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海南三亚)的故事代表“高”明星(萧敬腾)的故事代表“富”名模(嘉怡的男友)的故事代表“帅”抓逃犯(夏雨年夜陪奶奶)的故事代表“人情”暴发户(嘚吧嘚的大鹏)的故事代表“世故”..唯有一种代表了小人物的辛酸:那边爸爸弥留之际,这边的几个儿女还在争护理费怎么摊、房子怎么分--当然在回光返照、对子女来了一番语重心长的教育之后,兄弟姐妹重归于好,合家欢大团圆....
2017年1月9日凌晨一点,我在北京。
本来想找轻喜剧,阴差阳错点开了这部贺岁片。
感觉好几年没有被电影电视剧感动哭了,但是看到老爷子一家人说家和万事兴的时候还是没忍住掉眼泪了。
真的是很不错的电影,我们辛辛苦苦学习工作,都是为了抓住身边的爱情亲情友情呀。
每个人都不容易,过年就是让大家抛开工作事业上的烦恼,和自己爱的人开心地待在一起。
如果我们都能明白生活的目的和意义究竟是什么,那就不会有这么多矛盾和冲突,就可以像列车上的大鹏和子乔们一样,像守在医院门口的记者们一样,像一起过年的侯小刚、奶奶和警察们一样,相亲相爱的,多好。
室友们都已经睡了,本来应该复习微积分的时间,一直因为自制力太差而在看电影。
从来都很喜欢像春晚一样喜庆热闹的场景和音乐,这里的氛围渲染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要过年了啊。
上一个春节因为高考都没有好好过,因此对今年的春节充满了特别的憧憬和期待。
还剩最后一场微积分考试,然后就可以回家了,我要加油啊!
好好复习,然后回家,好好过年!
大家新年快乐啊!
随着旧历新年临近,在异乡打拼的人们即将又一次收拾行囊,踏上回家的路途。
在中国经济高速腾飞的今天,每一个人都如江河般汇入涌动的人潮人海中,追寻自己的理想生活和价值所在。
“春节”与“家庭”越来越像两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符号,将人们冰冷的记忆拉回到那个温馨满足的场景中,而这种温馨和满足,又仿佛我们离家的距离一般,越来越远。
作为一个曾在美国求学的女性导演,金依萌在她的多元文化视角中,努力用一个女人的直觉和感触来重新检视与探讨春节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以及家庭价值与亲情对于个人的影响。
本片使用的平性叙事手法在影史上并不新鲜,美国导演格里菲斯(D.W. Griffith)早在1916年他具有野心的《党同伐异》(Intolerance: Love's Struggle Throughout the Ages,1916)中,就通过平行交替而非独立成段的方式,将《母与法》、《基督受难》、《圣巴多罗缪的屠杀》和《巴比伦的陷落》四个互不相关又相隔千年的故事组接起来,共同传达祈求和平的主题理念。
所以相较于单线叙事与其他经典叙事结构,版块结构与本片使用的多线平行叙事结构的要点就在于传达理念的一致性和相关性,与专题片类似的“主题先行”保证了这样的影片形散而神不散。
贯穿《一路惊喜》,使发生在六个空间中的六个不同故事有效结合的,就是对“春节”和“家庭”两个概念的反复强化与价值的突出展现。
然而遗憾的是,虽然有金依萌作为编剧的价值统帅,但她联合其他三位导演一起集成的影片,难免出现画面质量参差不齐,场面调度风格迥异的现象。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影片价值的展现,六个故事中的价值表达有些过于外露不够含蓄,有些则藏而未发不够明显。
我想这部在技法上仍旧略显稚嫩的影片对于华语电影和金依萌导演本人的意义是,作为监制来进行六个故事的统摄与组接的大胆尝试与挑战。
虽然有经典电影《真爱至上》(Love Actually ,Richard Curtis ,2003)十个之多的故事同时展开作为先例与标杆,但我们仍旧要清醒认识到好莱坞为代表的外国电影工业的成熟程度与国内现状存在的明显差距,拿一部成熟导演在成熟机制内打造的成熟影片,来对比《一路惊喜》似乎仍有不妥之处。
我们更愿意去鼓励和支持,而并非扼杀新尝试的苗头。
相较于金依萌导演擅长的“小妞电影”(chick flick)——《非常完美》(2009)、《一夜惊喜》(2013)等,《一路惊喜》的完成度仍旧有所欠缺,我们在其中看到的是多种类型元素的尝试。
求婚故事的青春爱情喜剧,大团圆故事的家庭情节剧,火车故事则是一个封闭空间的情景喜剧,警察故事在家庭伦理中又加入了警匪片的元素,旅行故事是穿插喜剧、惊悚元素的公路片,而明星故事是情节剧与本片主要价值输出的端口。
多类型多元素多故事的结合,容易导致人物的扁平化与认同缺乏,本片尚不能解决这一问题,例如旅行故事中年轻人对家庭态度转变的突然,夏雨饰演的警察对家庭观念重拾的勉强等。
过年是每个普通人都拥有的共同文化回忆,这种权力的平等与加入的无差异化,构筑了一种节日的狂欢。
但像求婚故事、警察故事、旅行故事和明星故事都是在极端情况下的少部分人面对的春节。
有职业差异导致的警察故事,有情感差异导致的求婚故事,还有身份差异导致的明星故事,以及阶级差异导致的旅行故事。
仅就旅行故事来说,春节到海南三亚度过春节,并非一般普通家庭能够实现的事情,它带有某种阶级差异和享受意味。
这样的情况下导致这几个故事容易形成“奇观”,依靠明星阵容吸引人的眼球,但在情感和价值认同上,人们会更加接受所谓“接地气”的故事表达。
火车故事是普通观众都经历过的硬座车厢的局促,而大团圆故事则是当代中国社会家庭瓦解危机的真实写照。
虽然火车故事最后以富人(大鹏饰)请车厢普通人喝饮料作为结局,并未缝合这种实质的差距,但给人一种“天下大同”的温暖;虽然大团圆故事最后兄弟姐妹帮助老父(牛犇饰)逃出医院的行为具有某些理想主义的意味,但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对这种家庭价值衰落的身体力行的反抗。
两个接近普通观众的故事在最后都不免具有生硬的说教意味,但基于生活经验的观众会自然将其理解为是对春节传统文化和家庭价值的挽留与呼唤,其中的无奈和苦心能够被体谅与认可。
不管身在何处,家都是人们心中最柔软的所在。
即使有距离,有矛盾,有无法言说的情绪,但普天团聚的时刻,谁人不想与家人坐在一起,哪怕是聊些家长里短或没有意义的话题呢?
《一路惊喜》在年前作为一个拼盘被端上了电影餐桌,或许每个人都可以在里面找到自己对于家庭的理解,然后迫不及待地倒数着回家过大年的日子吧。
有些根本没看电影的还来捣乱 请尊重所有导演演员的劳动成果。
因为你个人喜恶否定所有人的努力就不对了赵丽颖演技不错从小白角色认识到现在的喜剧范,有人说浮夸,那里要表现地不就是小孩子气的蛮辣吗?
雨神本色出演。
张辛苑阚清子都不错大鹏很接地气推荐故事连接性不是特别好。
算良心之作
刚在中央台的电影频道看了这部去年的贺岁片,觉得还挺好看,豆瓣一查居然才5.1分,觉得有必要为这部电影点个微薄的赞。
剧情方面是花了心思的,虽然难免不能完全脱离某些俗套,但想传达的那份人情味还是令人看完后有微微感动,包括影片结束后打出来的那些字。
在大年三十这同一天里,不同的人物演绎了单元式的不同的故事(有六个之多?
)虽然说并不能做到令每个故事都阐释得那么丰满(蒋劲夫那段和大鹏那段就显得比较单薄),但也使整部片子的剧情显得热闹,不会觉得单一,每个故事之间巧妙地进行关联是能使观众喝彩的一个关键得分点,还能设计得更加出人意料就更有惊喜了。
里面的一些小细节的槽点儿我也是欣赏的,例如投射现实的一些化名和情节还有粤语的插入之类。
这部片子还让我知道了原来萧敬腾除了唱歌演技还挺不错,以及,原来赵丽颖可以长得这么像杨幂。
很早以前就听过这部电影的宣传,原谅我是一个粗人,听名字真的像是一部喜剧,而且还是在贺岁档上映。
趁着喵贷的东风,我有幸第一次参加首映。
当电影行将结束之际,我才意识到,这部电影所蕴含的情感足够真诚,所带来的惊喜远非片名所能比拟。
或许会有人说,六个故事不够紧凑,代入感不强。
可是,我想说,正是这种若即若离的感觉才足够真实,足够惊喜。
当你看到火车上穿着貂皮大衣的大鹏,当你看到明星范十足的萧敬腾,当你看到稚气未脱的夏雨,你会把这部电影当做一幕生活剧吗?
绝对不会,你一定会以为这只是一部搞笑片。
可是事实是,六个故事各有特色,反映出了生活的各个维度,兄弟姐妹之间的情谊,恋人之间的相濡以沫,父子之间的相互理解,陌生人之间的浓浓人情味,都是我们这个社会稀缺的,匮乏的,忽视的。
看着看着你会流泪,因为你感同身受,在外奔波只为更好地活下去,可是你知道你的家人多么担心你吗?
大年三十都不能团聚的滋味你难道不知道有多难受吗?
如果可以,请让自己挣钱的速度远远超过父母衰老的速度,给他们一个快乐的晚年。
谢谢一路惊喜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很多,不管在什么时候,金钱,地位,其他的一切都统统比不上陪家人重要!
PS:一家叫喵贷的公司给了我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还送了一个小礼盒,竟然有6的手机壳,真是棒极了。
下次看电影还找喵贷,忘了说了,这是一家做大学生分期的企业...
好几个家庭的故事又是在过年的大背景下蛮戳我的,也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一个电影会不会看,得看有没有共鸣亲情那块我要哭死,感觉看到了我的家人我一直以来都看不了关于亲情的,一到过年就是要团聚嘛,就是要和家人在一起嘛就是有的演员演的有点尬,有点假,大鹏那个火车上的故事那个就感觉差点劲,虽然最后结局挺心酸的,但是也不可否认之前的演的有点过度
我看电影过程就是一路惊吓,强制把6个故事串联起来,六个故事风格各异但是都有一个特点剧情之谜之烂,作为一个在春节档上映的电影,明显走的老式香港贺岁喜剧的路线,只差最后一群人一起出了拜个年了。
每个故事单独扒开来拍多点可以弄成微电影也许就没这么差了,大鹏部分依然演戏十分努力奈何还是网剧风格,小人物养老部分还算个公益广告可以启发点尊老之心,剩下的不忍直视。
本片总共由6段小故事组成,每段小故事之间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相互联系在了一起,体现出在春节过年前后来自不同地方、拥有不同家庭背景的人物之间的温馨与美好。
但似乎每个小故事都没有叙述得十分细致,基本都在平铺直叙,丝毫没有跌宕起伏。
总体上感觉没有特别突出的亮点。
可以说完全是奔着有众多明星大咖共同出演而去看的这部电影。
如果你记心够好,或者曾经跟我一样无聊到在2013年的贺岁档看过这样一部电影——《越来越好之村晚》,那么你基本可以想象到这部2年之后的《一路惊喜》是怎样的一个形态了:主演多到一个舞台装不下,皆来头不小,可以算是当年当季的红火人物;从不同的几组故事和人物关系入手,最后都朝向一个主题发展——热热闹闹过大年;都打着献给中国人自己的春节礼物在制作等等…可等你真的被抓眼的宣传和自己喜欢的明星忽悠进电影院后,你会发现自己真的很难消化掉刚刚看过的这一长段并不比公司年会视频好多少的巨长版拼接广告。
在这个现代商业电影被快递员怒刷存在感的时代里,我们的观众已被训练得能在电影里听到“只要你在11点之前下单,我们都能当天送到”这样的纯硬广之后只是镇定自若的会心一笑。
所以中国电影人不得不承认,你们拥有着世界上忍耐力最强的一群观众。
龙斌在谈到电影《北京爱情故事》时曾说道:这个电影告诉我们,电影的质量往往和主演的数量成反比。
这句话同时也适用于《一路惊喜》。
去海南旅行故事中莫名其妙的配对和结局,到结婚故事中浮夸的救火桥段,人人都知道电影是设计出来的,《一路惊喜》的设计显然不那么走心。
几段故事被生生拼凑在了一起,abcd之间并无必要联系,以至于观众刚刚还无法直视郭采洁和凤小岳“激情时光”,下一秒镜头就切到东北一家子掐架分财产,或者两分钟后剧情又毫无铺垫的跳到拜金女如何从猴子手里抢回自己的限量版A货。
电影中多如走马灯般的明星和网红仿佛是考验观众一个认脸游戏,不由得回想起了去年一部令人发指的“行业标杆”——《分手大师》。
可看到如此众多的熟脸我却一点也激动不起来,除了为这些来友情客串的大咖们感到遗憾“哎,你们的演艺生涯上又多了一个烂片”之外,我没有任何其他惊喜之感。
也许,这也仅仅只是导演或片方为了炫耀其公关手段和广告渠道水平的最好亮相方式吧。
说到金依萌,每个人都会提到2009年的《非常完美》。
这部被当做中国式小妞电影开山怪的电影在当年拿到了将近1亿票房的好成绩。
继这部夺男友大战之后,2013年的金导给我们带来一场寻爹之旅——《一夜惊喜》。
虽然谈不上优秀,但这两部电影都能踩着观众心里及格的分数线顺便怒刷几下好感。
可到了2015年的《一路惊喜》,作为见证金依萌院线作品一路成长的观众,可能并不满意她交的这份专门订制的中国春节档电影的答卷。
因为能明显看出,《一路惊喜》超出了导演所能把控的范围。
这就好像你让一个只能在一天内做出一个精美蛋糕的厨师在一天内做5个蛋糕一样,结果只能是马马虎虎、含含糊糊。
与其把让这么多牵强又不丰满故事强塞进一个电影里,导演不如回到过去,找一条主线老老实实讲故事来得痛快。
离看完电影已过去三个小时有余,除了见到凤小岳本人被帅出一脸血的痛快感,对电影的印象已经残存不多。
最后奉上林家栋饰演的香港警察说的一句话:"你没听过有句话叫'一寸光阴一寸金'吗?
"所以,珍惜时间,多去补补有营养的电影吧,毕竟已经2015了,你一个月前在社交网络上许愿过的要做更好的自己,真的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个电影上吗?
天啦,这样的电影存在不可怕吗?
适合过年七天乐,但是最终没有串起来,没意思。
春晚小品搬到大荧幕的感觉。郭采洁的台词依然是那么令人上气不接下气。凤小岳明明一脸风流男的样子却要演深情好男人太违和。最后大团圆,没劲。
的确,本片可以吐槽的地方太多太多,但是贺岁片我们要去纠结了干嘛?好好乐乐不好?!
有点小意外的贺岁喜剧,虽然很大程度上抄袭了《新年前夜》,但是6个小故事都比较完整,主题鲜明。影片优点是人文关怀浓郁、年味儿足,缺点是煽情没有节制,郭采洁和蒋劲夫的两个部分相对差劲。总体上居然值得推荐,比同日上映的其他两部电影强多了。
作为贺岁片看看还是可以的,虽然有点刻意说教,但是看着蛮有过年气氛的,哈哈~
其实我感觉还可以,可能和我的年纪还有阅历有关,故事很多,明星也很多,六个故事虽然各自独立,但是都有一个关系在里面,明星夫妻的张大夫是海南探险夫仔的父亲,火车列车员是警察的媳妇,东北一大家的年年是和明星一起唱歌的~唯一没有联系的是郭采洁和凤小岳了…真的我没找到联系。
全片是个大杂烩,点都比较没有营养没有新意,基本开个头就知道尾,只配像我这样住店的时候打发个时间用。只有牛犇老爷子的一段台词有点靠谱。其实其中任何一个小故事丰富一下好好拍都可以成为一部好作品,唯独这种拼凑点子的方法最低级,无趣!5.5分
对郭采洁和凤小岳那一对印象比较深,天生泪点不高,对这剧的泪点毫无感觉
六个故事,一百二十分钟,一个故事平均下来也就二十分钟,可是二十分钟能讲什么故事,剧情太简略了
我喜欢乔杉
贺岁档的话 很好啊 戳中泪点
为什么这么多差评呢,很多温暖的小故事呀,对家的题材的电影毫无抵抗力,泪点多多~( ̄▽ ̄~)~赞(/≧▽≦/)
只能说不能更惊吓
作为贺岁片,算不错的。喜欢上郭采洁,可爱,古灵精怪。。
补标记】只记得凤小岳和郭采洁这对小情侣。看过就忘的故事集。两星半。
全国各地穿插几个小故事,狗血剧情莫过那个几兄弟姐妹的父亲住院,一段话就把他们团结起来了,这算什么啊!
老戏骨的几条线可看一看
让人觉得温暖的电影
四个导演,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发生的故事,这种商业片通常没有什么深度,年轻当红的演员,年三十的特定时间,时下流行的多故事结构,这部电影算是及格的春节档商业片。春节档算是一个特别的档期,不用看演员们在屏幕上苦大仇深,而是集体为了博观众一笑各种作、各种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