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一切尽失

All Is Lost,海上求生记(台),一无所有,失去一切,啥都没了(豆友译名)

主演:罗伯特·雷德福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3

《一切尽失》剧照

一切尽失 剧照 NO.1一切尽失 剧照 NO.2一切尽失 剧照 NO.3一切尽失 剧照 NO.4一切尽失 剧照 NO.5一切尽失 剧照 NO.6一切尽失 剧照 NO.13一切尽失 剧照 NO.14一切尽失 剧照 NO.15一切尽失 剧照 NO.16一切尽失 剧照 NO.17一切尽失 剧照 NO.18一切尽失 剧照 NO.19一切尽失 剧照 NO.20

《一切尽失》剧情介绍

一切尽失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距苏门答腊海峡1700海里,一名远赴印度洋独自航行的男子(罗伯特·雷德福 Robert Redford 饰)绝望地喃喃自语,在这里,似乎一切尽失。8天前。仍在睡梦中的他遭逢连番劫难,先是驾驶的帆船与一个掉入海里的集装箱相撞,再是船舱无法遏止地进水,无以修复。随之而来的厄运,如海上的暴风雨般席卷了他的一切生机。导航和无线电报废,失去所有对外联络的装备;暴雨倾盆,惊涛骇浪肆无忌惮的侵袭着他赖以生存的轮船。这位原本足智多谋的老水手只得弃船求生,而皮筏周围紧紧围困着他的鲨鱼们,更虎视眈眈地伺机觅食。不仅如此,极度的饥饿感正时刻折磨着他的肠胃,消磨着他的意志。死亡的脚步一步步的向他逼近,直到结束。 本片荣获2014年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效剪辑提名,并荣获2014年第71届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及剧情类最佳男主角提名。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从此以后四妖棺奇案特战王妃3神族之谜超酷忠者无敌神枪恐怖面纱青春逗一周的朋友明日,战争爆发时太太反击战荒漠游侠水中效应K-19:寡妇制造者噬亡村第二季中流击水空战英豪执法者危情拯救伟大的梦想一次聚会蚱蜢第一个国王够胆你就杀了我激乐人心爱谁谁飞行家孟婆传之缘起天才小提琴家我们的八十年代

《一切尽失》长篇影评

 1 ) 航海这种事儿不是有钱就能玩的了的

一个土豪从那种坐着游艇唱着歌的美梦生活醒过来发现全泡汤了穷的裤衩都穿不上了一切只因船船破了一个洞都怪中国做了那么多低价鞋运到美国来搞那么多一个集装箱咚的一下子把我们美国人的好生活都特么给撞没了如果不警惕啊我们米国人的好生活就一切尽失啊

 2 ) J·C对我们的期望

一部独角戏,没有旁白,没有内心独白。

没有其他演员。

全片下来电影并不难看。

男主与剪辑师让整部电影顺畅的走完。

导演大概是一个极简主义者,他只告诉我们了开口那段独白的内容。

其他的一切都需要我们去想象。

根据片名,我可以猜出影片的最后会什么都不剩,从艺术的角度考虑。

我认为男主应该沉入海底。

即符合片名也合情合理。

并且让我们根据开头的内容展开想象。

但导演似乎并不满足于只有我们的快感,他自己也想过一把瘾。

那就是当经历过绝望后,一切尽失后。

从死亡边缘被拉上来的男主是否学会了爱,学会了诚实,学会了坚强?

 3 ) 一切尽失是一生的缩影

独角戏的电影不多,一切尽失给我的印象比活埋更加深刻。

一开始就是一个老者独自航行在无际的海洋里,这让我回想到星际穿越里反复提及到的那首诗-不要温和的走进那个良夜,白昼将近,暮年仍应燃烧咆哮,怒斥,怒斥光的消逝。

有朝一日我在人满为患的世俗尝尽悲欢,我愿在最贴近自然的大海上获得绝望和新生。

风暴摧毁了他的船,步履蹒跚让他在自然的面前显得弱小,但他一直在斗争着。

贯穿整部电影的不是斗争,而是寂寥,这点像极了我们的人生。

王小波:似水年华才是一个人的一切。

也许孤独感与生俱来,只不过不是实体存在,大多数人看不到。

与风暴决斗,与绝望共处,在一望无际的苦海中期待救赎,希望一次又一次的来临,除了带来一次又一次的绝望,什么都没有。

最后这一次,命运的愚弄让他低下了头颅,放下了本能求生的欲望,对死亡产生眷恋。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没有得到救援,只有死亡才是一种超脱

 4 ) 光影哲学丨当一切尽失,上帝还给你一切

这是一部类似少年Pi的影片,通片只有罗伯特·雷德福老爷子一位主演没有奇幻,只有真实虽然没有最终获奖,但它在奥斯卡与金球奖都获得了提名一切尽失丨All Is Lost影片始于平静的海面。

距离苏门答腊1700海里。

“7月13日,下午4点50,对不起,我知道此时此刻说什么都没有意义。

但是对不起,我尽力了,我想你们也会认同这一点。

我曾想尽力做真实的自己,坚强,善待亲人,有爱,坚持真理。

但我没做到。

我知道你们知道这些,对不起。

所有都失去了,只剩下灵魂和躯体,还有半天的口粮。

我知道我不可原谅,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过了这么久我才肯承认,但事实就是这样了。

我战斗到了最后,我不确定是否值得,但我尽力了,我一直心存希望。

我会想念你们,对不起。

”这是通片仅有的独白,话中有话。

雷德福老爷子饰演的应该是个独身老人,可能和妻子离异或者妻子已经去世;可能是个老花花公子,厌倦了烟火;可能生意场上不尽如人意,也可能是个让人厌烦的孤僻老板;可能和儿女们关系疏远,很早就逼迫他们独立生活;可能享受孤独,逃避现实。

一个人飘在海上,距离苏门答腊1700海里。

事实上这段独白更像是遗言,因为“我尽了全力”,但“失去了所有”,画面即回到8天前。

船舱里哗哗的水声吵醒了老爷子。

是一节海运集装箱遗落在了海里,撞上了老爷子的游艇。

里面全是童鞋,made in China。

箱子上有中文,还有HO WON的标志,好运。

可是老爷子没那么好运。

一场漂流随即开始。

老爷子调整风帆,让船身破损的一侧倾斜向上,补了船洞,想法儿排了水。

可是电路全坏了,应急箱里的通讯设备也全被盐水泡了。

一番努力,只得飘荡在海上,无法联系到任何人。

失去了联络。

风浪到来,大雨倾盆,船翻了好几个个儿,老爷子两次掉入水中。

情急之下,老爷子把救生气阀打开,拴在船尾进去避难。

大船敌不过风浪,封闭的气筏子反而稳定些。

大船经过几番挣扎,已然千疮百孔了。

风平浪静后,老爷子回到浸满水的舱里取了些救生用品和食粮,还有一个光学定位仪。

不舍的解开了绳索。

失去了船。

风浪又来。

筏子在渗水。

老爷子想法给自己确定了方位,一路向北漂着。

水桶漏了,没有了淡水。

做了一个简易的装置,靠阳光蒸发海水。

食物越来越少,耐心在流逝。

途中有两艘大船经过,老爷子发射信号,大声呼喊。

却擦肩而过。

失去了信心。

依然无尽的漂流,连钓起的一条鱼都被鲨鱼抢了去。

老爷子拿起笔,写下一些话,放在瓶子里。

犹豫中,还是丢进了海里。

这段话应该就是开篇的独白。

老爷子充满悔恨,一直在说对不起。

这是遗言。

失去了生的希望。

夜晚,一个光亮出现。

老爷子点燃了所有东西,希望能吸引到那个光亮,最后整个筏子都着了起来。

老爷子跳入水里,看着烧起的筏子,最终还是闭上眼,任由自己下落。

那筏子像园形的火圈,在海上烧着,明亮,悲伤。

一切尽失。

越来越深,老爷子就快沉入漆黑的深海。

光亮接近了,竟是一艘船!

打着照明在搜救。

这一刻我在荧幕前挥动双臂说你睁开眼,快睁开眼!

老爷子最后一刻几乎连自己都要失去。

但还是嗅到了生的光芒。

老爷子奋力游向水面,抓住一条有力的手臂。

有趣的一个地方,最后出水的一瞬间,画面全白,像是光明。

接着黑幕,全片结束。

一切尽失,在抗争到最后,努力过所有,坚持到极限,只有在一切都失去时,上帝又把希望,还给了你。

一切尽失丨那片传奇的海整部电影中,最多的展示就是大海,所以本期电影“好物”推荐:传奇的海域:墨西哥的罗萨里托巴哈影棚丨这里诞生了伟大的泰坦尼克号墨西哥罗萨里托西临太平洋, 以65公里连绵一流的沙滩闻名. 沿着海岸线还有无数的怪石突起, 让人叹绝. 这里风景如画, 气候温暖。

但他的传奇之处是在于,詹姆斯卡梅隆当年特地在罗萨里托的海滩上建了占地40英亩的摄制场,巴哈影棚, 并造了一艘与“铁塔尼克”原船大小的布景船,这才有了伟大的爱情史诗:《泰坦尼克号》罗萨里托位于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与美国加州接壤,紧邻美国圣地亚哥。

泰坦尼克号剧组当年在这里的海岸上建造了一个人工湖,总面积8.5英亩,面朝着大海。

等比的船模装载在湖中,大部分水上画面就在这里拍摄。

《一切尽失》同样选择了这个水上拍摄环境极佳的摄影棚,最终呈现了一部有关生命哲学的佳作。

还有一些我们熟知的影片也在此取景,比如约翰尼德普的《加勒比海盗》海洋没有恒定的形态,世界上每一处海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通过电影,我们了解到了罗萨里托,罗萨里托不是中国游客趋之若鹜的观光景点,那里没有处处被华人占领,那里有陌生的文化,美丽的海滩,奇怪的食物,漂亮的姑娘,还有许许多多电影的刻印,在这个世界那么大,都想去看看的浮华时代,或许它会成为你的新目的地。

回归初衷,借着电影,我希望挖掘更多的事物,丰富我们贫瘠的精神世界。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tappidea_tappmovie

 5 ) 远不是求生电影

听说这是青年导演的作品,边看电影边记录,以下几点或许可以建构起我对导演意图的猜想:1.没有个性的人除了结婚戒指之外,没有对主角个性和过去的描述,也没有内心台词或旁白(除了电影开始晦涩地那段),即——主角是匿名的,他是代表着人类和‘生’的人,而不是一个有着感情共鸣作用的角色。

如果一定要归纳其个性,角色“个性”是在醒来之后所做的行为被描绘出的:熟练、沉默。

这里的个性是一种微观的具体方法论,而和灵魂无关,所以总的来说,这是个没有个性的人。

2.没有目标的人主角没有目标,或者说没有来自于外界的希望,没有家人需要怀念,没有获得指引他的求救信号(在船沉后,他好像有了目标,但不强烈),没有希望即没有方向,影片不旨在让观众因外界的救援情节而着急(影片中根本没有外在世界),也不意图让观众通过行为来进入角色内心来产生同情/同感,观众的感情皆建立在引起我们同感的主角的求生本能上,我们看到他作为我们人类的代表(匿名性让他可以成为任何一个人)与自然搏斗,同作为人类的共性是影片唤起观众感情的唯一来源,这样来看,可以说影片是有深度的。

3.变化(或视角的独特)桅杆因风浪断裂时,主角没有听到而我们听到了,这是对前面塑造的观众——主角统一主观视角的背离,但也确定了观众在这其中奇妙的位置,既非全知的同情者亦非担心的同乘客,观众进入了‘观众——主角——自然’的关系圈中,这使观众进入了独特的观察者位置,也为影片后来的变化埋下伏笔。

4.沉船(或进入求生记录)船沉时,有明显的长镜头与激起观众感情的音乐,这里对船的眷恋表现主角成为着屈服于自然的求生者,在这之前,他是一个能在暴风雨来临时安然刮胡子的挑战者,自然于主角来说是“可与之搏斗的”,船的下沉就是最明显的人类干不过自然的比喻——在自然面前我们只能求生,一切的征服与平起平坐都是幻觉。

当然,不排除这是作者对于影片最昂贵道具的逝去表达的纪念,在片尾字幕中我看到他写了关于亚利桑那号的感谢辞。

在这之后,淡水、地图、钓鱼尽管已经拍的相当免俗,但主角既然成为了求生者,生存的细节与地图的方向难免占据观众的注意,值得提出的是两场游轮经过的戏,可以说是生存希望的戏剧性体现,但谁又能说不是人类与人类之间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呢,最后主角选择自溺相当让人无奈,但又在戏剧气氛的情理之中,可以看出导演是为了观众更开心而让老头子喝了40秒海水还能游回来的。

 6 ) 自然无常,生命至上

《少年派》《地心引力》让你感觉到生命之火是逐渐燃烧的,简化的说就是求生的希望和欲望是随着时间增加的,而此片中的生命本能是无息湮灭的,绝望在整个漂流之中随身体机能的减弱而增强。

片中时间的流逝从日出,正午,到夕阳和黑夜,也匹配着老人笃定到放弃的心态变化,最后燃起的那把火以及伸出的手是幻想中回光返照还是切实存在的的希望却没有给出答案。

也许敬畏自然还是战胜自然已没那么重要,我们不应该奢求这个只有30页的剧本非得给出唯一的解释且这也不是影片存在主义的根本目的,毕竟根据好莱坞的规矩一页本子便是是一分钟,按照很多人的逻辑就是只有30分钟的故事硬是拖到了100分钟。

如果有人还用故事性来苛求此片,就相当于让没有手指的多拉A梦非得比出V的手势一样无耻,撒娇指数堪比自己给自己电影五分却要求别人不准给差评的缝少肛同志。

我们都知道电影台词的基本功用便是给观众传递信息,传达过程中还有解释作用。

而《一切尽失》有意让角色无言便断了我们了解老人的遐想,这是非常大胆的,因为毫不了解背景我们该如何去揣摩老人的心里状态呢?

想想《荒岛求生》里汤姆汉克斯的求生信仰是智代为人足球,《地心引力》桑婆为了自己的孩子而坚持,《少年派》为了自己死去的家人而活,那这位老人呢?

回答:生命本能!

片名中的“一切尽失”便是此意,与世界断联,存身与生命起源的海洋中,活下去便是纯粹的生命本能。

其实“一切尽失”的又何止是扮演老人的罗伯特雷福德呢,作为观众的我们少有的对角色一概不知,对角色的陌生和信息的空白也让我们“一切尽失”。

对于很多影迷来说可能是第一次有如此尴尬的观影经历。

不知道角色行为的动机在哪里,连求生的方式也摸不着头脑,在银幕面前只能焦急的等待着老人的下一步作为,要知道《少年派》和《地心引力》至少都会交待角色自救的思路。

其实如此的处理方式便是让观众 不再是旁观者,也能切身的感受到那种前路渺茫的无助感。

罗伯特雷福德借助沉默的力量让我们目不转睛的聚焦在他的表演上,演技无须多言,一名70岁的演员挑战生理和心理的极限,角色起伏的状态表达的淋漓尽致。

但影片没有台词就真的很安静吗?

显然不是,电影声音部分由音乐,音响和台词组成,而《一切尽失》在摒弃台词之后将其余两个效果做了完美的呈现。

根据距离,不同声道的组合混响将漂流之间的灾难感真实还原,如果《少年派》和《地心引力》都在借助科技制造画面视觉奇观上的立体感,那么此片便是在声音制作出了3D效果。

全片中声效的起始代表着这段情节的开始,罗伯特雷福德的动作则代表这段情节的发展,而那句Fuck和Shit展示这段绝望情节的结束。

用配乐和音响剪辑配合着角色的一举一动,尤其是暴风雨来一段,翻腾倒海的将单一的情境处理的跌宕揪心。

影片的叙事是自然主义的,不仅是故事的主题在于人定生天或是敬畏自然亦或是体现出当代《老人与海》,而是老人在漂流过程中不加人为的粉饰和干涉。

从撞击集装箱,到暴风雨来临,还是两次获救而不得的故事走向中,都是顺其自然,不会有故意安排的戏剧性存在,没有浪漫主义的添材加火,片子的真实感陡然而生。

结尾处的那只手,看上去有获救的可能,但一切就在白光之中戛然而止,谁都不能准确的说老人是否获救,因为生命同自然一样无常!

 7 ) 如果他会点儿传统的航海导航术他早就可以摆脱困境了

老爷子开始不是补好了漏洞了么?

只不过因为进水,所有的电器都失灵了,没了GPS,没了电脑,没了导航软件,没了无线电,没了天气预报,但是船是好开的,这个时候,只要还会传统的使用六分仪利用天文导航,他还是能把船开到最近的港口去修理的,可惜这个老爷子太依赖现代化了,没了电器,就彻底死翘翘了,哪怕他备有一个装干电池的具备防水功能的仅仅显示经纬度的手持GPS设备,他也能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并确定航向活下来(电影中,他地图相当全,可是他不会定位,结果白搭,他一直在到了救生船里才开始看着说明书学习使用六分仪,如果他能够在还具备行船能力,还具备航行能力的时候,就开始使用六分仪定位并确定航向驶向最近的贸易航线或是岛屿,他完全可以舒舒服服的生还,而到了没有航行能力的救生筏上,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即便能定位也失去主动能力了)退一万步来说,他有手表,白天可以依靠太阳,根据自己在进水前大致知道自己在地球上哪个时区,然后利用时间和太阳的相对位置,确定北方在哪个方向,然后他大致总知道自己从哪个港口出发的,自己在失去电子仪器前是在地图上的哪个大致哪个区域,然后确定距离自己最近的陆地大致在哪个方向然后驶向陆地,夜晚利用北斗或是南斗星座来确定方向,这种方式虽然误差较大,难以导航到精确的港口,但是导航到最近的陆地是问题不大的(从电影中主角看海图的片断来看,似乎出现了个印度洋的词汇,那么西边是非洲,东边是南亚次大陆,北面是西亚阿拉伯他自己在进水前大致在哪里会没有记忆???

)。

至于天气,估计这老爷子平时就是依靠天气预报来航行的,失去天气预报之后,根本不会根据看云彩来判断暴风雨的来袭,也不会判断暴风雨方向避开暴风雨(这也是传统的航海技术)所以,做人不能太依赖电器,平时多储备一点传统的知识和生活方式,别没了电就只能死路一条。

退一万步来说,你懒得学传统的技术知识(现代社会很多弱智懒人的),那么好歹你准备几个应急的使用干电池的简易指示经纬度的GPS设备,或是使用干电池的收音机和无线电设备,这些东西便宜得很也就几百美金而已,买得起高档帆船,却不舍得这几百美金,结果把老命报销了。

当然,导演非要这么搞玩悲情,也没办法。

PS:他到了救生艇上,才想到用六分仪,而且临时看说明书学习,这种技术需要一定经验,而且一旦计算错误,可能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航海学校学习六分仪定位,是要在正常行驶的船上多多次定位练习,然后和GPS定位数据作比较,纠正自己的错误,长期磨合才能达到可接受的精度,所以片中这个老爷子看着说明书玩定位,很有可能是错误的定位,然后就会对自己的信心造成巨大打击。

实在懒得学六分仪,那么好歹在应急救生装备包里面放一个使用干电池的能防水的户外运动简易GPS机,加一个简易电台,即便功率小一点,只要有个几海里的距离,至少可以在大船经过的时候用于呼叫求救,国际通用的求救频道所有的轮船都是必然进行监听的。

所以只能说,这是导演和编剧故意的,正常的玩航海的人,没有这么弱智的,果然好莱坞电影很多是胡吹的。

PS2:我边看边写的,最后看到此公辛辛苦苦储备的淡水,结果自己装水的时候旁边的开口给开着,结果整桶水给污染了,根本无法饮用,这水桶搬运了好多次,但是没见他检查过这如此重要的救命之水的状况,如此不谨慎的人,去玩航海,这次不出事,今后也迟早得挂掉。

航海史需要谨慎细心最怕大大咧咧,苏联海员常出事故,就是因为太冒失。

事实上,他一上救生艇就应该清点和检查自己的物资,这是标准检查程序。

而且救生艇上附带的水通常都有防腐处理,可以长期储存的,而自己用水桶装的淡水,往往没有防腐处理,在印度洋这种天气,太阳晒下两三天就会发臭,应该优先喝自带水,这也是求生常识。

这老兄似乎就是刚买了一艘船,看着说明书开出去,遇上点儿小麻烦,然后就挂掉了,他似乎根本就没有自己准备过救生物资和应急计划,也就是一个商品帆船里标配的救生筏而已,附带什么就看着说明书摸索着用,一般标配的救生筏里面就是两三天的量的饮水和压缩饼干,然后一点儿鱼线鱼钩而已,根本不会给你备上无线电和GPS,这要自己准备,他再多花几百美金弄上这两件东西,就不会挂掉了。

PS3 :愚蠢呀,愚蠢,等到看见船,才想起看信号棒的说明书,结果终于点燃了信号棒,却点了夜晚使用的那一端(信号棒有两端,一端燃烧之后发出浓烟,用于白天,一端燃烧之后发出高亮,用于夜晚,因为白天光亮不会引起注意,而夜晚发烟也白搭,或者两种信号棒,一种发浓烟,一种发高亮,对应白天和黑夜环境,一般救生船上都有这两种棒子,结果他在白天点燃了黑夜用的那种无烟光发亮的信号棒,这笨蛋在救生艇上发呆的时候,不好好看说明书。

这么愚蠢简直就是自讨苦吃。

最后,所谓他燃烧救生艇去引起注意,完全是观众误解,实质是他用光了自己所有的信号棒和信号弹,于是想要弄点儿篝火引起注意(他第一个火柴烫到手掉到救生艇的衣物上,如果他想烧救生艇就不会着急的将火柴从衣物堆里面拿起丢到海里去,而且在他发现救生艇着火之后,第一反应是出乎意外般很慌张的,本能的拿起帆布想要盖上去灭火,可是犹豫了,因为一旦灭火就会错过这艘船,起火过后的救生艇是否能够继续浮着也都是个问题,最后他不得不孤注一掷继续让火烧着,跳进海中 ),问题是,愚蠢的他选用一个塑料桶去烧纸,难道不知道塑料是引火之物么?

而且即便用一个铁桶去烧纸,可铁桶放在橡胶制的救生艇上,铁桶会传热结果溶化救生筏底部的橡胶,他正确的选择是应该在发呆的时候好好想好发信号的计划,做一个火炬,上面绑一点可引火会发烟的橡胶布,在看到船之后点燃举在救生筏舷外避免烧到救生筏,可是结果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发呆,都没有去做准备。

而且如果计划燃烧救生艇作信号,他得要准备好在海里浮一段时间,因为大船即便看到海上燃烧的救生筏,还得派出水手放下小舟出来搜寻,这个过程至少得要10来分钟,所以他还得在水上游一段时间,长时间缺水少食,光靠踩水是坚持不了多久的,必须得依靠有浮力的救生衣,所以如果是他打算将救生艇变成火炬,那么至少也得利用片中水下往上拍救生筏时所拍到的救生筏的旁边的枝节部分给自己做个临时救生圈,所以这是个根本就没计划没思路的老头,难怪会把自己陷于这么悲惨的境地。

看完了,主角固然求生欲望强烈,可是也就是动物性的本能而已,主角真的很愚蠢,是愚蠢导致了他最后的困境,稍微聪明一点儿细心点儿,他也不至于弄到最后这种境地。

 8 ) 一切未失,它早已经在我们的人生里

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在Redford一次又一次与暴风雨的搏命,一次又一次收集最后的一丁点食物和淡水,一次又一次看到船舶经过时燃起炽热的希望直至最后如烟火般在海面熄灭时,我都一直在惦记着结局。

难得年轻的J.C. Chandor这么老辣的叙事节奏,难得Robert Redford晚年近乎要将最后的生命付之一炬般的表演。

Gravity的导演选择了一种安全但缺乏新意的方式,那这部All Is Lost呢?

如果最后获救,大多入戏的观众纠起来的心会舒坦过来,但有些落入窠臼的结尾难免显得虎头蛇尾。

如果最后Redford就这么死在了海上,这部电影又未免剑走偏锋得太过决绝,除了坐在那欣赏一个人的死亡过程,观众们看这部电影到底得到了什么?

所以电影的最后,以Redford被一只水上伸出的手紧紧抓住,然后整个银幕化成茫茫白光作为结局的一幕时,不得不让人激赞。

影院里有观众起身鼓掌,为了Redford历尽艰险获得的最后救赎;也有人坐在椅子上一语不发,黯然的眼神里写着他们觉得最后Redford还是沉入了海底。

在8月Telluride电影节的观众见面会上,Chandor和Redford就对观众做过这样的测试:“到底有多少人相信他最后获救了?

”观众举手的答案分化得很有趣:一半对一半。

相信主人公最后获救的人们乐观的理由很充分:在两次遇船而不能获救之后,事不过三。

尤其是在Redford的整个救生筏都被点燃的时候,夜晚海面燃起的熊熊烈火没有理由被忽略,也不可能有这么多人会冷血到见死不救。

于是即使在他精疲力竭沉入海底之时,救生船及时赶来,Redford还是能奋起最后的一点力气游向水面,紧紧抓住船上伸来的那只手。

电影的海报上在名字"All is lost"下边不是也写着么:“Never give up”。

只要不放弃,就总还有希望。

觉得主人公最后还是葬身大海的人们也有着悲观的依据:最后漂流的一两天,Redford的食物和淡水早已消耗殆尽。

最后的那只手,那道白光,甚至第三次遇船本身就像是一场濒死体验。

他的救生筏已经随着洋流漂离了主航道,遇船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所以最后的夜晚茫茫大海上那艘船的灯火才显得如此若有若无,若隐若现。

隐藏得更深的是电影开始时主人公的口白,那不是他获救后的回忆,而是第八天时他在漂流瓶里写的话。

有人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有人在念:“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你可以说这部电影有着最执着的信念和最顽强的生命力,我也可以说这是我看过的最最绝望的电影。

但这部电影必须只能有一种正确解吗?

这个世界也必须只能有一种正确解吗?

至少我觉得不是。

因为我一直相信其实每个人都不过是在从不同的角度,透过一枚棱镜看这个世界,运气好的人能得到一种纯粹的颜色,但“赤橙黄绿”并不比“青蓝紫”更正确。

所以我也一直相信,如果可以,对于一本小说,或者一部电影,开放式的结局总是很好的,尤其是拿捏得通透圆润而且恰如其分的时候。

电影中丝毫没有交代这个海上独自漂流的老男人的前程往事,甚至连姓名也没有,这也显示了导演和编剧J.C. Chandor在这部电影中包含的一颗巨大的野心。

在人生海海的孤独和漫长里,你可以是,我可以是,每个人都可以是这个独自漂流的老男人,这也可以是一部属于每个人的电影。

导演讲了100分钟的故事,到最后的一幕,他把这个故事完全交给观众:“拿去吧,我的工作就到这,这个电影现在完全属于你了。

” 然后观众会自己去思考结局,用自己人生里一直相信的东西去补齐它,如果合理,他或她会觉得很舒服,很坦然。

然后这部电影将留在观影者的脑海里,成为他或她人生的一部分。

 9 ) Lost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整整100分钟内只有两句台词,不,两个字,Fu*k和Help。

独自在海上远航需要一艘装备完全的帆船,在影片1/2时,被大海吞没了;靠着救生艇继续在海上漂浮,赖以维持生存的淡水在风暴中被灌进了海水,于是靠阳光收集蒸馏水;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小鱼,在收线的时候被鲨鱼劫道;在除了海平线四面全是汪洋的印度洋上好不容易看到一艘货船,还对燃烧弹完全没有反应;为了吸引一艘轮船的注意,把救生艇都点着咯;除了待在海里,毫无办法,也身无一物的悲催老爷子缓缓地沉向海洋深处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只是故事,所以当老爷子在影片中一点点地Lost着一切的时候,看得平静默然。

直到最后一格画面的出现,已经沉入深海的老爷子奋力向海面游去,抓住了一只伸进水中的手。

泪腺顿时失控,这样的定格在前100分钟的铺垫下来得汹涌澎湃,猝不及防。

Lost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看似一点点失去的,其实并非所有。

遇到的每一个困难,老爷子都竭力面对。

在帆船被撞破后积极修补;在海水中断通讯设备后进行修理;在需要弃船逃生时带上一切能带走的求生物资;在没有淡水可以饮用时想方设法用太阳获取蒸馏水;在不能控制航向只能漂浮的时候用工具上定位自己的位置,在地图上进行标注;在濒临绝望的时候写下了漂流瓶;在看到过往船只就奋力挥手点燃燃烧棒……只要希望尚存,人类求生的意志强大到自身可能都意识不到。

没有少年Pi的唯美画面,没有强大的特效,近似Discovery求生类科教片的“默片”,真实地给出了一个答案,我个人理解下的答案:失去是得到的开始。

除了希望,一切的失去都无关紧要。

活着是最重要的事情。

 10 ) 电影开头的旁白

我很抱歉,也许现在道歉已经无济于事了,但我还是要道歉,我努力过,大家都应该知道我努力过,努力变得真诚,变得强大,变得善良,学会爱,做对的事情。

但我没有成功,我知道这种事大家都有独到的体会,我真的很抱歉,这里一切尽失,只剩饱经摧残的躯壳和灵魂,还有半天的理智。

我现在知道没有推脱的借口,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才承认,但我终归还是承认了,我一直奋斗到底,虽然不知道有什么价值,但至少问心无愧,我希望大家努力的收获比我多,我会想念你们。

我很抱歉。

如果没理解错的话,开头的旁白应该是男主角扔进大海的那个漂流瓶中所写的内容。

《一切尽失》短评

无聊。

4分钟前
  • sj
  • 较差

让人看着又心疼又捉急的 最后我还是没看下去。。。

8分钟前
  • ssxy
  • 还行

《一切尽失》,一个演员,没有台词。有极致惊心动魄,有无限生命余味。惊叹电影艺术之美。顺便喊声好莱坞万岁。

11分钟前
  • 少言
  • 推荐

还不如去看贝爷

12分钟前
  • 如果我是编剧
  • 很差

因为不像地心引力的完全寂静的背景 相反 嘈杂的海浪声加上并不出彩的求生剧情 没有太多精彩的点 很难引起兴趣甚至吸引注意力 and 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其实船上有水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有个洞 最后 这部电影是在写什么 作大死?------我突然才意识到这是一个求生的电影 sorry

17分钟前
  • 倒带人生
  • 较差

实在对独角戏不感兴趣

22分钟前
  • 泛泛丶TraGedy
  • 较差

雷德福太勇敢了。能在如此的年纪把这样一个艰难的角色演得这么好,我已经无言只剩敬佩。有时候不作一个燃烧殆尽的最后努力(就像电影里展现的一样),是不会知道生命可以同时这么脆弱又这么顽强。把这和地心引力连着看还是挺有意思的,都是孤独的人求生,但一个很好莱坞,一个很不好莱坞

23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看得好困

25分钟前
  • 很差

老爷子太牛了!无需台词

28分钟前
  • NIRVANA35
  • 推荐

老年派一个人在战斗

31分钟前
  • 阿门
  • 还行

用火光画一个句点,然后重新开始。

32分钟前
  • ANTIDOTE
  • 推荐

好惨

36分钟前
  • Astra
  • 还行

被中国集装箱残害的航海技术不精的老头,主要是太平 故事也没什么意思

37分钟前
  • Anderson
  • 较差

Robert Redford独角戏,快80高龄还独自上演"老人与海“,着实拼命。风烛残年的老人和死亡对抗的过程,希望一步步被蚕食,绝望感逐渐渗透,抽空背景,没有台词,节奏缓慢。虽是求生片,但传统航海生存常识也比较缺乏。几处水底仰拍的画面很美,海鱼游弋、鲨鱼环抱,幽蓝深海中的救生艇如沧海一粟。

42分钟前
  • 莱尼圆
  • 还行

看完更加深海恐惧症了....好怕啊,幸好最后还是救回来了,结局也是很重要的。

43分钟前
  • 梵a
  • 推荐

电影是部好电影,但是无对白,这么压抑的只有快进才能满足我这没有耐心的性子了吧 只是突然想到这几天失踪的飞机人们掉进海里的绝望感觉,心里不是滋味

45分钟前
  • pipodream
  • 较差

给地心引力打一心,给你打两心

46分钟前
  • 飘柔
  • 较差

没有过程的电影,老年漂流记!

48分钟前
  • blhying
  • 很差

这船头半小时就该沉能撑到最后就没法当成写实片看,雷德福形象气质哪点像海员?唯一感觉是,导演造孽演员造业!

49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还行

想起他拍得利益风暴也是装得很专业很懂行。。

54分钟前
  • zearq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