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初接触《哆啦A梦》是从漫画开始,那时它还叫做《机器猫》。
<图片1>不论是面对爸妈、老师的批评,还是积压了一个长假的作业,或是与同学、朋友间的摩擦,只要投入到《哆啦A梦》的世界,这些都会淡然退却。
而尚未待少时爸妈咬牙切齿地撕毁漫画痛斥的,“沉迷于这个,你就废了”的状况发生,如今我自己就已难再代入情境。
明明配音、画面、剧情都比曾经大幅进步,但看着银幕上接连不断的神奇道具,听着身边孩子们的开怀大笑,我能清明地看见曾经心中的理想乡,却再也找不到隐去的路。
果然是时光荏苒,阿蒙、小叮当、机器猫、哆啦A梦、蓝胖子,它守着一代又一代的童心从未改变,但我已经变成了小时候自己不喜欢的样子……<图片2>但至少还有一点,是让我觉得安慰的地方,我不会像曾经的家长那样无理粗暴,如果我有孩子,我会放心地把它交给《哆啦A梦》——1它有纯真的童心《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的故事,是从几个主角共同的一场离家出走开始的。
<图片3>不论是剧场还是TV,“离家出走”几乎是《哆啦A梦》系列,大部分故事的起点。
<图片4>这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家长们的担心。
但是让我们看看他们离家出走的理由——大雄是因为考试零分;胖虎是因为要帮家里送货、锄草;小夫是因为被逼迫学习汉语、法语;静香则是被逼练习钢琴;而万能的哆啦A梦,是因为爸爸代养了它最害怕的啮齿动物。
这一系列的简单的原因,与大人们想要逃离惶然的生活,却又不知所踪的迷茫不同,它们想要的只是无忧无虑,这多么符合孩子单纯的心性。
<图片5>大人们在用自己已蒙尘的心揣度小孩,认为孩子也应当老气横秋地中庸隐忍。
而大雄一干众离家出走后,并未沉迷于不良嗜好,而是在史前无人的日本,有序的建立属于自己的世界,一个没有压迫、纷争,充满无限惊奇、美好待其探索的世界。
<图片6>相信世界的美好,对世界葆有好奇,这又是多么朴素、纯良的童心。
无需大人们多言,随着成长,孩子们自会知道,哆啦A梦不存在于现实,改变世界要靠自己的努力。
甚至以现在小孩的智力,恐怕他们在甫一接触这动画时,便已对此了然于心。
与大人们唯一不同的一点是,他们还愿意相信这样纯粹的冒险故事——“我没有竹蜻蜓、任意门、航时机,来探索世界、预见未来、改变过去,我只是片刻进入到这心想事成的美好国度,来圆满梦想。
”这样的童心不好吗?
只这对此关照的一点,如果我有孩子,我定会放心地把它交给《哆啦A梦》。
2它教会孩子独立哆啦A梦装有无数来自于未来,奇妙先进的道具的四次元袋,<图片7>是多少人小时候的梦寐以求,我还清楚的记得考试前,我希望能有记忆面包,只要往书上一摁吃下肚,书上的内容就铭记于心;<图片8>好吃的东西只剩最后一口,我希望能有分裂药水,只要往食品上滴一滴,它就能细胞式的无限分裂;当眼巴巴地望着别人吃了什么美味(原谅小杀姐姐天生的吃货属性吧),我希望能有分享口香糖,只要我和吃东西的人各一半嚼一嚼,就能尝到他吃的东西的味道……但这又让大人们产生了,关于孩子能否独立自主的担忧。
大雄每每遇到困难,的确会第一时间哭闹着找哆啦A梦帮忙,哆啦A梦也总是会拿出解决问题的法宝,但动画里从未说过,可以倚靠道具万事了。
<图片9>动画一直在向孩子们灌输,道具是帮助生活变好的手段,但完全依赖于它们,则会让事情变得一团糟。
而《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中,当面对携有23世纪科技的大反派,来自22世纪的哆啦A梦的道具无能为力时,最终将之战胜的,是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的工具与坚毅。
<图片10>不能投机取巧,让世界变好,只有靠自己的努力。
对于动画这样的理念的传达,有什么可不放心的呢?
另外,这部剧场版中有一个道具,叫做“停止时间闹钟”。
只要一摁,除了持有闹钟,或闹钟碰到的人,世界上所有的时间都会停止。
<图片11>这是多么imba的黑科技,我在观影时突然想到,有这牛B的道具,我就发啦!!!
可是转念便忆起小时候看它上一版动画时,我并未作此观想,甚至并未觉得它和其它道具有甚区别。
所以,只能说……童心与便利的工具皆无害,下作的是长大以后的人。
有这种对独立意识的灌输培养,如果我有孩子,我定会放心地把它交给哆啦A梦。
3它倡导爱与和平记得小时候,有一阵子兴起了对日漫的道德批判,称其为“日本用来销磨中国少年意志的文化毒品”,《哆啦A梦》成为了其中的典型。
对此,且不说哆啦A梦在日本的受欢迎程度——<图片12>单就这部剧场版来看,想要离家出走的少年,发现土地都已有主,于是提出了这样的想法——“不觉得荒唐吗?
土地早在有人之前就有了,可是人们却自作主张的,各自把它们占为己有,是谁赋予的他们这样的权力呢?
”看似不切实际的天真,但这种对人类物欲、竭泽而渔式的发展的思考,难道不应当是启发孩子去打量的问题吗?
给其播下对此思考的种子,难道不比直接让孩子打小开始争夺、占有更好吗?
看似简单的《哆啦A梦》,对孩子积极正面的世界观的塑造还不止于此。
这部动画中,就大雄一干众在七万年前的日本,要赶往中国的情节展开了讨论——“因为冰川期河水结冰,所以海水体积大幅度减小,海平面下降,日本和中国的大陆就连起来了。
日本人的祖先,就是这么从中国大陆迁徙而来。
最初的时候,人类的祖先发源自非洲,就是这样迁移至世界的各个角落定居下来。
”
配合着这段台词,画面上是一棵满是童稚风格的树,镜头由枝繁叶茂的树冠慢慢移至粗壮的树干、扎实的树根,厚密的树叶在明媚的阳光中舞动,诉说着天下本一家的理念。
这种对爱与和平的宣扬的视点,已经比那些打打闹闹、唱唱跳跳的动画,高出了不知多少个层级。
所以,如果我有孩子,我更会放心地把它交给哆啦A梦。
尽管我们终将长大,尽管现实总是无情,尽管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堪,但这些都不属于孩子。
孩子的世界就应当是充满想象的,应当是无忧无虑的,应当是相信善良美好的。
可能如今以我们被尘世浸染的心,再看《哆啦A梦》时,已难拾当年的兴奋激动,但至少我们并未将之忘却,我会相信今后的孩子,能被那个世界感召,更好的成长,因为我曾从中感受过美好。
这是儿童动画能给孩子们,给世界带来的最好的影响。
如果我有孩子,我会放心地把它交给哆啦A梦。
哆啦A梦呢,我看了很多,觉得还不错,就觉得挺好看的,哆啦A梦这部电影呢特别好,我就喜欢哆啦A梦这部电影,因为有童年回忆,很多人都会想拥有一个哆啦A梦,包括我也想,因为哆啦A梦百宝袋啥都有,去哪里都行,就觉得哆啦A梦很好,小叮当也很好,小叮当是哆啦A梦的妹妹,所以小叮当也是个选择。
所以哆啦A梦真的是童年回忆
剧情画面音乐翻译4星,情怀加持5星!
最喜欢的哆啦长篇之一,拖去年伴我同行的福今年能在大荧幕上看哆啦了!
藤子老师的编剧不管放在什么时候都超级有趣,新系列大电影的各种元素:智商上线的胖虎,哆啦的表情包,萌宠(恩,虽然这部长大了不太萌……)等一个不落,对原作适度的改编应该是不输大魔镜和铁人兵团!
结尾惯性煽情可预却依旧让人感动!
背景音乐气势超赞,高潮时交响版的主题曲插入很燃!
日语场基本都是怀旧的粉丝,不时能听到各种小声讨论各种彩蛋的声音,也托日语场的福,场里就两家买错票的小朋友还特别安静,有看不懂的字时,一旁的父母悄悄的跟他们解释的画面也超有爱~有的地方虽然看不懂却依旧可以一起哈哈大笑~恩,能让人从头开心到尾的电影就是好电影~ps.结尾彩蛋来看,明年是原创?
pps.还是蛮想看北斗配音的国语啊~~
分两个角度看。
如果作为一部面向孩子的动画片,那么天马行空的想象,寓教于乐的故事足可以成为带孩子走进影院观影的原因。
但作为一部动画电影,逻辑和设定上的纰漏,故事情节的不完整,细节处理的不得当导致大龄儿童处处可见槽点又不吐不快。
两种角度反差巨大的原因在于,对儿童来说,只需启发他们的思维,放飞想象,并在观毕让他们感动于大雄与三宠物的分别,然后听妈妈的话,励志好好学习,即大功告成;而成年人往往需要知道故事发展的逻辑,明确时间穿越的规则,纠正反派战斗中犯下的白痴错误,弄清三宠物能听到哨声的原因,哨声为何不在迁回日本就吹的原因等等。
更甚者还要挖掘其中的政治隐喻,传递的抨击人类贪欲和破坏地球环境的大主题…所以,长大真累。
看哆啦A梦再不能像从前一样笑笑了事了。
昨晚去看了原版哆啦A梦,果然,原版加星期一让电影院几乎没有了熊孩子,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电影院最后一排,看着屏幕上依旧小学没有毕业的大雄,满眼都是自己儿时的模样。
大雄的日本诞生上映那年我还没有出生,在我还是个熊孩子的时候电影院也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我是在一本本黑白漫画书和一张张泛花的光盘里看到了这个蓝胖子和不争气的大雄,小时候特别羡慕大雄能有一个哆啦A梦,可以变出来那么多神奇的道具,长大后,对大雄就更羡慕了,羡慕他能有一个就算他蠢死也能有个哆啦A梦一样的朋友在他身边不离不弃。
去年和最好的朋友去看了哆啦A梦的大结局,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我和她说,这张电影票送走了我那些黑白漫画书与dvd碟片的旧时光,我的童年真的不在了。
今年去看了大雄的日本诞生,又觉得童年其实是个不贪心的寄生虫,只要你在心里留下一个小小的角落给它,它会一直与你同行,又觉得长大了真好,那些小时候无能为力的梦都可以一一去实现。
哆啦A梦说:远古的时候日本就是和中国大陆连在一起的。
哆啦A梦说:日本的祖先就是从中国大陆迁移过去的。
哆啦A梦说:伪造的历史代替不了真正的历史。
从小到大一直喜欢哆啦A梦的原因可能就是它塑造了一个不存在的理想世界吧,而那个世界又是我们都向往的。
所以,我想要一个哆啦A梦,它可以没有口袋。
印象中以前的夏天好像没这么热,总是有吃不完的冰棒,看不完的动画片。
还有那个蓝胖子随便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东西就能穿越时空,时间暂停,可以飞的竹蜻蜓,有记忆功效的面包······小时候老师总会问“你的梦想是什么?
”只有我一个人傻傻地站起来说“我的梦想是有一只机器猫”在70、80后,乃至90后的入门级日漫里, 《哆啦A梦》是个特殊的存在:它一直在那里,蠢蠢的,很天真。
去年一部《哆啦A梦·伴我同行》刷爆了朋友圈,一大波快当爹当妈的人了坐在电影院哭的稀里哗啦。
今年《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上周五上映,虽然是翻拍,但是口碑也是杠杠的。
目前豆瓣评分7.5,是同期上映的新片中评价最高的一部。
故事回归传统的2D制作,是1989年版的全新升级。
剧本保留80%以上,主题性上对人物成长的层次性有了进一步休憩。
故事开始于大雄受不了老妈的“压榨”而决定离家出走。
多次失败以后求助哆啦A梦,于是集结康夫、胖虎、静香一起穿越他们到了7万年前的日本,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
他们偶遇神秘少年古古儿,继而被卷入了光明族和黑暗族的部落争斗之中。
《哆啦A梦》拍了这么久了,小时候看它的那种幸福心情还历历在目,但是心底深处却清晰地知道,那种涉世未深的天真幸福感,再看多少遍也回不来了。
大雄像极了我们这代人,而又比我们幸运。
当我们开始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逃避,从执拗的不想上学不想写作业,到任性的不想干家务不想上补习班,后来我们又自私的坚持丁克与单身······每次与父母强权的抗衡我们只有选择服从,而曾口口声声要喊出的“我要离家出走”,也如大雄一样成了父母眼中的孩子气。
我们从来都知道大雄是一个胆小懦弱的人,若是没有哆啦A梦的鼎力相助,任何故事都会止于他的幻想。
哆啦A梦的剧场版拍了这么多年,依然每次都给予我们惊喜进而继续期待,绝不只是大雄眼前的苟且,还有温暖和成长。
在电影中大雄被赶鸭子上架当起了大英雄,管他不停的幻想“不离家出走就不会这样,就可以躺在暖和的被窝里……”关键时刻他拿起古古儿送他的骨笛,召唤来了自己亲自孵化的三只神兽,救了自己也救了即将被巨魔尊比处死的朋友们。
谁能不说这次确确实实就是大雄一个人的功劳呢,当初他人的误解与嘲笑却成了此时作为梦想家的大雄最响亮的解释。
成年后的我们再看哆啦A梦,已经不会被新奇的道具吸引,更多的是一种纪念时光的方式。
“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还好有个蓝胖子陪伴。
我是个喜欢自high的人,在自high地独自游玩之后,刚一回家,就累得一屁股坐在地上玩起了手机,此时,我却突然发现这部片上映了,情绪又瞬间高涨了,这才勉强从地上爬起来开始整理东西、洗衣服,为的就是继续自high地找找情怀,因为我知道,哆啦A梦从来不让我失望,只要有了哆啦A梦,幻想就会无限延长。
作为一个从来都独自吃饭独自观影的独行侠,依然不太习惯别人看我的怪异眼神,但是临近30的怪阿姨还是冒雨狂奔到了电影院,并兴致盎然地来了个爆米花单人套餐。
人少,有种包场感,甚爽。
看的过程一会哭一会笑,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
先说说可爱的三只宠物吧,每一个大雄和宠物们分离的场景,我都在担心宠物的去向,每一个大熊与宠物们团聚的场景,我都跟着痛哭流涕,代入感极强,看着挺幼稚的,可是没办法,这确实戳到了我奇怪的泪点。
我想起了我家以前的狗,想起了我捡的狗,想起了各种情景。
更何况那三只是那么的有萌感,那看大雄的小眼神儿,简直让人融化了。
不管情节幼稚不幼稚,这种幼稚打动了我,也许我也是这么幼稚,心理年龄停留在那个阶段没长,岁月的痕迹却堆砌在脸上,阅历把我装扮得成熟,心里的那点小纯真却越来越苍白,一碰见自以为投缘的人,就恨不得掏心掏肺把这点小纯真扒出来示人,最终发现还是得捂好了,因为这点小纯真不是宝贝,是大部分人嗤之以鼻的糟粕,但我还是愿意捂着。
然后,再说说关于各种童年,不,延伸到现在的奇趣幻想的满足吧。
在寻找影片立意、抒发情怀之前,我非常享受种出来饭菜、养出来奇珍异兽的情节,联系一下现在流行的宠物小精灵游戏,我依稀记起了我还有个玩具精灵球和玩具皮卡丘和玩具喷火龙,小时候每天都在幻想抱着个皮卡丘睡觉以及各种互动情节(现在演化成与各种帅哥互动),当然也幻想着屋里有个哆啦A梦,总之总有那么一段成长区间,是即使分得清现实与虚幻也要每天把幻象现实化的阶段,不得不说这种幻象是一种享受,无尽的畅想和构思各种情节弥补了现实生活的乏味,说我幼稚也好,说我二也好,即使工作多年,我依然想享受独处的时光,并且在独处时放飞脑细胞,用高中语文老师的话说是书本在桌上摊开,思想却像脱缰的野马驰骋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正好刚在呼伦贝尔玩回来),这种驰骋让脑子脱离了死板的工作和枯燥的生活,想着戴个竹蜻蜓飞起,想着来到无人之地建造乐园,想着直接种出猪扒饭和意大利面,想着养出的独角兽在危难时刻踏着七彩祥云赶来救援,想着不用拿扳手修我们家的那个漏水的破水龙头而是直接拿个自动延伸水管一步搞定,简直获得了吸毒般的快感。
对于我这种快还不起房贷、找不准前途、穷的铃儿响叮当的屌丝loser,漫无边际的幻想真是精神鸦片,让我暂时逃离了现实中的压力和迷茫,沉浸在看似幼稚的世界里不能自拔。
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比如我,很像大雄。
总是一群人里最做不好事儿的那个,总是废柴并举止奇怪,总是做的跟别人不一样且慢半拍,总是自我怀疑乃至不想做任何努力。
穿越到史前,挖坑的挖坑,种菜的种菜,种花的种花,大家依然对大雄的能力有严重鄙视和怀疑。
当大雄自豪地养出了三神兽却不敢把它们展示出来时,我又觉得脑子里哪根神经被狠狠地碰到了,有时候自以为很有创意很拿得出手的杰作,却生怕自己的想法被人笑掉大牙,甚至预感到别人一定会嗤之以鼻,不如藏起来,期待真有一天能获得认可,到时再轻描淡写一下我根本不care。
每每做事,我总自我审视是否跟别人的步调一致,是否做得奇怪做得不够好,因为我像大雄一样,总知道自己一定是落后的一个。
其实大雄并不差,反倒是最有创意的,他的宠物也是发挥了最大作用的,在暴风雪中孤立无援,向幻觉中的父母求助、等待自顾不暇的朋友救助,最终都没有奏效,宠物是自己培育的跟宠物的感情是因为对宠物们付出了真诚的爱,哨子是自己结下深厚友谊才获得的,大雄最终自己救了自己。
我也希望自己能努力做出与众不同的事情,之后再做云淡风轻状,也许这真的只能停留在臆想之中。
但是,如果连臆想都没有,就趴在暴风雪中起不来了。
没等片尾出来,人就都走了,我一人在那颇尴尬,也还是在清扫座位的工作人员异样的目光中坚定不移地看完片尾,发现片中的的小伙伴们都回归了正轨,出走一下似乎都把正事儿做得更好了。
是啊,大雄都努力学习了,我有什么理由这个点不睡觉呢……
为什么要去看《哆啦A梦》,周围许多人告诉我的答案是:因为童年就是一路看过来的啊。
80、90,甚至是70或00后,都有过关于“机器猫”、“小叮当”、“哆啦A梦”的记忆,正如这些不同的“化名”诞生于不同时代,那些从四次元口袋中源源不断蹦出来的东西也跨越了四十多年的时间幅度,在《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一开始,奇妙的能力给我们重温般的温暖。
《新日本诞生》取材于1989年第10部剧场版《哆啦A梦:大雄的日本诞生》(也是藤子·F·不二雄第9部大长篇漫画),看过旧篇章的应该对这个故事了然于胸了。
不过新剧场版也凸显了许多不同之处:哆啦A梦提供的道具数量从旧版33增到36,哆啦美也作为惊喜人物登场。
影片在日本国内363块银幕公映,票房收入约为6.37亿日元,首周初登场排名和观众满意度排名均列第一位,延续了一贯的优良口碑。
相对大多数剧场版大雄与哆啦A梦的冒险,《新日本诞生》更加侧重责任感对大雄成长期的影响塑造。
在我们的记忆里,不让人省心的那个孩子总是大雄,马马虎虎丢三落四的总是大雄,总是被欺负然后跪求帮助的也总是大雄,因成绩差、懒惰而总是跟妈妈吵架,第一件事就是生闷气然后离家出走,受尽磨难后方知家中温暖而别扭回归。
我们的大雄又在本集里离家出走了,不过这一次跟他一起走的却是自己的小伙伴们。
胖虎、小夫、静香不约而同收到家庭影响,而谋求在外待一段时间。
这个担子自然就落在了拥有无限能力的哆啦A梦身上。
这次他们去的地方可不近——直接穿越时间到7亿年前,并且抵达了中国。
在冒险的第一阶段,众人中土选择回到了家,其间收获最重要的事物是——美好的旅行。
这也是旅行最基本的意义:走出自己的世界,看看那些不曾体会的东西。
7万年前的富士山,7万年前的山川湖泊,7万年前的自然风情。
此前一直争执不断的小伙伴们也化干戈为玉帛,在清新原野开疆拓土,规划那片苍绿的土地。
与热闹繁华熙熙攘攘的东京都大相径庭,在宁静的遥远更能感受内心的旋律。
然而这类似异乡美并非让人产生归属感,而是产生了异客对家的思念之情。
他们决定将这7万年前建造的居所当作一个秘密基地,许诺经常来回。
而史前人类克克鲁无意冲撞入他们的生活,打乱了一切计划。
大雄和哆啦A梦最开始简单地想将他送回7万年前的家,却摊上了一个时空罪犯巨尊比的阴谋。
在这个过程中,拥有22世纪各种先进道具的哆啦A梦落败了——因为对手是来自23世纪的未来罪犯,哆啦A梦的神奇口袋自然就成了老古董。
那么谁最倒霉呢?
平常依赖太多哆啦A梦的野比大雄,这下完全傻眼了。
不仅事不随心意,反而单独流落苍茫雪地,举目无人可依,险些被冻死。
责任心和友爱是旅行第二份礼物,也是在艰难困苦中磨练出来的东西。
以前的旅行叫冒险,不叫跟团,没导游带着你坐着车看尽山川大海,而是脚踏实地踏遍荒野与沼泽,穿越荆棘与泥潭感受世界。
大雄在流落中寻觅到了旅行的真谛,寻觅到了责任感,最终回归队伍,与小伙伴们一起击败了反派巨尊比。
《新日本诞生》刻画了一个完整的冒险故事,充盈其中除了对孩童世界观的培养,还有个人人格的塑造。
影片不遗余力花篇幅讲述大雄、哆啦A梦、克克鲁等人的心理波动,并在最终给了一个坚定答案。
故事其实充满未知的阴谋感,但化解凝重气氛是许多机灵段子,比如哆啦A梦为了击溃敌人,伪装成精灵王“哆啦尊比”,让观众忍俊不禁。
影片最后,小伙伴们的告别,尤其是大雄与自己在远古饲养的三只宠物告别,更充满友爱与不舍。
经典的动画从不单单是给孩子看的,寓教于乐的主题在任何时代与年龄群都不过时。
从去年的《伴我同行》到《新日本诞生》,感动我们的不仅仅是所谓承载几十年的情怀,还有那始终如一的简单爱表达。
让生活纯粹一点,这些孩提时才感受得到的一丝情愫,在乱花迷眼的今天更为我们需要。
小时候看哆啦A梦,好羡慕拥有哆啦A梦的大雄可以倚仗着万能的机器猫在生活中扳回一局;如今自己的孩子也看哆啦A梦的时候,我又羡慕大雄的妈妈拥有机器猫这样一个好助手帮她陪伴着孩子。
就像每个开始拥有自我意识的孩子一样,大雄和他的朋友们会因为成长中的困难而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如果知道实情的家长们一开始就各种阻碍和教育,他们是不知道自己以为的万劫不复的痛苦其实在真正的社会生活面前不值一提的。
大雄他们离家出走的计划,在哆啦A梦的帮助下实现了,但是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他们发现曾经向往的自由自在的精彩生活,其实并不是自己能够承担的,其实自己原本拥有的家庭就是最平淡幸福的。
越是简单的道理,在当事者那里就是没有办法听进心里去,有幸经历了一次并且完整回归了的孩子们是无比幸运的。
整部电影都在按照既定的目标,假意迎合孩童的心思发展,实际上将孩子们引到了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上面,那就是只有努力过好了现在才能拥有自己想要的未来。
小时候看动画的时候,还叫机器猫,不过剧情很平淡,所以断断续续的看了N集,在我心中的地位比不上暴力的魔神坛斗士等等。
后来妈妈买了几本机器猫的漫画给我,无聊时候反复翻看,才渐渐的喜欢上这个无所不能的蓝胖子,那时候的梦想是自己也能有一只。
当然了,我只是喜欢蓝胖子,而不是无能懦弱的大雄,一直如此。
剧情好像是复刻版,不过原版没看过。
因为成绩差或者压力大等原因离家出走的一群小朋友却无处可去,最后决定去到七万年前的日本。
一开始种花的种花,挖洞的挖洞,种料理的种料理,养宠物的样宠物,玩的不亦乐乎。
结果发现了来自中国的原始人,获悉了巨尊比的存在。
装神弄鬼的一行人来到中国,在三只宠物的帮助下大战来自23世纪的巨尊比,最后的结局当然是皆大欢喜了。
剧情什么的很重要吗?
以前看这个,喜欢的就是奇思妙想的种种道具。
这集里面的常规的时光机、任意门、竹蜻蜓就不说了,还有可以种出种种料理的种子,有省力的工具,有空调原始人套装,有火车绳救援瓶和造型奇特的宠物。
不得不说,有些挺羡慕的,我是吃货,哈哈。
可能是真的老了,转眼就是奔三的人了,看着大雄的哭笑和成长,看着众人的友情却再也没有童年时的代入感,再也找不到当初的那份快乐和感动。
只剩下淡淡的忧伤,是真的越长大越无奈了,整日为了生活奔波,再也没有那些美好的幻想,但是当初的那份童趣我还记得,谢谢你曾经的陪伴,永远的机器猫。
电影院看的,感觉好幼稚,想要啥就变出啥来,看着打瞌睡
20160724 王府井耀莱 用力交握过你的手了 15点离场 全身汗 pt9903585
一分不能再多
情节细节均有不同程度的翻新改造,比老版更好看更热血!
作为蓝胖子粉丝,表示剧情有些弱…
开场五分钟睡着,大概是他们要离家出走时,中途醒来一次,看到他们还在现代,问了下旁边的人,他们就回来了?得到确认后准备好好看看不要浪费票钱,结果又睡着了,这一觉就直接睡到了他们飞湖南打boss,暗黑族光明族什么的把我看得一愣一愣的,果然我还是没什么可怀念的,也是真心看不下去。
1扫了89年版,更喜欢那个画风,更儿童一些。现在这个也算复古,因为不像当代动画。2这个动画真的特别纯真,大家都是直肠子,喜怒哀乐瞬间反应在脸上,也没有欧美动画中常见的成人感,或者成人笑话(非黄),也没有映射任何现实。我觉得特别适合儿童,也特别让我放松。希望该系列能保持!3大雄心好软。
即使动画片也不能这么多无法自圆其说的地方吧,更可悲的是我吐槽了整场,结束后一个槽点都记不得了
很一般,这次的剧场 全程看下来感觉很尴尬,哆啦a梦这部动画在你长大后去看的时候 无论怎样努力,都融入不到里面去了
剧情内容看着有点添堵,其他的都还不错
看到时间停止那里。我说莫名想到了工口的事情,同行的小伙伴微微一笑:我懂~
(2016.07.22) 向原始中国进发的日本小分队,帮助善良的中国人从邪恶野蛮的中国人中解救出来,并且最终将善良的中国人带回了日本,成为了日本人类的祖先。缺少创意与灵感,简单薄弱的剧情让人后半段犯困。没有小时候看漫画书时无限乐趣的feel,感觉去年《多啦A梦:伴我同行》还更好一点。2.5星。
输了整整一个世纪哈哈哈。伪造的历史是永远战胜不了真实的历史的!
适合低龄层小朋友
Doraemon形象还是很喜欢比Dorami好太多了。只是剧情实在很弱。
被篡改的历史永远战胜不了真正的历史
上次《伴我同行》的3D看得人极其别扭,这次回归二维,好歹画风上还原了日系的一贯风格,剧情上仍没有太多亮点,属于中规中矩之作,这一点倒是和另一部坚持做剧场版的动漫类似,没错,说的就是柯南。另,大多数人之所以会屁颠屁颠地跑去电影院看这部,应该还是因为那个“俗透”了的词吧,情怀,嗯...
这种超长篇我们都是小时候在鹏鹏家里看的,我只买过短篇的那种。是该贡献票房啦。画面很丰富,好消暑哇,做成电影真棒,有很多熟悉的桥段。哆啦A梦还说向中国大陆出发呢,而且还是去了湖北。
光明族去了日本,黑暗族留在中国……大家都是安徽人啊喂!
it only proves i am not a big fan of it at all, not like what i expect at le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