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找了一个恐怖片看,我基本没看过恐怖片,而且此片是在b站无弹幕的情况下看,对于我这样一个胆小的人来说实在有点可怕::>_<:: 不过故事还是挺引人入胜的,只不过精神分裂的世界真的无法理解,一个人究竟要经历怎样的痛,才会一边分裂出一个面目可怖的女鬼,一边分裂出一个温柔美丽的女友?最可怕的是通过幻想女友的口说出一辈子也拼不出这张图,还有床边站着的女鬼,暗示男主虽然找出了真凶,但是永远也走不出阴影,没有希望了才最可怕。
还有真的不懂,为什么杀人害人的不受折磨,而一个无辜的小孩却要受这种折磨?难道真的有鬼它也只敢去欺负弱小吗?
PS:好多地方因为害怕没敢看,可能错过了很多细节,所以,以后可能还是不要看恐怖片了,这种片其实都是负能量啊。
祥瑞御免🙏🙏
平时喜欢看恐怖片的我很难再被那些用烂的手段吓到了。
不过本片倒是给了我一种清新的感觉。
没有渲染的血腥和暴力,靠的完全是故事的情节和导演对画面,声音的拿捏。
看片过程中恍惚有种盗梦空间的味道。
整部影片的情节设定和故事脉络发展给人一种流水行云的顺畅,基本没有脱节或不合理的地方。
比较容易混淆情节说明:1、强奸她的应该是村长而不是男主舅舅,所以每年村长都去上坟。
2、他住院时,他舅舅说案发当晚他送男主去医院也是真的,是男主当时受到惊吓崴脚躺路上时,刚好他舅出来看见然后送男主去医院。
首先说观点:这部电影是有鬼的,骆晓月是化身成月光和依凡来引导冬子揭晓真相的鬼。
当然你不能把这电影和其他的鬼片拿来比,一般的鬼片无非就是鬼害人,人抓鬼,而这里的鬼只是为了讲述一个故事。
说下背景,香港导演邱礼涛,什么,没听过,那阴阳路总听过吧,前6部都是他拍的,还没听过,那人肉叉烧包总听过了吧。
出品公司:江苏省文化产业集团,什么没听过,额,没听过也正常,这么根正苗红的名字,猜也知道是国企了,所以说让一个香港导演来国企拍一部港式却没鬼的惊悚片,导演怎么可能没点小想法?
很多香港电影为过审查都是双结局,原版香港,改版国内,无奈这电影除了导演和部分演员和香港有关系,实际就是国产电影,想双结局门都没有,所以导演也只能耍耍小聪明了。
为什么说这电影有鬼,理由有三,1:人不论怎么想象,不知道的事情始终还是不知道。
2:鬼脸。
3:鬼影。
(此部分有修改)说下时间线,这很重要,冬子27号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说冬子昨天给她说月光,也就是26号,之后提及冬子说昨天有不好的预感,所以月光被杀那天也应该是26号,27号晚上电台说三天前依凡撞车死了,所以依凡的死亡时间是24号晚上录完节目,按照27号星期一,24号就是星期五,那么24号冬子就不可能知道依凡的死,,有的电台节目是周一到周五,所以周六日应该并没有依凡的节目,26号晚上冬子根本是听的事前录好的CD,这也解释了冬子不知道依凡的死讯。
简单说下九里村事件(根据冬子最后的拼凑),骆晓月与丈夫来到九里村,丈夫被冬子舅舅设计杀死,之后冬子舅舅QJ了骆晓月,然后是事发当晚袁二先去骆晓月家,被赶走,之后会计去骆晓月家,与骆晓月争执并杀伤骆晓月,然后逃走,之后袁二再次来到,以为骆晓月死了,被吓疯逃走,之后冬子舅舅到了,发现骆晓月还没死,骆晓月拉着他说凶手,大概是想给他说凶手是谁,也有可能只是下意识的抓住他喊,但是他做贼心虚,最后杀死了骆晓月。
之后村长以为真是袁二杀的,为了保住弟弟一命,开了精神病证明,不管袁二是真疯假疯,都是一直愧疚。
当然最后村长这段纯属猜测,因为大部分和村长有关的事都是在梦里或想象,例如上坟一段,是否真实另说,有人说村长QJ了骆晓月,其实仔细看就知道不是,犯案者有几个画面都看得出是冬子二舅。
再说冬子在整件事哪些地方出现了,即现实中他知道哪些事情,首先他知道舅舅QJ了骆晓月,之后是事发当晚,前面说他晚上怕黑,会去钻舅舅的被窝,所以当晚他又去了,但是发现舅舅没在,于是出去找,就看见有人把柴刀丢井里了,然后看见袁二从骆晓月家跑出,之后透过缝隙看见舅舅杀死骆晓月,跑走摔倒,被舅舅发现。
首先说什么是“人不论怎么想象,不知道的事情始终还是不知道”。
根据现有已知的东西产生合理的推测,叫推理。
但是如果没有这件东西,你怎么都推测不出来吧,好比我说你猜我吃了什么,你可以根据我身上吃过东西留下的气味或残渣给出一个推测。
但是如果我身上并没留下任何与之相关的东西,那么你说的每样食物都只能算是猜,比如让你说今天奥巴马午饭吃了什么,这电影也是一样(电影以找拼图代替),现实中冬子本不该知道的东西,它就不应该在冬子梦里出现,特别是左右剧情发展的事件,如果他知道了,要么是他瞎猜,要么是谁告诉他的。
那么哪些是现实中冬子本不该知道,而梦里却知道了的剧情呢?1:梦里警察告诉他村长每年都会祭拜骆晓月,这事在现实里他根本不可能知道,如果这事情是真的,那么现实中可能知道这件事的就是村长与变鬼的骆晓月.2:现实中冬子当天晚上并没有看清楚谁拿着柴刀的,所以即使在梦里他还是对依凡说他认不出来,注意当时依凡(骆晓月)的表情是若有所思,因为她在想下一步怎么布置,之后梦里会计被抓,承认他杀了骆晓月,于是冬子才把柴刀与会计联系起来,然而这些冬子都是不应该知道的,唯一知道用柴刀杀骆晓月的只有两个人,会计和骆晓月。
3:在打捞的时候引出了一个重要的证据,而这个证据是现实中冬子绝对根本不可能知道的,就是保险,保险打捞出来依凡故意问冬子这是什么,冬子说像是什么的保险,由此才引出了后来冬子舅舅破坏保险杀死骆晓月丈夫的事情,现实里冬子并不知道舅舅破坏保险的事,整件事的提及也只有最后冬子拼凑真像时骆晓月与冬子舅舅在场,老实说骆晓月丈夫怎么死的对于推动剧情并无太大关系,就算真是意外,后面的事也能顺理成章,为什么导演要埋下这么重要的伏笔?
因为这就是事实,必须把所有拼图都拼上,所以骆晓月必须让冬子知道他完全不可能知道的事情。
其次是鬼脸,冬子想象中的依凡会在不经意间闪现一个鬼脸,注意这个鬼脸既在梦里出现,也在现实中冬子第一次从九里村的梦里惊醒时出现过,个人觉得导演不至于这么无聊,如果想象中的依凡只是个虚构出来安慰冬子的存在,何必花着特效在她身上做吓人的鬼脸,所以这完全是一个隐喻,依凡就是骆晓月。
最后是鬼影,现实世界里当冬子把整件事来龙去脉弄清楚后,躺在被窝里哭,镜头拉远,床边渐渐出现鬼影,注意这是现实世界而不是梦里,所以说这个鬼影是谁呢?
不言而喻。
说下依凡是怎么出现的,在冬子最开始听录制的电台CD(注意按照时间线这会依凡已经死了),那个通过帖子留言的人应该就是冬子,最开始冬子看心理医生的时候也有提及,心理医生问是不是冬子传染了月光,因为依凡说“我会愿意的,每一个晚上陪着你”。
给了冬子安慰,所以冬子专门录了下来经常听,并且开始幻想她是自己女友,其实看他床头的合照那ps痕迹简直明显。
这个录音是从何时开始不得而知,不过猜测也不会太久,因为心理医生说冬子26号才告诉她月光的事,而月光出现实际是一个月以前,一个人这么瞒着女朋友不正常(当然对某些人来说是正常的),而冬子又说最近公司忙,好几天没怎么睡,回来又睡不着(俗称失眠),所以他应该也不过是这些天才发帖子留言,所以猜测幻想的依凡出现也不过最近十来天甚至几天。
再说月光,也就是骆晓月的鬼魂为什么突然出现,以下全是结合剧情的推测:当年冬子摔到了头,基本对于当时的事就失忆了,之后骆晓月的鬼魂一直在九里村,其实梦里退休警察说他看见村长祭拜骆晓月,村长被骆晓月的声音吓到,不如说是骆晓月的鬼魂看见退休警察监视村长(当然前提是这些都是真的),直到一个月前冬子回家办丧事,骆晓月的鬼魂才选中了他来诉说实情,因为他可以说是对整件事都有所了解的人,也可以说是唯一的目击证人,骆晓月化身成月光是为了刺激冬子,重点是被柴刀砍以及推下楼,才能让冬子回忆起小时候的事,这里得注意。
被柴刀砍,没有死,推下楼,死因,九里村事件,被柴刀砍,没有死,被枕头捂死,死因,这与骆晓月的真正死因相呼应,开始骆晓月本来想慢慢引导冬子,所以即使出现了一个多月进展都很缓慢,虚假依凡的产生可能就是骆晓月故意促成,因为依凡是以安慰者出现,必要时安慰冬子,骆晓月并不想吓着他,无奈出了一件事让她不得不加快速度,即真的依凡死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月光出现了一个月还相安无事,而真正的依凡死后事情就开始发展得就如此快速。
因为如果星期一冬子听电台的话就会知道依凡的死,那一切都会被戳穿,所以必须在冬子知道死讯之前就把自己的事给办了,之后26号当晚她让冬子看见月光被杀受到刺激,第二天找心理医生,并在心理医生的引导以及骆晓月的修补拼图模式之下慢慢揭开真相,既然真相已经慢慢揭开,依凡是否已经死了就不重要了,最后骆晓月在背后看着知道真相的冬子,看他会怎么抉择。
以上的每一个疑点设计都可以算是很巧妙,至少我相信导演不会这么无聊且无目的去布置这么多疑点,所以说导演完全是在以一种巧妙的安排来躲避内地的审查制度,并且还成功了。
在九里村长大的郝冬,小时候目睹了2个外乡人在此的惨死,这种模糊的碎片的记忆,最近一直伴着他。
解铃还须系铃人,他去寻找了答案。
电影各个部分衔接的很好,镜头下,那种似恐怖有不那么的恐怖的感觉,当慢慢的把你惊醒时,真相已大白。
魂牵蔓绕的九里村,这个拼图记忆碎片中的最后一个卡,他如释重负的填上了。
让你的心紧紧跟随着电影剧情走,这种共鸣感,紧张感,恐惧感,展现了生活中那种被良知唤醒的人们,让他们找寻答案,还死者一个公道,惩治恶人,还自己一个安心。
国产恐怖片的审核制度是鬼片里不能有鬼,但是很多导演却压抑不住那颗骚动的心,不停用一种擦边球的方式来给观众带来恐惧,但是这么多的擦边球,《青魇》是有史以来擦的最完美的!
剧情方面不错,虽说作为悬疑片没有《电锯惊魂1》、《致命ID》那么震撼,但是最后的凶手确实令我惊讶。
我个人认为,悬疑片中,揭露最关键谜底的剧情是越短越好,越短越令人惊讶,这个电影所说略微长了一点,不过很不错了!
再说惊吓镜头,依然是幻觉,噩梦里才能出现的鬼,《青魇》也不例外,所说惊吓镜头很足,也很吓人,但每次都是那张女鬼的脸,会让人觉得厌烦,不过后来结合剧情才发现,原来这张脸是唯一的,也是必须的,所以我说,这种剧情设定,让这种擦边球擦的很完美!
而且,这部电影最棒的,就是气氛的烘托!
可以说,几次让我不敢看下去,能做到这点的恐怖片并不多,《阴儿房》、《黑衣女人》,这貌似是第三部!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作为恐怖片来讲,不错,及格。
但是作为国产恐怖片,我评满分!
国内上映最好的恐怖片了。
首先,影场内,确实把观众吓到(恐怖场面表现不超过5次,足够),其次,说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我认为这是很难得的了,再是,细节表现相当好,玩穿越,梦中有梦(例如那个时钟,心理工作室的门牌等)。
还有就是,结局让人多有联想。
我认为,最后,女鬼站在旁边,表示男主角一直没有把真相公开,而埋在心底的悲剧结果。
有点像美国电影《机械师》中那个男主角醉酒驾驶撞了人之后所产生的各种幻觉,其实是同一表现手法。
——从《青魇》想开如果单看电影最后一个镜头,的确是上乘的恐怖场景,画面中的恐怖元素呼之欲出,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如果只看到出字幕前15分钟,也算是不错的精神分裂片,打破之前一切脑海中的固有假设,不管合理与否,反正是被绕进去了。
如果电影提前结束半小时,也是部中规中矩的悬疑推理片,用破碎的记忆还原出真相,最终凶手落网,主角平安。
如果看到一半就闪人,虽然会略带疑问、有些突兀,但最起码是个有神秘感的悬念故事。
在至少三处可以收尾的地方,导演非但没有如此,而把所有的结局拼凑对接到一部片子上。
搞到最后,剧情拖沓累赘不说,甚至连主角是否存在都要打上个大大的问号。
一个没有主角的片子,过程是何其的苦闷!
恐怖片不是不能有悬念,但国恐却呈现了两种极端:一种像《孤岛惊魂》,悬念不合理就草草了之;另一种就如同此片还有《魅妆》,绕来绕去把自己的主题消亡殆尽。
给人的感觉,就好比马戏团里只有插科打诨的小丑,尽管他扭腰摆臀、浑身解数,却也难以支撑起整个大舞台。
这种做法无疑是“貂尾”续“狗”,不免让人贻笑大方!
2004年有部不错的泰国电影《鬼肢解》,看后深深震撼,原来恐怖血腥也可以拍得如此唯美抒情和荡气回肠。
包括其中的歌剧,以及真相大白时的配乐,都给人一种穿透心灵的感觉,还有就是那经典式的结局,一直被津津乐道。
从此之后,跟风效仿者众多,但水平却参差不齐。
其中包括国恐,和国足一般,依旧地不思悔改、萎靡不振,嘴上号子响亮,可惜无真材实料。
然后我又打算看看那评分4.9的《笔仙》,反正心情已经很糟了,也不差再被恶心次。
结果却不慎点开了《笔仙惊魂》,纵使信心满满,也还是被卧槽了个没完:两对小情侣,面对停电这种绝好的调情机会,居然会无聊地玩起笔仙,这不是两对都耽误了吗!
我不是影评人,对电影本身、其行业及所涉及的娱乐圈也完全没有认识,我的观后感,只是针对电影内容而作,至于其它的,我不懂,也不予置评。
我喜欢看恐怖片,尤其是涉及心理学的恐怖惊悚片,我都喜欢。
我渴望能从中发现心理学上的意义。
抱着这种态度,我不断寻找着好的电影。
当然,给恐怖片赋予心理学的意义,这本身并不科学,恐怖电影的真实意义在于以恐怖为噱头制造商业价值,我的要求有点无礼了。
但是我坚信“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任何一部真诚(请原谅我用这一个词汇,我实在是想不出其它的字眼)的电影,其内在都包含有天然的道理,玄妙近乎道(这个地方,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或者这么说,任何让观众看着顺眼的电影,都有其道理所在,顺乎理,我不详说,你懂的)。
一部好的恐怖片,其必然是能打动人心的,而其打动人心的点,就是心理学点所在。
《青魇》这部电影让我喜欢的地方,是其内容真实,自然,合乎心理发展的规律,并能自圆其说,而不是像有些烂片那样为了恐怖而恐怖,也没有像有些大陆烂片那样屈服于逻辑思维和唯物哲学。
《青魇》讲述的城市白领青年郝冬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利用梦,一步步揭示出潜藏在潜意识深处被其遗忘了的记忆。
其过程,就是典型的心理治疗过程。
首先,城市青年郝冬长期失眠,并产生幻觉,看见一个白衣女子被人杀害并抛尸楼下。
这是第一步,是郝冬现在的精神状态。
这里我们说一下心理创伤。
所谓心理创伤,就是不可抗拒的外在事件被经验到,从而造成客体的恐惧、悲伤等负面情绪。
严重的心理创伤,造成的负面情绪过于严重,超出了客体的承受范围,客体的自我保护功能就会自动将其压抑,使客体暂时不会体验到过分强烈的情绪。
但是压抑的创伤,只是压抑,不会消失,它终究还是会重新浮现。
创伤性事件的浮现,带来的必然是强大的负面情绪的释放。
强大的负面情绪的不断释放,而创伤性事件却仍被压抑,无法回忆到,这就显得负面情绪没有来源,就会造成客体的错乱,从而产生各种心理或精神症状。
在郝冬这里,他的心理创伤,导致他长期失眠,并逐渐产生幻觉,而这个幻觉必然跟他的创伤性事件有关。
他需要做的,就是找出他的创伤性事件,重新经验并体验其所带来的负面情绪。
后面一层一层的梦境,正是他一步一步揭开记忆的面纱,发现并重新经验创伤性事件的过程,只不过这个过程是在梦里进行的。
其后,我再说郝冬的女朋友,电台心理栏目主持人伊凡。
这个人物是郝冬以她的心理治疗师为原型创造出来的虚假的幻觉。
而之所以要创造出这么个人物,是因为郝冬的这个创伤实在是太严重(涉及到谋杀,尤其是亲属的谋杀事件,这对于客体来说,是最最严重的心理创伤),他根本无法承受,所以他需要一个亲近的人来帮他分担,给予他爱、包容和支持。
而他的心理治疗师,能够给他包容和支持,但却给不了他需要的爱和关怀。
幻觉终究是幻觉,在郝冬的心理成长起来后,这个幻想的人物,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所以郝冬给她安排了一个合理的退场理由——由于长期的失眠导致精神恍惚,在开车时不慎坠入悬崖死亡。
并且有一段告别仪式:郝冬在车里听着伊凡去世的广播,痛哭流涕。
这个细节非常的好,这是心理治疗的很关键的一步。
影片的最后,以郝冬的一个梦结束,在梦里,郝冬发现,真正杀死骆小月的凶手,其实是他最亲爱的舅舅,这就是郝冬最大的秘密和创伤来源,也是郝冬最不能接受的,所以他选择了自己发现和保留这个信息。
从网上看到这部影片在宣传时,号称是中国的《盗梦空间》,其实虽然两部影片都是以梦为主线索,但《青魇》与《盗梦空间》是很不一样的,盗梦靠宏大的场面和气势取胜,而这部电影靠的情节,是主角利用梦境,一步一步走近并揭示其记忆,从而达到自我疗愈的效果。
所以我说,《青魇》是一部典型的心理治疗的电影,而且是拍的非常好,细节处理非常周到的好电影,建议喜欢心理学,并在心理成长的道路上跋涉的朋友们观看。
同类型的好片还有《笔仙》、《浮出水面的影子》等。
男主有工作、能开车、由心理医生治疗而非关在精神病院,可见之前症状不明显。
那为什么他突然加重到告别时也认不出医生,重复的广播也辨别不出的程度?
为什么那么巧伊凡车祸坠崖,月光马上也坠楼了呢?
之后男主几乎失去控制。
我猜,骆晓月死时男主虽然年幼,但已能明白平时道貌岸然的男人们是为情欲而杀了她,不过他年幼没发育终究全无共鸣,于是晓月变成他惊惶记忆的一张创可贴。
后来,他由于长时间的寂寞把伊凡幻想为自己的女友,可能有过偷窥,渐渐情欲萌生,创可贴松动产生‘月光’幻相。
最终他那晚被电台广播感动驾车跟踪伊凡,引发了车祸,冲突后又杀死伊凡推下悬崖,再将她的车撞/滑/推下悬崖。
接下来伊凡创可贴产生,骆晓月创可贴剥下,潜意识投射记忆残像时混淆,形成月光坠楼这一幕。
他费力解开晓月被杀谜团仍然被女鬼缠身,因为那不是晓月,而是被他抹去冲突、凶杀记忆的伊凡。
至于最后画面有人说他在笑,v_v那就存在另一种可能性,他记得或治疗后记起自己杀人了,但为了脱罪正在装疯。
至于女医生是他早就治疗的还是警方指定机构的,我没看过片子(只看过图解)不得而知。
以情为梦魇,需无心方解。
本片最牛的是,在观众接受范围内做到了鬼片无鬼。
结局黄轩背后的鬼更像是他良心自责心里有鬼,这个设计实在巧妙。
选择性失忆这个主题导演明显做足了准备,相信不少观众都能感受到相似情境。
童年的记忆中往往藏着不堪过往。
片头的坠楼在当时也算得上惊艳吧,某些镜头比如下面这个确实很有想象力,如下,两个面合并的画面确实让人身临其境,瞬间回忆起做噩梦的经历。
然而之所以会给3星,在于中间的推理确实拉跨,这可是恐怖片啊,玩什么柯南剧场?
其实也不难理解,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审查,以往鬼片里的报复情节由于和谐神兽存在,肯定是不能展现出来的。
可能导演也觉得氛围不够,于是又塑造了一个幻想角色~薛凯琪!
可惜导演似乎一直都不擅长展现女演员的美,再加上十分诡异的港普,成功转移了观众注意力。
更妙的是薛凯琪的台词,十分不口语化(包括黄轩),很难让人入戏,还有黄轩的老舅,表情太僵了。
虽然故事情节很混乱,但好歹出发点还是不错的,就是剧情还是太老套,大陆的惊悚片果然出不了效果么……全片就看黄轩的演技了,其他的更是浮云,结尾故作意犹未尽的高深依旧不知所云,要是定义为悬疑罪案剧,估计就不会那么两人感觉离题万里了吧……要是剧情再精炼些就更好,要是薛凯琪有配音就更好……
精分好办事
5/10.桥段基本做足,但没有惊喜。凶手太容易猜到了。
放在内地院线惊悚片这个水平线上,这部起码不算烂片,没有抽风式表演,气氛也算对味,还很用心的结构故事,包括结尾的几处小反转。不过也只能放在内地的水平线上,整体仍无太大惊喜,情节、悬念、以及结尾反转的程度都蛮普通的。基本就是个还好的片子,两星半。
片子还行。梦和现实的来回穿插很明显是想效仿欧美的悬疑电影,但无奈玩儿的还是有些山寨。故事其实不错,展开和收尾都有些潦草。为了造恐怖而恐怖插入的女鬼形象实在鸡肋。值得鼓励,两星半。
故事还算完整,恐怖有点一惊一乍,并无惊喜。
电影还是有点恐怖的,看的时候人不多,影厅又很偏,厉鬼画面出现的时候脚底一阵阴风,是电影院飘来的冷气,这尼玛是4D电影的享受啊,都有感官了!
男演员长得像香港演员 黎耀祥。演过很多角色,比如 朱茵版《射雕》的周伯通
只是你想不想记得……算国内同类片没大硬伤的一部……
被某影评人忽悠了 过于水平线的期待 造成了现在的低分 薛凯琪真是残的厉害 想当初学警里的她是多么的青春可爱啊 可惜了
起码没有借鬼来突出恐怖惊悚,毕竟有一连串的线索,最后案情真相大白!只是有点奇怪,为啥男主人公成年后才回想这段往事,还要等女友死后才出现这样的噩梦,无非是为了烘托恐怖气氛吧,薛凯琪演的太深沉了!不过此片算国产片里少有的具有恐怖气氛的片子了!而且故事前因后果比较清晰,没有什么突兀的!
魇
值得鼓励!
6.8/10应该说邱导是当今华语地区最好的恐怖片导演了
dull story...
国产片能在有审查制度下拍成这样,相当不错了。
人气是另当别论,但私以为薛凯琪真的不会演戏。我这也算变相夸她了吧 ==
乡村情色杀人事件。
还算看得下去。惊悚悬疑而已,想想能在国内电影院上线的,也不会有什么鬼怪之类的了。邱导也是一副大举进军国内电影的趋势啊,但愿别搞得跟陈嘉上那样让人吐血。
尼玛一下又醒来一下又醒来 是做了多少个梦阿 真心对国产恐怖片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