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之后
Après Mai,五月风暴(台),空中之物,After May,Something in the Air
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
主演:克莱蒙·梅特耶,萝拉·克雷顿,费利克斯·阿尔芒,莱娅·鲁热龙,胡戈·康策尔曼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年份:2012
简介:1970年代初期,各种各样的思潮撞击着这个脆弱的年代。而影片的主人翁吉尔斯就生活在这一片慌乱和杂乱之中。在不同思潮的影响下,吉尔斯积极参与着各种政治运动,他热爱摄影和绘画。虽然他的朋友指责他,说他政治形态不够坚决,但是吉尔斯还是我行我素地艰难的活着。可是,在一系列关于爱情、政治方向、意识形态的挫折和选择之后,吉尔..详细 >
60年代,全世界的青年都在革命,全世界的青年都在迷幻,全世界的青年都在flower children,呼吸一口巴黎激进的空气,就站在了理想主义的门前,那是只有青春独享的特权;光线太美了,怎么拍都好看;男主怎么这么像路易·加瑞尔啊,太心水了。
文艺青年的致青春应该是这样的吧。故事好,摄影好,有个配角很像格瓦拉。但风格上觉得破碎拖沓,颓唐,倒和主题很相称——68之后,一切回归正轨,一种被生活打败的情绪。波西米亚的包还背着,里面却换成了布尔乔亚的梦。结尾的电影片场很动人,这个愤怒的年轻人躲回了电影里。
满脑子想到的反而是红色的袖标。那也是种青春。多血腥和可怕的青春。
看此间的少年是如何装逼的
故事太弱 剧情太碎,那时候青年人的理想很激越,但现实还是两回事
看不懂……
放放歌做做爱~
像少年啦飞驰
清新的流水账
communism movement是被他们给玷污了的。
说它太差吧好像也不至于,但是的确从头到尾太平淡。
这才是青春电影。我真是后知后觉,直到片子结束字幕打出“阿萨亚斯”四字,才晓得这又是他的新片。
各种热血革命,各种嬉皮小清新,实在不新鲜了。同类题材还是比较喜欢唐晓白的《动词变位》。
他们年轻,热情,冲动,愤世嫉俗,他们在树林里相拥,他们交换诗集,他们做爱,他们流浪,他们一路追逐理想和艺术。令人遗憾的是,放纵过后大家都回归正轨,没人活在乌托邦,现实再一次扬起了冷笑的嘴角。法兰西民族的抗争精神和追寻文艺的传统,青年人的激进仇恨,裸体航行,实验演唱会都值得回味。
松散凌乱,阿萨亚斯太自我了,接受度远不如同样反应1968年5月法国那场浩荡青年运动的《戏梦巴黎》。
五月风暴后有关信仰的一次(或多次)无关痛痒的探寻。年岁和青春好像手中扔出的燃烧瓶,轰轰烈烈的爆炸之后,是只剩下灰烬的消逝。爱情和友谊则是天天贩卖的报纸,百家争鸣,一法郎一份,隔夜作废。什么是革命,什么是自由,在记忆的幌子下,再美的坍塌都是虚无。顺便说一句,演员不会演戏太做作。
这一代整天抽烟做爱搞革命的法国人等老了以后都是咋活的。。。。。
3.5 很有意思的镜头
中年男导演意淫自己的前女友和自己的青年时代
感觉是顶着五月风暴的背景玩《男欢女爱》,背景还是虚化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