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首先吸引我的海报,空旷的房间内,穿着红短裙的女人横躺在手术台上,戴着口罩的医生冷漠地站在她身后。。。。
这部电影有个特点,电影的故事和情节本身是个很流于俗套的东西,圈套、阴谋?
虐杀?
真像是电锯惊魂。
我只看明白了一点,这对恋人,两个死者,他们之所以会被杀掉,是因为在活着的时候他们就对活着丧失了感觉。
什么是活着?
他们不明白,所以会死。
与其说是恐怖片,不如说是悬疑片! 对人性和人生都间接的给了诠释,推荐一看!主人公是被活埋的!确实没有死亡! 有些评论上说的很明白的点,我就不再提了! 说一些其他的细节:1.很多人都想不通为什么eliot可以拿到任何"尸体"! 原因是片中eliot自己说过的话: 这个城镇很小! 他几乎可以叫得出所有人的名字,通过葬礼上的宾客,不断认识所有的人. 上海那么多人,那么大的城市,殡仪馆有几家? 据我知道就3家! 那么一个小镇,做这种丧葬服务的很可能就1-2家,甚至一家!2.镜子! 如果安娜第一次照的镜子是普通的镜子,那么eliot 就不用把这面镜子蒙住! 而最后一次,安娜突然要看镜子,eliot没有准备,很本能的递给了她,所以那块镜子是正常的! 并且2处都有安娜叹息后在镜子上留下的水气! 第一次eliot乘着安娜丧气低头的时候偷偷的擦去的!如果安娜真的是尸体,她根本就没有"气"且eliot 也不必心慌的擦去什么东西. 3.葬礼上,eliot其实很紧张!当paul来的时候,大家注意看eliot的表情!当paul离开后,eliot的表情显示他松了口气! 4.有人说最后安娜回魂夜去了自己家的问题! 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有亲人死亡之后,7天回魂的那天(头7)要开门让鬼魂进来! 而不是找驱魔人赶走灵魂,毕竟怎么说都是亲人! 如果eliot能和灵魂沟通,要使得亡魂平静,那么这个片段应该是安娜回到家看到一切都好,安静的离开而不是被蛇和巫师围绕到透不过气!这个片段,只是安娜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幻觉! 5.具体说说上面写的"特定环境": 1.有个一个实验: 蒙上死刑犯的眼睛,把他绑在担架上,然后医生说:我将放光你所有的血! 然后给犯人注射了纯净水,并放了小水管在他旁边,让他有血液不断流出的错觉,几分钟后犯人就死了!被吓死的,因为他觉得自己是被放血了! 所谓"谎言说了一千遍就是真理". eliot一直在精神上给安娜暗示: 你已经死了! 2.eliot一直给安娜用的镇定剂! 且不论镇定剂是否真的能使尸体鲜活,我能肯定一点就是: 镇定剂可以让人产生严重的幻觉! 6. 如果安娜已经死了,为什么eliot发现钥匙没了的时候那么紧张急忙赶回去呢? 难道他害怕有具尸体自己跑出门了??? 并且安娜偷了eliot的钥匙尝试开门后,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她把一把钥匙插进门孔,并且绊断了钥匙!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7.paul曾经跑去警署,说到验尸! 警查承认了他们只做了瞳孔和脉搏的捡查! 没有做脑电图! 这也映射了当地的警查工作很马虎! 对生命并不重视! 所以eliot才有机会去安排死亡! 另外2个细节是: paul很随意的进入了证物的仓库(那个摆放被撞汽车的地方); 警查的素质很差,有人还想侮辱女尸! 这些都说明那些警查根本不合格!8. 安娜的学生! 开始就有对那个小男孩的介绍,他被年纪大的同学欺负,并且不敢告诉老师! 这个说明这个小男孩经常被欺负,他的心理是有阴影的! 几乎所有变态杀手都有不幸的童年! 开始他接受了老师的指导,认为小鸡是活的,所以他养了它;后来他接受了eliot的引导,认为这个小鸡是病态的,是活死状态,所以他活埋的小鸡! 侧面反映出小男孩开始接受eliot的"教育": 把你认为"活死" 状态的东西活埋了. 还有一个场景: eliot站在坟墓地里(地下) 和小男孩说话,并且说服了他!这个就是映射了小男孩已经被eliot拖下了地狱. 小男孩开始对paul说: 我看到她了!那个时候他也认为安娜活着,希望paul 去救老师. 可是后来,葬礼后,paul再次追问那个男孩,他的说法就变了,并且很冷漠.9. paul. 最后他出车祸了,这个纯属是eliot的杀人灭口! 首先paul喝了很多酒,属于酒后开车,本来就很危险! 其次,eliot对paul强调时间的紧迫性,"你快去看看,也许安娜还活着!" 这个就让paul疯狂开车,导至车祸.10.当警车停在eliot的门口时,他很慌张! 立刻下去开门询问,而不是等别人按门铃! 一旦他得知这个警查只是来看弟弟的尸体的时候,他才如释重负! 当警查进入停尸房后,安娜并不是立即给注射过药品,所以她的头才转了过来! 在警查想侮辱安娜时,eliot走了进来,这表示他在门缝里一直关注着安娜,以防万一.11.安娜开始是不能动弹的,当eliot给她的头缝合伤口的时候她没有感觉;后来安娜能够走动了!这就说明了那段时间安娜还处于药物控制状态! 并且当她母亲来探望她前,周五进行葬礼前,安娜都被注射了药物! paul来看尸体的时候,eliot不让他见,是因为paul没有预约,elio来不及给安娜注射!12. 安娜问eliot,她母亲和paul知道她"死了"是什么反应,eliot说的都是反话,他说他们都没有哭! 有的人理解eliot是为了让安娜平静的走! 我的理解是,eliot要让安娜知道她是没有活力的废物,不会有人为她难过,这样她就不会反抗,陷入绝望. 后面安娜也说了: 自己不敢去爱,认为去爱就会被伤害,最后paul也不爱她了! 从影片上看,paul很爱安娜的,从开始到最后.只所以她会这么说,也是受到eliot的误导: paul 没有难过!13. 这点很重要,可惜不能放图片上来.... 有个警官说确实有种药可以让人瘫痪并且产生假死状态,那个药的名字是:hydroninm bromide! 最后eliot准备给安娜注射,最终强行注射的就是: hydroninm bromide! 导演给了一个特写给这个注射药瓶!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点: eliot有动过恻隐之心想放安娜回去的. 他听到安娜说: 我有很多很多遗憾,我想去爱一次! 大家注意eliot的表情. 安娜有没有死并不重要,这部片子也不是单纯的变态杀人,它确实要探讨人生! 教人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去珍惜,去放手去爱! 而eliot,他的精神是有问题的,他把自己当成了死神,他控制了人的生死! 当然他不是去杀所有人,他迫害的是那些他觉得没有生机浪费生命的人! 他对生死的定义是"没有生机的人,就算能吃喝拉撒,也是死人,这些人不应该再浪费人类的资源!" PS: eliot精神变态表现在他在一具尸体上乱画! 还表现在他给死人拍照留念并且和他们说话! (这也是他把自己当成死神来判定别人生死的证据点) 大家还可以看到他墙上的照片,有的是逼着眼睛的,而有的和安娜一样是挣开眼睛的! 这就是说: 有的人是正常死亡,而有的人则被欺骗了. 至于安娜,当她醒悟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这个就是让我们要常常去反省自己,珍惜生命和生活. 另外,如果安娜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她就不会死;在paul在停尸间门口大叫她的时候她却没有回应! 如果她回应了paul,那么她就能获救!是她自己放弃了!
看了《生命之旅》,探讨关于生命的事。
看过之后我写了东西,可惜手机百度有些问题,总是无缘故退出,然后就都没有了。
之后我一直失眠,想我对生命的态度是不是太轻率了。
我一直觉得我是个不应该被生下来的人。
以前还因此和妈妈吵过架。
可是我始终打心眼里认为自己对的。
世界上多我一个人不多,可是少了我却会节约能源。
我从来没有做过任何贡献。
被强迫捐款的不算。
妈妈有次很伤感的说起,我小时候地震过一次,然后我说我还没有活够还不想死,大人们都笑了。
那以后我就开始轻视生命。
总觉得别人的生命都比我的重要。
每个人都在努力活着。
我在努力活着死去。
我一直幻想被人枪杀。
或者出车祸。
意外总是好的。
可是很平静,我都不出门的。
本能的求生欲望让我也几次死里逃生。
或者,不到该我死去的时间。
去年出了一次很严重的车祸,整辆车翻转360度掉在沟里,是因为一辆突然冲出高速公路的出租车。
爸爸妈妈都好,我也只是受了点小伤。
可是车报废了。
那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不再想死。
我总觉得是因为我老期盼死掉,所以就连累他们一起受罪。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冲下车去找肇事车辆,我想狠狠的骂人。
那时候没有求生也没有求死。
我不能接受我身边的人比我先死去。
也许这是我的自私。
可是默默的看着已经死去的人,我的眼泪不知道是为他们流,还是为自己悲哀的活着而流。
每天就像行尸走肉。
不要跟我说努力活着。
我已经很努力,每天跟自己的斗争都没有停过。
我想知道什么时候能停下来。
什么时候能让我无忧无虑的快乐而天真。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很可爱,大家都喜欢我,安排了我唱歌跳舞,我一直记得,我每次都哭着躲在墙角,不然就是突然冲出教室,憋红了脸。
当时就是想找个黑暗的角落躲起来,不让人找见。
现在又想躲起来了。
可是又顾前顾后,这个那个都放心不下。
晚上的时候躲在窗帘后面,默默流泪,看着对面楼群的灯,忽明忽暗。
内心潮湿。
I love primal fears, and I think there’s no bigger primal fear than death, being scared of death, being buried alive.脑残翻译:我喜欢原始的恐惧,我认为没有比死亡更大的原始恐惧,害怕死亡,被活埋。
实际意思:我喜欢“童年恐惧”这类题材,我认为没有一种比“童年恐惧”还可怕的死亡,一种活着时就死亡,活着时就已经被埋葬的恐惧(被活埋的恐惧)。
当然本渣不懂英文,只是根据剧情推测导演的话。
大意应该是: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活着浪费空气死了浪费土地埋葬还要搞个形式主义来警戒你。
人家够义气了。
辅助解释:primal adj. 原始的;主要的;最初的;童年的n. 被压抑童年情绪的释放vt. 释放(被压抑的童年情绪)这样不用再纠结主人公生死和本片立意了吧?
人家是讲一个人活着却像死人一样活着不被关心不被爱没有存在感却一直生活在被欺压和控制里,无异于活埋的那种恐惧好吧!!!
童年恐惧和压抑导致很多人活着,但也不过是活死人或活精神残废只是不是低级精分罢了。
而且从来对我们输入暴力和羞辱的是父亲,输入焦虑和歇死底里的控制与抱怨的是母亲(童年监护人),我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变成活死人的。
看不来《身后事》就直接看《一级恐惧》( Primal Fear)吧,省下脑子节约点六个核桃。
打三星是因为剧情推进实在是太坑了。
女主安娜是一名小学老师,她和男友保罗之间有些矛盾。
安娜洗澡时会流鼻血,且一直在服药,精神状态也不太好,参加老师葬礼时脸色苍白。
葬礼上,她恍惚看到老师嘴巴动了一下,但以为是幻觉。
在餐厅,安娜对保罗没耐心,不等他说完话就飙脏话并愤怒离开。
保罗其实想表白并带她去芝加哥生活。
她气急败坏地驾车在雨中行驶,因拨打电话而出了车祸。
安娜在殡仪馆醒来,第一句话是问自己在哪里,接着问自己是否没死。
殡仪馆的艾略特却坚称她已死,并拿出尸检报告证明。
安娜不相信能和自己说话的艾略特是因为通灵术才辨识她的游魂。
这时安娜的母亲前来,打乱了艾略特的计划,他匆忙给安娜注射了一剂药,使其晕了过去。
之后男友保罗也来了,哀求见安娜一面,却被艾略特强硬拒绝。
安娜在停尸间看到另一个死者后,更加质疑自己活着,拿剪刀准备戳向艾略特时迟疑了。
艾略特说她活着没意义,早就死了。
安娜伤心表示,因小时候发现爱一个人会受伤,所以决定不爱任何人,一直推开保罗,而保罗是她唯一爱过的人但从未说出口,现在保罗也不再爱她。
艾略特动了恻隐之心,反问她若有机会会怎么做,安娜茫然不知。
艾略特打开停尸间门有意放她走,安娜却幻想出去后被一群怪异的人围着,包括保罗和母亲,他们神情怪异并念念有词,让她痛苦不已,她最终放弃了这个机会。
艾略特取笑道,人们总说惧怕死亡,实则更害怕生命。
安娜竟发出“很高兴自己已死,一切都结束了”的感叹。
小男孩杰克问艾略特安娜是否死了,艾略特回答生命已离她而去,他能看到尸体漫无目的漫游,这些人不珍惜生命,他要埋葬他们。
实际上,安娜可能只是出车祸后暂时性休克,而验尸官玩忽职守,没去现场验尸就签了死亡证明。
艾略特是个精神分裂者,他杀死的第一个人就是他的母亲,他憎恶那些不珍惜生命的人,决意担任审判者,清理这些“垃圾”。
从录像带可看出,安娜以前身心健康、活泼阳光,后来变得颓丧。
艾略特选择安娜,是因为她在葬礼上像磕药的瘾君子,且车外暴躁摔包掉出药瓶。
艾略特也曾给过安娜机会。
当安娜哭泣着承认对保罗感情的不负责任并表示保罗是真爱时,他略有沉吟,化好妆后便开门示意她可离开,但安娜犹豫不决,再次幻想被怪异妇人围住等恐怖场景,最终还是没出去。
后来,安娜拿镜子想看自己时,发现呼出的气在镜子上起了水雾,这才猛然清醒自己是有呼吸的活人,然而此时已晚,艾略特迅速给她注射药剂让她昏睡。
等安娜清醒,已躺在棺木中,土不断落下,她拼命砸棺盖却无人听见。
而保罗得知安娜去世后,整日吵闹酗酒骚扰他人,这让艾略特觉得他也该死。
于是,艾略特故意在葬礼上激怒酗酒的保罗,使其醉驾出车祸,成为继安娜之后的目标。
最终,保罗也被送进了殡仪馆。
影片的真相是,安娜和保罗都被艾略特杀死了。
艾略特变成这样,可能与他的童年经历有关。
而小男孩杰克受其影响,也用熟练的方式活埋了自己的小鸡。
这部影片警示人们要珍惜生命,不要虚度光阴,否则活着也如同死了一般。
基本论据借鉴这位豆油的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460475/后面就是我的根据以上地址添加一些首先是1,无论用什么方法也解释不了,尸体能够破坏器物并且能拨打电话,况且eliot也只是声称自己能交流,片中并没有设定有尸体会移动的正面说法3和4并不是血色的问题,而是单纯的水蒸气!
最后女主发现自己其实能够呼吸并反映到镜子上出现水蒸气,这才是真正的原因另外,还有很多细节片中其实也明说了这就是个单纯的BT杀人狂,比如在anna的梦境中,她男友就在玩弄一盏可改变人体肤色的灯。
还有开场部分anna参加葬礼发现死者动了动嘴,以及色情警察看到anna动了头,还有男友最后也看到了anna有动静。
而小男孩就很简单,直接就被视为接班人培养,并且也用小鸭开始了BT之路。
还有最最重要的一个细节,eliot在片中几次调节一个旋钮,这就是关键,温度!
慢慢降低室温~在低温环境下,人体会先失去知觉,然后会嗜睡,最后就是容易产生幻觉。
这就是eliot的杀手锏,强迫被害人相信自己真的已死,这也就回答了为什么anna尝试刺激自己而毫无知觉的情况(药物加低温),而依次调低温度则更好的证明了eliot是为了让受害人感受灵魂逐渐和身体分离的过程。
最后一次调节刻度为华氏50度,换算过来为摄氏10度,这正好是人能呼出冷气的温度。
这种温度下长期待着人不会冻死,但足够达到eliot所需要的效果最后anna和小鸭子下葬时的配乐根本就是在明示:这就是谋杀。
而如果按照eliot的说法,anna应该入土为安才对,给anna的画面却是极力反抗。
至于上贴有豆油反驳镇静剂,这个很简单,随便搜索下什么是镇静剂看作用和副作用就一目了然了。
还有插入利器明显就是为了杀人,清除碎片无论如何也不会是这样清吧?
对了,关于eliot如何搞到‘尸体’这个其实片中也有表示,其实就是从与每一个被害人的对话中挑选罢了(也就是被害人肯定会在前一被害人的葬礼中出现)。
然后守株待兔或者干脆做局,利用职业关系(作为一个小镇的殡葬师同时出任急诊医务人员不是难事)在现场让被害人服下片中一警察提到的药物
去年就曾经留意过《After.Life》,但当时的国际电影业市场实在是太繁荣兴盛了,这么个另类的作品很快被我所遗忘,直至最近朋友向我提起,我才重新拾回这颗不大不小的遗珠……真不知道国内一些翻译是怎么来的,单看电影海报那幽深灵异就知道是惊悚或是恐怖片,什么《生命之旅》、《来世》、《身后事》的中文翻译真是不着边际,就《灵异生死线》这个俗得掉渣的名字还有点个想吸引观众入场看戏的港台味道。
电影的两个主角克里斯蒂娜.里奇和连姆.尼森都是我喜欢的演员,当时留意到该部作品也是因为他们的关系。
克里斯蒂娜从来就不凑商业市场的热闹,一副小巧地如轻碰易碎的身材,不太标准的瓜子面,宽挺的额头下一双圆凸且永远不知看向何方的猫眼,配搭小挺鼻子下略带诡异的一字型露齿笑容,这样天生另类的美人胚子真是该类片子的绝配,近年来她主演的片子更是剑走偏锋,做出牺牲可谓不小。
尼森嘛,不用多说了,老戏骨,演啥都有味道,高人!
这部戏你开始看时会感觉是一部讲述灵魂留恋人间的悲剧,看着看着才发现原来导演一路在打埋伏设陷阱,在讲述一出女主人翁——安娜到底有没有被谋杀的侦探戏,真种感觉让我想起《C+侦探》,一直都以为自己在看侦探片,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是一部鬼片。
当然了,好莱坞编剧的功力是摆在那的,电影里层层设套,让你云山募海,不知道安娜到底死没死。
也就是为了这,我观看了两回,希望能接近答案。
1、迪肯很早就对安娜说:“别人看见的只是躺在板上的尸体,只有我能看见真正的你。
”,那就是说安娜是灵魂之类,但从始至终安娜只能在镜子前看见自己的样子,这跟一般灵魂出窍可看见自己身体的情节不相同;2、四天时间里,安娜所停留的化妆室还有另外两具尸体,为什么同属灵魂的安娜就遇不到他们的灵魂呢?
3、东西方人都普遍认为,人死后的灵魂是会一直保持死时的状态,可安娜她自己所染的棕发却被迪肯洗掉,她的灵魂和肉体都重新恢复为原本的黑发;4、迪肯一直用注射剂给安娜注射药物,开始没看清是什么,后来特写慢镜注意到,那药瓶上标注为“hydronium bromide”,网上查了下,翻译为“氢溴化物镇静剂”,是给活人用的,应该是后来保罗到警局要求汤米帮其检查尸体时旁边一警察所提到的:“水合安眠药,能让人瞬间全身瘫痪,心跳慢到几乎停止。
”5、作为灵魂的安娜来说,她的能力未免太强大了,她可以翻乱打翻整个房间里的器具设备,也可以偷走迪肯的钥匙并且在开锁时弄断钥匙,可我所接受的教育是,一个灵魂要想实现上述所说的能力那得苦练个几百上千年才行,安娜如此生猛,难怪迪肯发现钥匙被偷后急忙赶回去,估计是他怕安娜“法力”太高,被别人看见……6、安娜在镜子前叹气的时候能在镜子上留下水汽!
第一次被迪肯紧张快速的抹掉,第二次则因被安娜发现从而将电影带入高潮。
其中的道理地球人都知道。
叙述完安娜身上的圈套,再来说说迪肯这个喜欢忽悠人的大叔。
安娜出车祸醒来后第一个看见的就迪肯,迪肯便开始的他忽悠之旅,他不断告诉安娜她自己已经死了,弄出验尸报告、针扎不疼、浑身难以动弹、镜子前如僵尸等把戏来证明这一论点,估计一个人整天被注射强镇静剂,外加几天不吃不喝也会有这效果。
迪肯为了安娜能安心上路,还和她讨论思想问题,题目是《你为么需要活着》,通过反复的交流,迪肯让安娜说出她最牵挂的东西──被爱,但却又害怕被爱。
可能是因为母亲的影响(坐轮椅的母亲侧面反映出以前可能被爱情伤害过)。
安娜的倾诉让迪肯做了大胆的论证,放安娜离开,重找自己的幸福,可此时相信自己已死的安娜,不知道是确实害怕被爱,还是镇静剂打多了,反正是不敢离开房门半步,此刻,迪肯可以做结论了:你们说害怕死去,但事实上,你们更怕活着。
请留意,迪肯说的是你们,你们是指谁?
估计被他忽悠的不只安娜一个,迪肯的工作室里挂着许多被他“侍候”过的遗体的相片,有两种形态,一种是紧闭双眼的(这当然了),另外一种是和安娜一样睁着眼睛的,这代表什么,自己想吧。
但也奇怪,这么多人,难道医院方面也有帮凶……这些睁眼的照片里有一个不得不提,那就是安娜的钢琴老师,他是电影开始时第一个“死者”,也许是因为安娜看见本不该被她说看见的一幕──躺在灵柩内的钢琴老师的嘴巴动了一下,这个场景也被迪肯发现,可能是因为这一原因,迪肯开始萌发忽悠安娜的念头。
估计他等不急,因为安娜比他年轻,比他还能熬,于是迪肯跟踪安娜,发现安娜在与保罗大吵一架开车离开后,决定在这个雨天路滑的晚上使安娜提前烧香,没错,这段是我编的,但有点依据,事故发生前在安娜车后狂轰油门闪车灯按喇叭的就是迪肯的车,这是个很小的细节,可以参照迪肯给车加油时的情景。
为了达到忽悠的效果,有时也要用点强硬手段,亲属来了上点滴,男友来了关门谢客,警察来了从旁监视,女主角最后揭穿了再强上点滴,遗体告别后直接埋了了事。
最后就连一直持怀疑态度的保罗也不放过,用其极其煽动的语言刺激喝醉了的保罗,使醉驾的保罗在冲向墓地的途中发生车祸,最终落到迪肯自己的手中,干净利落、不留后患……客气的说,迪肯在殓葬师的职业背后像个拿着镰刀的死神,不客气的说,他是个病态的杀人狂!
这个变态佬在忽悠别人的时候还开班授徒,将小杰克接纳到自己的门下进行培养。
估计迪肯早就有这打算了,你见过有那家小孩整天往墓园里窜的?!
还能冷静的近距离观看遗体!!
后生可畏啊。
电影开始时就描写小杰克指着一只生病的小鸡说是死了,他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听安娜老师的话拿回家好好照顾。
后来在墓园的坑前迪肯与小杰克的对话便算是一个仪式,迪肯用他自己那套变态的理论掩埋了小杰克:只有我能看见那些毫无活力如行尸走肉般的人们,这些人让活着的人难受,会使活着的人失去希望,所以这些坑是为这帮尸体们挖的。
听过这套迪肯任意夺取他人生命的纲领后,小杰克接过迪肯手中的铲子,乖乖入伙,最后那只小鸡子算是试验性质的让小杰克活埋了。
迪肯大叔真有自信,杀人育人两不误。
这部片子的内容其实非常丰富,由明线暗线交叉呼应,可以看出电影的导演确实是很想拍出一部带有深度的作品,只可惜有两点败笔。
一是电影本身的证据过于充分,减弱了观者的思考。
本来可以来个开放性的结局,让观众大胆畅想,但却因为太多证据过于明显,失去了联想的空间;二是一些无畏的惊吓镜头,毫无必要,反而影响了电影的铺排。
人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曾经有过这么个事件,说一俘虏被蒙头捆绑囚禁,囚禁者在他的救兵到达之前开个玩笑,拿起地上的塑料勺子,在俘虏两只手的大动脉处用力划了几下后说:“看看是你朋友来的快还是你的血流得快!
”最后当援救的人找到这名俘虏时,俘虏已经死了。
俘虏相信自己正在流血,而且是大动脉,他单靠想象就把自己给想死了。
人的想象是无限的,来点玄的,自己就能吓自己,玩过《生化危机》的人都有这种体会,最恐怖的时候是僵尸出现前的气氛营造,灯光音乐布景等等,当僵尸真正出现的时候反而镇定了,手中有枪,打呗。
每当我看到导演这么费心的去营造悬疑和恐怖的气氛,我会感觉这电影背后有一影子,那是《闪灵》,当然咯,那高度是很难超越的了,可是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赝品也有良货嘛。
之所以称赞这部片子,是因为我看完后确实觉得心里有点毛毛的,虽说迪肯是个变态杀手,但他所说的不全无道理。
我相信没有人愿意看见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朋友生活在绝望之中毫无生气,如同迪肯提到的尸体,只是在感情和生活的压力下越陷越深,大家在互相伤害,宁可放弃也不再挺一挺,其实事情就是这样,机会在等这你,只要再挺一挺,便能重新看见希望。
生命是一趟单程的旅途,可喜的是你看不见终点,可悲的是终点在等着你,最实际的是选择和你爱的人一起走,我相信真正爱你的人会永远等着你,无论你出现不出现,而你是否真正爱自己,关键在于放弃不放弃。
无论如何,导演这一意图我算是接收到了。
主人公确实没有死亡! 首先最重要的是常识,如果主人公真的死了,那么Eliot多次给她注射根本站不住脚,人死了血液不再循环,根本不可能再进行静脉注射,再说,人死后细胞不再分裂生长,安娜头上的伤怎么会痊愈?
追悼会那天面部没任何伤口,只能说明安娜没有死,她具备一个活人所应有的一切,她会变得越来越虚弱,是因为温度和长时间不进食。
姑且不去讨论安娜的行为,暂时认为安娜已经死了,解释一下作为殡葬师Eliot这个活人的举动吧!
1.安娜和Paul出车祸时(注意一开始时,跟在安娜后面的车其实是Eliot的车),Eliot都开车跟着,原因是趁警察到来之前给他们注射hydroninm bromide达到假死状态,让活着的人都知道他们是“死了”。
2.镜子! 如果安娜第一次照的镜子是普通的镜子,那么Eliot 就不用把这面镜子蒙住! 而最后一次,安娜突然要看镜子,Eliot没有准备,很本能的递给了她,所以那块镜子是正常的!并留下了安娜叹息时呼出的水气。
还有一次Eliot乘着安娜绝望低头时偷偷的擦去的窗户上的水气!如果安娜真的是尸体,她根本就没有"气"且Eliot 也不必心慌的擦去什么东西. 注意Eliot的表情。
3.Eliot每次让安娜的尸体面对活人的时候,总是很紧张,表现出一些不正常的举动,这不该是一个殡葬师对一具真正尸体的表现吧,如果据他所说,能和尸体对话,只是上天给予他的Gift,他怎么会担心别人也能看到呢?
4.如果安娜已经死了,为什么Eliot发现钥匙没了的时候那么紧张急忙赶回去呢? 难道他害怕有具尸体自己跑出门了??? 并且安娜偷了Eliot的钥匙尝试开门后,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她把一把钥匙插进门孔,并且绊断了钥匙!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5.安娜开始是不能动弹的,当Eliot给她的头缝合伤口的时候她没有感觉;后来安娜能够走动了!这就说明了那段时间安娜还处于药物控制状态! 并且当她母亲来探望她前,周五进行葬礼前,安娜都被注射了药物! Paul来看尸体的时候,Eliot不让他见,是因为Paul没有预约,Elio来不及给安娜注射! 6.安娜问Eliot,她母亲和Paul知道她"死了"是什么反应,Eliot说的都是反话,他说他们都没有哭! 有的人理解Eliot是为了让安娜平静的走! 我的理解是,Eliot要让安娜知道她是没有活力的废物,不会有人为她难过,这样她就不会反抗,陷入绝望. 后面安娜也说了: 自己不敢去爱,认为去爱就会被伤害,最后Paul也不爱她了! 从影片上看,Paul很爱安娜的,从开始到最后.只所以她会这么说,也是受到Eliot的误导: Paul 没有难过! 7.Paul曾经跑去警署,说到验尸! 警查承认了他们只做了瞳孔和脉搏的捡查! 没有做脑电图! 这也映射了当地的警查工作很马虎! 对生命并不重视! 所以Eliot才有机会去安排死亡! 8.安娜的学生! 开始就有对那个小男孩的介绍,他被年纪大的同学欺负,并且不敢告诉老师! 这个说明这个小男孩经常被欺负,他的心理是有阴影的! 几乎所有变态杀手都有不幸的童年!特别是小男孩的母亲对他的漠视,是造成其心理变态的导火索。
在美剧中,很多变态杀手都是因为不健康的家庭环境造成的,Eliot告诉小男孩,他第一个对话的死人是他的母亲,和小男孩恰巧类似。
一开始他接受了安娜的指导,认为小鸡是活的,所以他养了它;后来他接受了Eliot的引导,认为这个小鸡是病态的,是活死状态,所以他活埋了小鸡! 而影片中的小鸡明显是活着的。
侧面反映出小男孩开始接受Eliot的"教育": 把你认为"活死" 状态的东西活埋了. 9.还有一个场景: Eliot站在坟墓地里(地下) 和小男孩说话,并且说服了他!这个就是映射了小男孩已经被Eliot拖下了地狱. 小男孩开始对Paul说: 我看到她了!那个时候他也认为安娜活着,希望paul 去救老师. 可是后来,葬礼后,Paul再次追问那个男孩,他的说法就变了,并且很冷漠. 最后小男孩受到Eliot暗示埋葬了一只活着的小鸡!
10.最后他出车祸了,这个纯属是Eliot的杀人灭口! 首先Paul喝了很多酒,属于酒后开车,本来就很危险! 其次,Eliot对Paul强调时间的紧迫性,"你快去看看,也许安娜还活着!" 这个就让Paul疯狂开车,导至车祸. 11.当警车停在Eliot的门口时,他很慌张! 立刻下去开门询问,而不是等别人按门铃! 一旦他得知这个警查只是来看弟弟的尸体的时候,他才如释重负! 当警查进入停尸房后,安娜并不是立即给注射过药品,所以她的头才转了过来! 在警查想侮辱安娜时,Eliot走了进来,这表示他在门缝里一直关注着安娜,以防万一. 12.有个警官说确实有种药可以让人瘫痪并且产生假死状态,那个药的名字是:hydroninm bromide! 最后Eliot准备给安娜注射,最终强行注射的就是: hydroninm bromide! 导演给了一个特写给这个注射药瓶! 13.Eliot,他的精神是有问题的,他把自己当成了死神,他控制了人的生死! 当然他不是去杀所有人,他迫害的是那些他觉得没有生机浪费生命的人! 他对生死的定义是"没有生机的人,就算能吃喝拉撒,也是死人,这些人不应该再浪费人类的资源!" Eliot精神变态表现在他在一具尸体上乱画! 还表现在他给死人拍照留念并且和他们说话! (这也是他把自己当成死神来判定别人生死的证据点) 大家还可以看到他墙上的照片,有的是闭 着眼睛的,而有的和安娜一样是挣开眼睛的! 这就是说: 有的人是正常死亡,而有的人则被欺骗了.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点: Eliot有动过恻隐之心想放安娜回去的. 他听到安娜说: 我有很多很多遗憾,我想去爱一次! 大家注意Eliot的表情. 至于一些人说的安娜流鼻血和学校放学走廊诡异灯光,只是给大家造成一种暗示,让大家以为安娜确实要死了,而后来的种种只是生死边缘的人对生命的渴望,如果一开始不给大家造成这种错觉,那么安娜的的种种抗争就变成了一个年轻女孩和变态杀人狂纷争了,失去了电影的深度和内涵了,所以才埋下各种疑惑,却在真相大白之后依然告诉大家一个道理: 安娜有没有死并不重要,这部片子也不是单纯的变态杀人,它确实要探讨人生! 教人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去珍惜,去放手去爱! 至于安娜,当她醒悟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这个就是让我们要常常去反省自己,珍惜生命和生活. 另外,如果安娜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她就不会死;在Paul在停尸间门口大叫她的时候她却没有回应! 如果她回应了Paul,那么她就能获救!是她自己放弃了! 所以说,安娜并没有死,Eliot给过安娜一个机会,让她出去,但是她发现活着比死了可怕,得出结论,还是死了好,于是她放弃了,是她放弃了生命,放弃了自己...--以上来自 舍命不渝(本人复制- -)
就是完全倒向谋杀的剧情啊这个剧本。
最后引出了俺各种无逻辑乱语。
不过安插了很多迷惑人的桥段在里面让我摇摆了好一阵,摇摆塞高。
很久没有看过电影后还想去看别人的观后感了。
很久没有看完电影后推敲剧情了。
剧情是有很多BUG没错,是故意把观众引向歧途没错。
个人认为在看这个电影的过程中,如果一直都认定其中一个角度,其实是会少了很多乐趣。
当然最后铁证如山,变态接班没商量。
其中能让我发散比较多的问题。
就是为什么ELIOT看人看得这么准。
想谁死跟踪谁,谁就必然死呢。
这个也属于万能的BJ赋予的一种接近死神的能力…或者说他像乌鸦一样能够嗅到人放弃生活希望的气息。
还有ANNA长了一张很惊恐的脸,直接让我联想得僵尸新娘。
【你是在看皮相的吧喂】于是一开始我也被皮笑肉不笑的入殓师迷惑了。
于是ELIOT的行为被我放在合理的范畴。
作为一个陪伴和引导亡灵走向最后旅程的有特殊天赋的人,他在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让死后的人去打扰生者的生活。
这个阶段ANNA在我眼里看来就是个穿红裙子的被迫害妄想的凶灵。
当然,这是影片一开始。
渐渐地ELIOT的控制欲和把一个无助的灵魂玩弄于鼓掌之间那种扭曲就显现出来了。
【怎么你一直在看皮相啊喂!
】他捕捉迷惘的人,然后把那个人推向绝望。
他是个控制欲极其强烈的使命型杀手。
他一方面狂热地认为以及肩负神圣的职责,另一方面又深深知道不能被别人发现。
在犯下罪行和掩饰罪行的摇摆中各种精分变态【膜拜演技】至于男主的死(应该说是遇难?
),PAUL这个性格碰上这个状况就一定会一个人飙车去墓地,也在他的计算之中。
在这种环境下,人们一定不会相信PAUL说ANNA还活着之类的。
大家一定只是觉得这是个悲伤过度的男人的疯狂举动,但是他们不陪同不拦阻也这个点也够让人寒上一阵了。
ANNA死后各种失心疯的男主突然发生事故,可能大家也都觉得“啊一个悲剧,但他死得真是理所当然”,于是没有人会去质疑这个男人的生死。
因为大家认定他该死……大家都觉得你死了,那么恐怕你就再也没有希望活过来了。
没有人追问,也就无所谓控制不控制,于是ELIOT也没有把他留太长。
就算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也不会去质疑一桩死亡的真实性,这是很正常的。
而在这部电影里,这一点被放大到让人恐慌,只有那个受害者,在质疑自己是否生存。
而其他的人,在悲痛或同情中宁愿相信她已经死去,进而间接地剥夺了她的生命。
而情节中女主从一开始就在每一个人生的岔路口(这是怎样OX的一个词组)不停地选择放弃生的意义与希望,最后当她终于想要反抗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来到了生存机会的尽头……这很讽刺,很警察与赞美诗。
一直纠结BUG,然后自己来合理化,其实是个有意思的过程。
【偶尔被牵牵鼻子走也不错嘛】随后的各种脑补就是:如果PAUL没有出事,ANNA被从棺材里救了出来,后续发展又将怎样。
【最后凶手伏法男主和女主过着幸福的生活么……好HE好八点】如果PAUL安全赶到打开棺材,ANNA还是安详地死着,故事又会怎么样。
【好没有ending的ending……PIA飞】恩对我来说这部电影已经很好了天大的BUG也是为了让人们多一个观影的角度,不管扯不扯,NC不NC,最终大家都有自己的一个理解,然后看到各种观点相互辩驳【虽然力量一边倒恩……俺站人多那边,但是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不错的嘛】
不管女猪脚是死是活,总之最后肯定死定了。
与其讨论殡仪师是否是杀人犯,你们为啥不反过来想想:假如你能通灵的话,你如何判断与你说话的是人还是灵魂?
--这才是影片的重点。
影片不止一次地交代了殡仪师对于生死的看法,处于特殊的职业与能力,让他对一个人的生与死产生了不同的判定方式,有些人活着跟死了没两样。
电影的手法都是极端化,所以,殡仪师被极端化为:送来者必死的处理方式。
他被极端化为视自己为上帝审判别人的死亡,他的生死观点就在他最后害死男猪脚的那一刻被升到最高点:在他眼里,男猪脚这种生活还不如死死算了。
一个极端的人通常都不会是好人,殡仪师这样的行为肯定是恶人,你说他杀人犯也好,神经病也好,但他终归只是观点的替身,极端化了而已,不然影片就变成说教的了,就不精彩了。
影片留给我们的不是女猪脚是活埋还是安葬;不是女猪脚美丽冻人的身体;不是殡仪师玩心理战的绝活;而是:如何好好活着。
女主角一再逃避表达自己的情感,突如而来的生命尽头让她来不及挽回;幻想着精彩的生活却始终两点一线的生活……影片留给我们的是:别等到死亡的一刻再来泪流满面的遗憾,珍惜生命,切勿浪费。
Justin Long 很帅,评论结束。
有些人..或许早就死了..
有这么多大牌儿,本以为应该挺精彩,结果看完居然这么搓火,分明是被TM变态偏执狂给活埋的,还非得搞的装神弄鬼,不如直接去看活埋,尼叔这几年的戏真是一部接着一部的演啊,能看到里奇很美很开心!
悬疑片 不能剧透 女主角露点很多 身材很好
视为行尸走肉的人 被活埋的故事又见 long,胡子浓了好多
很明显是被活埋,这还有什么可争论的。
死了还是没死啊?
剧情比较平淡,惊悚感不足。最后的开放式结局的设定感觉不如直接来个大反转好。思来想去还是给2星了,这片子不论剧情、立意还是惊悚效果,都达不到及格惊悚/悬疑片标准。
这么简单的剧情还要争。。。这不信那不信 赤果果的黑暗你信不信
够诡异。
在一个酒吧猛然看到我喜欢的女演员的电影 我问店员 你们放的电影什么名字 店员说 好莱坞大片 我心里想 那不是废话么 但是这个片子我专注的听着黑怕 看完后 觉得死亡很恐怖 还好我认识女主角 要不然都不知道是什么片子
额……
本来伤感的以为这只是个送人上路的记叙片,没想到看完评论发现我没看懂,这是个恐怖片?!!都是被杀死的???!!!天哪,这样一个让人看完有两个结论的电影很有意思。
因为害怕而退缩
You people不怕死,你们更怕活着
是变态杀人片没错;不过对人性丑陋(美好,一体两面)的刻画也算到位了。尤其小孩角色的设定。救救孩子?扯吧。额,好冷。
是不是导演太想做到既深刻又惊悚,所以才这么不彻底
我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力看完了这部片子。
控制不足导致的模棱两可
"i wanted to love." 非常好,演员们演的也很好,总之很得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