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果然是分离的季节。
在5月的预演之后,才刚重逢,银古还是挥手说有机会再见。
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我们未知的生命。
比如虫。
每一种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和方式。
比如人。
所以,人和虫,要共存。
所以有了虫师,帮助人类认识虫,趋利避害,和睦相处,尊重生命。
虽然每一集里男女老少的面目似乎都有些雷同,但这并不妨碍这部片子散发出独特的个性。
最后一集里看到那些柔润潇洒的线条时,我突然想到丰子恺的画。
不能说它的画工最好,也不能说这剧本创意最新,但是当二者结合在一起,配上那样的音乐时,简直是这个春夏季里最能点燃视线的东西。
我很容易的在那些画面中沉静下去,沉静下去。
然后自然而然的,就开始敬畏自然,敬畏人生。
看过漫画。
作者在后记当中说,这套漫画的灵感来自于童年听奶奶讲的古老传奇故事。
的确,在整部片子里,能捕捉到好多古老的故事。
有时候故事温馨动人,有时候却沉重得让人不想说话。
而那些人物的一皱眉、一叹息、一微笑,都如此清晰的刻在眼前。
还有一点非常打动人心,是男主角。
银古,一个"看上去有些古怪、其实非常好的人",全身都洋溢着引人入胜的气息,随着他漂流的路线或者回忆,不难发现他是如何的有担当,善良,重感情,而且机智。
这样的人,是何等的珍贵呢?
于是带上了私人的色彩,我开始毫无顾忌的肆意推销这部动画。
昨晚一直在看《虫师》。
严格来说似乎并不是为小孩子准备的卡通。
画面太静谧,音乐也太空灵,至于故事,沉默的虫师一路行走,遇到不同的虫和人类。
没有很多情节,结尾也大都有点晦涩,安静的开始,悠然结束,并且本身剧中“虫”的概念就非常缥缈,它们居住在最靠近自然心脏的地方,以一种奇特的生命状态存在着。
人类和虫,处在同一个世界,相互影响,却又彼此都有着独自的平衡。
非常之神奇。
《睑之光》一集的最后,银古闭上第二层眼睑,周围渐渐黑暗,而他的背后,流动着满是生命的光之河。
它如此美丽,美丽到让人要屏住呼吸才敢继续靠近,美丽到让人心甘情愿放弃自己双眼。
而《柔软的角》,被茫茫的大雪和那句“好听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所震动,怔怔坐了很久,看银古在雪中渐行渐远。
始终只是淡淡的故事,似乎自有深意,但又只是点到为止。
屡屡觉得自己被某种感觉打动,却抓不住它。
作者如同银发单眼的虫师银古,只是单纯游历,讲述,不抱任何偏见与感想。
人类与虫,以一种奇妙的关系同处于这个自然,有各自的法则,偶有交集,亦只有过程,没有对错。
虫在自然界中遍布,有的朝生暮死,有的沿着记忆进入大海死亡,有的只是为了漂流而漂流,它们没有知觉,却最接近自然本体。
而人类在这相遇中表现出来的贪嗔悲喜或者种种欲念,也突然变成一种本能样的反应,又或者,只是作为一种种族的符号而已。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岂有一件事情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
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已过的世代,无人纪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纪念。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只觉得它直直刺进心脏里。
被强烈的未知光芒刺激着张开眼睛。
然后面对着千百年浩瀚的时光,所谓痛苦,变得非常肤浅。
这尚且只是人类的时光。
我们生活的天地,远比自己认为的还要广阔万分。
而实在很难分辨,究竟睁开眼睛会不会更加幸福。
写于06年9月狠狠咽了口口水,是腥甜的味道。
也许当真走了太久的路。
他的白发习惯性的出现在我的屏幕右下角,以及熟悉的音乐。
他的面前理所当然的出现村庄和人群,或者树林,竹林,山脊。
他的面前总是有很多东西。
他能看到得太多,他便看。
我便看他,看他的故事被写进了哪个文件又被读出来。
好像可以掌控他的一切。
我见到的男子,绿色的眼睛。
说不上英俊潇洒,真的。
他的名字叫做银古。
银古是个一开始并未吸引我注意的名字。
就像他没有吸引到很多人的注意一样。
第一集,那些自顾自地摆动的不明生物究竟是不是他自己存在的理由。
他没说,我便不去猜。
两集过后,有人说,很久没有这种安静的感觉了,像以前的某某动画。
我没有感觉。
更能令人安静的似乎是ARIA,而不是那些连是什么都不晓得的小虫。
然后我看到了银古那只空洞的眼睛。
或者说我都忘记了我有没有看见。
当时可能正在和别人msn聊天。
音乐和日语从耳机里面传过来。
初夏的微风像是童话。
他说话声音毫不慌张,分明证明这一切已经由来已久。
然后考试。
考试中间我没有再想起他来,像一个平淡的故事、两个平淡的故事之后,人有一种慵懒的惯性。
考试周我看完了2季的蔷薇少女,为激动人心的片头曲折服,但是却一直拖着时间轴,10分钟便叫一集结束。
随后写长篇的大论文。
然后出发去新疆的长途考察。
直到7月末尾才忽然又记起这个白发碧眼的男子。
他并不英俊潇洒,真的。
我在自己8月的任务单上写:看完《虫师》。
一口气下载完26集。
从第3集开始继续看下去。
再听到熟悉的音乐,忽然觉得,自己认识这个人由来已久。
如果我也是那样就好了。
把感动别人的种子留在他的心里,让它自己去发芽开花。
得失随缘。
8月是一个宁静得不能再宁静的月份。
图书馆里的空调始终很凉快,宽大的桌子对面坐着要一起考试的朋友。
偶尔几个人心血来潮去fb一顿,走在空旷的校园里面,阳光肆烈得毫不掩饰。
这便是宁静的夏天,像梁静茹没什么个性的歌。
也会在夜晚拉上死党去7-11,却只买一瓶冰凉的矿泉水。
或者穿着轮滑鞋子左摇右摆地嚷“我要利用这个暑假成为高手”。
然后摔到。
回去冲个凉水澡。
舒服的睡去。
秋天还没有真正到来。
也可以看《虫师》。
平淡得几乎要忘记。
真的看起来的话也可以一口气看好几集。
一个人在寝室里对着宽大的电脑屏幕,耳机压得耳朵疼。
里面的主人公有一半都一脸沉着,无论是失去了听力的小男孩,还是头发奇艳地绿着的少女,唤大蛇来吞噬自己的虫师,等等。
偶尔也会看得不耐烦,怎么老有那么多道理可以这样简明扼要的被你们说出口。
想快进,却因为清凉的音乐收了手。
“能和我说说吗?
”他会经常这样说。
然后微弱的灯光里面别人开始回忆。
于是一切也涌进了我的心里。
有时候会被深刻的执念打动,追逐彩虹的男子,刻苦画画的天才,不停写字的书写者,寻找姐姐的女孩,执念在他们的岁月中成了依靠,也许这是幸福的。
冬天的雪花和踩在厚厚的积雪上的声音同窗外真正的蝉鸣声一齐冲进耳朵,温柔地。
于是我也怀疑自己是否在做梦。
看着看着,便没有了其他的感叹。
只是说,构思好赞啊,故事好完整啊,寓意好出色啊。
银古好帅啊。
他也有想停留的时候吗?
他也有迷惑的时候吗?
他也会深深地怀念吗?
看到《长啸于春》,那个总是沉睡一冬的孩子,他什么都知道。
也知道,银古走了,姐姐会寂寞的。
在第15集,终于有女孩子好好的发现了银古的魅力呢。
那么银古,也会寂寞吗?
永暗那一集。
我并未预料出那个一头短而深发色,两只明亮的黑眼睛的男孩会变成什么样子,即使清楚地听到那种虫竟然也叫“银蛊”。
后来再想看看那孩子失忆以前叫什么名字,但发现自己把那一集删掉了,所以我也好像失了忆。
也好,和他一样面对以后的故事,这样才平等。
以为之后还会断断续续的讲这个男孩怎样成长为银古,比如经历了生死离别或者生命危急。
但是我终于没有看到。
其实到了24集的时候还在想后两集会不会是像那些动画片一样来一个男主人公大危机,然后他战胜了危机,并在战胜的过程中揭露一些心路历程,看的人大呼小叫,心灵震撼激荡。
可惜没有。
以至于全部看完之后我一时间竟然不能相信它就是完结了。
尤其最后银古还是个小孩的时候就那样一脸平静的说话,真欠扁。
原来作者根本就不理睬在乎银古过去的人。
就像他不理睬急于了解究竟什么是虫、还因为银古也不在乎吗。
还是因为,他无法在乎。
完结了之后我把文件夹整个删掉。
军训的孩子们回来了。
好像一件事情还没结束另一件事情就开始了。
我忽然觉得《虫师》里面最让人记得的不是那些隽永的话语和动听的乐曲,或者奇妙的构思或者悠远的意境,而是,好多人,他们,彼此在乎着。
在乎是一个很有分量的词语,因为这个词语的分量女人从天上的虫手里降下来,因为这个词语的分量姐姐从巨大的虚空里走回来,因为这个词语的分量男孩子选择退回去,在深谷的上面坠落,义无反顾。
于是我看到的故事都变得那样的诚挚。
诚挚终归是好事情。
如果什么都不能相信了,那恐怕,是更可怕的失忆呢。
那么这部动画片,是要让人执著吗。
或者要人相信呢。
不知道该怎样写。
总觉得文字落下就是多余。
对于虫师银古来说。
然而在关掉电脑后一个人坐在午夜的自习室里,我又想起了他,和他通常露出的表情。
好像只有安静才是最好的举行。
银古你好吗。
我在这里写。
算是写给虫师,即使不能渲染太多。
虫师通篇看下来,就是一个淡字。
就算在情节的高潮处(如果有的话),也没有用伴奏去渲染,没有烘托。
虫师通篇看下来,就是一个浓字。
抽着虫烟的主人公,用旁观的眼神,不冷淡不漠视而是仿若没有感觉的眼神,看着那些浓到化不开的悲欢离合。
想起一道菜。
把乌鸡炖汤,放入佐料,炖成后,用豆腐用滤布把里面的渣滓全部过滤掉,最后得到的是一碗透明的汤,就像白水一般。
看起来淡淡的,却浓浓的东西。
伸手,却抓不到,张口想说,却不知道说什么。
于是就是一声叹息。
静美如画,悲伤如歌。
“如果脚治好了,你有什么打算?
” 银古随意地问着。
淡幽小姐一愣,目光一下变得悠远,若有所思,却满怀憧憬,“想和你一起到处旅行,想看看你说过的那些虫子。
”随即,自我解嘲般笑了笑,“很可笑吧,说不定到那时候我已经是老太婆了。
” 银古幽绿色眼平静地望着淡幽。
“我只是开玩笑。
”淡幽补充到。
话音即落,银古坚定的声音响起:“我答应你,如果我能够活到那时候的话。
”山坡上,草无绿色,山亦无树。
两个人吹着淡淡的风,平静得不能再平静。
枯木,杂草,碎石。
依在岩石上的女子,裙袂飘飘。
时间定格在此刻,在平淡中一直看到永远。
一个,从生命开始的那天,就注定封印的诅咒,简单的行走都困难重重。
一个,天生的体质注定他永不停息的漂泊,世界多大,就走多远。
或者不会奢望行走,或者不会奢望停留,天生的无望两个人教会自己不去希望。
风淡淡的日子,无意中的看到遥远的地方,希望在迷雾里闪光。
总有一天,一个终于可以行走,有他陪伴,一个终于可以停留,在她身边。
1.绿の座关于守护,关于相伴太多人执着于婚姻和爱情,无非是害怕孤独,祈望着身边有一个人相伴,不论是打着爱情的旗号,还是披着婚姻的外衣。
如果世界上没有奶奶,他是否还能安静的活在那个隐秘的山林之后。
穷其终老的陪伴,早已超越了当年对虫们的承诺。
守护,有张盲人的脸,它看不到岁月流转,人事变迁。
2.睑の光关于成长,关于美丽我们,总容易被美丽闪了眼。
刺眼的光芒,总有着无尽的吸引,天河,勾魂摄魄的明媚,躲不过,只想一直往前。
有光就有影,有明就有暗。
越诱人的美丽背后可能是越难防的危险。
何时见,画皮画了张兽脸?!
失去的价值在于明晰了一个禁忌。
然后,学会保护自己。
3.柔の角关于母爱,关于想念“没有那些吵杂的声音,你会寂寞吧?
等到热闹的时候就会忘记了。
”“我不会忘的。
”有很多记忆如汉白玉石上的雕画一般,是不会消散的,也许形状磨淡了,可镌刻已经深入肉身。
那些,是母亲抚摸的手,是儿时睡前的催眠曲,是些既能蚀肉焚骨,又可清风明月的尘埃。
更好的活着,就是解答一切爱的答案。
4.枕小路关于执念,关于灵魂某些哀恸,是因为发生便不可改变;有些则是永无法发生。
一念之间,差之千里。
和万物一样,执念也是把双刃剑,成也是它,败也是它。
但,所有的一切,都源于对爱和美好的追求吧!
只是,太多时候,身不由己。
生活,是快乐和悲伤的综合体。
5.旅をする沼关于生命,关于死亡帕斯卡说,人是根能思想的苇草。
即使脆弱,却依旧高贵。
生命最美好之处便在于选择,选择生或死,结束或者继续。
很多时候,美好都只是我们的臆想。
认为死亡美好的人,是还未体验到灵魂消融的残酷。
轻易勿言死。
6. 露を吸う群 关于时间,关于轮回余华的《活着》曾探索过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
时间,是那么漫长,日复一日的延伸。
面对时间的洪流,究竟为何而活。
只是,没有答案时,就让一切归零。
化繁为简,为活着而活着,因为我们还有明天。
物换星移,花开花落,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但今日已非昨日。
下一个晴天,会看到不一样的天空。
纯正,就是不需要理由的继续。
7. 雨がくる虹がたつ关于追寻,关于解脱雨后的彩虹,听起来是那么虚无那么飘渺。
有些伤痛不会在时间的淫靡中荒芜,除非,自己去打开心灵的锁。
最开始是为了正名,渐渐变成了追寻,然而,有一天,竟成了执念,虚幻与否都不再重要。
是习惯,还是欺骗?
困,是自己锁住自己的心灵。
那个理所当然的理由,无非是个好用的借口。
8. 海境より关于等待,关于寻找日夜的等待,化成相思泪,凝结成灰。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心中总有些放不下提不起的重量,纠缠着今日,影响着明日。
有时,选择走出来,毅然决然的不再回头,纵然意难平,可起码是新开始。
珍惜可以拥有的,丢掉不会再回来的。
9. 重い実关于选择,关于代价生命的旅途上,总有太多待选的路口。
那是对迷茫明天下的赌注,如果不能步步为营,起码不要一着错,全盘输。
浮士德把灵魂出卖给魔鬼梅菲斯特,以换得世间的权利和享受。
幻梦般的得到背后往往是巨大的代价。
如何选择不重要,只是,不会后悔就好。
10. 硯に棲む白关于执迷,关于忏悔年少轻狂时,我们总或多或少的犯过错。
那些已逝的岁月,却可能影响别人一世。
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
尽管如此,心灵的煎熬也可以设定时限。
当自己冰封了自己,谁又能挥下铲子凿开冰面呢!
生活,无奈之后,还要继续。
没有什么错,需要倾一生来还。
11. やまねむる关于流浪,关于交替就像时代交替一样,我们的生活和记忆也在无意识的交替着。
有多少过往已经不会记起,有多少笑声已经彻底遗忘。
真的是流逝的时光左右了我们的记忆么?
抑或只是,我们的记忆愚弄了时间。
艳羡漂泊的人,怎知流浪的辛苦。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自由,总要索取代价。
12. 眇の魚关于规则,关于习惯砍伐森林,捕捉野兽。
大自然的规则被现代进化破坏殆尽,由此,我们也承受了诸如沙尘,山洪的报复。
不要让恐惧和愤怒蒙蔽了双眼,万物只是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
某些习惯,或许只是心头的伤。
特定的动作,可能并非为了缅怀纪念,也只是无法愈合的伤口汩汩流血时,为缓解伤痛,无意识的行为吧。
规则不应是强者的话语,而是万古相传的懂得。
13. 一夜橋关于爱情,关于轮回爱情,究竟应该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
也许我们永远找不出正确的答案,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无论如何,不要用自己的生命去祭奠爱情。
《暴雨将至》中说,Time never dies. The circle is never round. 我们无非是时间轮回的长河中一个芥子般的点。
或许,轮回便是为了让生命继续下去吧!
有些选择,于外人看是痛苦,于己,未必不是幸福。
14.籠のなか关于取舍,关于家庭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但,如何衡量舍和得的分量,却是见仁见智。
你是我哪方的净土,我又是你哪尊的佛陀?
是非对错,谁又说的清楚。
用我们彼此的爱来换彼此的包容,愿我心知你心。
有爱有亲人,他乡亦可为故乡。
15.春と嘨く关于迷恋,关于漂泊总有些幻象,因其不合常理而愈发令人沉醉。
迷幻,是场动人的诈骗,五光十色的绚烂也只能在黑暗中盛放,夜开朝和。
但,那个昏昏欲睡的早晨,阳光洒在头发上,未必抵不过夜之璀璨。
看着他的背影,是无奈凝聚的形,寂寞化成的影。
背着漂泊的十字架,每一个脚印都是心酸的味道吧!
不论何时,累了,就停下来歇歇吧!
16. 暁の蛇关于记忆,关于执迷我喜欢这段比喻,记忆不是一整团的,而是一个一个的抽屉,抽掉的便忘掉了。
那么,有的抽屉里一定满满的几乎打不开,而有的则松垮垮的近乎多余。
飞鸟飞过留下痕迹,游鱼游走扬起波纹,而我们呢,走过之后,剩下的便是记忆。
用我生换回忆,身外物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也只有回忆能陪我们走完全程。
身未动,心已远,只因记忆恒常流转。
17. 虚茧取り关于坚持,关于彷徨当痛到极致时,比之心在流血之类的形容词,我更偏爱心破了个大洞。
洞这个字,本身就有种难解的神秘与悲凉。
化为场景便是,阴暗的午后,山雨欲来,啼鸟嘶叫,周遭是排山倒海的孤寂与绝望。
精卫填海,拼的是一腔决绝。
固然有愚勇,更多的却是化永恒为刹那的坚持。
坚持,也只是单纯的寻找寸土下的寸金。
18. 山抱く衣关于故乡,关于亲情。
大爱无言。
对于父母来说,儿女成功与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却是他们幸福与否。
做为回报,再多的物质也比不上承欢膝下。
父母在,不远游,是这个世界上最朴素的爱。
就像植物不能没有根,人的根也需扎入深土,那是永世纠葛的牵绊。
故土难离。
19. 天辺の糸关于牵绊,关于相守牵绊是根藤,绕着我们而生。
或许,有人觉得没有藤又如何?
可那夜去朝至,年复一年,不是种蚀骨的寂寞么?
心手相牵,指尖传感着温度,生出牵绊。
就像盘扣,一粒粒圆圆的纽子,柔柔的钻进扣眼,牵着,绊着,也就是一辈子了。
失去过,才懂拥有的好。
20. 笔の海关于责任,关于承受脆弱的肩膀,能扛起多少重量,而灵魂,又能承担多少责任。
真正的担当,应该有举重若轻的从容,夸父逐日的不懈。
用这肩膀,就可撑起一片天。
叔本华曾说,生命本身就是满布暗礁和漩涡的海洋。
活着就需要承受,不论艰险还是苦难。
只是,又有几人能勘破一个苦字。
大智大勇者,不仅敢于承受,更能不忘微笑。
给生活一个希望,哪怕只是镜花水月。
21. 绵胞子关于残酷,关于力量“为什么要杀我们?
”“因为你们吃了人类的孩子。
”“不是我们的错。
”“也不是我们的错,只不过人类力量更强大,所以要杀了你们。
”力量就是这么纯粹的东西,是与非不是决定存在的要素,在这个人类统治的世界里,力量才是决策者。
单纯而血腥。
流着血泪做一件事时,更要懂得,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22. 冲つ宫关于永恒,关于交替永远有多远?
无法测量;爱有多深?
无法计算。
原来,爱有多深永远就有多远。
世间有太多无解的题,与其纠结其中,不如超脱其外。
换个角度,也许盘根错节也可以迎刃而解。
只是,这种超脱,又有几个人做的到呢?
你微笑着离开了,因为,“情理情理”情先于理。
其实,从21话开始,越发难写。
起码于我来说,笔力不济,而那些所得也已经不是一两个词汇可以言说。
深邃而弥漫的感触充盈于心间,浓浓的好像化不开,让人不知道如何下笔。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于无声处听惊雷吧!
《虫师》不同于当下流行的动漫,速食的不能吃第二次。
虫师的美,是跋涉过黄沙之后寻到的轻轻浅浅的绿流。
敲击心房后,深深的感动和震撼。
虫师中,没有所谓的正义与邪恶,没有刻意的喜悦和悲伤。
它只是再自己的世界观中,平淡的呼吸和生活。
然,因其自然,更能呵护心灵。
而增田俊郎的音乐,无疑是虫师中最惊艳的一笔。
空谷回响,绕梁三日而不绝,增田做到了。
音乐不仅和情节完美的搭配在了一起,更在适当的时候升华了美感。
当悲伤时,它仓惶,压抑,不安;当无奈时;它苍凉,辽远;当喜悦时,它跳跃,温柔。
这些音符,屡屡能产生峰回路转,别有洞天之感。
另一方面,虫师每一集都有不同的颜色,似乎是随着心情而变换。
第一话中娇艳欲滴的绿;露を吸う群中迷幻的紫;无一不透露出虫师的精致。
其实虫师不单纯是一部动画,更是一种态度,简单悠然,宁静淡薄。
眺望,远山深处依稀还有银古的身影。
风,幽幽而去,掩埋的故事,谁又与谁吟唱着过往。
就只写“雨临虹起”。
一个男人曾经有平静的生活,直到那一天,他看到了“虹”。
是虫和光酒构成的奇异景象,一道从地面架起的七彩虹。
他着迷了,伸出手触碰了虹。
彩虹环绕在他的手掌、跟随着他,环绕他所经之处,像活着的事物,围绕他呈现美丽的景致。
是他所见过的最美的事物……然而在莫名的一天,“虹”再也不出现。
男人从此迷失了自己,每到大雨将至,忘我地追逐彩虹。
终此一生却再没有寻觅到。
——虹是什么?
是我们此生所遇到的最美的事物,可能是一道彩虹、也可能是一个理想、一段感情、一个人。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道不能轻易触摸的“虹”。
忍不住伸出手去触碰,将是……短暂而无穷尽的美丽……以及再也无法填满的渴望、挥之不去的痛苦。
对于触碰了人而言,是幸或不幸?
这则寓言,是人生的一道命题。
没有正确答案,只有你所选择的人生。
男人的儿子在五年的执着追寻后,终于看到了“虹”。
和父亲一样,他痴迷了。
然而,他的身边有银古。
银古一把将虹郎拉回自己身边,在暧昧的人生抉择边缘,银古总是这样异常坚决。
——与其在短暂的美之后迷失自我,不如继续在空旷的人生中寻觅自我。
不执著、不痴求,在不可逃离的空虚洪流中,寻觅一点生的意义。
虫师的一集《拟春》。
银古在春天照例背上行囊离开小男孩问:还来吗?
银古回:至少不是在冬天小男孩问:为什么?
银古说:人在冬天,很脆弱啊冻结的山峦里萌发虚幻之春雪地中的灯火仿若邀君停驻生物也罢,虫也罢人亦然恩,人的一生,何尝不是时时处处萌发虚幻的繁荣华美,邀人恋恋此生,不忍放手?
恋生,终究也是脆弱啊。
虫有各各不同赖以为生的方式,自然天成,也许难免伤害别的生物,人要警醒;但它们也不过是自然中的邻居,人不能不爱恋它们的脆弱和绝美。
警醒着,注视着,爱恋着,共生着,这是《虫师》对自然的态度,如许清淡,如许绵长。
已经是第3次观看这部作品了(部分特别喜欢的篇章多看了几遍)。
个人觉得本片适合一天看一集,效果会比连着看更好。
每天晚上观一章是最大的享受,把片尾曲也听完,然后就可以睡觉去了。
(不过,真人版并不在我感兴趣的范围内。
)可能因为同样涉及神话的缘故,很多人常把本片和《夏目友人帐》相提并论,但我觉得两者并没有多少可比性,而且从个人情感来说,我彻底地偏向了《虫师》。
至少《夏目》除了比较喜欢的几集外,其余的我是不会大幅度去重看的(特别需要一提的是,《夏目》中我最喜欢的是小透登场的那几集,而最受欢迎的卖腐篇章恰恰是我最不喜欢的)。
好了,来给《虫师》的各个故事排个名(个人观感,请勿较真)——(明细部分非喜欢的程度,而是标题顺序)一:1.绿之座(緑の座)2.睑之光(瞼の光)3.柔软的角(柔らかい角)15.啸春(春と嘯く)20.笔之海(筆の海)26.踏草留音(草を踏む音)二:4.枕小路(枕小路)7.雨后彩虹(雨がくる虹がたつ)12.独眼鱼(眇の魚)17.取虚茧(虚繭取り)22.海之宫(沖つ宮)25.眼福眼祸(眼福眼禍)三:6.吸露之群(露を吸う群)8.来自海境(海境より)10.栖砚之白(硯に棲む白)13.一夜桥(一夜橋)14.笼之中(籠のなか)16.晓之蛇(暁の蛇)18.怀山褂衣(山抱く衣)四:5.旅行沼泽(旅をする沼)9.沉重的稻穗(重い実)11.沉睡之山(やまねむる)19.天边之丝(天辺の糸)21.绵胞子(綿胞子)23.锈蚀之声(錆の鳴く聲)24.篝火行(篝野行)
我在看这片的时候也跟朋友讨论过两个问题,一就是这个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二是银古为什么是全剧中唯一的穿着现代服装(POLO领T恤、牛仔裤、大风衣、皮鞋)的人物。
先是确定了这个故事的背景是发生在近代的日本。
从剧中所有的人物(不包括银古)及每个人物出场场景时的衣着来看,这至少是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维新后的社会环境。
(因为里面有出现了雇佣工人,明治维新后一些作坊才出现的雇佣关系,而且也没有充斥日本德川幕府时代泛滥的日本武士。
)之所以把故事安排在那个时代,(不排除是因为日本从那时候开始走向鼎盛时期这个因素)首先是当时的是作者想表达的这是一个强调在大自然中,所有的生物都是独立的生命体,都是平等共存的。
而那纯粹、纯朴的如同画中的美景,和谐的共生环境,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以及所谓的现代化的发展中,均已不复存在;其次,这样安排,对比放在自然科学高度发达的现代的社会中,一切现象都被唯物主义的理智型科学分析的如同照了X光的人体一样只有冷冰冰的骨胳影像,无任何浪漫的色彩及唯心的想象空间;最后,如果把故事完全照搬在古代,相对于当时的社会认知度,一般剧中所发生的故事似乎只能被浓重的神话及迷信的色彩给渲染,而这种纯粹的唯心浪漫主义推托型的故事也是作者最不情愿的。
所以作者安排了故事的背景是在还没有受到现代文明污染但也有了一定的现代科学认知度的近代。
而故事中的银古的现代形象,个人觉得这是作者的一种表现手法。
仔细去看,整个人物的描绘在这部片中,在清一色的古装氛围下,是唯一的一个使用白描手法画就的现代人物形像,线条与其他人物相比,非常简洁。
而这样一个人物在一大片细细勾勒的山水风景及细腻的画面背景衬托下,一细一粗、一古一今的比较也更加鲜明,突出了银古这位虫师的超然独世,仿佛空灵并带着虚幻味道的仿佛并不是唯美细腻的山水及风景,而是银古这位如迷如雾一样虚幻的虫师。
有一点在剧中表现的非常鲜明,就是银古对生命的态度,异常的执著。
而且不管是对虫还是对人,他都以平等的态度去思考并且去解决这两者在生存中产生的种种纠缠与矛盾,就像是一个处于人族与虫族间的使者。
但是,作者又没有把银古勾绘成神一般的人物。
银古仿佛对一切都无动于衷,没有任何大起大落的情绪,可是偶尔也会耍点小手段,贪点小便宜,并且也会不耐烦。
比如,第一集中,说是不收取报酬,但却偷偷拿走了古董的绿酒盏;花大钱收了件名画师画在衣服上神奇的画,却在衣服画破损后一脸坏笑的要求画师另画一件赝品去转手给医生,等等诸如此类的小细节有很多,但让人在看完后不由得会心一笑,就像看到一个爱耍小心计的顽皮孩子。
也许,银古也是“虫”,而整个人类其实也是“虫”,生活在这个所有生命共享的环境中,为了生存而不断的去索取,去争夺更多更好的生存环境。
殊不知已在不知不觉中索求过多而对环境中的平衡造成破坏。
“一荣俱荣,一损皆损”,银古所做的一切其实只是给现代人们敲响的一记警钟:每个生命都在追求生存最大化,而这当中最索求无度的其实是人类自己。
此时再一想,银古对虫所做的放任而不是一味赶尽杀绝的态度,表面上看是在维护着虫的世界的平衡,但实际上,这何偿不是在努力维护着人类及整个生灵世界的平衡。
每当夜深人尽时,银古总爱坐在那条有生命本源的虫构成的光酒之河边上沉思,这条河,说是影响着虫的盛衰但这又何偿不影响着人类本身。
光脉上的群山秀丽,土地肥沃,物种丰富,人们生活富足安乐,一旦被破坏了,由虫的生命之源构成的光酒之河离开了这块土地,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大自然,还有人类本身。
其实看得再超然一点,整部动画片其实仿佛是银古在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的关于生命的故事,帮我们分析着生命的构成、生命所存在的原因以及维持生命的延续等等。
爱极了这部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动画片,唯美的画面,简洁的人物构成,从生命的角度对故事的剖析与讲述。
很平淡,片中没有大悲大喜,乍一看,似乎很沉闷且了无头绪,但再看下去,却发现这是一部很温暖的片子,到处都流露出一种对待生命与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银古的生活似乎也是现在的背包族们所最向往的生活状态了吧。
小時候看多這種題材的日本漫畫了,所以內容并不是多么吸引,甚至一直犯困。畫風黑還是很漂亮的,就是有些惡心了點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989914.html(觀看地址)
没有对错,只有生命。每个故事都短小而精悍,还偶尔夹杂银古的身世,银发碧眼,淡淡烟雾,不能常驻,却可守候,你,寂寞吗?
难得一部漫画跟动画都喜欢的作品……真人版不喜欢。还有那大片大片的绿色,因为漫画实在太喜欢了所以还是保留五星吧
一开始看的比较沉闷,可是渐渐爱上了这部动画的“静”。通过一个个梦幻般的小故事体味到人间冷暖。。。人情世故。。。
这分绝对虚高啊..看了7集中途睡着3次..还是冲这分强忍着看的,不得不弃... 豆瓣果然就是个文艺地儿~
应该出126集
焖熟我了。放弃了。
想睡觉。
还可以吧
感觉是很难表达的,就像对方触摸不到的碗,永远也无法递给他一样。
每个单元都是一个模子下来的,平淡无味
非常安静的动画
这个是真的好
已经是2010年初时看过的了,安静的画风感觉很好,也很有哲理的内容。
讨厌治愈
看了两集,再看评论,只能呵呵~看动画片还得有人生沉淀才能体会,这上万的高分评论里有几个人是有人生沉淀的。说不出所以的,就说是意境,是装B到一个意境了。
不如《鬼谷子》和《狼道》
太温情太缓慢了。看了两集。
颓郁之绿,浅绛之水,原生态的化境,凌驾于商业诟病之上的参禅。虫师是哲学意义上的成人向,疗伤不属它的本职,唯一介淡漠的旁观者与偶然的指路人是它的身份。我们将自然万象拟作虫,将人伦情感拟作虫,将一切痴缠,幻灭,晦涩不明的形态拟作虫。虫将你拖入深眠般的古典隐喻,醒时自觉已是清明。
不知道哪里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