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特别的角度反思战争,结束的时候一直以为会出现“鬼子来子”那样的结尾,却发现完全不同。
最初以为这是因为文化差异或是电影人的思维投射所造成的区别,不过认真想一下觉得...可能还是描述的战争时段不同的原因:“鬼子来了”是战争期间,而这部电影,是战后的时段,每人都有更多的反思余地。
稍有些血腥,但电影还是很棒。
麋鹿的眼神...想起了和肚肚告别的时候,一阵心酸
这个电影有几个没想到:第一,没想到德尼罗以如此老迈之躯出演这样一部充满着血腥与打斗的影片;第二,第一眼竟然没有认出屈伏塔,这部影片中的屈伏塔和《巴黎谍影》中的屈伏塔判若两人;第三,没想到这场复仇竟是这样结果。
杀戮和以杀戮终结杀戮意义上也许不同,但本质上没有不同。
杀戮在幸存者和实施者心底都会留下不可愈合的创伤。
这部片子本意是对于战争和战争中的滥杀的一种反思,但是随着两个曾经的对手间的一次次的相互伤害,这种反思却变得有些玩笑了。
也许是德尼罗太老了,经不住连续的打斗的折腾,所以才将彼此间的相互搏杀弄成一次次的充满着偶然性的相互袭击,最后连德尼罗腿中不曾取出的导致他无休止的疼痛的那块单片都派上了用场。
再说屈伏塔,高高大大的一个曾经的杀手,竟然屡屡被一个拖着一条残腿的老人的一招一式就轻易的击倒,也是很让人不可思议的。
因为了这种种的不可思议,所以那种本应该沉重的反思变得轻飘了起来,最后两个人坐在悬崖边上,勉勉强强的完成了心灵的解脱。
这样的影片真的没啥看头,如果还能坐下来将电影从头到尾看完的,完全是出于对于德尼罗和屈伏塔两个人的喜爱,已经是和这部电影无关的事情了。
而这四星的评价,也是给予这两个人而不是给予这部电影的,如果电影能够再精彩一些,那就不只是五星级的评价了。
这些好莱坞的曾经的巨星们,很难得再造往日的辉煌了,因为很难得有适合他们的剧本,而剧本要同时适合两个人,难于上青天了。
因战争引起的杀戮,是战争的罪过,而不是个人的。
但是不能在战争结束后,还继续杀戮,继续犯罪。
告诉自己,战争结束了,结束了!
This old italian guy, he wants to confess to the local priest. He's getting on in age and wants to make it right with God.So he tells the priest, "Father, back in the war, there was this beautiful woman that came to my house, and asked me to protect her from the Nazis, so I hid her up in my attic." The priest says, "Well, that's a wonderful thing you did, my son. There's no reason to confess." The old man says, "But it gets worse, Father. She started to repay me with sexual favors, you know, like blowjobs and shit like that." The priest says, "Well, you both are in great danger, my son. War makes sinners of us all. So, you are forgiven." The old man says, "Well, thank you, Father. It's a great burden off my mind. But I have one more question." "What's that, my son?" "Should I have told her that the war was over?"========《杀戮季节/Killing Season》(2013)========
说句良心话,这不是一部烂片,至少我认为摄影相当不错。
导演以此种角度反映战争,可谓奇技淫巧。
好吧,结尾那个冷笑话我笑了。
可是我还有一个问题,神父,我是否应该告诉她战争已经结束?
你反人类,我去解放人类;你杀了我的战友,我杀了你的战友;你把我绑起来,揍了我一顿,我跑了;我又回来把你绑起来,揍了你一顿,你也跑了;你又把我绑起来,揍我一顿,我又跑了;我回来再把你绑你来,狠K了你一顿;最后,去他妹的复仇,握握手还是好朋友,你和你的小酒说着“www.ycbdt.com”,我跑去看我的孙儿。
一开始流畅的风格还是看得蛮舒服的,毫不拖拉,两人间的对话也相当有趣。
但战斗还没到一半的时候各种反转就真是让人怀疑他们脑袋是不是出问题了,而且一些刻意而为的镜头也比较明显,感觉就像写作文的时候,这里要引用名言,那里要点题一样 直到影片最后,全片唠叨了那么多,已经不大记得说过什么,也没体会到两个主角的心情,就这方面来说,《杀戮季节》不大成功啊
对战争思考的片子不少,这也是其中一部,讲述了一队美军在救下难民之后,违规把选择投降的蝎子军枪杀,很多年过去了,有人到达美国为此寻仇,两人就展开一场生死较量(不算剧透,电影开头没多久就全交代了...)一开始流畅的风格还是看得蛮舒服的,毫不拖拉,两人间的对话也相当有趣。
但战斗还没到一半的时候各种反转就真是让人怀疑他们脑袋是不是出问题了,而且一些刻意而为的镜头也比较明显,感觉就像写作文的时候,这里要引用名言,那里要点题一样直到影片最后,全片唠叨了那么多,已经不大记得说过什么,也没体会到两个主角的心情,就这方面来说,《杀戮季节》不大成功啊总体评分:3.4/5.0(除去不大合理的反转和刻意镜头的话,还是颇有观赏性的)娱乐指数:2.5/5.0(主角之间的战斗并不是很精彩)回味指数:1.0/5.0(不是太想去了解关于战争恩怨的事)票房表现:也是没有公布成本,但反正是赔钱了,维基上记录的国内票房是39881元,全球票房是100万,悲剧得很呢制作人员名单那里非常棒,大自然的景色在乡村风格音乐的衬托下别有一番感觉,这也是全片最好的地方了...作为战场上混了那么多年的两人,败在同一招上一次两次也就算了,竟然还有三次四次...整整18年都在等待复仇,结果冰释前嫌回家过年,不觉得这段人生白活了吗德尼罗18年前那个士兵造型有点喜感,毕竟还没见过上了年纪的士兵话说特拉沃尔塔那个口音,是练出来的,还是本来就会呢,挺好奇。
后来发现原来好莱坞有专业的口音训练师
《致命对决》,又一部拖了N久的片终于上映了,加上本来一个半小时愣是删二十分钟,真是醉到不行。
片中一共四个角色,主要两位男主因为曾经战场的纠葛而展开这场猫叔游戏般的斗争,也就是个碎嘴子的片,总归是看不下去的。
配音,刘北辰配特拉沃塔有他的骚劲,光听他了就忽略程玉珠了。
总之,爱看不看。
这两个人都是战争后遗症产物两个人的内心变化,以及对话是这部电影的看点,老兵不能忘怀过去战争中看到的,做过的。
最后一声枪响,在最后交代到了,那是经过内心非常久的挣扎才开的一枪,最后他也交代,在那场战争中感觉到的一切,他走了极端,一个人封闭了起来,不愿看到自己,只是不愿从镜子中看到以前的一切,大胡子也是极端品种,死过了的人似乎都不怕死,继续回来找老兵单挑,但是他的目标只是让老兵接受挑战,然后迫使老兵交代罪行,向上帝忏悔,然后送他上路。
结果,在和老兵一次又一次的车轮战后,两人开始断断续续的说到了给他们带来的阴影以及痛苦,其实他们都是受害人不是吗。
战争是一场公平审判,也是一场残忍杀戮,在战争中所堆砌的尸体,就连上帝也无法直视,我很想问,上帝如果参加战争,那么他该宽恕胜方,还是败方,3可能,,连参加战争的自己也宽恕不了。
剧中两个主角都是一种典型的心理,也是很现实的心理就像两个在互说罪行的时候可以看到,战争的盲目让2个人都蒙蔽了双眼只是看到别人带给自己的伤害,而未能看到他们带给别人的伤害别人弄疼你,你也去弄回别人,这很正常,但你见人就弄就不正常了对吧,所以剧中一直讲上帝,上帝,为什么讲上帝,因为上帝没参加,就像看着你和别人打架的旁观者一样,你讲他,只是希望他能支持,和理解你,然后宽恕你,说你是对的,别人错的。
但真正两人坐下释怀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一切都没有那么糟糕,只是,你还没跳出那场可恶而蒙蔽你双眼的战争而已,当一场战争结束的时候,就让他结束吧。
首先我不是一个专业影评人,只属于那种闲散时间随便找两部电影来过过眼瘾或者虐虐心。
用我自己的话说,我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或许是因为我太肤浅,但这部电影必须让我向老罗和因为Face OFF认识的屈伏塔致敬,不管是本人,还是他们所饰演的角色,老而弥坚。
人与人之间的仇恨是否有终点?
在整片一次又一次的打斗后,两人才发现,这永远都没有终点,可直到结尾,上校端起枪,才发现,他还是在重复自己的罪恶… 仇恨的终点其实仅仅在于,你是否能向自己忏悔,只有这样你才能正视自己,以及他人的罪恶。
我想再深入一点探讨,也许会是个悖论,但是导演仅仅点到而止,处理的很好。
至于战争是否有终点,导演已经在结尾给出很明确的答案——-哪怕是上校终于可以坦然的面对家人,怀里揣着给孙子的礼物,车里的收音机里依然播放着战争的背景音。。。
而波西米亚人的Live long相信也是送给上校最好的祝福语。
电影结尾后,有近7分钟的OST,配上岿然不动甚至坚硬的自然风光,着实是一部很纯爷们的片子。
我想,也许你真应该去看看。
如果不是德尼罗跟特拉沃尔塔的加盟,这部电影还只能算一部导演驾驭的不好,算是三四流之作。
最大的过错就是拖沓跟无聊。
然而因为有两位男星的加盟,加上一个还不错的故事框架,这样的叙事水准跟可看度就太不令人满意了,从画面跟完成度来讲,导演的诚意还是有,但是能力不及,糟蹋了剧本跟演员。
本来复仇的故事就很有看头跟想象空间,更何况还是一对战场老兵之间的恩怨情仇。
导演用了太多的篇幅去展现德尼罗扮演的老兵的个人生活,而两人正面冲突的主要情节就弱了很多。
一个好的故事框架有很多可以挖掘的亮点跟故事性,这个故事商业性最好的版本就是孤独而有负罪感的老兵独自隐居,那个曾经战场上的对手有一天突然出现在他面前,于是两人在山上展开了一场只有两个人的战争,他们熟练运用战争生存技巧,你来我往,老兵从一开始受到突然袭击本能的使用职业技能求生的被动心态慢慢开始转变,在相互的追击中,反派展现了自己的残忍一面,两人战场上的恩怨情仇在对话与闪回中逐渐清晰,反派一定要刻画的凶残不尽人性,就像一个冷血的复仇机器。
老兵在对峙中慢慢实现对自我精神的救赎,成为一个正邪对抗的故事,最后英雄获得胜利。
导演选了对人性的探讨,却碍于能力,用一种拙劣的表现手法来呈现给了观众。
本剧因为沃尔塔扮演的是反派,让他去扮演一个杀人机器肯定是没有物尽其用,于是一个亦敌亦友的对抗故事展现出来了,这本身没有问题,拍好了肯定比前面所述的“史泰龙版本”更能经典长存。
但是这种亦敌亦友的情绪是应当从对抗开始的,在相互的狩猎中慢慢酝酿,尤其是安排几次精彩的对手戏,互相开始产生一些作为军人对对方技能上和事物认识的一些欣赏。
当然这个对手戏一定不要是面对面的肉搏,最好是智力上的。
因为这样才最容易产生共鸣。
沃尔塔的角色应该是有人性的有故事的一个角色,复仇只是个人恩怨,心结难开,不是睚眦必报的冷血杀手。
故事最后应当在一次正面的决战中,前面不断酝酿埋伏的相互欣赏得到了释放,沃尔塔的心魔解开,两人都得到了对自我的救赎。
可本片恰就将应当极其重要的对抗内容变得鸡肋不堪,两人一开始就正面对上头开始肉搏,整个剧情就是你虐了我一次,我马上反虐一次,然后大家再一起互虐了一次,三个回合后就释怀了仇恨。
台词说教意味浓郁,对抗情节节奏缓慢,内容散乱不堪。
本片就如同鸡肋,食之无味。
有个意大利老头找本地神父忏悔,他岁数大了,想求得上帝宽恕。
于是,对神父说:神父,战争期间有个美女受到纳粹追杀,到我家里避难,于是我把它藏在阁楼里。
神父说:这是善事啊,不需要忏悔。
老头说:可不仅如此,她为了报答我,还把身子给了我。
神父说:这个嘛......你们都是身处险境,在战争中,人人都有罪过,你被宽恕了。
老头说:谢谢你,神父!
我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但我还有个问题…...神父:什么问题,孩子?
老头:我要不要告诉她战争已经结束了?
战争。
一队士兵接到任务,去解救被关在集中营里的难民。
当越来越靠近难民营的时候,他们闻到了一股类似于旧衣服堆积在一起的味道。
他们打开一列废旧的火车车厢的时候,一下震惊了,那些味道不是旧衣服,而是堆积在一起的尸体。
先是看到手与脚,然后是头颅,上面是仅剩下一张干枯的皮肤的脸,眼睛大大地睁开着,像是在述说着什么,也像是在控诉着什么。
震惊之下,士兵们心中充满了愤怒。
而他们要接近难民营的时候,突然遭遇到一支来自敌方阵营的士兵的袭击,这是他们最后的反击,不过迅速就被维和士兵们压制了下去。
心怀愤怒的士兵,决定就地枪决这些屠夫们。
但是,当这些被俘的士兵跪在地上,一一接受被处决的命运时,心怀愤怒的士兵,却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也在屠杀。
这些已经丧失抵抗的人,他们的命运为何可以由眼下的这些士兵来决定?
他们不是上帝,他们本来是来救人的,但现在他们成了新的屠杀者。
这就是战争,人人都是有罪的。
还是战争。
你参与了其中,可能参加过屠杀,也可能没有,但你毕竟参与了其中。
当你与你的战友们为了自己的使命在战斗,却突然因为战斗力的不足而战败,进而被俘。
然后,你就与战友们排成一排,等待着被杀死。
在整个战争中,你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员,接受指示去做事,现在却眼看着战友未经审判,不给辩解,一个一个横死在你的面前。
而你,成为了唯一的幸存者,尽管在病床上躺了三年,才从半瘫痪状态中恢复过来。
死去的战友整天在眼前晃动,自己被敌人随意裁决,这些仇恨挥之不去。
复仇,就成为了你继续活下去的最大的理由。
童年,他去打猎,与父亲在一起。
当他看到一头鹿的时候,捕猎的欲望与兴奋使他举枪,然后射击。
但不幸的是,他的枪法还不够精准,射中了鹿,却没能一枪毙命,而只是射穿了它的肺。
鹿已经中枪,即便不能立即死去,也必将会死于不久之后。
但求生的本能还在支撑着它,督使着它拼命挣扎,并努力逃亡,逼迫着猎人进行追踪。
鹿跑的越来越慢,小猎人则越追越快,最后,两者相遇。
当他远远地向它射击的时候,心中怀着的是兴奋与刺激,但现在他与它面对面,并眼看着它生命垂危,而求生的欲望依然在它的眼睛中燃烧,它看着他,是如此的无辜,如此的可怜。
最后的那一刀,要不要立即切在它的喉管上?
父亲说,孩子,快下手吧,不要把它当成一具生命,而仅仅是一坨血与肉的集合体。
但他知道,他结果就是一具生命,原本它与你没有任何关系,它的存在也不会对你有任何的妨碍,现在,他却要结果它的命运,他是谁?
他凭什么?
好吧。
上面的四个故事,都是《致命对决》里的。
1、2、4属于罗伯特·德·尼罗,3属于约翰·特拉沃尔塔。
1992年,在塞黑战争期间,罗伯特·德·尼罗隶属于维和部队,约翰·特拉沃尔塔隶属于塞尔维亚。
德尼罗看到了被屠杀的死难者,然后愤怒地将枪口对准了特拉沃尔塔所属的这一个小队,战争将他们变成了直接的对手。
德尼罗在开枪的那一瞬间,想起来了小时候杀死那头鹿的场景。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枪面对的,不简单是一具血与肉的集合体,还是一具充满生命的个体,而自己原本就没有杀死他的权力。
于是,他的枪口偏了一点。
而正是这一点,让特拉沃尔塔成为了这队被杀死的塞尔维亚士兵中唯一的幸存者。
作为唯一的一个,他开始了寻仇之路,这一找,就是18年。
18年间,德尼罗从部队中退役,并对未受审判就被杀死的士兵感到难过,感觉自己成为了罪人。
因为自责,也为了赎罪,他开始远离世间,独自躲在丛林之中,独自生存。
就像故事1中的那位老人,尽管他得到了神父的原谅,但战争却依然存在自己心中,心结并没有得到解开。
但也因为他的独居,增加了塔拉沃尔塔寻找的难度。
现在,他终于找到了他,仇恨到了可以解决的时候。
好吧,以上讲得都是故事的背景,《致命对决》中主要聚焦的,就是18年后两个终于碰面的人,他们之间要上演什么样的对决?
中国的翻译说这种对决是致命的,英文原版中说这种相遇是充满杀戮的。
其实,两者都没有概括齐全,它们都是狗血的标题党。
而实际上,这是一个充满宗教般的,有关追责与赎罪,以及纾解与得救的故事。
最终,两个人在一个破旧的教堂里,经过对话,在生死的边缘,终于达成了和解。
仇恨积压了18年,今日的相遇,特拉沃尔塔在明处,德·尼罗在暗处。
两个棋逢对手的人,刚一接触,在没有揭开仇恨盖子的时候,他们俨然是多年未遇的好朋友。
这源于特拉沃尔塔并不想立即杀死德·尼罗,就像猫追到了老鼠并不急于杀死它一样,而是打算先摆弄一番,等玩够了才补上最后的一刀。
其实这种玩,不是玩弄,而是想要追问一个理由,逼对方一个忏悔与道歉。
不过罗伯特·德·尼罗也不是好惹的,那肯轻易就范。
于是,两个人在丛林中上演了一番双雄对决的好戏。
18年的仇恨,如果重演一遍,再次上演一番杀与被杀的战争游戏,那么这个故事将会演变成一个低俗的血腥的B级片。
而罗伯特·德·尼罗与约翰·特拉沃尔塔可是两位大咖,远没有那么的低级趣味。
而他们共同的追求,合在一起,所叩问的,正是有关战争的反思,有关命运的终极话题。
这也使得《致命对决》成为了一部具有宗教意义的,具有深刻内涵的电影。
但幸与不幸总是一体的两面,因为有了这样的主题,而少了B级趣味,也使得意料之中的致命对决不再具有致命,而是庸常的打斗冲塞了电影大部分框架,这打斗也变成了花拳绣腿。
从欣赏上,精彩程度大打折扣。
毕竟,罗伯特·德·尼罗与约翰·特拉沃尔塔都老了,想打都打不动了,尽管片中还有着不少镜头的鲜血四溅,也有致命的创口,但毕竟少了拳拳到肉。
要当前的动作片,乃至于动漫改编的电影,都回归到了拳拳到肉搏命击杀的路数,连詹姆斯·邦德都开始从头打到尾,大量减少了系列之前夸张的科幻化的武器对射。
《致命对决》的出现就显得生不逢时,而且两人的演技在片中也没得得到发挥,脸谱过于扁平化。
于是,这片就有些不尴不尬,左右不靠。
深度上因为太过于靠近宗教,显得有些偷懒,没有把生命的终极意义追问出来,没有把对战争的反思推向极致,演员的演技又没有充分发挥,动作也不过瘾,故事还不太好玩,过滤一下,剩下的也就没有什么了。
可惜了罗伯特·德·尼罗与约翰·特拉沃尔塔的阵容。
其实,作为战争遗恨的双人对决,连姆·尼森与皮尔斯·布鲁斯南合演的《追凶双雄》(王牌对决)显然就更好看一点,对于战争仇恨的纾解也更人信服。
要推荐的话,我更推荐这一部。
OMG。。这种垃圾片的分能到6+??看来两人的脑残粉还是很多的。如果不是这俩猪脚我想我不会看完。。想知道导演什么来头能用这么个烂剧本请到这两位。。你们知道为什么是大团圆结局吗?因为爱情。
当绳子穿越小腿肌肉时 一顿窒息
Milo蓝毛衣好暖>。< 笑起来颧骨太好看了~
我喜欢屈伏塔,这个片子是战争后遗症的一种
兩位很不錯的老中老帥哥!
不要浪,浪了就会死,不作死就不会死 结局其实很明显,略显刻意
循环往复,握握手,各走各路
即使删了太多也很难看,不过配乐和风景居然成了这片的救命稻草。
WTF!!!!!做这片的字幕简直是浪费时间有没有!!!!!!!!1星是给片中风景的,主要是片头,还有配乐,OST倒是可以收的。其它通通是屎~!
soso
三星半 一切都不错 就是有些过时了,还是我们变得接受不了这类反战电影?
毁我男神
看到结局发现和谐社会
很没劲的剧情…………
6.0
磨磨唧唧瞎折腾,真没劲。
屈伏塔和德尼罗都是老胳膊老腿了,不容易啊。但是这个像游戏一样的回合制是闹哪样啊?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俩老头一个70,一个59,还拍这种动作片的精神可嘉,但至少也要看看剧本吧?除了故意制造血腥让人恶心外实在找不出别的值得说的了,两个人像有虐待倾向的脑残一样互相折磨最后竟然成基友了!一星为同情老人,一星给特拉沃塔的口音
一般般
剧情很老梗,主题很搞笑。憋了几十年想不通,你杀我我杀你,几天后都想通了,你不杀我我不杀你,蹲一起讲俩黄段子,江湖一笑眠恩仇。感觉好像好莱坞所有半红不红的年轻辈都给德尼罗当过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