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记得是N久以前闪过这部电影的预告。。
花了一个多小时看了预告片的加长版里面的假想敌不知道是 日本 朝鲜 还是中国??
这样的片子让我想起。。
大学时候 看过得一部电影 叫做解放军入侵。。。
做事情没有计划!
都已经把油罐车开到桥下 居然互问对方有没有带打火机!
身上也没有防卫武器 手枪总有一把吧!
杀掉对方巡逻队 居然不上去捡取武器 难道他们有自己的武器储备!?
桥墩的抗爆炸强度就这么脆弱!?
那炸毁桥梁不用学爆炸学跟工程学了。。。
人人可以当爆破专家了!
敌人真的很弱 打油罐确实会引起爆炸 打轮胎总不会爆炸吧!
这哪个国家的军队 太弱智了。。。
开着卡车 开着jeep在郊外就能横行霸道的开 连个检查站都没有 难道入侵某国 连个国道都不用设立检查站的么!
我们天朝都有城管跟过路收费站 国外居然没有。。。
呼叫支援居然是快速反应车辆 貌似现在城市警察都不流行汽车追逐了。。
警用直升机总有吧!
甭管他主角副角 感觉RP都好到爆了。。
油罐车里有这么长的麻绳 啥时候放进去的 好像敌人准备好了让你开着去引爆。。。
无语。。。
这些都是漏洞啊!
进出港口的唯一重要桥梁 居然不用架设重机枪 或者铁丝网 就10个人的巡逻队。。。
这是入侵军队 还是 童子军啊!
太儿戏了。。
无语 太无语了。。。
一般桥梁封锁 在容易潜入的地方都布有地雷 或者反步兵雷。。。
居然就让人大摇大摆的开车到桥下 居然也没有探照灯扫视河面。。。
这 这 我作为普通老百姓不是军人 我来布防也不会这么容易就让人进入啊!
太儿戏了
无意中看了这个电影,觉得真他妈的给力啊,本片最主要的中心思想就是唤醒澳大利亚青少年的忧患意识,提醒青少年临近的亚洲诸国家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强,要奋起直追.主要情节是亚洲某国入侵了澳大利亚,一帮澳洲青少年由于郊游逃过一劫,随后展开游击反击侵略的故事.影片前面一半,是讲普通澳洲青少年无忧无虑的郊游生活,展现了青少年的生活内容,思想,友谊.后一半讲的是遇到被入侵的事实,他们的思想,行动的变化,体现了奋起反抗的精神。
看看这个已经领先中国现在的电影两年了,最近上映的黄金大劫案也是类似的,但看了黄金大劫案,你就会感到一种悲哀。
不是电影本身,而是年轻人的精神状态,无疑宁浩是借古讽今的,那当代中国青年的状态,就是犬儒主义,街边党,无法关心除了自身生存意外的任何事件。
如果是要看战争片,训练有素的士兵,孤胆英雄,一些配合默契的伙伴,肯定要失望因为这个电影的出处小说压根就没有给这个电影以战争电影应该具有的元素——为什么爆发?
何时爆发?
对方是谁?
多少人?
激烈的枪战?
爆炸?
屠杀、冲锋?
……统统都没有,主人公似乎也不想知道这些,他们就是为生存而向前冲啊冲原著小说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另类的作品,完全以一个莫名其妙地卷入了战争的在读高中的女孩子Ellie为视角,以她的个人经历为全部,非常纯粹,她显然也没有被赋予类似John Conner或者Neo这样的使命本来嘛,这样另类的作品显然需要读者们在文字间品尝更有味道,我觉得他的特质在于塑造出了一种末世界的,借助柔弱的女子在未知的危机四伏的环境中被孤立的无力感所营造出来的黑暗氛围,表达了处于和平时期的人类内心深处对战争的极度,恐惧搬上银幕感觉有点强人所难,各种战争题材电影中经常出现的枪战,爆炸,感情爆发反而可能会冲淡这种特质。
所以,从影视的角度看,比较平淡;从战争电影看,可能会让人抓狂,还是从娱乐电影角度出发凑合着看吧,反正你又不是去电影院花钱 电影中有几句台词非常有趣,表达了一下电影制作者的幽默,也算是这部电影的写照吧Corrie在读一本《My brilliant career》,Ellie与她的对话-Good book?-Better than the movie.-Yeah,Books usually are.
◎译 名 明日,战争爆发时/明日战争爆发◎片 名 Tomorrow When The War Began◎年 代 2010◎国 家 澳大利亚/美国◎类 别 动作/冒险/剧情◎语 言 英语◎字 幕 中文◎IMDB评分 7.2/10 (1,438 votes)◎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1456941◎文件格式 高清BDRIP-RMVB◎视频尺寸 640 x 272 ◎文件大小 2CD 422MB◎片 长 104 min◎导 演 斯图尔特·比蒂 Stuart Beattie◎主 演 凯特琳·斯塔西 Caitlin Stasey....Ellie Linton 蕾切儿·哈伍德 Rachel Hurd-Wood....Corrie Mackenzie 丹尼兹·阿克丹尼兹 Deniz Akdeniz....Homer Yannos 菲比·托金 Phoebe Tonkin....Fiona Maxwell 林肯·刘易斯 Lincoln Lewis....Kevin Holmes 艾什利·康宁斯 Ashleigh Cummings....Robyn Mathers 克里斯·彭 Chris Pang....Lee Takkam 安德鲁·瑞恩 Andrew Ryan....Chris Lang (as Andy Ryan) Matthew Dale ....Mr. Coles Masa Yamaguchi ....Sergeant Andy Minh Trieu ....Tanker soldier Andrew Liam Pringle ....Nolan Baumson Julia Yon ....Mrs. Takkam 科林·弗瑞尔斯 Colin Friels....Dr. Clements Pek Ang ....Mr. Takkam◎简 介 影片讲述7名高中生到一个偏远的小镇远足露营,回到家时发现澳大利亚已经陷入战争,他们不得不拿起武器展开反击…… 艾利和自己的好朋友奥莫、塔卡姆、凯文、科瑞、罗比恩和菲奥娜一起去野营,一个星期之后,他们从野营地归来。
可是当他们回到城市之后,却发现城市里人在不断地失踪,人们喂养的宠物和牲口也在不断地死掉。
这个时候,这一群年轻人才意识到他们前往纪念节日狂欢场的家人可能永远也不会回来了。
幸运的是科瑞的爸爸在早些时候从狂欢场发回来了一条传真,他在上面警告自己的孩子说,自己的国家正在遭受武装入侵,全国一片混乱,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找个地方躲起来。
看到传真之后,这些年轻人立即分头前往自己的家里,看看是不是还有家人活着。
但是罗比恩和卡塔姆一去不回。
与此同时,艾利、凯文和科瑞遭到了入侵军队的追击。
在反抗的过程中,艾利用割草机杀死了三个士兵,但是他自己也受了伤。
无奈之下,他们只有躲进了科瑞的家里。
这个时候,敌人的轰炸机开始对这个地区进行轰炸,他们似乎要将这些年轻人赶尽杀绝。
艾利和奥莫最终决定去找罗比恩和卡塔姆。
他们在一个地势低洼的小水沟里找到了他们。
他们没有办法返回的原因是卡塔姆的腿部中弹。
在逃亡的过程中,他们又发现了一个幸存的好朋友克里斯,在入侵一开始,克里斯就躲了起来,总算是捡回来了一条命。
这五个好朋友找到了躲在科瑞家附近的其他人--从现在开始,他们就要携起手来对付那些入侵者了。
城市里已经不再安全,他们只好又逃回了自己野营地。
奥莫想到了一个暂时保全自己的办法,烧毁城市通往野营地的一座木桥。
于是他们找来了一点燃料,准备烧掉这座桥。
当他们准备施行这个计划的时候,他们却发现科瑞中了一枪。
踌躇之际凯文自告奋勇要把科瑞送到敌人的医院去,希望他们能处理科瑞的伤势。
就这样,八个好朋友分成了两拨。
凯文带着科瑞深入敌营,剩下的六个人开着偷来的车进入了野营地,烧掉了木桥。
一句话评论 这是一部扣人心弦的、令人透不过气来的影片。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导演和编剧斯图尔特·比蒂非常忠于原著小说。
他几乎是亦步亦趋地按照小说拍摄了电影。
——IGN娱乐 斯图尔特·比蒂非常完美地协调了影片中故事发展和场面的相互关系,可以说剧情比较完整,而场面拍摄也可圈可点。
——filmink.com.au 如果斯图尔特·比蒂还能按照这种思维和方式拍电影,如果他能把接下来的那6部小说都这样搬上银幕,那么这一系列电影一定能成为澳洲影史上的经典。
——crikey.com.au幕后制作 从小说到剧本 影片改编自澳洲最畅销的流行小说“明日系列”。
从1993年第一本《明日,战争爆发时》出版到1999年最后一本《黎明的另一面》(The Other Side of Dawn)出版,这套小说在澳洲再版了16次,售出了300余万册。
在澳大利亚的图书发行史上创下了诸多记录。
1999年,“明日系列”寿终正寝。
而以该系列主角为原型衍生出来的“艾利系列”登上了书架。
不过这个系列没有“明日系列”那么受欢迎,它只存活了2003年到2006年的3年时间。
说到“明日系列”小说,它也绝对是图书史上的奇葩,因为绝少有小说家敢写自己的祖国因为不明原因被另一个国家入侵,而且整套小说都在打仗,自己国家的军队不见踪影,政要纷纷出逃。
读者不知道是自己面对的敌人是谁、不知道自己国家的军队在做什么、不知道自己的国家有多少领土被占领,更不知道战争什么时候会结束--整个小说中的战争都是艾利的所见和所知,他视角之外的战争,原著小说作者约翰·马斯登一个字都没有写。
这样一种未知的、恐慌的和令人害怕的气氛很恰当地通过小说传递到了读者的心里,真实因为这么一种特质,“明日系列”,尤其是打头炮的这本《明日,战争爆发时》得到了舆论的一致好评。
这本小说被翻译成了5种文字,销往全世界各地。
尤其是在北欧小国瑞典,瑞典语的《明日,战争爆发时》卖出了11万5千册--要知道整个瑞典也只有900万人。
2000年,在美国国家图书馆选出的100本青少年最佳读物中,《明日,战争爆发时》榜上有名。
谈到把这么出名的小说改编成剧本并拍摄成电影,编剧兼导演斯图尔特·比蒂坦诚自己有压力。
他说:“这本小说在澳大利亚是家喻户晓的著名作品,把这样的小说搬上银幕很有好处,因为很多人都读过它,群众基础会很好,人们都会进电影院来看这部电影;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我要把剧本写得尽可能接近原著,因为任何一点小小的删改都会让这本小说的粉丝不开心。
而且,我还要在影片里把小说所表达出来的恐慌、无助以及那些青年人的坚强都表现出来。
如果在这两点上我没有做好的话,那么这部电影就算是失败了。
”不过从影片最终所呈现出来的面貌看,斯图尔特·比蒂做的很好。
很多小说的忠实粉丝都认为斯图尔特·比蒂非常忠实于原著,原著里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转折、每一句对白都恰到好处地出现在了影片中。
面对着外界的赞誉,斯图尔特·比蒂说:“我知道改编这种作品的难度,最保险的做法就是按照原著的套路和角度来编写剧本。
观众可以容忍影片中缺少一些情节、缺少一些故事。
但是,最不能忍受的就是编剧莫名其妙地增加人物或者是修改情节。
所以我选择了最为传统,也是最为保险的编剧方法。
” 拍给年轻人的娱乐片 在现在的澳大利亚,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读书,他们宁愿选择去上网、去健身或者去看电影,也不愿意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来阅读。
这样就造成了影片观众的分群:一种是当年阅读着小说长大的一代人,另一种是听说过小说,但是没有看过原著的年轻人。
怎么样才能兼顾、调和这两拨不同观众的口味呢? 面对着这个问题斯图尔特·比蒂说:“我觉得,首先一部电影应该好看、好玩才对。
尤其是这样的商业片,更应该具有充足的娱乐性。
如果这样的电影很无趣、很沉闷的话,那么它也没有拍摄的必要了。
所以我拍摄电影的第一想法就是,要把这部带有冒险元素的电影拍摄得刺激、紧张。
事实上,也有很多人和我说自己并没有看过小说,但却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
电影是一种很明白的东西:死亡、轰炸、枪、炮,你可以一目了然。
所以读过小说的能在影片中回忆起小说的细节,没有读过的也能从影片里找到乐趣。
不用担心没有读过小说就会看不明白电影,这只是一部娱乐片,只要观众能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得到娱乐,那么电影的目的就达到了。
” 其实,在斯图尔特·比蒂的心里,这部电影的主要受众群体还是现在不到20岁左右的年轻人,因为这就是一部拍给年轻人看的电影。
那些当年读着小说长大的读者现在已经30出头了,他们来看电影,完全是出于怀旧的目的。
所以,在影片中斯图尔特·比蒂加入了大量时下的流行元素:比如当今流行的音乐、游戏、还有一些明星的话题等等。
而且在撰写剧本的时候,斯图尔特·比蒂也和很多年轻人进行了交流,他力求能抓住现在青年说话的特点,写出有时代特性的对白。
比蒂说:“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比在影片里把时代感拍摄出来更重要的了。
小说里写的就是虚拟的战争,我没有必要还用20年前的标准来拍摄这场战争。
而且,电影的受众就是年轻人,所以把电影拍摄得更有时代感,更加真实,更贴近他们的生活没有什么不好的。
我希望影片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就像故事恰好发生在当今的澳大利亚一样。
我可不需要我的影片有那么重的‘好莱坞’的感觉,也它不需要太过于老旧和传统。
今天的澳大利亚是什么样子,电影中就要表现出什么样子。
” 换一个角度来说,为了抓住年轻人的胃口,这部电影里有很多重口味的暴力和动作场面。
这些场面的存在让这部电影变得好看,但是缺少了一些原著小说中的惊悚的气质,比蒂说:“毕竟电影和小说还是有区别的,我已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作的气质了。
不过,这只是一部娱乐电影,只要它能够给人提供娱乐就足够了。
”花絮 ·本片是斯图尔特·比蒂的导演处女作。
·本片投资3000余万美元,是目前澳洲本土投资最高的影片之一。
·影片全片在澳大利亚拍摄。
主要的外景地有猎人谷、蓝山和新南威尔士地区。
·片中出现的小镇沃拉维(Warrawee)是虚构的,拍摄它的地点位于新南威尔士的雷蒙德特雷斯地区。
·影片于2009年的9月28日开始拍摄,11月6日便结束了前期的摄制工作。
·影片改编自澳大利亚本土作家约翰·马斯登的同名小说。
约翰·马斯登一共创作了7本讲述这些年轻人靠打游击的方式抵抗外来入侵者的小说,《明日,战争爆发时》是该系列的第一本,出版于1993年。
该系列小说在澳大利亚畅销不衰,迄今为止还保持着多个图书畅销的记录。
·影片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在首周末登上了票房排行榜的首位。
不是科幻片的科幻片,导演的想法实在是无法预料。
影片一开始演到一群年轻人到达地狱谷看到成群的飞机的时候,以为这是一部魔幻片,这些孩子来到这里穿越了,他们将在这里遇到可怕的事情,谁知道竟然安然无恙的回去了!!
然后看到家中的狗死了,家中的人都不知所踪,以为魔幻片开始了,地狱谷是名副其实的,结果一群人竟然在山头上发现了军队,所有的人都被军队抓到那边去了!!
然后以为这边是戒严了,似乎有点生化危机出现的味道,结果竟然有一个人被军队直接开枪打死了!!
然后演到己方飞机被敌方打落了,以为是小国家之间发生了战争,结果收音机里讲的竟然是联合军队侵略澳大利亚争夺资源!!!
导演这想象力太牛叉了!!
这澳大利亚独自在南半球是得有多么寂寞才能想出如此的创意!
——我买碟的时候没想到是这么个内容,还以为又是僵尸片一类的。
看了一段儿,才明白过来。
几个青葱懵懂的少男少女,在一次户外远足之后,在一个山明水秀的地方激情告一段落之际,因为洗澡睡觉等文艺青年也不得不正视的问题被严肃对待以后。
才发现,本欲逃离的灰暗现实世界已成一片血红,爸爸妈妈老师居委会大妈一干人等,被面目不清手持AK的亚洲某人种侵略军团,关进了露天集中营,游乐场上高大的摩天轮此时发出的是探照灯刺眼的灯光,从人群头顶上一次次扫过。
一番心路历程煎熬下,暴力不合作成为青春反叛期的惯性。
在世界大战的意淫中,热血沸腾了一把。
无论是黑武士头盔遮掩下的亚洲脸蛋,模糊含混的战场沟通,火光四溅的飞车爆炸,手扣扳机杀出重围的美学噱头;都掩盖不了男女主角妸娜肉感,健美发育、胸大无脑的偶像气场,学胡兰.刘般大义凛然的站到第一排,稚嫩坚决。
这材料,当游击队,太糟践人物故事了。
但战斗是如此的令人迅速成长,仿佛施了化肥打了激素的黄豆芽西红柿,从羸弱不堪到彪悍铁血只一瞬间就华丽转身养成塑成了。
吸毒的精神焕发、小流氓深明大义、城市里布尔乔亚家庭娇女也在砸碎人生第一块玻璃后得到了人格升华;深谙十诫的天主小乖亦能如笑话中发泄情欲的老修女那样,大开杀戒。
一个横扫,没浪费一颗子弹,和疑似电影里永远打不光的神奇弹夹。
电影在大桥轰塌中达到了真的高潮,哪一大罐车地沟油燃起的冲天烈焰,伤不到经验不足在附近看热闹的点炮者,还成功的明白了纠结于初吻困惑的少女……战斗中的青春,是那么的不美好,又是那么的让人激动。
此剧最大亮之处,是枭龙用红色的中距弹痛揍落荒而逃的F18,让人想起了天煞地球反击战中,美国空中打击力量的精英被外星人在蓝天上撕成碎片的经典桥段——
《反抗军》是08年上映,丹尼尔·克雷格主演,讲述二战时期犹太兄弟三人在大森林对抗德军的故事。
所以借用了这个标题。
在电影天堂网看到这部《明日》,下的是1024分辨率。
见是系列小说改编而来,评论有所期待:“如果斯图尔特·比蒂还能按照这种思维和方式拍电影,如果他能把接下来的那6部小说都这样搬上银幕,那么这一系列电影一定能成为澳洲影史上的经典。
”——crikey.com.au且不管豆瓣评分多低,在我是看风景。
从《澳大利亚》,《抢钱袋鼠》就无可救药地爱上了澳大利亚大陆风情。
本片中联合国军不满澳大利亚人少地广资源多,突发侵略。
我第一想到的是《三体3:死神永生》中“大刘”也把澳大利亚作为整个地球人的迁居地,巧了。
不得不说,四个女角都挺漂亮,尤其是菲露出内衣那段。
她“天真”到无知,不知什么是速成水饺,蛇不会游水,真是城市里长大的孩子。
罗宾有趣的很。
虔诚的信徒:我不杀人。
可是,在伙伴遭遇险情时,她还是端起了枪。
男角中,凯文开始的表现糟糕透顶。
克里斯也一无是处,看他叙述发现某家人被杀,啰嗦的,我想冲进去砍他。
李和霍纳,看好他们。
片尾六个人悬崖边持枪而立远眺的场景很酷。
至此,几个“小屁孩”完成了向“反抗军”的转变,看似要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或者可以把他们几个看做另类的“魔戒远征队”。
娱乐指数:★★★☆深刻指数:★★☆感动指数:★★新意指数:★★★综合指数:★★★大概澳洲人过得太幸福,才会嫌国家安定太无趣,才会幻想着郊游打野战回来还不爽,家乡惨遭沦陷才够刺激。
一群高中生形势所迫也好,天生奇葩也罢,开始自组童子军游击队,担负起了拯救这个国家的重任。
很显然,这个创意听起来很有趣,但一表现出来就成了小孩子过家家,对于那些意淫出来的逻辑你只能一笑而过。
这部电影源自一本澳洲同名小说。
据说小说有7部,而电影翻拍自第一部。
有意思的是,我自己也做过与这个作者几乎完全一样的事情——写了一部以当代高中生为主角的战争小说。
那时我正在上高三,不记得是什么由头,开始了小说的创作,写了很长时间,400字的稿纸,满满的写了600多页,也就是20多万字。
那时完全把学习扔在了一边,全情投入到小说中,即使到现在,还能依稀记得当初每晚写作时那种激动的心情,非常之美妙。
故事的背景是不知何故爆发了内战,我和同学们被卷入其中,被迫拿起枪,捍卫我们的生活。
小说包含有战争,有阴谋,有忠诚,有背叛,有友情,有爱情,还有那么点色情。。。
总之,几乎当时高中生会感兴趣的元素都包括在内了。
几个要好的哥们都很喜欢看我的小说,因为他们也都被编排进了故事里。
我每周写一章,周一把写好的部分带到学校,大家传着看,再一起聊聊接下来该怎么写。
如果谁死在了我的小说里,会非常的不高兴。。。
可是,不死人就没有意思了不是么,呵呵。
刚刚翻出了小说的稿子,开篇第一句是——“在最初的零散曲线中,几乎看不到基本的数学结构。
“靠,这么NB的句子,无论当时的我,还是现在的我,都是断然写不出来的。
是从什么书上抄来的呢?
是《侏罗纪公园》吗?
实在不记得了。
不过,我当时的文笔还真是不错,句子通顺干练,表达清晰,现在已经完全不可能写出这样的东西了。
想想有点遗憾,没认真考虑过把写作当成事业,而去学了计算机那种烂玩意。
回头说说这部电影。
因为我有过与本片作者完全相同的经历,所以很能理解他的故事,以及他所希望表达的东西——在心理及生理上已经几近成熟,但仍然被成年人的现实秩序所压迫的青年,期望颠覆成人世界,找到自己位置的渴望。
不过,他并不是想要颠覆现实本身,并不是期待毫无规则的混沌世界,而只是希望颠覆现实的秩序,把平素高高在上、专横跋扈、颐指气使、碌碌无为的成年人,统统拽到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使自己获得与之相平等的地位,同时创造自己的世界,把握自己的命运。
在这一点上,它与《古惑仔》不同,后者更多的是藐视和拒绝成年人的社会,把其所生活的“当下”变成世界的全部,突出了反社会的意识。
从对待社会的态度上的差异,你可以把本片视为“乖小孩的叛逆”。
所以说,这是一部完完全全的青春题材的故事,没有必要纠缠于逻辑和常识,teenager——小说的目标受众,对此并不在意。
我没有看过这部小说,不知道后续会如何发展,是不是精彩,不过以其销量而言,大概是非常优秀了,很希望有机会能拜读一下,也希望有时间能把自己的小说再看一遍,呵呵。
援引于电影中的一句台词:“谁还在乎国旗啊...”,咱国家不也年年播抗战嘛,欧美二战题材也年年有,咱也别心理不平衡了...单就电影来说的话,一般般...并不出彩.
看名字和简介挺吸引的,完全上当
显然用AK系又有能力入侵澳洲是在影射我们吧。。。越南、缅甸、柬埔寨、朝鲜都不至于吧。。。那么我们那么多在那的同胞都会像LEE一样包围那里?
完全抛逻辑于不顾 当然主人公年纪在中国可能还停留在非主流阶段做事无逻辑也正常 但导演你讲故事也脑残就不能原谅了
澳大利亚制作...大家懂得
过家家
都没结局,而且太假太不现实了
格局小了,投资少了,钱估计都拿去买那些好听的插曲的版权了吧~~~作为主角的那边年轻人倒还行,我都挺喜欢。
原来只是原著的第一部啊,怪不得前松后紧。个别人物情绪、性格的变化有些突兀,那个韩国人是为了模仿好莱坞范,来international的吧?不过,我觉得不妨把这部电影当做一群少年的成长来看,战争只是催熟剂。
还没看的就别看了,尤其是你看过《天狐入侵》的话。。。
中国军队伤不起
被迫害症的典型发作表现。
就是当年RED DAWN一路的青春偶像B级片嘛,这个程度已经不错了。人民解放军解放澳洲!
有点意思
这会有2?
剧情太扯了~战争啊,几个高中生瞬间就成了无敌战士……
挺好看的呀,一群澳洲少年游击队奋勇抵抗亚洲侵略军建立敌后根据地的故事
我个人比较喜欢一众朋友兄弟团结一致,抵抗敌人的电影。虽然这部戏有点不合逻辑,但总体还行
片尾曲很好听。。
把它看作是青春剧和风景介绍片的话,心里面会舒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