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感觉就是普通的讲故事的动画片,我就想说你是个动画片就要有动画片的样子!
再大胆一些啊!
搞什么现实主义啊……听故事的话我看电影看小说就可以了,我还是觉得想象力不够!
不够突破!
干巴爹⁄(⁄ ⁄ ⁄ω⁄ ⁄ ⁄)⁄ ⁄(⁄ ⁄ ⁄ω⁄ ⁄ ⁄)⁄⁄(⁄ ⁄ ⁄ω⁄ ⁄ ⁄)⁄ 没有140字还不能发了……
题目起得略大,但也表明了我对这部电影的强推吧。
本篇含有剧透,有兴趣的希望看了电影再回来看本文。
说这是一部“划时代的爱情作品”,因为它的立意超越了东方文化中传统爱情观、两性观,甚至可以说,意在进行一种“启蒙”,展现了汤浅老师的美好与温柔。
女主日菜子出场时,是个日本动画中常见的“什么都做不好”的女性。
最喜欢吃的蛋包饭也做得一塌糊涂,男主做好蛋包饭让她把蛋切开她都会切偏。
打碎杯子、捅出篓子家常便饭。
除了会冲浪这一长项,似乎一无是处。
此类女性在日本动画中属于广受欢迎的一类角色,如在著名的《命运石之门》、《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中都属于男主为了保护她会拼尽全力的“文眼”式角色。
在我看来,这是一类能够唤起男性保护欲的“男性向service”类角色。
即便在前述两部自身量级极高的作品中,她们也只是简单地因为“纯洁善良”、“为人着想”等受到肯定而已。
而男主雏罂粟港则与女主恰好相反。
什么都能做得特别好。
他是一名非常优秀,受到晚辈敬重的救火员。
非常会打理日常生活,蛋包饭也做得无可挑剔。
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看似就是这种搭配中最经典的爱情形式。
“我会永远在你身边,照顾你”。
但是,男主在跟女主说 “我会永远在你身边时”,他在前面多说了一句话,“我希望你能站立在自己的海浪之上,直到那时,我都会永远在你身边”。
后来,男主为了救溺水的人,死在了冬天的大海中。
很长一段时间,女主总能在有水的地方看到男主的幽灵。
只要她唱起他们当年最喜欢在一起唱的那首歌,男主就会在水中出现。
于是,女主总是随身带着装满水的玻璃杯,或者拖着被她装满水的她当年送给男主的充气海豚,就这样继续跟男主生活在一起。
又过了很久,经历了一些事,她终于来到男主家中,看到了他的卧室。
整个卧室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
原来,男主小时候,父母都忙于工作,只有靠他照顾妹妹。
他现在所拥有的各项技能点,都是自那时开始,依靠自己不断地努力学习、练习,才逐步积累起来的。
女主得知了男主的秘密,他为什么那么想跟自己在一起,因为小时候他溺水时,是比他更小,但水性好会冲浪的自己救了他的性命。
女主看清了自身无可替代的价值,“即便什么都做不好的我”也拥有的无可替代的价值。
也看清了做一个像男主那样能够独当一面,打理好自己的人生的人的方法:像男主那样努力。
片子的结尾,她经过不懈努力,考取了海上救生员的执照,同时也做出了完美无可挑剔的蛋包饭。
而全片我最触动的地方是在这后面,女主已经能够站立在自己的海浪之上,男主的幽灵也消失了。
圣诞之夜,女主听到了男主去年圣诞给她留下的祝福,她不由对着面前的水潭唱起了那首歌,水潭里什么也没有,只有她自己的影子。
女主一时间哭得撕心裂肺。
这就是“独立”的阵痛吧。
从依赖走向独立,都必须经历的,撕心裂肺的疼痛,仿佛初生时的婴啼。
不过这一关,你就无法走向独立。
在我看来,日本是一个在女性解放的意识上远远落后于男性的国家。
虽然身为发达国家,人权意识远远超前于中国,但他们的女性观很多时候甚至可以说落后于中国的。
和中国一样,在传统的日剧、动画中,宣扬的也多是“我会永远保护你”的“爱情”。
女性什么都不用做,什么都不必做好,被男性保护就行了。
所谓“好男人”,也就是“会保护你一辈子”的男性。
身为一名男性导演,汤浅老师借男主之口,提出了对自己深爱的女性的期望:愿你站立在自己的海浪之上,直到那时,我都会永远和你在一起。
他甚至还教给她们方法:谁的技能点不是通过不懈努力积累起来的呢。
你以为比你强大,你永远赶不上的人,其实谁不是靠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做到的呢。
这才是对女性真正的祝福吧。
也是一个真正温柔善良的人的愿望。
第22届上影节虽然已经落幕,但对于很多没有机会亲身到上海看新片的影迷而言,对新电影的期待才刚刚开始。
除了一票戛纳新作和修复经典之外,今年最受瞩目的,依然是国内影迷们望穿秋水的日影新片。
比如矢口史靖的《与我跳舞》、蜷川实花的《杀手餐厅》、盐田明彦的《再见嘴唇》、英勉的《狂赌之渊》、今泉力哉的《爱是什么》,以及荣获了金爵奖最佳动画片的《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等等。
作为日本动画大神汤浅政明的新作,影片《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是汤浅自2018年年初的《恶魔人》之后的又一新作。
年过半百的汤浅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高峰期,自2016年起,几乎是以每年1-2部新作的频率与观众见面。
《恶魔人》如果把汤浅迄今为止的创作分为两个阶段的话,第一阶段是01年的《猫汤》、04年的《心理游戏》、06年的《兽爪》、07年的《天才嘉年华》(汤浅政明部分)和08年的《海马》。
这一阶段的汤浅作品,在剧情设定上就特别复杂,成人向黄暴画风、脑洞大得超越宇宙边界、奇特画风夸张撞色,玩疯了的时候根本毫无禁忌。
《猫汤》
《心理游戏》
《兽爪》
《海马》从2010年的《四叠半神话大系》开始,汤浅的画风依旧清奇大胆,但从表达上已经显得更为平易近人,诸如《四叠半》《乒乓》《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宣告黎明的露之歌》,都是青春向的动画电影。
尤其是《宣告黎明的露之歌》拿到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最高荣誉后,汤浅的国际知名度猛然上升,获得Netflix垂青,在2018年初合作推出《恶魔人》。
《四叠半神话大系》
《乒乓》
《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
《宣告黎明的露之歌》就在所有影迷都伸长了脖子,期待汤浅新作带来更多的视觉官能冲击时,汤浅却大改画风,宣布“要尝试跟以前完全不一样的作品,希望可以拓宽创作范围,要带来一部罗曼蒂克的动画。
”新片《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已于6月21日在日本公映,同时作为首批海外展映,上影节的观众也得以一睹为快。
《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犹记得两年前同是在上影节,第一次在大屏幕上看到《宣告黎明的露之歌》和《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时的激动;而后者也成了我心目中的年度最佳动画。
在古色古香的京都,少女的奇妙恋爱之旅,春天的夜晚寻找伪电气白兰,夏天在旧书市寻找童年绘本,秋天化身不倒翁少女和学长相遇在学园祭,冬天手持感冒药打败感冒之神和学长一起飞向京都的天空。
《宣告黎明的露之歌》
《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相比之下,虽然今年的《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获得了上影节最佳动画片,但似乎从第一场放映开始,就不断有影迷抱怨汤浅大神开始走新海诚式的纯爱傻白甜风。
当然还是有很多力挺的声音,两极分化的评判结果至少说明了作品并不平庸。
*以下部分涉及严重剧透,敬请留意影片《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在剧作上非常简单,影片的前半段几乎就是一部甜到发腻的“恋人絮语”。
刚考上大学的向水日向子搬到一座海滨小城,在一场火灾之后和雏罂粟港相遇相恋。
这场恋爱就像夏日晴朗的蔚蓝海岸一般美好。
可以不顾形象地一起啃汉堡,在海岸上乘风破浪,在夕阳下的引桥尽头接吻,在夏夜虫鸣的山坡上做蛋包饭,在海洋馆与水形海豚拍照,在咖啡馆放肆地散发着“恋爱的酸臭味”,在电视塔上写下爱的话语……
如果没有后半部分的转折,也许这真的就是一个新海诚式的爱情故事。
显然汤浅还是天马行空的汤浅,故事到了中部就让恋爱的甜蜜戛然而止。
港在夜晚独自练习冲浪时,意外身亡,也让向子害怕触景伤情而选择远离海岸。
就在此时,向子发现每次开口唱主题曲,港就会出现在身边无论任何形态的水中。
起初,她以为是幻觉,但渐渐依赖恋人以另一种形式留在自己身边,即便不能触碰,但还是可以留下爱的感觉,由此形成了精神依赖。
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精神依赖既是让向子重新站起来的治愈,也是让向子无法前行的障碍。
影片手法之轻在于绕开严肃讨论,让观众感受向子在爱的代偿中的患得患失,明知道不能永久却还是小心翼翼地保留。
当剧情的发展渐渐揭开港与向子童年时的相遇,藏在叙述下的隐线渐渐明晰。
港的重新出现并不是要给向子一个虚幻的假想,而是让她重新自由独立地面对生命的风浪。
当火灾再次发生时,二人的关系起于救火也终于救火。
但这次,向子终于在港掀起的惊涛上无畏地乘风破浪。
在生命巨浪中,打破水面界限牵在一起的手,是比男欢女爱更让人感动的交合,是两个生命体彼此兑现的承诺。
无论是幼年时救过港的向子,还是意外过后只存在于水中的港,物理上的时间与距离,都没有打破过二人的相伴。
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离开,在你真正自由独立地踏上浪尖之前,无论如何我也不愿意让你孤零零地在这个世界上。
和以往的超现实笔触不同的是,《海浪》将恋人间的细絮全部落到实处,字符间尽是恋爱中的现实与甜蜜。
各种各样的场景变成伏笔,每每与其后的情节相连时,总让人有一种释然的感动。
深爱过的恋人无奈分离之后,总是不忍再次面对“此情此景,伊人不在”的心痛。
汤浅在海边小城中铺满二人羁绊的小伏笔,咖啡店、海岸、冲浪板、蛋包饭、草莓味苏打……在无形中将观众牵引进角色的相连与别离。
人物角色与心理变化在时间的流逝间绝妙地配合,让点点温暖与哀伤打在观众心头。
前半部分画面中大量的仰拍视角,也和后半部分形成对比。
冲浪时从下而上仰起的身影,骑自行车时仰望晴空的姿态,从水中向上探望的躯体,仰视高塔的目光。
影片用明显的视角差异区分出前后两部分的氛围,在设计上可以说非常精细。
从剧作上看,《海浪》和以往的作品,尤其是《四叠半神话大系》相似,汤浅一向善于将主线埋在散点式的细碎情节中,用首尾呼应的手法在末尾收紧到母题上。
汤浅在片中埋下“下雪天冲浪”的伏语,不单是为了文本上的浪漫,雪天冲浪的难度远高于晴天冲浪,风速、浪高、身体机能也都和平日大相径庭,更能体现冲浪者的勇敢精神。
在向子的角色设定上,自身的不自信是不可能通过爱上港来解决的,在失去港之后,向子变得对生活更加悲观,心灵上的创伤转化为生理病痛。
当时,通过了解港的秘密,解锁港的手机,向子这才意识到,外表看来无所不知的港,其实并不是超人那样的存在,最初的他与自己并无不同。
唯一的不同在于,港早早就找到了支撑自己生命的支柱,而这个支柱其实就是年幼时,救过港的自己。
正当港挣扎着驾驭现实的海浪时,其实他早已独自站在生命的浪尖上。
影片人物的弧光建立在“拥有-失去-破除-建立”,恋人之间最好的状态便是相互成就各自的生命。
影片以向子和港这对恋人作为对称符号,一个是冲浪者一个是消防员,一个缺乏信心一个坚定信念,一个活人一个灵体。
汤浅正是借用这对一阴一阳的对称体相辅相成,在彼此命运的羁绊中完成生命的回旋。
对于熟悉汤浅的影迷而言,《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虽然在创作基准上,还是保留着一定水准的整体结构,细节铺垫、前后呼应、散点透视等等仍旧是汤浅熟悉的笔法。
但对于以往大胆的撞色色块、扭曲迷离的氛围、天马行空的分镜和夸张的动作比起来,新作实在是太过“正常”。
对自己的生命缺乏信心,构成了影片根本的行为动机。
诚如导演所言,《海浪》是一个轻推后背的故事,没有转折起伏没有高潮迭起,它甚至讲的就是一个俗套的故事。
但是在俗套背后,在内心深处,有很多人是不敢尝试驾驭风浪的,影片便是借向子这一角色,鼓励大家去勇敢选择生活中的海浪。
和《宣告黎明的露之歌》一样,“水”元素对于《海浪》而言也非常重要, “水是一种特别柔软,又可以非常刚烈的物质,它可以表达很多东西,”汤浅谈到水的时候说,“影片中很多基础是建筑在‘水’之上的,比如人物的偶遇,又或者电影的环境。
”
影片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设定,前半部分的向子是一个时刻都想活在自由自在的水中的人。
当港死于滑浪意外时,向子却彻底与水绝缘。
反而变成港是那个只存在于水之中的灵魂,向子变成隔水相守的恋人。
当结尾处港用尽全力成全向子踏上生命的高浪时,二人打破水的边界,在飞速的冲浪中,牵引触不可及的手。
“水”在此刻不再是隔绝二人的屏障。
没有固定的形状,但具有破坏性,水的运用在影片中不仅仅是视觉效果,更是整部电影的解密钥匙。
汤浅政明说,“虽然这看似是一部关于冲浪的电影,但主题其实就是乘风破浪,驾驭生活的风浪。
我希望让更多的人明白,勇敢地主动地选择生活中的风浪,才能变得更强大。
”
对于汤浅政明而言,在完成《露之歌》后,个人生活和创作已然进入了另一个阶段,年轻时奔放的思如泉涌,到现在风和日丽的心态,《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某个程度上体现了导演目前的心境,希望可以传达出更加正面的积极的信息。
除此之外,在配音表现的部分,片寄凉太的声音本身就有种软糯的性感,有一种王子的感觉,像漂浮在半空的棉花云。
但在前半部分,他的声音似乎与角色的阳光不太协调,无论画面多美好,总是有一种违和感。
片寄凉太但是当港的声音在下半场,以水中的方式出现时,前半部分显现的缺失恰好就成了后半部分的真实。
片寄凉太的声音像透过晶莹的水面从半空传出来,不得不说的确是非常奇妙的观感。
越是简单的故事,越能显露导演和剧本的实力。
剑走偏锋的邪典固然能彰显导演的天马行空。
但这部作品独辟蹊径的是,不见浓墨重彩却到处都能看到汤浅的痕迹,笔触异常轻盈自然。
同样是五彩缤纷的幻想,《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的画面却因为充满晴空变得闪闪发光。
当向子顺着倾注而下的海水用力冲浪,当蛋包饭切开淌下金灿灿的蛋液时,不得不感叹即便用淡淡的色调,汤浅也能画出独有的了不起的想象力。
对于影迷而言,也是非常有趣的体验。
作者| 小飞侠;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世界就是为纯爱而生 互相救赎的宿命感 歌也很好听 好哭 虽然后面的剧情都很能想象出来 但是丝毫不影响感人的程度 而且逝去的人会出现在水中这个创意真的很浪漫 好想让他们圆满 但是被救赎也是另一种he吧 从开始男主就是以救赎者的姿态为女主开解 给予支持 当女主摔倒 他看到自己不能像活生生的人一样拥抱和触碰女主时一定很悲伤吧 而最后女主明明知道会消失 但是还是叫男主出现 何尝不是实现男主想尽力帮助所有人的心愿 在那场火灾中 日菜子在港的陪伴和支持下 走出了恋人离开的阴霾 勇敢的站在了现实的海浪之上 互相理解相互支持彼此救赎 的爱情太好磕了宿命感拉满的合拍小情侣 完成愿望就会消失的设定 又甜又虐 值得二刷 这首歌听到就会泪目的程度 “我为了实现一个心愿才留在这里 我的心愿是 你能乘上自己的海浪 直到你 乘上自己的海浪为止”日菜子 爱人为你创造出的海是彩色的呢
七夕突然撤档,于是只好去看了小说解馋。
不知道电影还能不能上映,姑且先留个小说大纲做念想吧。
如果上映了,到时候再来改。
第一集【她差点死于大火,却被帅气消防员所救,还收获了爱情】日菜子是一个擅长冲浪,但是生活一塌糊涂的大一女生。
有多糊涂?
就是屋子里塞满纸箱那种。
某次,由于有人在废弃大楼放烟火引发火灾,日菜子受困于大火。
结果千钧一发之际,被帅气又十项全能的消防员小港救了。
“啊怎么会有这么帅的消防员”两人一见钟情,就这么谈起了恋爱(以下略去三万字齁甜齁甜的互动不表)。
日菜子教小港冲浪,小港照顾日菜子的衣食住行及一切。
最后,在圣诞前夜,他们来到港湾之塔,许下相伴一生的诺言。
可爱的少年少女谈恋爱太美好了第二集【男友为救人而死,她痛不欲生,却发现歌声可以让男友现身水中】圣诞早晨,小港不顾坏天气出海冲浪,最终为救人而死。
日菜子崩溃了。
而且她不明白,小港为什么非要出海冲浪,明明天气一塌糊涂。
小港的后辈山葵和妹妹洋子来转交小港的遗物,包括小港的手机(然而没人知道密码)。
日菜子失魂落魄,偶然哼起二人最爱的那首歌,结果小港竟然在水中出现了!
于是她把江豚形玩偶里充满水,然后唱歌,就这么和水中的小港继续幸福地谈恋爱。
被这个江豚萌翻了,这个编剧脑子里大概是长童话吧第三集【精灵男友可能会消失,她恐惧失落,直到发现男友的愿望是自己能“乘风破浪”】虽然人鬼情未了也很开心啦。
但是小港意识到,水中的自己不仅不能帮日菜子做任何事,连给她一个拥抱、拉她起来都做不到。
他说,自己是因为心愿未了所以还在人间。
他说,他希望日菜子放下自己往前走。
这时,山葵突然来跟日菜子告白了。
小港劝日菜子接受山葵,但是日菜子根本不能接受。
拒绝山葵后,因为自责又跑出去追他。
结果遇到车祸,大火就在眼前。
这时候,小港突然发动灵力运来大水。
火灭了,但是小港差点灵力耗尽消失。
害怕小港消失的日菜子从此不敢再召唤小港,却再次陷入迷惘。
她在洋子的带领下来到小港的房间,发现原来小港是自己小时候救过的男孩,而小港一直以自己为英雄,努力成为能帮助别人的人。
日菜子由此猜出小港的手机密码,发现小港之所以在圣诞早晨去冲浪,是为了祈求“日菜子能乘上自己的波浪”。
于是日菜子振作了起来。
小港真的好帅,可是为啥非要大冬天去冲浪也是个憨憨第四集【犹豫不决的她再次遇到火灾,为了延续男友“保护”的力量,她“乘风破浪”救了男友的妹妹】日菜子为了“寻找自己的波浪”报了大学急救社团,但仍忍不住想召唤小港。
她去找洋子,结果遇到洋子正在跟踪一伙人——就是去年引发火灾的人,而今年他们又要找废弃大楼放烟火。
为了抓住犯人的罪证,洋子和日菜子跟踪了他们。
结果虽然拿到了罪证,却也再次被他们引发的大火包围。
洋子脚受了伤还吓哭了,山葵还不接电话。
日菜子想到小港的愿望,于是毅然用歌声召唤小港。
小港引来大水灭火,日菜子则将受伤的洋子放上救生担架,自己则乘着担架在夜空中冲浪。
这之后,小港便永远消失了。
踩着担架冲浪,可还行?
第五集【她回到两人许下诺言之地,听着男友生前的愿望,学会了坚强】引起大火的犯人团伙被捕,山葵和洋子成为恋人。
日菜子一个人在圣诞前夜去了港湾灯塔,听到了一年前小港许下的诺言:希望以后每一年都能跟日菜子一起过哦(让你立flag!
)日菜子带着对小港的思念坚强起来,确立了要成为海上救生员的理想。
第二年春天,日菜子已成了海港知名的海上救生员。
【幕后彩蛋】汤浅政明(导演):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乘浪”的时候,虽然好像“感觉很不错”,但其实海浪并不会听从我们的意愿。
它是否会带我们到想去的地方,在海浪过去前,我们都不知道。
但是不管怎么思考,不去“乘浪”,我们就不会知道结果。
在这个强浪裹挟的时代,我希望让单纯的主人公乘风破浪。
(我觉得这段话是瞎扯,完。
)
角色名字太复杂,一下用男主、女主、男二、女二来表示。
首先,前半段节奏太拖沓(一度以为不过两三分的作品)中后半段中规中矩,最后结尾倒是实在富有想象力。
动画特效的浪漫主义色彩也不过是这般璀璨吧。
想来想去《与你共乘海浪之上》的主题都不知该如何表现,却没想到汤浅郑明竟是这般富有想象力的导演。
前半段的节奏拖沓很容易让人退坑,非电影院观众也许看到二十分钟以是极限,这么看来,全片一个半小时也怕是导演冥思苦想之后的结果。
中间段的转折其实理由不太好,但也算不上是生硬,毕竟角色的行为逻辑在情感上说得过去。
但是中间结尾处女主突然一改态度,从消极的变为积极的这一点实在让人无法理解。
差评。
后半段的填充则是通过揭开前半段埋下的伏笔来表现人物情感,这是很通用的“爱情”类剧情的表现手法。
中规中矩,没毛病。
男二喜欢女主这一点我认为是导演强加上午的要素,目的是为了动摇女主和男主的情感认知(这里男二表白后,女主跑到厕所和男主的对话),另外作为内容填充丰富剧作人物,同时带出“支线”——角色的自我认知。
角色的自我认知是片中四个角色都拥有的问题。
但男二和女二在这方面更侧重“自我”,因为总是和他人比较,所以看不清过去与未来。
女二喜欢男二是因为男二帮助女主走出了这个问题边界,反过来男二喜欢女二在表白事件后也是因为女二帮助男二认清了自己。
在动画世界里,这很合理。
男主自始自终都是工具人,这没得说,男主的角色塑造是为了表现女主和男二和女儿,反倒对自己的表现微乎其微。
不过这也没关系,重点是他起到了作用,挺好。
其实通篇下来剧作套路很俗套,有意思的是导演对于情感表达方面的独特幻想。
前几天在小组刷到,以为是纯糖爱情片,结果不到五分之一就开始刀...整部片子下来算是老套的love story,但又带点神乎。
男主去世后寄存在水中,女主只要唱起初次约会的歌就可以召唤男主...男主最开始出现的时候,还以为是要走向女主精神出现了问题,被困在男主去世的阴霾中难以走出去,逐渐堕落...不过嘛,人家毕竟是个爱情片&奇幻片,最后让男主以灭火的形式在众人面前出现,灭完火之后出现金光就成佛了...怎么说呢 真的挺神奇的哈哈哈 前期的描写满足各种爱情幻想,中期男主离开却又未离开的部分,还挺牵动的~悲中喜吧 最后女主在水中呼唤男主,但却再也见不到,放声大哭&一年后的圣诞祝福的时候 才是真正的刀片 以为要结局,结果片尾又狠狠一刀... 汤浅是很懂怎么刀的ww里面最喜欢的一句话“一直潜在水里的话,是无法乘在海浪之上的”
动漫我看的偏少,所以和宫崎骏对比整个画面有非常大的区别,相对来说比较简略男女主开头那场火灾看得我眉头直皱,可以用作火灾演示片里面的错误示范,以及男女主在这个火灾中的第1次见面,也是充满了雷点,我的脑子和弹幕里说的是一样的,你们要不要加个微信慢慢聊啊/同事的命也是命啊刚开始约会以及之后的热恋期真的超甜,感觉就是普通小情侣会去做的事情。
“你可以叫我港吗?
因为我也想叫你日菜子”“下次我们还来冲浪了,然后再像现在这样喝杯咖啡,再到哪里去玩”,而且男女主合唱的歌曲可以听到他们的笑声。
后来男主死去,女主发现,只要他一唱歌,男主就会从水中浮出来,也许在别人眼里他就是个自言自语的傻子,其实我觉得这一段如果是虚假的话,那么可能是女主有一个幻想症的倾向。
男主真的是个非常好的人,这部戏的中心思想就是生活中会有一个个不同的海浪,你现在不能站在海浪之上,是因为你目前还没有拥有和海浪对抗的力量,累了那就歇一歇,休息一下然后再努力,但如果你要站在海浪之上,就不能潜入水底,要勇敢面对。
就是不太理解感情线哈,男主喜欢女主,男二喜欢女主,女二喜欢男二。
而且男主还会自动变绿。
妹妹也很怪,肆意妄为,做自己不代表就不顾其他人的感受啊。
以及大家在火场都不像在火场,只要不被火烧到,难道他不知道烟雾中也会有一些让人窒息的东西吗?
最后那一段也很弱智,为什么男主觉得女主过了这个火灾他就能独当一面,乘上属于自己的海浪?
弹幕里说火灾抗洪我真的会笑死(果然只有死人才是白月光)总的来说还是充满着低龄化的情节,但中心思想是没有问题的,就是演绎出了一些偏差,应该是导演的功力没有到位。
★★★★★ 想给四星,但是却又不舍得。
《Brand new story》我甚至现在都能哼唱出来。
“只要你足够思念一个人,他就会出现,在任何一滴眼泪里”。
这并不是一个致郁的电影,可以说,这部电影正是女主角日菜子自我疗愈的过程。
如果看完了觉得悲伤和遗憾,那一定是因为“雏罂粟港和日菜子如果还能一直在一起的话就好了”这个想法实在太美好了。
我真的为他们二人的分离而难过,可是生活的浪还在继续打来,所以把眼泪擦干吧,希望我们都能够乘上自己生活的海浪!
这是一部让人又甜又泪的爱情电影,如果只看前半部,那真的是一部甜甜的恋爱电影,可看到后半部分又让人笑中带泪,泪中又隐隐微笑。
蛋糕、汉堡、冲浪、夏日、萤火虫、海风……这一切在发生在爱情里的元素都是那么美好,可现实总是不那么美好,经历了生离死别的女主似乎难以接受爱人突然消失的事实,竟然以看似荒唐的方式认为爱人并没有离开。
情侣手机壳大概是爱人们都会做的事情吧可或许,这又是爱人用另外一种方式在陪伴她,也许在现实中我们会认为这种“存在”并没有合理性,可是对于一对相爱缠绵的爱人来说,这更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默契,一种契约,一种对彼此的了解,女主似乎知道爱人并不舍得她,只是用另外一种方式鼓励她,支撑她,在最后以他们相识的方式永远离开……
影片用轻盈诙谐的方式讲述着沉重的故事,鼓舞了生活中正在经历苦难的人能够独立面对人生的风浪,能够乘风破浪,相爱的人终归会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次元,永远相伴在一起。
影片中无处不在的小伏笔也会让人体会到那份爱的牵连和连贯,温暖和哀伤并行打动观影人的心情。
整个影片的色调也非常温暖,像是在讲述一个稀疏平常的故事却扣人心弦 。
一部闲暇下来看的轻松电影,如果你生活缺了点糖可以来看看,如果你生活特别甜蜜,耶可以来看看学者珍惜身边的爱人。
就我觉得那首歌挺难听的,人设变扭,令人窒息的剧情,雪天去冲浪我还以为男主是想寻死,汤浅一丁点想象力没发挥到的感觉。就wasabi【aka伊藤】真的巨巨巨可爱了。
从小就力大无穷的神奇女侠和能随时随地召唤大水的海皇波塞冬打破次元壁相恋并帮助他人的故事。汤浅政明用相当轻盈甚至低幼的方式讲述了那种时刻为他人着想甚至奋不顾身牺牲自己的人只能出现在奇幻或荒谬的设定中。这其实是关于现实世界的沉重必须靠自己来救赎的特别真实的命题。
蛋包饭要煎得恰到好处,才能完美包裹米饭。过滤式咖啡出现大量气泡,才证明咖啡豆新鲜。我们的爱情总要经历考验,才能天长地久。别人都能手牵手,我却只能把你封印在水瓶里。这样也好,想你的时候,歌声就是咒语,你会在充气海豚里,在救火水枪里。只要你足够思念一个人,他就会出现在任何一滴眼泪里。
以汤浅政明的方式,重构《步履不停》……我开玩笑的。
爱情方面有甜到,其他的就太雷了。
简直就是为了最后20分钟和一首老歌生凑的剧情,汤浅大神指导一下高潮就好,前面真是缺乏戏剧性的平庸空洞。能量密度还是太低了,显得有点水。
每一场相遇都像在远方推动海浪的力量把人物推向更好的地方,愿大家都能乘上自己的海浪。前面也太甜太虐狗了吧,怎么有人这么会谈恋爱。
温柔的刀,一刀一刀又一刀
超浪漫、又有感动的高甜虐狗片,音乐真好听。剧情并不意外,好在画风出色。这样的故事,仍然能保持独特画风与自由度,导演个人风格仍然很突出。
别人拍的我还可以给到2星但是汤浅不行别说什么转型了我从四叠半猫汤看到春宵苦短怎么都不可能想象这是汤浅拍出来的你说是冈妈又一力作我都信这特么编剧是跟谁有仇啊日本人就这种疼痛作品总能屎出新高度最受不了的就是女主靠卖蠢来立人设看得我尴尬癌充斥全身每个细胞你俩唱歌就唱歌一直笑个屁啊不能好好唱吗关键是这段镜头还只是在平淡的买东西根本没笑你们这样我感受不到什么甜啊之类的只感觉傻逼女二洋子人设是我行我素天呐这根本就是在侮辱这个词她这根本就是冷血无心毒死人的那种男二也不正常除了第一次呲别人一身水再见面就是去家里送箱子结果没几天就来告白不好意思你是宾格你真喜欢别人好歹多了解一下再来吓唬人突然就表白什么的彭于晏来了也不好使啊女性角色全体都是为了被男性拯救而设置的工具人马上2020了能不能别这么幼稚势均力敌不好吗啊?
能拿到SIFF金爵奖最佳动画说明这部电影确实还是有他的独到之处,于我而言,就是足够浪漫,足够甜蜜,设定也有一些新奇性。片寄凉太的配音也是苏苏的,蛮好听。只是总体而言,故事过于平淡,让我有些瞌睡。至于那首唱了几百遍的歌呢,还可以吧,一直在电影里单曲循环久了倒也觉得凑合。就是还是淡了点。
25/8/2019 @ Metroplex [summer iff]。面對這種狗血劇本,完全感受到湯淺束手束腳和無能為力,是ending滑浪略好一點....BNS不停重播到令人煩躁。
1.别名又叫“我的男朋友是个喜欢比666的水鬼”;2.我是造了什么孽选了这么一部伤心又难过的片子来看,最受不了这种生离死别阴阳相隔天各一方的了;3.中心思想真好啊,因为你救了我,我也要尽我所能的去救更多的人;4.最后日菜子看着山葵和洋子手牵手走远了以后,全片唯一一次崩溃大哭,真的我就差那么一丢丢就绷不住跟她一起哭了。
想知道下雪天冲浪到底是个什么操作,果然纯爱起来就没有逻辑的吗??
SIFF,映后就是片寄凉太小型演唱会现场···
太一般了,汤浅政明为了讲故事退而求其次的结果就是丢了西瓜捡芝麻。这片子有一种迎合主流的意图,然而没迎合好,又失了个性。奇妙世界物语、奇幻爱情故事的四叠半和春宵苦短都好看,不理解为什么汤浅要走通俗路线,失败作品。
两星半,无语,离谱,蠢到批爆,在车祸现场唱歌那段我直接惊掉下巴,那首歌真是矫情中夹杂着愚蠢,愚蠢中泛滥着无知。这就是这就是没有原作支撑的汤浅吗,只剩下小资的滥情。同样的情感,更深刻感受到了《情书》的高明,那种厚积薄发的情感,隽永的意境。PS:我真的老了。初中的时候我会感动的泪牛满面。
和严老师一起看的第13部电影!
电影做出来是为了卖歌的吧
浪漫的。老公出来说这片很法式嘛,人物风格拉长简笔画型的,bgm也很有法国香颂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