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义大道)去年国产电影票房终究未能突破300亿,但在很多方面仍然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这其中,恐怖片《京城81号》取得了超4亿的票房,缔造了国产恐怖片的新神话不说,最主要的是它一改以往恐怖片赢票房输口碑甚至票房口碑双输的局面,实现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
同时,它的成功也为国产恐怖片指明了新路,那就是将恐怖故事和现实相结合——利用京城81号这样有“鬼宅”之称的地点赋予它一个恐怖的故事,用这种“真实”的恐怖震撼人心。
也让恐怖片突破了小众类型片的局限,成为老幼咸宜的大众电影。
而有了《京城81号》的成功,导演叶伟民和监制文隽趁热打铁,终于在新年推出了又一部惊悚片——《怪谈》。
目前这部全新的电影已经上映,虽然导演监制仍旧是原来的配方,但故事却与“81号”不是同样的味道了。
因为这一回叶伟民导演没有到以往年代的老故事中取材,而是利用了现代的工具作为故事的发起点,这就是手机里的微信。
而这样的改变,也让《怪谈》中的“鬼故事”有了更多时新的新鲜感。
应该说,除了取材更有时新的感觉,《怪谈》这部电影的架构也与其他的恐怖片不同,它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一个故事采用了手机微信的一种功能,分别是“附近的人”、“摇一摇”和“漂流瓶”。
通过手机微信的功能将三个故事松散的连接在了一起。
让整部电影有了一种大家在一起轮流听别人讲鬼故事的感觉,新鲜又刺激。
当然,由于取材比较新,因此也就没有了《京城81号》那种厚重感。
第一个故事主要讲四个女生探究好友死亡真相,从神秘来电到有鬼上身,最终结局大逆转。
与以往国产恐怖片区别不大,甚至结局也很容易猜到,不过音效依旧如《京城81号》般出色,而且惊悚恐怖的氛围也是最强烈的、血腥程度也是尺度最大的;至于第二个故事则讲述的是艺术家,某男偷窥到女神的雕塑工作室工作,却发现了女神的秘密,最后警察的介入让这个故事也有了些许破案片的感觉,不同以往。
将艺术家的非凡思维与情节巧妙结合,其不可预见的恐惧感极富变态气质;至于第三个故事,则由男神李治廷和在《变节:潜罪犯》中惊艳的女探员文咏珊联袂主演,虽然冠着惊悚的外衣,但更像是一个港剧的爱情故事,完全可以当一个颜值很高的爱情片来看。
这个故事也是最浪漫、最唯美的一个惊悚故事,相信是大多女孩喜欢的类型。
三个故事的恐怖效果呈现得还算不错,通过三个小故事,导演打造了一个围绕着手机微信的恐怖世界,既新鲜、有贴合这个时代的特性。
看过之后,当离场的时候掏出手机,心中都不免升起一丝凉意,而这也正是《怪谈》这部惊悚电影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在这个智能化的4G时代,手机已经成了每个人的必需品,但是在我们的手机之中,却有着太多不可告人的东西,手机中有“鬼”,但真正的鬼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而导演通过这三个故事,也就是要告诉大家这个道理吧!
文/满囤儿由于内地审查制度限制颇多,不少电影人在创作恐怖题材的时候,会考虑尝试短片集的方式。
倒不是因为短片更容易创作,而是可以利用短片之间的嵌套,让前一个短片能回避一点儿风险是一点儿。
《怪谈》也是一个短片集,由三个短片组成《附近的人》、《摇一摇》和《漂流瓶》。
OMG,这不都是智能手机时代的特产吗?
看来在顾长卫把文艺爱情带入微时代后,另一领域的名导叶伟民也要把恐怖惊悚带入微时代了呀。
《怪谈》会定义“微恐”吗?
从时长上来看,短片的确有“微”的感觉。
我在编剧惊悚长片的时候,很大的一个工作量通常都放在了如何设计几个主人公遇到恐怖事件的先后顺序上。
可是在微恐界,不需要那么多人接二连三的遇险。
只需要一个人死掉就足以了。
比如《怪谈》中的第一个故事《附近的人》里,死掉的只是一个女孩儿,可是另外三个女孩儿却在泳池更衣室里一口气经历了将近20分钟的“恐怖”。
头七、鬼复仇、鬼上身、凶手的崩溃,都集中在了这一大场戏。
凝练、节奏快、气氛窒息,成为了“微恐”的一大特征。
就像顾长卫的“微爱”节奏达到了网络剧一般,《怪谈》也通过短片集的方式让局部的恐怖氛围达到了相当高的密度。
由于短片之间可以进行嵌套,“微恐”也许可以设计得更狠一点儿。
尽管还是没能出现真鬼,但是《怪谈》第二个故事《摇一摇》从内容到形式,都对审查的红线实现了小小的越界。
如果说第一个故事还有内地青春惊悚片的那种香艳气质,那么这第二个故事更接近好莱坞杀人魔惊悚片的残暴。
从内容上说,凶手的杀人动机极其阴冷,完全脱离了社会主义倡导的三观。
这么极端的思想,广电能放心扔到影院里荼毒老百姓心灵吗?
哈哈哈,好在这是第三个故事中的电影片段,姑且放一马吧。
随之而来,第二段故事的视觉表现也大胆起来。
断肢、刑具、鲜血,这些可以与血腥&暴力划上等号的视觉影像,在这个段落里充斥银幕。
《怪谈》已经开始刺激观众的直观神经咯。
既然要渐入鬼境,那么第三段故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保证效果,这最后的《漂流瓶》是叶伟民亲自出手执导,带着浓郁的港产恐怖片的气质。
尤其是港产恐怖片标志性角色“龙婆”的代言人罗兰出场,瞬间就打响了招牌。
泰国恐怖片多涉及宗教、日本恐怖片多涉及诅咒、韩国恐怖片多涉及相爱相杀、欧美恐怖片多涉及连环杀人魔,香港的恐怖片则多涉及民风民俗,往往有一种摆脱不掉的悲剧色彩。
通过前两个故事的铺垫,叶伟民的《漂流瓶》无论是主演阵容,还是场景特效,都把《怪谈》推向高潮。
能让人心想事成的许愿纸,看上去是一个多么美妙的东西。
可是看到为之付出的代价,你还期待自己写在纸上的许愿成真吗?
当你动了妄念的那一刻,你已堕入鬼境。。。。。。
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好朋友是杨洋的粉丝,说实话对国产恐怖片真心没什么期待。
或许是期待值太低,所以看完之后居然觉着还可以。
最起码故事还是比较新颖的。
而且这种三个小故事组成一部电影的形式感觉比较好,避免了国产恐怖片剧情拖沓、俗套的缺点。
我比较喜欢最后一个故事,毕竟叶伟民导演的,还是能很明显的看出与前两个故事的差距,有种港片的感觉。
文 / 赤叶青枫1964年,日本名导小林正树凭借《怪谈》一片,一举荣获1965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1966年每日电影最佳艺术指导和最佳摄影等多项大奖,亦令“怪谈”二字一时间俨然成了日本恐怖惊悚类型片的代名词。
如今,一部名为《怪谈》的电影在内地上映,走的自然是恐怖惊悚路线,但属性却是纯正的国产片。
这部《怪谈》由叶伟民、田蒙、咸旭初三位导演联合执导,一人负责一个短片故事。
而三个故事虽然分别以微信三大热门功能作为标题,很是吸引时下年轻人的眼球,剧情前后也虽略有联系,但总体来说,却独立成篇。
而且三个故事风格迥异,分别直指人性中的私欲、情欲和贪欲。
对比着看下来,别有一番味道在心头。
《附近的人》:三人成凶,私欲如狂第一个故事名为《附近的人》。
三个故事里,属其最青春性感、香艳撩人。
虽然没有过于挑战尺度,但泳装少女、制服诱惑、洗澡沐浴等人或场景还是为影片增“色”不少。
至于剧情,则是由一个身为游泳健将的年轻女孩突然在泳池中溺水暴毙的事件为引,牵扯出四个闺蜜之间相亲相杀的暗黑真相。
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泳池浮尸、头七、鬼上身、厉鬼复仇、凶手赶尽杀绝……诸多恐怖惊悚片常见元素密集爆出,颇有“先声夺人”之效。
故而明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片中不可能出现真的鬼魂,但如此的连环设计还是令人不禁倒抽一口凉气。
而最令人心寒的,是三人成凶的动机,竟皆是出自一己之私欲!
人性不堪如此,友情薄弱如斯,让那张四人当年亲密合影的照片看起来愈发像个笑话。
《摇一摇》:情欲暗涌,虐杀惊魂寂寞闷骚的文艺男青年成天偷窥住在对面的美女雕塑家的一举一动,日子久了,便爱上了她。
只是可惜,一直无缘与之相识。
直到有一天,他通过微信的“摇一摇”终于有机会和心中的女神共进晚餐,本以为是一段艳遇的开始,谁知道他就此滑进了恐怖的深渊……三个故事里,第二个故事《摇一摇》的悬念感稍差,看到一半时,想必有些人已经能隐约猜到结局,但是论视觉效果,它却是尺度最大的一个。
影片前半段压抑情欲,暗涌如潮,后半段奇峰突起,虐杀惊魂!
断肢、刑具、鲜血,杀人狂……全片颇有欧美CULT片的范儿,虽然大多场景只是惊鸿一瞥,但足以彰显其重口味之感,能够过审,着实不易。
《漂流瓶》:人心浮躁,贪欲皆孽《漂流瓶》请来了《京城81号》的导演叶伟民执导,主演则是凭借目前热播的《武媚娘传奇》中唐高宗李治一角而备注瞩目的李治廷和香港嫩模出身的文咏珊。
故而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其台前幕后的阵容无疑是三个故事里最强的一个,其故事结构也是最为精致严谨的一个。
先是通过戏中戏的方式与《摇一摇》巧妙衔接,接着又以梦境的方式剑走偏锋,在尺度允许的范围内探讨人性,再加上故事发生地点是在香港,故而很有几分港式鬼片的味道。
它通过讲述一个年轻的电影后期剪辑师如《死神来了》般的离奇遭遇,展现了商业社会人心浮躁、贪欲皆孽的一面:有人好色,有人贪财,有人总是希望不劳而获……而这些人通通没有好下场!
另外,港产惊悚片的招牌式人物“龙婆”罗兰的加盟如同彩蛋一般令人惊喜,虽然她戏份不是很多,但一颦一笑,都韵味十足,令此片的阴森鬼气倍增!
半夜11点多去电影院,相当于包场看的恐怖片。
不好看,讲了3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大学四年同窗的一个女生在游泳池里被她的一个舍友不小心杀掉了,然后一位爱慕她的男生和她的舍友合计用闹鬼的剧情抓住那个杀死她的舍友。
第二个故事:一个女雕像艺术家在荒郊野外买下一个废弃工厂,在工厂里折磨杀人来进行艺术创作。
第三个故事:带有死神来了的味道。
男主得到一个婆婆的6张许愿纸,他和朋友在上面写上了自己的愿望,没想到都一一实现了,但在愿望实现之后却都死掉了。
男主的愿望是和女主拍拖,当他知道要发生什么那时候,再犹豫要不要拒绝女主。
对于谈鬼说怪的事中国人历来极有兴趣。
且不说《搜神记》《镜花缘》就说清中期一部《聊斋志异》就不知道吓坏了多少人。
一生只出过一次远门下了一次江南的蒲松龄没有像徐霞客那样踏足千里游遍神州,却终身在一间破旧的书斋中构建了他的鬼怪天涯。
上起仙界九重天,下到十八层地狱阎罗殿,写有蛇怪、花妖、树仙、鸟灵,鹦鹉、柳树、乌鸦、岩壁都入了话,还兼写市井民情,偷天献祭的炎凉,以至于自成书后上百年至今都影响深远永不覆灭。
究其原因,都和《聊斋》中的聊字分不开。
聊就是谈,有闲谈就有闲话,有闲话就有流传。
因而,一个好故事想要被更多人喜欢最重要的还是要把动作做在“谈”字上。
《怪谈》就是一部以都市奇谈为卖点制作的惊悚片。
这里面“谈”的自然是和都市人生活紧密结合的元素,偏偏这个谈前面还加了一个怪字,有意要把诡异迷乱的定义先提出来,让每个看电影的观众都预先期待,也算是定位精准。
既然是怪谈,都市乱象人生百态,怪字就要做得足够怪足够新颖,在这一点上,应该说《怪谈》做到了。
第一个故事,女泳池离奇死亡事件,将视点放在了大学校园。
四个妙龄女生,一人离奇身亡。
友情、爱情、妒忌、阴谋,凡是学生们感兴趣的校园关系都巧妙融入在这个十几分钟的短片里。
灵异事件发生定在“头七”,人人都有杀人嫌疑,死者又死不瞑目借尸还魂,连环追杀,让人在惊悚之余不由得为当下学生的复杂关系多了份担心。
看片过程着实被几场戏吓住了,也让它成为了三个故事中惊悚程度最高的一个。
第二个故事,女雕塑家神秘画像事件。
导演手法纯熟,运用偷窥、监视器、荒废工厂等惊悚片常用元素将一个女雕塑家的神秘和诡异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漂亮女人历来是人们的谈资,漂亮的艺术女则是谈资中的猛料。
编导有意设置了雕塑作品展览这场戏,虽现实氛围浓厚,颇像我们某年某月某日看过的当代艺术展,但是青天白日下,暗藏的阴谋和浮动的惊悚还是能让人隐隐不安。
最后男主角发现了雕塑家的秘密才真相大白。
最近几年,大都市多兴建艺术区,对于“不疯魔不成活”的艺术家生活的猎奇和他们工作室的探秘让这个短片成为了三个中最具都市气质的一个,虽然结尾难免落入俗套,但惊悚内核的新颖还是具有一定开拓意义。
第三个漂流瓶的故事相对于前两个来讲完全是港产鬼片气质。
经常看鬼片的朋友都知道,泰国鬼片拍宗教,欧美鬼片拍人性,港产鬼片则多结合当地的风俗民情。
所以,几乎毫无悬念的,鬼婆罗兰又带着她万年不变的鬼脸出现了。
当然为了与时俱进,男主用了当红小生李治廷,英俊的脸会让人以为自己在观看爱情片,但是总体诡异的氛围和多人许愿后离奇身亡的桥段还是极具有港片气质的,不禁让人联想起叶伟民导演九十年代曾拍摄过的《怪谈协会》。
印象中香港似乎一直是一个能够把鬼故事拍得像真事的地方。
港人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宗教神鬼的迷信都为鬼片提供了真实滋生的土壤,也就难怪香港在短短二三十年里拍摄了不少叫好叫座的惊悚片了。
因而,第三个故事在这一点上沾了光,鬼魅的氛围极具代入感,加上有意营造的小太妹、女职员、剪辑师和饭店老板等多次聚会的场景,将“谈”的氛围营造出市井流传的意味,也得以成为三部短片的收尾之作。
《怪谈》的三段式结构虽然在鬼片中不算新尝试,但是结合当下结合流行的现代聊斋本身就非常讨巧,再加上又在岁末年关的档期内上映,也算是给喜爱惊悚片的观众提供了不错的观影选择。
只是,如果本片上映情况不错,不知道片方会不会每年根据当年流行短平快地制作《怪谈》第二部,说不定还会成为国产惊悚片新系列。
《怪谈》整部电影由三个导演拍摄三段不同的恐怖故事,分别以微信的三个功能命名。
题外:前几天上映的《微爱》全称也为《微信时代的爱情》,最近企鹅家也真是够火的[doge]本来,我是一个不敢看恐怖片的人,看完这部才发现,原来国产恐怖片的画风是酱紫的。
1、第一个故事:《附近的人》,画风:闺蜜撕逼范儿第一个故事《附近的人》,导演是《倔强萝卜》导演田蒙。
简单来说,讲述的是四个女大学生在游泳队争宠撕逼的故事。
首映时,主持人说这段故事像《致青春》,我看完说No,这节奏分明是像《小时代》么!
·画风要点:一定四个女生,要有一个意外的腹黑美女,而且,一定要穿运动服。
看这段故事,脑海里一直反复哼着一首歌毫无违和感:”我们说好不分离,要一直一直在一起♪“——吵什么吵闹什么闹,几十年后还不是一起去跳广场舞。
2、第二个故事:《摇一摇》,画风:大龄单身文艺女青年,容易变态第二个故事《摇一摇》,导演是咸旭初,早年导演过很多MV,看来因此对文艺青年深有感触。
简单来说,就是讲一个文艺青年,沉醉艺术和爱情不能自拔,最终成为变态杀手的故事。
·画风要点:文艺女青年要穿着长裙、短发、表面知性,骨子里带着明媚的忧伤,内心其实早已因为嫁不出去而变态,就像《大龄文艺女青年》这首歌里写的一样一样的。
这个故事警告广大文艺女青年,文艺适可而止,而且要早点把自己嫁出去,否则,真的容易变态啊!
3、第三个故事:《漂流瓶》,画风:暖男穿越范儿《京城81号》导演叶伟民压轴执导的第三段,让片子的氛围立刻有了浓郁港片儿的味道。
李治廷与文咏珊主演的一段萌萌哒的浪漫爱情故事。
·画风要点:暖男,一定要穿帽衫!
一定要羞涩!
一定要远远地望着女神!
做坏事可以,也是在梦里!
呐,《我的早更女友》里面佟大为也是酱紫扶正的。
当我正沉浸在深具穿越画风的浪漫爱情故事里无法自拔时,港产惊悚片的标志人物“龙婆”罗兰突然蹦出来,猛然把大伙摇醒,“醒醒醒醒!!
你以为你在看穿越爱情片呢?
人家这是部恐怖片!!
”呐,在我们强大的审查制度和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保护下,国产恐怖片儿的画风就是酱紫的不敢看国产恐怖片的童鞋大可放心去看,也不用担心怕怕呢,回家肯定可以睡个好觉,也不用怕做噩梦呦
电影院的荧幕把这部电影的时长写成了131分钟,我对身边的同学表示了吃惊,国产烂片能拍131分钟吗?
事实证明我是对的。
影片刚开始的时候,就来了一段诡异的话,然后稍微吓了吓观众,不过因为我们坐得很密集,所以恐怖感消失很多...第一个故事主要人物是四个女生,死去好友的神秘来电、头七、女子更衣室、镜子、鬼上身、滴血的喷头、结尾逆转...嗯,其实我对这种题材没免疫力,所以看得挺过瘾,导演的音效配得也还好,不过最后结局太没惊喜,完全猜到了,导演最后呼应了一下开头,还挺细心的...第二个故事讲述的是关于雕塑的故事...男子偷窥对面女神,女神约她去她的雕塑工作室,结果男主发现了女主的秘密...最后摘掉神秘男头套的时候,我就感觉太无聊了,一点紧张气氛都没有了,你可以慢慢来一点啊,一下子摘掉....无语了,这里完全可以做得更有恐怖感,而且警察的介入更是让片子变得有些乏味....第三个故事讲述的是梦境和现实,其实这个故事是三个故事里面我比较喜欢的,虽然惊悚成分基本为零,但是女主男主长得都挺好看,当爱情片看呗,有点港片特质,剧情俗套,但也不是不能接受,只能说不过不失。
这里花痴下这段的女主,她真的太漂亮了...诶,等等!
为什么觉得这些剧情这么似曾相识?
你是不是曾经在QQ空间里看到过这些乏味的鬼故事?
是不是曾经在三元钱一本的盗版鬼故事书里看到过这些?
这并不奇怪,其实导演做得已经还可以了。
可是,有两点是很大的纰漏。
一,全片的媒介似乎是手机,但是手机在片子中似乎并没有什么份量,所以用手机联系三个故事太牵强,纵使故事是由微信、漂流瓶这些东西开始的,但是重点还是放错了。
二,其实我很期待片子能拍成穆赫兰道那种,似乎似曾相识,然后诡异地把所有故事联系起来了...但我还是太高估导演了,起码现阶段很难做到。
片子其实并不烂,我倒是建议大家别抱着五星的希望去看国产恐怖惊悚片,你肯定会失望而归的,我带着一星的态度去看,回来想想还挺回味的。
我的同学说,抱着好大的期待去看,没想到是这种结果...片子直接给一星的人也不是没有任何理由,说实话,这片子只是平铺直叙的讲述完了三个基本没联系的故事,而且太俗太俗,但影片本身倒是没什么大的BUG,我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所以,我这种心态是对的,果然抱着一星的心态看国产惊悚片,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希望国产恐怖惊悚片,甚至包括悬疑片,拍得再有深度一点,不要让人看完就忘。
这是第二次本人去电影院去看恐怖片,实话实说是为了某位明星去看。
这是国产电影,所以当你看完整部的时候不要说不惊悚,不害怕之类的如果你没有被某一故事中的画面吓到我只能说你可以试试晚上去墓园偷吃贡品了。
电影结构在国内恐怖片上的突破还是蛮大的,由手机作为线索过渡串联了三个故事。
具体内容当然要各位看官去自己瞅瞅了,对于手机作为过渡是僵硬还是自然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我们对于国产恐怖片最大的期待肯定是突破突破了,可我们最最亲爱的总局是不会允许一个尺度,如果你为了自己喜欢的明星去看当然肯定你愿意买单了,如果你为了刺激的话我不如建议你去在乱葬岗玩野战,或者你是为了感受氛围可以考虑给电影4星。
还有关于故事安排的合理性,总结就是跳跃的矛盾,不知道三个导演是否沟通过竟然幅度这么大。
到底是地域还是空间还是时间你最起码给本人一个提示吧,或许是我太蠢了!
你刚刚揭秘了第一个故事内容是杀手心理还是人性自私,姐妹撕逼到底重点在哪里?
不得不佩服黄明演的被鬼上身,估计又有一批妹子自愧不如了吧。
还有三姐妹那么快的故事发展,我甚至连名字都没有记住,以至于到最后只记得杨洋在病床照顾黄明,还有那个嘴边长痣的女生感慨的几声,这个到底是说明了什么道理啊?
第二个故事警察跟踪着男主角为什么不阻止水泥倒下来弄死了姚一呢,我很好奇警察是不是很想让姚一去死呢?
李治廷的是一场噩梦引发的琼瑶言情唯一的吻戏,很可惜那个贵婆婆的出现了,只是几个镜头这还是鬼片吗?
剧情太过于简单了,是为了突出氛围而忘记之前的铺垫,搞得我这种头脑简单的人只记住老人几个镜头,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要发生这些故事呢?
不得不夸奖一句片方的节俭,效仿笔仙请新演员来节省片酬是想投资到特技上吗?
可惜了特技也是二三线水平。
整个电影就记住了杨洋的长发美腿,李治廷小鲜肉秒变大叔,tvb艺人酱油出场。
使徒行者好歹也是男一的跟班啊,在这个电影里面竟然牺牲这么快!
总之希望以后总局能不能审核松点,让我们能够完全去感受一次正儿八经的大陆惊悚片
《怪谈》是个拼盘,三段故事,三位导演,三种风格迥异的惊悚。
第一个故事《摇一摇》是个姐妹撕逼的故事,玩的是密室游戏,卖的是女色。
校游泳队的四位美女本形同姐妹,但因身世背景和利益出路各怀鬼胎。
姐妹之一命丧泳池,回魂夜三位姐妹前来祭奠,“四人”的重聚拉开恐怖之夜。
故事人物集中,四位美女外加一个管理员帅哥,空间除了泳池就是女更衣间。
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外加一个死亡悬疑的解扣,就是《摇一摇》的全部。
导演田蒙此前拍过《倔强的萝卜》,这次对这个密室故事显得办法不多,除了意图卖弄四位美女的长腿和隐约酥胸,就只剩下一惊一乍的传统惊悚手段。
以女色为卖点的小惊悚去年有过《女生宿舍》的溃败,连齐逼小短裙最后都不过徒增骂名,这几位颜值平平的小美女更加显得庸俗。
第二个故事《附近的人》是个文艺青年约炮故事,走的偷窥线路,玩的是杀戮游戏。
吕聿来化身的苦逼文艺青年暂住艺术村等人,寂寞难耐的他借着镜头偷窥时偶然发现,手机“附近的人”里那枚女子就住在窗口下方的宅院里,而且还是个功成名就的文艺熟女。
通过接触文艺青年发现,这位迷人的熟女艺术家不仅话语个性,作品风格和创作手段更加诡异。
故事中的偷窥者与被偷窥者都在“狩猎”,而猎人与猎物之间瞬间转化,荷尔蒙的诱惑演绎成杀戮游戏。
这部分故事由咸旭初操刀,影像和叙事颇有点新意,有一定的实验风格,且完成度颇高。
第三个故事《漂流瓶》是关于人性贪欲的寓言,人的欲望被突然具象化时,惊悚也就纷至沓来。
故事发生在功利的香港职场,围绕着李治廷饰演的惊悚片后期剪辑师展开,他周遭的人不是色字当头就是利益熏心。
通过罗兰饰演的诡异婆婆给的六张许愿纸,剪辑师五位朋友的欲望突然变成现实,悲剧也接踵而至。
这部分故事由《人在囧途》导演叶伟民操刀,典型的港人、港地的港式惊悚。
而在惊悚之外,叶伟民还以不乏对功利商业社会的揶揄,故事惊悚与温暖均具,评判与文艺兼顾,并在回环的结构中留下悬念与回味,是三个故事中最好的一段。
《怪谈》之名日本导演小林正树用过,他从小泉云八的古典名作《日本名作》中抽取了《黑发》《雪女》《无耳芳一》和《茶碗》四个荒诞而神秘的小故事进行再创作,影片惊悚而唯美,获得1965年戛纳金棕榈和1966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并获得戛纳评审团特别奖。
中国《怪谈》并非日本《怪谈》的山寨,而这种的借用并无不可,因为小泉云八的原著本也取材于中国及日本民间传说,是中国的志怪小说的延伸。
《怪谈》涉猎的三个故事均锁定当下,且与微信的三种功能有关,这种主题性使得影片类如系列微电影《微博有鬼》的大电影合集。
【2015年1月25日《京华时报》】
nmlgb 想找同名日本经典 不小心下成这个 为了对得起下载的一分钟 看了以后崩溃了 求求你们不会拍电影就别拍了
只有最后一个故事能看
就是讲鬼故事呗
因为限制问题,除了第二个故事以外,都拍得委屈死了,第一个故事好像硬伤太重了。
基本上就是找了三个故事会级别的短篇进行了立体化,不知是不是腾讯给了钱还是故意想要时髦,题目都是微信功能但基本除了第一个故事全都文不对题,虽然不至于和其他国产恐怖片一样那么烂,但期待有灵性的话还是免了,反正我只是为了连体泳衣妹子看的
故事这么讲着实的无聊 整个电影都没有海报精彩 最后一个故事还好 至少是个喜剧
第一个故事不算差。第二个故事个人非常喜欢,氛围做的到位。最后叶伟民拍得真是好。
其实我觉得还蛮好看的,不知道为撒说烂片,情节还蛮有意思的
第三个故事稍微强点。
不错,不过音效有点……
第一个故事纯女表,中间的有点路子,港产的故事马上把分数扳回。凯光哥一如既往的龌龊爆表
有缝衔接
什么鬼啊卧槽,大半夜喊了傻逼看凌晨场,妈的就三个微电影组成了这种微信宣传片啊!?
还好吧
还可以,已经算是大陆非常不错的恐怖片了!
第一段最侮辱智商,其他两段马马虎虎。
第一个故事中女主那样对待朋友的态度真的可以说善良吗?第二个男主的猪脚光环太晃眼。第三个感觉眼前一亮啊,男女主的颜值真心不错🌷
真的。我就想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负分,恐怖片只要加上大陆绝对没好!真没意思,要不是朋友介绍,我死都不会看的,太烂!
竟然还不错
【补标】对标大陆能上映的来说,已经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