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在没有看一众影评和采访的情况下,贸然对电影进行解读,加之我自觉才疏学浅,这极大可能引人“反感”,但仔细想想还是决定写下来,就当是一种记录。
看洪尚秀的电影,很有乐趣的一点,便是可以极大化地将他的生活经验,个人经历,融入到理解他电影的过程里。
在这部影片中,私以为,他给观众留下了很多“不可知”,观众不知道Jeonim在溪边所画的内容,不知道舅舅和男导演谈话的内容,不知道舅舅和教授究竟是否有过一夜情,不知道Jeonim是否真的眼睛流血三天不止,也不知道Jeonim是否真的看见了那片天空,甚至在结尾,也不知道顺着那条小溪,后面究竟有没有什么东西。
但这些不可知似乎都在Jeonim结尾那句“什么都没有”中得到了答案。
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我们难以知其全貌,但话又说回来,知道了全貌又能怎么样呢?
甚至,我们真的能够在已经掌握了“客观”的全貌之后,“主观”上笃信自己已经掌握了全貌,便不再有所怀疑?
结合洪之前说的“现实永远无法被捕获”,便引人思考,这些在电影中留下的迷题,又是否真的存在“真实”一说?
还是根本不存在“知全貌”的情况,我们都不过是在带着自己对于各种人和事的偏见来塑造对生活的观念。
那既然知之与否并无二致,都不过是“什么都没有”,生活不就没有意义了吗?
或许恰恰相反,正因如此,生活反而处处都可以是意义,只是我们不应该把重点放在寻找真相上,而应该放在生活本身,我们可以做好每一件事,当导演缺席,学生拒演,去另寻他路,即便只剩10天时间;当吃过了饭,即便他人或以新生爱意,将我们至于一旁,那也要把碗刷好,收拾干净;当独自一人微醺回到学校,也要去操场席地而坐,看繁星闪烁,看银河熠熠;我们可以毫无缘由的捡起一片树叶,拨动时间的琴弦;也可以每逢天空放晴,到那条小溪边上,胡乱画上几笔。
有朝一日恰逢遇见这条小溪的支流,充满好奇的沿着它走去,即便尽头什么都没有,也依旧开心的微笑。
想起了一位我非常喜欢的up主的一段话:“悲观主义者的希望,是不容易失望的希望。
一个人即使走了整整一天,只要在天黑之前到达了,他就是幸福的。
”或许不应带着找寻希望,意义和真相的目的生活,而应带着,生活本身就充满希望与意义的态度,去奔跑,去经历,去发现,去泪目,去喜笑颜开,去感受每一寸肌肤被微风吹拂,暖阳照晒,细雨滴落,白雪点缀。
至于此,便无所谓“真相”存在与否。
再说两句题外话,洪尚秀真的好爱金敏喜,整部影片看下来,金敏喜所扮演的角色一直都像个局外人,有一种游离感,但镜头背后的人一直在对金敏喜说,纵使众人置你于事外,我依然陪你走过万千光景,在我的镜头里,你是唯一拥有着“神性”的“人”。
有一幕金敏喜饰演的大学讲师全壬(音译)与舅舅谈起自己的艺术创作,两人一来一回地谈话中透露出她创作的细节。
她的作品都是独立完成,一般需要一周至十天的时间编织出图案。
这些图案是她从观察现实中的物质而来。
在她的脑海中带着那图案,就像是跟着地图行走,这样的创作过程没有疑惑和怀疑,一直到一件作品完成。
她手头的这件作品是描绘汉江的织物,从江南区的狎鸥亭一路逆流而上,溯源至位于首尔城北区的水逾川(即片名)。
全壬的生活简单,不是在教课便是呆在工作室里独自织布。
她独坐溪边速写,她在阳光下拿着叶子起舞,最后她好奇地走向小溪深处。
片中的她走过其他人的生活,介入了学生之间的八卦,介入了舅舅与女教授的恋情,趟水而过却没有湿了鞋。
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她究竟在寻找什么?
当她被舅舅的呼唤召回,她只答:“什么也没有”,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
生活之奥义,只在观察者的眼中。
生活不存在问题也没有答案,沿着一条时间线流向未来,正如溪水潺潺流过我们身侧。
当生活中有什么事件发生,就像是溪水中激起了水花,水花很快会消失,溪水会接着流动。
如果你同全壬一样想溯流而上,最终会发现生活的源头,这里什么都没有。
所以看过就回来吧,回到人与人之间,回到人间。
任溪水流淌。
如果说去年上映的《在水中》,金敏喜是用电话里的声音“出演”,那么今年的这部《在溪边》,小金用的是“侧脸”甚至“背影”。
倒不是说她没有正面出镜,而是指她在片中出演的是串联和陪衬的角色。
先说串联:女子大学的讲师(金敏喜饰)“搬来”十多年未曾谋面的舅舅,为即将举办的全校戏剧小品大赛“救场”。
“你多大了,有四十了吧?
”舅舅问。
“四十多了。
”“发生了什么情况?
”“原先排好的短剧有“三个学生和导演”突然退出了,所以请您来重新排一部。
”在江陵打理着一家书店的舅舅(权海骁饰)原本是著名演员和导演,他因“丑闻”(应该和洪导差不多吧)被封杀,所以,编排和指导一部短剧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
脱离了困境的小金告诉舅舅,学校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教授是他的“忠实粉丝”,于是舅舅和她一起拜访了这个在学校很有影响力的漂亮女人(赵允熙饰)。
至此,三位洪常秀导演的“御用”演员由串联到并联。
后面不消说,开聊和开喝。
再说陪衬:不会有人怀疑小金在片中的主角地位,但剧中的她多以旁观者和陪同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们排戏的现场和三人聚会的场合。
频频以侧脸甚至背部示人(正面的镜头更多)的她,因此片获得了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女主角。
这是她继2017年凭《独自在夜晚的海边》拿下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女演员之后的第二座国际A类电影节奖杯。
“双A影后”,实至名归。
最后说说电影的片名《在溪边》。
小金老师所在的女子大学在一条小溪边,她常去那里写生,然后把自己捕捉到的浮光掠影纺进自己的织品里。
小金和舅舅与美女教授初次聚餐的地方也在一条溪水边。
而电影结束的一幕同样是在这个卖烧烤鳗鱼酒馆的溪边。
“你在干什么?
看到什么了吗?
”和女教授抽烟闲聊、因担忧而呼唤的舅舅问在溪沟里消失了好一会的外甥女。
“不,什么也没有。
”见舅舅并未释疑,又加上一句:“什么也没有,真的。
”光彩照人的金小姐出现在溪沟的拐角,她一边回应,一边向拍摄着的洪导、也向着我们,忽高忽低、笑逐颜开地走来……真的什么也没有发现和发生吗?
要我说的话——肯定是——有哇!
女教授说她存了一百多万元,而且说这是一大笔钱,如果是韩元才不到五千人民币,难道是人民币或者美元吗 ,如果是人民币就得是几千万韩元,如果是美元就得上亿韩元,这是参加鱿鱼游戏了吗,留言说不能少于一百四十个字,所以就只能多敲一些再点下一步了 , 结果多写了这么多竟然还是不到要求的字数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I don't know我不知道,看完没什么感觉,神马玩意之看完记不住系列Very good很好,You're great你很棒!
我评分就两种,1种1星,1种满星你很棒!
你很棒!
你很棒!
你很棒!
你很棒!
你很棒!
你很棒!
你很棒!
你很棒!
你很棒!
你很棒!
你很棒!
你很棒!
你很棒!
你很棒!
你很棒!
导演这门职业就像是女主一样,记录形形色色的人和故事。
这是一部电影中的电影。
金敏喜是洪尚秀在影片中的灵魂替身。
能够看出如果他是一个女人,他也希望自己是神秘的,天真的,自由的,亲昵的。
所以,正如之前洪的影片,讲述什么故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构以及背后的概念。
为什么故事反而不重要,因为有金敏喜顶着,他讲什么故事都有人看。
所以每次看完洪的电影,都感觉看了,又没看。
留下的只是氛围,和概念。
这就足够了。
还要什么呢。
“我只是想过平静的生活。
”金敏喜主演的《在溪边》,又一部非常典型的洪氏电影,不得不说,洪镜头下的金真美,不管电影场景是在都市熙熙攘攘的天桥上,还是在草木蔓发的田野里,她都像一株青绿的野草,自由的舒展身体,自由地吐纳天地赋予的灵气。
1. 躺电影里,金躺在书店的二楼,是学生们排练的地方。
此时排练结束,舅舅和教授关系正慢慢亲密,而她仍然像往常一样,随意地躺在熟悉的地方,像一只猫一样。
在《独自在海边的夜晚》里,她躺在海边的沙滩上,寒气似乎透过屏幕向我渗透,但她的眉眼又柔和了蓝色的冷调,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2.场景金在阔叶树下,阳光金灿灿地洒下来,她捡起叶子随意舞动,是自然的旋律。
我仿佛进入了另一个空间,没有复杂的感情纠葛,没有爱与恨,没有千张机万根线,只有一阵清风。
3.吃饭舅舅问她,你没有在约会吗?
金笑笑,说,自己只想要过平静的生活。
或许她之前的生活有着很多很多的不平静,借着一个带有奇异色彩的故事讲出来。
眼睛流血。
为什么呢?
原型?
象征?
洪留白了很多,但我能深深体会出,金眼睛里无边无际的故事感。
在教授家里吃饭时,舅舅和教授去楼上看月亮,金独自刷碗,回家。
真的像溪流一样缓缓淌过,不干预,不评价,但有原则,能坚守。
影片最后,定格在两人呼唤金,金从镜头外出现,扬起脸笑的场景。
似乎在游离,又从未离开,她只是缓缓流过。
#在溪边#金敏喜
烤鳗鱼、辣炒年糕、泡面、午餐肉、海鲜粥,空着肚子去看洪常秀是最糟糕的决定。
他在饭桌上展开和发展所有人物关系,在对话里创造时空的演变和场景的转换,可以说是“饮食男女”的最高境界。
他不怕留下悬而未决的问题,不怕设置没有结局的情节,也不怕开启无法深究的对谈。
人物的行为似乎不受任何人控制而自成一体,对话中的尴尬沉默与言外之音让东亚式察言观色绽放出最令人脚趾抓地也心跳不止的火花。
金敏喜不是任何一条故事线的主角,但没了这个配角这些事又不会发生,她独立于人群也脱离于日常生活,每天与溪水和波纹打交道的她也和水一样温柔,但惹急了当然也有洪水爆发的时候。
男性在女子大学里很明显都是闯入者的角色,而且一定会生出一些罗曼蒂克的情愫来。
洪借角色之口引出了很多自己也经历过的问题:不伦之恋、被业界孤立、老去与孤独、真爱与婚姻……感觉像是在为自己辩解?
但不得不说一人一dv机的拍摄手法应该是省了不少制作经费。
这次身为主角的jeonim身处多段关系中,但仅是牵线搭桥或旁观的角色。
她身上有着对人最真挚的情感,这种情感没有矫饰和企图,像是影片后段四个学生的自白那样纯真。
但后者因为话题主导者舅舅的凝视而变得扭曲且带有服从性测试的猎奇意味。
不过说到底,片中每个人其实都怀有这样的“真感情”,只是当感情被社会化成“关系”时会异化,也便是 社会定义的人际关系。
情侣?
夫妻?
情人?
舅舅和外甥女?
因为妈妈对舅舅的无礼,舅舅决定不和妈妈来往,同时也斩断了舅舅和主角的联系。
因为舅舅对妈妈的无礼,主角为了维护母亲也只能大声呵斥舅舅,尽管两人都不讨厌对方。
和三个女生同时交往的学生导演说自己对三个女孩都喜欢,都有情感产生,但当要结婚时,要将感情转化为社会承认的关系时,他只选择了一个,没有全部放弃掉。
这证明了他所言非假,却也只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
在社会关系中,两人的情感总有第三者的侵入(他人、社会道德、制度),随后被异化成关系。
关系中的人需要权衡每种关系的份量,诞生了划分情感的等级制度。
但这能说某人对某人没有情感吗?
也不见得,至多是“不够爱罢了”或夸大了自己的情感而显得虚伪、扭曲、矫揉造作。
我们常常这样做。
影片最后jeonim被舅舅和教授喊去帮忙开车将他们送去别处,因为这二人“吃鳗鱼忍不住要喝酒”。
jeonim显然不愿,但碍于一个是亲人,一个是恩人的社会关系不得不答应。
接下来的情节堪称整部的精华。
jeonim吃鳗鱼时也忍不住喝了酒。
随后舅舅和教授单独相处时,教授蛐蛐其“明明是开车的人为什么要喝酒”。
教授此处的嘴脸完全不是平时那和蔼亲切的模样,也不像jeonim口中善良美好的恩人。
这种丑陋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jeonim也大方地承认自己的想法:“我内心里(对别人)有很可怕的想法,所以我不会在别人背后说坏话。
”而当应承下他人的请求后,他人就理所应当地将此作为应承方的义务。
一种社会关系的利用。
舅舅随后一语道破天机:“你不也是这样(吃鳗鱼忍不住喝酒)。
”我们也都是这样,社会中的人总是你麻烦我我麻烦你。
此时仅是一个“你麻烦我”的时候,也总有“我麻烦你”的时候。
即便如此,人心中可怕的想法,以及为了掩饰它的那种虚伪、扭曲、尴尬总还是让人不适且不耐烦。
而最后主角前往小溪深处,消失在舅舅和教授视线中,像极被社交关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内向者前往无人之地的逃离。
但最终都要在众人的呼唤、期待,甚至承诺的胁迫中回到社会中。
每次看完洪常秀的电影,心里默默打了低分,跟朋友聊起。
“下次再也不看了,洪常秀这片拍得也太随意了吧。
”“是啊,总是三板斧,偷懒!
”“卧槽,他又变焦推镜头,这次推到一只狗的特写,哈哈哈,好搞笑。
”“凭什么他总能入围电影节?
要是我也…”“如果这片不是金敏喜演的,谁会看啊。
”“这片竟然没有金敏喜!
不是吧!
为啥不用金敏喜!
”“摄影、配乐、编剧、剪辑,都是洪常秀自己担!
够独立!
”“这摄影也够烂的,随便架的机位吧!
花钱请个摄影好吗?
别那么独立!
”“我发誓,再也不看洪常秀,我以后只看票房榜前五十!
”一年后……“洪常秀出新片了!
”“是吗?
看看啊。
”“你不是说不喜欢他吗?
”“不喜欢归不喜欢嘛,可是,不影响我瞅一眼啊!
”“照常刷剧,三倍速可好?
”“行啊”“诶诶,刚才是啥,回到刚刚,一倍速,嗯,这场戏啥意思?
”“嗯……对啊,这儿是在干啥?
”一个半小时后,电影结束……“好看诶,洪常秀的电影到底有什么魔力!
”“你发过誓的:谁再看洪常秀的电影谁是小狗!
”“这誓我发的?
”“是啊!
”“好吧,我承认,我不仅是洪常秀的小狗,还是舔狗。
”电影是什么?
答案很多。
可是真正的答案,只有一个。
我说不出那是什么,但每个人都能感觉的到。
你和我,可能喜欢的电影不同,但丝毫不影响,什么是电影的答案,只有一个。
为什么洪常秀那么令人着迷,以至于我执迷于观看他的每一部电影?
我不想去用什么德勒兹时间晶体去分析了,也不想引述洪常秀在电影节访谈时对“真实”的后现代表达,更不想研究塞尚和高更等现代绘画的视点和艺术形式对实验电影的影响了,更不想去老生常谈侯麦《四季的故事》、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和阿伦雷乃《吸烟/不吸烟》。
抛开电影理论不装B,我们能否只谈,电影的魔力到底在哪?
为什么洪常秀的电影让我感受很好?
为什么模仿洪常秀的青年导演那么多,包括东亚整个电影圈子里有的已经获奖并小有名气,看上去也确实是对洪常秀电影的升级版和plus版可是在感受上,仍然!
只有!
洪常秀!
有魅力!
简单讲,洪常秀的电影宇宙中,不仅有开头田园诗玩足球的标识,还有自己的日记,有爱人的亲身经历,有自己常去的小店或者街道,这些很日常的东西,完全是“非电影”的,在正常认知里面,构图也好,内容也好,都不太适宜放在电影里去表现。
洪常秀拍的戏,也基本围绕着他个人的趣味来展开:旅行、喝酒、观看、聆听、试探。
一、旅行旅行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儿,从一个熟悉的地方,去一个别人都熟悉但唯独你陌生的地方,见到的每个人,都短暂披着虚假的梦幻外衣,大家彼此谦和,说些赢得对方好感的话,将好的一面尽可能多地展现给陌生人,是大家的常态。
旅行的意义,恐怕就在于陌生的梦幻:还未将一切的缺陷,熟悉彻底,又对一切的虚伪,抱有善意,装饰给彼此的美丽,留下无穷的期待,却在匆匆而过之时,留下诱人的遗憾,以至于在未来中,反复回味细节,却发现真实退隐,幻想扩散。
二、喝酒潇洒人间一剑仙,不如人生一场醉。
醉卧沙场君莫笑,醉生梦死有几回?
我们活着活着就老了,坐在烟火缭绕的街边摊,一瓶二锅头,眼神茫然,一人独饮。
小时候不理解的街边喝酒之人,最终却变为我们的归宿。
酒是个好东西,滋阴壮阳嘴不臭,多喝能活九十九。
但洪常秀喝酒,一不刚烈,二不豪迈,三不贪杯,四不长眠。
有的只是小情小调中,佯装糊涂,醉眼惺忪之间,撩拨暧昧之处,虚度光阴的虚无,使人沉溺爱河,忘却时间与理性。
三、观看看美术展,看电影,看年轻人,看风景,看前辈,看庙宇,看石碑,看山,看水,看花,看海,看文字,看异乡,看美的人。
我来看洪常秀的电影,洪常秀看着可爱的金敏喜,我看着洪常秀正痴痴地看着金敏喜的样子,金敏喜又看向别人,看向山和海。
我们在旅行中,赏心悦目那流动的盛宴,但对于作为起点的故乡,又流离失所。
漂啊漂,人生就如水中之浮木,从哪儿来,所去何方,依附于谁,不过是烟花迷人眼,一岁一枯荣。
观看的魅力,就在于我看时,它在,我不看时,它寂灭。
观看的迷人,荣枯之间。
四、聆听如果洪常秀的电影没有台词,那我们的观看便失去意义。
往往我们写一个台词多的剧本,就被老师和同行吐槽:你怎么这么电视剧啊?
别忘了,拍电影是要拍人物的动作啊!
相比于拍,听,才是指向灵魂的。
聆听,有时并不是在聆听符号学上的字幕,不全是词,不全是信息,不全是意象。
聆听的,可能是一种语气,一种腔调,一种氛围。
听,是空气的震荡来到了耳膜。
言说,是声带的躁动震荡到空气里去。
耳膜和声带,两个近在咫尺的薄片,却要花费最远的距离进行联通。
况且在联通中,因为介质的疏密轻稠,转了音,走了样,跑了调,常常驴头不对马嘴。
听的人笨拙,说的人更幼稚。
聆听的荒诞,便藏在洪常秀的电影之中。
五、试探人与人的交锋,是时时刻刻的,并不会随着情爱和血缘而调和,更何况民族与信仰呢。
交锋中最有趣的,不是谁胜谁负,而是交锋的人,常常幻想若能停下交锋,握手言和,就再好不过了。
殊不知真理之锥:放下幻想,坚持斗争。
饮食男女,饮食上的斗争暂且不谈,生肉生菜遇上烹饪,变为美味佳肴,失去生猛之味。
男女上的斗争,却是天生就有的。
从神话诞生之日,我们就能窥见到,男性故事对女性叙事的压制。
当今社会,男女之间,谁在上谁在下,吵吵闹闹说不清楚。
若不是情爱的荷尔蒙不受理性控制,干脆各过各的。
所以,爱情中较迷人的瞬间,恰恰在于初见的试探。
双方各怀有担忧与悸动,在主动与被动的抉择中犹豫。
虽然心里爱得欢,可是行为上,谁都不愿着了先机,受制于人。
隐藏与假装,引导与将就。
爱情中的试探,写上一千遍,也写不尽,更写不尽兴。
以上,是我爱洪常秀的地方。
既生金敏喜,何生徐旷来!
有金敏喜就看
💣
要配罐头笑声食用
77届洛迦诺最佳表演。男女关系、导演身份、许久未见又再次会面的亲朋,仍旧是洪常秀舒适的创作领域,很轻松就把观众情感拴系到角色身上,片中刚好40岁的金敏喜像是一个纽带,将40年前的舅舅和40年后的学生们经历、情感联系到一起,过去的路和未来的路。
溪流的线索贯穿了整部片,而有溪流的地方便有金敏喜,两者似乎融合在一起,金敏喜也就有了溪流般的灵动。在不了解舅舅的情况下,金敏喜对舅舅的态度过于尊重友好,而当与舅舅拉进关系,得知舅舅有意避开母女的原因以及舅舅情感的经历,那种陌生化的尊重感瞬间消逝,该喝酒就喝酒,该吸烟也就吸烟了。
洪尚秀我受不了你了!
个人以为是之后之后最精妙的洪常秀,也是目前让人看得最会心、最动情的洪常秀,金敏喜贡献了近年来层次最丰富的表演,值得一座奖杯。喜欢那些掏心掏肺,艺术需要掏心掏肺,但掏心掏肺不一定是艺术,艺术还要求无法言说的愤怒、悲伤、喜悦和尴尬,编织成流动不居的色彩与关系。
洪尚秀参悟了电影的秘密。。。真服了啊,为啥他xjb架机位拍的东西都这么有魅力啊。。。
3/5,过了半天我已经完全没啥印象了,敏后感觉全程梅姨附体,小动作多到郝蕾都没法忍~~~
在如今越来越喧闹浮夸的电影世界里,洪常秀电影里的淡味显得愈发珍贵。依旧是几乎一成不变的固定中景,尴尬但真实的日常聊天,没有了之前精妙的叙事诡计,却加上了一些意味不明的政\治佐料。名场面是金敏喜在霜色渐浓的深秋拾起大片落叶在斑驳的光影中飞舞。
7/10。吃饭、喝酒、聊天,这就是电影的全部了,看得内心毫无波澜。始终get不到陷入某种创作模式后的洪常秀,也get不到金敏喜,可能注定和你瓣主流迷影圈子无缘了🤷
女主她舅舅的人设让人感觉把道貌岸然刻在脸上去了
#HIIFF2024# 标志性个人风格,在平平无奇的重复场景中展现细微的变奏,模糊了几乎所有虚构与现实的边界,洋溢着对于自我审视自我爱怜的迷恋。异动的情绪复杂又耐人寻味,通过冷峻的平庸包裹起来,用充满自我互文的手法组合成了一场波澜不惊暗流涌动的纪实性灵魂访谈。
-
大阳光的户外很不舒服,但室内就很好。结构严谨,嵌套故事,诗意季语,哪一点不虐掉诺兰三条街?洪近年最佳。
于海南岛电影节,非常惊喜,和前两年看的洪常秀比挺特别呢。金敏喜是缺席了很多重要场合的配角,但一头一尾,在河水和山色间,有亮眼的光芒。
逆流而上,Flowing water. 洪也开始表演工坊插播话剧了,还随时即兴表演。金敏喜微表情令人震撼,而她竟然全然事外,其实想到草叶集。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答案在溪边,在水中,在你面前,在夜晚的海边。
力透影背。
这部真的很无聊
我已经完全不能理解洪尚秀最近几年的毛坯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