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由于眼角膜移植带来的时空错乱的恐怖片,李心洁饰演的角色因此能够看到刚刚死去的人,虽然逻辑上略有瑕疵,但是我觉得仍然在可以解释的范畴。
恐怖元素和惊悚氛围的设置都相当精彩,李心洁的表情管理也太到位了,那一颦一笑都让人心惊肉跳,剧情上最精彩的应该就是女主发现镜子中的自己居然不是自己,随后引来后面去泰国的剧情,这一段的设置虽然有点差强人意,这个泰国华侨女子的遗愿居然是想让母亲救自己,有点解释不通,当然了最后的大爆炸让人不寒而栗,结局得之眼角膜,失之眼角膜也在意料之中!
港式恐怖片的余晖!
最近实在没有好的恐怖片我略看了几部于是又回忆起了见鬼。
现在想来,这部片子带给我的视觉体验是惊艳的记得刚看完的时候,已经无处无鬼了,吓死宝宝。
李心洁双眼中的恐怖迷惘甚至最后的沉痛居然带给我很惊艳的感觉,我觉得这得益于她这样的长相。
想念见鬼。
其实如今已经不怕鬼了。
23333
几乎从小失明,手术复明后见到鬼的设定,还是挺有趣的。
但其实看到的是鬼魂,不是鬼。
如果鬼和人一样,复明后其实应该分不清是人还是鬼,这样的设定就有意思了,有点像《第七感》。
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东方文化更多喜欢将鬼神之类设定为非类人的,而西方则更多是类人的。
从恐怖效果来说,非类人化设定的恐怖效果简单粗暴直接,视觉和心理冲击都很强,而类人化设定达到的的恐怖效果更多时候则是细思极恐。
有点为这个分数打抱不平。
好像只要电影打上了恐怖的标签,很多人的评分标准就是够不够吓人。
招魂有8分,而个人认为剧作水平丝毫不落下风的遗传厄运只有7.2分。
招魂的吓人桥段让我十分惊艳,但故事还是个标准的驱魔故事,恶灵的设定更像是为了方便发挥主创天马行空的吓人本领而存在。
这部《见鬼》,有新奇的设定,饱满的故事,流畅的起承转合,摄影风格也很对我胃口;对人性,生死,宿命的描绘,散发着悲天悯人的胸怀。
讲阴间的鬼,是为了讽阳间的人和事。
缺点也是有的,有些角色的表演和台词功底略出戏,最后泰国小屋部分的编排我觉得情感宣泄可以再透彻一些。
另外书法教室和电梯里的两位的背景故事没有交代。
瑕不掩瑜,五星推荐。
也希望很多朋友们不要单靠感官刺激评价恐怖片。
十九年前拍的片子 第一回看。
虽然后面见过这些梗(一直重复生前某件事的鬼、电梯鬼、鬼差带走病患 然后医生宣布病患死亡) 但还是十分恐怖...·...接近结尾时 女主和男主在长途车上 庆幸关于眼角膜主人的一切都被化解了。
此时进度条还有十几分钟 就觉得并不简单,果然...接下来女主像她眼角膜的主人一样 预见了"死神来了"(事故尚未发生 就看见了很多ghost),于是她劝解众人离开。
接下来爆炸发生 男主扑倒女主。
结尾 女主因爆炸伤害而眼盲了...·高光时刻之一。
女主见到达的电梯里有一"人"而监视器里却是无人 于是等下一趟,下一趟电梯到达 女主进入电梯关门按下15层后发现那个"人"也在这里...在密闭的电梯中 ghost逼近女主,女主按下14层 逃出... 之二。
女主在楼道里多次偶遇鬼男孩 男孩一直问"见没见到我的成绩单",最后一次他跳下...之三。
女主和男主在地下铁 女主拿出英英给她的画,发现画的并不是自己...此时地下铁的玻璃上有鬼影...有图片 慎入...
话说看鬼片也有一定年头了。。
终于被它吓到了。。
那是初二的事啦。。
真正的晚上十二点。。
熄了灯。。
独自一人。。
半惊半恐地把它给看完。。
没想到。。
竟然害怕得无法入睡。。
第一部。。
第一部。。
让我开灯睡觉的鬼片--现在看好像没那么恐怖了。。
莫非是看太多遍。
没新鲜感了?
还可以该电影使用的手法是 前实后虚,利用人对于模糊事物的求知欲和惊恐欲来达到惊悚的目的.而且影片很喜欢用叠化手法,实在不喜欢这种转场手法,和<闪灵>一样,转场略显拖沓.里面一些惊悚镜头喜欢重复使用.实在是刺激观众的感官.在我看的多部香港惊悚片里还算不错的一部.音乐方面还不错..该高音吓唬观众处毫不吝啬.色调上,前面是偏蓝,后来偏绿,使用光影变换烘托恐怖气氛.但是还是没有吓到我情节上还可以再改进.男主角长的还不错.哈哈,见面第二眼就爱女主角要死要活啦哈哈.紧身黑衣鬼使者实在很土啊 实在狠好笑啊.我一看到那个紧身黑衣鬼使者就很想笑惯用香港惊悚片的一些手法,哈哈,看片子时一个胆小的同学坐在我旁边,紧紧的抓着我的胳膊.....我把抓的紧张兮兮又狠痛啊哇啦啦..总言之,一部一般的惊悚片..在港片中还算不错的.看完后,又感慨,痛苦的是除了看到自己不愿意见到的东西,更多的是周围大众的不理解和不信任.人嘛.总是社会性的生物.需要的也很多是相互的互动.
1.好电影。
没有一惊一乍,没有为了恐怖而恐怖。
一切恐怖都合理落在一个够好的故事里,这在恐怖片里是非常可贵的。
2.亮点有不少:1.第一视角代入女主见鬼,临场感很强。
尤其是开头的近视见鬼,非常有意思2.观众的感受和女主同步变化,由开始见到鬼的恐怖,到最后的习惯。
3.几次见鬼的场景都拍的不错,我尤其喜欢在面馆和电梯那段,当然还有开头的婆婆。
4.在列车上看到自己的照片却认不出来,很惊喜。
5.列车玻璃上映出的鬼影,很喜欢。
3.之所以会觉得到后面就不恐怖了,是因为我们感觉一直和女主同步,发现鬼虽然看着吓人,但是他们不害人,甚至自身还受着痛苦,还有心事未了。
但这不代表这部电影到后面就不好看了,谁说恐怖片要全程恐怖或者结尾不再恐怖就是拍的不好呢?
因此,结尾拍的非常不错。
4.不过可能也不是所有的鬼都不害人,书法房和电梯里的鬼可能就想害人。
5.我发现多看电影,能够激发我的想法,昨天晚上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噩梦。
不愧为中国第一鬼片!
很小的时候看过,只记得电梯和走廊惊魂,大眼妹李心洁的厉害演技,其他全忘了。
这次重看,等于重新认识一部好片子。
终于想起来为什么不记得情节,因为当时对泰国和泰语很抗拒,视觉和听感都很差。
在小孩的认知里,感觉泰国越南都差不多,语言难听,遍地是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难民。
现在重看,发现这根本就是熟悉的泰恐:因果,轮回,放下。
《见鬼》监制是陈可辛,彭兄弟其实跟陈可辛一样是港人+泰华,从小在泰国读书长大,泰语流利,诸位明白了吧。
在九七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陈可辛解散了UFO电影人公司,远赴好莱坞拍摄了《情书》,但影片票房与口碑都不算如意。
返回香港后陈可辛与陈德森、冯意清等合作创办了Applause电影制作公司,并将投资视野放到亚洲本土电影尤其是具备商业头脑的艺术片导演,其中以新崛起的泰国、韩国、日本等为主,由许秦豪导演的《春逝》是其代表作(与韩国的Sidus Pictures、日本的松竹映画联合投资),赢得了不俗的口碑。
随后又制作了泰国情色电影《晚娘》,也取得票房上的成功。
但真正让该公司让人瞩目的还是香港、新加坡、泰国合拍的《见鬼》,以及随后推出的三段式恐怖片《三更》和《三更2》系列,集中了金知云、陈可辛、陈果、三池崇史,朗斯.毕美等知名导演。
陈可辛2005年北上拍摄《如果爱》以后,就专攻大陆市场,放弃之前的“泛亚路线”。
但彭兄弟坚持下来,直到迄今最后一部大制作《逃出生天》都坚持在影片中加入泰国外景和泰国元素。
无他,因为彭对泰国熟悉,也因为泰国浓重的宗教神秘氛围,是天然的恐怖片惊悚片场景。
优秀的恐怖片,必须有完整的世界观和圆满的逻辑,要张驰有度和识惊恐演技的美人,这些都在《见鬼》完全体现,就本片而言,完全担当得了中国恐怖片类型教科书。
李心洁原本是盲人,盲了二十几年,早已习惯。
现代医学却让她得到亡人眼角膜而复明,却带来了附加物:见鬼。
频繁见鬼让李心洁郁闷至极,干脆自闭。
医生男友无计可施,只好动用私权获得亡人资料。
原来是个泰国美眉。
“见鬼并预知死亡”这个本事来自泰妹的眼角膜。
于是李心洁在她医生男友陪伴下去泰国追根溯源。
可怜的泰妹,生前因为这个本事,而被村人视为怪胎,被排斥被辱骂,她的宿命。
最后一次,她“看”到村民即将全被烧死,善良如她挨家挨户去告知一定要撤离,依然被众人拒。
于是不可挽回地全村死于火灾。
惨剧摧毁了泰妹,目睹所有的泰妹在重压之下上吊自尽。
可是爱女心切的母亲,无法原谅女儿的自杀行为。
这让原本就自杀造孽的亡魂,更不得安生。
同样善良的李心洁,只好直播“亡魂吊颈”现身给母亲看,就是要亲耳听到母亲说出原谅才安息。
亡魂安息了,两人要回程。
路上被堵车。
这时李心洁又看到那幕:众鬼。
也就是预知众路人死亡。
泰妹临终那幕又诡异上演……这不都是最熟悉的泰恐元素吗:因果,轮回,放下,安息!
影片好就好在完成度极佳,每一个角色每一条线都完美闭环!
可惜,中国恐怖片大环境太差,市场不允许“见鬼”,彭兄弟昙花一现就后继乏力。
彭《见鬼》23和《鬼域》等鬼片也都不错,最经典还属最早的这部《见鬼》!
很小的时候老人通常都会跟我们说两种人能见到鬼一是孕妇,二是快要死的人和刚出生的孩子,,,这部电影鬼魂运用恰到好处,不油不腻,让人对鬼产生恐怖同时也对女主角产生一种共鸣,,,,而心洁也凭此片获得了鬼后称号!!!!
我心情不好时通常都会看看此片给人一种警示教育!
人活着就要奋斗!
努力!
死了就像电影中一样有一个人会带着自己走向投胎道路!!!
no feel,马来西亚人长得都一样。
靠,怎么标记不见了
手法不错。剧情牵强。又老套。女鬼生前被所有人排斥自杀身亡这种老桥段已经有无数电影在用。末尾一段油罐车翻车情节失真。这种事故是要封锁整个路段进行大清场的,车辆行人全部驱逐,禁止进入。怎么会出现几十辆车排队塞在马路上路边还有小贩卖烧烤的局面,逗观众玩呢?
首先主題比較土,沒新意。其次恐怖氛圍的營造還是依賴聲效嚇人那套,手法沒創新。再次,李心潔這演技能得影后也是神奇,她跟周俊偉說自己能看到鬼那一段演得尷尬得不行,非常套路。同年出品的“雙瞳”秒爆這部。P.S 周俊偉長得太像我以前某任賤男春男友了,不想看他演戲。
在我心中是不可超越的,唯一的一部不敢开声音看的片子
李心洁的独角戏,情绪完全跟着她走,前半段怪象频发可谓高潮迭起,中间抖的包袱也很巧妙,在泰国追本溯源的经过反而平淡,街头引爆的那场戏蕴含巨大的悲情力量。除了命运的玄妙,生命的脆弱,在某方面身为异类而深受其苦,还不被周遭人理解接纳的郁结也是导演想呈现的。
可能我不适合看年代太过久远的恐怖电影吧,感觉很一般
见鬼设定上有点像第六感,但相对前者缺少一个惊天大反转,观感也不佳!叙述上就是很普通的线性,即便如此高潮和主题情节割裂感也很明显,不知道怎么被评到7.3的
算是拉开我看鬼片的序幕之作。。那时候看了才知道,原来鬼片不是很恐怖。还很温情
“我不会再问为什么我的眼睛看不见,因为我曾看见过世界上最美的东西。”彭氏兄弟拍恐怖片果然很好,氛围营造很好,最后的结局很喜欢。
真TM爱学美国人啊,太拙劣了
看得很怕,过后很感人:不被理解的悲哀
电影很好。有了新加坡的资金,因此不谙中文的的方展发也就可以演出泰国华侨医生了。
午后光线充足的时候,突然想看部港产鬼片,皮肤被热晒,一边喝着汽水,一边在气泡里戏弄自己的舌头,有种难以言喻的感觉。(这样听起来有点…我心理有问题)对于观众来说,恐怖片最恐怖的地方在于它不够恐怖。(有心看恐怖片,最惊就系距唔够恐怖。)另外,恐怖片不够恐怖,其实也是在提醒你,现实比它更恐怖。(好烦) 对我来说,里面最吓人的台词是:自杀而死的灵魂,死后的每一天都会重复经历一次他自杀的痛苦。(哩句台词最得人惊)我也在想,或许能看见鬼才是生而为人的更高级形态,现在的我们才是精神不够健全,不够正常的人。里面的医生说,很多病人对复明后的世界会产生恐惧。确实如此,退出电影之后,看到豆瓣上各种很快会被抹除掉的消息,谁会不感觉到活在此地的可怕?
还好。不恐怖。
就是阴阳眼题材的片子,很一般啊。故事没什么悬疑性,直来直去的。说是恐怖片也没什么恐怖的,恐怖桥段基本都是套路,只是稍微有点温情吧。总之没什么意思,6.0/10分。国人包括港澳台,真的不会拍恐怖片。
『失明女主透過眼角膜移植,獲得光明乃至原主人的陰陽眼』『重獲光明的適應期,視力由模糊變清晰的過程』『兩歲失明靠觸覺辨識物體形成最初認知的女主,失明20年左右,視覺和觸覺出現分裂』導致女主剛開始『見鬼』,大膽得在情在理,引領後面的劇情漸入佳境,這幾個元素的設計渾然天成,創意無限。視覺模糊見鬼和電梯見鬼這兩個橋段是亮點。泰國的後半段和前面有割裂感,結局首尾呼應。設定優秀,故事合格,值得一看。
表演剪辑不错,不向一般恐怖片,没有烂尾,恐怖之外还探讨了一些关于失明者和明眼人对于世界的不同理解和诠释,但毕竟话题不易展开,又易落窠臼,导演对于节奏的把握明显高于一般烂俗恐怖片
相比较美版,原版在人物的动机和合理性上都明显更胜一筹。而且最后高潮戏当中安排母亲和女儿的和解,这是让人能够理解的。
1.李心洁凭借《见鬼》一举拿下台湾金马奖和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2.视角膜移植手术后能见到鬼这个设定还挺不错,不过能看到鬼以及帮助鬼了却遗愿、交通事故看到鬼魂等情节还是不禁联想到《第六感》;3.奶奶跟我說,因為我不是一個普通的小朋友,所以上天要給我困難,長大以後,就可以變成一個不平凡的人。我現在終於明白,什麼叫做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人,就是要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受普通人不需要受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