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今敏已仙去,宫崎骏要退休了,除了高畑勋大友克洋押井守新海诚我最期待的就是细田守了。
虽然并没有大师前三部作品让我有震撼亢奋和血脉喷张的感觉,但细田守对亲戚羁绊的细腻表达和满满的元气让我不得不爱这部作品,一种直击内心的美好情愫。
感觉这是细田守最吉卜力的作品,【神隐】的少年经历了一系列考验最终成长起来的故事,熊彻和九太之间亦师亦友亦父子的情感,九太面对内心另一个自己莲的抉择并最终战胜内心阴暗面,最终师傅熊彻永远活在九太内心的设定,除了给你萌点笑点还有更加戳中你的泪点(尤其是最后男主的回忆杀)。
每个人都有内心的阴暗面,当这些心理阴影不断扩张,就有可能会将你吞噬。
我们都在自我认知和对这个世界增加更多认识。
现实社会与怪物之城你总要做出个选择,就算是做个普通人,也要做个内心强大的人。
强大而温柔才是真正的强者,因为弱者会佯装强大而变得冷漠,我们的内心木有住着熊彻这样的大神,但我们有真实温暖存在的家人,就像是在关键时刻给熊彻打气的九太一样,时刻给我们力量。
涩谷的街景让我觉得是新海诚附体一样,实景的感觉着实令人惊叹,而怪物之城“涉天街”的设定感觉就有点像是鼓浪屿的小街道,景色很美,一片祥和的氛围。
最后决斗的场景也是美得不要不要的,鲸鱼每一次跃出都无比惊艳,熊彻化为九十九神成为九太心中的利刃,火与水的对决,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最终成就了大团圆结局。
其实总感觉有点虎头蛇尾,但一开始的铺垫也有点长,个人感觉最燃的桥段是熊彻与猪王山决斗的那段(不论是画面还是音效),最温情的就是师徒二人相互扶持成长起来的感觉,周游各地的桥段就是大师兄二师弟加上黑熊精和唐僧取经的感觉啊,就差白龙马了哎。
一直以来都超爱各种妖怪、百鬼夜行题材的动画,有时候觉得妖怪比人类纯粹很多,人类是太复杂的生物,有太多心理活动和心机,人要克服各种贪嗔痴才能修炼成大神,但在这个俗世里,人要做到心无杂念如平静的水面,估计是很困难的。
所以我还是乖乖滚去看我的二次元,在那里寻找一方净土吧。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在有限的时间里,不断提升自己,创造无限的可能。
在我们修行的过程中,遇到的人都有可能成为我们学习的对象,就像是熊彻和九太的关系,九太从一个孱弱少年成长为武功高强的高手,熊彻则从懒散废柴状态成为一代宗师。
眼前是充满烦恼的路,我们拖曳着各种负重,摇晃着坎坷前行。
但只要你继续行走在你的繁华之旅,就能与你生命中的真相相遇,就能看到新的希望。
<图片3>P.s.电影的声优也是太豪华了,役所广司、宫崎葵、染谷将太、广濑丝丝…打酱油的角色都是小栗旬。
也可说,这次是细田守的一次妥协,综合了吉卜力、新海诚的风格,商业口碑是要双双拿下的感觉啊。
看到大家都在讨论《怪物之子》在细田守的作品序列里的排位,似乎期望值很高,遗憾也很多。
《怪物之子》是一部很成熟的日式商业动画,无论画面、人物塑造、音乐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剧作的问题在于信息量较小,某些点的挖掘不够深入,就细田守而言失之平庸了。
然而细田守的风格或者说大家所期待的细田守作品究竟是怎样的呢?
其实这也是一个难于回答的问题。
不管怎么说,在我看来,《怪物之子》还是保留了细田守以往作品的许多优点,同时也暴露了他的短板。
然而这都不是我想要讨论的,我只是想记录这部作品带给本人的一些感触。
所谓怪物的世界,事实上可以理解成主人公遭遇生活变故后内心的一种逃避,而怪物熊彻则是父亲形象的变形。
曾几何时,我也是一个喜欢在放学后流连于大街小巷的孩子,总觉得那些鲜为人知的角落里隐藏着另一个世界,一个没有烦恼、困苦的神秘的理想国度。
片中怪物的世界就是那样一个世界,它在恰当的时刻向主人公打开了大门,令无助、困惑的心灵得到依靠和慰藉。
细田守用动物的形象来塑造怪物,使得怪物本身自然而亲切,超越现实又不远离现实,充满童话色彩。
时光荏苒,孩子不可能永远在幻想的世界中蜷缩,而父亲的荫庇也不可能贯穿一生。
于是我们看到主人公开始在怪物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游走,从他接受了身生父亲和陌生女孩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和熊彻、和怪物们告别,因为他是一个成长中的人类,他完全接受自己作为人类的身份。
片中的反派角色与主人公恰好相反,形成了一组有趣的对照。
他自小在怪物中长大,将自身识别为怪物,但生理现实却令他不得不面对自己是人类的事实,认知的分裂将其拉进了毁灭的黑洞,使得他的世界逐渐崩塌。
通过对反派角色的矫正和拯救,主人公的心智进一步走向成熟,最终将温情与伤痛藏入心底,动画中与熊彻的合体或许就是极好的象征。
作为孩子,主人公是不幸也是幸运的,他在人生的岔路口遇到了爱,在幽深的巷子受到了细田守善意的引导和浪漫的安置。
由上可见,《怪物之子》其实讲的是“人类之子”的故事。
我们的内心都曾有一只野兽,它是躁动的来由,也是力量的源泉。
这就是题外话了。
——————————————吐槽的分割线——————————————————————细导的作品在形式美方面做得真是不赖,这部也将动画的想象力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出来。
怪物世界的修炼啦,幽灵鲸鱼的追击啦,总之画面神马的一定要美美哒,动作帧数一定要足足哒。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细导也下海啦!
(误)我在耽美的腐海里欢迎细导!
男二比女主漂亮有木有,定情信物神马的都送掉了有木有!
男主这个渣是要男女通吃的节奏哇!
所以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关键看脸!
另外要说的是,虽然知道女主的设定是为了说明要克服内心的阴暗面走好人生路这样的道理,但是相比较以前细导的女性角色来说这个真的好弱了啦。
那些大人嚷嚷个没完,真想让他们消失,但我只是一个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小孩子,我好想妈妈呀,再也见不到她了,讨厌,讨厌这一切,快让我消失吧……我拼命地跑,闯入了一个境外之地,遇见了一头熊,不,妖怪。
有逼着别人当他弟子的妖怪吗?
大概他人缘太差,在妖界死活找不来徒弟吧。
哦,他打架比武都没人为他加油的啊,孤军奋战,像我一样孤单,但是他那么强,我,也想变强。
可谁要当他徒弟,动不动就大吼,讲不出招式来路就气得跳脚,半点耐心都没有,还喜欢争强好胜,我是个小孩子,没拿过剑,没练过武,我怎么知道该怎么做?
一个糟糕透顶的师父,我不喜欢他,就跟他对着干。
可我太弱了,被小妖怪欺负也还不了手,我没有忘记,我想变强。
既然他不懂教,我只能偷师,从他的一举一动开始跟着模仿,跟着练,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发现,诶?
这招有效。
四方周游,参拜宗师。
他们都奇奇怪怪的,完全不是我想象中成熟稳重、威严气派的样子,师父对他们不感兴趣,我则满脸好奇。
成为宗师的路径全不相同,关键是要找寻到自己内心认同的意义,那是什么?
我不太明白,听了那些宗师的话,又好像有一点明白了。
有时我会想念原来的那个世界,想念妈妈,可我知道,没有我能依靠的人,我说过,我要靠自己生存,那些大人们却说,我只是一个小孩子,养活不了自己。
我没有退路,虽然练武很辛苦,我也决不放弃,况且还有一直在鼓励我的,师父的那两个朋友。
偶尔地,我会想妖界为什么不接纳人类,他们所说的人类的黑暗面,我有吗,我是不是对自己一无所知?
我的个子越蹿越高,每一天,大小事情我都跟师父学,跟他争个高低,他也跟我学他不懂的地方,比武比武,天天跟他比武,他的臭脾气好了很多,我确实也变得强大了。
吵吵嚷嚷中,好几个年头就这么过去了,发生了一些事,我想要离开师父,做个普通人,但是……为什么总会想起跟师父在一起时的情景,他会怎样,会怎么办呢。
我不能就那么悄无声息地离开他,我站在他身后,像当初一样,为他呐喊,他那么强,比原来更强,他不准输。
我们两个人“合力”完成了战斗,这是属于他的荣耀,可……一切发生得那么快,不、可、饶、恕。
我的愤怒、痛苦,那种熟悉的、很多年前的绝望与阴暗裹挟了我,为什么,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杀意、仇恨、毁灭,我都不在乎了,人类,是很黑暗,是很冲动,被夺走的,我要加倍讨还。
只是,幸好,幸好。
我已不再是那个九岁的弱小的孩子了,我想要承担些什么,我得为师父、为妖界做点事,为我自己破除心魔。
我要找到那个伤害了我们的人,跟他一决高下,赌上自己的生命。
没想到,师父他……原来他替我做的,比我更多更多,他曾说,剑在心中,是的,他让我终于明白了这句话。
心中炽热的光剑,凝结着他对我尽在不言中的所有所有的话,我不再惧怕内心的黑洞,剑在心中,能抚平、除去一切阴霾。
我没有拜错师父,我为他骄傲,从他第一眼认定我为他的弟子时,他是不是就在等待着什么?
他让我成了更强大的我,我知道,他也成为更强大的他自己了。
我会更好地更努力地活下去,去做事,去做一个普通人,去成为,我想成为的自己。
失望。
如果是出自普通导演之手,本片其实可以算上乘之作,但是对于细田守来说,这样的水准无疑让人失望。
画面,音效,配乐,人设都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剧情上。
其实前半段拜师学艺的部分还好,尤其是遍访各地宗师那一段,个人非常喜欢,美翻了。
但从主角重返人类世界后,剧情方面急转直下,变得毫无头绪,不知所云,亲情,友情,爱情几条线全出来了,但是没有一条讲的深刻,甚至感觉很突兀,没有铺垫,没有衔接。
后半部分boss出现然后打boss的过程也有些奇葩(不具体剧透了),总之没明白细田守想表达什么。
很让人不解,这么好的画面,讲个稳稳当当,正常的故事就好了啊。
细田守作为拍出过《穿越时空的少女》《夏日大作战》《狼的孩子雨和雪》的人,本应该最擅长讲这类少年加亲情加懵懂的爱情的简单故事,确切的说是简单而动人的故事。
难道是刻意为了迎合欧美市场而试图作出的改变?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并没有必要,保持自己的风格就好,君不见当年《起风了》在海外上映的时候,好评如潮,好的动画是不分国界的。
总之,《怪物之子》照前三部的水准有一定差距,但是仍然值得一看。
别的不说,最后巨鲸在城市的跳跃部分确实令人叹为观止,太美了,翻来覆去看了几遍,然后截图当屏保。
日本导演:细田守,在《穿越时空的少女》之后,一跃成为当代日本动画大旗的领军人之一。
每一次的新作品都备受关注,并且都评价不低,这部《怪物之子》早在2015年9月,也来到了多伦多电影节展映。
一方面,动画迷们抱着很高的心理预期,在宫崎骏大师以《起风了》收官后,上一次日本动画引起关注,还是去年的此时,第87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篇入围的《辉夜姬物语》。
而另一方面的现实是,人们对于日本动画期待,近年来可谓是远超于其产出的质量和数量。
这就导致了很多观众,在观看了这部《怪物之子》后,有着些许失望的感觉。
影片的监督、脚本、导演同样都是由细田守一人承担,而的故事开篇确实略显拖沓,男主人公:9岁的莲,莫名的失望与叛逆,坚持要一个人成长的决心,之后别别扭扭不肯学艺的态度,像是在为故事的开端和冲突,费力地自圆其说。
当看到熊彻的孤独和顽强后,莲开始认可这个不正经的师傅,剧情终于开始迈入正轨。
但是问题是,这些剧情的发展,将近前半小时的故事线中,始终缺少了一点能出乎观众意料的惊喜,导致了动漫迷们,对前半段剧情单薄的抱怨也是正常的。
整部影片一直到九太17岁,背着师傅熊彻,偷偷跑到人间去学习时,才开始变的令人兴奋,开始有些不确定性的看头。
<图片11>而其中猴子和猪脸的两个解说兼旁白的设定,更是令人觉得有些多余,他们存在感真的到了最后九太的告别,说是因为大家的抚养和照顾才有了今天,都只算是勉强在剧情里,有着被需要的位置和角色的存在感。
并且这个有着八戒的脸和唐僧个性的人物角色,令人着实看着不太习惯。
<图片10>而更加令人不得其解的是,细田守设定的怪物世界,竟然是地中海风格的,广场式的集市、两层的西式小楼、山城的上的石头房屋、石头台阶与矮墙、熊彻睡的西式沙发,这个与现代日本世界平行的妖怪世界,为何脱离了日本文化的设定,尤其在随之而来的奥运会场一样的宗师决斗中,显得尤为突兀。
<图片9>而在其中,宗师的指点,武术的修道,高手不拔剑比拼的规定,又是严格的承袭了日本的武道修习精神。
令人看到影片的最终高潮阶段,才领悟到师傅熊彻之前埋下的那句伏笔——“要握住心中的剑,才是最最紧要的。
”。
其实细田守导演,还是在给我们讲一个悟道的故事。
这不过这次套用的师徒和父子关系有些复杂,因为他是细田守,他喜欢在两个世界穿梭。
全片在九太不断的穿行在人类社会与怪物世界之间,才开始变得节奏鲜明,开始有了细田守作品的感觉。
令人不绝赞叹,细田守还是那个细田守。
<图片8>即便影片被抱怨没有想象中好,但是没人能忽略高潮那段人与鲸的对抗,以及在师傅转生化身利剑,最终成为了九太的心中之剑后,令所有的人都感动不已,不住泪奔。
在《浪客剑心:追忆篇》里面,飞天御剑流的比古清十郎说:“剑是杀人器,而剑术是杀人术。
”,他为心太起名:剑心。
让他为了保护自己珍视之人,要活下去,变的强大。
手中有剑,心中有道,是剑术的真理。
而细田守将二者合一,比喻成为心中之剑。
同时再一次聚焦孤独的孩子,把他们的怨恨和憎恶,比如成了内心的空洞和邪念的侵蚀,让人即感同身受,又觉得合情合理。
<图片7>整部影片在熊彻化为的心剑,进入九太的内心开始,到达了气氛的顶端,无数师傅的教诲和日常,变成了九太心中的声音,这不正是现实中,父辈与师长在我们心中的存在。
我们在困难时,孤独时,不断的想起他们的谩骂和唠叨,细田守将这样的传承,也放在心剑的转化过程里,这是令故事再一次超乎想象,又动人心扉的关键。
影片的尾声说,九太心中有了熊彻这把大太刀之后,在未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都一定可以克服。
而影片“怪物之子”的双重设定,也令人感觉颇有韵味。
猪王山同样因为仁慈之心收养了人类的孩子,却因为惧怕人类内心的黑暗面,而不敢教授养子武学,尽了父亲之责,却没有尽为师之道,反而让孩子怀疑自己,不能接受父亲的失败。
而反观熊彻,则是不论结果,只是一股脑的将毕生武学,都传给了九太,而当九太有可能被内心的黑暗吞噬时,他又站起来,要填补九太孤独的内心,最终完成从师傅到父亲的转化,完成了他最初看到这个孤独的孩子的初心。
师傅与父亲双重的责任,熊彻都做到了,并且做的完美无缺,令影片的人物更加丰满,并且撼动人心。
<图片5>翻回头来,再看熊彻与九太的互为师傅的修行过程,两个人相互填补了彼此内心的孤独,一切都化为熊彻赢了宗师之战,两人种种的击掌之中。
而两个人类之子,不同的命运,更是令人唏嘘,而镜像的对比,更是凸显的正与邪的本质区别,心中有爱与心中的缺失,如同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残缺的,你应该看向哪一边,从哪一边寻求力量,只有自己知道。
而导演很贴心,给了每个人重新开始的结局,让每个角色都有了最好的归宿。
<图片4>而你很难想象,在幕后故事中,导演细田守也是童年缺失父亲角色的单亲孩子。
他竟然把自己一生中内心的缺憾,刻画的这么完美与完整。
影片中一共出现了三个父亲的形象,而那个化身为心剑的熊彻也许是导演心中的最爱吧,因为他有着永存心中的寓意。
而现实中人类的父亲,是不完美的,但是却是努力补偿的,这也许是导演对自己现实中父亲的想象。
而猪王山,最后原谅了自己犯错的孩子,守在他身边。
每个父亲都是不同的,也都是不是完美的,而影片的中父爱真的是爆表啊。
<图片3>总的来说,一个需要大主题和大场面的动画作品,又要有导演细田守的个人风格,有着特殊动画世界的设定,想要故事圆润的同时又跌宕起伏,是不容易的。
所以那些以往经典的作品,才被奉为大师之作。
而这部《怪物之子》虽然不是细田守最好的作品,却也值得一看。
同时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好导演好作品出现,以满足我们的饥渴之心。
2016年2月28日 多伦多 小玄儿记————————————————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https://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新老电影混剪系列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
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不一样的神鬼都市奇潭日式动画的台本一直是天,不仅是孩子能看懂,大人能“进一步”看懂的双关,我认为最厉害的是对于物种语言规则的把握,除日本外,其他动画在人类外物种的台词选择上,更倾向浓烈感情,强调性格,观众自然不会带入普通人类,能很快接受设定,但没有跳出人类的范围。
而日式如哈尔,无脸男,红辣椒都是大胆尝试符合他们思考方式而创造出的成果。
说回电影,不剧透只说下主题的理解,看完之后让我想起persona5的一句台词:‘真正的世界’是不存在的,每个人的所看所感而形成的世界,这便是世界的一切。
所以才说 世界是‘无限’的,就算眼前感觉一片漆黑,向某人握住手的话,用羁绊连在一起的话,世界,便不会终结;世界,就在你们的心中······”
也不知道为什么,看着看着,总想着国漫的事。
近两年,国漫刚刚有点兴起的感觉,出了不少像样的片子,但不管是连续剧还是电影,跟日美比,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日本比较,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
说电影嘛,去年大圣归来还算中规中距,还差不少的火侯。
连续剧嘛,悬念鬼怪类比较多,有些也还行,武侠类的,画江湖和秦明都还不错。
之前看的择天记,也在能接受的范围,慢慢的似乎看到了国漫的崛起,但看了这片后,才知道国漫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本片在制作、音乐、故事、设定、内涵上都是精良之作,除了结局。
对于这个结局,我怎么看怎么怪,老宗主本是升天做神仙的,可以把名额让出来的?
老熊化身为剑,入九太心中,又有何思。
拖着伤痛的身子去人间,或者化成别圣剑,再或者别的什么,都比让神仙,化剑入心好啊。
总之,这个结束,让我觉得很怪很怪。
个人看法。
我想起2006年看到《穿越时空的少女》时的感动,对那句“Time waits for no one”念念不忘。
那时候细田守还算不上顶级大导演,但一部简单清新的作品却可以直击人心。
当然,筒井康隆的原著和贞本义行的人设功不可没,但真正凭借电影发光发热的,还是细田守监督。
这些年,宫崎骏退休,高田勋修仙,今敏离世,大友克洋和押井守不务正业,庵野秀明继续加料炒冷饭,而米林宏昌尚未成器。
日本的原创动漫电影,还能持续输出影响力的,大概也就剩细田守与新海诚二位了。
所以《怪物之子》在上映前就已经备受期待,或者某种程度上说,万众瞩目。
可惜,看完,却觉得失望。
平行异世界,热血格斗,情感治愈,细田守作品的格局似乎变得越来越大,元素越来越丰富,画面一如既往精美,配乐也动听,可是两个小时的故事,却很难触动内心。
这只是一部娱乐为主的商业大制作,讲亲情和自我认知,日式治愈依然是电影的主调,动作格斗成为了支撑场面的外壳。
迷失的孤儿莲,在逃离中偶遇同样孤僻的怪物熊彻,在穿越狭窄的街巷后,闯入了怪物的世界。
涩谷与涩天街,两个世界的连接点,莲与熊彻,被奇怪的师徒关系所缠绕。
争吵、拌嘴、打闹,却互相依靠,在坚硬性格的碰撞中,他们内心的防备与对周遭的敌意渐渐消融,被孤独所裹挟的两人,看到了更加宽广的世界与未来,也互相成为了依靠。
怪物,也只是变换了形象的世人。
陌生人如父如师如友,孤独内心的剖析与再认知,对亲情的细致描绘,这都是熟悉的细田守的味道。
可是味道又不太对,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断裂的风格,跳跃的节奏,角色们的喜怒哀乐突然而澎湃,却又无比刻意。
119分钟的篇幅不短,故事却简单粗暴,重头的父子情老套得像是初中生作文。
所有情绪都是直接摆给观众看,所有心理活动都通过台词直截了当说出来。
煽情时,几乎就是摇晃着观众说,这里是泪点哦,你要哭哦!
一阵激斗,又是一阵少年心事,热血与治愈,在电影中并没有很好融合。
没来由的愤怒与疏离,突然插入的少女和懵懂恋情,动画中塞满了各种元素,却反而让人觉得滋味复杂。
这也是意料之中,原作、脚本、监督,全部都由细田守一人担纲,人设的贞本义行不在了,脚本的奥寺佐渡子也消失了,又是一个完全原创的故事,摆出很大架势,把整个世界观弄得无比庞大,难免手忙脚乱,顾此失彼。
这也是细田守对主流市场的妥协,甚至把目光放到了比日本本土更广大的世界市场之中。
电影的整个叙事节奏与起承转合更像是一部美式动画,华丽的画面,无比讲究的分镜,流畅的动作,明星班底的配音阵容,电影视听上的赏心悦目毋庸置疑,却并不能弥补剧情的孱弱,角色的性格与情感过于粗放,观众也很难将情绪完全代入。
失当的节奏,突兀的转折,只让人觉得取巧与可惜。
细田守好像突然变成了商人,拨拉算盘算计着观众们会喜欢什么,外国人又会接受到哪种程度,至于这些元素合不合称,自不自然,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了。
就算电影生拉硬拽地与梅尔维尔的《白鲸》扯上关系,也并没有让电影变得更有深度和层次。
终究来说,这只是一部画面漂亮,硬件质素出色,却又混乱肤浅的商业娱乐剧场动画,他没有担负起几年来影迷们的期盼,虽然不算难看,值回票价,但是并不能够成就细田守更高的地位。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细田守也成功了。
《怪物之子》在日本票房大卖,买卖赚了钱,于是下一部制作的高额投资也会如期而至。
而细田守,依然是日本动画电影的希望之光。
未来的细田守会选择哪个方向?
继续向钱看,去做完全讨好市场,内容庞杂却浅白的电影;还是拾回初心,逐去繁琐,回归纯真,照顾本心的动画?
我们只能静待时间给出答案。
在这之前,我时常会想要再看的,依然还是那部《穿越时空的少女》。
毕竟动画虽多,但佳作难得,在日本动画大师们渐渐隐去的当下,且行且珍惜。
与其说此片是细田守的个人艺术追求,倒不如说是一场不容失败的商业创作。
日本的大投资原创剧场版动画,相当于他们国产影片业的脸面,地位大概与我国国师的申奥大片类似,但很明显的是,这类电影在新一代影迷群体里的影响力已经不如以前了。
这是一个虽然痛苦却需要面对的事实:宫崎骏退休;押井守在真人电影的路上一去不返;大友克洋基本隐退;今敏中年病故;庵野秀明苦恼于如何给他的故事收尾…… 在这种后继无人的窘境下,细田守十年前自斜向杀出,小成本影片力胜宫崎骏之子的故事也是被人津津乐道。
加上后续两作口碑都算上佳,《怪物之子》上映前自然也收获了不少期待。
影片最大的特征是动作部分比重的增多。
与细田守之前几部偏重情感和人物内心描写的故事不同,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从头到尾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情感波动,或者就算受到打击,也会很快就在下一场戏重新恢复精神,并且接下来必然会有一场作画精良的动作戏。
动画这种东西,最重要的当然是人物动作的流畅性,从这一点而言,《怪物之子》的几场动作戏虽然比起《夏日大作战》略微欠缺一些想象力,但魄力十足,加上出色的音效设计,总体上保持了很高的娱乐性。
宫崎骏退休以后,吉卜力基本上处于关门休业的状态,自此之后日本的剧场版动画就萧条了很多。
大多数作品都是改编给粉丝看的小成本制作,例如《女神异闻录》和《命运石之门》的剧场版,以及数不胜数的各类TVA总集篇;少有几款充满野心的作品上映,却往往不能获得理想的成绩。
相对而言,真人改编的《浪客剑心》倒是大受欢迎,就更不用说《冰雪奇缘》在日本上映以后周周刷屏的故事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细田守自然要承受很多本不属于他的期待和目光,而影片的制作思路也因为要照顾更广泛的观众面,而与前作《狼的孩子雨和雪》相比有了一定的转变。
《狼的孩子》是一部非常明显的作者电影,通篇充斥着细田守个人的思想观点,但也导致了影片娱乐性的下降,并收获了比较两极分化的评价。
《怪物之子》一扫前作的苦情路线,尽管还是亲子题材,但气氛轻松治愈了很多。
但这同时也成了影片最大的问题之一。
细田守的个性太强烈了,以至于无论怎样将影片包装成一部合家欢的动作娱乐片,他的个人思想主张还是会不经意地流露出来。
影片的故事仍然以亲情作为主题,主要矛盾也是小男孩究竟该回归人类社会还是留在妖怪世界这样不算新鲜的话题。
这一条线索一直到结尾之前都处理得比较好,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小男孩对自己称谓的变化:在进入妖怪社会之后,小男孩不再自称本名,而是以养父口中的九太自称;而回归人类社会之后,女主角自报姓名——这里还特地提到了汉字写法,以此作为文明世界的标记——并询问男主角的名字,而男主角报出的是他的本名莲。
到此为止,主角的双重身份确立,本来这种内心斗争是一个非常好的关键点,但影片为了娱乐性,后期把这条线索草草收场,非常遗憾。
除了男主角对自我身份的认识斗争之外,包括两大妖怪之间的矛盾、另一个人类孩子的身世经历、主角父母离婚的原因,这些比较负面的东西都被很刻意地一笔带过,明显是为了让影片显得更阳光,更积极向上。
这样一来故事的确更合家欢了,但同时也失去了本来的深度。
就这一点来讲,《狼的孩子》对于亲子爱的大篇幅探讨收获的反面意见似乎起到了不好的作用,导演采用了比较粗暴的方式直接忽略了这部分的细节,但又保留了他对这些问题的个人思考,结果就显得比较草率。
影片对角色的塑造普遍偏向于模式化,并没有太多背景方面的内容交代。
其中原因之一可能是这部作品的多媒体化展开(例如小说和漫画版本)导致影片中没有收录的部分都放到了其他媒体里面,但也是为了让故事更简单,更便于观众理解。
几个看上去很厉害的妖怪只是露了一脸就再也没出场,很多配角的经历也交代不清。
像主角的养父,开头的时候一脸杀气,但实际只是个懒散混事的大叔,这种落差也让人觉得故事本身缺少更详细的说明叙述。
这些问题到了结尾都有比较突出的体现,尽管视觉上的感受非常精彩,但男女主角的台词并没有什么能够和观众共鸣的部分。
女主角的存在更是从头到尾都很唐突,行为动机模糊,家庭背景更是毫无交代。
因为人类社会的部分有她和主角父亲这两条线索,相互之间抢了不少戏份,结果哪一边都比较散。
主角的父母离了婚,但在主角本人眼里看来竟然都是好人,剧情也没有进一步的交代,这一点写得比较遗憾。
影片中另一条暗线以梅尔维尔的《白鲸》串起,暗指主角和自己内心黑暗的斗争。
本来这也是一个很值得发挥的情节点,结果只是成为了影片反派堕落的原因,而并没有更深入的探讨。
《白鲸》的暗喻其实和影片开头阴暗的基调相符,这似乎也表示剧本在创作过程中可能为了迎合观众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
总体来说,《怪物之子》在娱乐性上可以与《夏日大作战》相比肩,几场酣畅的动作戏魄力十足,值回票价。
但为了从头到尾流畅的镜头语言,影片在思想性上与前作相比打了折扣,剧本难以深究。
在今日的大环境下,想要在大预算的影片中追求纯粹的作者性,并不容易,我觉得也完全可以理解。
但如果因为细田老师的前作而抱有很高的期待来看,这一次的剧本与前作相比就较为粗糙了。
整体来看,这部影片更像是细田守对现在主流观众的一次妥协,至于这些牺牲究竟是能换来票房还是砸掉口碑,还需要观看片子今后的实际表现。
但至少可以确定,影片并没有带来太大的惊喜,导演也没有实现自我突破。
我看了两遍,结果还是哭的稀里哗啦的。
心中的剑,熊彻真的最后成了九太心中的剑。
九岁的九太和熊彻跌跌撞撞的一起练功一起变强,一个人类,一个怪物,他们之间经常伴随着争吵,打闹但在慢慢成长,九太也叛逆过,作为人他想回到属于他的世界,其实有熊彻的那个地方也是他的家,只是后来发生的事让我无比不甘,熊彻彻彻底底的活在了九太的心中,这是一种觉悟,一种自我牺牲,笑得特别傻的熊彻,却潇潇洒洒的走了。
人和怪物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怪物?
而我只看到了怪物为就人牺牲了自己,人类却被黑暗吞噬伤害他人。
离开奥寺佐渡子后,剧本果然出了问题,《白鲸》元素也没能充分得到发挥。不过华丽的制作,完美的色调,出色的声优以及细田守一贯的亲情主题足以满足观众需求,细田守的商业价值也将被进一步放大,刷新其自身票房纪录几无悬念,在如今吉卜力弱势的情况下,剧场动画确实进入了细田守的时代
2.5 明明是好设定,怪物世界完全可以做内心世界的外化,非要雕琢成低幼向,全片30%的篇幅都在用来解释没用的废话,以至于许多细节根本没时间连贯起来,处理得十分潦草。比如,回忆杀密集得相当烦人,一点都没有煽情的作用。小于期待,整体比不上前几部,但还是高出行业平均水准
好学的熊孩子的成长物语,所谓师徒是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啊,女主请嫁给我
商业化没啥不好的,不懂豆瓣评论圈。还是很喜欢细田守,祝下一部票房更上一层楼~
一点都没觉得细田守妥协了什么,要讲的东西甚至比狼的孩子雨和雪都清晰,所有人的成长都不是单靠自己,每个人都是他人的镜子,每个人心里的洞实际上还是需要与人相照来填补。从《夏日大作战》到《怪物之子》某个角度上可以粗浅的叫做家族三部曲。非常好看!!!
粉蓝色的鲸影,无论何时,我们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合影,照片骗入电影
来干了这碗鸡汤。其实细田守的作品一直都不是很喜欢,要不是为了染谷真的不会看的,无感无感。就是一开始觉得兔子声音这么熟后来才反应过来是津川雅彦,乐趣都在认声了吧。
不是苛刻,而是实在做不到惊喜。正常之作,略中二。
1122#
总感觉人物刻画不够完整。
只想着灌鸡汤连剧本都不好好写了么?
细田守招牌式的蓝天白云!场设挺赞 但世界观没什么名堂 情节略略触人 还有壁咚戏。白鲸梗很不错 虽然有点肤浅了 师父的v字领不错 那只口袋小精灵也不错萌萌哒 不过实话说还是喜欢细田守做穿越时空的少女那种题材 这片有点不三不四的而且原型故事很俗套 配乐也没有很精彩的地方 还有一直以为反派是妹子
《白鲸》吗,“Call me Ishmael”,细田守野心太大了,这个典故超出很多中二少年的理解范畴了。
日本动画片都差成这样了?
细田守这次让我失望了,远比不上《夏日大作战》、《穿越时空的少女》,快2小时的片,很闷很闷,内心没有一丝波动。主次也不分明,很乱,不知道要表达什么。
制作依然精良,但是故事完全输上一部。
一如既往的失望。细田守团队为什么每次人物和背景的违和感都如此强烈。这回制作的无论是场景还是故事通通失败的要命。怪兽世界里出现了蓝色清真寺和比萨斜塔,斗牛相扑等各类完全不相连的要素也随意混搭。而当过半后主角突然回到人类世界时整个故事正式化成一盘散沙剧情已经变成了三类要素。
画风和世界观设定都很棒,故事不够波澜,想象力不足,情感上不太感人。 前半段熊彻把人类孩子抚养长大两个人之间的羁绊很打动人。白鲸的视觉效果很惊艳
一郎彦好美型,好吃他和男主CP;剧情···
黑暗太弱,这样的黑暗能够配称之为黑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