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先感谢豆瓣观影团和Zoe同学的认领,跟随组织作为【少年先锋队】提前看了这部电影。
董公子和刘杰的组合总是让我先入为主想起了《青春派》,放在台湾多多少少有些调戏。
青春爱情说了太多之后,剧情难免有套路之嫌,但泪点一向飙高的我,在放烟花的那场戏,到底还是走了心动了情。
「 我与你同在 」同龄男生女生的爱情观向来都打了个时间差,这之于后来的我们终于成了秘而不宣的道理。
远距离恋爱,更是雪上加霜的存在。
青春时期的爱恋就是这样,他喜欢她的头发她的侧脸,而她喜欢“他喜欢她”的样子,只是一个人把未来当做通往天堂的路,而另一个看成未知数。
曾经一起上下学,最远的距离不过是你家在街角处,无法想象从高雄到台北,火车跑得再快,也无法帮你阻挡恶性事件的发生……心蕊听了那么多遍的Walkman,却根本没读懂上面【我与你同在】这五个字的意义。
小绿的心里只有一个心蕊,而心蕊的心里还有一个西雅图。
只有青春,才会让一个人成为你全部的梦想。
「 原来我们想去的远方并不一样 」小绿第一次带心蕊约会的时候,她一定皱过眉头,在田间和泥塘里打闹,就和pinky swear一样,在她看来就是小孩子才会做的事。
那个年纪成绩好长得美的姑娘,似乎就拥有心比天高的资本。
所以小绿再怎么努力,为了不要错过一通电话而拼命攒钱买的手机,终究抵不过魔术社学长的一朵假的玫瑰花。
年轻的时候,总以为只要穿越台风就能守护住的姑娘啊,心里已经有了另一个温柔乡。
不能一起养的猫咪、一起走的夜路、一起吃一份“一碗红豆冰两个勺子或者两碗红豆冰一个勺子”……就像是戛然而止的青春,来不及证明,只好带着遗憾被收藏。
「 一碗猪脚面线 」没有打过架、泡过妞、失过恋,怎么好意思说自己在青春走过一遭。
小绿从局子出来之后,妈妈给他煮了一碗猪脚面线,除了希望他扫除晦气洗心革面,更希望他从此之后不会打输人生的任何一仗。
可小绿还是输了,输给了初恋,也输给了家变带给他的双重打击。
他守着曾经和心蕊的约定带她放焰火,美好得一塌糊涂,可她已经不再记得。
青春也是这样,无法用一碗猪脚面线来重新开始,却要永远停留在电话里约好两个人要一起吃的排骨饭上。
「 半句再见 」还好青春作伴,哥们儿不散。
阿智完成了小绿的愿望,却只能独自一人在海边纪念。
那些说不出口的再见,就真的有的变成了不见,有的变成了诀别。
好在总会有人保护好了青春,让它延续下来,让它不曾幻灭。
心蕊,就像是夏日里爽口的冰可乐,让小绿上瘾;可偏偏他穿了那件印着Diet Pepsi的T恤衫,所以早晚是要戒掉的,偏偏失败了,只好不再过下一个夏天……我们并没有不一样,只是你好像忘了长大,而我又没来得及学会放慢脚步。
那我们就不走了吧,停下来跳支舞,你牵着我,我来旋转,好像我们第一次拥抱、亲吻,只要保持一样的节奏不变,就能永远做那个为了彼此而存在的人……依旧喜欢那些旧时光,忧伤,但从不怀疑你的每个眼神。
如果可以,多么疯狂短暂的青春,都想再和你一起走一遭。
其实那杯卡布基诺并没有太甜,只是因为有你,任何味道都会回甘。
1,知道最后会不好,索性在最好的时候结束。
看到董子健给颜卓灵送随身听,颜送上一吻之后我就关了。
有人说青春就是荷尔蒙拍青春片就是拍性萌动、性冲动,我很不以为然。
可能我的青春没那么丰富多彩吧,毕竟我还不知道人是通过哪个器官来到这五浊恶世的时候我同学已经有人在学校里每人五块、十块的众筹女友的堕胎费用了。
“年轻”的我则沉浸在武侠小说带来的精神鸦片的幻想。
老一辈的武侠是带有“禁欲”气息的,克制忍让。
和女人过于亲近或留恋脂粉是低贱的象征,我的青春高贵的一逼。
然如同俗话所讲你最终会变成你最讨厌的那种人,现在的我最喜欢的就是季羡林大师怹老人家日记上的那一句: 我今生没有别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日几个女人,和各地方的女人接触。
2,颜卓灵我第一次知道这个女孩是在某部影片里客串一个女鬼,开始画的浓厚鬼妆长相惨不忍睹,最后放下心中怨恨恢复本来的面目长相清纯惊艳,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诡异的是现在在查颜的作品履历表已经找不到那部作品了,而我对片名也完全没有印象。
3,其实这一部里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董子健的基友林柏宏,这哪是基友啊,这简直就是僚机。
这才是真朋友,给我这样一个朋友我能撩动全世界,完美继承并实现季老怹的遗志。
现在想来我真是交友不慎所以在女人这件事情上始终不太开窍。
写于2016年,时年17岁的作业。
人生,像走在一条小巷中,每一弄都可能是另一个出口,也可能是一条死胡同。
过程精彩,结局会不会不重要了。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关闵绿人生中的六件事,生在一个与一般人不同的家庭中,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弄;爱上了李心蕊,是他人生的第二弄;注定般的三百六十公里异地,是他人生的第三弄;失去李心蕊,人生第四弄;母亲逝去,人生第五弄;在这五弄里,他看不见所谓的出口,在他面前的,尽是死胡同,于是,他选择与世界说再见,是人生第六弄。
什么都没有的最后,至少还有萧柏智。
在青春片泛滥的这个时代,《六弄咖啡馆》同样描写亲情、友情,爱情为主,但这部片子拍得惊喜满满。
好评如潮的关键是好的演员。
导演没有选那些所谓的小鲜肉,董子健、颜卓灵、林柏宏的颜值虽然不抵当红小鲜肉,但是他们的演技却游刃有余,不像鲜肉一般青涩。
三个人在经历每一件事之后情感的细腻变化拿捏到位,尤其是董子健,沉稳不张扬。
继《那些年》与《我的少女时代》,《六弄咖啡馆》又是台湾青春片的一次高峰。
影片有很多细节用隐喻蒙太奇暗示了事件的发展。
比如在结局中,阿智回家拿着一堆信件,写着蔡心怡收,虽然没有明确交待阿智与心怡的情感归属,但是这个细节就已经隐喻二人终成眷属。
而小绿的结局也是由一封信隐喻的,通过他给阿智的信交待他的结局。
而影片中多次出现的猫既用了重复蒙大奇,表现出这是两人爱情的象征,也用了隐喻蒙太奇,谁为心蕊买下猫,谁就是心蕊的归属。
故事的套路很老套,人物却极其鲜明。
小绿一直沉浸在自己自己的世界中,他拼命地努力去维持他最珍惜的爱情,却忘了家中还有一直等他回家的母亲。
他一直在拼命,一有在努力,最后却丢了所有。
他没有能力去承受这一切,他选择了逃避。
他最后的背影决绝的让人心疼,就如同那些过往的汹涌逝去的潮水回忆,不管多努力,只能沉溺。
或许他的选择让人意外,但是对于他来说可能是圆满。
李心蕊说得对,他们两个从来都不一样。
关闵绿努力只想与李心蕊在一起,哪怕很短暂。
而李心蕊却一直想让两人共同进步,有共同的追求。
友情比爱情更让人难忘,阿智的不离不弃才是所有人的梦想。
一起打架的桥段,虽然很老套,但是慢错头的处理和音乐的喜感,让这一段更像是戏,这样戏剧化的表现也许才是回忆中的真实,那些青春,可笑却是最珍贵的回忆..和《青春派》相比,操着一口台湾普通话的小董,塑造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但这部片中的他,演技似乎更为娴熟,他平静、沉稳看似波澜不惊,却让我们随着他的独白、走进了大起大落的人生。
她们家的卡布奇诺太甜了,所以才会有“六弄”这样的玩笑。
书中的结局是这样的:阿智在六弄咖啡馆中讲着他们的故事,而地上的猫还是小绿。
"对,我们叫他小绿,感觉像是闵绿一直都还在。
”
<图片1>《六弄咖啡馆》这部影片把更多的内容放在了人生这个大话题上。
想想,人的一生,其实不过是不断的选择,不断的接受承担,而不同的选择便是不同的人生。
以往的青春片主角大都是颜值比较高,而这部影片的男女主却都是普通的人,想表达的意思很好,只是剧情里有太多的老梗,很多场景莫名的熟悉,虽然打着相似的青春不同的人生,但仍旧没有跳出青春的套路。
结尾的反转,出乎意料的结局,给人很大的惊喜。
关于男生除了用渣男、暖男来形容外,又将有一新鲜词“马子狗”引起大家的关注。
马子狗就是指那种对于女生死心塌地付出,对于女生尽其所能的宠爱的男生,可以说是暖男的升级版。
看完整场电影,突然觉得片中男主小绿就是马子狗的最好代言。
小绿,学渣,单身家庭,颜不出众,屌丝男生。
这样的小绿遇见心蕊,是他的幸也是他的不幸。
小绿和心蕊的结局似乎从开始便已注定,最开始的他们就是有差别的。
在高中时,他们一起上学、下课,总是在一个可以看得见的地方,因此差距可以缩小。
而到了大学,两人的差距才逐渐突显出来,小绿只是想着能够有多一点的时间和心蕊在一起,为了赚车票钱去台北没日没夜的工作,忘记了自我成长,一直停在原地的他,没有变过的他,看到心蕊的变化,一直说着:“你有没有感觉,你和以前不一样了。
”留在原地的他,不断向前走的她,中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小绿做了所有他能做的事,尽了他最大的努力,可敌不过别人在她身边的一个安慰。
说了再多的甜言蜜语,做了再多的努力,可是在她遇到危险时,却不能陪在身边,他们之间隔了三百六十公里,这样的距离足以浇灭火热的爱情。
所以当心蕊走夜路遇到危险,她也只能哭着给小绿打电话,等到小绿出现在她面前,她该报警的已经报警了,该解决的已经解决了。
小绿问她,那你叫我来干什么,我能做什么,你说话啊,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要什么。
那刻的心蕊的是难过的,看着小绿的眼神都是充满失望的。
可那时的小绿不懂,她不需要他说什么,她只是想要,他静静陪着她就好。
异地恋考验感情,但人心更容易脆弱。
你说:我与你同在。
可是,你是真的不在啊。
异地恋,听得见声音看不见表情,一个语气不对,你就以为我生气了,可是那么远的距离要怎么安慰。
就像是曾经异地分手的我们一样,在同一个地方,吵架了还可以抱住道歉,可是隔着电话却看不见对方的心疼。
大多数人的异地恋都输给了距离,败给了现实。
心蕊和小绿也是这样。
当小绿和阿智风雨无阻的骑着摩托来到心蕊学校,本意是想要给她惊喜,可看到却是和学长在一起很开心的她。
曾经的说过的与你同在,小绿以为他一直在,可是在心蕊心中却是,你不在,你一直不在。
在她害怕时想要有人陪,在她需要你的时候,你都不在,你们之间只有距离,拉不进的距离。
小绿是个很傻却又很细心的男朋友,可是他忘了长大,生活也没给他机会长大,他想的是现在尽可能的陪伴,而她却想要规划以后。
失去了恋人,失去了亲人,身边只有兄弟阿智陪伴,连他最喜欢的女孩也只是发了条安慰的短信。
阿智是最了解小绿的人,是一直陪着他的人,阿智陪了他那么久,可是仍旧代替不了失去恋人,失去亲人的打击。
所有的人都在做选择,都在向前走,只有小绿成长的太慢,一直留在原地,面对不了生活的打击。
青春里的爱情多是过程轰轰烈烈收场却惨烈,友情虽不至刻苦铭心,但朋友却是一直陪你的人。
是那个陪着你一起上学、一起打架、一起受罚,一个眼神就懂彼此的人。
兄弟是什么,是那个你不说我也懂你的人;是你说去台北见心蕊,车站没票了,哪怕是骑着摩托冒着风雨,也要把你送到的人;是小绿妈妈去世后,看着小绿一言不发,甘愿当出气筒,让小绿发泄出来的人。
阿智是懂小绿的,他知道失恋与亲人离世的双重打击对小绿来说是多么的沉重,他一直等待小绿的归来。
只是,小绿没有扛过去。
母亲的去世,就像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生活对他来说,每一秒就像一年那么漫长,错过见母亲最后一面的他,是愧疚的,是难以原谅自己的。
对小绿来说,人生真的好难啊。
所以他选择与这个世界再见。
这个还没来得及长大,就已经被生活折磨的,丧失活下去的勇气,这个哪怕与心蕊分开,只有他自己记得那个放烟花的承诺的小绿,就这样留在了阿智他们的心中。
当看到多年前的小绿留给阿智的信,听着小绿的那些话,看着中年的阿智,一个人在海边跳着他们的招牌动作,一遍一遍又一遍,无疑是最让人心酸的时刻。
阿智完成了小绿的愿望,帮他心爱的女孩开一家咖啡店,这就是六弄咖啡馆。
六弄咖啡馆存在着,就像是小绿一直存在着一样。
但愿青春中每个痴情的人都能得到善待,面对生活的折磨都找得到出路!
“类似的青春,不一样的人生”余生残酷品味最近撸小董的兴趣,直逼当年不舍昼夜地追科恩和昆汀。
这个颜值姣好,年轻会演的鲜肉实在爱不释手。
真的不是因为像初恋啦昨天白天要上班,前一天晚上还坚守小董的《青春派》到2:30am,绝对是对皮肤和老板的双重不负责任。
而今晚,天地良心本抱着把玩小董青春美貌的预谋,却被《六弄咖啡馆》的故事催泪出人生体悟。
《六弄》当然无法抗衡寄托了一代人drama梦幻的《那些年》《少女时代》相比,也许对和我一样的部分观众而言,沈佳宜和林真心在一步步顺理成章的人生打击后,顺利涅槃,成为顺应时代掌控人生的赢家ending,本身就是一个雾里看花的局——主角光环从来都不是人生标配,有些人生出厂低配,而且注定残生暗淡小绿肯定没有。
在标准的儒家道德观中,小绿无法从接连的人生遭遇中如期康复,剽悍值不够,只好接受大自然的物竞天择——离开人生舞台,祝你潇洒byebye小绿只是无法对你们说的“长大”妥协,我懂。
小绿&小智,小绿&心蕊,小绿&绿妈,小智&小绿,每一组都是满满的戏。
根本不会有人考证在小绿的人生中,遭遇源何:成长缺失(单亲从寡母),成熟缺失(不学无术的高中和不负责任的大学),感情缺失(异地深恋暴露起点差距)。
小绿的善良,小绿的努力,小绿的勇敢,一切都确是抵挡不了残酷的人生浑浪之于他。
小绿不习惯责备他人。
当离开象牙塔,走向社会后,人逐渐长成的坚硬面具,和利己为上的私心,让他的真心受到一次次的冷遇,观点的交锋变成一次次的自省。
可为什么都是小绿在孤独地自我反省?!
难道反省太多你们的坚硬面具会松弛,私心会垮塌吗?!
小绿不习惯推辞和拒绝。
一个穷逼对台北的女友随叫随到,一个弱逼为了朋友砖头也敢上手拍。
绿妈和小智对小绿的无私的爱,难道不需要偿还吗?
当小绿还有深爱的心蕊时,他接受的爱可以被转移偿还;而当心蕊离开,绿妈离开后,小智真心的关爱要如何偿还,偿还给谁,又何尝不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小绿不是在通过死表达什么,只是人生路远,偿还沉重,漫长无期,能短则短了。
人生啊,怎么这么难
我自己本身很少看青春片,更少会喜欢一部青春片,当然这一部没有例外。
一开始期待这部电影的理由也比较纯粹,董子健+颜卓灵,恰好是我最喜欢的两个90后演员,而且也没看过男女主角分别来自内地和香港的台湾青春片。
前几天在豆瓣同城参加了这部电影的观影活动,看了才知道还是未删减版,删减版貌似删掉了所有戴立忍的戏,各位打一星的朋友们可以放心了。
但是对于电影本身来说,这是一部本来就不那么优秀的电影,删掉戴立忍的戏基本就等于删掉了一头一尾,特别是电影结尾在戴立忍的部分玩了一点小聪明,那几乎是这部片子少有的亮点之一。
这部电影的时间跨度大概就是高中到大学,董子健的角色设定很像他在《青春派》里面的角色设定,默默付出型,好在颜卓灵实在比《青春派》的女主可爱不少,嗯,当她的这份可爱消失殆尽的时候,这部电影基本上也就完了。
我总觉得青春是个美好的东西,但是有一段时间,国内青春片都把青春搞得太痛苦了,最近的不知道还是不是这样,听说最近不流行堕胎车祸了,可喜可贺。
《六弄咖啡馆》的青春一开始一开始还是彩色的,鲜活的,骑着自行车上学放学,恣意的与混混干架,互相督促学习,羞涩的告白,明媚的笑容。
到了大学之后却渐渐变成灰色,没日没夜的兼职,理想的差异,家乡到台北的距离,深夜被尾随,下不完的雨。
两个追求不同三观不同的人的爱情夭折似乎是必然的,怪就怪在男主太执着,骑着电瓶车到台北,讲真挺玄幻的,或者其实是台湾太小电瓶车电瓶比较大,总之在女主最需要他的时候他没到,骑车赶到的时候已经晚了。
说真的,除了骑电瓶车到台北还有男主过分痴心之外,作为不是很讲逻辑性的青春片这部电影也不能说很差。
但是当剧情急转直下,过度伤痛的时候,不适感就扑面而来。
我就不明白,失恋是成长的痛,失母也是成长的痛,成长是很痛,但是不至于每一次都要痛得撕心裂肺直至绝望。
难道不能学会放下,释然,豁达随便哪个吗,可能我是法海我不懂爱吧。
还有一个想说的,男二很出彩很可爱,我说怎么会这么可爱,原来老了之后就变成了戴立忍(剧透也无所谓了吧,反正内地版也没有戴立忍)。
男二和男主才是真爱,毕竟陪着男主冒着风雨骑着电瓶车到了台北。
另外和朋友一块儿看这片,她迟到了四十分钟,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没上高中了,我之前一直给她说颜卓灵很可爱,她一直不信,看完之后她对此更是嗤之以鼻。
我想,如果只看了前面四十分钟她可能还是会信的。
为啥写这篇,就是感觉写评论的好多都是水军,要不就是身负家国大义的同志,感觉啥都不是的我该写一写平衡一发。
Ps.这片不算烂,当然更不能算好,加上戴立忍的戏我给三星,无关其他,就是戏[围笑]至于内地人和香港人说台湾腔的问题,是有点好笑,但不算特别出戏,嗯,有时候还能莫名GET到萌点。
And颜卓灵你短发比长发可爱好多啊
周末的早上,小雨,时间尚早,但我睡不着了,起来写笔记,一边放着歌,听到孙燕姿的(半句再见),发现这么久了,歌听了无数遍,可以它做主题曲的电影六弄咖啡馆都没看过,于是果断去看。
很青春,很作,但迷茫时的青春期之所以美好,就美好在当中的每个人都认为未来可期,都一本正经的异想天开,女生大多都像里面女主那样以为想,并朝着期许去努力就可以实现吧。
总认为同龄的男女,女生心里年龄要大过男生,但现在作为第三人看电影里的两人,觉得可能男生有时候大的方向更靠近现实。
很羡慕男主,很纯粹的人生不是谁都可以有,喜欢一个女生,就从暗恋两年到大学异地,到毕业,可以因为她想去西雅图,即便第二天考微积分,也在头天背单词。
我不会笑董子健的台湾腔,我觉得16年上映的这电影里,他演的很好了,不会用力过猛,也不会面部僵硬感觉不出内心波澜,反正我就认同他把这人物这样的方式表现在银幕上,原著我没看过。
看起来一辈子只喜欢一个女生,多凄美啊,虽然我不希望我的朋友里有这样的人。
小绿的朋友很够义气,绝对是我青春里最舍不下的那种朋友。
女主的演技不好说,女生有很多种,她表现的,从高中到小绿说“你变了”我都没有最直接的感觉。
但我对异地时差这个是看到的,需要的时候,你不在,所以女生不管你多努力会找人替代你给不了的“在身边”,尽管心系着你,但还是给猫取名叫小绿的方式,如果说这是渣,可能女生也委屈。
什么都不需要做,只要这个时候陪陪她就好,多少男生就输给了这个当时不懂然后有了人生阅历经历后悟到的王八蛋感悟。
最后我们管它叫缘分——合适的地点时间没有遇到对的人,总之三者合一,才是缘分来了。
好巧不巧,今天下午遛狗,迎面遇到前男友,他脖子上被一个小女孩搂着,他环抱着小女孩,心里没有一丝波澜,本来想打招呼,但班马路上不方便。
还是那么黑,但比印象里矮了很多是怎么回事。
莫名其妙当时因为这个人离开哭的撕心裂肺,一周内瘦到变形是为什么。
真是搞不懂,他怎么值得我那样。
马路这边,我再看了他一眼,劈腿后,结婚生娃,你变节收获的家庭,希望幸福吧,不然成本有点大的,因为我心里你很low很垮了6年多了。
说来也感谢他劈腿,我在之后一月内遇到了先生,一年半以后养了我一直喜欢想养的狗。
先生高,帅,有才,和我一样爱看电影,和我一样喜欢猫和狗。
大家的生活都来之不易,我没有原谅你,但我也不介意过去,那段撕心裂肺现在想想看看也全不是因为失去你,而是不甘心,不甘心自己设想过得有你的未来,就因为你的变节全不复存在。
但上天知道我值得好的,才会派先生来认识我吧。
人生没有波澜无趣,多久一弄也不好说。
努力的活着吧,回头看的时候,还是美的
是青春,和人生。
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有類似的青春,卻有不一樣的人生。
只是因為想法和立場的不同,不同的選擇,不同的開展。
有的故事留下了憾恨,有的故事是個快樂結局。
歡笑和淚水織就了起伏的生命,悲欣交集。
當花火綻放時候,真的很漂亮,不是嗎?
那讓人留戀不已的燦爛,而它轉眼就要這樣逝去。
命运弄人,有時候一切都是註定。
註定了我渴望你在的時候,你不在。
註定了,就算你的形体與我的形体同在,我渴望你的了解,而你不一定能夠了解。
如同我,也不一定能了解你。
我們的心靈,有交融的渴望,也有共鳴,卻不一定能真正彼此交付和相通。
孤獨的心,曾經如此盡力的,願能"與你同在"。
(與你永遠的同在。
那,不是神才能做到的事嗎?
)你沒有改變的心,沒有長大,仍在原地等待。
渴望讓心的距離縮短,再一次接近,回憶裡的温暖。
人生難,難在你想留的,未必留得住。
有些人,有些事情不是努力就可以留住。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沈佳宜說:「人生本來就有很多事是徒勞無功的。
」「成長,最殘酷的部分就是,女孩永遠比同年齡的男孩成熟; 女孩的成熟,沒一個男孩招架得住。
」對心蕊而言,未來是去完成自己的夢想,追尋和出發;對小綠而言,未來是和心蕊同在一起,留住,不再失去。
他們看著不同的方向,一個看向遠方天空,一個凝視著對方側臉;他們也認取不同的現實,一個已備妥行李確定未來的計畫,一個除了當下的自己一無所有。
在命運的交叉點,走上了不一樣的路。
电影《山河故人》裡,女主角對兒子說:「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
」阿智体現的是可以持守一生一世的友誼,同甘共苦。
小綠也許想珍惜阿智的情誼,卻已有心無力。
我記得我父親,在他好友自殺過逝時的傷慟。
難過對方因著不想麻煩他,沒有把心事說出口的心情;懊悔自己沒能及時察覚,對朋友伸出援手。
父親反覆聽著童安格的那首歌「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怎樣才能不枉走這一遭?
當命运弄你的時候,你要怎麼選擇?
他們說,讓過去(的鳥事)就此過去,要勇敢。
看一看生命中曾愛著你守著你的那些人,道一声感謝。
也許他們帶給你的不是煙花的璨美,而是護守的燭火。
讓心中的星星之火不滅,相信生命裡仍有盼望。
原諒自己,寬恕他人,學著去愛己愛人的能力,每個人一定都有。
因為心與心,是相同的。
願此心如彼心,永遠同在。
ps 請把电影字幕看完再走,最後还有喔
很久没有看过有关于青春的电影了 看完这部,感触颇多。
比如我突然发现我一点也不心疼男主,也不讨厌女主。
比如我感觉我的学生时代已经离我而去了,看完只觉得幼稚。
在刻板印象里,我们对青春的描述一定要是轰轰烈烈,一定有爱情,一定有失恋的伤痛。
如果是以前我觉得我会觉得电影中的这种爱情是败给了现实,还会为其惋惜,甚至共情。
但现在并不会,只会觉得好可笑,果然只有幼稚的学生会干出来这种事儿。
男主完全就是个恋爱脑,只会自我感动的那种,以为自己的来回往返会得到女主的欣慰以及感动,荒废学业,忽略亲情,一味的在爱河里,到最后一无所有。
如果他明白自己永远是第一顺位,爱情只是生活的调味剂不是必需品,就好了,或许一切都可以补救。
只讲情节了,主要是这部视听语言实在没有什么值得细细品味的。
没有细节,没有绝妙的镜头。
回忆画面的堆砌只会让我觉得导演在凑时长。
年少时的爱情固然可贵,但当你真正长大之后,你就会发现其实不必如此,爱情也会到你的身边。
自我感动真的没有必要,只会徒增笑柄。
奔跑的太久我们总要休息,在用力跑过一段路之后,我开始了几天工作之余无所事事的生活,渐渐的我觉得即便是用心的去玩去或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是业余生活的主旋律。
看书看电影的爱好在这时便被捡了起来。
(题外话)在17年1月7日的晚上,我在家观看了《六弄咖啡馆》,看着电影的名字可能还是一头雾水,以为是青春题材的台湾偶像剧,抱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便看了起来。
起初还真是轻松愉快,男女主人公帅气甜美完全符合预期,阿智和小绿的兄弟情,小绿和心蕊,阿智和心怡简简单单的爱情。
台式小清新包裹下的是男孩女孩自然而然的情感发生,一如你所知道的每一个暗恋故事。
类似的青春,不一样的人生,故事中途直转而下,令人猝不及防冷冷扑面而来的是前所未料的现实。
我们终究期冀着一个美好的结局,等待王子公主的幸福故事。
不过,成长向来不如我们所料之圆满,人生六弄,和你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却仍然对这段回忆甘之如饴,充满感激。
心蕊说人长大了就会改变,如果时间可以停留在这里多好,小绿说,那我在这里等你回来。
但他们终究没有没有走到一起。
贯穿于电影之中的,是小绿和心蕊的少年爱情。
成绩不好但是心地很好的腼腆小子一路追逐在成绩优秀长相甜美的乖巧女孩身后,为她做自己一切能做的事。
他愿意为了心爱的女孩子改变和学习,只为了与她更近一分;他坐着火车打着零工疲于奔命来往于两个城市,只希望能够更多的陪在身边。
爱情来得那么理所当然,少年的身影一遍遍在女孩的心里留下印记,终于心安理得的安营扎寨。
然而,心蕊到底不是那么笃定的女孩,她有自己的“未知数”理论,更有自己的敏感和不安,问题随着成长一一暴露,你说不清谁对谁错,但毕竟无法一起走到尽头。
“我与你同在”,这句话对小绿和心蕊来说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
小绿尽全部的努力只希望两个人能够窝在一起,而心蕊想的则是怎样一起进步共同成长。
他们的矛盾那么真实。
或许吧,从来就是不一样的人,所以注定分道扬镳。
小绿的心里有那么一个心蕊,每个默默在电话亭打电话的时刻,分手的时候怒摔咖啡杯,悲伤得不能自已,仍然选择回来抱住女友连说好几句对不起,让人看得心里酸涩不已。
同样也反映了在这段恋情的一开始,他们就不平等,他太爱心蕊了,而心蕊更爱她自己。
心蕊心里也有小绿,最后的那个夜晚小绿一直牵着心蕊的手,心蕊说这是一种熟悉的感觉。
可心蕊的心里还有一座咖啡馆,一个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
比爱情更深刻的,是小绿和阿智的友情。
他们是真正一起成长的兄弟,少年意气能为彼此两肋插刀。
阿智帮小绿追心蕊,小绿为了阿智用砖头打人。
阿智因为和小绿考上同一所大学而开心,陪小绿风里雨里千里摩的寻心蕊。
真是,人生得友如阿智乃幸事也。
在遥远的未来里,阿智为小绿完成了他所不能及的梦想,心蕊会固执的探讨小绿的“变与不变”,从而确定彼此的关系是否能够长久的继续。
而对阿智来说,小绿只要还是那个小绿,就是那个和他一起跳着舞蹈,永远认定的兄弟。
阿智的坚持和怀念似乎让人觉得小绿从未离开,有些愚蠢,有些笨拙,但却是影片给我最深刻的感动。
此处故事情节描述部分借鉴了白衣小楼(来自豆瓣)最后小绿因为愧对母亲的离去和失去心蕊的伤心,而走不出这第六弄选择离去,让人心酸。
小绿在给阿智的信中说:可人生真的太难了,直戳心窝和泪点。
人生确实很艰难这点我们都感同身受,但人生还有无限的可能,阿智的包容陪伴和温暖,才应该是你人生的第六弄。
如果你愿意多想想他,想想你们的兄弟情,或许你就能找到出口,而不是走进了死胡同。
你的离开,最伤心的一定是阿智。
阿智独自默默的在海边跳他们共同的舞蹈,那身影如此孤单却又诉说着什么......原版小说中关于六弄的解释:“六弄”是小绿人生的六个阶段,也是六次选择,每一弄都可能是另一个出口,也可能是一条死胡同。
“生在一个与一般人不同的家庭中,是我人生的第一弄;爱上了你,是我人生的第二弄;注定般的三百六十公里,是我人生的第三弄;失去了你,是我人生的第四弄;母亲的逝去,是我人生的第五弄;在这五弄里,我看不见所谓的出口,出现在我面前的,尽是死胡同。
该是结束的时候了,该是说再见的时候了。
再见,世界,是我人生的第六弄。
”
这个故事它让我明白人的脆弱与无奈,希望我们都能认真爱别人,也记得认真爱自己,更要懂得珍惜那些爱自己的人,人生的六弄,总能找到出口,别轻易放弃。
人生真的还有好多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索等着我们去发现,就像现在我会在看过这个电影后久久的思考,并且很想写点什么,就是那种所谓的笔尖上的躁动,我觉得不写些什么,思绪就理不清就会一直纠结在这些情节里,一种不写不快的感觉,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从来没有过的体验。
当然第一次写稍微长一点篇幅的影评,很多东西还是想不明白,也借鉴了豆瓣网友的一些观点,当然都是我内心的感受,被他们很好的表现了出来,我很想不通的通过看大家的评价也都通顺了。
这也让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思考的不周全用词的不到位。
《六弄咖啡馆》是很少让我在观影过后会思绪良久,久久不能平静电影,深深被其中的亲情、友情、爱情所动容。
自然生动的笑点和泪点,有温度有氛围的画面和情绪,有那么一次,你想要去思考点什么,写点什么。
我觉得自己是个不安分的人,内心总是躁动的,会被各种因素影响,会被种种感觉困住,总会思考做人的道理,总在寻找普适的准则,想不通就出不来。
暂且把他理解为一种求知的渴望,一种对生活热爱的方式,一种永葆热忱的良药吧。
两段感情都是异地恋的我膝盖很疼,我需要找把椅子坐下来休息一下。虽然女主劈腿太辣鸡了但是那句“都多久了”一箭射中我的心,异地就是事情发生的当下你不在,也没必要赶来,等你到了事情都处理完了……更别说异国了【扎老褚小人】那种攒钱买票去见面的感觉太几把真实了,隔着时差,两个人都疲于该死的paper,掐着两个人都醒着也不用去学校的时间视频,你在那头写报告我在这边抓光头发降重,两三个小时可能都没有一句对话,惨字写在我的脑门上。【一起成长的观念真的很对,感情就像两人三足,只有步调一致方向共同,彼此迁就包容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才能走得又快又稳】希望我们加油
兄弟情打动到我了
心疼小绿,你是我生命的光,为了你可拼尽全力,我没有变过,始终如一。人生无常,可能遇上各种的弯弯绕绕,有希望,有动力,就所有的努力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人生暗谷期,最可怕是,你生命中所有你最爱的最在乎的人都离你而去。感恩生命中出现的每一道光。
海报上的照片是关闵绿和李心蕊第一次出去约会时在田埂抓田鸡的照片,那个时候的他们是最开心的他们吧。他陪她经过一间宠物店 她被店里的小猫吸引 喜欢得不得了。他用嘴型偷偷问老板「这个多少钱?」「大概七、八千块」老板也用嘴型回答他。他问她 如果你可以养这只猫 你会给它取什么名字?她说 小绿。
莫名其妙董子健演台湾腔
甜蜜又苦涩的爱情和友情,走得最快的是最美的时光,再见青春。
有史以来最难看的青春电影 没有之一 毫无剧情 看完傻眼
能有7分 但是现在分太低喜欢这么努力的小绿
林柏宏演的是符合自身角色性格的,但我硬是没和《带我去远方》里的弱受哥哥联系起来,男大十八变啊。青春片嘛,老套路。丢了爱情失去亲情,感觉不能再糟糕和深刻的青春了,幸亏我没有。4.6
什么也不用说,什么也不用做。
偏爱台湾的青春片,被之前的很多部打动过…可惜这次蛮让人失望。一样的校园、热血、考学和恋爱,可突兀的情感转折却始终没有代入感…用电影里形容咖啡的描述就是,过甜的卡布奇诺,没有回甘。
這像是《青春派》另一個版本的故事,不給你灌雞湯,而是把初戀之痛撕給你看。異地戀被劈腿有多傷,即便花了五年時間療完了傷,當看到這樣一個故事之後,依舊會心情Down得去淋雨。電影就只是電影,請愛國賊們離電影遠一點,我依舊堅定地支持作為一個優秀演員及導演的戴立忍。
西雅图。
几乎就是复刻了《那些年》,不过还是拍出了那种青春肆意飞扬的韵味,不过太雷同了《那些年》的情节所以没有新鲜感。
这结局特么的 ???
剧本不济,再好的演员,再多的噱头都于事无补。这类台湾青春片近年不断涌现,去年那部《我的少女时代》表现不俗,其实大家都在沿用或者翻炒《那些年》的桥段。今年这部却让人失望,没有新鲜的题材早已预料到,而没有新颖的观点或叙述手法则让这类青春故事沦为流水线上的快餐。
阴暗结局真是青春片中的一股泥石流。小董的台湾口音让我尴尬全程!俗气的切分与换场台词,金马常客们的过火表演,被删掉的戴立忍,如果没这个结局这片子真的就flop掉了
最后阿智在海边跳起和小绿的舞 我竟泪流满面 有些人真的只能下辈子再见
关闵绿和萧柏智的友情比他和李心蕊的爱情更让人感动
你懂那种吃到碗底发现有颗苍蝇的感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