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她的至爱快死了她祈求太阳燃烧整个地球…世界她感觉有如此巨变为何自然却没变…爱就是爱无论你怎说都不能令它消失是我们存在的原因爱是至高峰,一旦到达傲视众人…你得永远停留否则,便跌到支离破碎写的真美,觉得爱就应该像主角一样的无比的坚毅,有着法国人的浪漫,也有着英国人的坚贞。
人们总是恐惧同性的爱恋,却忘了这也是一种纯粹的爱,就像我们爱太阳,爱自然,爱听雨声,爱看花开一样的自然。
为什么一定要逼得这么简单纯粹的爱无处生根,为什么一定要用世俗的眼光将她活活溺死。
真的欣赏主角这种不顾一切轰轰烈烈的爱。
就算你害怕伤害,我也要执意的将我的真心剖给你看。
就算你因为家庭的压力,而不得不假装抛弃我, 我依然对你矢志不渝。
就算你跟父亲起舞,我也敢在舞会上穿得如男子般帅气,去跟你表白。
可是浪漫注定要被现实击碎,如果你真爱一个人,你就会有如此的心碎。
PS:看得很心疼,画面真的很美。
青春期的百合。
Paulie: Lesbian? Lesbian? Are you fucking kidding me, you think I'm a LESBIAN? Mouse: You're a girl in love with a girl, aren't you? Paulie: No! I'm PAULIE in love with TORI. Remember? And Tori, she is, she IS in love with me because she is mine and I am hers and neither of us are LESBIANS! Paulie: 同性恋? 同性恋? 你他妈的和我开玩笑把,你觉得我是同性恋?Mouse: 你们两个女孩子相爱,不是么?Paulie: 不是的, 是我,PAULIE爱TORI. 记得么?TORI,她也深深的爱我,因为我们彼此属于,但我们谁也不是同性恋!Tori: I mean I love Paulie, you know that I do. She's my best friend in the world and probably the only person that I will ever love like. And to hurt her, its like I'm choking, like I'm not in the breathing world. But there's this life that I am supposed to live, this dream that my mother and father had for me and even though it is killing me Mary, I can't ever be with Paulie ever, not ever, ever again. 我是说,我爱Paulie,你知道的。
她是在这世界上最好的朋友,或许是我唯一曾经爱过的人.让我去伤害她就好像让我窒息一样,我几乎无法呼吸了.但是这是我必须要走的人生,也是我父母对我的希望,即使这让我难过的要死去,但我还是不能再和Paulie在一起了,再不,永不...Tori: Paulie, listen to me ok, because I'm going to say this once and never, ever again. I will never love anyone the way that I love you. Never. You know that, and I know that, and I will die knowing that, ok? But it just can never... it just can never, ever, forever be. Do you understand? Paulie 你听我说,因为这话我只说一次,我以后永远不会再说了. 你是我的永爱,我不会在爱第2个人象爱你一样. 绝不.这个你明白,我也明白.我到死都会记得这个,好么? 但是我们的关系不可能,决不可能永远保持下去.你明白么? Marry B: Mom, I am so glad I can remember ur face now,I love u, mom,This love is the light leading me out the darkness,But Polly didn’t have her light,So the darkness took her over…妈妈,我真高兴现在能记得你的样子,我爱你,妈妈, 这份爱像是光明指引我走出黑暗般的的无助.但是Paulie 被她爱的人抛弃,所以她被黑暗吞噬了.
“我被遗弃、被出卖、被憎恨、被恐惧,因丑陋、堕落、杀人、酗酒倒在这一个城市最肮脏的一条巷里,天下大雨,满地老鼠,濒临死亡的时候女神向我走来,对我伸出手,‘跟我走吧,我给你幸福。
’爬起来咬住女神的脖子,我说:“我拒绝。
”我愿意只是黑暗,或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
为什么你在给予了我铺天盖地的幸福之后,却又将它们席卷一空,任凭我翻山越岭的寻找,依然不得要领只有幻灭能成就我已然熄灭的信仰,盲目而灼烈的偏执,就此一生。
I will make me a willow cabin at your gate. And call upon my soul within the house.I will write loyal cantons of condemned love And sing them loud even in the dead of night. --《lost and delirious》 by shakespeare我会,在你的家门口为我做一副柳树棺材,在你的房间号召我的灵魂。
我会,写上忠诚的爱,在死亡夜高歌。
这电影本不准备在夜晚熬夜看的,但是窝瓜推荐时轻描淡写地一句话【这片儿我看哭了的。
】让我惊讶并好奇。
于是在艰难的搜寻后我立刻开始观看。
(由于部分情节尺度大导致真难找。
)这是一部青春爱情片,从第三个人Mary的视角看过去的一段只属于青春的爱恋,从萌发,到深陷,到一方抽身一方却无法自拔,以及最后的最后,不知是奔向光明还是黑暗的灵魂的成长故事。
Vitoria的出场是Mary的新室友,Vitoria带着轻松的口气。
试图和Mary多聊聊,Mary却似乎很难亲近,vitoria作罢下楼。
Paulie出场就是叼着烟手里拿着酒瓶子放肆的大笑,不加收敛的粗口,其实是对新同学毫无恶意打招呼,邀请她去疯狂的party,往饮料里加酒,放动感十足的舞曲。
这就是区别,一个理智,一个不羁。
可能从一开始这段感情就因为这样的性格会猜到结局。
跷跷板的两头,一个急忙地想向更往前,另一个却太冷静,慌忙却不乱阵脚的后退。
结果是什么呢,跷跷板翻了,每个人都受了伤。
可是能怪责谁呢,怪责那个偏激的?
还是那个太冷静的?
还是跷跷板?
可是跷跷板就是爱情。
有种你一开始就能抵挡动心,抵御爱情。
近一个半小时的电影里:前篇介绍Mary怎样转来这所女校,怎么认识这两个新室友,她们三个女孩写给自己母亲怎样的信,怎么见证她们一点点的爱恋,看到她们唱圣歌时紧握着的双手。
直到睡梦中被她们的疯狂惊醒却继续装睡,直到已经对她们的私语呢喃习惯了、接受了,直到当Vitoria和Paulie被vitoria的妹妹撞见她们赤裸相拥在床上时Mary甚至帮她们辩解澄清。
而后篇只讲述着一件事,paulie的歇斯底里———当vitoria在被撞破的那一刻就解释说【是她爬到我床上的】后,当她逐渐疏远paulie后,当vitoria和她的男友在树林里疯狂时被paulie撞见并逃离后,当vitoria说【我们永远,只是朋友】后,当这一切残忍开始撕破后———paulie的疯狂。
越往后看,我越有感同身受的压抑。
但我知,我却没有paulie的勇气。
她在树林里——那时,她们还很好时,她们晨跑——她发现一只受伤的雏鹰。
她决定养它。
可能看到它时是只是好奇,而去查阅书籍了解它后她也许明白,从灵魂上来讲,她和它是同类。
她为雏鹰做了一个窝,细心地为那个木箱搭上布帘,因为,【它的习性,看到太多会惊惶。
】她偷实验鼠去喂那只鹰,毫无畏惧。
写到这儿我忽然想,她有它的勇敢,也有它的敏感,她和它的灵魂那么相似,那么她是不是内心也像那只鹰,其实是害怕的,看到太多,会惶恐的。
只是因为爱,全部掩埋了。
paulie曾那么温柔的爱,她们要好时,虽然vitoria要因为陪母亲爽约于她们的植树旅游,但是她没有深究,因为vitoria说——在paulie眼里,那一定是个承诺——vitoria说,【我们很快就去大学了,到那时,我们有更长的时间在一起。
】,所以paulie只是笑着说,【我每天种3000棵树,我赢一个金铲子给你。
】她们第一次赤裸睡在一起的次日被Mary看到时,paulie笨拙地编谎言,【嗯…嗯…她..她做噩梦…】然而当一切发生,就像木箱被掀去挡光的布帘,当大门出其不意被撞开,vitoria的妹妹撞见她们赤裸在床之后。
一切随之改变。
鹰惶恐了,一如vitoria的慌乱,她害怕她妹妹向她父母揭发,她害怕流言蜚语,她害怕这段【错误的感情】,vitoria退却了,害怕了,逃避了。
惶恐是鹰的习性,而逃避不是。
而当paulie问鹰【若雌鹰与你分开,你不会躺在那里哭泣嚎叫,你会飞到树顶,将你爱侣夺回,然后比翼双飞。
】时,我心说没错,paulie是对的,这才是鹰的灵魂,也是她自己的。
她在课上歇斯底里地大叫,【这才是爱,爱就是爱!
】时她们还没有发展到最恶劣的那一步,其实从那时开始,她自己已经从vitoria的言行中意识到什么,所以她疯狂着反驳每一个人关于钱,关于性的论点,她只相信爱就是爱,无他。
她们没发展到最恶劣时,她也没那么疯狂。
她撞见vitoria和男友在树林里的疯狂,她依然不死心,直到vitoria说那句话,【有一句话我只说一次,以后不再说了。
你给我的感觉,我今后永远不会再有,我爱你,你知道,我也知道。
可我们不会在一起了。
永远,不会。
】vitoria从她怀里逃脱,抽离被她紧握的手。
她开始变得越来越疯狂,可能因为她发现爱人越来越远。
也许冷静的人无法理解,我却感同身受,虽然我没有似paulie那么疯狂的举动,却明了她的心。
爱人已经要走,你已追上前去,后果无非有三:一,你拦住她,可她依然要走;二,你拦住她,她明白你,跟你归来,比翼双飞;三,你不拦她,看她远去。
也许现在的我,或者稳妥的说,成熟的我,会选择三,因为心既不在,人不强留。
但是青春期里的爱情,孤注一掷的爱情,没有任何一个选项跟放弃搭边。
paulie在食堂里大叫,她推翻了碗柜来回应那些嘲讽她的人;她在宿舍摔破镜子,因为镜子里,她是个女生,她无法改变,她在Mary手上用镜子碎片划破伤口,再划破自己的,以誓同盟;她歇斯底里让Mary帮她剪头发,在Mary说【vitoria爱的是男生,不是剪短发的女生】后,她疯狂地不顾一切地推Mary在地,就像是想拼命推翻这个事实;她穿着击剑服闯进图书馆,单膝跪地为vitoria朗诵莎士比亚的诗,她跳上桌;然后离去;她在毕业礼上穿着男装,插入vitoria和她父亲的共舞,强迫vitoria说爱她,威胁vitoria如果不说就让毕业舞会停下来。
选项一里还有一句话忘了补充,【你拦住她,她依然要走,并且更加疾步。
】vitoria看了看远处的父亲,最后说了一句话,【不,随你怎样。
】vitoria不知道,paulie给她生母写的那一封深情的信有了回信,回信却是她的生母不肯与她再有接触。
vitoria不知道,paulie背负着对继母对父亲的仇视,对生母的思念,对vitoria的深爱,对身边舆论的蔑视一直前行,然、生母的拒绝,爱情的逃离,越来越不加掩饰的嘲讽才将她逼至此地。
paulie绝望着哭了,像个小女孩,如她鄙视且深恶痛绝的软弱地,哭了,这也应是最后一次。
夜晚来临,她脸上已看不到泪痕。
黑暗渐袭,她似乎化为莎士比亚笔下那些为爱决斗的勇敢的人,她给vitoria的男友早已写下战书,她偷了击剑馆里的剑约他决斗,她在战书里写道,【为了我的女神,vitoria】她也似化身为鹰。
早在图书馆里,老师来拉她的那一刻,她就带着鹰受惊和敌意的表情,带着凌厉的眼神说,【别触碰猛禽!
】她和她的情敌决斗,她赢了,她把他击倒在地,用剑指过他的脖子直至他的大腿说,【放弃vitoria!
】可是这不是中世纪的比武场也不是一场博弈或者擂台。
爱情也不是可以赢来的赌注和战利品。
那男孩say no的决意让她走到癫狂的边缘,她狠狠刺了下去,然后大叫着,直到被Mary拦下,她跑开了。
Mary回学校求援,然后听见鹰的长啸。
她们,所有人,vitoria,同学们,老师。
看见鹰落在paulie的手臂上,而paulie站在高高的屋檐上,她带着哽咽大声朗读着。
【I will make me a willow cabin at your gate. And call upon my soul within the house..】我会,在你的家门口为我做一副柳树棺材,在你的房间号召我的灵魂……然后她张开双臂,像鹰的翅膀,跃下。
鹰飞走了,很远。
所幸最后一个镜头是追随着那只鹰,那只勇敢的,偏执的,不顾一切的,视爱为生死的灵魂。
然后我才发现,原来我也泪如雨下。
哭什么呢,我早已看淡这些感情的戏码,也没有对于vitoria这个角色的恨恶。
我想了一下,应该是哭我的青春。
我清楚的记得,当我看见我曾经爱着且那时还爱着的人与别人拥吻时,我没有上前质问,我本想发足狂奔,却又怕惊动他们。
我只是缓缓地把我的双手插入口袋,捏成拳头,悄悄走进树荫里,走到他们看不到的角落。
我也曾经像paulie用那片碎片割破自己的手掌一样用利器带来的伤痛来掩盖心痛,也曾经像她将烟深吸一口再缓缓伴随着眼泪的流下吐出烟雾,还曾经喝着很辣很辣的酒,只因为它会让我昏眩以为这一切包括心痛只是个梦。
我是应该庆幸我永远走出那段黑暗,还是其实心底是羡慕的呢?
那种如鹰一样长啸着一路前行,哪怕黑暗。
也许那时是会愤慨的,是会偏激的,是会疯狂的。
一如另一个人,一如vitoria是会胆怯的,是会逃离的,是会放弃的。
因为这是青春。
视爱如生死的青春,像那节阅读课paulie的朗读,像莎士比亚书写出来的那些字母舞出的绝恋。
青春在时,我常常向往更加成熟,然而见惯风月后,又想念那段逝去的,无处安放的青春。
《意乱情迷》。
7分。
派珀·佩拉博、米莎·巴顿、杰西卡·帕尔主演作品。
寄宿学校女院的故事,女孩的故事,少女初心懵懂,有些成熟,有些晚熟,都是纯洁的情感,结局各不相同。
伊娃·格林的《裂缝》也讲了一个类似这样的故事,更深刻,更伤痛。
《意乱情迷》也好,更惨烈。
这样的故事,自然值得一讲再讲。
米莎饰演的少女玛丽的母亲去世后,父亲送她到了寄宿学校,性格忧郁的她和杰西卡饰演的杜丽以及派珀饰演的宝丽在一个宿舍。
她俩开朗的性格很快就影响了玛丽。
宝丽性格奔放,经常顶撞老师,打破规则,向往自由。
青春期少女的叛逆、早熟,在她身上一览无余。
一个偶然醒来的夜晚,玛丽发现杜丽和宝丽竟然是恋人,而这对恋人的情感终于有一天被杜丽的妹妹以及同学撞破……青春期的恋情和友情,经不起任何裂缝。
杜丽开始被迫远离宝丽,而这令宝丽开始走向极端。
故事很惨烈,但不得不说,这两姑娘的身材,也真是一绝!
爱就是爱无论你怎么说它都不会消失这是我们存在的原因爱是高峰 一旦到达傲视众人你得永远停留否则 便跌到支离破碎
我要在你的门口做一间柳条屋来拜访至此 在这屋里的我的心上的人儿
这寂寞都世上没有了你就像个猪圈一样 叫我怎活下去写写忠实的 失意的歌 大声歌唱一直唱至深夜唤着你的名字 让山陵回响使得私语的空气都喊着所爱之人别碰猛禽她变成了猛禽来!
注视人类恶欲的恶魔们,解除我女性的柔弱用最凶狠的残忍注满我全身凝结我的血液不要让悔恨透过我的全身不要让恻隐摇动我狠毒的决意!
我每天种三千棵树赢个金铲子给你and 淡入淡出好多
lost in u - Lost & Deliriousthe euphoria,the agony,the heat of the fights and the chill of the silence - yeah, i've been there -or rather, lost and trapped there, for a while too.love is a treacherous thing.it's sheer gambling to pin ur whole heart and soul on any single human being.yet, for desperados like Polly,there just is no other way .we need to grab sth, anything actually,to make sth of this transient existence.some connection, to hold onto in this whirlwind of a world.and when that "anything" comes into our life and the connection is made ,it's irreversibly transforming.just like when i've made u mine and me urs,"us" is born and the "i" as who I was before I met u is gone.i'm melted and remolded , so i can grow into ur perfect match.i start my sentence more with "we" than "i". i am not exactly thinking about or of u every single minute,but almost in everything i do, i relate to u.my heart is tattooed, in M,and how i wish to wear it like a badge, not a scar."it takes one to make another',it takes u to make me.i wonder if it's the same 4 Polly.i,like so many,have escaped from and know that blackness.it really just takes a dim light to lead one through.But, Polly got so lost in the loss of her lighthouse Tori that she was blind to the most basic & important reality/truth: she is one flaming torch of life herself.
很少看到这么痛的电影,看过之后有一股火憋在心里几欲爆炸。
Paulie过于执着,甚至有点偏执。
但她却无比可爱,或许有些人注定为爱牺牲。
为何Victorie如此绝情?
想必她也是爱Paulie的,然而爱在她生命中的意义远不及得到社会与家人的肯定。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很容易自己就骗过了自己,有些人就是与痴情无缘。
电影并不算深刻,人物塑造的也比较简单而且脸谱化,但是它的痛却深入骨髓,更甚于《La Vie d'Adele》结局时的痛。
相比之下,《La Vie d'Adele》的痛可以预见也比较容易接受,两个女主角的感情本来就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基于完美的性生活维系,除此之外的生活大多是鸡同鸭讲,如果她们最后真的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那就是fairy tale了。
而这部《Lost and Delirious》则营造出两个少女的perfect match,就如露丝玛丽般「一见动心」却「最爱亦无力爱」,电影将悲剧全部归咎于外界的压力与Victorie的软弱和妥协。
Paulie孤身一人,单枪匹马,与世界对抗,而所爱的人却不能站在自己这一边。
还有什么能比这更痛?
或许,一个执着的愿为爱飞蛾赴火的人,与一个可以为得到社会认可而牺牲感情的人,原本就不应该在一起。
不得不感叹Piper Perabo的演技,尤其与《四角关系》做对照,着实让人惊艳。
看完电影悲愤的心情难以平静,唯有再看有完美结局的《四角关系》来解解毒。
明明是残酷青春里两个女生的爱情故事,却加入了第三者,不落俗套的是第三者并不是这段爱情的插足者,而是陪伴和见证的存在,同时伴随属于她的思考和成长。
Marie是内向安静的,遇见随和的Tori和不羁的Paulie,组成三个人的lost girl。
Tori和Paulie两个人在隐秘狭小的空间爱得肆无忌惮。
一旦被撞见,Tori对现实的害怕和觉醒尤为迅猛。
面对生母的抛弃和对养女的不满,Paulie说她是唯一爱她的人。
她那么缺少爱,以至于爱得那么偏执和不顾一切。
对于不会飞的秃鹰的照顾,刚开始或许是对于母爱渴望的投射。
这一次,秃鹰是Paulie,Paulie是生母。
渐渐的,秃鹰就是Paulie,她要飞出这个狭小的空间,与爱人厮守。
从秃鹰和Paulie,却也让我看到女权主义。
女人为了守护自己的爱情,开始强壮和奋起,并和男人宣战。
真正的女权不应该憎恨自己的软弱,而盲目向往男性力量的强大。
即使软弱,也可以承认和接纳,却也不失去变得强大的意志。
在舞会上,Tori始终不敢承认爱她,转身投向父亲的那一刻,我怀疑,她曾经说过爱她,却更爱自己和家人。
Marie主动要求帮忙校园里的园丁,是在干净的肮脏泥土里与过世的母亲重新建立联结,再次一步一步清晰母亲的容颜。
女校长面对近若癫狂的Paulie,几句重复的我懂,无法阻止她,却也明显看到了她眼神里的一丝软化。
泥土对Marie有治愈作用,秃鹰对Paulie也有。
最后,Marie说她能渡过黑暗,是因为母亲的爱。
Paulie不能,因为唯一爱她的人决绝而去。
秃鹰飞翔的镜头,让人鼻头发酸。
先说玛丽的角色意义:预设的观影群众---内向、善良、乖,像刚学会奔跑的林中小鹿一般,朦朦胧胧却又通灵地感受着周围的一切。
她能理解鲍琳对维多利亚的感情,也对维多利亚与男孩的性爱,有属于她自己的生理感知,算是很客观、包容的视角定位了;开始被父亲送去寄宿学校时,玛丽并不记得去世三年的母亲的脸,在见证了鲍琳对维多利亚的爱之后,虽后知后觉,但她还是准确get到了母爱的纯粹,意识到了母爱是她在黑暗世界穿行的一朵火焰,然后就再也没让母亲的脸在回忆中模糊。
副线亦通过她与一位校园花树管理大叔的交谈对话,与她的成长蜕变交相辉映。
终于,在鲍琳的“洗礼”下,玛丽正视到了父亲重组家庭后对她的懈怠,在深夜密林中,喊出了她的愤怒与痛苦。
让人感受到了暗涌奔腾的力量。
突然想起来周深演唱的《玫瑰与小鹿》。
关于维多利亚:因为世俗而撒手的爱,爱的都不彻底吧。
她对妹妹的解释,在意料之中,所以也就没多大感觉,甚至更多的是因猜对剧情而带来的的快乐与悲凉。
自然,她的哭泣、为难、躲闪…亦没泪目。
以前还觉得“让所爱爱其所爱”的爱,比必须占有所爱的感情更“正确”一些,直到后来看了王小波的《爱你就像爱生命》(房东的猫有民谣版的),才恍然大悟---“什么都不是爱的对手,与之相配的只有爱”这句话的逻辑点。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即:没能走到最后,只是因为爱的不够。
维多利亚讲:似乎我被噎住了…即使没人要杀我。
在爱情至上主义者看来,这些话的重点在“似乎”,在“即使”,换句话说:她爱鲍伊,但前提是爱自己。
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曾说,有爱的能力的人生下来就会,不会的,生下来就不会。
罗兰.巴特在《哀痛日记》里写道:“我可以向谁提出这个(希望得到回答的)问题呢?
在没有你所爱的人的情况下活着是否意味着你所认为的那样爱她呢”别说回答了,又有几个人有这个发问的资本呢?
呐,躲不过鲍琳:其实鲍琳从出镜的抽烟、喝酒、脏话等都没让我觉得有多不羁或者说偏激,毕竟,太阳底下无新事,谁的学园生涯中没有遇见过这样的同窗呢!
直到她反击老师把女孩间的谈话视作闲聊那几句话,才让我改观:护女友竟然可以找到这样的突破口,惊艳…然而,看到影片结束,才惭愧,自己也算是集体无意识的一员了。
鲍琳在老师的劝慰面前,只问了一个问题:失去挚爱后,我们该在这阴暗的世界坚持下去吗?
然后,画面切换,答案留给大家。
我开始觉得,可能因人而异。
你看,维多利亚也可以痛苦一下下就能继续自己的生活了,就像鲍琳真的就是她步入异性世界的缓冲区一样;理解鲍琳的老师,也可以在幻灭之时,因为别人的求助而找到了存活之道。
可但是,鲍琳为什么就不能呢!
为什么她就不能抵抗黑暗呢!
为什么黑暗非要吞噬她呢!
她还不够勇敢吗!
现在谁还会以她那样的改变和无畏,去挽留自己的所爱呢:从很“女权”的女孩,到也试图剪掉长发;从有趣不羁到精神分裂般的抓狂...只能说,老师的话一语中的:有时候,爱可能是一次很痛苦的经历。
鲍琳真幸运。
维多利亚真不幸。
不对不对,不知道。
想起来之前看过的一幅画:画面靠下是荆棘网一样的栅栏,黑亮尖锐,最上面一层有被冲开的迹象,顺着四散开来的荆棘结往上看,荆棘结像是渐渐展翅飞翔的大雁,往画面上方若隐若现的太阳初升处飞去。
犹如鲍琳。
(看第一遍的时候,膝盖因为贴膏药过敏,发热,钻心痒、挠了疼、伸直-痒疼、蜷着-其实不太能蜷着。
将近半夜,伴有春雨,哭点莫名其妙咆哮起来。
醒,看《百年孤独》。
然后,鲍琳那位老师的存在,竟愈觉深刻起来。
)
后半部分烈鹰的元素还有宝莉的愤怒显得有点突然,让这个角色变成了一个疯婆子,而不是青春的张扬…
想起年轻时候的自己 还好不像女主一样极端
Piper太美了,当她叼着烟从雕像后面钻出来的瞬间,我就被萌到了。《四角关系》里她的眼角已经有皱纹,可还是美。虽然最终从高处跃下,但最终的视角让我觉得——她终于如猛禽一样远飞了。
没刺到痛楚 也没搔到痒处 -0-
Come, you spirits that tend on mortal thoughts, unsex me here, and fill me from the crown to the toe top-full of direst cruelty! Make thick my blood; Come to my woman's breasts, and take my milk for gall!
大作B
一个adele 一个kat dennings 一个esther heesch 两丑一美 青春傻逼小纯爱 无聊 想看部好点的拉拉片就这么难吗!
小众的同性片,不错的校园电影,青春少女在纷繁感情中找到纯粹而不能长久,就容易走极端啊
Lost and Delirious (2001)
最后结尾让人惊了一下。那个女孩竟然选择了从楼下掉下来结束生命来回应自己犹豫并放弃自己的爱人。爱到如此绝望,也只有年轻人才会做出的事情吧!
那些真正左右生命的往往不是来自外物的牵扯,而是内心的缺失。你追求的,诱惑着你;你缺少的,却支配着你。有时你觉得你是个开荒的人,其实你不过是在找一条回家的路。
鲍比用生命来证实自己不变的爱,看似似乎很伟大,但我总觉得上帝会让我们遇见更更好的,所以轻生我觉得太蠢了。
米莎巴顿太美了!perabo就是个铁T吧……我看完片子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把四角关系翻出来重看了一遍……囧
恶心到了 拖莉自己不想出柜怎么还能诬陷女主呢 完全不顾别人死活是吧
谁的青春没遇过杜丽 对白再熟悉不过 宝丽过于极端让自己没有退路 最终只能死亡收场 即便如此 杜丽还是会照着原轨迹生活下去 sad
不知不觉爱上了Piper Perabo 居然给我看哭了...
铁T经不起折磨...OST加分了. PS: Mischa Barton萝莉时期挺美
Class Movie List
这部片子有些很奇怪的地方让我没能融进去,应该归咎在编剧身上。它的画面音乐确实很有特色,三个女演员非常有味道,paulie锐利的帅气,mary带着幽暗的纯洁,tori那种少女刚熟微透着性感的青春美,以后的戏中她们再没有这么好看。
剧情与内涵都太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