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的起名剑,轮的起厨具我一直认为,有生之年很难再看到像《武外》(2006)一样经典的情景喜剧,《龙门》(2013)的狗尾续貂更是将我仅存的一点憧憬消磨殆尽。
其实《鹊刀门》(2023)在正式播出之前我就知道这部戏,有很多网友在网传该剧的海报并表示如何地期待。
然而,我的内心可以说毫无波澜。
毕竟近二十年情景喜剧乏善可陈,更重要的是有些表演架构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
我想象过不止一次,就算周先生真的复出拍戏,依旧是九十年代他那种“天才式”的表演,我还会像当年那样爆笑吗?
无独有偶,就算老赵真的回归春W,哪怕重现当年他“小品W”的风采,我还会像当年那样捧腹吗?
毕竟时代变了,他们变了,我也变了。
也许正是因为对情景喜剧不再抱有任何期许,《鹊刀门》反而给了我最大的惊喜!
事实证明,赵的表演体系,就算过气也依旧受用!
笑点密集且不会让人觉得尴尬,这一点难能可贵。
当然,《鹊刀门》这部剧跟赵的小品一样,想必更合北方人的胃口。
在我来到南方发展以后,我才知晓原来小年还分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原来南方和北方的文化差异真的很大。
例如剧中西门长海(赵饰)手上拿着糖三角(jiǎ),以三个角作比教导自己的三个徒弟要团结友爱,如果对东北的面食不了解很难第一时间产生代入感;以及“回龙教的教主天天啥也不干就知道睡觉”这种台词,如果对东北方言“回笼觉”不了解,这种“谐音梗”的包袱在你这里就不会响!
第十集令人闻风丧胆的五毒教教主,我原以为他的登场至少也是《武外》里的上官云顿的排面,结果是一个始料不及的小反转。
第十四集,面对东Y忍者的分身术,西门长海现身救场同样以“分身术”还治其人之身!
让我感受到了从演员表演到剧本打磨,该剧主创对观众表现出的诚意。
这也是我第一次对一部电视剧只看了个开头,就愿意为它写一篇影评。
因为这部剧于我而言,只要每集的笑点能保持目前的水准,我便知足了。
最后聊聊演员,就不得不提到赵家班的另外两部同样4.8的:《三枪》(2009)和《大笑》(2010)。
如果说能拍出《旋风小子》《新乌龙院》这些经典喜剧的Z导,后期却拍了《大笑》这种L片是一种退步,那么拍了《三枪》的Z导可谓是一种?
然而,当年这两部电影的绝对男主角小S阳,这一次甚至都没有出现在《鹊刀门》(2023)的演员表中,男主角换成了赵家班相对颜值出众的文松?
除了文松,还有晓峰,小宝等这些都是当年的大电影里轮不到其露脸的存在,真可谓是物是人非。
然而,此次在《鹊刀门》里扮演大师兄的程野,是少有的无论是当年的两部大电影还是如今这部《鹊刀门》都一直陪在“师傅”身边不离不弃的那一个“徒弟”!
也许正是因为程野的“不显山不露水”,反而成为戏里戏外让我最刮目相看的那一个!
继“天山童姥”爆笑之后,“滴血认亲”又一爆笑来袭!
王金龙(西门小宝)还真是真是越长越像老赵了,程野的哭戏更是精湛!
当晓峰那句,“明白了!
这是没当上少掌门失望了”此话一出,鹊刀门的职场文化跃然纸上。
扮演王云的演员,这次也顺眼多了!
老赵是57年出生,他和54年出生的雪健老师有一个共同点,很容易让观众对他们产生一种年龄上的错觉。
其实他俩和大哥、发哥、道明、国立、宝国、优子都是同龄人,濮存昕比雪健还大一岁,比老赵大四岁!
只是雪健老师受咽喉病所累,老赵更是没有年轻过,导致这二人成为观众心目中超越自身年龄的老艺术家。
第15/16两集持续输出东北酒文化,就问你怕不怕!
这武林盟主,差点当瞎了。
因为《鹊刀门传奇》的开播。
这个周末给我一种过年了的快乐。
因为本山大叔是我曾经的春节记忆。
等待他的节目就如等待过年时绚丽的烟火一样令人期待。
每次看完他的小品,爸爸开始将包好的饺子下锅,这是独属于我的仪式感。
而他踏足影视之后的作品我也非常喜欢,《落叶归根》回味悠长,《乡村爱情》不仅有了乡爱宇宙,更是成了最津津乐道的超级IP,《刘老根》系列也是如今重看觉得深有感触的剧。
这次看到他再次领衔主演情景喜剧,内心始终是雀跃的。
不得不说,这部剧的笑点太密集了。
应该说本山大叔对于喜剧是有自己独特见解的。
他的诠释方式搭配自己的肢体语言,也是天衣无缝的。
每次看到他跪错了的戏还是从内心涌出的笑意,他知道你的笑点,你也知道你的笑点,你知道他知道你的笑点,但是他一万次触及这个笑点你还是会笑。
这就是本山大叔的魅力。
本来看这个剧是想下饭的,但是后来觉得又并不是那么适合下饭,因为吃饭的时候看容易喷饭。
满心想着找老伴的西门长在,急着与媒婆商量,只听得媒婆一声:西门大官人!
真是从内心爆发出一阵狂笑,看这部剧一直在会心微笑——抿嘴笑——大笑——继续哈哈笑之间无缝切换。
完全治愈我最近的坏心情。
他的电视剧总是充满戏剧的矛盾,也是接地气令人感觉亲切的。
《鹊刀门传奇》是久违了的武侠题材。
当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遭遇了东北戏剧元素,就碰撞出了不一样的面貌。
剧中既有情景喜剧的搞笑讽刺,也不乏武侠的利落与侠气。
剧中名震江湖的五毒教教主也想与鹊刀门掌门联手炒作绯闻,还有专门负责编消息蹭热度的说书先生“大嘴猴”;而高大毛雇武林高手却遭遇层层外包,也令人哭笑不得,就是这样用喜剧解构重现现实又将喜剧进行到底的方式,让人喜爱。
另外本山大叔的武侠扮相也颇有气势,武打动作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长白山论剑一节,动作利落精彩之外,分身的设计更是别有巧思眼前一亮,一方是日本忍者的分身术,另一边是没有双胞胎就练不了的“分身术”,这个创意满分,加上本山大叔对两个角色的性格拿捏十分到位,不得不说又被他装到了。
曾经我的观点是,果然什么喜剧,空投一个东北人就没问题了。
何况这样一次性投放了如此多的东北人,赵家班的徒弟们各有独特的喜剧风格,混搭在一起,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也都立起来了,文松与宋晓峰迥异于往常的角色塑造,也是看点,姜玉郎是颜值担当,帅气中有一丝狡黠,赵德柱却是“罩不住”,在与姜玉郎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总是吃瘪,叶四娘的人狠话不多,郝盟的又憨又萌,都让人捧腹大笑。
几位徒弟打打闹闹,展现出的其实是普通人的生活。
这是另一种武侠江湖。
江湖不仅仅是快意恩仇,也需要吃喝拉撒。
这个世界需要侠义心肠,也需要过好每一天的日子——吃饭、赚钱、学本事练武功。
而江湖也恰恰是由每一个普通人组成的。
也正是这样的普通人支撑着国与家,在守护着江湖正义,对抗倭寇。
当然,最亮眼的还是本山大叔饰演的两位——西门长海与西门长在,就像一个人的一体两面。
一位是武功高强,注重江湖大义;一位只关注找老伴,以及做饭开饭庄。
当只想找老伴的长在坐到了长海的位置上时,当每个人对重侠尚义的长海的期待,落到只想过平淡日子的长在身上,出现了角色的错位,落差与戏剧矛盾就产生了,笑点也就产生了。
但是笑过以后,又觉得回味绵长,西门长海目前出场的时间并不长,却飒爽英姿,他对长在说:如果一个屋子充满黑暗,那就需要一根火苗。
他武功深不可测,支撑着一个门派,教徒弟武功,是位英雄人物。
而西门长在的存在,完全是长海的对立面,未尝不是对于武侠与人生的另类解构。
他只爱美食与老伴也毫不掩饰自己的向往,弟弟跟他谈黑暗与火苗,他只关注自己的灯油需要花钱;他不关注门派兴衰不愿意参加长白山论剑,可是听说有赏金马上决定参加,他只想着赚钱、美食与找老伴,看似与传统价值观格格不入,却自得其乐。
每次他不按照套路出牌的时刻,既是让人哈哈大笑的时刻,也在笑过之后思考一下我们的人生都需要什么的时刻,剥去外在的面子、他人的眼光、崇高的地位、超强的工作能力,我们似乎可以思考一下,什么才是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什么是我们内心真正渴望的。
大胆预测一下,也许之后,就是这样的西门长在在打打闹闹找老伴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方式,真的带领鹊刀门达到了另一个高度,也帮助徒弟们领悟了真正的幸福——彼此陪伴在一起的时光。
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 关于阅读这件小事儿
当我看到最新出的15集16集,我猛然发觉我在看这部剧时,带了三分过分解读的味道,或许鹊刀门就是刘老根,西门兄弟就是本山老师的顶峰与现在。
以下所有推断,全是我非常浅薄的过分解读,大家看一个乐呵就行。
关于名字,为什么主角的名字是西门长海和西门长在,武艺高强的长海是赵本山的巅峰时期,各春晚小品风头无二,而本山老师自谦,故取人生海海一字,定西门长海。
至于胆小躲避风云的西门长在,或许是说现“在”的本山,或者是常“在”的本山。
在公孙丽蓉初登场时候,西门长在本想正面迎敌,大师兄当下点破:“师父,她武功比你高。
”看过长白山比武那集的观众都知道,一个深居内宫的随身太监都知道西门长海的武功深不可测,那同辈的公孙丽蓉为什么不为人所知。
本山老师可能在说同辈中有很多比自己厉害的角色,自己也不过是其中之一,只不过他们早已退隐,我也没有必要显山漏水,卖弄武艺。
这一点,在每一次西门长在高调做事的时候都会遭到西门长海的警告而印证。
西门长在非常想要让门派的钱多起来,带弟子参加比赛,让弟子去市集贩卖自己更擅长的东西,而弟子不慎买了假酒,则会害了师父眼盲。
我作为辽宁人,非常喜欢本山老师的作品,无论是春晚小品,还是影视作品,都是翘楚一般的存在,也希望鹊刀门这部剧能有更爆点的剧情。
过分解读归过分解读,本山老师高龄之下仍坚持创作,佩服。
东北,在喜剧、怀旧光晕与黑色电影的渲染下,目前已经超越了行政区划,甚至超越了时代,成为了一个单独的美学类型。
东北喜剧,东北武林鹊刀门选了一个架空时代,以东北武林为背景,讲述了鹊刀门与抗倭组织斗争的故事。
开篇就有大量唠嗑似的东北口音画外音,好像在告诉你别太当真,但也不能不当一回事,主打一个乐呵。
打开《鹊刀门》好像又想起了从前偶然打开《乡村爱情故事》不知不觉一口气就看完好几集的日子。
用喜剧写武林已有珠玉在前。
用消解的形式去讲一个严肃的大事,往往能有不错的效果。
不仅大的题材是适合喜剧的,鹊刀门的内核其实很深沉。
鹊刀门掌门西门长海意欲深入调查朝中汉奸,但为了掩人耳目,抓来自己的双胞胎兄弟、厨子西门长在来冒充自己。
第一集讲双胞胎身份互换,第二集找怂炮替身找老伴,第三集讲收徒学艺,其实每集的重点都点在了很有讨论度的话题上,但单元喜剧看着不累。
替身文学这件事,上可深沉如《假面》、《两生花》,中可平易如宛宛类卿,下可轻松愉快如《鹊刀门》、《满江红》。
而错位又是一个最主要的喜剧技巧。
于是我们看到武林大侠赵本山和废柴大厨赵本山交换了身份,但是后者心安理得,一点也不发憷。
赵本山要演废柴哥哥西门长在,西门长在要演掌门人西门长海,这个“小人物遇大事”的基础设定下面,随便加点小料都是好笑的。
比如第一集废柴大厨出山,徒弟吐槽他把自己的云南毒虫炸了吃了;比如废柴哥也分不清自己的两个徒弟;比如寻仇与相亲的身份错位。
包袱还是熟悉的配方,但密度很高。
就会让我想起那个表情包:当你在简历上撒了谎但还是得到了这个职位。
同是人间惆怅客,相逢何必泪纵横喜剧不讲大事,或者试图消解大事,这是因为普通人的生活就是这样,没啥意义重大的事,不会被载入史册,却也有真实的快乐和痛苦,快乐不分高低,痛苦不分深浅。
鹊刀门就像你那个没什么存在感的公司,做着没什么存在感的工作,服务着没什么领导力的领导,即使如此,每件事都还要认认真真去做。
就像不结果的稗子,即使知道没什么结果,也要认真地又种又长。
而喜剧则是在为这种徒劳说话: 这种生活不是毫无意义的,你的理想不是徒劳无功的。
外面正在抗击倭寇,小门小派小人物身无长物,也想做些贡献,满足武侠理想。
没有什么好难过的。
就像主题曲里唱的:关关难过关关过,整俩硬菜把酒喝。
近几年来社会情绪逐渐走向低落的一面,而国内喜剧内容则借势越来越火爆。
在越来越“重”的生活里,我们需要足够轻巧的调剂,但又不能过于轻佻。
苦难需要被消解,但又不能被无视。
《鹊刀门》就做到了很好的举重若轻,这种举重若轻,也是赵家班一向擅长的。
赵家班往事很难有演员像喜剧演员那样高产又常青。
赵本山的脸从舞台、电视到电影,最后重现在线上平台,每次出现有观众买账,这种原生的喜爱度是现代影视工业体系下成长起来的明星难以望其项背的。
优秀的喜剧演员,站上台就是那个角色,不会让人怀疑。
这一点简直太了不起了。
同时,由于喜剧对尺寸、节奏的特殊要求,往往会形成合作伙伴的聚落。
也更适应影视业的师承、薪火相传的局面。
《鹊刀门》除了领衔主演赵本山,也有宋小宝、宋晓峰、文松、程野、杨树林等熟面孔。
一个人讲了台词,另一个人得知道给什么样的反应,这种长期磨合带来的默契,会让人看戏时觉得无比舒坦。
赵家班名义上从2009年成立,但其实从2003年《刘老根》时代开始,这些面孔就开始浮现在我们周围。
假如说电视剧就是主打一个陪伴,还有谁能比赵氏喜剧陪你更久呢?
除此之外,在导演吴迪的加持下(今天才发现《乡村爱情》《大笑江湖》里面都有人物就叫吴迪),《鹊刀门》在镜头、声音设计和动作设计上都多了很多武侠的质感。
相比起以往更偏向生活影像的乡村喜剧,这次除了喜剧的看点,也做足了武侠的看点。
有不少山野树林的空镜、打斗场面、丝滑的一镜到底,都能看出导演的造诣和审美。
鹊刀门不再是古装版的象牙山故事,而是真正有符合武侠的视听体验。
浮沉二十多年,赵本山与东北一样,已经超越了一个名字,成为了一个梗、一种风格、一个符号。
因此,在作品中,我们也看到了不同程度的自反,比如二徒弟赵德柱想要追求掌门的女儿小柔,于是决定自立门派,他思来想去,决定拜在赵本山名下。
像极了硬编名人名言的高中生。
赵本山与他的赵家班从来都擅长扮演这类怯懦、俗气、平庸、甚至笨拙的小人物,你身边总有一个这样的人,甚至你就是那个笨拙的小人物,却从来没有聚光灯打过来。
尽管喜剧世界里总有新人异军突起,但赵本山和他身后的东北,却永远没有代餐。
真的想不到能在2023年还能看到过去古装剧服化道的影子,而且武打戏还能那么出彩,真的很让我感到惊喜,还记得上一部让我觉得惊喜的还是2017版的射雕英雄传,服化道武打戏也很出彩,想想现在的古偶剧,基本上都是影楼风丧葬风,我都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古装剧会变成现在这样,要么就是纯素颜,要么就就是浓妆艳抹,画韩式一字眉,画的妆穿得衣服那是要多干净有多干净,服化道那是能有多偷懒就有多偷懒,真的是让我看一眼剧中人物造型就没有下去的动力,我过去吐槽过很多古偶剧里的服化道,就会被粉丝回怼,服化道确实让人出戏还不让人说了呗,我就是看不惯现在这种随大流的古偶剧风格,也不知道现在人审美变了还是怎么了,为什么这些年拍的古装剧会成这个样子,想想以前的古装剧,服化道做的那么考究,一点不让人觉得出戏,我真的很希望现在的古偶剧能好好的把服化道和内容做好,说实在的我有好久好久没有追过古装剧了,实在是没有看下去的动力,服化道太出戏了。
刚看完最后一集,忍不住在大结局感慨得哭了,因为不是乡爱系列的受众,所以这剧原本是不敢抱太大希望的,但是预告又真的很有质感、画面、色彩、服装都给人一种这剧很不错的感觉,我很喜欢徐克式的画面色彩。
由于确实没有其他剧感兴趣了,所以从播出第一天就开始跟着追了剧情真的老少咸宜,并且这部剧真的是越往后越好看,每集正片只有20多分钟,两集才是一集的量,但每集一个单元小故事,没有特意拉成一集40分钟注水,这一点真的很负责任,我正式跟上节奏进入剧情是从8/9集左右,一直到40集都是保持水准并且时有小高潮,幽默中很舒适地把讽刺也做到了,日常戏+主线抗倭都两手抓,不会觉得割裂,真的好喜欢这个剧,在一些平台上也会看到很多人抬杠踩这部剧不好笑,我理解人类笑点和幽默理解程度的参差,早年春晚的受众应该也是这部剧的受众,爱好地域黑东北的人自然也不会说这剧一个好话,非理智评价也不必放在心上,总之追过的人全都迫切期待第二季,希望明年夏天可以看到第二季!
会有的吧!
看弹幕很多网友对本山大叔执着于“找老伴儿”这件事表示不解,我倒觉得这是挺正常一事儿。
不知道有没有朋友看过《世界奇妙物语》2008秋季特别篇,横山裕演的那段。
说的就是以搞笑闻名的国家“大阪国”国民成年后,除了“结婚式”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仪式“结成式”,也就是专门找一个搞笑搭子喜结连理不离不弃。
对于很多东北人来说,“老伴儿”这个角色和“结成”对象就很相似,原则上也担当了逗哏/捧哏的任务,相当于融合了恋爱对象、生活伴侣、搞笑搭子,这三个角色。
这对过去在寒冷的冬季喜欢坐在家里唠闲嗑的东北人来说至关重要。
至于现在的年轻人,根据我的热心耐心悉心观察,一个群体里最受欢迎的男生女生,通常并不是最帅最美的那个,而是最有意思的最幽默那个,无论同性缘还是异性缘。
这部剧点开看一集就知道,在搞笑这方面是真的有两把刷子。
自从90年本山大叔的小品第一次上了春晚走进观众视野,他独树一帜的喜剧style就一直被广泛接受和喜爱。
他的喜剧风格好就好在接地气但一点都不俗气。
我这种一天25小时挂在网上看任何段子都觉得似曾相识,对方说上句我能接下句的人,愣是没发现一个烂梗。
而且就像写作技巧中的“少用形容词多用具体的名词动词”一样,本剧玩梗都会把笑点具体的演绎出来,就不会让人感到单薄空洞。
演员的表演也一样贴近生活,同时又用针砭时弊的讽刺毫不留情的戳破社会乱象的窗户纸。
像这样用娱乐的方式揭露问题,真的很能引起共鸣。
相信正在追此剧的网友们都能会心一笑。
比如这段“中间商赚差价”——高大毛出了一百三十两请漠河十二煞替他报仇:
妄想着“高薪养廉”的高大毛😂
然而转身就被吞了五十两😂小舅子咔嚓得挺狠😂
又又被吞了二十两
又又又被吞了一半进去😂最后雇了三个盲人兄弟。
虽说是传说中的柯镇恶后人(哈哈哈哈哈),有点子真功夫在身上,但人数和名号比起漠河十二煞也是差得有点多。
莫名想到这张图:
还有大嘴侯的这段十分精彩的、连环蹭热度环环相扣的“碰瓷儿”。
最后决定了碰如今最有名气、在武林影响力最大的“五毒教教主”的瓷儿。
空穴来风的说教主是西门长海的私生子,造谣、传谣、澄清、起诉,道歉,正炒反炒起承转合一气呵成。
想不火都不行。
但是万万没想到,这位赫赫有名的五毒教教主,他的江湖地位竟然也是纯靠炒作。
更万万没想到他竟然特意上门拜访,表示希望可以联合炒作,连自己亲妈也要坑一把。
看这段的时候说实话是有点解气和释放压力的。
原来这些怪现象即使是“身在此山中”的娱乐圈人士也是心知肚明并愿意揭开遮羞布给观众赤裸裸的展示并嘲讽。
心里突然莫名有了一丝安慰和希望。
并且,本山大叔一贯平民化的艺术风格和叙事方式也很贴合现在大家下课/下班后迫切需要放松、找乐子、配饭等等的现实需求。
剧中的人物个性鲜明,人设没有雷同,抛梗接梗都超级自然,而且有他们自己独特的节奏。
每一集的笑点非常密集又没有尴尬或莫名其妙的煽情。
台词不悬浮,始终忠于人设,不存在那些理不清楚的奇怪又错乱的逻辑、规矩和人物关系。
就是简洁明了的“一大家子人和他们愉快的小伙伴一起努力干翻敌人”的故事。
放在现在的喜剧里,算是很难能可贵了。
就是这些很日常的对话和他们的表情就能戳中我的笑点。
还有一点,本剧的笑点有很多都结合了当下流行。
比如之前火到不行的“抽盲盒“。
剧中抽的是武学秘籍的“黑盒”(我也好想抽啊!
),并且西门长在不小心抽到的是“天山童姥”,被返老还童,还被专业人贩子拐卖给高大毛了。
返老还童的西门长在vs人贩子以及侠女公孙丽蓉养的鹦鹉“Siri”(喜瑞)。
蓉儿的“Siri”一出口我的可乐也喷出口了。
凭本山大叔团队本土化个性化的魅力,在剧场艺术中留下了无数奇迹的实力、以及永远保持与时俱进的鲜活力量,对这部剧一直充满期待的本po看到现在觉得果然没有失望。
坐等这部剧可以给东北喜剧再赢得一些存在感,让这些踏踏实实做喜剧的演员们可以更广泛的得到全国网友的关注。
最后还有一个非常意外的惊喜就是,我以为这仅仅是借个武侠之名的情景喜剧,没想到真·西门大侠出现的时候武打部分十分之精彩,武林高手的感觉气势汹汹。
甚至感觉比近年一些古装武/仙侠剧的动作还要好看一点,武术指导用心了。
查了一下导演吴迪是北体武术运动员出身,拿过世界武术锦标赛枪术冠军??
厉害了。
88年的年轻导演,前途无量啊。
非常惊喜。
包袱都是老的,但是内核非常现代,是高context作品,大部分的笑点都以解构实现,梗使得又多又贴脸,分寸拿捏堪称大匠——不胳肢人,不会脚趾抠地,看得出或者看不出,各有趣味。
正如热评说,最大的优点是不会在一个误会上磨叽,节奏干净利落嘎嘣脆,实在是太稀罕人了。
讽刺之利一点儿不见怂,真爷们儿。
片头片尾曲一次也舍不得跳过,这完全是《沧海一声笑》《随遇而安》旧梦重生。
HK武侠在辽东接续一脉精魂,奇异地十足和谐。
这不是披着武侠皮的喜剧,这就是江湖本湖。
叔真是第一流的喜剧天才,老天爷追着喂饭那种,比之卓别林和星爷也毫不逊色。
虽说赋到沧桑句便工,可我真的心疼他,我就只盼叔长命百岁,别这么坎坷。
这样天才的艺术家一代人能出几个呢?
艺术创作的成熟期又能有几个十年可以蹉跎?
狗屁的“理由”速朽,叔的光彩永生。
有武指的打戏真好看,表白一下我长海儿叔,真是…给我人帅没了。
东北刘彦祖老师说我心里了:质疑公孙姨,理解公孙姨,成为公孙姨。
爱海爱海爱海呦!
能看能下饭,但是仅靠一个人撑起一部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后继乏力,即便一人分饰两角,也不能替代想要构建一个武林世界的空洞感,没有好的配角来对手戏,也是独孤求败的悲哀~基本上应该都是动用的本山自己的资源,影视城,配角班底都是自己人,但至少没拍成“团综”型的自嗨剧,值得鼓励的。
字数补丁包~字数补丁包~字数补丁包~字数补丁包~字数补丁包~字数补丁包~字数补丁包~字数补丁包~字数补丁包~
小师妹是鹊刀门不可或缺的存在,她是女性柔和的代表,调和了三个师兄弟和大气四娘的阳刚,剧中的温情也透过小师妹表达得更到位。
演员演得也很好啊,不明白那些营销号尬黑小师妹的理由。
面对自己不喜欢的德柱,她每一次都明确拒绝,不拖泥带水,不养备胎。
但是又能表现出师兄妹间正常的关心。
很难得。
尤其是与玉郎感情,小师妹一没死缠烂打,二没仗势欺人,三没舆论牵制,就是默默地对他好,感受到他不喜欢自己,就默默退到普通师姐的位置,连父亲要给安排都没同意。
这样的小师妹值得一良人。
就像师傅说的,等缘分到了,再帮她好好办。
这样的父母恐怕也是被催婚的年轻人们最想要的吧。
而且误会嫂子跟玉郎的时候,也没有太过分的表达,小吃醋小担心很可爱。
现在身边的女孩子单身的年龄多大的都有,都是不将就、不凑合的。
她们有独立的工作、有有趣的生活,爱情只是其中一部分。
社会环境也越来越宽容,不是只有按部就班结婚生子就是人生的唯一解。
等第二季的路上难受煎熬。猜测第二季无山,主捧徒弟们了。山子,没有你我怎么活啊?
东北土著另类武侠片,乡村爱情武侠篇之我要找老伴儿,必须五星好评,嘎嘎搞笑
三星给久未露面的本山大叔,剧情槽点太多,徒弟太拉垮,演绎法方式也有点过时。
这片子适合叫江湖吊毛们的二三事
古装版乡村爱情故事,炕头唠嗑风格,没啥内容内核,剧情推进缓慢且没什么剧情,不是我的菜。
赵本山部分镜头就真的很像老了的陈冠希。
照刘老根差出20个乡村爱情来 东北没有武林外传 东北只能活在象牙山村和龙湖山庄
说实话,就凭他们房子桌子门都是旧旧的像是平常在用我就加一颗星。现在的国产剧……呵,古装剧连衣服带房子全地图都新得跟刚生出来似的,每一分钟都扎眼地表示“拍完这一段我们就赶紧塑封好哦”的假样子我已经受够了。
挺有意思的,就是女角色太丑了
有点无聊啊剧情
40
2024-05-27— 2024-06-16:3.5全片看完不可否認的是《鄉村愛情》及其班底已經是東北的一種文化符號了,趙本山也是一大傳奇了。從客觀且樂觀角度來說,這部劇的確在很多層面上把二人轉等東北傳統藝術進行了宣傳和發展。故事層面上有三四集特別特別突出且好笑,其餘都是勉強合格的程度。我認為趙本山和他的徒弟們來演一部情境喜劇是十分正常且不錯的選擇。但是很大不滿在於,一部情境喜劇就是需要簡單的人物關係和簡單的故事,但是這部劇明顯步子邁得太大了,搞了什麼東廠的人出來真的沒必要且把劇情搞得亂七八糟,前半段動不動就出現那兩個公公真的很莫名其妙,到後面居然還有倭國人的事情?!真的大可不必好嗎!(願意給四星是為了鼓勵,但是還有一點是真的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看到趙本山復出!
所有江湖大侠的终点站都是当厨师啊!感谢本山大叔和他的赵家班,好久没看国产喜剧看得这么开心了第二季赶紧来,长海长在🌹ps:公孙丽蓉那个“哎嗨哎嗨哎嗨呦”一出,就值得五星了,我直接可以跟着唱😁
图一乐吧,要啥自行车啊。😭
特别下饭的武侠情景喜剧,一人分饰两角的赵本山老师依然是最大的喜剧担当!
德柱太可爱了,本山大叔真是艺术家,演绎行云流水,第二部请快点儿的!
看了几集不知所云,完全就是个加长版小品
原来一个宁财神顶9个编剧
武打和东北喜剧,都不是我的菜。看了几集,弃了
《乡村爱情》古装版,剧本很明显是按照小品的结构写,本山双胞胎哥弟的身份错认,本山相亲和上官秀琴赎金的目的错位,小品感都很浓。但这种结构更适合像《武林外传》那样的单集单本的形式,发挥空间更大,现在这部剧一整个故事顺下来就很乏味,也就是时间太长了,包袱不够持续。东北武林确实挺有意思,部分包袱还是挺有好笑,但是等十几分钟一个笑点,还是看得有点累。#腾讯视频