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值得歌颂很有教育意义的片子,随着社会脚步的不断紧凑,内心世界的沦丧。
有一种大爱正被我们无情的冷漠着。
那就是至亲至死不渝的爱。
力量是伟大的,同时也是最无私的!孩子总是心安理得享受着妈妈给予的爱,却从未想过怎样回报妈妈的爱,也许就如人们所歌颂的那样,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莫过于母爱。
当看完这部影片之后,内心一片惆怅,不知用何来形容此时此刻的内心变化。
不知道是对于斯琴高娃扮演的女儿感到悲哀,还是怜惜那命苦的老太太。
还是对于这种爱的无奈呢。
每个人都曾享受过妈妈的爱,轻轻地一个吻,暖暖的一个问候,当你哭泣的时候,她会为你轻轻擦去眼泪,说着孩子不要怕当你高兴地时候,她会比你笑的还灿!
妈妈,我们的每一声呼唤,都牵动着妈妈的心,人们都说,儿女是妈妈的心头肉,想是正确的。
记得小时候很顽皮,总是惹妈妈生气,并不能体会到妈妈被生活压迫的痛苦。
只知道,在我的童年里一直是金色的。
还有父母忙于田间疲惫的身影。
也许就如电影中的一样,母爱就是这样的一种循环,孩提时,我们问心无愧的享受着妈妈给予我们的爱。
但我们为人母时,却又将我们曾经得到的爱完全的毫无保留的给予我们的宝贝。
这其中,没有人会去计较什么。
这似乎就是母爱的循环接力赛。
但特殊的是这场比赛是没有终点的。
因为love ie fover!我爱妈妈。
同样妈妈也爱我。
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如此。
但是为什么我们的爱,有时候是那么的无奈呢,难道世界上真没有十全十美。
主人公深爱着妈妈,妈妈也深爱着女儿。
但女儿因为忙于工作,总不能尽孝。
造成最后遗憾终生。
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总认为妈妈还年轻,会一辈子陪伴在你我身边。
可是我们不知道,那一天终会到来的,发现那记忆中年轻能干像巨人的一般的母亲却变成了一个软弱不禁风吹得老人。
然而我们的内心是怎样的凄凉与痛楚。
发现母亲不再年轻,发现我们不能再充分的吸取她的爱。
她真一点点的老去,需要我们关怀得时刻,我们却因为各种的各种事情,忽略着她的存在,烦于她的唠叨,认为她不体谅,总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却不曾记起,我们曾经怎样掠夺她的爱,这是多么不公平的对待。
她唠叨婆妈,总是会为一些无中生有的麻烦使你恼怒,那时因为她们正在老去,时光的错位让我们处于不同的位置,小时候她是你年轻温柔的妈妈,长大后她是你年迈已久身心疲乏力竭的老人,她的爱变的枯竭而强大的不可理喻,是因为她们在走向一个不远的终点,而你却依旧年轻,一如她曾经的年轻与温柔。
把你的心放慢点,不要整日觉得停下来世界末日就要来了,放下来多留点时间和温暖给予那个时常看你忙忙碌碌背影的老人。
那双浑浊温暖的眼神里泉涌着满满对你的关心与疼爱。
想想吧,谁会这样至死不渝的爱着你,只有那个人,带你来到这个世界,给你甘甜乳汁的至亲,那个世界上最温柔的女人。
想想人生数十载,在时间的位置上你接下来的时间很多,而她们的却是有限的。
陪伴你的更是少之又少,为什么不抽出一点时间避免接下来的悔恨呢。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隐含着泪水体味着这人世间的大爱和我们的漠然。
朋友,如果你觉得你身处于此种情况中,请你走出这种恶性循环吧,关心你身边的老人,你的母亲吧。
不要给自己留下永久的痛!
写于20091206
昨日,得之好友的公公(即丈夫的爸爸)病逝了,好像是癌症。
可以想象儿子一定很痛苦。
我劝慰她说:“病人离世是解脱,知道自己的儿子完成了终身大事,以后的事情自然联想到过得幸福生活,所有的琐碎和烦恼也不用他老人家操心和担忧了,这个时候的他们在老爷子眼里最完美,只差个抱孙子。
兴许有来生,投胎做了他们的小孩,又是一家人,两人倾心对孩子,一辈子的劳累,得以回报父母曾经的生养之恩,人生就是一代欠一代,轮回不惜。
” 不知是因为自己没有过如此的经历,还是当真看淡生死,终究对此没有过多感触。
小时候听小伴哭着说父母离婚,我不能理解,父母只是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离婚了,爹还是自己的爸,娘也依然是自己的妈,为什么非要自己最亲的两个人生活在一起,才觉得幸福?
那时候,爸在监狱,妈拉扯我苦等,周末还要去探望,我走在去往大狱的林荫道上,对妈说:"妈,你们离婚吧!"她如何回答我忘记了,只依稀想起她的惊诧神情,那年我7岁。
其实妈不离就是为了我,但我的心情她不知,我看妈如此,也不开心的。
长大后,常看电视报纸介绍某人恐惧了婚姻,某人有为非作歹之行。
终归于某人年幼时父母离异,造成阴影。
就奇怪那阴影如何造就,年幼时期的我常被人家背后戳脊梁:犯人的孩子、没人管、不许与她玩耍芸芸,我咋就没整个阴影出来呢。
爸出来也有十五年之久,老了天天在家糊风筝,不卖,自己玩。
看着爸一天天老去,想来过去的事情,却常常记不明白,又如何记恨在心呢。
妈说我从小就对世情冷暖淡漠,好友转学,没有不舍。
小学初中高中一路走来,每次毕业,从不想过同窗一聚。
亲人去世从不掉泪,说我铁石心肠、百毒不侵。
我也难过的,但总相信离去自有理由,去他们想去的地方,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才是爱吧。
这让我想起,前阵子与那个人分手,平静的对他说:“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吧!
”一句简单的话,结束了我轰轰烈烈的爱情。
那个分手的傍晚,头也没回的走了,哪知道,我不回头是怕他看到我的泪。
世间哪有不在乎,因为看重才要给对方更轻松的表情,那样对方才能走的心安理得吧。
电影在一首无比悲戚的歌声中结束。
我盯着屏幕,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都说这是部不择手段煽情的影片。
我不可否认,但还是认认真真的被它煽了回情。
不过,与其说是被影片感动,不如说,是被那个叫做母亲的人感动。
我们都有自己的母亲,所以,我们能轻而易举的体会到那份深情。
看着电影,脑子里就一直在闪现那些关于她的片段。
我想,我怎么也该为她写点什么。
我想起,小时候的录像里,她兴奋的抱着我,逗我说,给你买个洋娃娃好不好。
我笑得露出两颗刚刚长出的小牙,高兴的喊:好,好。
那时候的她那样年轻,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她的样子是我喜欢的女孩子的样子,大大的眼睛,长头发,有着小女人天生的妩媚,温婉可人。
我想起,那些练钢琴的日子。
每次都是她带我去。
从城南到城北,需要倒两辆公交车,无论刮风下雨,每月两次的钢琴课从来没有中断过。
而我总是不努力,老师数落我的时候我默不作声,她也默不作声。
记得她跟我说过好多次,你看看人家妈妈,跟着她孩子多风光,我跟你去只有挨训的份。
我想起,上小学的时候,贪睡的我总是起得很晚,然后一边吃饭,一边让她站在身后为我梳小辫儿。
她的手很轻很柔,不敢弄痛我。
她总是给我编两个麻花辫,还在下面为我绑两个大红色的蝴蝶结。
我想起,初中的我脾气很坏。
每天中午午休醒来后都带着一股冲天的“起床气”。
她总是小心翼翼的叫醒我,桌子上摆着她一中午没休息为我洗的水果,我总是气得看都不看一眼,或者抓起一把摔门而去。
而她也总是不生气,默默的锁好门跟在我后面,因为她上班的地方和我上学的地方相同。
我想起,高中住校的日子,每个星期她都来看我一会。
没买车之前,她每次都是挤公交。
她都是提着好多水果和一大桶饭菜在我的校门口等我。
水果都是洗好的,菜都是我最爱吃的。
高考前的最后冲刺,家里在学校外面租了一套房子,她隔三差五请好假来陪我一起住。
每次她来,都会变着花样的为我做我喜欢的饭菜,洗好我所有积攒的衣服,晚上11点下晚自习,她都在学校门口接我回家。
每次不让她接,她总是叨叨,再不接,就接不着了呢。
回想自己成长的日子,总觉得那些还并未走远。
就像影片中的女儿说的,总觉得自己的母亲还年轻。
可她就那样老了。
看着她的白头发越来越多,越来越重,休息的时间越来越早,我不得不承认,她的确老了。
她在家里捣鼓了个小花园,每天穿梭在那些花儿之间,还养了两条贵宾狗,天天忙着操心它们的吃喝拉撒。
她似乎永远也闲不下来。
现在,每次挂在QQ上,她总是给我发些家里的花或者狗狗的照片。
虽然有时候真的很忙,她叨叨的东西我真的不想听。
可是我从来都是应着她。
因为我知道她是我妈。
妈就是那个你对谁不好都必须要对她好的那个人。
她是带着多大的剧痛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又带着多少隐忍和坚强让我们长大。
同样,我们要有多爱她,才能换回这出生就注定欠下的深情啊。
影片的最后,女儿的女儿“书包”站在门口,她却像她的母亲一样,拿起了电话。
这意图很明显,每个女儿都会变成母亲,每个母亲都曾经是女儿。
我在想,会不会总有一天,我的母亲也这样,听到我回来的消息却习惯性的拿起电话。
这是一个让人心酸的条件反射,一个让所有身在异地,远离家乡的游子心酸的条件反射。
而我,当有朝一日我的孩子离我而去,身在遥不可及的异乡,我会不会也变成这样。
当将要被“备皮”的母亲急惶惶的叫来摄影师,在暖融融的阳光下生疏的摆出POSE;当头发被剃光时,老太太两眼无神,孤独的坐在凳子上,摸摸自己的头;当她固执的想要拆去床边的围栏,说像监狱;当女儿为了锻炼不去服她,她自己默默的爬着去上厕所;当女儿抚摸着母亲的头,说等你好了,我们去收拾新家,到北海去划船,到舟山公园走走,到王府井商场去买一套新衣服;当母亲意识到了自己行将远去,在黑夜中望着自己女儿的背影,眼里流露出耐人寻味的神情……这些细节让每一个观众的心都深深的疼,疼过之后,又深深的温暖。
这些天很奇怪,一做梦就回到我的家乡,跟妈妈在一起。
是想家了。
一个“家”字,对我们这些背井离乡出来读书的孩子们是一种怎样的温暖。
年少轻狂的我曾经幻想着,毕业以后留在杭州,或者去香港上海,闯一番自己的新天地。
但我越来越想待在他们身边。
父母在,不远游,如果我能在他们生活的那个油城安家落户,有时间的时候去陪他们吃吃饭,聊聊天,对于他们,何尝不是一种天伦之乐呢。
曾经为自己的爱情纠结不已,他为什么就不能如我想象的那样爱我呢。
曾经为朋友的背叛困惑不已,她为什么就不能像我对她那样对我。
但是看过电影以后我明白了,没有一个人可以无私的来爱你。
除了你的母亲。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请好好爱你的母亲!
给妈妈的信2006年2月18日星期六丙戌狗年正月二十一 从今天开始我再也没有和您说过一句话。
我心里回想着昨晚和您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好好睡吧!
明天就好了!
您闭上了眼睛进入了昏睡,整整一个晚上您都很安详。
我们期待者明天到来,期望有奇迹出现您可以恢复健康,或者和平时一样也行。
早上您呼吸沉重的沉睡让我们都很不安,请来了医生告诉我们留心观察,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诊治方案。
其实早在十个月前我们就拿到了您的诊断书,我们知道您一直都不是很相信西医,我们这次也不相信,所以换了一个又一个医生,一家又一家医院,完全一致的答案,肾功能衰竭,只有两个月。
当时我看着医院中的您的背影我......................... 十个月来我们战战兢兢害怕每天都是最后一天,不知道那天真的来临我们该怎么办?
我实在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从早上开始我们轮流在床边和您说话,大家都很无助,其实也很无知,更是无能,我们到最后谁也不敢把结果告诉您,大概您也是理解我们这些懦弱子女吧,一直也是闭口不谈后世料理。
现在每个人都在那里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告诉您。
我看着一个一个亲戚来到家里,来到床前,又一个一个走到客厅中坐下,我心中很是恼火,你们是不是都在那里等着最後的结果。
我想把您叫醒赶他们走,您快醒来吧!
我想把您扶起床,咱们走吧!
离开他们,让他们找不见,我想现在让世界末日到来,我想就这样依偎着您一起变冷。
下午17时,舅舅摸了摸您颈边的脉搏,告诉家人穿衣停床,从那时开始他们就不许我再碰您,因为您的入殓仪式开始了。
我跪在水晶棺旁边,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棺内的您,我在口里默念:您动一下,动动啊,我好把您扶出来。
您躺得好安详啊,比所有时刻都要安详。
我现在该怎么办呢?
标题中的“去”与电影中的“去”是完全不同的意思。
前者是长大后离开母亲怀抱,以为独自面对生活的意思。
是冲着豆瓣评分和亲情的标签看这部电影的,可能是没有到达年纪,有些情,有些境,还难以体会。
电影中落泪的次数不多,但是还是有几点印象深刻的想谈谈。
首先是开头和结尾的呼应。
结尾真的是让我心灵震撼了,感觉把这部片子一下子提高了很多档次,让关于母爱的话题在观众的心里延续下去。
“你看谁来了!”母亲匆忙地、等了很久似的抓起电话听筒。
之后恍惚地看着那个这辈子最疼的人。
一个女人是最幸福和伟大的。
她是母亲最疼爱的人,又把这份爱传承下去,让女儿成为她这辈子最疼爱的人。
大作家的女儿是母亲的骄傲,女儿给她买的新房子,女儿给她花了好多钱,老太太把这些骄傲跟邻居说起的时候,是那样的自豪和满足。
可是影片开头由邻居家的热闹切换到母亲家里的冷寂,让母亲的爱更加伟大。
女儿有出息了,她们的孤独一点都不曾提起,独自一人面对。
就像he独白中说的:母亲之前的生病都是独自一人面对的。
至此那个永远解不开的问题再次赤裸裸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追逐前程和生活,不可避免地付出了陪老人时间减少的代价。
到底如何取舍?
我想不可以用对错来评价这样的选择,生活就是要向前的,要你去追寻,而最疼我们的那个人也是心甘情愿地付出,希望我们过的好。
我们要做的是在很多无奈的情况下,尽力多点时间,多点行动给最爱我们的人。
其实,he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女儿。
她承受着来自家庭、工作的各种压力。
在照顾母亲的职责上,在现实生活中已算做得尽职。
工作的繁忙,丈夫的冷漠,女儿不在身边,她尽力做好女儿和母亲的双重身份。
那个手术前的签字,真的很能理解。
万一出现不幸的后果,她将背负的不仅是怀念,更是一辈子的自责。
好在勇敢和疼爱她的母亲自己做出了抉择。
手术后出现的改变是我不太理解的。
母亲之前的各种闹,出院后又为了减慢她脑萎缩的速度,近乎苛刻的要求。
和独白中说到,要知道母亲很快就会离开她,就不会这么做。
可能是她对母亲活下去炙热的渴望,遮蔽了母亲身体的确实不适,反而误以为母亲放弃了生的意念,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母亲的共鸣。
电影中黄素影将一个年迈母亲的角色塑造得真的很到位。
语言、行动都没有看到一丝的漏洞。
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但却时刻心里惦念着女儿和孙女。
当她幻觉自己即将要去另一个世界的时候,唯一想到的是她还没有跟女儿说一声。
不得不提一下电影中的小保姆。
她对母亲的照度是无微不至,很有耐心。
在后来he对母亲严苛的要求中,故事中蕴藏的矛盾其实是通过保姆想帮忙又不敢帮忙的样子表现出来的。
影片最后,她把母亲的遗言一一告诉he,让母亲的爱更加伟大。
“世界上最疼爱我的人去了”,留下的是满满的爱,和一辈子的思念。
我这个年纪的,能理解的可能没有影片要表达的多,多年以后,再重温这部电影,也许是另一番感悟。
珍惜现在的时光,多一些时间陪父母,照顾父母。
我们总会有多于想象中的时间陪父母。
姑姑上个月过世了,本来我以为自己已经可以很平静的面对这件事。
结果姐姐说她整理姑姑遗物的时候,发现一个盒子,里面都装着我以前和姑姑一起拍过的合照。
我听了眼泪突然就噼里啪啦的不停留,其实她真的真的很爱我。
她对我的好,曾经让她自己亲生女儿都极其嫉妒。
想着最后一次见她,她看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不起,我以后不能照顾你了。
就会觉得很心酸,我觉得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什么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了,特别是死去的还是最疼你的那个人。
觉得自己什么都还没来得及为她做过。
大学还没有毕业,也没有开始自己幸福的生活让她安心,以前还会抱怨她的关心太过频繁,不想接她的电话,现在想来那些都是我做过的最混蛋的事情了。
亲情,家人,才是这个世界上我们真正应该去珍惜,和永远无法割舍的东西吧。
所以谢谢你,那么疼过我。
也对不起,我没能为你做过什么
电影本身确实可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我删了其他好片却依然留着这部电影,有自己的理由。
因为它真实,因为它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活生生的。
每个人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形,父母病重,自己工作繁忙,那时人们会如何处理?
是怎么度过的?
心路历程怎么样?
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浓缩的生活版,或许那就是生活,残酷而又动人。
任何认真看这部电影的人,都会有些感慨,尤其是我们的父辈们。
而我,从电影中看到了某一天的自己和父母,有些难以接受,但终究是要来的,电影让自己更明白了些“生活”的含义……
120105看。
这部片 断续的看了好几回 都没完整。。
直到刚刚又看的一遍 终于。。
整个影片都在缓慢的节奏中酝酿 但是真情实感 感同身受一般 不觉中时间倏忽过去 情绪酝酿到最后 情感最终泉涌般喷发 然后热泪盈眶 也一直在控制自己的情绪 要是妈妈没在旁边和我一起观看的话 我可能到最后会嚎啕大哭的我不知道 我能否陪伴到我的母亲的最后 我也不敢想象。。
“你也成人了,书包也挺有出息的,我也没有什么牵挂的,时间长了,就好啦,我不是也一个人孤独了一辈子吗。
”“妈,是不是让书包回来看看您呐。
”“她在美国刚立足,来回的飞机票得花多少钱呐,而且还耽误她学习,我想我再活个三五年没问题,是不是?
我要有个……山高水低的话,你不要让书包回来。
她回来也拉不住我,冒着坐飞机的危险,何必呢。
你告诉她,你告诉你的书包,她听你的话,姥姥在九泉之下就安心了……”“妈……”“别哭啊,别哭,你就当它是件小事一桩,我不能死,我不能死,我死了你怎么办呐……”27:00从机场回家的途中,谁都没有开口。
我的不安也使我问不出来那个让我一直想问的问题。
昨天是回来的第二天,虽然我什么都没有问,但却越来越害怕去奶奶家,面对那个现实。
在晚上的时候,很艰难地开口问了妈妈,她还是扯了谎,掩饰了过去。
虽然我不太相信,但似乎比之前,多了一线的希望。
谁都没有告诉我实话,但我对我一直在意的东西怎么会没有感觉?!
昨天还是去了,一切为了掩盖现实的假象被逐步地揭开,看着空荡荡的房间,证实我最糟糕的猜想。
爸爸和姑姑都不要让我太激动,不然奶奶更难过。
我站在阳台上,心里不知道该怎么办……很难过很慌乱,但却又有心理准备……告诉自己不能哭的很大声,但却被悲伤环绕。
这是一种别人很难理解的感觉。
止住了眼泪,就去安慰掉眼泪的奶奶。
过了一段时间,把话题转移到别的上面,在爷爷的屋子里,和说话的时候,没有再去想别的什么,提起爷爷之前的事情,也没有再感到悲伤,因为我一直觉得爷爷只是呆在另一间屋子里罢了,他从未离去……晚上妈妈也来了,一起回家的时候,听着爷爷走之前的事,眼泪就开始流,但却像是在听一个很真实的故事只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偏巧叫爷爷罢了。
晚上回到家,一切如常。
等到一个人呆在屋里的时候,才像是被人打开的开关一般,发觉,爷爷是真的不会再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了……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不知道在黑暗里坐着哭了多久,伤心,但又知道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爷爷走了也算是一件让他解脱的事情,但我却又不想让他离开。。。
哭累了,就睡着了。
清晨的时候,做梦梦见了爷爷。
爷爷瘦了,样子是像我离开的时候那个样子,穿着姑姑买的棕色毛衣和在家里穿的蓝裤子,走路的样子很矫健,又变成了我小时候他雷厉风行的样子,但是脸上一直带着笑容,像是在安慰我,告诉我他现在很好,不用我担心。
梦境身在其中的时候,没有觉得很荒谬,一家人在奶奶家,爷爷那时候似乎应该是病重的那一天了,但却又突然生龙活虎地走来走去了,我很悲伤地看着他,爷爷一脸淡淡的笑容,什么都没有说,只是笑着。
突然姑姑们说,这也许是回光返照,快,去,让爷爷挨个给说句话。
我们大家都站在爷爷屋子的门前,爷爷坐在床上,笑着看着我们,我第一个过去的,我刚跪下抱住他的腿,眼泪就掉下来了,我想说爷爷别走,却哭醒了……心情是难以名状的难过,看了一眼表,5:25。
我留恋那个梦境,却再也回不去了。
我躺在床上,回忆是眼泪的催化剂,灰蒙蒙的天空,像是永远不会再亮了……如果我可以回到小学,我一定要做一个好孩子,不再为了看电视而跟爷爷吵架,我一定九点之前就上床睡觉,什么都吃不再挑食。
爷爷,我知道你现在一定不再介意我之前的那些任性的小错误,但你为什么没能再让我任性一次,让我看你一眼你再走啊……爷爷,我在国外过得还不错,虽然有一段时间过得很懒散,但我下次回去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我把自己照顾得也还不错呢,爷爷,你之前没有想到过吧。
家里人都没有告诉我,我也知道虽然我再三嘱托过,他们也是不会告诉我的。
我也预想过最糟糕的情况,但却没想到事情会发生的这么快……爷爷,我知道你也不会埋怨我没有陪在你身边,你也一定会觉得飞机票又贵又不安全……今天是充满泪水的一天,突然意识到爷爷不再是我触手可及的世界,但手指却依旧能够回忆起我走之前爷爷握着我手时的温度和力度。
胡言乱语地写下这些,但是真正的感受,哪里是能写的出来的……脑内一直在重复着一句歌词:“我想你依然在我房间,再多疼我一遍就走……”就像狮子王里面所说的,以后的路终究还是得要你一个人走,眼泪流干了便不会再流……
连续看了两部电影蒋雯丽的《我们天上见》和斯琴高娃演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两部片子都不是新作,可看的很动情。
我们天上见讲的是姥爷跟孙女,后面是讲的母女二人,都是亲情,隔代亲的表现没有表现的淋漓尽致,很多都是通过画面传递一种很细腻的情感,但不喜欢《我们天上见》里面梦境的处理方式。
最疼我的,这部电影,听名字就知道是一场哭戏,哭戏里难免有主人公对自己的自责和悔恨。
我想到了奶奶,奶奶两年前去世的,那阵子心中无限的悔恨,没能陪在她身边,没能过年陪她等等。
挺想她的。
期待有点太高了。不过这个题材真是太残酷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老不在
影片没有小说好看,不过妈妈这个词已经足够让人感动。
电影本身没有感动到我啦 就是令我联想到妈妈 然后就起疙瘩。。。
那种又爱又恨的亲情很难解释清楚
生老病死。家中正好有生病的老人,能体会到那份真实感,但对于所要表达的东西却无法触动。大概因我总是准备了别离,又或是我依然蒙蔽内心不懂得亲情的可贵,只是对我来说,悲伤的冲击并不会很大。或许我会回忆起以前的细枝末节,但导演所表达的跟我看到迥然不同,我总是想,人是先作为一个个体而存在。
小学生作文一般。。
★★★ 虽然是典型的有点俗的大陆亲情片,但还是不能不感动。
一个情绪不稳定的神经病文艺女作家如何折腾她老妈的故事。
没有想象中好看。旁白太多削弱了画面讲故事的能力;剪接得比较碎。此外,片中夫妻关系和母女关系的处理缺乏情商,很难想象一个作者对自己感情世界中的表现是如此捉襟见肘。
导演实力实在有限,故事性狭隘,也矫情的搬弄泪点,但我完全没有感触
还是我们俩好
斯琴高娃的表演太用力了 跟她的旁白形成了一种非常诡异的反差
斯琴高娃演的太过用力,影片转景又太过突然,实在无感。
The husband sucks.
看得很累,但是眼睛也湿湿地
看完就删。神经质女作家用爱摧残八十岁老母,有点不能接受!
第一次看的时候并没有很多感触, 重温的时候才觉得好.
你是我心中永远不灭的火把,妈妈。除了斯琴高娃太过夸张的旁白,电影没的说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很多道理不经过是没办法感受的,但是感受到的时候又通常太晚,他们给的爱,已经是最无价的礼物,剩下的就是我们自己如何不让他们失望了。他们没有离开,已经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爱我的人们你们从不曾离去,只是开始从远方注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