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钻石
Diamant Brut,原钻,未琢钻石,Wild Diamond,浴火野钻(港)
导演:阿加特·里丁格
主演:玛洛·赫比齐,伊迪尔·阿祖格利,安德丽·贝斯孔,阿什利·罗马诺 ,亚历克西斯·曼蒂,Kilia Fernane,Léa Gorla,Alexandra Noisier,安东尼娅·布雷西,Sandra Bijou,Francesca G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24
简介:19 岁的 Liane 勇敢而热情,与母亲和妹妹一起生活在法国南部弗雷瑞斯尘土飞扬的阳光下。 她痴迷于美丽和成为“某人”的需要,将真人秀视为她被爱的机会……当她试镜“奇迹岛”时,命运向她微笑。详细 >
SummerIFF
全方面不如同届鸟的导演的底层写实电影
揭露了一种数字时代的身体剥削-来自社媒的虚拟视线和无限繁殖的广告/幻象(甚至其实不需要再把那种传统的剥削形式点明),而人物的结尾也未必不是进入同一种剥削的开始,想到很多关于女孩的coming-of-age story事实上终归在讲身体的故事,电影的摄影整体很细腻很美;但整部影片是否真的脱离了某种cliche?感觉似乎也并不是如此(看的时候还以为是一种关注的片,发现原来是主竞赛……可以说跟某种物质也是呼应的
夸张的美甲、厚重的接发、丰满的胸部、傲人的臀部、浓妆艳抹和高跟鞋,不管是选题角度还是人物塑造都比阿诺德那部《鸟》更加时尚,更加贴切得诠释这个时代,当然这样比较是不公平的,因为后者讲述的重点并不在此,但是观感上确实《野性钻石》要真实很多,相比起来《鸟》和《阿诺拉》都像童话一样幼稚。阿加特·里丁格的导演风格充满棱角,在细腻叙事中巧妙运用"女性愤怒"为影片叠加层次,莉安不断修饰自己的身体,却只换来更深的自我怀疑与内心批判。
15H 13/10/2024 FIFIB À l’UTOPIA BDX
3.8,导演的映后提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比如说主演是接触了八个月后才定下的非专业演员。宗教的意义在于给予主角一定的脆弱性。 很喜欢4:3的亲密比例,但是大提琴配乐有点大可不必
感受到了世界的参差。全程be like:我是谁、我在哪儿、我为什么要看00后网红线下发疯...女主不是野性钻石而是重度躁狂,穿著暴露又爱暴怒,跟身边所有人都能吵起来,最后导演给出大柔光送上美好前途而我只想夺门而逃报警...
这个结局和《阿诺拉》相比,令人火大一万倍吧?
就这还进了戛纳主竞赛??就这颜值、智商的女人还能进娱乐圈?除了丰乳肥臀,真的没看出她哪里有进娱乐圈的本钱,去做A片女星还差不多,感情线也潦草得很,影片结局跟“阿诺拉”比差了不止一丝半点。
又不喜欢她又没法责怪她,生活中看得到的机会实在不多,许多时候我们真只看得见那一根稻草。
服美伇真的好累,女性的身体一向是消费主义的重要一环,爱自己本真的模样,努力适当改善即可,不要有容貌和身材焦虑。
还不如拍100个一分钟短视频
故事有些老套,想不通为啥放主竞赛,就因为女性主题?
还行
没看出勇敢没看出热情,以为是批判,居然是赞信者得救。直到最后一秒还以为是梦,女主的设计并不让人感到可爱。
进入恋综,一个新的噩梦又开始。首作就主竞赛?
戛纳的门槛越来越低了
C. 对美丽的狂热是信仰,社交媒体的评论是圣经,飞向应许之地的旅程只是这场牺牲仪式的开始。但除去这些零散的巧思,整部电影都陷入极其符号化与公式化的写作。无论是主线消费主义洗脑对少女的性化/异化,还是作为副线对照组的青梅竹马工具人,都显得如此意料之中。痛感和情绪间歇性的爆发并无法给予女主角更多的深度,比起一个活人,她始终更像个祭品。2024.5.15 Lumière
情節選擇缺乏精彩之筆,探討較為初級,本就覺得此類空洞網紅娛樂經紀愚蠢,確實看完更覺得很幼稚,僅此而已,最終這似乎只是一場感受不到痛、膚淺失敗的探索。
#77届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 第一部:这是一部格局非常小的影片。女主不聪明,她不像《霓虹恶魔》里的女孩懂得压抑自己内心豹子般的欲望与野心,去雌竞,去改变自己迎合男性主导的审美体系;她没有变态的压抑,不会像《珍珠》一样为了离开有毒的家庭和闭塞村庄变成童话世界的杀人狂。她就是一颗丰满的,可爱的野钻石,而电影的视觉语言以及角色表演让我完全可以感触、信服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