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一些怪人导演: 伊恩·麦卡利斯特·麦克唐纳编剧: 伊恩·麦卡利斯特·麦克唐纳主演: 托马斯·曼 / 马琳·爱尔兰 / 莉莉·梅·哈灵顿 / 拉奇兰·布坎南 / 伊利·亨利 / 埃莉斯·哈德森 / 德文·卡拉韦 / 瑞安·布德罗 / 尼基·马苏德 / 辛西娅·哈林顿 / 莎拉·杰斯·奥斯特尔 / 希尔维亚·凯茨 / 香农·哈特曼 / 马扬克·巴特 / 杰西·杜弗类型: 剧情 / 喜剧 / 爱情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语言: 英语上映日期: 2016-07-24(幻想曲国际电影节) / 2017-08-04(美国)片长: 97分钟又名: 异类 / 有些怪胎IMDb链接: tt3283864剧情简介:在高中里,一位独眼男孩和一位120公斤的胖女孩在校园相遇,这两位“校园怪人”出人预料地陷入了爱河。
毕业后,女孩去了远方上大学,居然还减肥成功。
两人再度见面后,男孩对女孩的变化十分意外,他似乎难以接受女孩全新的形象,陷入了内心的挣扎之中;女孩也因此疑惑男孩究竟是不是她命中注定的爱人。
随着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远,更多的现实因素,逼迫他们认清各自现在与过去的模样,以及旁人的目光,是如何看待他们这群先天有缺陷的“怪人”。
这是一部风格独特的校园浪漫喜剧,既有反映社会现实冷酷的一面,也有温馨感人的镜头。
该片参加了2017年的克利夫兰电影节、牛津电影节等。
|本文一共1282字,对也许这是我们最不愿意面对的那一些人,或许有人对你说起过“胖女孩,独眼龙还有同性恋”,但是当他们出现在你的生活中的话,尤其是在你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价值观的时候,这几个词语对于你来说,或者是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大都是避而远之的吧。
没有谁会真的很乐意和他们做朋友的,或者仅仅是接纳他们而更谈不上融入他们的生活了。
当我们谈论上述的种种的时候,也许我们是站在正常人的角度去看待的。
但是他们何尝不是呢?
问题显然就来了,马特就是那个我们眼中的非常怪异的“独眼龙”或许是对于残疾人的天然的嘲讽。
我们总是带着光环去看待他们的,当然这种光环之下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戏弄。
比方说一开始的时候,马特就遭到了同学的戏弄,摘掉了眼罩,然后看着他出丑。
这个片段在很多的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强势的一方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之上去对于弱势的一方极尽羞辱的。
好像这样做可以彰显自己的力量。
殊不知自己也有这样的时刻。
或许这就是马特的日常,因此本来是一个心智比较成熟的人,但是在每每遇到扭曲的时候无法排解,慢慢的就会成为我们眼中的怪人了。
如果我们可以用正常的眼光去看待马特,那么他本不该有着这样的人生轨迹的。
当然这个时候吉尔来了,同样的这也是一个正常人眼里的异类。
说起异类其实大多是与众不同罢了。
而我们在制高点上会将这种与众不同无限的放大,因此在看到他们的时候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觉。
仿佛这些人就应该天生被剔除到我们的圈子之外。
仅仅是因为肥胖么。
如果我们可以像接受男生肥胖那样接受吉尔的话,或许她的生活将会是另外一番天地。
但是现实中的我们真的是很现实的。
毫无疑问,马特和吉尔就属于我们生活中的另类,而莫斯则是和他们相依为命的“怪人”。
由于性取向被大多数人不能认同,因此这三个人才得以凑到了一块。
如果认真看了的话,你就会发现,原来他们和我们的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同。
他们的世界同样的和我们所谓的“正常人”的世界一样。
马特会为了自己的感情犹犹豫豫。
而吉尔则是会像大多数的女孩那样勇敢的追求自己喜欢的男孩。
游走在性别边缘的莫斯同样的也是会为了自己的喜好陷入挣扎。
没有什么不同,真的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这样的简单的喜好,却不会为大多数人所认同。
马特再看到吉尔的时候会因为她的大的改变而变得一时之间难以接受。
而吉尔也是在很多时候经历了难以想象的挣扎,有时候流言真的可以摧毁一个人。
因此吉尔在卫生间的时候是非常的无助的。
而马特在参加一个跨性别舞会的时候,最后时刻本以为自己终于遇到了属于自己的圈子,那些怪人的聚居地了。
但是最后的现实依旧是在告诉着他,他们所做的原来和自己所说的真的不一样。
说一套做一套很简单易操作。
因此我们大部分人所谓的理解这些“怪人”,其实都是出于口是心非的底子。
真正可以接受他们的依旧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小阶层。
在明白了这个道理的时候,马特和吉尔最终又和好如初了。
其实这个温馨的结局并不温馨的。
因为我们作为旁观者看到的依旧是属于自己的圈子的人回到了自己的圈子,而对于外界的大部分环境而言,并没有太多的改变。
这个世界依旧是有着被我们所不能接纳的“怪人”的存在。
但是究竟谁是“怪人”也许指的并不仅仅是圈子之外的他们。
We're all weirdos in our own ways. But still, one thing I've learned all this years is that self-acceptance before self-actualization and that matters.
人与人之间最值得欢喜之事,莫过于找到“同类”。
也许是有相同的兴趣爱好,也许是三观一致,也许是有相似的理想和目标,也许......正在遭遇相似的经历,有着相似的感受。
这种感受或许是美妙的,也或许是糟糕的。
Matt和Jill就是这样。
Matt是一个独眼男孩,儿时由于调皮失去一只眼睛,在学校的日常就是被戏弄,被戏弄,还是被戏弄。
Jill是一个200多斤的胖女孩,尽管一直默默无闻地活着,但她的日常仍然是被嘲笑,被嘲笑,还是被嘲笑。
他们都同样不被人喜欢,同样都是别人哗众取宠的对象。
同样都很孤独。
某一天,两个孤独的人相遇了。
他们的世界仿佛完全变了似的。
不仅摆脱了孤独,而且还收获了爱情。
他们就是来自电影《一些怪人》。
一些怪人Some Freaks导演:伊恩·麦卡利斯特·麦克唐纳编剧:伊恩·麦卡利斯特·麦克唐纳制片地区:美国主演:托马斯·曼,马琳·爱尔兰 ,莉莉·梅·哈灵顿 ,拉奇兰·布坎南,伊利·亨利 片长:97分钟
看这海报小清新的画风,再大胆猜测这剧情走向,应该就是一部两个怪人互相依靠互相取暖的治愈片吧。
那我只能遗憾地告诉你,真的不治愈。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的确是互相温暖的对象。
互相欣赏对方身上的优点,互相倾诉各自的心事,再也不用在意周围异样的眼光,仿佛全世界只有他们自己最重要。
当人们以为就算是处于异地恋的他们都可以一直甜下去的时候,再次见面的他们,仿佛有些一样了。
异地恋人们的见面是什么感觉?
见面前的每一分一秒都值得期待,脑袋里早就上演了一百种拥抱的方式,早就想好了要给对方的惊喜,巴不得见到以后就再也不分开。
嗯,他们的确一直在期待,也的确要给对方一个惊喜。
Matt的惊喜是:装上了能让自己的帅气充分发挥出来的“假眼”。
Jill的惊喜是:从一个200斤的大胖子成功蜕变成一个丰腴迷人的微胖女孩。
爱你,就是要让你看到我最帅气的样子。
爱你,就是要为你坚持瘦身,减去身上的赘肉,成为更好的人。
这种逻辑,没毛病吧?
Jill感觉很好,但是Matt却开始有小情绪。
他俩去餐厅吃饭,Matt想用自己辛苦打工赚来的钱为心爱的女孩点上一大桌好吃的,而Jill却只点了一份沙拉;
他俩漫步在大学的校园里,Matt只想好好享受与女友独处的时光,却发现女友竟成了男生们百分百回头的对象;
Matt精心准备了一份特别的“大餐”等着女友,却遭到女友的抗拒,两人不欢而散......
互相温暖一下子变成互相唾弃。
曾经为对方小心翼翼护在心口上的脆弱,一下子却成了拿在手上攻击对方的利器。
为什么会这样?
曾经的惺惺相惜都是骗人的吗?
不,只是Matt的心态出了问题。
准确来说,Matt打从一开始就不是用端正的心态对待Jill,对待这一份感情。
在他们还未相爱前,Matt也跟任何其他男生一样,打心眼里嘲笑Jill的肥胖。
Jill也怨恨过Matt。
只是她太容易心软,当Matt带着楚楚可怜的目光来祈求她的原谅时,Jill一下子就选择了原谅。
他俩之所以相爱,纯粹因为都是孤独的“怪人”,一个独眼,一个胖。
既然都是孤独的个体,不如凑成一对相互抚慰。
Matt是这样想的。
但Jill不是。
她心里很明白,她的胖给自己造成了很多困扰,一定也会给Matt造成困扰,所以她下决心一定要有所改变,努力改变成正常的样子。
于是她真的在改变。
她坚持锻炼,控制饮食,努力社交,努力融入正常人的圈子。
当她的一切努力带来了一些成效时,她以为Matt也会为她高兴。
Matt会吗?
他不会。
因为当他发现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怪人”不再和他一样“怪”的时候,他是恼怒的,甚至是失控的。
说好的一起做“怪人”,怎么可以违反约定?
胖,可以变瘦,但眼睛不可能再变回光明。
当同类不再处于相同的境遇,心灵当然不会再相通。
所以,一切都是Matt的错吗?
并不是。
Matt是有错,他错在不该自私地想把Jill拉回“怪人”的圈子里。
而影片最后的蒙太奇画面告诉我们,他们想要努力摆脱“怪人”、努力融进正常人的圈子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徒劳无功的。
Jill以为自己的改变真的可以受到正常人的尊重,殊不知所谓的“尊重”只不过是一场笑话;
Matt以为自己的“与众不同”真的可以得到尊重,其实,也不过是一次变相的“戏谑”罢了。
别人的圈子,挤不进去就别挤了,何必硬要热脸贴冷屁股,给自己添堵呢?
谁都有缺点,谁都不是完美的人,谁又能保证自己一定是最正常的那个?
所谓“怪人”,不过是社会大多数人固有的标签化定义罢了。
你跟我们都不一样,你就是“怪人”;你总是独来独往,不合群,你就是“怪人”。
错不在个人,而是所有个人连起来的整个社会。
这种错,不是光靠个人力量就可以消除的。
得靠每一个个人,得靠全社会。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自己遭到祸害呢?
找到适合自己的圈子,做一个合适的人。
不算是非常正式的影评,因为写不出。
看的时候自然就哼起了「You always hurt the one you love, the one you shouldn't hurt at all. You always break the kindest heart, with a hasty word you can't recall, so if I broke your heart last night. It's because I love you most of all」这几句从《蓝色情人节》里听来的歌词。
皆因电影里第二次重大的冲突(第一次是Matt与Elmo,其实这次冲突我不是特别理解,纯粹是因为Matt不想听Elmo的YY么?
),就是因为Matt对不声不响开始减肥的Jill产生了恐惧,担心变得优秀的Jill会离自己而去。
于是他试图破坏Jill的减肥计划,两个相爱的人开始互相伤害。
诚然这里面有两个人异地半年的原因,Matt自己也知道,于是他很怨恨当初劝他不要跟Jill一起离开的姐姐。
但说到底,爱不仅仅需要包容,还要有在对方变得优秀时不慌不忙的从容。
只不过长时间收到歧视,让Matt和Jill都不可能拥有这样的从容。
怪人也可以很美,但首先你要喜欢你自己。
同理还有Elmo,作为同性恋的他却一直在除了Matt和Jill之外的人面前说同性恋的刻薄话,最后被自己暗恋的小哥用棒球棍爆头,还是有些小心疼。
很想当个nice guy的Patrick的心理活动其实也很有趣,不过想睡觉了,如果二刷的话再补写一下。
电影结局还是太仓促啦,如果要表达的是 「Matt和Jill经历了这些事情之后发现能包容自己的只有作为同样freak的对方」,我会很失望的,希望不是这样啦。
归根到底大家都是孤独的,以为找到和自己类似的人就会不孤独了。
但是当对方变好,而自己却没有的时候唯有想方设法的让对方变回那个和自己一样丑陋的人。
我觉得,matt根本不喜欢jill,他只是喜欢那个能衬托的自己不那么丑陋的胖女孩。
这样他俩在matt眼里才是相称的,当jill变好了以后也不是怕jill被人抢走,只是怕没有了jill的衬托,需要独自一人面对残酷的现实。
matt真是可悲而自私。
如果生命可以重来,谁愿意成为怪胎?SIFF看的,没看之前本以为就是个普通的美式丧气校园青春片,但看完后没想到探讨的比较深入,愈发喜欢,于是赶着资源出来后又看了一遍。
什么是怪胎?
身体残缺的独眼龙,被世俗审美所不容纳的胖子,性取向少数派的gay,以及活在帅哥面具下的阳痿者,每一个都是世俗眼光下的残缺者,是异类,是怪胎。
影片从独眼龙Matt开始,前半程讲述了独眼龙Matt和胖女孩Jill相识相知相恋相互温暖的故事,如果影片停留在这里也会是个不错的温馨励志片。
但显然导演的野心不止于此。
这一段的镜头,导演用的是手持跟拍镜头,剧烈的摇晃,让人头晕目眩,有着强烈的不适,也暗示了怪胎们第一层困境——环境的不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走上不同的道路,也经历着不同的改变——Matt选择戴上义眼,Jill选择减肥。
两人都以为会给对方惊喜,却不是彼此想要的方向,「当我们不完整的时候相互温暖,当我们完整的时候你却想要更好的,我却想要原来的你。
你想尽力融入正常人世界,我却怀念曾经坚强自信的你,我们曾经相互交缠,现在却渐行渐远。
」这一段镜头逐渐平缓,开始使用固定拍摄,意味着怪胎们向世俗的妥协,这是第二层困境。
向世俗妥协,努力变得正常,就会被接纳吗?
不,不会的,帅哥约会胖女孩,只不过是因为阳痿相互利用罢了。
独眼者戴着义眼被认为平庸,取下来,奇迹会出现吗?
不,不会的,终究是被耍的团团转,是别人眼中的可怜虫。
作为同志以为表白会被接受吗?
不,不会的,是一棍子的重击。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怪胎们的第三层困境。
这一段三者交叉剪辑,镜头又开始摇晃起来。
怪胎们的孤独、不安、挣扎、可悲一股脑儿喷薄出来,情绪达到最高潮。
如果生命可以重来,谁愿意成为怪胎?可是生命没有如果。
最后Matt和Jill坐在医院里,彼此依偎着,镜头慢慢拉远。
怪胎们依然停留在困境里,他们会走出来吗?
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知道他们看清了自己。
正如Bea Miller在歌曲《Brand New Eyes》中唱到:When I'm looking at myself 当我审视自己,I see a thousand perspectives of me 我看到了无数个视角下不同的我,Everyone is letting me show 每个人都让我表演着某种角色,A side of myself I can't see 我却看不到自己的另一面,I'm wide awake now, I'm free of the dawn 如今我已完全清醒 摆脱黎明,Don't wanna look down 不想再向下看,And if I fall out, I lay on the ground 当我跌倒 匍匐地面,And look to the clouds 身陷沟渠 仍仰望星云,It's like I got brand new eyes 仿佛我获得了一个全新的视角,And I will finally see me 而我终于能看清我自己。
P.S.1、男主由演员托马斯·曼扮演,托马斯·曼也真会挑本子,这一次比《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中的演技更加成熟。
2、片尾曲是由女主扮演者莉莉·梅·哈琳顿创作并演唱,名字叫做《Something Warmer》。
离七夕节还有两天。
备受煎熬的日子,派爷为单身婊婊们准备了一部励志爱情片。
一个两百斤的胖子,照样能找到真爱的故事。
放心,这不是狗粮——《一些怪人》(2016)Some Freaks
这是一部美国青春片。
这几年的青春片都变着法的高能。
年度重口恐怖片《生吃》,本质上是一部青春期少女性觉醒实录。
变态伦理大戏《往事如河》,关注同性恋男孩的成长心理。
《一些怪人》顶着个不太正常的片名。
拍的当然不是普通人的青春。
影片聚集了一群「怪人」。
女主,120公斤的体重,传说中两百斤的胖子。
男主「独眼龙」,算是一位残疾人。
男二,同性恋,不敢抬起头做人的LGBT人士。
男三,白天是校园男神,晚上则要面对难以启齿的隐疾「不举」。
各有各的不正常。
故事开篇发生在高中阶段。
独眼男主一直饱受歧视,性格孤僻。
生物课实验上,他和胖女主碰巧分到了一个小组。
两个外形有「缺陷」的怪人,光是坐在一起就惨遭围观。
除了受到「正常人」有意无意的白眼;怪人们还擅长——互相伤害。
男主和好友男二聊天,提及当天认识的胖女主。
还开起了恶意的荤玩笑。
一转过头,女主就出现在眼前,给他带来庞大的心理阴影。
原来她是男二的亲戚。
道歉和解后,男女主开始熟悉起来。
两个不容于「正常人」的怪人,渐渐靠近,发现了彼此的优点。
聊天,约会,推倒。
(推倒的方式比较特殊)成为情侣后,他们要面对1加1大于2的白眼。
恶毒的同学点评道——如果世界上只有两个人,他们可能也不被允许有后代。
然而对刚陷入爱情的男女主来说。
外界的刺激越大,他们越爱出了一种与全世界为敌的气魄。
男主决定放弃毕业典礼,追随女主去往她的城市。
哪怕付不起房租,只得辛辛苦苦打零工挣钱。
谁都没想到,感天动地的真爱,毁于减肥。
半年后重逢的男女主都有所改变。
男主装上了义眼,看上去与正常人无异;女主减肥卓有成效,从讨人嫌的胖子,变成了微胖的性感美女。
两个人都从「怪人」,拼尽全力把自己变得「正常」。
减肥后的女主走在外面,会有男人对她吹口哨。
曾经自卑的她,变得美丽,自信。
男主这就不答应了。
一段始于「你胖,我瞎」的爱情;怎么能「说好一起到白头,你却偷偷抽了油」?
他动手打人,强迫女主放弃节食,吃冰淇淋,奶油等高热量食物。
女主气到暴走,让男主滚蛋。
两个人一言不合,把对方往死里伤害。
你骂我是残废;我就骂你大肥猪。
谁都看得出,男主之所以愤怒和吃醋无关。
他们走到一起时是两个异类,一对被世界抛弃的可怜人。
在「同等可怜,甚至更可怜」的对方身上,找到了安慰和优越感。
然而——女主的胖是暂时的;男主的独眼却是永恒的。
他无法接受,自己成了那个被落下的人。
那个唯一的怪人。
临近影片结尾有一段平行蒙太奇。
男主破罐破摔,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独眼。
女主想和男三上床,无奈男三还是心有余,力不足。
男二终于约到了自己心仪的男生,却会错了意,偷吻后惨遭毒打。
三条线交叉剪辑,不同的经历,同样的悲剧。
一个比一个丧。
这些怪人,终究不能被其他人所接纳。
他们的安慰依然只有彼此。
爱情只能存在于「同类」之间。
与其说这是一段怪异的爱情故事。
影片更接近对青春成长的探讨。
和女主分手后,男主参加了一场变装派对。
一位美女对他说:我不想跟你上床,因为你太平凡了。
男主一气之下,抠下了自己的义眼。
但美女再次刺伤了他:你的确不平凡,但你很可悲。
这段情节揭示了青春时期,乃至整个社会的矛盾之处。
无数平凡的人,想尽办法使自己变得独特。
但如男女主这样真正与众不同的怪人,却受到大多数人的排挤,冷落。
而男主自己也很清楚:我们永远无法成为那些正常人的一员。
因为你一旦这么想,事先就把自己归入不正常的行列。
否决了自身的价值。
更何况,这个社会的规则荒诞无比——拒绝平凡,又不能出格。
其中微妙的界限谁也说不清楚。
活着,真特么累。
“你觉得你会怎么样结束你的人生?
”“你的意思是?
”“当你躺在床上,会不会想着女孩或者别的事,你觉得她会是怎样的。
会像我吗?
”“要说实话?
事实上每天我都在饱受不一样的折磨。
这听上去很可怜吧,但是,你呢,觉得我怎么样?
”“你吗?
”“你可以坦诚地说,我不介意,就是好奇。
”“我觉得你很帅啊。
”“我可以看看它吗?”——《一些怪人》早些年黄伟文写过一句歌词“若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这句歌词被收入陈奕迅的歌中,在文艺青年里不经走红。
怪其实是一个分裂的词,它可以与离经叛道挂钩,是酷的另一个象征。
也可以是真正的异类,人群中不论走到哪里都惹人注意,引起关注。
或者出于恐惧,或者是因为抗拒,总之,没有人想要靠近他们,更别提成为他们。
《一些怪人》讲述的就是后者们的故事。
四个怪人。
一个独眼男孩,一个体重二百多斤的胖女孩,一个GAY,一个企图在灵与肉之间寻找平衡的男孩。
把他们放在人群里,是和环境格格不入、受到排挤的一份子。
别人总是会用各种方式去嘲笑和攻击他们,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也没有人去思考这么做应不应该。
总之,他们身上携带的与众不同的弱点就是受到攻击的原因。
三个人组成的小集体让每个人的孤独犹如被照亮一般,生命顿时变得明亮起来。
配合着后摇的背景音乐,Jill和Matt的相爱也让这部本该沉重的影片变得轻盈了。
好像在用无声的姿势向众人发泄,即使是怪人,也可以拥有正常人所拥有的的温情。
这是影片中最柔软的部分,胖女孩和孤独的独眼男孩卸下心防,朝着对方袒露自己的伤口,然后像野兽一样舔着对方的创伤。
在黑暗中拥抱彼此。
然而当剧情发展到一半时,人性的复杂和残酷立即就显露了出来。
步入了新环境的Jill想要减肥变瘦,摆脱过去的那个自己。
这种渴望很难说是完全为了Matt,还是为了Jill自己。
总之,减肥以后的日子一切都和原来不一样了,不再有人嘲笑你,不仅如此,还会开始有人关注你,喜欢你,允许你走入他们的世界。
想要靠近你,关心你的世界。
这是原本的Jill没有设想过的。
当人开始变好之后,潜意识里就会开始追求更好的能与自己相配的东西。
这是本性使然。
Jill也不例外,在她的想象中,她会一点一点瘦下来,直到有一天和那些瘦女孩一样。
这样的她,怎么能和一个独眼男友在一起,走到哪里都会引起关注,人们会好奇,对他们指指点点。
然而残忍的是,Matt无法改变的残疾会把他终身困在原地,找不到出处。
一点点瘦下来的Jill会让她越来越好,越来越受欢迎,同时也会离他越来越远,直到他再也抓不住她。
在爱情的一个残酷规则里,如果两个人不能保持着同样的速度前行,其中一个势必有被丢下的可能性。
Matt清楚地明白自己的处境。
在他的想法里,Jill应该还是那副模样,肥胖的但是只属于他的模样。
两个人像从前那般在寒冷中相互依靠。
然而他殊不知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小到一草一木,大到改变了的人心。
一旦改变了就很难再找回当初的模样。
Jill走得太快,她没有等待Matt独自前行,并且急剧地想要摆脱灰暗的过去。
没有对错,只有价值观发生的巨大差异,让两个人渐行渐远。
而《一些怪人》的着重点不仅如此,影片的后半部分讲述的就是当他们变好以后每个人的处境如何。
戴上义眼的Matt希望能够取悦Jill,也希望同时被这个残酷的世界接纳。
然而换来的却是与Jill的感情不可挽回的破裂。
派对上义眼的丢失,第一次结识的女孩对Matt的嘲讽,更是把一切都打回原形。
提醒着Matt他始终都是那个融入不了的怪人。
Jill接受了男孩派对的邀请,和他约会。
她的心里不是不清楚,在这场宴会中她和那些同时被邀请的胖女人一样,是男人们免费的性对象和乖顺的玩偶。
这场玩弄以男孩做爱的失败告终,更增添了无声的嘲讽之意。
她不论变成什么样,都是从前那个胖胖的不具备任何吸引力的女孩,身体上的褶皱和心灵上的褶皱都会跟随着她不会消失。
再看处处隐蔽自己身份的GAY ,当他以为自己找到真爱时,醒来以后清醒了的男孩抑制不住自己的恶心殴打了他,让他的处境更增添了一份悲凉之意。
结局Matt和Jill的相互依靠,让这部影片增添了一丝温情。
没有再去讲述这些怪人们后来的处境如何,是编剧隐藏的善意。
看《一些怪人》时,总让我想起小学时一个女生,她和影片里的Jill一样,都是胖胖的身材,她的皮肤不好,脸颊两侧长有白色的斑点,再加上成绩不好、老师的不待见,让她成为了我们班最常受到欺负的人。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小学毕业。
有一次她的妈妈来到学校时,我们发现她的妈妈长得一张和她相似的脸,留着一样不起眼的短发。
小学毕业后她的情况如何我就完全不知晓了,一直延续到后来。
我们早已在各自的人生里彼此遗忘。
这个女生只是其中一个,成长过程中还有各种怪人,以不同的模样和姿态出现在别人眼前。
再以不同的方式度过属于他们的人生。
灰暗的青春期里,没有人关心他们快乐的秘诀,在意他们伤口下的隐忍和屈辱。
一直到不久后的将来,也许只能回想起一个名字。
与自己和解,与生活和解,接受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再好好的生活。
听上去都很简单,然而一旦到现实处境里,却比想象中要复杂和困难。
影片中的那些怪人们,企图融入正常人的世界,结局却失望而归,但那又如何,造物主早就决定这个世界上不会出现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人也是如此。
硬要融入河流,不妨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舞,直到走出一道特别的风景。
matt和他妈妈说,只有jill才让他知道自己有多好多性感,这应该是他的心安,可后来见到瘦身的jill,他觉得已经不是他可以掌控的那个人了,jill的室友又说你想用下辈子来猜测你是不是应该配更好的人。
其实没有谁是绝对的好,只有你懂得了你自己,才能真正得到你想要的,这也是成长,不过有的人快,有的人慢罢了。
影片的最后,他们应该是和好的吧,我也不是说他们都不配更好的,只是那样相互取暖的感觉是不是也挺好的。
片中主要讲了四个怪人。
独眼小哥,小GAY,自卑胖妹,和缺母爱高帅男。
笔者且一个一个聊聊,这几个人的选择,以及他们选择的局限。
先说独眼小哥。
小哥属于自我保护型,他的闷骚是不是天然的,已经不可考了。
因为身体的缺陷,被欺负了多年,其实已经很难知道他的本来性格。
再加上他有一个生活弄得一团糟的母亲,一个甚至在小婴儿面前抽烟的母亲。
按这种遗传,他的情商无法太高。
我个人觉得他的活路其实是好好学习,做出一点什么。
但他偏偏在高中时候被胖妹勾引了,一下子认为世界还有爱。
结果当他用他满腹心理缺陷的心去爱另外一个人时。
而那个人又开始做出“向好”的改变,甚至好像在“远离”他时。
可想而知他的举动,不会太高明。
这位小哥错就在以为这是一个“有爱”的世界。
事实上,这个世界,除了父母对你的爱以外,任何人对你的爱都不是无条件的(甚至你的孩子,对你的爱,也是以你的抚养和关爱为条件的)。
这位小哥错误估计了爱情的力量。
也许,世界对他是不够公平的。
但是他对世界的看法,也是有偏颇的。
他错误的以为只要缩在弱者圈里,一切都会如他所想的运转。
少天真了,你本来应该学有所长,逐梦某某地的,你自己迷恋爱情,停滞不前,怪不了谁。
再来说说小GAY,小GAY在几个怪人里是情商最高的。
但是这也没有什么大用处,依然是不学无术之徒。
他只敢和弱者倾述,只敢和弱者发脾气。
然后喜欢用糖衣炮弹,用自己的温柔来交朋友。
在一般情况下,这是有用的。
但若以为就可以凭此来获得“肉体关系”,或者更进一步的爱情。
那就太可笑了。
这是典型的有情商没智商型。
胖妹其实是全片最讨喜的人物了。
她懂得自己要什么。
但是胖妹有一个问题在于,她太在乎结果了。
估计之前和那些怪蜀黍的感情问题也是,她太在乎别人是不是关注自己了。
我以为她不是缺爱,而是缺少正确的心态。
她的减肥是对的,但是减肥以后,还在乎那几个婊的看法,那就很可笑了。
这个人物依然没多少情商可言。
最后她和某男出去约会,也有点无聊。
其实这并不是她,我看到她把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拿来去填补那些婊子的势利眼。
我为她感到难过。
再说说那个最后阶段阳痿的高帅男。
其实他不是阳痿,他一开始被胖妹吸引,就不是因为胖妹美。
我个人的观点是,他可能缺母爱。
所以需要一个让他有足够安全感的女子,来弥补这份母爱。
对于这样的男人,我建议他找个母爱过剩的女人,并给予他足够的时间。
最后,说一下我个人对于这些怪咖的看法,我个人对于怪咖的看法,分为两种,一种是说给不怪的人和优秀的人听的。
那就是,永远不要歧视别人。
你没资格,别人的不同可能有各种原因。
理解不了别人的不同,只能代表你狭隘。
任何歧视、过分嘲笑别人不同的人,在大众看来,都是卑贱的。
另外,我要和不同的人说。
先了解一下自己的不同在哪,如果是生来的,绝对正常的,那就不要在乎别人眼光,正常过。
如果是有缺陷的,意外造成的,那也要自信。
然后在自信的同时,也不要相信世界是公平的。
世界是不公平的,你有缺陷,你可能就要比别人更努力,然后用优秀的结果打那些嘲笑你的人的脸。
不要太天真,更不要只会用情商用讨好来弥补自己的脆弱。
有一番作为,摆脱糟糕的生活环境带来的向心力,才能真正涅槃。
你不够特别,而我是个小丑。
果然很对剧名。说明你是成不了别人。也没人是完美的。
晃动的长镜头和虚化的画面,细腻又平静。平行蒙太奇更是点睛之笔!一些怪人,努力的活成大众眼中的样子,到头来还是被当头一棒……一切都在画面中,颓废中透露着清新,好歹是余留温情,不要为别人而活。导演的镜头感真棒!
siff~大光明。两星半。不难看。但即使在独立电影的层面也属于二流。存在明显的技法缺失。本为主打关系变化的剧本,却没有一个关系立场,是情侣关系还是怪胎间的关系,前部分没有着重于怪胎,中后部分靠演员口播的关系不平衡,比较低级。用的音乐对,但用的方式不对。女主表演有些刻意。
所有想要辩解的自己所谓的“真理”,只不过是渴望爱的理由。一开始女主不是很喜欢女主,表演过于油腻做作了;之后还好,最可怕的就是男主给她硬喂奶制品的时候,最难过的是Patrick和Elmo的自白。
片如其名,笨拙的爱情
我还是觉得一个漂亮的胖女孩瘦下来之后是很attractive的,前提是漂亮~
这电影太丧了,怪人拼命想融入普通人的社会却依旧看起来像个笑话。我并不觉得这个电影是什么治愈类的喜剧片,怪人们的一番尝试不过是让他们更清楚自己的处境,不被社会接纳的怪人最终只能互相寻求慰藉罢了。
音乐
怪人还是应该和怪人在一起,一起怪,一起丧,一起美。
Just something I can turn to,somebody I can kiss.
怪人最大的愿望是成为普通人,但只有当你接受自己是个怪人才能活成普通人。导演要我们不要区别对待,但是我看到的还是一种妄自尊大。
从你喜欢的人身上可以看见自己,你喜欢的人和东西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吸引力吗?或许只是源于不自信而渴求的势均力敌的“同伴”。一旦平等被打破,关系便摇摇欲坠。关于局外人的故事,你们如此与众不同并不能摆脱平凡,徒留可悲。胖子女主角自己唱了片尾曲,多才多艺。
狂欢里丑角,绝望的胖妞,墙后的阳痿,背对着的基佬,永远是格格不入。你还觉得我平凡吗?不,很可悲。看到哭不出来,但心酸到不行。PS:封面太喜欢了
丧么 很丧 不过最后至少还有肩膀可以彼此依靠
怪人与怪人相互吸引,是因为彼此身上都散发着同样需要怜悯的气息。当其中一个怪人改变了,这种平衡就被打破。“你永远也无法成为她们!”这像是诅咒,其实更是残酷现实一种。尽管你努力去改变,面临的恐怕还是其他圈子的嘲笑和假模假样的善意。丧吗?很丧。不过你至少还拥有怪人的肩膀可以依靠。
我还是我,你还是你,只是多了一个冬季。
非常现实残忍的青春片,对现实生活中那些不合群,怪异的人用特别真实写实的方式拍摄出来。电影不仅仅关注那些怪人的生活,同时也将他们内心最黑暗,最不想让人知道的秘密用争吵,动作表现出来。汤姆斯的演技大大进步,其他配角也演得非常棒。很喜欢开头,原创音乐很好听,最后三条线的剪辑特别好!
都带着玻璃各自行走着,打碎了却一样痛。
“你若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校园中因为不一样而被孤立,或者隐藏自我变得合群,否则就是大众眼中的怪人。普通人想变得不一样,而怪人却想变得普通。剧情有些许老套,但男女主角演技到位,在四个角色的塑造利用了不一样的群体去表现他们的自我挣扎,喜欢高中的时候互相取暖,但大学之后闹矛盾那种言语冲突更加鲜明,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