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迈克尔·格雷西
主演:罗比·威廉姆斯,约诺·戴维斯,史蒂夫·佩姆伯顿,艾莉森·斯戴曼,凯特·马尔瓦尼,Frazer Hadfield,达蒙·海瑞曼,瑞谢尔·班诺,汤姆·巴治,Jake Simmance,Liam Head,Chas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英国,中国大陆,法国,澳大利亚语言:英语年份:2024
简介:见证巨星罗比·威廉姆斯波澜壮阔的不凡人生,除了名利、金钱、欲望之外,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详细 >
My way 真是好听。Better man原来是2000年专辑里的歌了,但对于我们是07年左右最火的大学那个年代
- TIFF志愿者rewards被导演切换场景镜头的巧妙震撼到,原来是马戏之王的导演。主角的设定也非常有意思!海报完全没透露出来也许是想保持悬念但导致我差点就没看这部电影啊喂!真的很值得一看,推荐。
不应该译作《人猿巨星》么,归入人猿星球的外番
Regent Street的Rock DJ,大銀幕專屬享受(那麼倫敦我又來惹~~~
几段歌舞场景拍得相当华丽且充满想象力
NPD黑悟空流行乐自传
是跨年那天晚上,在海底捞拿了号,然后钻进电影院看。当然是一个所谓bad boy的self explanatary的片子,稍微走点心就很轻易就被世界原谅的一男的,一生都在寻求不在场的父亲的认可,奇怪的是这些老套的叙事我不介意。因为歌舞真的太喜欢,尤其是rock dj,那个年代流行音乐最好最刺激的东西都拍出来了。
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权力吗?看完只觉得这种不值一提的破事和千篇一律得像在大街上采访来的某个欧美teenager的人生有什么好拍成传记的?即便是在以他主观视角讲述的故事里,都很难不自觉地去共情被他丑化的队友、被他伤害的家人和朋友,因为就连他的愧疚和自我厌弃都充斥着自恋和“我就是主角”的强调。还有影片所呈现的他从头再来的过程未免也太简单了吧,就没有任何外部实际的挫败和后果,好歹拍个戒毒的艰辛呢。把最大锅扣给他爹又光速和解歌颂的情节也是挺莫名其妙的。最后台下猴子对他由质疑到认同时,不禁让人想问:嗯你们是听到了什么,感恩的心还是他血液里的毒品浓度?还好是cg猴子,不敢想象如果是人演的,会从哪一幕开始就因为忍受不了男主的自恋而离场。有几首歌蛮好听的,导演也很出色。
(4.1)不接受褒贬的人生 可以接受的存在 三观需要内收 如何定义公众导向 还是不需强求的苛刻 一切皆需人间清醒 脱离主体凝视现象 在责任面前不只有努力和坎坷 痛苦的成长属于所有人(应该尊重的抗争 不是所有 不认同 不否定 意识形态与物质存在的取舍)
应该算是一部还可以的音乐人传记片,用猩猩的形象当主角也是一种创新吧!罗比威廉姆斯这个名字感觉不太熟,但片子里展现的很多他的作品还是倍感熟悉的。
“没人愿意看你的痛苦,他们那么伟大是因为他们让别人忘记痛苦”,但我觉得如果足够真诚的话,你的痛苦一样可以让别人忘记痛苦,就像这部电影一样。
不了解罗比威廉姆斯,拍的也很平淡冗长。最大的问题是,不太理解为什么不是真人出演,而要用猴子的形象。
仿佛一个MV资深导演用特别烧钱的方式实现了所有这方面的表达,于是有了诸多华丽转场和名场面,尤其是被名利变成了猩猩的罗比.威廉姆斯,似乎是真的试图让自己以及所有人,都变成更好的人。
孤独是人类的出厂设置。用猩猩替代真人,那种来自异类的抽离感,那种或不被接纳或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感挥之不去, 你会被同理到吗?
主线平平无奇(当爹的还是超容易被原谅),但是歌舞没有自称音乐剧但胜似音乐剧,感官很爽
为了避免成为仅是罗列生平、穿插金曲乱炖的流水线点唱机片,或者稍不注意就要对簿公堂的危险尝试;去年同在TIFF的《拼出未来》用乐高,这里用猴子,都是有心思却不讨好的“整活”。即使可以理解为「猴子即人的返璞归真」再去坦诚相见的剖析,但那种直接的迷惑感可能需要相当时间才能真的进入故事;而它的狂躁、跳跃再到治愈,都在其后一路狂奔,很少真正去对准自己如此选择讲述的逻辑,也最终抹掉了它原本的一些想法。P.S. 这片的成本超亿,到最后不到两成的票房简直是去年不被注意的大扑街;但一看到开头的Sina Studios,有点绷不住了(:...
镜头语言驴火纯青 故事实在是陈词滥调 看多了歌星乐队传记电影 剧情走向是毫不意外
Rock DJ这段编舞真的惊为天人,但是在其他方面真的毫无可取之处,只看到一个成功的老男人在那自怨自艾。你已经是巨星了,你的痛苦与我何关,而且大部分都是自作自受,压根没有任何共鸣。片子又丑又长,都不是烂了,是无趣。
拍成猩猩形象,让这部传记片很有特色,令人眼花缭乱又丝滑的伪一镜到底剪辑可以说非常出色,一部优秀的娱乐片。
很有想法的个人传记音乐电影,这部跟《猩球崛起》一起竞争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也太有趣了!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My way 真是好听。Better man原来是2000年专辑里的歌了,但对于我们是07年左右最火的大学那个年代
- TIFF志愿者rewards被导演切换场景镜头的巧妙震撼到,原来是马戏之王的导演。主角的设定也非常有意思!海报完全没透露出来也许是想保持悬念但导致我差点就没看这部电影啊喂!真的很值得一看,推荐。
不应该译作《人猿巨星》么,归入人猿星球的外番
Regent Street的Rock DJ,大銀幕專屬享受(那麼倫敦我又來惹~~~
几段歌舞场景拍得相当华丽且充满想象力
NPD黑悟空流行乐自传
是跨年那天晚上,在海底捞拿了号,然后钻进电影院看。当然是一个所谓bad boy的self explanatary的片子,稍微走点心就很轻易就被世界原谅的一男的,一生都在寻求不在场的父亲的认可,奇怪的是这些老套的叙事我不介意。因为歌舞真的太喜欢,尤其是rock dj,那个年代流行音乐最好最刺激的东西都拍出来了。
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权力吗?看完只觉得这种不值一提的破事和千篇一律得像在大街上采访来的某个欧美teenager的人生有什么好拍成传记的?即便是在以他主观视角讲述的故事里,都很难不自觉地去共情被他丑化的队友、被他伤害的家人和朋友,因为就连他的愧疚和自我厌弃都充斥着自恋和“我就是主角”的强调。还有影片所呈现的他从头再来的过程未免也太简单了吧,就没有任何外部实际的挫败和后果,好歹拍个戒毒的艰辛呢。把最大锅扣给他爹又光速和解歌颂的情节也是挺莫名其妙的。最后台下猴子对他由质疑到认同时,不禁让人想问:嗯你们是听到了什么,感恩的心还是他血液里的毒品浓度?还好是cg猴子,不敢想象如果是人演的,会从哪一幕开始就因为忍受不了男主的自恋而离场。有几首歌蛮好听的,导演也很出色。
(4.1)不接受褒贬的人生 可以接受的存在 三观需要内收 如何定义公众导向 还是不需强求的苛刻 一切皆需人间清醒 脱离主体凝视现象 在责任面前不只有努力和坎坷 痛苦的成长属于所有人(应该尊重的抗争 不是所有 不认同 不否定 意识形态与物质存在的取舍)
应该算是一部还可以的音乐人传记片,用猩猩的形象当主角也是一种创新吧!罗比威廉姆斯这个名字感觉不太熟,但片子里展现的很多他的作品还是倍感熟悉的。
“没人愿意看你的痛苦,他们那么伟大是因为他们让别人忘记痛苦”,但我觉得如果足够真诚的话,你的痛苦一样可以让别人忘记痛苦,就像这部电影一样。
不了解罗比威廉姆斯,拍的也很平淡冗长。最大的问题是,不太理解为什么不是真人出演,而要用猴子的形象。
仿佛一个MV资深导演用特别烧钱的方式实现了所有这方面的表达,于是有了诸多华丽转场和名场面,尤其是被名利变成了猩猩的罗比.威廉姆斯,似乎是真的试图让自己以及所有人,都变成更好的人。
孤独是人类的出厂设置。用猩猩替代真人,那种来自异类的抽离感,那种或不被接纳或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感挥之不去, 你会被同理到吗?
主线平平无奇(当爹的还是超容易被原谅),但是歌舞没有自称音乐剧但胜似音乐剧,感官很爽
为了避免成为仅是罗列生平、穿插金曲乱炖的流水线点唱机片,或者稍不注意就要对簿公堂的危险尝试;去年同在TIFF的《拼出未来》用乐高,这里用猴子,都是有心思却不讨好的“整活”。即使可以理解为「猴子即人的返璞归真」再去坦诚相见的剖析,但那种直接的迷惑感可能需要相当时间才能真的进入故事;而它的狂躁、跳跃再到治愈,都在其后一路狂奔,很少真正去对准自己如此选择讲述的逻辑,也最终抹掉了它原本的一些想法。P.S. 这片的成本超亿,到最后不到两成的票房简直是去年不被注意的大扑街;但一看到开头的Sina Studios,有点绷不住了(:...
镜头语言驴火纯青 故事实在是陈词滥调 看多了歌星乐队传记电影 剧情走向是毫不意外
Rock DJ这段编舞真的惊为天人,但是在其他方面真的毫无可取之处,只看到一个成功的老男人在那自怨自艾。你已经是巨星了,你的痛苦与我何关,而且大部分都是自作自受,压根没有任何共鸣。片子又丑又长,都不是烂了,是无趣。
拍成猩猩形象,让这部传记片很有特色,令人眼花缭乱又丝滑的伪一镜到底剪辑可以说非常出色,一部优秀的娱乐片。
很有想法的个人传记音乐电影,这部跟《猩球崛起》一起竞争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也太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