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电影,九把刀的《报告老师!
怪怪怪怪物》,看完真的挺愉快,反正最后男主一边吼叫一边燃烧的镜头真的戳爆我的爽点。
很多大量屠杀的场景像美式恐怖游戏(可能是美式都比较爱用dvd啊监视器啊这种镜头)。
故事本身没什么悬念可言,发展比较流畅,没有浪费的情节和故弄玄虚的部分。
影评里两极分化严重的原因主要在于大家都觉得全员恶人这个设定不够正能量……可是这是cult片哎,导演要的也许就是这样噩梦一样充满恐惧又无法逃离的氛围,尤其是最后镜头变红的时候,所有人都已经陷入疯狂了,男主放弃了一切克制成为疯的最厉害的那个,本混沌邪恶爱好者巴不得敲碗起哄搞快点,这种气氛不正是作品的魅力吗!
再说本来也不是青春校园爱情片。
当成《恶之教典》那样的校园大屠杀类恐怖片可能观影体验更好一点吧。
明明刚开始的时候看的很闹心,甚至没有看下去的欲望,还有点恐怖😱。
毕竟不是爆米花电影,不能一下子抓住人们的眼球。
可是看完后还有些许回味。
党国老兵,两个怪物姐妹花,一个长期被人欺负的“假优资生”、教室门口的胖女孩,明明感觉很信佛,却让人觉得很咬牙的老师,三人团的“小黑帮”和一对“有爱的”情侣都串起了整部影片的冲撞和反思。
为什么打怎么差的分?
1。
老师的纵容/不作为表现教育制度的缺陷,但是表现的过于夸张,导致不够真实!
2。
学生集体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完全扭曲,只有主角稍微好一点,但这更加不能说明现实!
3。
对于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的待遇,因不了解台湾民情不做评价!
4。
家庭教育的缺失不可能导致人性的完全丧失此处表现依然过度!
其中一个狗腿死的时候,他没有跑,就说明人性还在!
但反看前情与完全不把人命当回事(弄死老师的心情)的情况相左·!
5。
我虽然不信仰佛教,但是我尊重它,一个几乎可以说是佛教虔诚信徒的老师表现的如此恶毒且完全没有一点胸怀是存在很大问题的!
我认识很多信仰佛教的虔诚信徒(因为有家人是虔诚的佛教徒,已经素食很多年了),他们在待人接物上以及在对待其他信仰教派上是持理解态度的,!
这点导演存在扭曲事实和用力过猛!
6。
校园暴力依然表现过猛!
根据电影放映出几乎所有人都是存在校园暴力,这完全否定教育的意义!
这就算是电影也不能太过夸张了吧,它起码的有个度和底线吧·!
所有综上所述我真的不觉得这部电影的亮点在哪?
这只能表明编剧和导演的幼稚!
完全就是根据一点点的社会情节来臆想!
看过影片,我的思想是比较混乱的,各种思想零零散散,无法串联。
于是,从一个简单的角度来整理一下,谁怂了?
大刀队老头,对坏孩子们的捣乱,偷东西完全忽视,遇到怪物慷慨陈词,大刀落下,一声响屁,绝对不怂。
社团小胖子,怂了。
出场就比较胆小,老大的小跟班。
最后面对男主的质问,弱小的内心完全暴露。
社团小弱智,头脑是差了点,也说出自己从来没做好过什么事,但最终面对大怪物时,选择了战斗,没怂。
老师,天天佛不离身,与人向善,却在教育社团一哥时,怒不可遏,动手没有效果后便伪善的道出他的不幸家事。
表里不一,怂人。
社团一哥,一直称霸校园,无视礼法,折磨小怪物,谋杀老师,设计捕杀大怪物,看起来无所畏惧,面对大怪物时,软了,哀求血瓶男救他,怂了。
他的家庭不幸,让他成为霸凌校园的一哥,这样的自我抛弃,其实,从开始就怂了。
胖妞,校园食物链的最底层,即便这样,当男主被诬陷时,也没有附和他人,安慰了血瓶男。
坚持自我,选择隐忍的人,当然不怂。
血瓶男,从开始的不屈服,到成为成为社团的一员,内心虽好,还是低了头,还是欺负了智障男,还是希望小怪物能救自己一命,自认为自己与他们不一样,还是走上他们的路,最终也没有勇气选择和胖妞一样的生活,选择死亡,怂了。
而他,有一丝善念,死亡前的张狂,那一刻,好像不怂。
社团一姐,一个真正的坏孩子,她是一个的女朋友,而不是跟班,她面对大怪物时,拍下了恐怖的照片,看着大怪物拿起牙手链,吹了个泡泡,你杀了我啊,就是我折磨你妹妹啊。
啪,命陨。
那个直面怪物没有退缩的孩子,那个清楚自己做了什么,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的孩子,曾经骂过血瓶男。
想要当好人,却没勇气抗争。
而她,就是想要当坏人,敢于做坏事的,绝对不怂。
青少年的恶真的是明知不对还偏要为之,显示展示欲极强。
影片的姐妹是因巫蛊术由人变成了类似吸血鬼的吃人怪物,并且还留有人类意识。
虽然她们杀别人人,姐妹之间姐姐会把最美味的心脏就给妹妹吃。
对比校园内,只要有一个霸凌者存在,那它就是一个小团体,同伴帮凶,而周围冷漠的旁观者也是刽子手们。
男主被班级霸凌者盯上各种欺辱,老师也视而不见,上一个被欺负的女生躲在了教室外上课,而男主是新玩具,软弱善良无靠山弱鸡一枚。
后来男主躲避不成便加入他们,一起作恶,起初不愿意,为了不受欺负被逼着欺负他人。
他们抓到了怪物中的妹妹,各种研究折磨,姐姐到处屠杀寻找,直到霸凌小团体中老大的女朋友被杀,愤怒的老大准备设圈套烧死姐妹俩。
男主心软准备放走妹妹,后来发现这个所谓的小团体朋友还是没有真正接纳他,随时可以让他去死。
于是姐姐来临时他把其他人关再门外送死,姐姐进来看见被折磨的妹妹痛苦异常,准备要杀了男主,男主最后揭开窗台上的纸,让光照在妹妹身上自燃,姐姐飞身保护妹妹,最后姐妹俩相拥自燃而亡。
失魂落魄的男主回学校依旧被人孤立和欺负,于是他就学老大对付老师一样把姐妹俩的血倒入饮用水中,自己也喝了下去,唯一关心过他的门口楼道里的那个女生的水杯被男主夺过撒了,然后同学们纷纷自燃而亡连同男主自己……本来以为男主最后会按照约定放了姐妹两人呢,但为了保命他依旧欺负弱小伤害妹妹来控制姐姐。
最后她对楼道里的女生说“我们不一样”,他已经变成坏人了……
整部电影,大概是极尽尖酸刻薄之能事,一度让人怀疑,哎,这事儿怎么就真实得如此“诡异”?
故事的开场,虽然有一段怪物的出场,然而,这并不重要。
镜头一转,已经到了学校。
主角“偷”了班费,正在接受全班的“审判”。
这一眼就能看出来的霸凌,当老师的,在一本正经的让男主交代。
我去,这到底是个什么操作?
在这样的环境下,男主能不能活过开场?
男主也不是吃素的,决定自己搜集证据。
很快,男主就搞到了录音带。
兴致勃勃的交给老师。
这个时候,老师的反馈实在的“闪亮”了。
一盘录音带能证明什么问题呢,里头的人声有没有剪辑过?
人声究竟是谁?
这些你能证明不?
这个讲究完美证据链的老师,浑然忘却了当时“审判”班费时,可是一点证据也没有的。
然后,老师开始谆谆教导男主,这些人可着你一个欺负,难道不是你的问题吗?
他们为什么就欺负你,没欺负其他人呢?
不得不佩服男主心理的强大,这种情况下,没被这佛系老师气得吐血。
而且,还“不太心甘情愿”的服从老师的安排,和团伙打成一片。
这个所谓的“社区服务令”,也是被这个小团伙玩出新花样了。
一帮人随心所欲的对老年人进行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凌辱,男主虽然貌似良心不安,但……为了自己,还是“理智”的选择了服从。
这问题,不能往深了想。
昔日的战斗英雄,也逃不过不知“战争为何物”的年轻人的欺辱。
在这里,他们发现了一个神秘的箱子。
他们决定半夜来偷。
在偷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怪物。
有意思的是,怪物在追逐的过程中,遭遇车祸。
而开车的那位,根本连车都没停,直接开走。
留下了这帮小子和怪物独处。
俗话说得好,初生牛犊不怕虎,怪物不怪物的,这个团伙根本不care,正好抓回去显摆显摆,研究研究。
在另一个怪物来袭之前,男主和怪物之间还是有些交流的。
有一点点“良心发现”,但绝对不多。
到故事最后,一帮人和怪物大战,男主也很理智的选择了“眼睁睁”看着“同伴”去死。
不知道是尖刻,还是讽刺。
故事的最后,怪物是大开杀戒,血浆满天飞。
那些以为的“小恶”,最终遭到了疯狂报复。
车内的其他人,是不是无辜?
这个问题,想都不要想。
当“作恶”成为主流,每个人都是元凶。
还是说说故事里头的老师,实在是有趣。
前头那位佛系的老师,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念佛绝对有一手,向来不发脾气。
然而,当刺头挑战了她心中的“佛”以后,一下子气急败坏,瞬间变身为刁钻的辛辣,全程开挂而且不带一个脏字。
当然,逞口舌之欲,是要下阿鼻地狱的,这个佛系老师,最终还是“得道”了。
另一个老师也相当有趣,教数学的过程,主动安利大家,人生呢,加加减减就够用了,学什么函数呢,大家该睡觉的就睡觉,最好别问问题。
哎,还真有人问,你是和老师过不去对吧。
至于资源……其实公众号只是专注于影评,所谓的资源,均来自于网络。
可是接到侵权投诉,实在是诚惶诚恐。
再次声明,本公众号只是提供网络已有的分享,如果喜欢,请支持正版。
通关密码见封面,你懂的。
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看了有一个礼拜了,一直拖延着不想写影评~尴尬。。。
1、我觉得电影故事对校园霸凌的展现有点浮于表面,学校小霸王的欺凌,老师的冷漠等等都不深刻。
而且只有开头几段的写着霸凌,后面基本都是着重描写妖怪的故事。
2、有一段写关于那个老军人,一无所有,唯一的宝贝自己所得的军功章都被一群小豆子鬼偷走,那种绝望感让我很痛心。
或者也是反应军人安置问题和战争时期的人与现代社会的冲突吧。
3、我不太懂,那个妖怪吃了一车的人都上了新闻了,警察不管吗?
还继续放任她去学校祸害一整个班的人?
社会治安在哪里?
4、男主,电影看到最后有一种学生版告白,把血液到进汤里报复整个嘲笑他的同学。
5、人性的恶,现在社会教会我们如何不惜代价保证自身利益,见识越广思想越狭义,反而没有一直蜷缩在阴暗角落的妖怪那么。。。。。
奋不顾身的。。。。
好的品质(原谅我词语匮乏)
这部黑暗系的类型片在香港被定为限制级,九把刀也一改以往清新纯爱风格,尽管在首映现场他与观众开玩笑:“我一直在拍恐怖片,《那些年》就是一个男生追了一个女生十几年都追不到的恐怖故事”。
此片背景依旧设定在校园,但却不再满足于谈一场青涩美好的初恋那么实诚简单。
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深重,剧本完成度超饱和,摄影方面也很出众,在选角和细节上尤其花心思。
卡司除了陈珮骐以外,其余几位主演包括饰演男一男二号的邓育凯和蔡凡熙,女一号梁如瑄都是新人(几位新人演员在香港文化中心映后与数千观众见面时激动落泪,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细节让我备受感动)。
九把刀向来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无论从演员班底还是作品类型,这些尝试不但没让人大跌眼镜,反而为之一振。
比如他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捧红了柯震东,我就相信他对于选角这件事并非随意而为。
除了对新人的偏爱,九把刀仍然忠实于之前几部电影里用过的演员。
在《报告老师》里,他把他们塞在一辆巴士上做客串,从《等一个人咖啡》中的布鲁斯,宋芸桦,再到柯震东,蔡昌宪等。
其实刚开始看到男一男二号的造型还觉得一个像林柏宏,一个像王大陆。
一部《报告老师!
怪怪怪怪物!
》竟然融合了那么多台湾青春片的角色,实在丰盛,喜欢台湾青春片的人应该不会忽略这一点。
故事中潜藏的三个段落是在邓育凯饰演的好学生林书伟身上推进的,从他与班级恶霸三人组(蔡凡熙、赖浚程、陶柏萌)的对立,转变为四人成为“同伙”,再到他向他们发起反抗,最终共同毁灭。
整部影片有着非常清晰的脉络结构,所有的细节和桥段包括台词都意味深长。
即使九把刀在表演形式上还是选择激烈和夸大的恶搞,实则在这一全新的题材中暗藏诸多内涵。
首先是录音机里播放的那首《那些年》看似只是他安插在电影中的梗,自恋的同时搏人一笑,但这歌与整部影片却形成强烈对比。
歌声里洋溢的青春气息与电影布满的黑暗色彩,青涩的男声与阴暗的环境,这样的对比产生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讽刺。
穿校服的不一定是青春片,有丧尸的不一定是恐怖片。
段人豪带头的校园恶霸小组欺负同学,逗弄老人,捉弄老师,对着怪物施暴施虐,手段残忍,不堪入目,这些都是他们所代表的学生形象与自身现实面貌的反差。
影片中的慢镜头,以及梁如瑄饰演的那个女学生戴的耳机里放的歌其实很具浪漫色彩,而电影偏偏就用浪漫主义表现怪诞,又借超现实引述疯狂,复仇与拯救,再用怒气对抗着善恶美丑。
必须承认的是,电影前三十分钟会让人产生疑问,譬如不知道该如何定义类型,众演员在表演上似乎也不够入戏,让人觉得生硬尴尬,画面又过于恶心……所以第四十分钟就有人看不下去选择退场。
兴许是那错落的十分钟还未真正引爆全片的重头戏,可是往后看就会发现后半段无论是节奏还是内容,表演或是氛围全都愈演愈烈,情绪到位,涉及越来越广,立意也越来越明确。
可惜了提前离场的观众,没能完全欣赏到九把刀这次大胆新奇的尝试。
这种大胆除了表现在人设和类型,还有不受控制、不断向外蔓延的爆裂感。
假借喜剧的外皮挖掘人心的黑暗,世界的荒诞。
这部极其血腥暴力的cult片,第一反应会联想到园子温的作品风格,而那段在巴士的戏也让人想到《釜山行》,吃人的怪物吃掉了满车的年轻肉体,滚烫的献血铺满车厢座椅。
电影最关键的「怪物」 在影片多处都有体现,最直白的解释就是学生们捉到的生物被他们称之为“怪物”;在一群坏学生当中,好学生林书伟也像是一种怪异的存在;年轻学生的肆无忌惮和疯狂,在外人眼里好似怪物;校园与社会的比对,而这个社会本身,可能就是个怪物。
电影全然摄制出了一个疯狂怪诞的黑色世界,而我们皆是怪物。
处处细节都能感受到来自于创作者的嘶吼,纵使言语中有着男主角林书伟性格中那般的懦弱,却也用藏在最深的黑暗里最渺小的身躯竭力狂奔。
即使影片大框架已经非常饱满,但作者依然不忽略细节及细节制造的隐喻和用意。
九把刀回应“689教室”中数字“689”的含义,是因为马英九和蔡英文当选的票数都是689票,而且电影中每一个数字的选用都有它的意义。
还有片中多次提到的“投票”,投票这件事是不是真的民主呢?
再者还有老兵唱的歌词:长城绵延,黄沙滚滚,是我依恋的地方,是我生命的泉源。
那路虽然遥远漫长,我依然往前冲,只因我是中国的骆驼。
中途惊吓惊喜不断,结局又让气氛再度升温点燃。
一直到片尾字幕出来,全场观众发出爆裂般的掌声,像镜头中迅速燃烧的肢体,火焰凶猛热烈,血脉喷张,愈滚烫愈热泪盈眶,面向银幕的人也清晰感受到了那种炽热的撕裂在体内引爆。
满载愤怒,满心悔恨,杀死了他们,我也没办法生存。
人制造了怪物,怪物吃人。
这条食物链到了最后只能走向共同毁灭,这是个多么令人绝望的世界。
在被血液浸透的红色滤镜下,在这样一部集合创新、改革的大胆实验中,九把刀制造了一场对人性的思考和反省。
盛满隐喻,讽刺不断,讽刺令人恐惧。
跟着那首燃爆的片尾曲,掌声震耳欲聋。
看电影和谈政治,实在是两件太不相干的事。
九把刀对此作的一席话看得我浑身发麻:「青春有如倾盆大雨般的痛快挥霍,也有充满恶意的阴暗角落。
大多数人一身湿透地长大。
也有人,从此只存在于毕业纪念册里的黑白缝隙。
这部电影诞生在我人生中最糟糕的时期。
一边饱受这个宇宙最疯狂的践踏,一边用心底仅剩的微光,点燃我对这个宇宙最卑微的爱。
最卑微也最猛烈。
我猜想。
在人性最深的黑暗里,即使用最轻的声音说话,也能听出巨响。
」
(文/杨时旸)《报告老师,怪怪怪怪物》是一部类型混搭的电影,某种程度上说,也正是这种混搭,让它的口碑分化。
其实这个名字就已经巧妙地透露出了这部电影包含的所有类型,青春校园、喜剧和怪物题材。
最初,《报告老师》差一点被导演九把刀变成了一部低成本的伪纪录片,但最终,搭景封路做特效,排场铺起来,甚至还提名了金马奖的视觉和音效奖。
所幸它没有变成一部伪纪录片,倒不是说目前故事里的怪物形象有多么令人惊艳,只是,这个俗常的题材经过如此乱炖后产生的化学反应,倒是别有风格。
校园霸凌能写出怎样的故事,大抵都能想见,显然,如果单独写校园霸凌,再做出新意不太容易,而让怪物题材和恐怖类型甚至B级片的恶趣味进入故事,和严肃主题彼此产生互文关系,是一种巧妙的变奏。
林书伟被班里的几个捣蛋人物的小团体欺负,为了自保,他不得不暂且顺服地融入,一次偶然,他们发现了一个怪物,带回了学校里他们平日聚会的秘密基地,最终引发了巨大的血腥事件。
《报告老师》是从那两个怪物开场的,这个cult感十足的开头只是被作为引子和埋伏,等待着被一群现实中玩世不恭的坏学生激活。
当最终故事完结,人们就会发现,《报告老师》的根系仍然是扎进现实的,那些怪物也好,血浆也罢,都像是一种为了凸显现实恶意和人心底色的染料,它泼洒进现实,让平日隐藏的内容显形。
它写的是恶意对人心的篡改,是非无法辨明,黑白无处匡正,而努力抵挡恶意的人,最终也为了自保沦陷进乌黑,光亮渐渐湮灭,像日食的过程,暗斑吞噬了火光。
《报告老师》中有着众多现实关照,曾经神勇的抗战老兵,独自一人沦落在逼仄的小屋,如行尸走肉,但面对魑魅魍魉,却仍然手持钢刀,高唱战歌;街角小卖部里老奶奶带着傻孩子,无人拯救,无人可怜,那栋住满鳏寡孤独者的小楼,那条充斥着乞丐和拾荒者的陋巷,其中的人们自生自灭,这暗面几乎永不见天日。
这现实的背景和那两个怪物的来源变成了一组镜像,现实与超现实,历史和当下,一切晦暗的东西彼此逐渐同构,逼问也日渐清晰,那两个怪物是曾经恶毒人心催生出的异变,他们在绝望里,反过头来吃人,她们心里的蛊虫是具象的,有源可溯的,但那些随便就对旁人施加恶作剧和暴力的学生们心里的蛊毒又从何而来呢?
还有那个老师,每天焚香礼佛,但面对眼前的是非错乱,她还帮着颠倒,这是不是现实中的另一种“怪物”?
这个故事有关报偿,因果和循环,那两个怪物无计可施,被阻塞在黑暗之中,而那个男孩林书伟呢?
也同样被阻塞于黑暗中,无人解救。
那两个怪物是显形的,而在现实之中,又有多少人样怪物横行世间呢?
好人都无所依傍,坏人都无人惩罚,所以最终,这故事开始了一场反杀,以暴易暴,让怪物杀出一条血路,也让林书伟杀出一条血路,但是,这血路伤亡者众,无辜者也都被卷入。
这又是谁的罪错?
林书伟的心理曲线是每一个普通人的心理曲线,他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善良人,被置于一个无奈的环境中,为求自保,堕入黑暗,但人心善变难以捉摸,当他从被捉弄者变成施暴者之后,竟然也有了一丝快感,但毕竟善意没有被彻底涤荡,他仍然喊着,“我和他们不一样”,然后把他心里的那几个坏人送进了怪物的口中。
面对四壁合围的恶,一个善良的人,到底如何寻求出路呢?
他让整座学校变成熊熊火光,唯独赦免了那个被排挤的胖女生,一个一直被欺辱但终究没有与黑暗为伍的人,这救赎成为了破开晦暗世界的一束锐利的光。
这种电影,注定不能简单地用有趣无趣来形容,无他,内里恶趣味太多。
如果认真计较,那这部电影,完成度算高,社会展示有,至于思考——假如一部这么冷血的电影引发的只是厌恶而非思考,那这个观者活得太幸福了。
很多东西都不属于幸福的人。
九把刀另类,但还远算不上独一份。
明明白白地,他跟昆丁、彭浩翔就是一类人。
什么人?
烂人。
人身攻击不可取。
说得再仔细点,那就是——自以为是、觉得这个世界垃圾其他人都是渣滓的烂人。
所以他们总能够旁若无人地沉溺在自己的恶趣味之中,像是一只当众在嘻嘻哈哈地玩着自己粪球的猴子。
这类人当然不在少数了,但九昆彭作为当中具有古怪才华的异类,可谓屈指可数,因而他们能将自己的粪球游戏搬到更大的舞台上,让更多人看到,或者说恶心到,实现了云喷屎的创举——换成文雅的说辞,应为价值观输出,黑暗的那种。
我从来都认为价值观输出只需具备底线而不需具备道德认同。
因为即便是烂在角落的臭狗屎,有时候让一个不知道狗屎有多臭的人闻见了,也算是给他上了有启发意义的一课——毕竟,屎很臭这个道理,也不是人人都知道的。
西瓜汁那段绝对好灵感。面对平庸之恶,所谓的好玩,勇气是唯一的破局之法。而勇气,却是这个时代最缺失的品质。
九把刀真是怪才,一部校园暴力片可以拍成恐怖片,借用怪物形象隐喻校园暴力,并对怪物产生的原因(悲剧)来说明校暴产生也是有原因的。演员很到位,整片节奏很好。我看过一些校暴题材电影,这部是最有创意的,在对最后“暴力”高潮的描绘也是最含蓄的,导演拿捏很好,意味深长。
内心是有多大的负能量才会拍出这样的电影,my way配西瓜汁还算不错
一部有效的校园霸凌题材的电影,要么让你痛恨霸凌,要么告诉你什么是霸凌,要么给你原因,要么给你解决方案。无论是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还是个人的,总要有点什么。如果只是提着这么个牌坊,彰显的不过是种傲慢的伪善。导演呈现的霸凌给人一种强烈的悬浮感,像是没关心过,没经历过甚至是参与过的人才会有的硬凹。这种“加油鹿小葵”式的霸凌反而是对那些更实际的复杂的隐晦的霸凌的一种包庇。
九把刀
虽然还是快进看,但我觉得九把刀拍到这个程度很厉害了,有血浆和杀人的几场戏都不错。
近年剧本最具原创性的恐怖片之一,可惜被编剧导演能力拖了后腿
觉得很好看,最近看了太多慢条斯理讲柔情故事的电影,看完这个有点解渴的感觉。反正我是很喜欢啦!
印象最深的还是信佛的圣母班主任,男主想做好人,因为懦弱和胆怯,选择顺从,这难道不也是一种虚假和伪善?可惜镜头中的校园暴力和人性转变都只流露于表面,显得单薄苍白。
极端幼稚的戏剧化处理可比影片本身恐怖多了。
立意还是太浅了,后半段才开始有点恐怖片的节奏,结尾的滤镜处理很有大幻灭的悲壮。前面几个桥段太幼齿了,就算是虚构电影,不敬老人那个也不太好吧。
这样一个学生气小故事,如果拍成十几分钟的小短片还能看着玩,填满“欺凌”手段撑出来个院线长片…真是黑人问号脸。同类回味下三池崇史《要听神明的话》,更觉得这个弱得只剩恶趣味。
台湾有自己的园子温
不知道要讲什么,从主角被诬陷偷钱开始三观就已经崩坏,里面每个人都是傻逼,好同学坏同学都要得罪的神经质老师,没有底线的人渣学生,被坏人欺负还要站在坏人一边最后又要杀掉坏人、要救怪物最后又要杀掉怪物的反复无常毫无三观的傻逼男主,导演的三观真的恶心,或者是故意为之搞噱头,后者更加恶心
用超现实的惊悚题材衬托人性的险恶和粗暴,导演以病态的艺术美学直捣现实之门,用人性论中的“恶”和魔性观中的“善”辩证探讨,冲破“绝对”的束缚,着眼扭曲张狂的精神世界,提出矛盾对立的人格面相,电影以非伦理纲常的视野切入,观感极差,价值输出有偏差,但你还不得不承认现实世界被涮的淋漓尽致
2017BIFF。校园霸凌+怪物恐怖+人性探讨+青春题材,九把刀也能玩转这种类型片,特别适合富川幻想电影节,结尾加分。不知道九把刀有没有受到延相昊的影响,有点猪猡之王+釜山行的意思。p.s,影节期间刷了好多部外语片,还是华语片看起来最舒服啊……
借一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台词:柯景腾,你真的很幼稚欸!唯一的亮点,可能是法海(乾德门)老师演的贫病交加独居陋室的国民党退伍老兵了,一言不发都可以满脸是戏,抗日大刀队出身,只身与怪物缠斗,临死还要站直了大放一声响屁。
九把刀每次都能戳中我的恶心点。什么暴力美学,是毫无意义的邪恶展示和心理变态
按原计划拍成正剧多好。但这依然是九把刀最好的一部电影。
太黑了,人性之恶令人发指,观影过程里有强烈的不适。但也正因如此,最后结局才更觉得痛快。虽然绝不会回头看第二遍,但拍得是真好,九把刀作为导演意外地成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