在此正式接班交棒,铁三角退出银河舞台,并且退出的方式比7要缓和很多,留下更多让观众自己思考,最终释然。
8终于完成了新老的承上启下,(希望)新的组合将会给星战带去非常不一样的火花和故事(虽然只剩下最后一部)。
2.公主莱娅和马斯特卢克最后的绝地武士,讲的是一个成长的故事。
每一个年轻的角色都经历了1-2次反转并不得不成长的桥段,这是一部非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
尤其是在两条线的剧情里,走天兄妹分别完成了对绝地与抵抗军的修炼鞭策。
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Rey和Poe。
相对来说,公主对Poe的影响更大,治好了他的热血直男病,结尾看到了他的成长。
而马斯特卢克教会了Rey使用原力并进行举重,保住了抵抗军最后的火苗。
hint1公主的原力不容小觑,当场跪hint2那晚在中二少年ben solo帐篷里发生的事,让我不敢相信是Luke小天使的作为,永远无法忘记少年ben恐惧的眼神。
面对外甥的疑似跌落,身为绝地马斯特的卢走天居然选了最差的方式去解决,为什么当时没把yoda炸出来用闪电劈他!
这个锅编剧就这么甩给舅舅真的好吗?
心疼ben三秒钟。
hint3兄妹团聚真的泪目,Luke为什么会训练Rey,并不是女弟子的执着打动了他,而是R2放了一段Leia的全息,把观众直接带到四十年前,也把Luke带回当年,惊呼着she is beautiful的那个白衣少年。
那年,他们还不是亲兄妹,那年也没有谁是谁爸爸,Luke是真的对Leia一见钟情,绝地武士归来真的看的很心酸。
而现在,四十年后的孤岛上,可以看出老人最牵挂的还是远方的妹妹(爱人),R2明白,我们也明白,因此舅舅大战外甥前,Luke只做了一件事,吻别自己的妹妹(爱人)。
对我们这种当年站错cp党也算给了个圆满的交代。
3.Force bond这个梗谁想出来的,Reylo党要给他加鸡腿,很多很多的鸡腿星战8前期就被溜粉到发疯的reylo们终于迎来了春天,不要提糖中带刀的事儿,关键整个故事围绕着Rey和Kylo发生了一系列神级展开。
原力锁喉、原力举重、原力英灵、原力闪电、原力隔空喂水果等等,现在看都弱爆了。
原力连接听说过吗?
无时空阻滞的超高速无延迟实景VR体验版点对点face time,值得拥有哦!
interstellar看过吧,诺兰说唯有重力和爱可以穿越时间空间,在星战里斯诺克说,我觉得你们两个骨骼清奇,不如来一场轰轰烈烈的force bond,想念对方时只需轻轻回头,无论当时你是在洗澡还是上厕所,都可体验无马赛克超高清的对方。
几次三番后,同为原力强劲身世可怜的Reylo就成为了熬夜促膝谈话的网友,孤岛老人操心白头,红娘气到拦腰折断。
红蓝光剑的共舞全剧最佳,也可能是第一次,光明黑暗背水一战,惺惺相惜,互相借剑,诚然是武侠剧里男女主角的既视感。
就连最终在两人抢安纳金那把光剑时的画面平衡也做到了极致,可见官方对这对新cp的用心。
完事后两人都是哭哭face,画风一下子变得很小言,虽然没有挑明,但是除了爱我很难想象出其他情感。
Kylo对Rey发出了一统银河的邀请(外公对外婆的copy)。
Rey 既然比Kylo先醒,也知道他的野心和堕落却没有当场干掉他。
我想,这两人没点感情是不可能发展成这样的。
可是对reylo的未来走势持保留意见。
要是斯诺克没死透,ben有回归可能,要是死透了,Kylo就将在权利的国度越走越远,直到被最后的绝地干掉。
Rey能唤回他的几率不是没有,毕竟看见了他的未来,我们要相信绝地武士的预知能力。
加油!
完成爱的救赎!
走天家香火延绵万代!
最后,愿原力与我们同在!
当我以为卢克接过蕾伊的光剑准备教她原力时,卢克把光剑直接扔了...当我认为凯罗伦反叛都怪他自身内心的黑暗时,卢克在他睡觉的床前悄悄地拔出了光剑...当我认为凯罗伦会按下按钮射击母上莱亚时,他竟然没有按...当我认为莱亚会就此安全时,凯罗伦后方的小喽啰僚机把她炸到了太空...当我认为莱亚就这样挂了时,她又靠原力飘回了太空船...当我认为解码大师是个游侠时,他又出卖了秘密行动小分队...当我认为追踪器会被炸掉时,秘密小分队又全部被抓了...当我认为临时舰长霍尔多中奖是个保守顽固派时, 她又超光速自杀为抵抗军撤退提供掩护...当我认为斯诺克光拽酷炫吊炸天时,他被凯罗伦一刀两段...当我认为凯罗伦杀了斯诺克会弃暗透明时,他又自封新的最高领袖...然而虽然有这么多弯道,卢克最终还是羽化成魂。
绝地武士虽然已经消失,但原力却永远留存。
对于#NotMyLuke的讨论…《最后的绝地武士》虽然充满缺点,但对于卢克∙天行者的塑造以及讨论却堪称完美!
《最后的绝地武士》在我的另一篇影评中(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986904/),我提到了《最后的绝地武士》将会是系列中最有争议性的作品。
而上映三周后的今天,对于很多星战迷甚至普通影迷来说,觉得这是系列最差的作品却已经不是什么标新立异的看法了。
在我看来,《最后的绝地武士》有着不少系列的最低点,但却同样有着众多系列的最高点。
它是最好的电影吗?
当然不是。
但它是最坏的电影吗?
同样不是……非黑即白,这是绝地武士在《星球大战》系列中的最大原罪。
对于年轻的观众们来说,这大概是1977年所上映的原作《新希望》(对于很多星战迷而言,或许称作《星球大战》才对吧?
)最大的卖点之一吧?
好人和坏人之间是那么的分明,只要看他们手上的光剑便能分辨出来;黑白之间是那么的明显,听到约翰∙威廉姆斯的配乐就能清楚了解。
但对于长大的星战迷而言,非黑即白的作品虽然可以凭借简单的设定而提升作品的娱乐性,却不能对更大的命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在我看来,绝地武士的这种黑白分明的原罪,正是限制着《星战》系列脱胎换骨的最大束缚。
非黑即白,是绝地武士最虚伪的谎言。
而直面这个谎言的《最后的绝地武士》,只能注定成为最充满争议性的作品了。
友情提示:以下讨论将含有剧透,请未观影的朋友尽快离开。
本作极度适合未被剧透观赏。
反绝地武士?
友情提示:以下讨论将含有剧透,请未观影的朋友尽快离开。
本作极度适合未被剧透观赏。
-绝地武士,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存在?
作为没有看过任何番外小说甚至动画作品,只看过电影作品的普通星战迷而言,相信我代表着绝大部分观众对绝于地武士的理解。
当我们第一次见到绝地武士所代表的原力“光明面“(《新希望》中的剧情)时,我们看到的是原力被用来对暴风兵守卫进行”绝地武士心灵控制术“(Jedi Mind Trick);我们第一次见到星战系列最具有代表性的光剑时,它的使用者在酒吧争执中把对方的手砍掉(砍手也似乎变成了星战系列最让人调侃的传统);光剑是那么的强大,以至于围观的群众们害怕得纷纷退下。
但这种酒吧中的随便砍手,在《星战》系列中却并不是什么大事件吧?
毕竟这位光剑使用者的徒弟(阿纳金∙天行者,是的,就是你最喜爱的黑武士的前身,一位绝地武士)在之前使用光剑屠杀了无数的平民,却无须承担半点责任(《西斯的报复》中的剧情)。
而我们第一次见到的这位光剑使用者,正是欧比旺∙肯诺比。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或许才是最后的绝地武士。
而在《新希望》中,我们从他的叙述里多少能了解到他所想念的那个久远的年代:绝地武士们翱翔在银河中,履行着他们作为无情的执法者以及处决者的职责。
当然,他当时的师父除此之外还会使用原力在赌骰子时进行作弊(《幽灵的威胁》中的剧情)。
“A more civilized age” (一个比现在更文明的年代),欧比旺是这么描述的。
在《星球大战》的电影作品中,绝地武士以及他们所拥护的银河共和国实际上是一个极不民主、效率极低的政府。
孔武有力的绝地武士委员会,从来不听外界的意见;组成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在小时候便要离乡背井进行修炼,只因为他们是被强大的原力所选中的人;而那些从小就强加于他们的训练,为的是能更好地把弄他们的光剑,以及操纵别人的内心,那些”the weak-minded”(思想软弱)的人。
在那个久远的年代,整个银河系都相信着这帮无情的审判者,尽管权力强大的他们注定会腐化。
而当这帮绝地武士的权力真的腐化时——当阿纳金∙天行者屠杀平民时,他甚至没有受到任何的谴责。
所以,绝地武士从来都不是一个完美的存在。
最好的卢克∙天行者而当新希望卢克∙天行者出现出现在我们面前时,他同样不是一个完美的存在。
但屡败屡战的他,依然在原作三部曲中完成所谓的“英雄之旅“,成为银河系里传说般的偶像。
而他的这个史诗英雄的形象,在星战迷中是那么的根深蒂固,以至于很多人对《最后的绝地武士》中的卢克∙天行者无法接受。
#NotMyLuke——这是众多星战迷如今最耀眼的勋章。
而他们似乎也有着卢克∙天行者饰演者马克∙哈米尔的支持,因为哈米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最后的绝地武士》里的卢克∙天行者与他所想象的大相径庭。
但大家心里面的卢克∙天行者到底是什么啊?
真的就如电影中所说的那样“一个人拿着激光剑走出去摧毁敌人“吗?
《星球大战》,不应该是那样的。
至少对于需要继续前进的《星球大战》,不应该是那样的。
与其让卢克∙天行者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路线,与其让卢克∙天行者满足粉丝们的心愿怒耍光剑,编剧兼导演莱恩∙约翰逊选择的是让卢克∙天行者走一条更走心的路线。
代表着绝地武士的他,因为对侄子兼徒弟产生杀意而感到耻辱,终于理解到绝地武士的原罪。
但走向另一个极端的他执意归隐,只有在先辈尤达大师的提点之下才终于选择出手。
这难道不是比卢克∙天行者无敌地屠杀着敌人更为走心、更有戏剧性、更让人深思的路线吗?
Search your feelings, you know it to be true!那些说因为卢克没有与凯洛仁正正当当较量而称卢克是懦夫、那些认为本作所表现出来的卢克是一种错误的星战迷,回想一下卢克在系列中最让他感到骄傲的时刻吧。
他最值得骄傲的时刻是在《绝地归来》的末尾,卢克选择熄灭自己的光剑,从而对父亲黑武士进行了救赎。
而到了《最后的绝地武士》,让他感到最羞辱的时刻,则是动了杀掉本∙索罗的心而点燃光剑。
这是那么的具有呼应性,同时也让卢克∙天行者这个角色显得那么的充满挣扎、那么的人性化。
所以当最后他一人面对整支军队时,或许我们也有期望过他能以寡敌众。
但当我们终于得知他实际只是使用原理幻影来拖延时间、让盟军撤退时,这却是最卢克、也是最配得上他传奇的时刻——不动一刀一枪退敌,这不仅显示出卢克作为最后的绝地武士操控原力的能力已经到达登峰造极的状态,更显示出了他对善恶、对生命本身最好的了解。
这才是银河所需要的绝地武士——不是前传那些食古不化的独断制裁者,而是卢克这样的饱经历练和冲突、几经挣扎和沉思后才得出结论的更人性化的绝地武士传奇。
in memory of Luke Skywalker and his familyStar Wars: The Last Jedi starts with the lost jedi: Luke Skywalker, a mentally and physically lost jedi in the whole series. He pretended to be a hermit, avoiding change from outside, healing his broken heart. This film ends with him, too. Luke, sitting on a rock, watching scenario of sunset, passed away in peace.At the very beginning, I try to summary the main storyline of this film. I have to make it clear. What I see in the cinema, is not the same one I imagine even based on this briefly plot. The more details the director provides, the more dismay I feel. Skywalker's family, the most famous family with power in this saga, leave the stage with all core members either died or lost mad. Is it the same Star Wars we have watched before? Is it the sequel to end the heroic story? Is it the story we have expected for years?I feel nothing but pathetic for this film. This is not simply about how story is selling to us. This is about how Walt Disney Studios try to rewrite the meaning behind Star Wars saga.This is not all Rian Johnson's fault.Disney understand their roles as the great supervisor for the sequel. They do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to make sure the film enjoyable. They need a blockbuster, not something "just good" for fans. The pressure has passed to each director for the sequel. Colin Trevorrow quit due to "creative differences". Star Wars is a big challenge for every director. Think twice before you try it. I d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director in the new trilogy. Walt Disney Studios have supervised all episodes since they acquired Lucasfilm. Disney take all stakes on the table, and they plan to win all. Rian Johnson's work should strictly follow the footstep in the plan. This is the first order. The basic story has already set before he sign to direct. The target is pre-setting, with clear path. Follow the path, and then complete it. I like some Rian's little "gadgets" in the film. He does have little power to make critical change, only take rights to deal with gadget things. However, some of these tiny things still make this film look boring.I blame him for poor storytelling skill.Yes, boring, boredom, uninteresting. For me, this film just hit the average line. Luke Skywalker could be sacrificed for sound reason, but not the reason looks like this. New characters are very, very important for Disney to launch new chapter for the saga. Those old characters, even they need to be dealt, should earn respect for their contribution. They are the founder for the franchise. They need to be memorable, especially for Luke Skywalker. Luke, the son of Anakin Skywalker who "bring balance to the force", challenges himself for the fear of force, for the first time. He resisted to Darth Vader's lure in The Empire Strikes Back, to Emperor Palpatine's lure in Return of Jedi. He was the only master of Jedi after the final battle against the Galactic Empire. Even force-ghost Obi-Wan Kenobi or Master Yoda couldn't save him for the fear, for the guilty, as he sign for Ben Solo's depravation.I do know this happening after watching 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 That film is an above-average sequel. I do understand J.J.Abrams has to build a new framework, set the tone for the next trilogy, introduce new character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He has done a excellent job.I try to understand the story portraited by Rian Johnson. He has already understood the mission: let the last jedi die. However, is this the way leading to Luke's sacrifice? Is this the motivation pushing him to the last battle? Did he die for something truly meaningful?It is too plain. It is too plain to give Luke a good excuse to die. I watched Rogue One: A Star Wars Story one year before this film. I gave that film a five-star rate. I was deeply satisfied with what Disney has produced. I don't understand why Disney try another tone for the sequel. Does this film hit the criteria set by Disney?I don't understand.
哇这从头到尾浓浓的恋爱气息,不忍直视的大胸。比原力觉醒好看太多了,而且把坑都填了。暗红色大赞。
【8.6】美术爆炸!!!最后卢克逼力爆炸!!太帅了!!太帅了!!我同意导演的看法,这才是卢克最好的退场方式。是时候摒弃以前那些夸张的东西了。一二幕其实有点普通,节奏很紧,铺的很满,reylo合体那里简直帅炸!第三幕很不错,还是感叹一下这部美术真的好棒!!同意是最好的星战!
轰炸机全灭配角不值钱/迪士尼居然说我不敢面对的事实:让老旧东西全灭我们建立新秩序…新发展新理念什么的…Ben可以说弑父两次/老觉得霍尔朵说有人要留下驾驶巡洋舰是叫公主留下开,反派感塑造过于成功/其实78连起来看relyo理论是不成立的/下一部开罗人要洗白就要自尽了/六刷了,逻辑硬伤萌不起了二星
王牌帝国重型坦克误入赵家屯,因水土不服被张翠花前任赵大锤组织的当地民兵武装擒获,赵家屯广播站弹冠相庆:这标志着我屯反帝反封建运动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
据说导演莱恩·约翰逊在《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的剧本编写和执导过程里,从《晴空血战史》(1949)、《捉贼记》(1955)、《三匹之侍》(1964)等经典影片中汲取了很多灵感。此话听起来不假,因为《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两个半小时的片场似乎都容不下导演想说的全部故事。经典角色的告别和经典元素的再现值得观众的共鸣,并且也可以体会到星战系列想要传承下去的决心,只是过于“好莱坞式”的多条故事线给人一种凌乱的感觉。“星战”系列的庞大故事总有一天会终结,希望它最终不要让我们失望。
三星半,所以,最后,卢克·天行者活成了五老峰?....兜兜转转星战的历史最终又重回1977年,开始就是结尾,结尾就是开始,循环往复吗;我们伊萨克老师真是全宇宙最迷人的飞行员,比比八真是全宇宙最可爱的机器人,一些奇奇怪怪的外星小动物和原住民好好笑,谈不上星战粉,但也十分能体会到老粉的不爽
有些镜头语言和剪辑手法实在不敢恭维,比如说利用光速飞行自杀式撞击第一秩序战舰的那一段,完全可以拍出史诗感,结果镜头呈现出的却是“不拘小节”的一笔带过。以及最后那个佛系的结尾,这……这个……
不懂 一家人干嘛打打杀杀的 每个人都苦大仇深的 好没劲
从天行者随意丢掉系列中最重要的光剑那一刻片子就毁了。40年前三部曲好不容易构建起的神话式角色人设崩塌,最后的大战尴尬的挽回点颜面。旧一代的角色逐个逝去,新的角色在无脑的剧情中挣扎,让人不知道该去爱谁。反派?又是来搞笑的,坏人不光脑子是坏的,洞悉别人想法的黑暗原力感应也是假的吧
It's now or never
OMG真是又臭又长,而且并没有给出任何观众不知道的新的信息,Luke Skywalker躲在岛上这么多年的原因真是太牵强了而且也没解释清楚,他对force有什么新发现呢?没有。他教给女主什么知识呢?没有。黑人小哥莫名其妙的就和一个路人甲越南女孩team up拯救世界(并且失败),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最后Luke的落幕也是,毫无逻辑纯粹是编辑想让他怎样就怎样。整部片子2.5个小时,忍不住快进了几次,明明似乎紧张刺激,感受上却比充满慢镜头/环境描写的的《沙丘》空洞乏味得多。
孤寡老人的原力生活以及圆寂。不是一部好星战电影,更不是一部好电影,故事讲得可以跟莫法特一拼,没有人物塑造可言。整部电影如果有主题的话就是在铺垫Luke的死。不知道Luke是谁这部电影真的毫无意义。还让尤达显灵召唤闪电,拒绝这种溜粉。【第一部有人陪我看的星战
EP7还在照虎画猫用老套路讨好粉丝,这一部完全就是为创新而创新给粉丝喂屎。强行削弱主角而立一帮毫无魅力只会喊口号的群像,强行加入毫无意义的支线剧情,更不用说正反两角毫无来由的转变,以及完全崩坏的人设。凭着几个不错的场景设计,可以说还算合格的爆米花片,但这样拍星战还不如就此终结吧
两星半。甚至不如上一部。整体风格和太多没有意义的搞笑元素明显还是跳不脱超英片的种种桎梏,是啊,迪爸爸接手后,当然要绞尽脑汁复制赚得盆满钵盈的漫威那一套啊。与其站在恪守传统和低头妥协的分割线上摇摆不定,不如就此打住,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152分钟的正片一路看下来,可能唯一感觉到的惊喜就是每战必备的飞船太空战,星际赌场副本追逐,卢克·天行者的谢幕演出以及尤达的现身。即使快节奏尽量做到每一分钟都不无聊,这种节奏也早就被几个角色之间别扭的情感纠葛下扭曲的不像话了。这样一比干脆还是侠盗一号和艾布拉姆斯的欢乐爆米花模式干脆
少女网恋堕落肌肉青年,不顾老师劝导千里见网友,竟惨遭黑社会绑架!
已食用,口感不错。莉亚公主、尤达大师、卢克。老粉们会很开心的。真是心疼绝代武士,起了这么个名字,总有种香火颤颤巍巍就要断了的感觉。
不得不说作为1977年开始的系列,星战在美国的粉丝传承工作做的非常好。旁边的黑人小朋友看得异常激动,难以想象我国00后会去爱看葫芦娃。这就是美国的战狼,万人空巷,而我看着飞船对射很疲惫。后半段有面对面的戏了稍微好看点
“不是杀死我们恨的人,而是拯救我们爱的人。” 看星战只是一种对太空片的习惯…第一堂课伸手感受时,天行者拿出叶子调斗,不要太可爱。
伦理梗还要玩多久。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公主的演员都去世了,以后估计也没戏份了,新一代绝地挑大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