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云层下
Под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ми облаками,电云之下,雪原七思(港),电子云(台),Under Electric Clouds,Pod elektricheskimi oblakami
导演:小阿列克谢·日耳曼
主演:梅拉布·尼尼泽,丘尔潘·哈马托娃,拉米尔·萨尔霍乌德诺夫,卡里姆·帕卡什科夫,阿纳斯塔西娅·梅利尼科娃,彼得·戈萨沃斯基,路易斯·弗兰克,维克托·博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乌克兰,波兰语言:俄语年份:2015
简介:雾雪笼罩的怪异河岸。四处散落着钢精和水泥。一栋废弃的摩天大楼。平坦处仍未完工的公路桥。一座宏大的金属制的马的雕像。还有一座列宁的雕塑,他的右手伸展着指向空旷处。这是一个冰冷、僵化的无人之境,衰落的往昔在这里与想象中的未来接壤。人们漫无目的地穿过这个不真实的世界。原先确定无疑的事情不再令人确信,亲戚朋友都消失了,理..详细 >
书袋式的人名与作品名称,寓意明确的特定时间、人名化用与符号元素戏仿,作为核心叙事的勾联新旧两个时代的烂尾楼,迷惘、暗淡、浑浑噩噩的场景、环境与人物群像——这样的支离破碎般叙事,这样的末世纷乱景象,将苏俄百年历史的多次“颠倒”传递无余——确实足够晦涩、足够意识流、足够的地方化与语境化,然后走出电影院后仔细品味,还是能为越发呈现“二八效应”与单一化的国内院线电影生态中、看出如此独特的作品而欣喜、而印象深刻。
2022.12.13 當代藝術影像裝置展既視感
作为电影寓意太密集、形式太雕琢,作为行为艺术的集合又太长太直白。
今年电影节科幻单元看的。一部大闷片儿。纯粹的俄国地区现代遗迹观赏之旅(还没有照片里的那种很叼的遗迹)太多隐喻太多书袋,我建议没事不用看了。
画面是很适合截下来当壁纸的,白茫茫一片中的列宁雕像有冷潮的荒凉风味。别的实在是无聊。
看个片真是很扯淡
2019.06.18,上海SFC上影(上海影城店),叶新代。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电影的魅力就是时间刻度的不稳定性。我看看睡睡醒醒看看,138分钟的电影感觉看了4个小时。文艺片表达的不是行为,而是一种情绪。虽然这部电影艰涩,但仍能在表象的隐喻、舞台化的调度和精密的摄影风格中感受到一种虚无的情绪。最喜欢第三章节,一个律师对过去的梦境。
>
🔹siff2019🔹缓慢移动的镜头中不断有人物走进画面又离开,每个人似乎都肩负着诉说一段历史的使命。阴沉的天空和弥漫的雾气,来回出现的庞杂的意象符号,晦涩的政治隐喻,七个章节,最终拼凑成一段完整的史诗,我不了解他们的历史,但我能感受到它的厚重。(上影节第一睡,睡了20分钟)
俄国革命已过去百年,所有人在期盼一场大战。巴别塔上空有显像杂志的电子云层,塔下是彼此擦肩迷茫的走肉行尸。端坐在列宁的手臂,聆听戈尔巴乔夫的演讲,有人在留恋斯大林的美好,有人开始为希特勒平反。反正不是葬身在时代推土机下,就是在命运烈火中自焚。穿越去见过去的自己,拖着钢架走马在荒原。
想到《苏联鬼魂》、《环形物语》和《西伯利亚混凝土》中的画面,苏式废土、中式梦核、赛博荒原的交互缠绕。一幢建筑物可以是后苏联时代的种种缩影,也可以深深折射出俄罗斯人对战争和未来的焦虑。10年过去了,曾经被计划操控的那一批人,仍旧生活在可预知的经验里。
又一部让我思考起演员演戏的时候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说什么吗的片子,但是看他们演的还挺认真的。cue了一堆文学艺术大师,放置了一堆视觉符号,然后我就看到郭德纲学俄语,郭德纲开推土车压死人,和其他一些旧时代新时代中国人不买东西日本人爱买东西非法移民最英勇之类有的没的…说装逼空洞不说人话吧,又挺喜欢第三章的,地产律师重复的梦,梦回苏联解体前夕,对话早故并且被遗忘的童年小伙伴,“-除了你没人会梦见我,没人记得我”“-但我会梦见你,每晚都会来找你”竟然有点鼻子酸。
可能作为年轻的一代更愿意为了自由地奔跑不顾一切,但真正生活在过那个我们想毁灭的年代的人,一生都走不出那个年代。
4+
雾霾这么大还有心思装
今年柏林首部最具大师相的电影,七段寓言,由一座废弃的摩天大楼,连接起俄罗斯的过去现在将来,虚构的梦境与凛冽的现实,自负泰坦的富豪困惑的中产与掌间挣扎的平民,其中繁杂各异的人物细节在故事里草灰伏线相互流转,在一片雪雾,在精致镜头与优美配色中,历史的埋葬现在的挣扎未来的虚无全部展现。
我想看这部电影 2015-04-10 【一年后电影院看了,很出乎意料的看进去了。大概你们会说低配塔可夫斯基,但大概因为低配我反而能吃下吧。
电子云层下:四星半,用诗意和前苏联留下的流畅忧美电影语言感叹一个无奈的悲伤,其实根本不晦涩难懂。列宁,先锋的年代,结构主义建筑,电影眼和蒙太奇。然而到斯大林再到叶利钦,到现在一切已面目全非。这是一首缅怀曾经真正革新的那个年代,直到变味的红色集权,再到投机的资本化的哀歌。年轻人以为
8.9。俄国的幻想史诗
刚开始的几章,冷雾茫茫,呈现出了俄国大地上关于未来的冷异氛围,选取的场景远离城市,有雪原,森林,独树一帜的建筑与雕塑。俄国女人还是跟印象中的一样好看,丰满的身材和脸庞,硕大的耳坠,让人想起了契诃夫戏剧中的女演员。整部电影情节性不强,像是演员们无端的呓语,关于列宁,关于新生活,关于索尔仁尼琴,关于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俄罗斯民族的历史弥散在影像的背景音中。影片色调偏冷偏暗,营造出一种挥之不去的depressive氛围,最后几章中乐器声起时,在茫茫无际的绝望中给予人些许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