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满囤儿本来巨鳄袭人这种怪兽作乱题材都是极度危险的,可是借助无所不能的CG技术和逼真的道具伪装,现代导演们终于可以有效地把鳄鱼的智商拉低到满意的水准,以便轻松地拍出“人鳄大战”。
我们会因为一个镜头里同时出现人类和鳄鱼而被惊吓不已,同时也应该看到本片的一些戏谑之处。
第一让笔者感到有趣的地方是电影译名。
最早接触这部电影,是从一个朋友那里听说的。
他告诉我:“我最近下载了一个鳄鱼的片子,看着不错,挺吓人的。
”我问道:“什么名字?
”答曰:“《逃亡鳄鱼岛》。
”我迷惑地说:“逃往鳄鱼岛?
既然要逃,干吗要逃到鳄鱼岛去?
不入鳄鱼岛,焉得鳄鱼卵?
”很搞笑,不是吗。
直到看完影片,我仍然不明白为什么引进方要用“逃亡”这个词,如果改成“逃离”,还能跟迈克尔-贝的《逃出克隆岛》搭个伙伴呢。
估计是引进方怕贝叔那部赔钱大作给影片添晦气吧。
呵呵第二让笔者感到有趣的地方时电影原名。
本片的英文原名是《Rogue》。
可怜我有限的词汇量里,只记得这个词的中文释义是无赖。
于是本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严谨态度,我把这个词复制并粘贴到了金山词霸中。
得到的中文翻译主要有三个:1.流氓、无赖,2.调皮捣蛋的人,3.离群的野兽。
乍一看来,也就是第三个解释才跟本片贴点儿边,可是细细咀嚼一下片子中的细节,我们发现前两个释义同样符合本片的主题,只是我们得对影片进行戏谑化的理解。
调皮,说的是本片中的鳄鱼。
影片自始至终都没有说明这头巨鳄为什么要攻击这群游客。
而且那个把众人“匡进”巨鳄领域的闪光真的就那么闪了一下就没了下文。
巨鳄像做游戏一样一个人一个人地拖走,却既没有见吃掉,也没有见收手。
一开始彷如无处不在的巨额后来才发现原来只有一只。
把女主角从河里拖到岸上,从岸上拖到树洞里,竟然可以保证其不死。
这么多有趣又好玩儿的事情的缘由都没有在片子中可以得到合理解释的。
不过不用迷惑,本片的片名正是用来解释这一切的。
调皮?
没错,就是调皮!
本片的巨鳄就是一个调皮的家伙,它一个鳄在河流深处水域待久了,孤单了,寂寞了,突然发现有游客来了,就调皮地开始了自己的游戏。
片子前半段,游客们亲眼看着另外一条游艇上人用肉戏耍鳄鱼,令鳄鱼跃出水面近4英尺。
既然人类可以戏耍鳄鱼,那巨鳄为啥就不能跟人类开开玩笑呢?
无赖,说的是本片中的人类。
不同于以往的怪兽片,本片中虽然也是游客一个一个地死去,但最后幸存下来的人数非常大,可以算是怪兽片里存活率相当高的了。
只是本片中没有遭到“丑化”的角色却还是很传统地保持为两三个主人公。
换言之,本片幸存下来的部分旅客,都或多或少地曾经懦弱过、曾经动摇过、曾经自私过、曾经贪婪过,不过他们存活下来了。
一个角色在表演完人性之恶后,还能摆脱惨死的命运,不可谓不幸运啊。
影片正是通过让这些并不英雄的人活下来,戏谑地鞭笞了人性之恶在明哲保身上的“妙用”。
影片中的一个段落是最能体现这种戏谑的。
就是爬绳索的那个段落。
在这部分里,萨姆-沃辛顿饰演的尼尔英勇地背着绳索游到了岸上,并固定好绳索,好让其他旅客一个一个地顺着绳索爬过来。
这个时候就有意思啦。
第一个抢着要上绳索的是刚刚失去丈夫的一个妇女。
我们都清楚,绳索刚搭起来,安不安全尚是未知,一般人理性点都不会第一个上去冒险的哈。
可是这个女人一来因丈夫喂了鳄鱼而导致精神失常,二来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其内心有着高度的保命本能。
这个女人上去后,爬到半截就停止不前了,她说自己是因为没有力量才无法前进的。
可是我们都看出来,这是因为她没有足够的生存能力和顽强毅力。
其后更出乎意料了,一个更“恶”的父亲失心疯般把自己的女儿推上了绳索,然后自己也跟了上去。
三个人一下都悬在了绳索中央,河流上空。
这个父亲有着“我要保护女儿先过去”这么冠冕堂皇的理由,但他的表现却让我们看不到丝毫“父爱”般的伟大。
他打着“救女儿”的招牌,卖得只是自己的保命逻辑。
这时候,巨鳄袭击了尼尔。
绳索把河岸的树连根拽倒,三人坠入河中。
这个时候,全片最戏谑的事情上演了:就在观众都认为这三个该死的人恶有恶报时,三个人竟然都有惊无险地游回了小岛。
观众真是不知道是该为其松一口气,还是咒骂这个该死的父亲弄巧成拙却不得报应。
这里看似不太合理:一个连绳索都爬不过去的人,怎么有体力游得过20公里/小时神速的鳄鱼呢?
其实,这里恰恰是合理的。
那个女人爬绳索爬到一半时爬不动了,确实是因为她认为自己体力不支了。
一个在城市里生活的白领女人,其身体素质爬绳索应该算是极为勉强了。
当其掉入水中后,鳄鱼对其生命的威胁一下变成了迫在眉睫的势态。
按照医学专家的理论,这时极度的恐惧可以使身体内的肾上腺素激增很多倍,该妇女身体的游泳机能瞬间达到菲尔普斯水准,躲过鳄鱼追击可谓情理之中。
在绳索上,希望就在眼前,她失去了力量;在河水中,死亡围绕身边,她超越了自己。
这不正是对人性最丑陋一面的无情揭露吗?
人之恶不一定只表现在对待别人上。
对待自己的态度也能折射出人性深层的探讨。
本片在这个探讨上还采取了非常戏谑的手法,有些意思。
和这些隐晦的戏谑相比,海报那宛如街机机体外观的设计,就是小儿科了哈。
从小喜欢看动物世界,看大自然的优胜劣汰;对动物凶猛既恐惧又好奇;后来看影片,对奇形怪兽的片子尤为推崇,一是影片时常附送超值的自然风景,二是动物园难找。
邪鄂禁区,一开始像动物世界,拍摄鄂鱼真实的生活场景;后来,一群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乘船穿越热带雨林,途中遇到条夺命巨鄂,把船顶翻,全部人被逼到一小岛上,游客从互不相识的路人,或变得相互团结相依为命,或变得自私自利苟且偷生,人性的本质忽然间被暴露得一览无余;逃亡途中,该死的人要死,该流的血要流,该发生的爱情还要发生,最后……整个片子的热带风景尤为优美,情节铺设也不错,就是巨鄂露面太少,没让人恐怖至屎尿齐飙。
还可以,评了三星。
每年必出几部烂片,这就是其中一部。
趸交的情节就不多说了。
导演也太低估了鳄鱼先生的死亡翻滚了吧。
照片子中那么大个的咸水鳄咬力起码也有2500磅,加上死亡翻滚,女主角还能完整?
竟然最后还有口气,也太假了吧。
不过片子中澳大利亚自然公园的风景确实不错
无聊随便点进了这部电影。
我真的服了这个导游了,没有任何救生设备和技巧,就盲目的带着一群人去送死,哦,说错了,是去营救别人。
这部电影是叫鳄鱼岛吧,结果,一场电影下来,就看到开场表演的一头鳄鱼,和后面那条大鳄,就没了?我以为至少也会有个十几条吧。
结果这么“牛逼”的超级大鳄鱼,在最后一招就挂了……前面
鳄鱼是个好主题 全世界拿鳄鱼说事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可是为什么每次的剧情都是如此雷同呢??
之前的信号弹 个人认为导演还是将这个问题讲清楚了 看到翻掉的小船说明放信号弹的人已经死了 去解救也算是情理之中吧最让我晕菜的是 1、男主角用根被鳄鱼咬断的小木条就如此轻而易举的将鳄鱼BOSS干掉了 2、女主角在鳄鱼的360螺旋转体撕咬下还能神奇的活下来 3、其他人在这样乱闯下也神奇的全部活下来了(当然可能性也算有)4、当男主角将BOSS干掉 抱着女主角走出洞的时候 就堂而皇之的走河面了,要知道这个地方可是鳄鱼岛啊!!
有N条鳄鱼呢,你怎么知道死了一条就没有了呢??
5、鳄鱼的冲击力既然如此强悍,那当地旅游局为啥还搞了部那么破的船给游客参观??
唉 可怜那只忠心的狗狗 这部电影告诉了这样一个道理:导游的生命力比鳄鱼旺盛 皮比鳄鱼还厚。。。。。。。
那女的很强大,被鳄鱼咬回洞了居然没事,至少也得缺胳膊断腿吧 那男的更强大,用根被鳄鱼咬断的木棍子,就那样把鳄鱼给弄死了那狗也挺强大,随便的就找到鳄鱼的洞穴,可惜是那狗却死无全尸那鳄鱼最强大,我看到的就吃了四五个人,洞穴里头却只有两个人真是能吃又强 大 !!!!!!
一部不需要大脑看的恐怖怪兽片,也算是一种类型片了,以前有史前巨鳄,狂蟒之灾等等,貌似是这类片子的模式,无意间到某个环境中,然后是开始发现有人失踪(一般被吃掉),之后经过一番逃亡才脱离险境,最后也只剩两三个人(这部算多的了。。
)看这种类型片一般喜欢猜谁是第一个挂的,接下来是谁,最后幸存的是谁,我观看此类型片的思想也成模式了。。。
囧
碰到这样一个导游真是倒霉了。
电影院音效太好了,害的我都是捂着耳朵看完的。
和看那个亚马逊的狂蟒之灾有点像看完以后有个问题,鳄鱼不是群居动物吗?
怎么只有一条鳄鱼。
还有鳄鱼怎么会囤积食物呢又不是狮子。
情节好烂。。
再也不看这种了
Sololau/文和以前看过的《史前巨鳄》《狂蟒之灾》等同类题材惊悚电影不同的是《逃亡鳄鱼岛》显得更加生猛,虽然电影没有那么多好莱坞华丽电影特技的修饰,也没有强大明星阵容的压场,但这种贴近自然甚至可以说有点记录片风格的影象为电影凭添了一股原始的气息。
观众在影院里所感受到的是散发着洪荒血腥味道的巨鳄给我们带来的90分钟纯粹恐怖视听体验。
从故事开始到灾难降临,电影并没有如观众印象中那样在铺排节奏积淀危机感,相反,开始部分镜头中记录最多的是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如果不是提前知道这是一部惊悚电影而是半途中进入放映厅的话观众可能会认为这是一部BBC的自然记录片。
镜头中的澳大利亚印象是一片原始的未开发的神秘地带,人类那充满致命力量的工业化触手还没有伸到这里,一切都显得那么天然、原始、可贵。
这片土地上生物链异常繁荣,大量不同物种的动、植物相互依存着,那镜头如《动物世界》般的感觉,以一种闯入者或者说是观察者的客观目光来捕捉着这里的一切。
突然出现的鳄鱼捕食镜头让观众意识到这片未知的天地同样存在着残酷和危险,但这也仅仅是一种提醒,灾难只有在亲身经历过之后才会明白它的可怕和生命的脆弱。
总体而言前半部分节奏舒缓安逸,让观众饱览了澳洲原始森林的迷人风光,也为电影培育着一股神秘气氛,正是这种气氛和节奏上的安排使得后半部分更加具有惊悚效果。
当游船缓缓地行驶在静谧的河流中突然遭到不明巨物的撞击时,观众可能才从迷人的风光中收回注意力意识到这是部惊悚电影。
突如其来的撞击有时候比逃避洪水猛兽的追击还有力度,因为电影前面根本没有多少恐怖气氛的烘托,而且大篇幅地渲染自然风光的神秘和美丽,这种情境下这次撞击给观众带来的心理冲击力是相当可观的。
一群游客被困在一个危险的幽闭空间内,而巨鳄又往往出其不意地进攻,虽然电影中的鳄鱼不像好莱坞《侏罗纪公园》那样逼真生动,甚至看起来有点粗糙,但它那巨大的身躯屏蔽了一切质疑,往往连脸都不露一下就将人撕碎吞进嘴里,这种“不施脂粉”的手法在今天几乎完全依靠电影特技作为支撑的惊悚片类型中显得尤为可贵。
电影最后部分男主角和鳄鱼在咫尺间纠缠,同时又得兼顾着受了重伤的女主角,这种场面虽然惊险但相比之下跟人的心理冲击力还是略逊于第一次撞击的震撼和突然。
电影《逃亡鳄鱼岛》在投资和制作上都与同类题材的好莱坞电影相去甚远,但本片在气氛的烘托和节奏的铺排上都做到了一种“非常突然”的效果。
虽然电影制作上完全谈不上华丽,观众在观影的时候能明显的感觉到那种“粗糙”的感觉,但原始的环境、“素颜“的恐怖都大大增强了电影的真实感,在90分钟里面所有的观众都成了这场“真实”灾难的见证者。
当放映厅的灯光亮起电影结束的时候,这种区别于华丽惊悚大片的原始生猛味道更令人感觉到别有一番滋味。
电影讲了一群游客去野生动物园游玩,突遇咸水鳄(saltwater crocodile)袭击的故事。
主线是英雄救美;同时,也穿插了亲情的温馨时刻。
以一个观众的角度来看,觉得电影有点拖沓,前期铺垫有些长,高潮来得有点晚,结尾太急促了。
情节还是很吸引人的,至少对于我这种对冒险片又爱又恨的人来说,足够让我紧盯屏幕了。
让人吐槽的是,只有女主角能够从鳄鱼嘴里脱险生还,而旁人只能被鳄鱼一口吞了要不就是直接咬死,我太为配角叫不屈了。
PS:上网查了咸水鳄的资料。
它的学名是 Crocodylus porosus(斜体),又称为湾鳄(estuarine)或印度-太平洋地区鳄 (Indo-Pacific crocodile),是最大的陆地爬行动物;分布在从澳大利亚北部,东南亚一带到印度东海岸一带。
咸水鳄具大吻,体长是身宽的两倍,刚出生的小鳄大约2530cm,成年雄鳄在3m以上,而雌鳄也在2m以上。
电影里的咸水鳄把人一嘴横叼住,按成年男性身高1.8m左右来看,这只攻击人的鳄鱼差不多也得超过3m了。
咸水鳄一般沼泽和河里度过热带雨季,干旱期就跑到下游河口去了。
它们对领地的控制力极强,尤其是雄鳄。
以领地内的生物为食。
在澳大利亚,9-10为繁殖季节,11-次年3月是产卵的时期。
从电影里的描绘的看,夏季应该是咸水鳄产卵的时候,动物在这段时期攻击型都会提高。
刚在网上看,若再陆地上遭遇鳄鱼的攻击,要努力挣脱撒腿跑就行,因为鳄鱼在陆地上奔跑不起来;若在浅水,要使出全力攻击它的眼睛;倘若再深水区,真是无力回天了。
而且攻击猎物之后的翻转能力超强,直接的后果就是撕成碎片。
对于我这种胆小的胖子而言,看看温顺乖巧的动物就行了,而不会近距离去欣赏凶猛的野生动物,从电影、动物世界里一瞥它们凶猛的真颜就罢了。
撇开无聊的剧情不说~当风光片看还是非常不错的
俗了点
我也讨厌大型动物...
好假的鳄鱼...
垃圾垃圾啊
终于记起这部片了,觉得超真实,吓死了、
对不起,差不多。。半星吧
内容太少,一眨眼就高潮了
就是冲着风景去的,结果还真没失望。美啊~
从头到尾没见鳄鱼全貌。女导游能活太扯了
水得可以。Sam Worthington惊鸿一瞥。
他奶奶的。居然下了这么个烂片。影片一个半小时有一个小时都可以称得上是垃圾时间。真正所谓的高潮那一部分又假得要死。演员也不吸引眼球。好歹找几个美女演啊。我草。
烂片
英版蓝光原盘
翻滚的大鳄鱼挺萌的,也很凶
我一直认为旅游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当看过了太多的旅游惊悚恐怖片之后记。
前段的风景是最大的亮点,amazeing
一片乌黑看不清楚男配(人)怎么打败了男主(鳄鱼)
渺小的人类战胜庞然大物的鳄鱼的故事。。。血腥、惊悚、胆小、懦弱、勇敢。。。
鳄鱼就这么几个镜头,太可怜……开头搞的来和动物世界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