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纽约纽约

纽约纽约,纽约童话,New York New York

主演:阮经天,杜鹃,苗侨伟,叶童,彼得·格林纳,袁文康,黄龄,是安,邵汶,杨旭文,马歌,欧阳靖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英语年份:2016

《纽约纽约》剧照

纽约纽约 剧照 NO.1纽约纽约 剧照 NO.2纽约纽约 剧照 NO.3纽约纽约 剧照 NO.4纽约纽约 剧照 NO.5纽约纽约 剧照 NO.6纽约纽约 剧照 NO.13纽约纽约 剧照 NO.14纽约纽约 剧照 NO.15纽约纽约 剧照 NO.16纽约纽约 剧照 NO.17纽约纽约 剧照 NO.18纽约纽约 剧照 NO.19纽约纽约 剧照 NO.20

《纽约纽约》剧情介绍

纽约纽约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许多人都为出国狂热。路途(阮经天 饰)是最年轻的五星级酒店领班,处事精明、为人仗义,无论是手下阿坤(杨旭文 饰)等一众小弟,还是打算开娱乐城的金小姐(叶童 饰),都对路途很是信任。从美国归来的精英商人米先生(苗侨伟 饰)更是看中他,邀请他担任纽约新酒店的负责人。为了去纽约,许多人怀着不同目的来接近路途,其中也包括令路途着迷的女孩阿鹃(杜鹃 饰)。纽约梦能否如愿以偿?路途和阿鹃的爱情又将何去何从?一段在欲望都市中关于选择的爱欲纠缠,就此展开……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家庭秘密春天的麻雀革命道路靠脸老师我的甜蜜奥地利假期两个女人她与谎言敌营十八年天佑鲍比投向未来开往明天的列车时尚姐妹困住有情人爱情大玩家无双谱圣枪修女它自地底来亡国的阿基德第1章:翼龙降临今天也要努力当只猫未来的未来查理的生与死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布朗神父第六季信·守简单的心某某皇后与瘦子大兵小将尼斯湖事件黄真伊

《纽约纽约》长篇影评

 1 ) 听了很多的道理,还是要过自己的人生

很少写影评,用自己稚嫩的文笔表达一下自己的观后感,欢迎大家斧正,多谢!

4月9日跟着芭姐去看了国贸百丽宫影城的《纽约纽约》首映礼,有整场的电影看,还有明星见面会,简直就是一个大写加粗的赞啊。

看电影之前我并没有看什么宣传预告,只是坐等未知的情节。

电影的年代设定,还有出乎意外的男男恋情,这些都被我忽略不计。

如果一部电影下来,有几句台词,几个镜头能触动人心,那我就确定它是一部值得期待的电影。

《纽约纽约》这部电影设定的时代背景是90年代的淘金热,大家都梦想去美国发光发热,当身边的人都想尽办法去纽约的时候,路途却不为所动,他是这些狂热分子中最冷静的一个。

只有经历过才会懂得,因为他的父母就是去纽约淘金失败的反面教材,妈妈改嫁,父亲露宿街头。

对于陌生的未涉足的领域,他恐惧而没有安全感,他安于自己的圈子,在高登,他凭自己的帅气和实力左右逢源,安定的工作和成群的美妞,让他满足于现状。

他的好哥们(忘记了名字)去了美国,在故事的后半段,路途为了找自己的女朋友阿鹃,辗转找到了自己的好哥们。

路途哥们到纽约之后才知道受骗了,遭到毒打烙铁等残忍对待,好不容易逃离出来拥有了一份小酒店的门童工作。

从大上海的高登酒店领班到异地他乡任人宰割尊严扫地,这样的屈辱让路途心痛。

好哥们站在能看见火车铁轨的狭小出租屋窗前,兴奋地向路途描绘自己胸中的宏伟蓝图,火车轰隆隆的声音传过来,这样的声音很快就被湮没。

处在一种很苦的处境里却不自知,这究竟是一种乐观还是麻木呢?

我知道住地下室的感受。

曾经我居住过一个5平米左右的一个小单间,一张单人床一个小布柜一张写字台,只要进入这间小房子,就有种与世隔绝的隔离感。

分不清白天黑夜,无法舒展身体,没有人可以对话,大白天的,安静得好像被世界抛弃了。

到了夜晚,才开始有了人气。

墙是隔离板,隔壁摆地摊的小情侣回来了,炒菜打嗝放屁说情话,一片清晰,你端着菜盆他拎着尿桶在通往公共卫生间的过道擦肩而过,好不热闹。

我曾偷偷往别人的门帘里观望,看到了有间房只比我的大一丁点,里面却塞了两张上下层单人床,住了三个胖姑娘。

不知道她们是多久适应这种憋闷到无法呼吸的地下空间的,也不知道她们是不是跟我一样暗暗地想,尽快地,尽快搬出去。

人究竟是尽快认清现状调整思路好呢还是一条道走到黑好?

从电影里,我感受到了路途规劝的无力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你走,我不送你,你回,我去接你。

作为朋友,最多,也只能做到这样。

面对朋友,路途很仗义,面对爱情,在遇到阿鹃的眼神之后,曾经的玩世不恭都抛诸脑后,他为阿鹃深深着迷,阿鹃是个特别的女孩子,漂亮且有梦想。

一对年轻貌美的男女,走在一起是爱情的本能。

她们互相吸引,为对方倾心不已。

所有爱情男女里该有的故事,他们都在上演。

但是在面对现实的时候,阿鹃却毅然做了自己觉得对的选择。

她利用路途得到出国的机会,抛弃路途,迅速搭上外国富商。

看到这里,我的心一阵紧缩。

这么好的路途,为什么要选择放弃?

路途为了阿鹃,不再留恋其他女孩,为了达到阿鹃的标准,努力抓住拼搏的机会,甚至为此跌入了巨大的骗局。

路途没有怨恨阿鹃,依然执着地想去呵护她,保护她,努力达成她想要的生活。

但是阿鹃呢?

阿鹃也因为这样美好的爱情而有片刻的恍惚,他曾问路途要不要结婚,路途没有接话,自那以后,阿鹃明白地回答路途,是的,有一天,她的确会离开。

不光是她,还有阿坤的女朋友也一样,她们都很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能说她们对于路途、阿坤没有感情,只不过,她们更爱自己,在面对需要放弃一些东西继续往上爬的时候,她们会很自自然地选择了放下本能。

阿鹃说,每一个背井离乡的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想爱又爱不起的人。

看似无奈之举,实则透露出了她对自己命运的选择。

她想拥有更好的生活,而再努力的路途,也给不了。

当路途去美国找阿鹃,发生争执后失手打死米先生,自己也被黑手党给打死的那一瞬间,不知道阿鹃会不会想起金小姐在她耳边说的话:如果我像你这样年轻,我一定会紧紧抓住这样一个男人。

年轻的时候,是听不进劝阻的,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还是选择过自己的人生。

<图片1><图片2>

杜鹃姐姐人很好,竟然同意了合影留念!

<图片4>

 2 ) 异乡人

上周去看了《纽约纽约》,光名字就能想象这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之前看了《布鲁克林》,也是和American dream有关的故事,爱尔兰姑娘独自去纽约寻求自己的未来,最终在异乡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最近很喜欢这种追寻异乡梦的电影,也许因为即将启程去英国的缘故,总能在影片中找到共鸣,在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一提到纽约,第一反总会应联想到《北京人在纽约》的经典台词,“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我没有看过这部90年代引起轰动的电视剧,但光凭这句台词就足以让我完成对这部经典电视剧的全部想象。

90年代初的中国,出国潮风起云涌,登上离开故乡的航班美国梦就在脚下,很多人不惜倾家荡产也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相同的时代背景下《纽约纽约》更多的在描述踏上异国土地之前这段时间的生活与欲望,所有在大洋彼岸这一边张望的人都认为只要去了纽约,就能成功,就能扬眉吐气,哪怕只是说出自己想要出国这个想法都会跟其他的人不一样。

而只有路途不这么认为,如果不是碰到鹃,路途大概能在上海滩酒店业混的风生水起。

然而命运的捉弄,他一直不愿意去想的那个远在天边的纽约还是生生的撕碎了他在上海的生活。

路途有句台词我印象特别深“在上海是推门拎箱子,到了纽约还是推门拎箱子,我不觉得这有什么变的高人一等。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所谓的美国梦带给他的家庭的伤害,也懂得所谓的淘金梦并没有众人口中说的那么美妙。

只不过对于路途来说,纽约最后还是成了他的地狱。

鹃和《布鲁克林》中的爱莉丝一样,在自己的家乡遇到种种的不如意,鹃知道自己聪明美丽有资本,认定只有到了那个全世界最繁华的地方自己才能华丽转身,对上海她没有太多的留恋,而唯一让她有一丝犹豫的是那个想爱却爱不起的人。

而爱莉丝不止是带着对家乡的失望还有一份无法割舍的亲情和牵挂踏上了去纽约的轮船,如果在家乡爱尔兰能够获得哪怕稍微像样一点的工作,她都不会选择远渡重洋背井离乡。

然而爱莉丝比鹃要幸运太多,在同胞的帮助下收获了事业学业还有一份真挚的感情。

对爱莉丝来说,纽约是天堂。

到现在我都在想纽约之于鹃到底意味着什么,她得到了她想要的,也失去了她不想失去的,纽约,变成了她的天堂,还是地狱。

想到两个月后的自己,在英国的小镇上开始新的学习生活的样子,得到了想要的,失去了不想失去的,而这一切对自己又意味着什么。

我能体会到鹃对纽约的渴望,也能感受爱莉丝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她们不是我,又仿佛是我,这大概异乡人总会有的心理常态吧。

 3 ) 如同话剧的情怀片

不知道《纽约纽约》是否有原著小说,整部电影看下来,割裂感还是比较严重,不断的转背景,演员的情绪冲突也很戏剧化,如同在看话剧。

大的背景可能受限于经费,很多虚景。

小的场景还算到位,复原了90年代初很多旧物。

刻意的上海腔调,听起来像是播音员在念白上海话。

——须知上海人讲起来话都是一大段一大段的,像连珠炮一样啪啪啪。

绝不会讲话像发微博,死死限定140个字。

很多破碎唯美的画面,前因后果交代不清,但好在,这是一个单凭符号化人物就可以撑起剧情的情怀片。

老戏骨米先生,金小姐自不必说~ 都是江湖混了多年的,自己选的路哪怕流泪也要走完。

米先生对路途的同性之爱,只到最后才略显端倪和突兀。

但是鉴于之前他送表送车理发店偶遇的铺垫,最后都是为了200个淘金者的血汗钱,顺带留下一个替死鬼——路途。

(说实话,不知道为什么路途能轻易脱身去美国,按说这种算严重诈骗了。

哪怕他不知情,也不会完全没法律责任,但电影没交代。

)米先生最后的表白也很有悬念,焉知又不是一个坑或是嫉妒心起?

对于鹃的后来居上,心有不甘。

只是凭着年轻美丽的女性容颜,就顺利弄到了他梦寐以求孜孜不倦的——大佬的赏识和年轻真心的男性情人。

其实配角都还蛮可爱的,比如小弟,又比如kate~ 所以符号化人物也有好处,只要符合人设就可以。

而两位模特出身的主角,充分展示了面瘫是如何撩妹/撩汉的。

领班路途形象缺乏说服力,在一堆青春年少俊气逼人的同事里面,领班路途好像总有些胡渣残留的唏嘘。

而鹃从某种意义上也是” 口嫌体正直 ” 。

情我所欲也,地位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情而取money也。

金小姐给她的金玉良言,她没有真正听进去。

再怎么情动,一个bell boy到底不在她的选择范围内。

能问一句结婚,已是她的爱意最大化呈现。

2位主角只是符号化集大成者,一个叫守成,一个叫物质。

2个小对话比较打动我。

莎莎和小弟告别,告诉他美国太远,这点钱不够(小弟只能承担市内出租车费)。

二是米先生的发言,淘金者身上不会有黄金。

孤注一掷去淘金,要么暴富,要么身无分文的回来(如鹃与路途的10年后,一个功成名就,一个骨灰还乡)。

事实上也是这样,与其淘金,不如卖牛仔——levis就是世上第一批淘金工人专用淘金裤。

 4 ) 纽约纽约——不如叫“上海上海”

我用了两天的勇气看完了这个电影。

其实这几个演员我个人是喜欢的,喜欢得各有各的情愫。

可放到本片里,阮杜的联袂很不舒服、阮苗叶放在一起又使人很难被拉入戏。

第一天,我看到男主(阮)穿的冬装"The North Face",就觉得和那世纪的九十年很不相适。

据粗知:“TNF”(乐斯菲斯)是2000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坚持到叶童开着沪A车牌的私车出现,我于是停止了第一天的观影。

(公元1994年上海的车牌号是——)第二天,回来继续。

去掉逻辑地观文艺片,到阮被杀害在纽约时。

我脑子在想,这剧其实是应叫“上海上海”(我还是喜欢那对白的侬音的),何以如是说?

整片的主人公是上海人;那所谓的出国风也是出于我们东方的大都市——上海;娟,无所谓是非长短,但很代表那一时期、那一类老多(女)人。

“纽约”这个专指西方,被我们的各种样式的上海人民理解的各不相同。

我喜欢娟、喜欢她的一种态罢。

实若出戏,则木然如偶,或似充气。

难为了阮兄弟嘞。

一笑一家之谈

 5 ) 《纽约纽约》

看了几篇影评,再来写。

意外发现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是零星几人或者一人走进了这场电影的影厅。

其实,“纽约纽约”不是个地名,而是一种类似爱情的东西—「听说过,没见过」。

不知道这么说,是不是正确,它就是“梦想”。

参加工作后谈梦想有点荒诞,因为生活和人际关系变得不再纯粹。

我再也不会花一个下午在网络上寻找盗版资源;打听一家新开的饭馆口味如何;又或者用掉很久的时间追新剧。

以前梦中遥远的地方即使有能力,也不一定会去追寻。

电影中所有到了“纽约”的人,托马斯,阿鹃,她们站在梦想的中央,却身不由己。

能够回想起来的只是追梦途中最平淡无奇的小事。

阿鹃在纽约的妆容冷艳高贵,但只有路途拉着她奔跑的时候,才感受到她的生气。

鹃她是个清凉的女子。

路途(他的西装不合身,是不是导演借的,对待男一号能不能上点心,都快把阮经天装进去了),他是很多人通往纽约的路途。

尽管一再不情愿,他还是把自己带到了纽约。

纽约不是他的梦想,但阿鹃是。

阿鹃在纽约。

由此可见,路途和阿鹃是一类人,是为了梦想不顾一切的人。

路途常说,不管在哪里,只要肯努力,都能生活的好。

他是对的,环境固然十分的重要,可更加重要的是你本身是一个怎样的人。

所有的事都是一回事。

当路途兢兢业业爱着自己岗位的时候自在又帅气。

因为自身无能而责怪环境,没能让自己有所作为的人大有人在。

可惜你爸不是郭德纲,要不你就是德云一哥了。

影片中有各种人物,但是角色塑造中,人物个性,性格特点都不突出。

但是黄龄每次嗲声嗲气的一出现,我就忍不住乐开了花。

电影想表达的太多,但都触碰了一下,没有深挖,杂而不专。

不过,给到我这个观影者思考的点也非常多。

近两个小时,仿佛回了一趟老上海,电影画面考究精美,上海女人柔软娇媚,我很喜欢。

是个文艺片,值得进电影院。

还有,电影快结尾处米先生对路途说“不如我们重新开始”,我真的不是很懂。

这个米先生,也太复杂了。

 6 ) 也许是遥远的年代,满屏的迷茫情感就是进不到心里

或许是年代太遥远,神经大条和粗枝大叶的逻辑剪辑和转场,除了阮一双色迷迷的眼睛和娟一副想卖又不想卖的做作,满屏的不知所以,不知所终,也好意思出来卖,真是亏了杜鹃的高贵气质和阮经天半死不拉活的迷离少年脸。

什么破玩意儿,想走《甜蜜蜜》的套路,又不知道被甩出了几条街……文艺片也不再文艺,当中国观众都是脑残和傻x。

当然,看过演职表,再倒回来慢放仔细看,终于看清了那个老的只剩皮包骨头的金小姐,居然真的是叶童,丑瞎了眼,过气儿了,角色都没得挑,还得出来混,不容易……还让人看许仙吗???

 7 ) MAXMARA和北脸终究不是一个路子

一个90年代上海盖比茨的故事。

鹃再贫苦还是要赊着洗衣费穿着那件MAXMARA(虽然没有路过任何LOGO但是看廓形应该是),即便是靠睡也在所不惜,因为她知道这衣装是她的靠她的皮,更是她心里的念想,她和穿北脸的终究不是一个追求,即便北脸说我会给你买件新的MAX,可是他能给她的皮依然给不了她想要的生活。

最终她跟了给她皮草和CHANEL的老大再情理之中不过···就像米先生说的,那是她自己选的。

MAXMARA的和穿北脸的终究不是一个路子——“长得丑瞧不起你,长得漂亮,又说你会出去卖。

除非你有钱,要不没人看得起你。

”女人就是这么难做,丑也是你的不是,美也是你的不是,只有有钱才能让所有人闭嘴,管你是怎么才有钱的呢?

有钱了谁还记得啊?

鹃看的太透彻了。

鹃去了纽约后几次出场衣服换了N身,包包却始终是那个经典款金链CHANEL,似乎预示着她的身份。

香奈儿的创始人COCO同样是童年凄惨才华横溢的名三儿(还是间谍呢),人没点不寻常的阅历怎么撑得起设计的活?

不踏着点男人的资源又怎么能乘着年轻成名?

 8 ) 潇洒走一回,谁又能真正潇洒?

那一首贯穿全片的《潇洒走一回》,其实也是那时候纽约客的一种向往,但是谁又能真的潇洒?

<图片4> 在那个燥热的年代,上海到纽约,多少人为此奔波。

甚至为了这么个梦想有了对爱人的欺骗、对朋友的假装。

但当你抱着“出发淘金的人,身上都没有黄金”的想法获得了你的那些曾经的“梦寐以求”,其实你也就是在失去自己的“真”。

<图片5> 也许正如电影里的一句话“只要你肯努力,到哪都可以发达。

”,其实这句话也许是很多人并没有想到过的,但当想明白了也许过去的人、过去的事,也许就在转念之间就真的过去了。

当全片进行到最后,那两声枪声,也就是“梦”碎了的那一刻,什么也不在能挽回…<图片2>

 9 ) 梦想那么纯,爱情那么污

关于90年代的美国潮,那时的纽约已经成为飞黄腾达的符号。

说到梦想,故事里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好像他们的梦想都在唾手可得却又触不可及的地方。

反反复复的《潇洒走一回》的歌声,可没有一个人是潇洒的。

一群有梦想的女人们。

阮玉鹃,几乎没有什么笑容,她忧郁又狠毒的样子很迷人。

几乎每一个新出场的镜头,都是在镜子前细细的画口红,她一直都努力活成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样子,不让生活的狼狈相出现在自己的身上。

她要爱情,也要赚钱,要梦想,也要独立。

她说,我不需要你同情我,你只要记得我现在的样子就好。

在她的心里,大概到了美国,自己就可以改头换面活出想象中的样子。

后来,她成为了纽约客,跟了黑社会的大哥,风姿绰约的现身,然后当她想把过去失去的都拿回来的时候,那也不过是另一个梦。

金小姐,从别人对她的称呼里就带着一个未灭的明星梦,半老徐娘,依旧被称为小姐。

她最后一次出场,从包间的房间赶走KATE,被说“你过气了”。

金小姐不知道怎么安慰在流泪的鹃,听到隔壁的歌声,讲起自己过去做歌星出去演出的经历,去香港,去东南亚,那么多人捧场。

然后是她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哀嚎。

年轻和梦想,都在岁月之下苍老,再也提不起力气。

莎莎,一个小女孩,看上去打扮的像是风尘女子,哪知最后说考过了托福,也拿到了学校的offer,要走了,阿坤给的打车费也不够到美国去。

一群有梦想的男人们。

路途,他说他最不想去的就是美国,他的爸爸妈妈都在那里,有破碎的爱情,让他惧怕婚姻。

但他戴妈妈寄来的写着NY的帽子,他只抽marlboro。

他从不提美国,他看上去比任何人都美国。

、最后为了爱情前往纽约,并为此献身,那些遗憾,也都来不及了吧。

阿坤,从一个小小的门童跟着老大做起。

他的一部分梦想,是成为路途的样子。

最后他替路途挨打,他说,我就是路途,你们来打我吧。

他终于,有了和路途一样的勇气。

米先生,神秘的华裔。

用曼哈顿大上海酒店的幌子欺骗了许多怀揣纽约梦的人。

他在纽约和路途相遇的时候,他摸着他的脸含情脉脉的说,你瘦了。

那种细腻美好的基情,好像也蛮动人。

最后的枪战场面,米先生对路途说,我们重新开始。

那时,一切的隐秘情感真相大白。

写这篇影评的时候我想起关锦鹏的《蓝宇》,而《纽约纽约》也是出自他之手。

故事的梦想那么纯,爱情那么污。

 10 ) 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注定是一场悲剧

偶然路过电影院,站在门口看了一遍所有电影的预告片,不小心被《纽约纽约》这部电影深深吸引了。

那种怀旧的氛围让人很好奇,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90年代初上海淘金热的故事,大家向往地球另外一端的美国,那种热切的期盼,好像到了美国就已经意味着成功了。

我差不多就是个90后,村里长大,既不了解90年代,也不了解上海,但是那一曲《潇洒走一回》深深的引起了我的共鸣。

我从小在外婆家长大,舅舅比我大十几岁。

根所有年轻人一样,他也很爱赶时髦,在家买了一台唱片机,放黑胶片的那种。

在农村能有这样的音响装备,现在想来也很是奢侈。

舅舅最爱的一首歌就是《潇洒走一回》,邓丽君也是他的女神。

每天家里反复放着各种九十年代流行的音乐,《潇洒走一回》是我两岁左右咿呀学语时候学会的第一首歌。

我拿青春赌明天你用真情换此生岁月不知人间多少的忧伤何不潇洒走一回——《潇洒走一回》这首歌词,就是这部电影的精髓。

扯远了。

本来是想说说这个电影里的这一段错位的爱情。

他们一见钟情,且爱的深切,但是他们的追求不同。

几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社会底层的年轻人都想抓住一切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当有人告诉你只要去美国都能发家致富,只要如何如何就能去美国。

谁能不心动?

路途不心动,因为他妈妈去了美国,却连过年都不曾回来看他一眼。

虽然经常会给他寄包裹,给他买他钟爱的棒球队的帽子,可是一家人不得团聚这些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路途不相信,去美国能比在上海更好。

可他最后还是去了美国,一心想找回阿鹃。

他还去看了他的妈妈,在唐人街的煎饼铺买煎饼,可能还和其他人生了一个小孩。

他连进去问候一声的勇气都没有,掉头走掉了。

从小被父母抛弃,也不愿意和这样的父母相认,宁愿他们都已经死掉了。

在美国混,不一定比在上海更好。

像阿鹃一样看似混得很好的人,也有无奈和心酸。

路途后悔是自己把阿鹃送进火坑,殊不知这条路是阿鹃自己选的。

不论是走秀,还是去纽约,阿鹃自己说的,没有人能逼她。

她愿意做就做,不愿意做就反抗。

这样一个看似犀利而又有个性的女人,比别人都混得好似乎是理所应当。

可是,她还是没能摆脱大时代的压力,最不愿意靠男人的她最后还是靠了男人才混得出来。

这样奋力去拼搏的代价太大了。

路途谁阻止不了,他阻止不了父母去淘金,也阻止不了阿鹃去纽约。

在上海也是拉门,在纽约也是拉门,有什么不同?

他觉得,只有努力,在哪里都可以做得很好。

九十年代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刚刚兴起,大家都被金钱闪晕了。

每个人都觉得这是掘金的最好时代,自己这么努力,就缺点机会。

理智和疯狂的人终究要错过。

所有小人物的故事,只有放到大的时代背景之下才更有意义。

在九十年代,有无数个阿鹃,也有无数个爱着阿鹃们的人。

这个时代给人太多选择,反而让本来在同一条路上的人各奔东西,越走越远,无法回头。

当我们一味去追求什么的时候,或许需要片刻的冷静,想想这件事情的后果,你是否承受得起。

另外电影里有太多的细节值得回味,节奏和画面感都非常棒。

这些都是一个好故事必备的素质。

《纽约纽约》短评

套用与我一同去观影的朋友的话,这个电影挺好,安静,缓慢,留有时间让你想象。说得也是,毕竟有关导挂名的电影不会差到离谱。虽然剧情狗血了一点的,但是能看到导演的诚意。虽然杜鹃的僵尸脸演技让人无感。但至少有努力的小天。

7分钟前
  • 卡卡
  • 较差

全片表达主旨很明确:男主就是:卧槽我好帅 女主就是:我美 导演:我这是怀旧文艺片 看的整个过程都在懵逼状态中,不过,镜头和色彩美是真的

9分钟前
  • 打个比方
  • 较差

故事比预期的强一些,九零年代的出国潮,影片色调很有那个年代的味道,杜鹃的脸适合大屏幕,然而演技依旧需要磨练。

13分钟前
  • 鸟倦知还
  • 较差

本来可以很好,一到了纽约,一切都玩儿蛋操了。

14分钟前
  • 豆友1969662
  • 还行

剧照师出身的导演罗冬在摄影方面自然是拿手的,机位构图都唯美且考究,张叔平的美术设计和关锦鹏的艺术指导,也给影片的文艺范儿增色不少。但是故事并没有讲好,导演太看重氛围的拿捏了,导致了前90分钟的冗长,以及后10分钟冲突爆发的跳戏和尴尬。复古范儿的营造和BGM都不错,黄龄那个角色很婊很亮~~

19分钟前
  • 曾海绵🌈
  • 还行

没对我的胃口

24分钟前
  • 开心快乐每一天
  • 较差

想了想还是三星改四星了,纯属赶上了自己的低潮期

25分钟前
  • Namdak
  • 推荐

永不停歇的美国梦

27分钟前
  • 蒋瞰
  • 还行

如果你一辈子都相信爱情,要么你活的很辛苦,要么你死的很早……杜鹃的戏路很窄,但是演这种文艺片刚刚好。

30分钟前
  • georgejiwu
  • 推荐

如果想拍爱情片,就统一爱情就好啦。强装的文艺腔是伪的。没有底蕴的电影,也只是一个花瓶而已

33分钟前
  • 榴莲千层酥
  • 还行

无论几零年的小时代都一样

38分钟前
  • ZZ
  • 较差

我的天居然有人说这是烂片?有没有好好看啊。。。除了开始电影氛围弄得有点色彩过重之外,剧情立意都很好好么。。。结局反正是超乎我想象。三哥演的超级棒,杜鹃气场十足,小天就不说了,就是冲着他去的。电影后的见面会天天说的话可以看出真的是很用心,剧情很多可以推敲的地方。

43分钟前
  • 虐熊狂魔的迪迦
  • 力荐

喜欢这个故事,虽然我也知道你们为什么不喜欢。文艺装逼的表演方式并没有失去信服力,依然让人感到心疼。叙事流畅,没有废话,细节前期铺垫也很到位。画面美,服装布景美术精致。对于这个故事,导演已经做到很好了。(我觉得恨不得用狗屎来形容本片的人,你们真的应该没什么品位吧。五星送上拉回分数)

47分钟前
  • 嘚叔
  • 力荐

纽约曾是多少人的梦,我从未曾羡慕,但也坚持去看一眼,似乎看过一切就不一样,其实一切都还一样,一切又都不一样了。你以为你跟他们不一样,其实大家都一样,你以为你跟他们一样,其实每个人都不一样。

48分钟前
  • 爱美丽姐姐
  • 推荐

文艺气息很浓厚的剧情片...结局很.......2022.3.18.收录港.BD

51分钟前
  • 獨要
  • 推荐

杜鹃美出天际

55分钟前
  • 仿真男孩哪吒
  • 较差

打分这么低果然是有道理的。故事本身太简单,缺乏张力,故事选取的时代背景和人物,也很难引起共鸣感。最后,该大尺度浓墨重彩的床戏,也没有。你让大家看个寂寞啊…

58分钟前
  • celestebook
  • 较差

够难看

60分钟前
  • 大米
  • 较差

一星給阮經天的顏(雖然膩得不行) 一星給葉童在夜總會里又哭又笑的那一幕. 故事蒼白到不行 毫無深度可言 攝影并不能拯救一部電影.

1小时前
  • 阿蕭
  • 较差

四无产品,无剧情逻辑演技情怀,不说人话的台词特出戏,关锦鹏救不了脑残导演,垃圾编剧简直智障,整部影片看得莫名其妙且无聊,而本片的厉害之处在于导演能将每一幕都拍成过场戏,全片弥漫一股分分钟让人拔腿离场的散漫和分裂气质,可当你无聊到昏昏欲睡时某名模突然拔高的嗲音又堪比闹钟让人忍无可忍

1小时前
  • 影评终结者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